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 课后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2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

一、选择题

1.(2018·广东深圳调研)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土地则屡易其主,耕种不时”;“人之贫富不定,则田之去来无常”;“有田者或自有而之无,无田者或自无而之有”。这反映出了清代()

A.土地兼并日趋合法化

B.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C.土地私有制高度发达

D.农村贫富差距加大

解析据题干可知,土地易主、买卖频繁,说明清代土地私有制高度发达,故选C项。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就是合法的,并不是从清代开始趋向合法化,A项错误;土地的易主、失去和获得并不能说明农业生产衰退,且清代农业生产继续发展,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土地兼并所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D项错误。

答案 C

2.(2018·四川乐山调研)熊人霖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依寮主为活,而受其佣值。”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人身控制的松弛

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解析据题干可知,由于政府对人身的控制有所减弱,才有众多的“菁民”去依附“寮主”,故选C项。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出现在纺织业,而题干论述的是农业,A项错误;题干主要论述明代闽浙地区“寮主经济”的发展,即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B项错误;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D项错误。

答案 C

3.(2019·山东青州模拟)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解析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中民窑的发展超过官窑,主要是因为生产技术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市场扩大的促进,故B项正确;C项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雇佣生产,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9·安徽芜湖模拟)从1550年到1645年明朝灭亡前的近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14 000吨。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一,用银交纳,白银成为普遍通用的法定货币。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明朝()

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C.突破了朝贡贸易体系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解析据题干材料“一条鞭法,赋役合一,用银交纳,白银成为普遍通用的法定货币”,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白银货币化,故选B项。

答案 B

5.(2019·山东泰安模拟)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

C.商品交易秩序较为混乱

D.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

解析表格仅仅列举了契约张数和使用的货币情况,契约张数越来越多,白银使用越来越多,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

答案 A

6.(2019·山东菏泽模拟)明中后期,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

C.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

D.百姓生活习俗受到外贸繁荣影响

解析材料中讲述了明中后期,天下人看穿着服饰就可以知道一个人身份的规制被打破,江南有很多穿着华丽衣服的人,这体现了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的等级观念逐渐被打破,故B项正确。

答案 B

7.(2018·清华大学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明代中后期,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范围扩大

B.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

C.官营手工业生产水平高

D.经济的重心进一步南移

解析根据题干“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可知明中后期不同地区手工业特色不同,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故选B项。

答案 B

8.(2019·山东潍坊模拟)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措施成为常例。这说明清代()

A.“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B.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

C.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

D.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答案 B

9.(2018·北京朝阳综练一)明代冯梦龙和凌濛初在“三言”、“二拍”中描述的商人不再是追名逐利的投机分子,也不再是为富不仁的不义之徒,而是表现出了善

良、正直、慷慨、讲义气,是一群有道德、重情重义的商人形象。这反映出()

A.文学叙事方式出现创新

B.文学创作摆脱了理学的束缚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商品经济繁荣引起观念变化

解析据材料“商人不再是追名逐利的投机分子”信息,结合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了对商人的认识的变化,故选D项。

答案 D

10.(2018·山东名校联考)1727年,清政府推行开豁贱籍的政策,宣布取消山西乐户、浙江惰民、徽州伴当(仆人)、宁国府世仆等“贱民”的贱籍,户口统一编入正册,使“俾得兴奋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这一举措()

A.是对传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彻底否定

B.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统治秩序稳定

C.减轻了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D.改变了传统“因业而贱”的职业观

解析据题干可知,这一措施使得一部分“贱民”变为编入正册的户民,不仅提高了这部分人的地位,也有利于这部分人的后代向上层流动,也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故选B项。

答案 B

11.(2019·湖南怀化模拟)康熙年间,美洲银元的使用区域从沿海扩大到东南,从江浙扩大到内地。从此,一个新的货币量词进入汉语体系,那就是“圆”(后又写成“元”)。这反映了()

A.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康熙时期的贸易政策有所调整

C.清朝的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D.中国的经济政策顺应时代潮流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在康熙年间,美洲银元的使用地域范围扩大,说明康熙皇帝调整了以前闭关锁国政策,故选B项。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入超,C项错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都在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