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血栓止血概述

血栓止血概述

APPROACH TO THROMBOSIS EVENTS
Clinical approach
1. 2. 3. 4. Is the bleeding significant ? Local Vs Systemic ? Platelet Vs Coagulation disorder ? Inherited Vs Acquired ?
血栓形成的机制

血管因素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白细胞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红细胞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凝血因子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抗凝因子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纤溶系统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血浆脂蛋白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感染/炎症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粘附分子与血栓形成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部位
血栓栓塞症根据国内报道的资料在40岁
以上的人群中心肌梗死的年发生率为 39.7/100 000~64.0/100 000;脑卒中 的年发生率为109.7/100 000。在一项 1182例脑卒中经CT证实为脑梗死者占 73.5%,这表明血栓栓塞症在我国也有相 当高的发生率。
(二)小血管结构
小血管是参与止血作用的主要血管。其中的小动脉、小 静脉与大血管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中膜略薄。 最具特殊性的是毛细血管(capillary)和后毛细血管 (post- capillary venule)的管壁,是仅有内皮细胞 和间质细胞组成的单层细胞结构所围成。这两种细胞 根植于基底膜,依赖血管床而排列,细胞间存在大量 基质,基质中的不少蛋白都由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 泌而来。两种细胞可借助细胞旁小孔完成必要的联系。 如果说小血管与大血管的内皮细胞具有类似的作用, 那么长型的间质细胞却有着不同的功能。对间质细胞 功能比较一致的看法是:①具有收缩功能以调节进入 组织的血流量;②调节毛细血管的生长机制;③具有 促进脂肪细胞、巨噬细胞、成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 化的潜能。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三、血液凝固机制四、抗血液凝固系统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六、血液流变学七、血栓的形成机制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1.血管壁的结构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这些血管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均可分为内皮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见下表)。

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体液活性物质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2(TXA2)、5-羟色胺(5-HT)和内皮素(ET)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黏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

(3)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系统;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凝血系统。

08.10血栓与止血检验的理论基础(一)

08.10血栓与止血检验的理论基础(一)

感 谢
感 谢
阅阅
读读
是形成血小板血栓的基础。 是血小板进一步活化和参与二期止血、凝 血的基础。
血小板聚集机制
黏附的血小板受凝血酶、ADP等诱导剂的作用被 激活,并相互聚集。
主要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 Ⅲa与Fg和 Ca2+ 介导形成。参与二期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GPⅡb/Ⅲa(血小板)- Fg( Ca2+ )- GPⅡb/Ⅲa (血小板)
Ⅵ:=V因子、被废除 Ⅶ:稳定因子,外源因子
Ⅷ:血友病甲因子
Ⅸ:血友病乙因子
Ⅹ:共同途径凝血因子

Ⅻ:接触活化因子,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 PK:即激肽释放酶 HMWK:即高分子量激肽原 XIII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①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形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 白;②血小板聚集、收缩、释放。
凝血因子特性
二、凝血机制
传统经典学说:3途径,2系统。 3途径● 外源凝血途径
● 内源凝血途径 ● 共同凝血途径 2系统 ★外源性凝血系统 ★内源性凝血系统
1.凝血机制:参见图 2.有关凝血的几个基本概念:
1)内源性凝血途径: 传统是指从因子Ⅻ激活,到ⅨaPF3-Ca2+-Ⅷa复合物形成后,激活因子X的过程。现亦指 外源性Ⅱa激活Ⅺ的内源激活过程。
(一)血管壁的结构
大致分三层 内膜层-----最内侧,与血液接触 中膜层-----中间具有保持血管形状、弹
性和伸缩作用 外膜层-----最外侧,由结缔组织来分隔
血管壁与机体、其他组织。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含有各种细胞器:棒杆状小体(WeibelPalade ,W-P小体)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含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生产或贮成 所。

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韩

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韩
表示血块退缩的程度
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韩
[参考值]
30min-1h 开始退缩
18h-24h 完全退缩
退缩完全:
析出的血清
全血量
40-50%
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韩
[意义]
1.主要用于血小板功能测定的初筛试验 2.退缩不良见于:
a) 血小板功能异常或量(尤其<50109/L) b) 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
4. 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
缩短: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tion state) 如血栓性疾病
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韩
(三)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
为外凝血途径常用筛选试验。
[原 理
组织凝血活酶 (组织因子) Ca2+ 血浆
[参考值]
QUIK法:11-14s
第五节 抗凝、纤溶检测
血浆凝血酶时间(TT)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 血浆D-二聚体检测(D-D)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实验)
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韩
(一)血浆凝血酶时间
(thrombin time, TT)
[原 理] 标准凝血酶 血浆
[参考值] 16-18s 超过正常对照3s为延长
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韩
[意 义]
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 1.纤维蛋白原质与量异常:如纤溶亢进 2.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如肝素样物质
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韩
(二)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测定
纤溶酶原在各种活化素(如凝血酶等)的作用下 转变成纤溶酶,然后纤溶酶使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
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韩

出血血栓 (1)

出血血栓 (1)
4、出血
• DIC时,微循环内广泛透明血栓形成,消耗大量 凝血因子可引起全身广泛性出血和休克。
四、 栓 塞
•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 质,随血流运行阻塞小血管腔的现象称为 栓塞(embolism)。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 栓子(embolus)。
• 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血栓、脂肪滴、气体、羊水和寄生虫幼虫、
血栓形成的条件
第一、心脏血管内膜的损伤:血 管内膜受各种致病因素损伤时,内皮 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内膜的胶 原纤维暴露,激活第Ⅻ因子,内源性 凝血系统被启支;同时,内膜损伤可 以释放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凝 血系统。而内膜损伤后表面变粗糙, 有得于血小板的沉积和粘附,粘附的 血小板破裂后,释放多种血小板因子, 激发凝血过程,而形成血栓。
心肌血栓形成(绵羊)
第二、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缓慢、涡流和血流停止时, 血小板便离开轴流而进入边流并与损伤的内膜接触而 发生粘集,有利于血栓形成。
第三、血液性质改变:当手术、产后大出血、创伤、烧 伤时,血小板、红细胞及血浆改变。如血小板,凝血酶和纤 维蛋白原增多,凝血性增高,血液浓缩,红细胞相对增加主 要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使血液处于高涨状态,易于形成血 栓。
• 血液中存在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上述两系 统的动态平衡,保证了血液的可凝固性和流动 性。
• 在某些激发凝血因素的作用下,破坏了上述动 态平衡,触发了内或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血 栓。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血管内血液的某些成分发生凝 集或凝固,形成固体状态的过程称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 质称血栓。
• 静脉血栓形成,则引起局部淤血、水肿、出血, 甚至坏死。如肠系膜静脉血栓可引起肠的出血性 梗死。
2、栓塞
• 血栓的整体或部分脱落成为栓子,随血流运行可 引起栓塞。败血性梗死或脓肿形成。

医学讲义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医学讲义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A、Ca2+ B、因子Ⅲ C、因子Ⅶ D、血小板因子Ⅲ E、因子Ⅻ 16、体内抗凝系统包括 A、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抗凝物质 B、单核巨噬细胞的清除作用 C、阻止血小板活化 D、纤维蛋白沉积 E、上述 4 项共同作用 17、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是 A、与 FⅫ接触,参与内源凝血系统 B、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C、稳定纤维蛋白 D、为Ⅸa、Ⅴa 提供了催化表面 E、阻止Ⅱa 的形成 18、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的物质是 A、纤溶酶原激活物 B、纤溶酶 C、凝血酶 D、凝血活酶 E、PK 19、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活化蛋白 C A、可直接灭活因子Ⅴa、Ⅷa B、可激活纤溶系统 C、可抑制Ⅹa 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 D、灭活因子Ⅴa、Ⅷa E、增强 AT-Ⅲ与凝血酶的结合 20、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 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 B、疑血酶原活性减低 C、巨球蛋白血症 D、组织液混入血浆 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21、下列哪项不符合血小板聚集作用 A、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之间的聚集 B、血小板聚集形成的是血小板团 C、血小板聚集除了 GPⅡb/Ⅲa 参与外,无其他因子参加 D、GPⅡb/Ⅲa 有缺陷时,其聚集作用减弱 E、血小板聚集往往发生在血小板激活以后 22、血小板黏附活性与下列哪项无关 A、vWF B、GPⅠb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物质表面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血管 受损时,血小板借助某些桥连物质,并通过自身表面表达的多种糖蛋白受体,可与内皮下胶原、微纤维黏 附。血小板的这种功能首先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 【答疑编号 100037295】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凝血过程中,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活时, PS 翻转向外侧,成为血小板第三因子(PF3)。PF3 为凝血因子(因子Ⅸa、Ⅷa、Ⅴa)的活化提供磷脂 催化表面。 【答疑编号 100037271】

血栓的形成知识点总结

血栓的形成知识点总结

血栓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一、血栓形成的机制:1. 血液凝固过程:当血管受伤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被激活,形成凝血酶,进而将溶血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在受伤处,形成血栓。

2. 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在受伤部位释放血栓素和缩血管素,刺激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初级血栓。

3. 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前提,损伤后的内皮细胞会释放出一些物质,促进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的聚集,进而形成血栓。

4. 血栓溶解:正常情况下,血栓会在伤口愈合后被机体内的溶栓酶降解,溶解形成的纤维蛋白。

二、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容易受到损伤,增加了形成血栓的风险。

2.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会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和损伤,促进血栓形成。

3. 高血压: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硬化,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5. 肥胖: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加速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6. 吸烟:烟草中的化学成分会损害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

7.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8.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会增加个体形成血栓的倾向。

三、预防和治疗血栓的措施:1. 生活方式调整: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减少肥胖和血脂异常,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 注意休息:减少久坐不动的时间,定期站起来走动,促进血液循环。

3. 控制吸烟和饮酒:戒烟戒酒可以减少草成血管内皮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药物预防:对于高危人群,可以使用抗凝血药物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预防。

5. 就医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高血压、高血糖等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6.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长期的焦虑和紧张容易导致血液的高粘滞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医学治疗:一旦形成血栓,应及时就医进行抗凝治疗,如使用肝素类药物或华法林等。

病理学之血栓常见考点总结

病理学之血栓常见考点总结

医学知识医疗招聘考试:病理学之血栓常见考点总结2015-05-27 09:35:14| 医疗卫生人才网推荐:中公医学网医疗卫生考试网中公教育专家多年来潜心研究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发现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考试中屡屡见到同一个知识点的考察,不分地区和省份,可谓是全国众考官的宠儿,他就是关于“血栓”考点的考察。

本文将会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其实,说到充血和瘀血,大家首先应该清楚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了解血栓形成的概念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二、熟悉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心血管内皮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

(2)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亦有利于血栓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加。

核心要点:1.血栓形成的条件包含三种:①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流凝固性改变。

2.血栓形成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三、血栓的类型和形态1.白色血栓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

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素构成。

镜下呈无结构淡红色。

电镜下可见血小板轮廓,颗粒消失。

肉眼观呈灰白色小结节,表面粗糙质实,与发生部位紧密黏着。

医疗招聘考试:病理学之血栓常见考点总结(2)2015-05-27 09:35:14| 医疗卫生人才网推荐:中公医学网医疗卫生考试网2.混合血栓混合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血栓形成头部后,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被激活和黏附于血小板上,致使血小板小堆不断增大,引起其下游血流减慢和血流漩涡,从而再形成新的血小板小堆。

如此反复,形成肉眼上灰白色与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称为层状血栓,即混合血栓。

外观粗糙干燥,通常紧紧黏附于受损的血管壁。

3.红色血栓为阻塞性血栓,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血液系统讲义- 出血和血栓

血液系统讲义- 出血和血栓

第七章出血和血栓本章要点1. 人体正常的止凝血功能及其调控(血管、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

2. 出血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原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

病例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压60/40mmHg,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秒(对照13秒),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多。

请问: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如何治疗?机体凝血激活和止血栓形成,是一旦出血时防止血液过度流失的主要机制之一,正常的机体止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的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平衡和调节。

各个系统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只有通过凝血与抗凝血之间的平衡,才确保在必须形成止血栓的局部形成血栓,其它部位无血栓形成,使血液循环得以畅通。

第一节出血和血栓的基础理论一、血管的作用血管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以保证血液有序地在其中不停顿、不外溢地流动。

血管及其固有的内皮在维持血管的流动性、止血、防止血栓形成及调节炎症过程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内皮组织分布在体内的各个部位,与血液的流动性和血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然而,不同的血管床之间的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基因表达谱及其功能各不相同。

例如,在直行的动脉段,内皮细胞朝着血流方向并行排列,而在动脉和静脉的分支或弯曲部位则不是这样。

同样地,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内皮组织主要是调节白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而微动脉的内皮组织在调节血管张力中起重要作用。

(一)血管壁的结构血管壁的结构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内膜层: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主要与血液接触。

可产生或释放ET(内皮素)、PGI2(前列环素)、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

第二十八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二十八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A11、内源性凝血系统始动反应首先是()。

A、Ⅻ因子被激活B、组织因子(Ⅲ因子)激活C、Ⅷ因子被激活D、Ⅹ因子被激活E、Ⅶ因子被激活2、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收缩反应增强B、血小板被激活C、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D、局部血黏度降低E、凝血系统激活3、下列哪项是外源凝血途径()。

A、因子Ⅻ被激活到因子Ⅹa形成过程B、因子Ⅻ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C、因子Ⅶ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E、因子Ⅱ被激活到Ⅹa形成过程4、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因素中作用最强的是()。

A、凝血酶B、花生四烯酸C、胶原D、肾上腺素E、ADP5、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分泌功能D、凝血功能E、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6、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7、下列哪些不是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

A、因子ⅠB、因子ⅢC、因子ⅤD、因子ⅦE、因子Ⅸ8、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收缩反应增强B、血小板被激活C、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D、局部血黏度降低E、局部血黏度增加9、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下列哪项无关()。

A、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血浆纤维蛋白原D、血浆钙离子E、TXA210、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

A、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B、切变率降低C、纤维蛋白原减低D、温度增高E、中度贫血11、做PAgT时,试验前1周内病人禁服阿司匹林类药物其原因是()。

A、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其聚集B、阿司匹林促使血小板释放反应,抑制其聚集C、阿司匹林根本不影响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及其聚集D、阿司匹林可减弱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及聚集E、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促进其聚集12、蛋白C在下列哪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C()。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9)讲义第十九章_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9)讲义第十九章_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三、血液凝固机制四、抗血液凝固系统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六、血液流变学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1.血管壁的结构第 1 页共18 页(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2(TXA2)、5-羟色胺(5-HT)和内皮素(ET)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黏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

(3)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系统;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凝血系统。

最后在损伤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血块,堵塞伤口,有利于止血。

(4)局部血黏度增高:血管壁损伤后,通过激活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原,生成激肽(brady-kinin),激活的血小板释放出血管通透性因子。

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本章考点1.血管壁止血功能2.血小板止血功能3.血液凝血机制4.抗血液凝固系统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6.血液流变学7.血栓形成重点:1.掌握血小板结构、特点、生化组成和止血功能2.掌握凝血因子种类、性质和凝血机制难点:1.血小板结构、特点和生化组成2.抗凝和纤溶系统及功能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1.血管壁的结构: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这些血管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均可分为内皮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 )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凝血酶敏感蛋白(TSP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 )等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 2(TXA 2)、5-HT 和ET 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粘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一期止血)。

第二十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6页文档资料

第二十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6页文档资料

第二十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本章考点1.血管壁止血功能2.血小板止血功能3.血液凝血机制4.抗血液凝固系统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6.血液流变学7.血栓形成重点:1.掌握血小板结构、特点、生化组成和止血功能2.掌握凝血因子种类、性质和凝血机制难点:1.血小板结构、特点和生化组成2.抗凝和纤溶系统及功能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1.血管壁的结构: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这些血管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均可分为内皮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 )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凝血酶敏感蛋白(TSP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 )等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 2(TXA 2)、5-HT 和ET 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粘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一期止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考点总结<大纲要点>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三、血液凝固机制四、抗血液凝固系统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六、血液流变学七、血栓的形成机制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1.血管壁的结构(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2(TXA2)、5-羟色胺(5-HT)和内皮素(ET)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黏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

(3)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系统;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凝血系统。

最后在损伤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血块,堵塞伤口,有利于止血。

(4)局部血黏度增高:血管壁损伤后,通过激活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原,生成激肽(brady-kinin),激活的血小板释放出血管通透性因子。

激肽和血管通透性因子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血流减慢,有利于止血。

(5)抗纤溶作用:内皮细胞可以合成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PAI),当其受损时,分泌入血的PAI增多,远大于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的合成和释放。

PAI活性增高可阻止血液凝块的溶解,可以加强止血作用。

习题下列不属于血管壁止血功能的是A.局部血管通透性降低B.启动血小板的激活作用C.血管收缩反应增强D.促进血液凝固E.血液凝固的调节『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血管壁止血功能包括①收缩反应增强;②血小板的激活;③凝血系统激活;④局部血黏度增高;⑤抗纤溶作用。

局部血黏度增高时激肽和血管通透性因子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血流减慢,有利于止血。

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1.血小板的结构和生化组成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结构可分为表面结构、骨架系统、细胞器和特殊膜系统四部分。

电镜下血小板结构模式图(1)表面结构及生化组成:正常血小板表面光滑,有些小的凹陷是开放管道系统的开口。

表面结构主要由细胞外衣和细胞膜组成。

细胞外衣(糖萼)覆盖于血小板的外表面,主要由糖蛋白(GP)的糖链部分组成,是许多血小板受体(如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所在部位。

主要血小板膜糖蛋白名称分子量(kD)主要功能GPIa 160 与GPⅡa形成复合物,是胶原的受体GPIb 165 与GPⅨ形成复合物,是vWF的受体,参与血小板黏附反应GPIc 148 与GPⅡa形成复合物,是Fn的受体GPⅡa 130 与GPIa或GPIc形成复合物,是胶原和Fn的受体GPⅡb147 与GPⅢa形成复合物,是纤维蛋白原的受体,参与血小板聚集反应GPⅢa105 与GPⅡb形成复合物GPⅣ88 是TSP的受体GPⅤ82 是凝血酶的受体GPⅨ22 与GPIb形成复合物(2)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电镜下,血小板的胞质中可见微管、微丝及膜下细丝等,它们构成血小板的骨架系统,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反应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3)细胞器和内容物:电镜下血小板内有许多细胞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α颗粒(含量最多)、致密颗粒和溶酶体颗粒三种。

三种血小板颗粒及其内容物致密颗粒(δ颗粒)α颗粒溶酶体颗粒(λ颗粒)ADP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酸性水解酶ATP 血小板第四因子(PF4)β-半乳糖苷酶5-HT TSP β-葡萄糖醛酸酶Ca2+vWF 弹性硬蛋白酶抗纤溶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胶原酶焦磷酸盐因子Ⅴ,因子Ⅺ肝素酶因子ⅩⅢα亚基趋化因子通透因子白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2巨球蛋白(α2-M)C1-抑制剂(C1-INH)血小板衍生促生长因子(PDGF)(4)特殊膜系统和生化组成血小板特殊膜系统示意图:①开放管道系统参与血小板内与血浆中物质交换;②致密管道系统(dense tubular system,DTS)是Ca2+的贮存部位,调控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活动及血小板释放反应。

2.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3.血小板第三因子(PF3)生成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活时,PS翻转向外侧,成为PF3。

PF3为凝血因子(因子Ⅸa、Ⅷa、Ⅴa)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

4.血小板的止血功能(1)黏附功能: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

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GPⅠb/Ⅸ复合物、GPⅠa/Ⅱa复合物。

(2)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

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诱导剂、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Ca2+。

诱导剂主要有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AA等。

聚集机制:在Ca2+存在条件下,活化的血小板通过GPⅡb/Ⅲa复合物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发生聚集。

血小板聚集分为:第一相聚集,指外源性诱导剂引起的聚集反应;第二相聚集,是由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诱导剂引起的聚集反应。

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功能示意图(3)释放反应:在诱导剂作用下,血小板贮存颗粒中的内容物通过OCS释放到血小板外的过程称为释放(分泌)反应。

参与释放反应的因素有诱导剂、Ca2+和完整的骨架系统。

(4)促凝功能:包括PF3的促凝活性;接触产物生成活性(contact product-forming activity,CPFA);胶原诱导的凝血活性(collegen induced coagulant activity,CICA);α颗粒中凝血因子的释放等。

(5)血块收缩功能:血小板具有使血凝块收缩的作用,血凝块的收缩,有利于伤口的缩小和愈合。

(6)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小板能充填受损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所造成的空隙,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过程,故能增强血管壁的抗力,减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习题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A.激活FⅪB.激活FⅫC.提供ADPD.提供血小板第3因子E.提供F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血小板第3因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主要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A.黏附功能B.血块收缩功能C.聚集功能D.凝血功能E.分泌功能『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与黏附功能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GPⅠb/Ⅸ复合物、GPⅠa/Ⅱa复合物。

下列哪种物质是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A.GPⅠaB.GPⅠb-Ⅸ复合物C.GPⅡb-Ⅲa复合物D.GPⅣE.GP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GPⅡb与GPⅢa形成复合物,是纤维蛋白原的受体,参与血小板聚集反应。

不是血小板诱导剂的是A.ADPB.肾上腺素C.鱼精蛋白D.胶原E.凝血酶『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小板的诱导剂主要有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AA等。

三、血液凝固机制1.凝血因子特性凝血因子目前包括14个,除FⅢ存在于全身组织中,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

根据理化性质分为四组。

(1)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和FⅩ。

其共同特点是在各自分子结构的氨基末端含有数量不等的γ-羧基谷氨酸残基,在肝脏合成中必须依赖维生素K。

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依K因子)通过γ-羧基谷氨酸与Ca2+结合,再与磷脂结合,这是依K因子参与凝血反应的基础。

(2)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相联系。

(3)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FⅠ、FⅤ、FⅧ和FⅩ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

(4)其他因子:包括FⅢ、FⅣ。

正常情况下,FⅢ不存在于血液中。

FⅣ即Ca2+。

2.凝血机制(1)内源凝血途径:内源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2)外源凝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是指从TF释放到TF-FⅦ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3)共同凝血途径:共同凝血途径(common pathway)是指由FⅩ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它是内外源系统的共同凝血阶段。

习题凝血因子中不是蛋白质的是A.FⅢB.FⅣC.FⅦD.PKE.HMWK『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凝血因子中FⅣ不是蛋白质,FⅣ指的是钙。

在体内,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A.FIIB.FXIC.FXD.FVE.FIX『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体内,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FV。

正常人血浆中不存在的因子是A.FⅠB.FⅢC.FⅤD.FⅦE.F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除FⅢ存在于全身组织中,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

下列不属于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是A.FⅠB.FⅤC.FⅧD.FⅩⅢE.FIX『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FⅠ、FⅤ、FⅧ和FⅩ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

凝血酶原酶指的是A.Ⅻa-Ⅺa-PF3-Ca2+B.TF-Ⅶa-Ca2+C.Ⅴa-Ⅷa-PF3-Ca2+D.Ⅹa-Ⅴa-PF3-Ca2+E.Ⅸa-Ⅷa-PF3-Ca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凝血酶原酶指的是Ⅹa-Ⅴa-PF3-Ca2+。

下列属于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的是A.FⅡ、FⅦ、FⅨ和FⅩB.FⅡ、FV、FⅨ和FⅩC.FI、FⅦ、FⅨ和FⅩD.FⅡ、FⅫ、FⅨ和FⅩE.FⅧ、FⅨ、FⅩ和F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和FⅩ。

其共同特点是在各自分子结构的氨基末端含有数量不等的γ-羧基谷氨酸残基,在肝脏合成中必须依赖维生素K。

下列不属于接触凝血因子的是A.FⅫB.FⅪC.FⅦD.PKE.HMWK『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