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df c l fi ce sn n来自o r n lz d, a d s mes g e to so c e sn e s n s n o n rmoi gte n w i ut o n ra i gi c me wee a ay e i y n o u g sin fi ra ig p a a t’ic me a d p o tn h e n
求的实现 。甘肃省现 有贫 困县 5 7个 ,其 中 国家扶 贫开
发工作重 点 县 4 3个 ,省级扶 贫 开发 工 作重 点 县 8个 ,
少 数 民族 县 6个 。 贫 困 面积 广 ,贫 困程 度 深 是 甘 肃 省 贫
高。在 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求农民 必须具 备市场意识和一定的管理能力 ,才有 可能在竞争
激烈的市场经济 中生存发展 。
14 有 利 于 促 进 农 村社 会 和谐 发 展 .
困地 区的基本特征 ,因此保证 贫困地 区稳定持续增 收对 于甘肃省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 的意义 。
构建和谐 的农村社会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重要组成部
1 农民 增收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11 有 利 于 促 进 农 村 生产 发 展 、改 善 农 民生 活 .
ic me sa l n u c siey ic e s a mp ra tsg i c n e i h e o n rsd o sr cin i o et e in n o tby a d s c e sv l n ra e h d i o tn in f a c n te n w c u t ie c n tu to n p v ry r go i y
农 民持续稳定增收 ,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重要 标志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关键 所在。能否做到 农民持续增收 ,直接影 响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标与要
甘肃帮扶工作总结
甘肃帮扶工作总结
近年来,甘肃省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帮扶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国各地的支持下,甘肃省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首先,甘肃省在帮扶工作中注重了精准扶贫。
通过对贫困地区的实地调研和摸底排查,甘肃省对贫困户进行了精准的识别和帮扶对象的确定,确保帮扶措施能够真正惠及到最需要帮助的人群。
其次,甘肃省在帮扶工作中注重了产业扶持。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的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新的生产技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来源,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此外,甘肃省还注重了教育和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
通过修建学校、医院和卫生站等基础设施,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最后,甘肃省在帮扶工作中注重了产业扶贫和移民搬迁。
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和搬迁安置等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
总的来说,甘肃省在帮扶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然而,也要看到,帮扶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让更多的贫困地区群众受益。
希望在全国各地的支持下,甘肃省的帮扶工作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甘肃学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学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甘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庞大的学生群体。
近年来,甘肃的学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甘肃学校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甘肃学校发展现状1. 教育资源不均衡甘肃是一个多山区的省份,地理条件较为复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在其中尤为突出。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而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面临着师资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2. 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甘肃的教育质量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一方面,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学校存在师资不足和师资培训不够全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和教材体系也需要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素质培养亟待加强甘肃的学校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还有一些短板。
一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的机会。
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好的关注和解决。
二、甘肃学校发展的未来趋势1. 提升教育资源配置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甘肃要加大力度提升教育资源配置。
通过建设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平台,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推动教师和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2.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甘肃的学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师培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甘肃的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同时,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成长问题。
4.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甘肃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建立与企业对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就业意识的学生。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汇报人:
目 录
• 甘肃省概况 • 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甘肃省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 甘肃省社会发展情况 • 甘肃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01
甘肃省概况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接壤,地处黄土 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
甘肃省的能源化工产业近年来得到了持续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依托丰 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甘肃省在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煤炭开采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基础,同时也在新 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装备制造产业
总结词
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竞争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该省在机床、 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并积极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建设,提高企业生 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与修复
甘肃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 还草、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污染防治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推进重点行业污 染整治,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气候特点
甘肃省气候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降水量少,日照充足,昼夜 温差大。
人口与民族分布
人口
截至2020年,甘肃省常住人口约为2637万人。
民族分布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民族包括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
经济发展背景与特点
甘肃礼县产业扶贫现状分析
甘肃礼县产业扶贫现状分析1. 引言1.1 甘肃礼县产业扶贫现状概述甘肃礼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针对贫困情况,礼县实施了产业扶贫政策,旨在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礼县产业扶贫政策主要包括扶持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引进产业项目、加强农民培训等方面。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供补贴、贷款等扶持措施,帮助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提高产量和质量。
政府还鼓励引进各类产业项目,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产业扶贫实施情况方面,礼县取得了一定成效。
不少农民通过产业扶贫脱贫致富,家庭收入有所增加。
特色产业如果树种植、畜牧业等得到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农民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渐提升。
礼县产业扶贫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短缺、市场营销困难等。
还有一些贫困户由于缺乏相关技能和资源,难以融入产业扶贫项目。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投资,提高贫困户技能培训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甘肃礼县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2. 正文2.1 甘肃礼县产业扶贫政策分析1. 政策支持力度:甘肃礼县的产业扶贫政策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各级政府均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包括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
政府不仅提供资金补贴和扶持,还积极引导企业对贫困地区进行投资和帮扶,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2. 产业扶贫重点:甘肃礼县的产业扶贫政策着重支持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如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
政府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
3. 政策落实情况:政策的落实情况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有些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执行不到位、资金使用不透明等问题,导致部分贫困户无法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际效益。
4. 政策协调性:在产业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职责界定不清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协同性。
甘肃农村贫困地区初中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和建设力度,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技术在甘肃农村贫困地区初中教学中得到了不断推广和应用,教育信息化逐步走进了甘肃农村贫困地区初中教师的视野。
然而,由于经济条件、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和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甘肃农村贫困地区初中教育信息化发展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境地,存在诸多短板。
一、甘肃农村贫困地区初中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甘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自身努力和外部的帮扶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在农村贫困地区初级中学,教育信息化硬件资源诸如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投影设备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已建立,虽然赶不上发展较好的城市学校,但基本能够满足平时的信息化教学需要。
与硬件资源建设相比,软件资源建设相对滞后,“重硬轻软”的现象普遍存在,自2012年“三通两平台”建设以来,基本实现了“宽带资源校校通”,但“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方面尚存在很大差距。
只有极少的学校开通了学校网络空间,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则更加落后,大多数学校仍处于空白状态。
(二)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在甘肃农村贫困地区初中学校,虽然拥有一定的教育信息化硬件配套设备和软件资源。
但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资源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大多数教师的教育信息化仅限于教学课件的使用,部分教师只有在公开教学或者课堂教学比赛中使用过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平时的教学依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信息化教育资源使用率很低,在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教育信息化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源的引入和方法的创新来为学生们营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但是这一目的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整体而言,甘肃农村贫困地区初中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不高。
大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网络资源的下载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阶段,对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开发等很少涉及。
甘肃省贫困村脱贫标准
甘肃省贫困村脱贫标准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多山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加之历史原因,许多地区长期以来都存在着贫困现象。
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甘肃省提出了贫困村脱贫标准,以期帮助这些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首先,甘肃省对贫困村的脱贫标准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将贫困村划分为不同的脱贫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政策和措施。
这样可以确保资源更加精准地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扶贫帮扶的效果。
其次,甘肃省对脱贫标准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政府部门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同时,还加强了对贫困人口的帮扶措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再次,甘肃省对脱贫标准的考核和评估进行了严格的监督。
设立了专门的考核机构,对各地区的脱贫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励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推动脱贫工作向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最后,甘肃省对脱贫标准的宣传和推广进行了积极的工作。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脱贫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全社会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同时,还加强了对脱贫成效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看到贫困地区的变化和进步,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甘肃省贫困村脱贫标准的提出和实施,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通过精准的扶贫政策和措施,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实现了脱贫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重要力量。
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甘肃深度贫困乡镇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以庆阳市环县毛井镇为例
甘肃深度贫困乡镇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以庆阳市环县毛井镇为例祁建明【摘要】当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甘肃是相对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深度贫困地区,只有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根本,才能确保农民稳定增收,才能为按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打牢坚实基础.本文以庆阳市环县毛井镇为例,分析其发展产业的制约因素与优势,提出对策建议.【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产业扶贫;富民产业;农民增收;深度贫困【作者】祁建明【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兰州 730030【正文语种】中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最紧迫、最艰巨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行动。
脱贫攻坚目标,主要是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就我省来讲,是相对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深度贫困地区,只有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根本,才能确保农民稳定增收,才能为按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打牢坚实基础。
一、环县毛井镇概况毛井镇位于环县西北部,距县城76km,距庆阳市西峰区229km,是全省确定的4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辖13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4 638户1.66万人。
总土地面积632km2,实有耕地面积28.1万亩,其中梯田9.2万亩,人均5.5亩。
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540元,其中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3 784元。
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 093户8 964人,截至2018年底,下剩贫困户825户3 366人,贫困发生率为20.35%。
全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纯山区半农半牧区,农民素有“勤稼穑、广畜牧”的经营传统。
甘肃
一、甘肃生态环境现状甘肃省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
从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上看,可以划分为四大生态类型区,即:陇中黄土高原区、河西地区、甘南高原区和陇南山区。
陇中黄土高原地处甘肃省中东部,有着全省70%以上的耕地,但耕地主要为坡耕地,川塬地面积不到10%,过度开垦以及农林牧用地结构不合理,加之降水强度偏大,致使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导致农业生产大起大落,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甘肃成为多灾、低产的贫困地区。
河西地区兼有三大自然区,即:河东湿润、半湿润生态系统大区,河西有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大区。
青藏高原东北即高寒生态大区具有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总体上较差、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较为严重等特点。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资源开发的力度、广度、速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
但是,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加剧,我省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景已不存在,“蓝天碧水”的环境已成历史,“风调雨顺”的年景已经久违,相反各种自然灾害纷至沓来。
环境恶化已成为我们生存、生产、生活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透析我省生态环境,突出存在以下问题:(一)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在全国360多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总面积中,西部地区占80%。
甘肃是西部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土壤侵蚀面积为3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6%,其中:水蚀面积为12.6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为26.31万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造成全省河流年输沙量达6.44亿吨。
又如甘南州全境每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00毫米左右,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三河一江)等河流的泥沙量由记载的3470吨/年上升到目前的34860吨/年,土壤侵蚀量达到69487万吨/年。
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不仅造成了湿地面积、绿地面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且影响到水利建设、电力开发、农牧业生产、更为严重的是削弱了各流域的容洪、泄洪能力,从而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构成极大的危害。
甘肃贫困地区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分析甘肃省贫 困地 区的分布特点 , 贫困地 区多 分布在 自然条件恶劣 , 农业生产条件差 的区域 , 经济 落后。 目前 , 一些高新技术多是针对 自然条件优越
的地 区研 发 的 , 广与应 用 的投入 较 大 , 推 推广 过程 中
服务工作 , 而科研院所 、 企业、 协会的参与较少。集 体经济组织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 不能有效地承担起 服务的职能 : 国家技术服务组织 , 即基层农技站、 兽
如加拿 大 、 国 、 德 印度 、 大 利 亚 和新 西 兰 等 也纷 纷 澳 出现 了多元化 的农 业 推 广 组 织 , 主要 表 现 形式 为农
产设施滞后, 口素质不高, 人 是今后较长时期内制约 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主要矛盾。大部分 地 区十年九
早 , 没有 从根 本上 摆脱靠 天 吃饭 的局 面 ; 还 南部 山 区
t通讯作者 : 刘元寿 . malri n 1 2 @13 c m. E i ua g 24 6 . o : f
第 2 期 l
方
蕊等: 甘肃贫困地 区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1 1
在我国, 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 的技术服 务体 系就是把粮食 、 经作、 物保 护、 植 土壤肥料 、 畜 牧、 水产 、 农科所等机构结合起来 , 并在此基础上把 技术指导与物资经营、 技术指导与技术承包 、 无偿服 务与有偿服务予以有机结合 , 使农业技术推广开始 由行政型转变为技术服务型和经营型 , 由产 中服务 转变为产前、 中、 产 产后服务。 自19 年 7月《 93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正式颁 布实 施至今 , 全 国农 业 技术 推广 机构 已达 5 1万 个 , 业 人员 34 从 8
甘肃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
甘肃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甘肃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一、引言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贫困地区,农业是该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甘肃农业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本文从现状出发,分析了该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二、现状分析1. 资源条件限制:甘肃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稀缺,土地质量较差,气候干燥,这些都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信息传递不畅: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信息传递渠道有限,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
3. 资金投入不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缺乏资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所需的投入。
4. 人才匮乏: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农村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人员。
三、对策措施1. 加强农业科研力量建设: 增加对农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科研水平。
2. 建立农业技术农民培训基地:建立农村技术推广站、农民培训基地,通过培训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能力。
3. 创新信息传递方式:通过提供农业技术推广的视频、书籍、手册等多种形式,利用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农业知识的传播,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4. 引导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由传统的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适应甘肃地区特点的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更好的支撑。
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农业保险等支持措施,减轻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负担。
四、总结甘肃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着资源条件限制、信息传递不畅、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农业科研力量建设,建立农业技术农民培训基地,创新信息传递方式,引导农业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
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反贫困策略与实践。
甘肃,作为中国的西部省份,面临着地理环境复杂、经济条件落后等多重挑战,其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尤为突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甘肃农村的反贫困工作不仅关乎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也是实现全国范围内脱贫攻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首先梳理甘肃农村贫困的现状,包括贫困人口的分布、贫困的主要原因以及贫困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甘肃农村反贫困工作的主要策略和实施情况,包括政策导向、资金投入、产业发展、教育扶贫、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
同时,还将探讨这些策略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还将结合国内外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对甘肃农村反贫困工作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甘肃农村实际情况的反贫困路径,以期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的甘肃农村反贫困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体而言,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为甘肃农村反贫困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当地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甘肃农村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二、甘肃农村贫困现状分析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地理条件复杂多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等多重因素影响,贫困问题较为突出。
近年来,尽管国家扶贫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甘肃农村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贫困现状依然严峻。
在贫困广度上,甘肃农村仍有大量贫困人口,且分布广泛。
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干旱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
受自然条件限制,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在贫困深度上,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较深。
许多家庭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如安全住房、教育、医疗等。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难以接触到外界的资源和信息,难以摆脱贫困。
从致贫原因来看,甘肃农村贫困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单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不足等。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以临夏回族自治州部分村为例
充调查,在掌握客观资料 的情况下分析农村低保制度落实中存
在 的 问题 , 并提 出相 应 对 策 。
一
2 0 0 6 年制定 了 暂 甘肃省农村居 民最低 生活保 障制度试行 办法》 , 从2 0 0 6 年1 0 月1 日起 , 在全 省建 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并 于 2 0 0 7 年7 月1 日起,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 , 适当扩大低保范围 。2 0 1 3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 是当前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重
要 内容 , 农 村 最 低 生 活 保 障对 象 主 要 是 因病 残 、 年老体弱 、 丧 失
劳动能力、 生存条件恶劣、 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等 原因造成家庭年
人 均 纯 收 入 低 于 当地 最 低 生 活 保 障 标 准 的 农 村 居 民 。甘 肃 省
年2 月 甘肃 省 人 民政 府 通 过 并 实施 《 甘 肃 省 农村 居 民最 低 生活 保
障 办法》 。
、
低保制度落实基本现状
根据 《 甘肃 省农 村 居 民最 低 生 活
㈠样 本村 低 保 制度 概 况
保障管理办法》 ( 省政府令第7 2 号) 规 定, 农 村居 民最低生活保 障
定, 并 报 上 一级 政 府 备 案 后公 布 执 行 。 农 村 居 民 最低 生活 保 障 标
甘肃农民发展现状调查
甘肃农民发展现状调查甘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农民是甘肃省农村地区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发展现状直接关系到甘肃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首先,甘肃农民的种植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多山,水资源匮乏,因此种植业受到一定的限制。
调查结果显示,甘肃农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作物,农业产值增长较为有限。
与此同时,一些农民开始尝试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柿子、西红柿等,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畅等问题,农民的种植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
其次,甘肃农民的养殖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是养殖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农民主要养殖牛、羊、鸡等家禽家畜。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民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
一些农民还尝试了养殖业的多元化发展,如养殖鹿、养殖鱼等,增加了收入来源。
但也有部分农民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养殖业发展不尽人意。
再次,甘肃农民的农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农村旅游成为了农民创收的一种新途径。
调查显示,甘肃农民以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农村旅游业。
一些农民将自己家中的农家乐改建成为旅游住宿点,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
同时,农民也开展了一些传统农村文化的体验活动,如农耕、农艺等,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
农村旅游业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一种增加收入的有效方式。
然而,甘肃农民的发展现状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农民的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需要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
其次,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
另外,农民的市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服务。
总结起来,甘肃农民的发展现状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通过改善基础条件、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完善市场体系,可以进一步促进甘肃农民的发展,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收入分配状况分析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收入分配状况分析在中国人口超过14亿的大国里,农村依然占据着广阔的土地和无尽的资源。
然而,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中国的农村家庭收入分配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议题。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逐渐推行,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收入分配的现状和未来走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收入分配现状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收入分配格局是相对不平衡的。
在贫困地区,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往往较低,而且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农民家庭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收入来源也相对丰富,既有农业收入,也有非农业收入。
这种不平衡的收入分配状况在中国各地都有所体现,但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更容易受到冷落,家庭收入更加不稳定,这也更为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据统计,中国的贫困户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比如云南、贵州、甘肃、宁夏等地。
在这些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因素以及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难度较大,再加上贫困户本身缺乏资金和技术,使得他们难以承受生产成本和生活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低收入和贫困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中比比皆是。
他们往往处于生产生活上的困境,遭受着各种困扰,特别是在收入方面更是如此。
二、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收入分配的问题原因在探讨收入分配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一个特定方面的原因上,因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超出了我们的常规想象。
但是,归纳起来,还是可以挑出一些比较共性的原因。
首先,资源禀赋差异。
贫困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普遍拥有的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等较少,导致家庭产出能力不足。
其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交通运输、市场和财政投入等资源和能力都有所缺乏,这对农村家庭的收入分配影响较大。
再次,教育程度的高低。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原因,贫困地区的教育程度较低,农村家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能力,配合不上市场的需求,从而无法获得更多有利的就业机会。
甘肃贫困地区农民流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分析_以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X镇为例
甘肃农业2012年第23期(总353期)社科纵论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X镇地处秦安、张家川、清水三县交界地带,是一个旅游文化名镇,镇域面积约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5万亩,辖22个行政村,3.2万人,其中镇区人口将近上万人。
然而由于甘肃属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且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这些客观因素使得该地区农民的生活极度贫困。
因此,很多人选择背井离乡。
该镇存在的两种主要迁移模式为:其一,外出打工,如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这主要以一些青壮年为主体;其二,举家迁移,如新疆、敦煌、青海、宁夏等地,这属于远距离的迁移流动。
近距离的迁移主要是指镇与镇,村与村的迁移,这种情况主要出现于因为周边赖以生存的土地无法耕种或所住地方因地理位置地势危险而对其造成生命威胁从而搬迁到另一生活社区,作者所调查的地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地区的边缘地带,调查对象为居住村民(其部分亲属迁移到外地定居生活)、外出打工者、该地区的基层干部等。
该镇大致有16%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区。
以结构化访问的方式,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的收集调查资料,分析该地区农民迁移的原因、影响和该区政府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农民流动的概念界定及其成因㈠农民流动的概念界定农民流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实际上是指处于流动状态中的农民,而处于流动状态中的农民是很难用“农民”一词加以界定的。
因为,从职业来看,农民主要从事种植业的人口,农民劳动的对象是土地。
土地与其他生产资料的不同,就在于其固定性,无法随意移动。
所以,流动中的农民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身份,即原从事农业活动的或生活在乡村并通过一定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制度及习惯加以固化的农村人口。
笔者认为社会学的“社会流动”的概念是很难界定中国农民流动的。
在改革中的中国和在一般的市场型国家不同,农民的流动不仅是在进行地域的、职业的变化,所引发的也不仅是人口、技术和财富分布的变动,更重要的是,它从原有的体制架构中游离了出来。
我国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现状、需求及发展对策——以甘肃省岷县为例
顺利开展 , 甚至在部分地区 , 农 民从未 听说农业保险这
一
险种 。而这些贫 困地 区往往 自然灾害频 展农 业。同时在这 些地区开展农业保险时需要考虑农户 主动参与农业保
险的意愿和积极性 , 因此 , 对贫 困地区农户农业保险 的
贫困地区反而发展落后 。政策性农业保 险不仅分 散 了 农业生产风险 , 同时也 是一项“ 绿箱 ” 政策允许 的收入 补贴政策。贫 困地 区的农 民更容 易 面临 收入 的脆 弱
f o u n d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d e v e l o p me n t a l c o u n t e me r a s u r e s we r e p r o p o s e d .
Ke y wo r d s:P o o r eg r i o n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i n s u r nc a e;Ag r i c u l t u r l a r i s k;P a y me n t w i l l i n g n e s s
S UN Xi a n g—y u,Z HA NG F a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c o n o m i c Ma n a g e m e n t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 2 1 0 0 4 4 ,C h i n a )
0 前 言
2 0 0 4年起 , 新一轮的农业保险试点 在全 国范 围 内 展开 ; 2 0 0 7 年, 中央财政开始对试点地 区的政策性农业 保 险给予财政补贴。然而纵观政策性农业保 险的发展 历程 , 不难发现 , 政策性农业保 险在经济 发达地区开展
甘肃康乐杨改兰所在村贫困状况调查与思考
甘肃康乐杨改兰所在村贫困状况调查与思考
宋圭武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16(000)035
【摘要】从甘肃康乐赵改兰所在村看,对于西部大面积贫困农村而言,精准到户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此,在发展思路上应更注重产业精准。
另外,要大力加强贫困户人力资本建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推进西部贫困地区农业的组织化和合作化建设以及加强西部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对西部农村贫困户实行“一户一工”帮扶工程。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宋圭武
【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
【相关文献】
1.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以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乡任村为例 [J], 王晓平;张少冬;陈永胜;刘亚军
2.对甘肃少数民族康乐县医疗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J], 孙正春;
3.对甘肃少数民族康乐县医疗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J], 孙正春
4.甘肃省康乐地区汉民族的山神崇拜——以侯家沟村为例 [J], 侯强
5.华丽嬗变兰武村——兰武村原第一书记杨涛扶贫散记 [J], 彭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一、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
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甘肃全省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
人口6000万。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带。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
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
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
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
建国以来甘肃省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甘肃作为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投资区域,获得了较多的中央投资,建立起了门类较为齐全、以资源开采和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
但是,受区位因素、历史因素和改革开放后国家梯度开发发展战略的影响和限制,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东部发达省区相比,差距较大。
200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0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341元,仅为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52.65%,比全国平均水平13944元低6603元;财政收入虽然增幅较大,但是总量仍然较小,还不到全国的l%;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人为1980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3255元的水平,多年来位居全国倒数。
甘肃城市化水平低,2005年仅为30.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近l3个百分点。
全省财政收入总量偏小,支出需求大,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运行仍处于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的境地。
可集中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增量十分有限。
1994年到2005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加不足9亿元,有12个县的财政收入不足1000万元,最少的不足400万元。
由于财力所限,社会保障、扶贫救灾、医疗保险、法定支出及公用经费都不能足额安排,住房公积金、职工教育经费、工会会费等财政对个人的补贴无力安排。
同时,近年来,虽然甘肃省一直要求超编地方人员负增长,其他地方零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整体落后,就业渠道狭窄,财政供养人员膨胀较快,致使财政人员供养负担日趋严重,财政赤字挂帐数额较大。
到2003年底,全省财政供养人数达93.9万人,占总人口的3.6%。
各级财政赤字28亿元,相当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1.8%。
全省财政无力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三农”。
而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由于管理分散,难以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资金使用效益并不高。
甘肃省是西部贫困省份,14个市州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市近郊和河西地区发展较快,中东部地区和南部的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突出,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十分有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
农村内在的封闭性以及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扶贫任务艰巨。
2004年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58.86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人人口为397.95万人,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30.67%,加快扶贫攻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首要任务。
甘肃农业基础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农田水利设施不足而且标准低。
农业经营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民组织化和生产集约化程度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
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6.39%,初中文化程度占31.3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26%,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77年,基本达到小学毕业水平,培养新型农民的任务更为艰巨。
二、甘肃农村贫困地区的区域特性1、甘肃农村贫困地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比重大,贫困度较深甘肃贫困地区分布面广,全省共有4个县级市、59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16个市辖区。
在86个县(区)中有53个县是国列和省列贫困县。
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不含市辖区)41个,占全国扶贫开发县的6.93%(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592个),占甘肃全省县(区)的58.57%。
按照经济区域划分,大致分布如表3-1,3-2所示:资料来源:《甘肃年鉴2004》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从表3-1、3-2可以看出,甘肃省41个贫困县(市)绝大部分分布在除河西经济区之外的其它4个经济区,其中陇南经济区贫困县最多,其数量占所在地区县(市)总数量的比重高达85.71%,陇中经济区、陇东经济区和民族经济区贫困县数量也较多,所在地区县(市)总数量的比重分别为66.67%、53.85%和75%,河西经济区贫困县数量最少。
从区域分布来看,甘肃省的贫困县主要集中在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以及甘南草原,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是甘肃省土地最贫瘠的地方之一。
资料来源:《甘肃年鉴2004》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贫困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差异及发展起点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
2003年,41个国家贫困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2.4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5.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11.09亿元,占全部县域的4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3亿元,其中只有7个县的GDP超过10亿元,有18个县的GDP在5-10亿元之间(见表3-3)。
资料来源:《甘肃年鉴2005》,表中数据经作者按照相关区域划分整理计算。
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大致分布情况见表3-4。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贫困人口的分布呈现为全省分散、区域集中的格局,分布于全省各地。
陇南市和甘南州、临夏州的贫困人口合计达85.7万人,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70%,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贫困人口,是甘肃“八七”扶贫计划的攻坚地区,国家确定的41个贫困县中有16个县在这些地区,省里确定的8个攻坚县中有7个县也在这一区域。
“两州一市”成了扶贫建设的重中之重。
表3-4: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2004年)资料来源:《甘肃年鉴2005》,表中数据经作者按照相关区域划分整理计算。
2、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非农产业比重较低,商品经济和专业化生产不发达受国家梯度发展战略和甘肃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化战略的双重影响,在产业发展方面,对东中部省区和甘肃大中城市周围选择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部门,给予投资和政策两方面的双重倾斜,使之率先起飞,率先实现工业化,成为产业发展较快,收入提高较快的地区。
而贫困地区得到的发展政策优惠和倾斜少之又少,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起来的若干个孤岛型工业企业也日渐衰落,产业发展缺乏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不仅如此,农业的要素条件和市场条件越来越不利于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而进行传统的农业改造又缺乏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
产业结构的单一和低层次性,产业发展的原始化状态,成为贫困地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的障碍。
尽管甘肃在贫困农村地区的产业改造与调整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资源在各贫困地区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优化配置,缺少合理的地域分工,各地产业结构单一,主业不突出,大部分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仍呈现Ⅰ、Ⅲ、Ⅱ型。
41个贫困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为 34.91:30.35:34.74,而甘肃15个市(区)和嘉峪关市三产比例达到 8.8:50.2:41,经济结构已经调整为Ⅱ、Ⅲ、Ⅰ型。
2003年,41个贫困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88.12亿元,占全部县域的31.37%;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76.6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0.61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6.24%;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87.71亿元,占全部县域的49.32%。
非农产业的比重较低。
2003年贫困监测调查资料显示,贫困地区的非农产业主要以初级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采矿业为主,不仅规模小,起步低,而且整体的技术水平落后,其投入产出比也很低。
3、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2003年,甘肃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2336.79元,而41个贫困县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267.18元,远远低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500元以上的只有6个县,76%的县中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00-1500元。
其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榆中县为1684.2元,最低的是宕昌县,只有798.07元(见表3-5)。
2003年贫困监测报告显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有三分之二来源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其次靠外出打工收入。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的深加工面窄量小,农民从农业中取得的收入难以增长。
贫困地区农民由于自身素质比较低,就业机会减少,打工收入比例也很低。
资料来源:《甘肃年鉴2004》2003年,41个贫困县的城乡储蓄余额为185.20亿元,县均4.52亿元。
超过10 亿元的只有4个,分别是榆中县、临洮县、武都县、陇西县,其中储蓄额最高的榆中县,为13.93亿元,最少的是东乡县,仅为0.95亿元。
从人均储蓄额看,2003 年甘肃县域人均储蓄额为2812元,而贫困县县域人均储蓄额为1489.07元,最高的是合作市,为6180.36元,最低的是东乡县,仅为355.12元。
县域财政收入低,信贷紧缩、资金使用效益低。
2003年,甘肃县域地方财政收入为38.77亿元,县均 0.55亿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14元。
41个贫困县地方财政收入为18.99亿元,县均0.46亿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180.62元,其中最高的是两当县,为1002.39 元,最低的是东乡县,仅为40.94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不足百元的有19个县。
同时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机构,上收贷款审批权限,邮政储蓄只储不贷,农村信用社资金有限,客观上加重了贫困地区内的金融抑制。
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由于分块管理、使用分散,有限的资金撒了“胡椒面”,不能形成合力,再加上挤占挪用严重,导致资金“效益递减”。
4、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开放程度较低由于贫困地区山高地远,许多地区交通信息不灵,人们习惯于封闭守常,满足于小安求稳,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人才观念等方面较为薄弱。
并且由于受长时间的自成体系思想的影响,各贫困地区各自为战,行政分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从而导致许多贫困地区的经济都作为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在各自的框架内运行,很少有经济合作与往来,没有形成一个真正完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