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测量平差实习报告

测量平差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测量平差是测量学中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平差的理论和方法,我们组织了本次测量平差实习。

二、实习目的1. 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运用测量平差软件进行数据处理;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学习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基本测量方法;3. 学习使用测量平差软件,如南方CASS、AutoCAD等;4. 完成实际测量任务,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习过程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

我们首先学习了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了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基本测量方法。

2. 第二阶段:实际操作。

我们以实际测量任务为背景,进行了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掌握了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基本技能。

3. 第三阶段:数据处理。

我们运用测量平差软件,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了各测点的高程、坐标等参数,并分析了测量误差。

4. 第四阶段:总结报告。

我们根据实习过程,总结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形成了本次测量平差实习报告。

五、实习收获1. 掌握了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了使用测量仪器和测量平差软件;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了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4. 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测量平差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测量平差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工程测量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相互帮助,使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这学期的平差实习总结报告主要分为实习工作总结和差班级工作总结两部分。

一、实习工作总结:在平差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测量项目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

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对地面标志物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生成测量结果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如何准确采集测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

2.平差计算: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平差计算的工作。

平差计算是根据测量数据和各种误差条件,进行误差的估计和分布,最终得到最优的测量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平差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我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3.测量技术研究:在实习过程中,我还积极参与了测量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通过查阅各种测量技术和方法的文献资料,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我对测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我还参加了一些测量技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与一些专业人士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

1.班级组织管理:作为班级中的一员,我积极参与了班级的组织管理工作。

我参加了班级会议,对班级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安排。

我还协助班级干部,负责一些班级事务的处理和管理。

2.班级活动策划和组织:在班级活动策划和组织方面,我参与了一些班级活动的筹划和组织工作。

我与同学们一起商讨活动的主题和形式,制定活动计划,并协助班级干部组织和实施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并加深了班级凝聚力。

3.班级学习互助:在差班级工作中,我也积极参与了班级的学习互助活动。

我与同学们一起组织了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和学习。

我们相互分享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次差班级工作,我进一步提高了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加强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平差实习是我大学期间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测量平差实训报告

测量平差实训报告

测量平差实训报告1. 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一次测量平差任务。

通过实训,我们将对测量平差的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测量平差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观测,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消除和减小误差,得到精密可靠的测量结果。

在测量平差中,我们要了解一些常用的概念,例如误差、观测量、测量量等。

2.2 测量方法在实际的测量中,我们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摄影测量法、GPS测量法等。

通过实操,我们将会学习并掌握这些测量方法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

2.3 观测误差处理在测量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

观测误差处理是指通过数学方法对观测值进行处理,减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实训中,我们将学习常见的误差处理方法,例如最小二乘法、中误差理论等。

2.4 平差计算平差是指通过观测数据的处理,消除误差和纠正测量结果的过程。

平差计算是测量平差的核心步骤。

在实训中,我们将学习平差计算的原理和方法,例如闭合平差、坐标平差等。

3. 实训过程3.1 实验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内容,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性。

其次,我们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3.2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分为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进行实际观测。

在观测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观测的方法和记录的精度。

然后,我们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误差处理和平差计算。

最后,我们将得到经过处理的测量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3.3 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我们需要对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实习报告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实习报告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实习报告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测绘工程14 学号: 20140456052 姓名:杨福权一.实习概况1.1 实习名称:《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1.2 实习目的:此次实习是对这个学期学习成果的检验。

要求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中和VB 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测量平差的两大基本任务有更好的理解,一是处理一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求出最或然值;二是对测量成果进行精度评定。

通过所学的VB 语言编制简单的高程(水准网)的间接平差计算程序,进一步掌握间接平差和随机模型的建立。

1.3 实习要求1.通过所学的VB语言进行简单的水准网间接平差软件编制;2.通过EXCEL 程序设计,编写平面控制网(边角网、测边网、测角网)平差程序;3.手工或程序实现控制边角网的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

二.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1.这个实习要求利用所学过的任何一种编程语言,编写高程网间接平差的平差程序,并以文件格式存储平差结果。

这个过程相对学习当中练习的小软件来说是要复杂很多的,而且里面需要使用的控件以及好多方法在VB 课程中并没有学习过,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实习。

2.该程序的第一步就是输入文本类型的已知数据。

由于该方法vb课程里面没有学习过,想了很久也没有办法,最后从网上找到了使用commonDialog 控件可以打开外部菜单的方法,解决了输入数据的问题。

第二步,观测数据信息的提取,通过判断语句将输入的已知数据进行分类,并将其赋值给相应的数组,用于后面的计算。

第三步,间接平差是一个需要大量矩阵运算的过程,接下来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就是对所有需要运用的矩阵算法过程或者函数进行编写,包括矩阵的加减乘、线性方程的求解、矩阵转置、逆矩阵以及高斯约化过程的编辑。

第四步是根据间接平差的计算过程进行未知点近似高程的计算、误差方程的求解和未知参数以及观测值改正数的求解。

3.程序界面的设计是开始编程的第二个步骤。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范文7篇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范文7篇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范文7篇篇1在这次测量平差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实习任务及背景本次实习的任务是对某建筑工地进行测量平差。

在实习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实习任务、熟悉相关测量设备、学习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等。

同时,我们也对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实习过程及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水准测量、GPS测量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以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采用了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建立观测方程和误差方程,我们得到了各观测值的改正数,并据此进行了平差计算。

在平差过程中,我们注重了精度和可靠性的平衡,以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习收获及感想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掌握了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此外,这次实习也让我对建筑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建筑行业的复杂性和艰辛性,同时也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无限潜力和发展前景。

因此,我更加珍惜这次实习机会,认真对待每一个任务和挑战。

四、建议及展望针对本次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提高实际操作中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三是加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以确保实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展望未来,我认为测量平差技术在建筑行业和其他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方法的不断创新,我相信测量平差技术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测量平差技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一、实习背景我是某某大学某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测量平差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平差实习对于巩固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应用平差理论,参与实地测量作业,并进行平差处理与成果图绘制。

二、实习内容1. 学习平差理论在实习开始之前,我对平差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

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我对平差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学习了平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2. 实地测量作业实地测量是本次实习的重点任务之一。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道路和地形的实地测量作业。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测量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

在实地测量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测量数据,以及如何应对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3. 平差处理和成果图绘制平差处理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本次实习的关键任务之一。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平差处理的工作,学习了如何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平差计算,掌握了平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还进行了成果图的绘制工作,将平差结果准确地呈现在图纸上,并进行了审查和修改。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参与实地测量和平差处理的实际操作,我加深了对平差理论的理解,并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我不仅熟练掌握了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我对平差理论的把握能力和应用能力。

2. 技术能力的提升在实地测量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如何进行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如何处理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在平差处理和成果图绘制中,我掌握了平差计算和绘图软件的操作技巧,提高了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3. 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在实习期间,我与合作伙伴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了测量和平差处理的工作。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克服困难,共同完成任务。

测量平差实习报告

测量平差实习报告

测量平差实习报告专业:班级:组号:姓名:学号:目录高程控制网平差报告 (1)导线控制网平差报告 (2)Matlab编程源代码及截图 (4)技术总结 (7)个人实习小结…………………………………………控制网平差报告[控制网概况]计算软件: 南方平差易2005网名: 开学实习计算日期:观测人:记录人:计算者:检查者:测量单位:备注:平面控制网等级:图根测量, 验前单位权中误差:15.00(s)已知坐标点个数: 4未知坐标点个数: 7未知边数: 8最大点位误差[C5005] = 0.0764 (m)最小点位误差[C5007] = 0.0316 (m)平均点位误差= 0.0572 (m)最大点间误差= 0.0589(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2636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51.16 (s)往返测距单位权中误差= 0.000 (m)[边长统计]总边长: 848.338(m),平均边长: 106.042(m),最小边长: 63.141(m),最大边长: 188.486(m)[闭合差统计报告]序号:<1>:附合导线路径: [GP02-GP01-C5001-C5002-C5003-C5004-C5005-C5006-C5007-GP14-GP13]角度闭合差=168.46(s),限差=±180.00(s)fx=0.232(m),fy=0.115(m),fd=0.258(m)总边长[s]=848.338(m),全长相对闭合差k=1/3281,平均边长=106.042(m)点名X(m) Y(m) H(m) 备注C5006 552903.5588 901665.7897C5007 552844.4360 901486.8082Matlab编程源代码:A=[1 1 -1 0;0 1 0 -1];P=[2 0 0 0;0 1 0 0;0 0 2 0;0 0 0 1.5];W=[0 ;-4];Naa=A*inv(P)*A';K=-inv(Naa)*W;V=inv(P)*A'*K运行结果截图:个人实习小结通过本次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的课程实习和设计, 我获得了很多收获, 对测量平差有了深刻的认识。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实习报告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实习报告

《测量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实习报告目录一、目的和要求 (1)(一)、目的 (1)(二)要求及上交的资料 (1)二、控制网概况 (2)三、测量数据的整理与检验 (3)(一)、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3)1、测距中误差计算: (3)2、测角中误差的计算: (4)(二)、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4)四、测量数据的整理与检验 (5)(一)、水准测量数据的整理与检验 (5)(二)、导线测量数据的整理与检验 (8)五、条件平差 (11)(一)、条件平差的公式汇编 (11)(二)、水准网条件平差 (12)六、间接平差 (16)(一)、间接平差公式汇编 (16)(二)、水准网间接平差 (16)(三)、导线网间接平差 (22)七、误差椭圆 (26)八、技术总结 (27)(一)、水准网的技术总结 (27)(二)、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27)(三)、测量平差技术总结 (28)九、个人实习小结 (28)《测量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实习报告一、目的和要求(一)、目的通过控制测量外业工作采集的数据,应用测量平差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数据处理更好的理解测量平差的两个基本任务:对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消除它们之间的不符值,求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对测量成果进行精度评定。

通过平差作业进一步掌握平差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的建立,掌握测量平差最常用的两种基础方法: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并对这两种方法的成果评定精度。

(二)要求及上交的资料1、控制网概况及测量数据的整理和检验;2、列出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并进行线形化,将线形化后的系数阵和常数向量列表;3、采用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的方法求控制点的坐标平差值;4、对控制点的坐标平差值进行精度评定,求出各点的点位中误差;对水准测量求各点高程平差值的高程中误差;5、对平面控制网间接平差法计算的点位,计算并绘制点位误差椭圆;6、技术总结(或技术报告);7、个人实习小结。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6篇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6篇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6篇篇1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实习背景与目标本次测量平差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测量平差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加以巩固。

同时,通过实习,学生还能够了解测量平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学习主要包括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实际操作则主要包括测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平差计算等。

2. 实习方法本次实习采用课堂讲解、示范操作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教师会对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会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三、实习过程与体会1. 理论学习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首先学习了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测量误差、平差原则、平差方法等。

这些知识为后续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

接着,学生又学习了测量平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了解了其在各种工程中的作用和优势。

2. 实际操作阶段在实际操作阶段,学生首先进行了测量数据的采集。

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等,学生对实际工程进行了实地测量,并记录下了相关数据。

接着,学生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平差计算。

通过使用平差软件和编程语言,学生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粗差检测、平差计算等操作,最终得到了平差结果。

3. 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测量平差理论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测量平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习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测量平差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习总结与建议本次测量平差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平差实习报告

平差实习报告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报告学院:测绘学院专业:测绘工程班级:学号:姓名:至课程设计题目:(一)、图1为一水准网,A 、B 、C 为已知高程点,91~P P 为9个待定高程点,第一次观测了图中1~15条水准路线的高差,各水准路线的观测高差、距离及已知点高程均列于表4,试求(1)1公里高差平差值中误差;(2)各待定点高程平差值及中误差;如果准备加测5段高差16~20(图中用虚线表示),(3)试估算平差后各待定点的精度;(4)精度最弱的点发生改变没有;(5)哪一点精度提高得最多。

图1(二)第二题(一)分析题目及提出解题所需的模型所给出的两道题都使用间接平差进行计算,以下是所用的函数模型与误差模型:1.函数模型所选用的平差方法是间接平差,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就是误差方程,其一般形式为:通过已知条件可写出B矩阵、L矩阵。

限制条件:2.随机模型间接平差的随机模型为:第一题可根据水准路线的长度得出权阵P;第二题可根据观测误差得到权阵P。

3.方程的解(参数的解和精度评定)基础方程及其解:法方程:解向量:精度评定:计算过程第一题属于水准网平差,先求出个待求高程点的估值,利用高程的附和条件,列出误差方程,得到B矩阵,L矩阵就可方便求解。

第二题在列误差方程时,参数的系数的线性化很重要,这是较易出错的地方。

列出误差方程,根据泰勒展开式可以求得B矩阵。

(1)第一题计算过程:第一题使用编程实现计算,使用C语言编程,采用面向过程的编程方式,先要将所给出的高程网数据做成一个指定排版的text文档,以满足程序的读取需要。

程序会向指定文件名的文件中写入平差计算后的数据。

程序分4各部分,头文件部分,全局变量以及函数的声明部分,main函数不封,函数实现部分。

程序声明了一个名为ceduan的结构体数组,该数组中包含高程网中每个测段的起点,终点,测段名,测段高差等信息。

函数部分,主要声明的函数的函数有:1 将原始数据写到结果,2近似高程,3建立法方程,4高程平差值计算,5矩阵下标运算符,6代数余子式的构造函数,7求矩阵的逆,8残差计算,9平差结果输出读取数据文件,10初始化变量。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实习报告——第六组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实习报告——第六组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实习报告院系:滨江学院大气与遥感系专业:测绘工程1班组别:第六组组员:张晴张露王晓双王筱苗子轩王若冰郁潜雷赵金涛朱学伟一、本组组员分工:张晴:负责计算角和边的权、常数项和误差方程及用matlab画误差椭圆、相对误差椭圆张露:负责用matlab解算法方程,计算x,W,Nbb,等王晓双:负责方位角及近似坐标的解算王筱;负责误差椭圆及相对误差椭圆部分的数据处理王若冰:负责解算各边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苗子轩:负责协助王若冰解算各边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郁潜雷:负责检核各边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朱学伟:负责平差值的计算赵金涛:负责检核平差值二、由题可知:方程总数n=17(有17给误差方程=14个角度误差方程+3个边长误差方程),必要观测数t=2*4+6=14,取待定点坐标和测站定向角为参数,即X=[ X1 Y1 X2 Y2 X3 Y3 X4 Y4 Z1 Z2 Z3 Z4 Z5 Z6]1、计算待定点近似坐标已知待定点⑤(121088.500,259894.000)⑥(127990.100,255874.600)已知坐标反算出5-6的方位角149°47′2.57″,再根据已知坐标计算方位角。

得出的方位角:6-4 83°19′33.57″4-3 130°55′58.4″4-2 45°42′21.07″2-1 153°17′24.6″1-3 254°7′35.97″3-5 221°57′32.3″根据计算出的方位角和已知的距离编程计算坐标。

求得待定点①(126770.431,267090.88)②(131745.427,264587.648)③(128699.422,262341.328)④(128636.815,261401.484)2、计算各边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由公式:a=206264.8sin(α)/(s*1000)b=-206264.8cos(α)/(s*1000)得:a12=-0.0167,b12=-0.0331a21=0.0166,b21=0.0331a13=-0.0387,b13=0.0110a24=-0.0332,b24=0.0324a31=0.0387,b31=0.0110a34=-0.1656,b34=-0.1435a35=-0.0172,b35=0.0192a42=0.0332,b42=-0.0324a43=0.1656,b43=0.1435a46=-0.0368,b46=0.0043a53=0.0172,b53=-0.0192a54=0.0266,b54=-0.0031a56=-0.0130,b56=-0.0223a64=0.0368,b64=-0.0043a65=0.0130,b65=0.02233、确定角和边的权设Ó0=1.4″,Óβ=1.4秒角度观测值的权:P(βi)=Ó0²/Óβ²=1 边长观测值的权:P(Si)=Ó0²/ÓSi=0.0196 4、计算常数项和边长误差方程边长误差方程的常数项l边长误差方程:V1=-0.698x4-0.716y4+0.698x2-0.716y2-l1V2=0.893x2-0.449y2-0.893x1+0.449y1-l2V3=0.116x4+0.993y4-l35、法方程的组成和解算B=[0 0 0 0 0 0 0 0 - 1 0 0 0 0 0;-2.1 -2.335 0 0 0 0 0 0 -1 0 0 0 0 0;0 0 -3.682 -0.431 0 0 0 0 0 -1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2.1 -2.335 0 0 0 0 0 0 0 0 -1 0 0 0;-3.969 3.442 3.969 -3.442 0 0 0 0 0 0 -1 0 0 0;6.802 1.934 0 0 -6.802 -1.934 0 0 0 0 -1 0 0 0;0 0 3.317 3.236 0 0 - 3.317 3.236 0 0 0 -1 0 0;3.969 3.442 3.969 -3.442 0 0 0 0 0 0 0 -1 0 0;0 0 -3.682 -0.431 0 0 0 0 0 0 0 -1 0 0;0 0 0 0 -1.665 3.308 1.665 3.308 0 0 0 0 -1 0;6.802 1.934 0 0 -6.802 -1.934 0 0 0 0 0 0 -1 0;0 0 3.317 3.236 0 0 -3.317 -3.236 0 0 0 0 0 -1;0 0 0 0 -1.665 3.308 1.665 -3.308 0 0 0 0 0 -1;0 0 -0.698 -0.716 0.698 0.716 0 0 0 0 0 0 0 0;0 0 0.116 0.993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873 0.449 0.893 -0.449 0 0 0 0 0 0; ]l =0.0300-0.0400-0.05000.02000.0200对角矩阵p:>> p=diag([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0196 0.0196 0.0196])利用公式编写代码依次求出Nbb、W、X、V的值Nbb=B'*p*BW=B'*p*lX=inv(Nbb)*WV=B*X-lNbb =Columns 1 through 100.0192 -0.0076 -0.0162 0.0068 -0.0030 0 0 0 0.0554 0.0166-0.0076 0.0064 0.0068 -0.0061 0.0009 0 0 0 0.0221 0.0331-0.0162 0.0068 0.0279 0.0009 0 0-0.0118 -0.0076 -0.0167 0.01720.0068 -0.0061 0.0009 0.0183 0 0-0.0076 -0.0121 -0.0331 -0.0655-0.0030 0.0009 0 0 0.0584 0.0469-0.0548 -0.0475 -0.0387 00 0 0 0 0.0469 0.0422-0.0475 -0.0412 -0.0110 00 0 -0.0118 -0.0076 -0.0548 -0.04750.0696 0.0571 0 -0.03320 0 -0.0076 -0.0121 -0.0475 -0.04120.0571 0.0727 0 0.03240.0554 0.0221 -0.0167 -0.0331 -0.0387 -0.0110 0 0 2.0000 00.0166 0.0331 0.0172 -0.0655 0 0-0.0332 0.0324 0 2.00000.0387 -0.0110 0 0 0.1441 0.1353-0.1656 -0.1435 0 00 0 0.0332 -0.0324 0.1656 0.1435-0.1620 -0.1154 0 00 0 0 0 0.0172 -0.0192 0 0 0 00 0 0 0 0 00.0368 -0.0043 0 0Columns 11 through 140.0387 0 0 0-0.0110 0 0 00 0.0332 0 00 -0.0324 0 00.1441 0.1656 0.0172 00.1353 0.1435 -0.0192 0-0.1656 -0.1620 0 0.0368-0.1435 -0.1154 0 -0.0043W =0.0010-0.00140.0022-0.0006-0.0049-0.00330.00090.00460.01000.0100X =0.5926-0.58330.5224-0.68140.0840-0.3307-0.1893-0.0009-0.0121-0.0252-0.0094-0.0089-0.00390.00355、平差值的计算X1=x1+x1’=126770.794 Y1=y1+y1’=267088.8352 X2=x2+x2’=131746.345 Y2=y2+y2’=264586.6764 X3=x3+x3’=128699.7644 Y3=y3+y3’=262340.8997X4=x4+x4’=128636.7463Y4=y4+y4’=261401.4837二.精度评定:V =-0.02230.02230.0205-0.0205-0.01310.01150.00160.0132-0.0091-0.0042-0.00390.00390.0035-0.00350.0095-0.0186-0.0228三、误差椭圆单位权方差公式求得单位权中误差Ó0=0.0288根据Q矩阵可知Q x1x1=4.5809,Q x1y1=0.7506,Q y1x1=0.7506,Q y1y1= 0.8005,Q x4x4=1.0327,Q x4y4=-0.1124,Q y4x4=-0.1124,Q y4y4=0.0632(1)根据位差极值公式可求得K1=3.8542,K4=0.9952,E1=0.0619,E4=0.0294,F1=0.0273,F4=0.0065,Q EE1=(Q XX+Q YY+K)/2=0.8986根据tanΨE=(Q EE-Q XX)/Q XY可求得:tanΨE,进而求得ΨE1=2.8°或182.8°同理可得E4=173.45°或353.45°通过matlab编程得相对误差椭圆,代码如下:function varargout =untitled_OutputFcn(Xcenter,Ycenter,LongAxis,ShortAxis,Angle)Xcenter=126770.794Ycenter=267088.8352;LongAxis=0.0619;ShortAxis=0.0273;Angle=2.8;t1=0:.02:pi;t2=pi:.02:2*pi;z1=exp(1i*t1);z2=exp(1i*t2);z1=(LongAxis*real(z1)+1i*ShortAxis*imag(z1))*exp(1i*(-Angle));z2=(LongAxis*real(z2)+1i*ShortAxis*imag(z2))*exp(1i*(-Angle));z1=z1+Xcenter+Ycenter*1i;z2=z2+Xcenter+Ycenter*1i;plot(z1,'r');hold onplot(z2,'r')hold offgrid onvarargout{1} = handles.output;1号点误差椭圆如下图:同理得4号点误差椭圆如下图四、相对误差椭圆(1点和4点)X14=(X1+X4)/2=127703.7702Y14=(Y4+Y5)/2=264245.1595Δx14=x1-x4Δy14=y1-y4由协因数阵可以得到Q x4x1=1.8268, Qx1x1=4.5809,Q y4y1=0.0238, Qy1y1=0.8005,Q x1y4=-0.2118, Qx4y4=-0.1124,Q x4y1=0.1023, Qx4x4=1.0327,Q y4y4=0.0632, Qx1y1=0.7506,QΔxΔx=Q x1x1+Q x4x4-2Q x4x1=1.96QΔyΔy=Q y4y4+Q y1y1-2Q y4y1=0.8161QΔxΔy =Qx4y4+Qx4y1-Qx1y4+Qx1y1=0.7477由上面的公式(1)得到E=0.044F=0.0192tanΨE=(Q EE-Q XX)/Q XY=0.494进而求得ΨE=26.3°或206.3°通过matlab编程得相对误差椭圆,将数据带入误差椭圆的代码得到结果如下图:。

平差测量实习报告

平差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平差测量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平差测量理论的理解,掌握平差计算的基本方法,提高测量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实习内容1. 水准测量实习小组首先进行了水准测量,包括水准点的布设、水准仪的安置、水准尺的读数、水准路线的闭合差计算等。

通过水准测量,掌握了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角度测量实习小组进行了角度测量,包括角度观测、角度闭合差计算、角度平差等。

通过角度测量,掌握了角度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 距离测量实习小组进行了距离测量,包括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等。

通过距离测量,掌握了距离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距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4. 坐标测量实习小组进行了坐标测量,包括坐标点的布设、坐标测量、坐标闭合差计算、坐标平差等。

通过坐标测量,掌握了坐标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坐标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5. 平差计算实习小组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包括水准点高程的平差、角度的平差、距离的平差、坐标的平差等。

通过平差计算,掌握了平差计算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测量数据处理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准备实习前,实习小组对实习内容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准备,明确了实习目的和任务,了解了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实习实施实习过程中,实习小组按照实习计划,依次完成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和平差计算等任务。

在实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确保了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3.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实习小组对实习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对实习成果进行了评估。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平差测量实习,实习小组掌握了平差测量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了平差计算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测量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实习小组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平差实习报告

平差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平差实习,使我对平差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实际操作过程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我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平差方法解决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为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20日,实习地点为我国某大型水利工程现场。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准备(1)复习平差理论,熟悉平差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实习工程背景,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

(3)准备实习所需的仪器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平板电脑等。

2. 实习过程(1)数据采集实习组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实地测量,采集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程等数据。

(2)数据整理将采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观测值、观测误差、观测值改正等。

(3)平差计算根据整理好的数据,运用平差理论和方法进行计算,包括角度平差、距离平差和高程平差。

(4)结果分析分析平差计算结果,验证平差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3. 实习总结(1)掌握了平差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平差计算。

(2)了解了实际工程中平差的应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平差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工程测量理论水平,对平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学会了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平差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与实习组成员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4. 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平差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2.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团队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为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3. 耐心和细致的重要性。

在数据采集、整理和计算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在这段实习期间,我在现场进行测量平差和数据处理,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实践,我不仅学习到了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认识到测量平差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谨性,更加坚定了我在测绘领域的发展方向。

这段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一些重要工程项目的测量和平差工作。

其中,我对于详细的实地勘测和数据处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虽然很多常用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简单易操作,但其精度却非常高,因此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必须非常细心、耐心、严谨。

此外,在数据的处理中,需要认真阅读处理软件的操作手册,对数据的处理参数进行精心选择。

在我平差的实践中,我会多次检查计算过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这段实习还让我认识到了合作团队的重要性。

我所参与的工程,需要多个测绘团队进行联合作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各种工程的沟通协调,清晰地交流思路与意见。

我深刻意识到,在一个有着互相帮助、相互合作的团队,才能完成这些重要的项目。

在这段实习期间,我还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培养了各种技能。

例如,对于如何调整仪器和处理数据的技能。

同时,我还了解了更多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以及其优点和局限。

理解了这些测量仪器的特点和应用,使我在测量现场更加游刃有余。

总的来说,这段实习让我学会了如何应对现实复杂的测量平差问题。

一方面,我学习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掌握了实地勘测和数据处理的技术。

另一方面,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协同工作,向其他技术人员取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水平。

最后,感谢公司和我的指导老师,让我在实习期间成长为一个更好的测绘专业人士。

在差班级工作中,我活跃在学生会、班级和同学之间。

我与同学们保持紧密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更好地为他们工作。

在组织班级活动时,我积极考虑同学们的兴趣和意愿,并协调学生会和班级资源,以确保活动的圆满成功。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学生学号 061410203学生班级 0614102学生豆婷婷专业测绘工程指导教师梁玉保时间 2012.12.24 至2012.12.282012年 12 月 28 日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 (3)2.课程设计题目容描述和要求 (3)2.1基本要求: (3)2.2具体设计项目容及要求: (3)2.2.1高程控制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 (3)2.2.2平面控制网(导线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 (4)3.课程设计报告容 (5)3.1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5)3.1.2平差结果 (7)3.1.3 精度评定 (8)3.1.4模型正确性检验 (9)3.2水准网的间接平差 (9)3.2.2平差结果 (11)3.2.3 精度评定 (12)3.2.4模型正确性检验 (13)3.3导线网的间接平差 (13)3.3.1平差原理 (15)3.3.2平差结果 (20)3.3.3 精度评定 (21)3.3.4误差椭圆 (23)3.3.5模型正确性检验 (26)4. 程序验证 (27)5.总结 (28)6.参考文献 (29)1.课程设计的目的《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基础理论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我们对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我们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围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2.课程设计题目容描述和要求2.1基本要求:测量平差课程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设计的具体项目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容,并上交设计报告。

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

测量平差实习心得(通用12篇)

测量平差实习心得(通用12篇)

测量平差实习心得(通用12篇)测量平差实习心得篇1实习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没有经历过实习,这是第一次实习,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心理、身体、思想等等。

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中。

由于时间短暂,在那几个礼拜里就接触到这些东西,但是我很知足。

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

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

实习的内容:一开始到这工地了解施工图纸,自己慢慢一边走一边看.还是看不出什么问题出来.只看见框架柱和基础面.木工棚.钢筋棚等….隔几天,李师傅叫我小李跟他一起去放线,放线是建筑的基础,对于我们初学者是必要的。

在此期间,我对水准仪﹑经纬仪有了更好的了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测量仪器,更让我在工地上实践了仪器的观测,使我适应了在不同条件下操作仪器。

这个工地我主要负责放线和打标高.有时候还帮别人在搞土方测量,测标高,是一种让我们在更恶劣的条件下适应实地操作的技能,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让我们学到更多更坚实。

在土方工地是最累人的事,每天带着水准仪跑上跑下的.还要完成测量任务,这是一个对于我刚实习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体现我适应能力的考验。

伴随测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实我们的实习生活。

挖土、挖石子、搬砖……是锻炼我的意志。

虽然我对于这些锻炼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时也磨练了我,让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要慢慢适应工地生活。

二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二个月的生活总算是充实的,该做的也做过了,该经历的也在慢慢经历,相信今后还有更精彩的生活,我会更努力去奋斗。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范文2022_测量员个人总结范文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范文2022_测量员个人总结范文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范文2022_测量员个人总结范文
这次测量平差实习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实习,我对测量平差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下面就我的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平差测量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并且了解了每种仪器和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熟悉了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测角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并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掌握了仪器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我还学习了GPS 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GPS测量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在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测量工作的细致和耐心。

在进行平差测量时,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仔细的清理和整理,排除异常值和误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环境复杂、测量困难、仪器故障等,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我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成功完成任务。

在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测量工作需要多个人协同配合才能完成,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实习中,我与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确保了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也学会了与人沟通和协调的技巧,能够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团队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

通过这次测量平差实习,我不仅掌握了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还让我对测量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为测量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_差班级工作总结
本次测量平差实习是我大学期间的一次重要实践环节,在实习中我深入学习了测量平差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通过实习,我对测量平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习中,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对一块地块进行测量平差,包括地面三角坐标测量、误差分析和平差计算等。

在实践操作中,我主要负责使用经纬仪对地面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这是我第一次使用这种仪器进行测量工作,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悉。

通过实践,我逐渐掌握了经纬仪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地面的坐标,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学习了误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发现了其中的误差源,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在平差计算中,我学习了各种平差方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适用的平差方法,进行了计算。

通过实践,我了解了平差计算的整个流程,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技巧。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小组成员各自负责不同的任务,每个人都要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才能保证整个实习任务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互相帮助和配合,共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成果。

通过小组合作,我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测量平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我还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在仪器使用和数据处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最新测量平差实习总结(合集5篇)

最新测量平差实习总结(合集5篇)

最新测量平差实习总结(合集5篇)第一篇:最新测量平差实习总结《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基础理论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为期两个星期的平差测量实习已经结束,在这天的实习过程中,我们的收获的确不小,熟练的掌握了全站仪和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但同时实际测量中,我虽然熟练了对仪器的操作,但同时也在暴露出了自己的缺陷和差距,尤其是对经纬仪的对中方面我还有很大的欠缺,在不用铅垂的情况下很难对中,整平。

通过实习中的不断练习,大大缩小了这方面的差距。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在不怕吃苦,不怕炎热的精神下,我们组的成员相互理解,团结合作,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从总体上达到了实习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这次总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进一步从实践中认识到实习在工程测量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性。

我以后在工作中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行。

通过实习,我从中深深的理解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一天我们开始的是水准测量,最初我们选择在教学楼前方的那条有花坛的路上测量,依照要求,先在周围选4个测站,4个转点,然后就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很积极,分工合作,傍晚的时候完成了,当时感到很高兴,心想接下来的一定也很简单了。

但是回来后,和同学互相讨论起来,和其他同学所测的差别很大,想想,有的地方还有误差。

我们测量的范围太小,完全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测。

这是我们的失误,原因是根本就没有分析透试验的要求。

这是个教训,我们在此之后时刻想着“细心”两个字,在以后的每次读数中都反复读几遍,也就很少出错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14
学号: 20140456052
姓名:杨福权
一.实习概况
1.1 实习名称:《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1.2 实习目的:
此次实习是对这个学期学习成果的检验。

要求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中和VB 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测量平差的两大基本任务有更好的理解,一是处理一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求出最或然值;二是对测量成果进行精度评定。

通过所学的VB 语言编制简单的高程(水准网)的间接平差计算程序,进一步掌握间接平差和随机模型的建立。

1.3 实习要求
1.通过所学的VB语言进行简单的水准网间接平差软件编制;
2.通过EXCEL 程序设计,编写平面控制网(边角网、测边网、测角网)平差程序;
3.手工或程序实现控制边角网的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

二.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
1.这个实习要求利用所学过的任何一种编程语言,编写高程网间接平差的平差程序,并以文件格式存储平差结果。

这个过程相对学习当中练习的小软件来说是要复杂很多的,而且里面需要使用的控件以及好多方法在VB 课程中并没有学习过,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实习。

2.该程序的第一步就是输入文本类型的已知数据。

由于该方法vb课程里面没有学习过,想了很久也没有办法,最后从网上找到了使用commonDialog 控件可以打开外部菜单的方法,解决了输入数据的问题。

第二步,观测数据信息的提取,通过判断语句将输入的已知数据进行分类,并将其赋值给相应的数组,用于后面的计算。

第三步,间接平差是一个需要大量矩阵运算的过程,接下来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就是对所有需要运用的矩阵算法过程或者函数进行编写,包括矩阵的加减乘、线性方程的求解、矩阵转置、逆矩阵以及高斯约化过程的编辑。

第四步是根据间接平差的计算过程进行未知点近似高程的计算、误差方程的求解和未知参数以及观测值改正数的求解。

3.程序界面的设计是开始编程的第二个步骤。

界面需要可以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以及保存数据的按钮、可以显示结果的文本框,因此通过菜单编辑器来制作一个简洁明了的菜单比使用众多的按钮控件方便的多,通过菜单编辑器编辑了文件计算等两个主菜单,以及打开数据保存数据退出高程计算误差方程平差计算的等6个子菜单,另外在添加一个文本框来显示结果。

整个程序的界面便设计完成了。

4.程序设计完成,接下来就是对每一个控件进行代码编辑以实现它相应的功能。

这是整个过程最繁琐和最困难的过程,但是也是最有用的一个部分。

编程是不容许出现一点错误的,所以在进行该部分实习的时候,经历N 多次的修改和检查,最后得到了一个可以运行的程序。

这就是一个写出来运行,错误,检查修改,运行检查修改的过程。

三.EXCEL 程序设计
1.要求用excel 开发语言VBA 编写平面控制网(边角网、测边网、测角网)平差程序,测试数据自选。

由于以前并没有涉及过这方面的知识,在开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着手去做,虽然说和VB 是一样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起来的时候还是遇到各种问题,第一天,对VBA 的探索并没有成功,所以后面只可以用EXCEL自带的函数计算,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在摸索了一天之后才有了方向。

2.自选题目,我选了课本上测角网的题目进行计算,边学习边计算。

角度观测值
起算数据
通过以上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算出待定点D的近似坐标,再有已知点坐标和待定点近似坐标算出相关坐标方位角(用于计算误差方程的常数项),根据坐标方位角改正数系数的公式(ρ*△X(或者△Y)/((S)^2))算出坐标方位角改正数系数,根据测角网误差方程和观测网型推导出误差方程的系数,常数项等于观测值减去其近似值(近似值等于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近似值之差),求解出误差方程。

根据误差方程系数和公式(N=Bt*B*P和L=BtPL)可以求出法方程,利用法方程系数矩阵逆矩阵乘以常数项就可以解除坐标方程改正数,可以进一步根据坐标改正数和误差防长求出观测值改正数。

期间易错点角度和数值的单位关系转换,误差方程中的常数项是以秒为单位的,但是需要当作数值计算。

到这里便完成了测角网的平差。

4.详细计算过程以及结果见于另一文本文档。

四.平面控制网的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手工计算)
1.实习要求程序设计实现,但是和第二个实验一样,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只能通过手工计算来实现边角网的平差,以及精度评定。

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一部分算是比较难的一部分,所以学习的不算太好,做起这部分来用了不少的时间,也修改了很多遍,在这个过程中对EXCEL表格的使用也学会了不少。

2.边角网就是测边和测角的综合,易错点是边角之间单位的转换。

已知数据
观测数据
3.该实验和实验2的不同就是多了测边,过程计算全部是一样的,同样是先求待定点坐标,求近似坐标方位角,再计算出坐标改正数系数,根据误差方程和简略网型算出误差方程系数和常数项,再推算出法方程,进而推算出法方程逆矩阵,最后求解待定点坐标改正数,然后求出观测角和个观测边改正数。

最后根
据法方程的逆矩阵求出未知数的权倒数,然后根据高斯约化法求出的协因数除以(观测数减去待未知数)再开根,求出单位权中误差,最后求出待定点点位中误差。

最后再求出观测值的中误差进行精度评定。

五.实习总结
此次实习为期三天,但是实际完成时间却远多于此。

首先是水准网间接平差程序的编制,使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勉强完成。

编制这个程序需要会的VB 知识远多于我们在课上学到的知识,我从第八周开始思考怎写这个程序,那时候不知道这个程序的难度有多大,后面因为还没有学习完VB 便停了下来,最后的发现学完了还是不会。

后面不得已从网上找了一个参考,才发现有好多内容我们是没有学习过的,然后又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里面的新内容,最后模模糊糊的学得差不多了才勉强把它写了出来,结果又反复的修改才得到最终可以运行的程序。

在此过程中,第一次真正的体会了一个程序员的感受,写出一个程序真心不容易,而且也真正体会到了VB 编程语言的好处,学号了它可以自己编制许多有用的小软件来方便我们的工作。

也体会到了编制出一个软件的成就感。

第二个实习是用EXCEL 完成的,本身对它的使用就不多,再加上学的又不好,完成它也是花了两天的时间。

这个实习完全是一个探索与发现的过程。

基本是用到的都不会,不会的一个一个慢慢学,再慢慢熟悉,但是现在来看,其实就是一个对EXCEL 的练习过程,因为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学会了好多EXCEL的使用方法,也对平差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以后再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熟练,也算是又学会了一个技能。

但是在对精度评定的过程还是很生疏,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和学习。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就是在学习平差的过程学习VB和EXCEL的过程,勉强完成了所有试验,但是反映出了很多的问题,对电脑的使用不够熟练,测绘工程是一个对电脑使用要求比较高的专业,而我基本就是一个电脑白痴,以后的学习之路还很长。

完成了该过程,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感觉特别充实,看着自己完成的一项项成果,特别有成就感,也避免了整天的在宿舍浪费时间。

养成了多做事少玩耍的习惯,这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一次好的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