和角公式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和角公式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和角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2.应用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推导辅助角公式,了解公式的形式以及辅助角的意义.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辅助角公式.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和角公式,会用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和化简.

2.能较为熟练的使用辅助角公式,从中体会公式的作用.

【教学难点】

应用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推导辅助角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化简sin

π3cos x +cos π3

sin x =? 2.sin 2α+cos 2α=?

3.tan(α+β)=________;tan α+tan β=________.

4.诱导公式:sin(π-α)=________. (二)创境导入

教师提问:如何利用和角公式,将3cos x +sin x 化为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 教师提议:下面我们共同来研讨这个问题.

(这样很自然抛出新知识引起学生的疑惑,在兴趣和疑惑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习方向.)

(三)讲授新课

[基础题组]

例4 利用和角公式,将3cos x +sin x 化为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cos x 和sin x 前的系数化成同一个特殊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的相同倍数后再求解. 解:3cos x +sin x =2sin π3cos x +2cos π3

sin x =2? ????sin π3cos x +cos π3sin x =2sin ? ??

??π3+x . 说明:这个例题的解答过程体现了是数学中的化归思想.

教师提出问题:本题的解答采用的是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你能采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解答本题吗?并放手让学生用另一种方法解决此题.

[导入题组]

(1)多媒体屏幕显示导入题组,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完成填空,进行问题的探讨.导入题组的设置有利于分化难点,突出重点,拓宽思维,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本题是将形如a sin ωx +b cos ωx 的函数合并化为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填空,然后结合例1的解答过程归纳出一般规律.

∵? ????a a 2+b 22+? ??

??b a 2+b 22=__________,

-1≤a

a 2+

b 2≤1,-1≤b a 2+b

2≤1, ∴a a 2+b 2,b a 2+b 2

可以作为同一个角的正弦(或余弦)值和余弦(或正弦)值, 设tan θ=b a

,则 a sin ωx +b cos ωx =a 2+b 2(________sin ωx +________cos ωx )

=a 2+b 2(cos θsin ωx +________cos ωx )

=a 2+b 2sin(ωx +________).

(2)师引导学生分析辅助角公式的特点,归纳出一般规律.

[巩固题组]

试根据上面的结论,将34sin3x +14

cos3x 合并为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 让学生分析,并请一个学生板书,教师及时订正.

目的:使学生及时巩固,加深对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应用题组一]:

例5 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cos α=17,cos(α+β)=-1114

,求cos β以及角β的值.

解:∵cos α=17,α为锐角, ∴sin α=

1-? ??

??172=437. ∵0<α<π2,0<β<π2, ∴0<α+β<π. 又∵cos(α+β)=-

1114

, ∴sin(α+β)=

1-? ??

??-11142=5314. ∴cos β=cos [(α+β)-α]

=cos (α+β)cos α+sin (α+β)sin α

=-1114×17+5314×437

=12

. ∵β为锐角,∴β=π3. [教师分析] 1.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中的角灵活的将所求的角进行变形.在三角变换中,首先应考虑角的变换, 如何变换角?一定要根据题目的条件与结论来变,简单地说就是“据果变形”,创造出使用三角公式的条件,以达到求值、

化简和证明的目的.常用的变换角的方法有:α=(α+β)-α,α+2β=(α+β)+β,等等.

2.这样用已知角(α+β)和角α表示未知的角β,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然后找两个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此题,教师及时点评,多媒体显示答案.

学生练习一:

已知sinα=3

5

,cos(α+β)=-

7

25

,且α,β均为锐角,求cosβ的值.

[应用题组二]:

例6 在△ABC中,已知sin A=2sin B cos C,试判断△ABC的形状.

教师分析:∵在△ABC中,A+B+C=π,∴A=π-(B+C).因此本题中的已知条件sin A=2sin B cos C就转化为sin[π-(B+C)]=2sin B cos C,然后再利用和角公式求解.

解:∵在△ABC中,A+B+C=π,∴A=π-(B+C).

∵sin A=2sin B cos C,

∴sin[π-(B+C)]=2sin B cos C.

即sin(B+C)=2sin B cos C.

∴sin B cos C+cos B sin C=2sin B cos C.

整理,得sin B cos C-cos B sin C=0.

即sin(B-C)=0,

∴B=C.

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学生练习二:

在△ABC中,已知sin A sin B<cos A cos B,试判断△ABC的形状.

目的:通过练习,进一步突破难点,深化概念的理解.

(四)归纳小结

1.辅助角公式:设tanθ=b

a

,则a sinωx+b cosωx=a2+b2sin(ωx+φ);

2.和(差)角公式是三角函数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公式.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同学们能对公式做到四会:会正用公式;会逆用公式,会变形用公式;会构造应用公式,则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3.灵活应用公式进行应用.

目的:让学生通过自己小结,反思学习过程,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

(五)课后作业

1.填空题:

(1)1-tan15°

1+tan15°

=________;

(2)tan25°+tan 35°+ 3 tan 25°tan 35°=________;

(3)若α+β=3π

4

,则(1-tanα)(1-tanβ)=________.

2.计算:

(1)若tan(α+β)=4

3

,tanβ=

12

5

,求tanα的值.

(2)已知tan (α+β)=3,tan (α-β)=5,求tan 2α和tan 2β的值.

(3)已知π

2

<β<α<

4

,cos(α-β)=

12

13

,sin(α+β)=-

3

5

,求

sin2α的值.

(4)在△ABC中,已知sin A=2sin C cos B,试判断△ABC的形状.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所学习的“化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和“构造角”,是职高学生在学习三角公式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本教案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和题组递进教学法,将本节课的例题和练习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了编排,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通过“导入问题”引发学生的疑惑和学习兴趣,利用“基础题组”来解决这一疑惑,并体现了“化归思想”和“一题多解”;由“导入题组”分化了难点,归纳出一般规律;运用“巩固题组”,加深学生的理解;经过两个“应用题组”,使学生深入练习,突破难点,深化概念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一步步深入,一点点渗透,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