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讲课课件
合集下载
梗阻性黄疸 ppt课件
介入治疗:ERCP和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术),并可辅助以支架置入治疗。
ppt课件
10
六:护理
病情简介
患者xxx,男,72岁,因“上腹部不适1月余,皮肤巩膜发黄 1周”,门诊以“梗阻性黄疸、肝门区胆管占位”收入院。 查体:神志清,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化验:总胆红素 85.3μmol/L,直接胆红素67μmol/L,谷丙转氨酶97U/L.于 06-21日行胆道成形术,术后右上腹留置胆道引流管一根, 引流出深褐色液体,局部无出血,嘱其防止引流管脱出,折 曲。于07-02日行PTCD,术后右上腹胆道引流管拔除,遵医 嘱予止血等治疗,于07-05日行TACE,术后恢复可,于07-08 日出院。
症状: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黄、皮肤瘙 痒、白陶土样便。恶性者多呈进行性加重及进行 性消瘦、衰竭,合并感染者可出现寒颤、发热、 腹痛,甚至休克症状。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二、病因
良性病因
1.结石:胆总管、肝总管、肝管、肝内胆管(最多 见)
2.炎症:重症胆管炎、急性及慢性胰腺炎、术后胆 管狭窄、胆总管周围粘连
(TBil/TB必须>60%-80%,至少>50%才能确诊为 梗阻性黄疸)
尿、粪尿胆原 肝功能:ALT 、AST、 AKP、 LDH 、γ-GT 免疫学及生化检查:CEA 、 AFP 、CA-125、
CA-199
ppt课件
8
B超检查:首选,可判断是否存在肝内外胆管扩张, 并大致判断梗阻部位
CT:主要的检查方法,对了解有无胆管扩张以及 占位性病变有重要意义
MRI:可清楚的显示病变部位及性质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清楚的显示 梗阻部位
ppt课件
10
六:护理
病情简介
患者xxx,男,72岁,因“上腹部不适1月余,皮肤巩膜发黄 1周”,门诊以“梗阻性黄疸、肝门区胆管占位”收入院。 查体:神志清,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化验:总胆红素 85.3μmol/L,直接胆红素67μmol/L,谷丙转氨酶97U/L.于 06-21日行胆道成形术,术后右上腹留置胆道引流管一根, 引流出深褐色液体,局部无出血,嘱其防止引流管脱出,折 曲。于07-02日行PTCD,术后右上腹胆道引流管拔除,遵医 嘱予止血等治疗,于07-05日行TACE,术后恢复可,于07-08 日出院。
症状: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黄、皮肤瘙 痒、白陶土样便。恶性者多呈进行性加重及进行 性消瘦、衰竭,合并感染者可出现寒颤、发热、 腹痛,甚至休克症状。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二、病因
良性病因
1.结石:胆总管、肝总管、肝管、肝内胆管(最多 见)
2.炎症:重症胆管炎、急性及慢性胰腺炎、术后胆 管狭窄、胆总管周围粘连
(TBil/TB必须>60%-80%,至少>50%才能确诊为 梗阻性黄疸)
尿、粪尿胆原 肝功能:ALT 、AST、 AKP、 LDH 、γ-GT 免疫学及生化检查:CEA 、 AFP 、CA-125、
CA-199
ppt课件
8
B超检查:首选,可判断是否存在肝内外胆管扩张, 并大致判断梗阻部位
CT:主要的检查方法,对了解有无胆管扩张以及 占位性病变有重要意义
MRI:可清楚的显示病变部位及性质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清楚的显示 梗阻部位
最新[医药]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讲学课件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 对于阻塞性Βιβλιοθήκη 疸,PTCD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具有较广泛适应征,可用于良、恶性阻 塞性黄疸,高位或低位阻塞性黄疸以及轻、中、 重度的阻塞性黄疸和外科手术后胆道狭窄、阻塞 性病变等。尤其对高位左右肝内胆管均有阻塞, 重度的阻塞性黄疸,外科手术后,需要作长期胆 汁引流(如恶性梗阻性黄疸)更具有优越性。
PTCD的禁忌证
• ①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者; • ②呼吸困难,不能很好屏气配合检查者; • ③腹水贮留使肝脏与腹壁分离者; • ④穿刺路径有占位性病变者。 • 以上均非绝对禁忌证,尤其后两者,有时从左肝管入
路是一很好的选择。
PTCD的术前准备
• 1 术前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与凝血酶原时间检查。 • 2 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增强CT扫描、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 PTCD可以对左、右肝内胆管同时进行引流,其 退黄、减压速度快;
• PTCD可进行内或外引流术,内引流术除减黄外 还可避免胆汁等营养物质丢失,有利于改善消化 功能。
• PTCD可同时对肿瘤组织进行活检。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 PTCD简单、实用,创伤性相对小,成功率高, 疗效显著、迅速,可做长期胆汁引流。如梗阻的 胆道置入胆道支架,可以去除携带的引流袋,减 少心理负担和生活不便,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对 无法手术者,结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或内放射治 疗。可进一步延长生存期或为行二期手术切除提 供机会,目前,该项治疗已成为恶性阻塞性黄疸 姑息性疗法的理想选择。
梗阻性黄疸的治疗
• 梗阻性黄疸的治疗可分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 部分。
• 病因治疗即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指采 取各种办法解除黄疸,
胆道疾病介入治疗参考课件
23
胆道外引 流及内外 引流过程
24
PTCD操作几点体会
25
PTCD操作体会
选用合适的胆道微穿刺套装 “定点”穿刺法
26
27
由于携带外引流管、引流袋,以及引流 管易脱落、易造成胆道感染等缺点,目 前胆道引流术多用于胆道支架置入术前 胆道减压及患者经济条件所限时的姑息 治疗。
28
目前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最常用的非手 术治疗手段为胆道引流术及胆道支架置 入术。
47
胆道造影引流 48
胆道支架置入
49
50
粒子置入前如胆道支架扩张欠佳可行球囊成形 51
52
53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胆道腔内碘-125内照 射作为一种崭新的治疗手段,是结合了 介入与放疗的特点,充分发挥了二者的 优势,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研究课题。
54
谢谢!
55
以上不能立即手术或不能承受手术者
10
PTCD方式
外引流 内外联合引流 内引流
内涵管 金属内支架
11
胆道外引流
1、梗阻严重 导管不能通过 狭窄段 2、胆汁全部引 出体外
12
内外联合引流
导管通过狭窄段 胆汁部分引出体外 部分引入十二指肠
13
引流袋
外引流和内 外引流都需 要接引流袋
14
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介入科 常钢
1
概况: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 的不同部位的胆管狭窄或闭塞,常见原 因有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壶腹癌 和肝原发、转移癌等
2
大部分恶性梗阻性黄疸在确诊时已为不 能切除的晚期肿瘤,手术切除率较低。 有20%左右患者只能做姑息手术,而且 有一定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胆道外引 流及内外 引流过程
24
PTCD操作几点体会
25
PTCD操作体会
选用合适的胆道微穿刺套装 “定点”穿刺法
26
27
由于携带外引流管、引流袋,以及引流 管易脱落、易造成胆道感染等缺点,目 前胆道引流术多用于胆道支架置入术前 胆道减压及患者经济条件所限时的姑息 治疗。
28
目前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最常用的非手 术治疗手段为胆道引流术及胆道支架置 入术。
47
胆道造影引流 48
胆道支架置入
49
50
粒子置入前如胆道支架扩张欠佳可行球囊成形 51
52
53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胆道腔内碘-125内照 射作为一种崭新的治疗手段,是结合了 介入与放疗的特点,充分发挥了二者的 优势,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研究课题。
54
谢谢!
55
以上不能立即手术或不能承受手术者
10
PTCD方式
外引流 内外联合引流 内引流
内涵管 金属内支架
11
胆道外引流
1、梗阻严重 导管不能通过 狭窄段 2、胆汁全部引 出体外
12
内外联合引流
导管通过狭窄段 胆汁部分引出体外 部分引入十二指肠
13
引流袋
外引流和内 外引流都需 要接引流袋
14
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介入科 常钢
1
概况: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 的不同部位的胆管狭窄或闭塞,常见原 因有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壶腹癌 和肝原发、转移癌等
2
大部分恶性梗阻性黄疸在确诊时已为不 能切除的晚期肿瘤,手术切除率较低。 有20%左右患者只能做姑息手术,而且 有一定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梗阻性黄疸PPT课件
临床表现
• (二)尿和粪的色泽改变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时 尿色加深,甚至呈浓茶色,尿色加深的程度与尿中 胆红素含量有关。有些患者首先发现尿色变深,有 些则先察觉巩膜、皮肤和粘膜的黄染。溶血性黄疸 虽有巩膜皮肤黄染,但尿色不深,在急性大量溶血 时,尿中出现血红蛋白尿而使尿液呈酱油色。梗阻 性黄疸时粪色变淡,甚至完全灰白。 (三)消化道症状黄疸病例常有腹胀、腹痛、食欲 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常因原发 病不同而稍有差异。
胆红素的来源
• 血红蛋白
肝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脾源自吞食、破坏、分解骨髓
• 血红素+珠蛋白
血红素加氧酶
• 胆绿素+ 铁 + 一氧化碳
胆绿素还原酶
• 胆红素
病因病理(二)
一克血红蛋白能生成34mg胆红素,余下小部分 (15~20%)胆红素并非来自衰老红细胞,故称旁路 性胆红素;来源有二,一为骨髓,另一为肝脏。
• 梗阻性黄疸是一临床常见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可很快减低肝内胆管的张力,明显减轻黄疸,改善
症状,可为外科手术创造条件,也可作为姑息性治
疗手段,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随着介入器械逐步改善和发展,尤其
国产支架的应用,多数原先单纯的胆道外引流已被 内支架植入术所取代。
• 梗阻性黄疸 1.临床表现急性胆囊炎、胆石病变突然发病,多伴上腹绞痛,也 可有发热、呕吐及胆囊区压痛和肌卫等表现,黄疸来去迅速;结 石引起者可反复发生。胰头癌早期症状可隐匿,黄疸呈进行性加 深;晚期腹痛、食欲不振和消瘦、乏力症状明显。梗阻性黄疸时, 因血中胆盐潴留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而多有瘙痒;又因肠道缺乏胆 汁、影响脂深性维生素K的吸收,可引起出血倾向,注射维生素K 多能予以纠正。 2.黄疸情况主要取决于胆系梗阻的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早期不完全梗阻时黄疸较浅;如胆管梗阻逐渐加重,黄疸也可加 深,呈黄色、褐色,甚至黑色(有黑疸之称)。完全性胆道梗阻 时,血中胆红素可达510μmol/L(30mg/dl)以上,其中结合胆红素 占35%以上(可至60%左右)。结石性黄疸常呈波动性,癌性梗 阻呈进行性黄疸,但壶腹癌则可因癌肿溃疡而使黄疸有短暂的减 轻。
恶性梗阻性黄疸ppt课件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 外科诊疗与护理
1
恶性梗阻性黄疸
定义
由恶性肿瘤导 致的直接或间接胆 道梗阻所引起的以 高胆红素血症、组 织和体液黄染、胆 管扩张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一类疾病。
2
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于
胰头癌 胆管癌
十二指肠乳头癌
3
胆囊癌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临床表现
多发于中老年 早期常无特异性表现 常以黄疸就诊,特征性表现是无痛性黄疸伴进行
22
PET-CT 胰头癌
23
PET-CT 胆囊癌
24
恶心梗阻性黄疸的治疗
术前准备 长时间黄疸
维生素K吸收障碍 肝功能损害
营养不良
补充维生素K,保肝,营养支持
25
术前是否需要减黄
争议
26
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
PD术是胰头癌、壶腹部癌(胆总管末端、Vater壶 腹部和十二指肠乳头恶性肿瘤的统称)和远端胆管 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性加重。 皮肤瘙痒,大便发白,厌食,乏力,贫血 中下段胆管癌,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可触及
肿大胆囊。 可合并胆道感染。
4
实验室诊断
临床AKP、GGT及LDH(乳酸脱氢酶)升高, 血清胆红素进行性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 主。
CEA(癌胚抗原)、CA 19-9(糖链抗原19-9)或 胰胚抗原(POA)等持续升高,
PTCD
32
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胆囊癌的病理分期
按病变侵犯范围,Nevin将胆囊癌分为5期:
Ⅰ期:粘膜内原位癌; Ⅱ期:侵犯粘膜和肌层; Ⅲ期:侵犯胆囊壁全层; Ⅳ期:侵犯胆囊壁全层并周围淋巴转移; Ⅴ期:侵及肝和转移至其他脏器。
33
1
恶性梗阻性黄疸
定义
由恶性肿瘤导 致的直接或间接胆 道梗阻所引起的以 高胆红素血症、组 织和体液黄染、胆 管扩张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一类疾病。
2
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于
胰头癌 胆管癌
十二指肠乳头癌
3
胆囊癌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临床表现
多发于中老年 早期常无特异性表现 常以黄疸就诊,特征性表现是无痛性黄疸伴进行
22
PET-CT 胰头癌
23
PET-CT 胆囊癌
24
恶心梗阻性黄疸的治疗
术前准备 长时间黄疸
维生素K吸收障碍 肝功能损害
营养不良
补充维生素K,保肝,营养支持
25
术前是否需要减黄
争议
26
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
PD术是胰头癌、壶腹部癌(胆总管末端、Vater壶 腹部和十二指肠乳头恶性肿瘤的统称)和远端胆管 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性加重。 皮肤瘙痒,大便发白,厌食,乏力,贫血 中下段胆管癌,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可触及
肿大胆囊。 可合并胆道感染。
4
实验室诊断
临床AKP、GGT及LDH(乳酸脱氢酶)升高, 血清胆红素进行性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 主。
CEA(癌胚抗原)、CA 19-9(糖链抗原19-9)或 胰胚抗原(POA)等持续升高,
PTCD
32
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胆囊癌的病理分期
按病变侵犯范围,Nevin将胆囊癌分为5期:
Ⅰ期:粘膜内原位癌; Ⅱ期:侵犯粘膜和肌层; Ⅲ期:侵犯胆囊壁全层; Ⅳ期:侵犯胆囊壁全层并周围淋巴转移; Ⅴ期:侵及肝和转移至其他脏器。
33
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PPT课件
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
引流液含血
占1~4%,可 能为手术损伤了 周围血管引起, 观察数天即止, 出血量大者可夹 管二天;也可能 是引流管侧孔退 至肝实质内,需 造影明确后调整
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
导管移位
占3~6%
原因有:导管 袢未拉紧、大量 腹水、固定不牢、 活动过多、引流 管深入不够
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
释放支架
放完支架
造影观察
放入球囊导管
充盈球囊 扩张狭窄
扩张后造影
无尾鞘插入明胶海绵
放明胶海绵 阻塞穿刺道
栓后拔管
左入路
剑突下向胸11椎体右缘穿刺 或参考 术前CT片确定
PTCD术中注意
注入造影剂应少于抽出之胆汁,以免逆行感染 造影剂中应加庆大霉素,以免胆道感染 穿刺道应避开肿瘤,以免扩散
丢失,并不是引流本身。
适应证的研究
而且,这三组中 Pitt 等认为虽然术 前引流并不作为常规,但是如有胆管炎、 明显的高胆血症(20mg/dl)及肾功能 不良者还是先引流为好。
因此,引流又被肯定。
适应证的研究
此外,对于复杂的胆肠吻合术患者,术 前置管有助于手术医师术中辨认解剖。
但也有人认为引流后胆管变细,并 不利于手术 对决定作化疗与放疗的恶阻患者,宜 作 PTCD,以解决瘙痒与胆管炎。此 外,有些药物是从胆道排出,更需引流
应根据情况 支架放置是否合适、内引流是否通畅 胆道引流动力,老年人或病程较久的患者, 即使放了支架,自身引流仍很差 胆汁粘稠、含杂质,或术中有出血者应作 外引流数天 一般病人争取不放,但要将通道栓塞
PTCD术后处理
1.记引流量,注意引流内容 2.补充水、电解质 3.防止脱管,保持引流通畅 4.抗感染 5.观察血生化指标变化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及护理讲座
概述
•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 排泄障碍,从而引起胆汁在肝内淤积的 一种病变
• 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和巩膜黄染,血胆 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概述
• 多伴有全身其他症状,如皮肤瘙痒、大 便呈白陶土色、尿黄等。
• 合并感染者可出现寒颤、发热、腹痛甚 至休克症状
• 同时由于胆汁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执行消 化功能,患者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 衰竭,生活质量十分低下。
谢谢!
• 1974年Molnar和Stocknm首先报道采用经皮穿 肝胆管引流术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已成 为对该病姑息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
• 1981年我国施维锦和范梅影首先报道PTCD
• 以后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介入技术和介 入器械不断改进和提高,使PTCD成为目前最常 用的梗阻性黄疸治疗手段之一
• 胆管因发炎或手术后造成之狭窄 • 其他:如罕见的胆道出血,血块堵塞了
胆管,造成黄疸;胆道的寄生虫等
梗阻性黄疸的恶性病因
• 胆管本身或胆囊的恶性肿瘤(胆管癌) • 胰头癌 • 华特壶腹癌—即十二指肠乳头癌 • 肝门区肝癌压迫胆管造成的梗阻性黄疸 • 癌症病患胆管旁之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
管造成胆管堵塞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 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最有效的治疗手 段是外科肿瘤切除加胆肠吻合术,但部分梗阻 性黄疸患者,往往全身情况较差,肝功能明显 异常,不能手术治疗。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 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是解 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姑息性介入治疗方法, 包括外引流、内外引流和内涵管引流
胆囊、肝内、外胆管解剖图
•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 排泄障碍,从而引起胆汁在肝内淤积的 一种病变
• 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和巩膜黄染,血胆 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概述
• 多伴有全身其他症状,如皮肤瘙痒、大 便呈白陶土色、尿黄等。
• 合并感染者可出现寒颤、发热、腹痛甚 至休克症状
• 同时由于胆汁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执行消 化功能,患者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 衰竭,生活质量十分低下。
谢谢!
• 1974年Molnar和Stocknm首先报道采用经皮穿 肝胆管引流术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已成 为对该病姑息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
• 1981年我国施维锦和范梅影首先报道PTCD
• 以后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介入技术和介 入器械不断改进和提高,使PTCD成为目前最常 用的梗阻性黄疸治疗手段之一
• 胆管因发炎或手术后造成之狭窄 • 其他:如罕见的胆道出血,血块堵塞了
胆管,造成黄疸;胆道的寄生虫等
梗阻性黄疸的恶性病因
• 胆管本身或胆囊的恶性肿瘤(胆管癌) • 胰头癌 • 华特壶腹癌—即十二指肠乳头癌 • 肝门区肝癌压迫胆管造成的梗阻性黄疸 • 癌症病患胆管旁之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
管造成胆管堵塞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 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最有效的治疗手 段是外科肿瘤切除加胆肠吻合术,但部分梗阻 性黄疸患者,往往全身情况较差,肝功能明显 异常,不能手术治疗。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 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是解 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姑息性介入治疗方法, 包括外引流、内外引流和内涵管引流
胆囊、肝内、外胆管解剖图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ppt课件
治者; ④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作为术前引流; ⑤手术后阻塞性黄疸复发者; ⑥严重胆道感染者。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的禁忌证
①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者; ②呼吸困难,不能很好屏气配合检查者; ③腹水贮留使肝脏与腹壁分离者; ④穿刺路径有占位性病变者。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的术前准备
(1)术前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与凝血酶原时间、 术前免疫等检查;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四)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1)临床表现:①食欲减退;②皮肤巩膜黄染;③ 大便呈白陶土色、尿黄;④合并感染可出现寒颤 、发热、腹痛,甚至休克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以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为主。
(3)影像学检查
1)无创性检查: B超、CT、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2)有创性检查: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 PTC(经 皮肝穿胆道造影)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影像引导
(1)X线透视引导 (2)B超引导 (3)CT引导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穿刺示意图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外引流示意图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内外引流示意图
➢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内支架
➢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内支架置入示意图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医学影像科 介入病区·石荣跃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一)梗阻性黄疸的定义
➢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障 碍,从而引起胆汁在肝内淤积的一种病变。
➢ 根据其梗阻部位分: 1)肝外梗阻性黄疸 2)肝内梗阻性黄疸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的禁忌证
①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者; ②呼吸困难,不能很好屏气配合检查者; ③腹水贮留使肝脏与腹壁分离者; ④穿刺路径有占位性病变者。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的术前准备
(1)术前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与凝血酶原时间、 术前免疫等检查;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四)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1)临床表现:①食欲减退;②皮肤巩膜黄染;③ 大便呈白陶土色、尿黄;④合并感染可出现寒颤 、发热、腹痛,甚至休克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以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为主。
(3)影像学检查
1)无创性检查: B超、CT、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2)有创性检查: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 PTC(经 皮肝穿胆道造影)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影像引导
(1)X线透视引导 (2)B超引导 (3)CT引导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穿刺示意图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外引流示意图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内外引流示意图
➢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内支架
➢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PTCD内支架置入示意图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医学影像科 介入病区·石荣跃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医学影像科介入病区
(一)梗阻性黄疸的定义
➢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障 碍,从而引起胆汁在肝内淤积的一种病变。
➢ 根据其梗阻部位分: 1)肝外梗阻性黄疸 2)肝内梗阻性黄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常采用两步法,即先用千叶针行胆管造影.叶 中线入路进针时水平刺入第11锥体右缘2cm处;
• 剑凸下入路进针时向右侧指向肝门区穿刺.胆管 造影的标志为一管道持续显影,并缓慢流动形成 树枝状管道.在千叶针穿刺成功后,不要给予扩 张和留置引流管,应尽量推注脚多稀释造影剂, 全面了解肝内胆管扩张情况,判断梗阻部位和梗 阻类型。
(PTCD)胆汁引流适应证
• 不推荐 • 1.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胆红素增高明显。 • 2.血清胆红素<4mg/dl(60μmol/l) • 3.恶液质或KPS≤20分
PTCD术前准备
• 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使凝血功 能的到良好的纠正。
• 术前可给予病人一定量的口服或静滴广 谱抗生素1—2天,如疑有胆道感染应加强 抗生素的应用。
高位梗阻性黄疸
Bismuth 将肝门 区肿瘤 根据其 胆管梗 阻部位 不同分 为4型
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
•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诊断
实验室检查定性诊断
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定性诊断如 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恶性病变的 患者一般低于良性病变的患者。谷丙 转氨酶,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恶 性病变高于良性病变,这与胆道梗阻 的时间长短程度以及肝细胞受损的程 度和恶性肿瘤的本身消耗有直接关系 。某些肿瘤标志物对黄疸的定性诊断 具有决定作用。
• 肝总管长约2—4cm,胆囊长约8—12cm,宽约3— 5cm,胆囊管长约3—4cm,直径约0.3 ,颈部有螺 旋襞,为结石易嵌顿部位。
• 胆总管长约4—8cm,直径0.6—0.8cm,依次为十 二指肠上段、后段、胰腺段、壁内段,末段与 胰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开口与十二指肠大乳头 。
胆道正常解剖
胆道正常解剖
肝总管上端梗阻
该法多适用于BismuthIII型、IV型梗阻,因 梗阻范围较大,肝内各分支胆管之间亦 相互分离,此时仍采用双侧穿刺,肝总 管上端梗阻不仅降低了穿刺成功率;增 加了出血、胆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分支胆管过于末梢,支架的置入亦 难以实施。采用单侧胆管入路,在左右 肝管间及入路侧肝内胆管间及入路侧肝 内胆管与胆总管间分别放置两枚支架, 建立引流通道,可使两侧肝内胆管均得 到充分引流。该技术操作简单,患者痛 苦小,并发症小,引流效果确实可靠而 逐渐被更多的学者所接受。
胆道内外引流管置入
• 胆管穿刺成功送入软导丝、使其进入胆总管,作内外引 流尽量将导丝通过狭窄段进入十二指肠.
• 外引流可将胆道外引流管置于狭窄的近端;内外引流则 用多侧孔的内外引流管,远端置于十二指肠内,切忌将其 侧孔置于肝实质内,否则,可造成出血、胆汁腹腔漏和导 管堵塞.
• 高位梗阻,病变同时累及左右肝管,导丝经反复穿刺尝试 仍无法通过狭窄段进入胆总管,可同时经剑突下和右腋 中线入路行左右胆管引流术;亦可将引流管置入左右肝 管较大的分支或骑跨于两分支之间.
肝总管上端梗阻
肝总管上端梗阻,病变同时累及单侧或双侧 肝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可采用经皮经肝单 侧穿刺入路,双向引流的方法.即经一侧入 路(梗阻较重侧,肝管有较长空间),将1根导丝 引入胆总管及十二指肠内,然后经此入路再 置入1根导丝并跨越梗阻部位达另一侧肝内 胆管.先沿跨越肝内胆管的导丝将内支架置 入左右肝管之间的梗阻部位,再沿另1根导丝 将另1枚内支架置入肝内胆管与胆总管之间 的梗阻部位,使两支架间呈“T”形.
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概述
• 梗阻性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胆管(各级肝内外 胆管)因某种病因产生机械性阻塞,胆汁不 能通过胆管排入十二指肠,而反流入血所致。
• 黄疸的共同特点是:(1)巩膜和皮肤发黄, 早期呈金黄色,中期呈黄绿色,晚期呈绿褐 色甚至近于黑色;(2)小便像浓茶样;(3) 大便灰白色或呈白陶土样;(4)皮肤瘙痒; (5)肝功能检查首先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梗阻性黄疸的恶性疾病
• 恶性疾病包括各种发生于胆总管部位的原发 和转移癌,常见的有胆管癌、胰头癌、十二 指肠乳头癌等。
• 一般都呈慢性过程,为无痛性黄疸,不引起 重视,往往就医很晚,大都在1~2月左右, 伴随症状一般不典型,胰头癌往往以右上腹 痛为突出的症状,但疼痛较轻,一般都是以 隐痛、钝痛为主,而胆管癌则以腹胀、消化 不良、食欲下降为主要症状,十二指肠乳头 癌早期可以黑便、贫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为主。
治疗现状
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经发现,多为晚期,能行外科根治 术者不足7%,姑息分流旁路术也仅适用于19%的病例,而 且外科旁路分流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及病发率相当高.自 1974年Molnar首先报道采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缓 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已成为对该病姑息治疗的一种 常用方法,使更多无法旁路分流手术的患者获得了减黄 治疗的机会.由于引流袋长期携带,给患者的生活带来 诸多不便.20世纪80年代后期,金属支架的问世与应用, 使这一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由于金属内支架组 织相容性好,不易脱落,而且操作简单,置放途径灵活,使 其逐渐成为目前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
• 术前可给予病人一定量的镇静剂。 • 建立静脉通道 • 术前禁食4—8小时。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原则上穿刺扩张明显的胆管,但不 要距肝被膜太近常选择左外叶下段支 胆管或右前叶支胆管,可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决定,以较少的造影剂获取最 好的诊断效果,因为注入过多的造影 剂不能随胆管排走或经穿刺针重新回 抽而大量滞留可引起高热、寒战等败 血症反应。
影像学的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
• 超声可探及肝内外胆管的扩张情况,肿块的部位 、大小等.
• 增强CT扫描可较好地显示肝脏的轮廓、形状, 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及梗阻发生部位等.
• 磁共振胰胆管成象技术(MRCP),可较好地了解 肝内外胆管三维解剖情况及胆道的全貌.
• 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能更好地显示肝内胆 管扩张情况及梗阻近端情况,而且亦是进一步胆 道引流和支架置入治疗必不可少的步骤。
可尽量植入支架
选择胆道支架植入
• 推荐II • 1.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 • 2.短期内支架出现再狭窄重复放置支架 • 3.部分分支放置支架,部分使用引流管 • 不推荐 • 1.梗阻性黄疸合并急性胆道感染 • 2.放置引流管后合并急性胰腺炎
胆管穿刺(DSA)
• 术前通过增强CT或MRCP等资料了解梗阻部位 、范围;判断肝内左右叶胆管扩张程度,拟定穿 刺路径及进针深度和角度行胆管穿刺。
• 通常在支架植入前先行导管引流1-2周,在充分引流并明 确梗阻部位以后,再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
肝总管梗阻
肝总管梗阻,左右肝管互相交通,以 BismuthΙ型患者为主,多采用单侧穿刺,单 枚支架置入的方法,支架上端尽量与左右 肝管分叉平齐为宜.
同时累及左、右肝管及肝总管
病变同时累及左、右肝管及肝总管(三关 汇合处)的高位梗阻性黄疸,以BismuthⅡ型患者 为主,多采用经皮经肝双侧穿刺入路,双向引流 的方法.分别跨越狭窄段引入胆总管及十二指肠 内,再经上述两路径采用"对吻式"技术同时置入 内支架,使两支架呈"Y"形.支架上端以不超过二 级分支开口为宜,这样既不遮挡分支开口,又能 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
恶性梗阻黄疸的治疗
东平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李传银
胆道正常解剖
• 胆道系统分为肝内肝外胆道; • 左右肝管汇合处以上为肝内胆道; • 此水平以下为肝外胆道; • 肝内胆管由毛细胆管开始,依次汇合成小叶间
胆管、肝段和肝叶胆管及左右肝管,左右肝管 可处于肝实质外;
胆道正常解剖
• 肝外胆管包括左右肝管汇合处、肝总管、胆囊 管、胆囊与胆总管。左肝管长约1.6cm,直径 0.5—0.6cm,右肝管长约0.8cm,直径约0.5cm。
2、胆系感染
• 肝管阻塞后胆汁淤积成为细菌的培养基,胆道内 压过高,感染的胆汁入血,形成脓毒血症和迟发 的逆行胆道感染.在造影前应尽量放出较多的胆 汁,再注入等量或少量的造影剂.另外,由于肝内 胆管与血管并行,穿刺时不可避免会损伤血管, 造成菌血症.再者,外引流管提供了致病菌从体 外进入胆道的途径,而内引流管有可能使肠道的 细菌逆行进入胆道.因此,术前、术后使用大剂 量有效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尽可能保 持引流道通畅均有助于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选择胆道支架植入
• 推荐I • 1.胆管引流后黄疸消退,病人希望拔出引
流管者可行支架植入; • 2.合并大量腹水,沿引流管周围渗出腹水
较多者可行支架植入 • 3.尽量避免植入三枚以上金属支架 • 4.准备在减黄后行放疗或介入灌注化疗者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PTCD)胆汁引流适应证
• 推荐I • 1. 恶性胆管梗阻合并胆道感染 • 2. 血清总胆红素≥8mg/dl(120μmol/l) • 3. 肝内和/或肝外胆管扩张 • 4. 预计生存期大于三个月 • 推荐II • 1. 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 • 2. 肝内胆管多发性、多段狭窄 • 3. 肝内弥漫性病变 • 4. 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4mg/dl(60μmol/l) • 5. 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
并发症及其防治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大多数体质较弱,肝 功受损,凝血机制差.介入治疗又是一种有 创性操作,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高位梗阻 ,由于肝内胆管相互分离,为达到充分引流 的目的,常需多支穿刺分别引流,必然会增 加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1、胆道出血
• 主要与穿刺次数、球囊扩张胆管或肿瘤被撕裂 和操作对血管的损伤有关,肝门区癌肿在穿刺 中更易导致出血。PTCD成功后,有少量血性 胆汁则较常见,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此种出血 可自行停止。支架释放时其后部位仍位于肝实 质内或引流管的侧孔没有完全送入胆管会造成 胆管出血,操作中如果出血较多,最好在支架 放好后同时放置外引流管,以免血凝块堵塞支 架。
• 剑凸下入路进针时向右侧指向肝门区穿刺.胆管 造影的标志为一管道持续显影,并缓慢流动形成 树枝状管道.在千叶针穿刺成功后,不要给予扩 张和留置引流管,应尽量推注脚多稀释造影剂, 全面了解肝内胆管扩张情况,判断梗阻部位和梗 阻类型。
(PTCD)胆汁引流适应证
• 不推荐 • 1.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胆红素增高明显。 • 2.血清胆红素<4mg/dl(60μmol/l) • 3.恶液质或KPS≤20分
PTCD术前准备
• 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使凝血功 能的到良好的纠正。
• 术前可给予病人一定量的口服或静滴广 谱抗生素1—2天,如疑有胆道感染应加强 抗生素的应用。
高位梗阻性黄疸
Bismuth 将肝门 区肿瘤 根据其 胆管梗 阻部位 不同分 为4型
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
•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诊断
实验室检查定性诊断
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定性诊断如 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恶性病变的 患者一般低于良性病变的患者。谷丙 转氨酶,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恶 性病变高于良性病变,这与胆道梗阻 的时间长短程度以及肝细胞受损的程 度和恶性肿瘤的本身消耗有直接关系 。某些肿瘤标志物对黄疸的定性诊断 具有决定作用。
• 肝总管长约2—4cm,胆囊长约8—12cm,宽约3— 5cm,胆囊管长约3—4cm,直径约0.3 ,颈部有螺 旋襞,为结石易嵌顿部位。
• 胆总管长约4—8cm,直径0.6—0.8cm,依次为十 二指肠上段、后段、胰腺段、壁内段,末段与 胰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开口与十二指肠大乳头 。
胆道正常解剖
胆道正常解剖
肝总管上端梗阻
该法多适用于BismuthIII型、IV型梗阻,因 梗阻范围较大,肝内各分支胆管之间亦 相互分离,此时仍采用双侧穿刺,肝总 管上端梗阻不仅降低了穿刺成功率;增 加了出血、胆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分支胆管过于末梢,支架的置入亦 难以实施。采用单侧胆管入路,在左右 肝管间及入路侧肝内胆管间及入路侧肝 内胆管与胆总管间分别放置两枚支架, 建立引流通道,可使两侧肝内胆管均得 到充分引流。该技术操作简单,患者痛 苦小,并发症小,引流效果确实可靠而 逐渐被更多的学者所接受。
胆道内外引流管置入
• 胆管穿刺成功送入软导丝、使其进入胆总管,作内外引 流尽量将导丝通过狭窄段进入十二指肠.
• 外引流可将胆道外引流管置于狭窄的近端;内外引流则 用多侧孔的内外引流管,远端置于十二指肠内,切忌将其 侧孔置于肝实质内,否则,可造成出血、胆汁腹腔漏和导 管堵塞.
• 高位梗阻,病变同时累及左右肝管,导丝经反复穿刺尝试 仍无法通过狭窄段进入胆总管,可同时经剑突下和右腋 中线入路行左右胆管引流术;亦可将引流管置入左右肝 管较大的分支或骑跨于两分支之间.
肝总管上端梗阻
肝总管上端梗阻,病变同时累及单侧或双侧 肝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可采用经皮经肝单 侧穿刺入路,双向引流的方法.即经一侧入 路(梗阻较重侧,肝管有较长空间),将1根导丝 引入胆总管及十二指肠内,然后经此入路再 置入1根导丝并跨越梗阻部位达另一侧肝内 胆管.先沿跨越肝内胆管的导丝将内支架置 入左右肝管之间的梗阻部位,再沿另1根导丝 将另1枚内支架置入肝内胆管与胆总管之间 的梗阻部位,使两支架间呈“T”形.
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概述
• 梗阻性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胆管(各级肝内外 胆管)因某种病因产生机械性阻塞,胆汁不 能通过胆管排入十二指肠,而反流入血所致。
• 黄疸的共同特点是:(1)巩膜和皮肤发黄, 早期呈金黄色,中期呈黄绿色,晚期呈绿褐 色甚至近于黑色;(2)小便像浓茶样;(3) 大便灰白色或呈白陶土样;(4)皮肤瘙痒; (5)肝功能检查首先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梗阻性黄疸的恶性疾病
• 恶性疾病包括各种发生于胆总管部位的原发 和转移癌,常见的有胆管癌、胰头癌、十二 指肠乳头癌等。
• 一般都呈慢性过程,为无痛性黄疸,不引起 重视,往往就医很晚,大都在1~2月左右, 伴随症状一般不典型,胰头癌往往以右上腹 痛为突出的症状,但疼痛较轻,一般都是以 隐痛、钝痛为主,而胆管癌则以腹胀、消化 不良、食欲下降为主要症状,十二指肠乳头 癌早期可以黑便、贫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为主。
治疗现状
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经发现,多为晚期,能行外科根治 术者不足7%,姑息分流旁路术也仅适用于19%的病例,而 且外科旁路分流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及病发率相当高.自 1974年Molnar首先报道采用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缓 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已成为对该病姑息治疗的一种 常用方法,使更多无法旁路分流手术的患者获得了减黄 治疗的机会.由于引流袋长期携带,给患者的生活带来 诸多不便.20世纪80年代后期,金属支架的问世与应用, 使这一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由于金属内支架组 织相容性好,不易脱落,而且操作简单,置放途径灵活,使 其逐渐成为目前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
• 术前可给予病人一定量的镇静剂。 • 建立静脉通道 • 术前禁食4—8小时。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原则上穿刺扩张明显的胆管,但不 要距肝被膜太近常选择左外叶下段支 胆管或右前叶支胆管,可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决定,以较少的造影剂获取最 好的诊断效果,因为注入过多的造影 剂不能随胆管排走或经穿刺针重新回 抽而大量滞留可引起高热、寒战等败 血症反应。
影像学的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
• 超声可探及肝内外胆管的扩张情况,肿块的部位 、大小等.
• 增强CT扫描可较好地显示肝脏的轮廓、形状, 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及梗阻发生部位等.
• 磁共振胰胆管成象技术(MRCP),可较好地了解 肝内外胆管三维解剖情况及胆道的全貌.
• 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能更好地显示肝内胆 管扩张情况及梗阻近端情况,而且亦是进一步胆 道引流和支架置入治疗必不可少的步骤。
可尽量植入支架
选择胆道支架植入
• 推荐II • 1.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 • 2.短期内支架出现再狭窄重复放置支架 • 3.部分分支放置支架,部分使用引流管 • 不推荐 • 1.梗阻性黄疸合并急性胆道感染 • 2.放置引流管后合并急性胰腺炎
胆管穿刺(DSA)
• 术前通过增强CT或MRCP等资料了解梗阻部位 、范围;判断肝内左右叶胆管扩张程度,拟定穿 刺路径及进针深度和角度行胆管穿刺。
• 通常在支架植入前先行导管引流1-2周,在充分引流并明 确梗阻部位以后,再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
肝总管梗阻
肝总管梗阻,左右肝管互相交通,以 BismuthΙ型患者为主,多采用单侧穿刺,单 枚支架置入的方法,支架上端尽量与左右 肝管分叉平齐为宜.
同时累及左、右肝管及肝总管
病变同时累及左、右肝管及肝总管(三关 汇合处)的高位梗阻性黄疸,以BismuthⅡ型患者 为主,多采用经皮经肝双侧穿刺入路,双向引流 的方法.分别跨越狭窄段引入胆总管及十二指肠 内,再经上述两路径采用"对吻式"技术同时置入 内支架,使两支架呈"Y"形.支架上端以不超过二 级分支开口为宜,这样既不遮挡分支开口,又能 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
恶性梗阻黄疸的治疗
东平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李传银
胆道正常解剖
• 胆道系统分为肝内肝外胆道; • 左右肝管汇合处以上为肝内胆道; • 此水平以下为肝外胆道; • 肝内胆管由毛细胆管开始,依次汇合成小叶间
胆管、肝段和肝叶胆管及左右肝管,左右肝管 可处于肝实质外;
胆道正常解剖
• 肝外胆管包括左右肝管汇合处、肝总管、胆囊 管、胆囊与胆总管。左肝管长约1.6cm,直径 0.5—0.6cm,右肝管长约0.8cm,直径约0.5cm。
2、胆系感染
• 肝管阻塞后胆汁淤积成为细菌的培养基,胆道内 压过高,感染的胆汁入血,形成脓毒血症和迟发 的逆行胆道感染.在造影前应尽量放出较多的胆 汁,再注入等量或少量的造影剂.另外,由于肝内 胆管与血管并行,穿刺时不可避免会损伤血管, 造成菌血症.再者,外引流管提供了致病菌从体 外进入胆道的途径,而内引流管有可能使肠道的 细菌逆行进入胆道.因此,术前、术后使用大剂 量有效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尽可能保 持引流道通畅均有助于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穿刺靶胆管的选择(超声)
选择胆道支架植入
• 推荐I • 1.胆管引流后黄疸消退,病人希望拔出引
流管者可行支架植入; • 2.合并大量腹水,沿引流管周围渗出腹水
较多者可行支架植入 • 3.尽量避免植入三枚以上金属支架 • 4.准备在减黄后行放疗或介入灌注化疗者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介入治疗器械准备
(PTCD)胆汁引流适应证
• 推荐I • 1. 恶性胆管梗阻合并胆道感染 • 2. 血清总胆红素≥8mg/dl(120μmol/l) • 3. 肝内和/或肝外胆管扩张 • 4. 预计生存期大于三个月 • 推荐II • 1. 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 • 2. 肝内胆管多发性、多段狭窄 • 3. 肝内弥漫性病变 • 4. 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4mg/dl(60μmol/l) • 5. 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
并发症及其防治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大多数体质较弱,肝 功受损,凝血机制差.介入治疗又是一种有 创性操作,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高位梗阻 ,由于肝内胆管相互分离,为达到充分引流 的目的,常需多支穿刺分别引流,必然会增 加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1、胆道出血
• 主要与穿刺次数、球囊扩张胆管或肿瘤被撕裂 和操作对血管的损伤有关,肝门区癌肿在穿刺 中更易导致出血。PTCD成功后,有少量血性 胆汁则较常见,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此种出血 可自行停止。支架释放时其后部位仍位于肝实 质内或引流管的侧孔没有完全送入胆管会造成 胆管出血,操作中如果出血较多,最好在支架 放好后同时放置外引流管,以免血凝块堵塞支 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