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合集下载

膀胱刺激症名词解释

膀胱刺激症名词解释

膀胱刺激症名词解释膀胱刺激症,又称膀胱过度活跃症(OAB),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膀胱疾病,可能会引起不舒适以及社会、经济和心理上的影响。

膀胱刺激症是因其他各种膀胱功能失调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下尿路梗阻,泌尿系结石,膀胱炎甚至神经损伤。

一般来说,膀胱刺激症的主要症状包括频繁排尿和夜尿,腹部疼痛和低热,尿流增多或减少,尿液变淡,尿失禁等等。

其他相关症状还包括膀胱灼热感,困难控制排尿,大量尿失禁,伴有尿急,以及无法控制尿液滴漏等情况。

膀胱刺激症主要是由于膀胱不可控制的功能失调导致的,这种功能失调不仅可以影响神经肌肉的运动,而且可以影响膀胱的调节。

通常发病的原因是膀胱神经系统紊乱或神经活动机制失调所致,以及由于炎症、神经损伤或其他疾病的影响所致,也可能是遗传因素。

膀胱刺激症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各种检查结果。

包括:尿检,膀胱扫描,膀胱内抽血,肾脏彩超,CT和MRI扫描等。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膀胱刺激症的疾病,比如泌尿系结石,膀胱积尿,膀胱炎以及膀胱瘘等。

膀胱刺激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服用抗生素治疗炎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应用抗痉挛药物降低排尿频繁烦恼;使用B-3促进神经肌肉调节;使用抗炎药物减少炎症;采取膀胱扩张治疗可以改善尿失禁;采用血管活性化疗程改善血管通畅;采用激素治疗改善分泌减少;采取综合治疗来加强膀胱内抗感染;采取膀胱训练以促进神经肌肉调节;采取有氧运动提升膀胱排尿功能;采取补充抗氧化剂可以改善炎症;采取汤药治疗改善膀胱组织功能。

另外,还可以采取改变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比如改善饮食习惯,减少咖啡因、酒精和烟草的摄入,多喝水,增加钙、镁和钾的摄入,减少盐、糖和动物脂肪的摄入,减少过度压力,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尽量避免晚上睡眠前饮食过量,等等。

总之,膀胱刺激症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膀胱疾病,可能会引起不舒适以及社会、经济和心理上的影响。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做出得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采取正确的疗法,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涉及膀胱肌肉的病症,导致膀胱无法有效地储存尿液。

在正常情况下,膀胱在填充时扩张,并在适当的时候收缩以排尿。

然而,对于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人来说,膀胱肌肉会在不适当的时候或在容量很小的情况下频繁收缩,导致尿急、尿失禁等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可能包括:
•尿急:突然感到迫切需要排尿,无法忍受。

•尿失禁:无法控制尿液的排出,导致尿漏。

•频繁排尿:需要频繁访问洗手间,即使膀胱并未充分填充。

•夜间尿频:夜间多次起夜上厕所。

•不完全排尿感:排尿结束时感觉膀胱没有完全排空。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膀胱过度活动症通常包括:
1.医生详细询问症状和病史。

2.膀胱功能检测,可能包括尿流率测试和膀胱超声检查。

3.尿液样本检查排除尿路感染等因素。

4.膀胱造影术以检查膀胱结构。

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方法包括:
•生活方式改变:如控制饮食、减少咖啡因等刺激性饮食物质。

•膀胱训练:学习控制尿液排出的时间和频率。

•药物治疗:如抗坐标药物、抗抑郁药等。

•物理治疗:如盆底肌锻炼。

•膀胱肌注射治疗:通过肌肉注射药物来减轻膀胱过度活动症状。

结语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以减
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膀胱过度活动症及其治疗方法。

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以尿急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通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1]。

欧洲的流行病学数据[2]表明,欧洲地区OAB 发病率为16%~17%,其中40岁以上女性OAB的患病率为16.6%,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甚至比糖尿病患者更多,其中中国女性OAB的患病率为6.0%,50岁以上增加到14.8%[3]。

尿失禁、OAB 等泌尿系统疾病虽然没有生命威胁,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OAB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心绞痛、糖尿病、哮喘等常见疾病。

1. OAB的病因正常膀胱包括储尿和排尿两大主要功能。

成人的正常储尿和排尿是由膀胱的局部反射和高级中枢控制的协调过程。

膀胱的排空和充盈涉及到交感、副交感和体神经的协调动作。

交感神经大部起源于脊髓胸腰段(T10-L2),通过下腹神经和盆腔神经作用于膀胱底部和后尿道平滑肌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并抑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使其收缩。

而位于脊髓骶段(S2-3)的副交感神经中枢则是通过盆腔神经释放乙醯胆碱,作用于逼尿肌的乙醯胆碱能受体(M受体)使逼尿肌收缩同时也可以使膀胱底部和后尿道松弛。

膀胱的肾上腺素能的β受体也有同样作用。

膀胱逼尿肌的M受体目前已知的共有M1-55个亚型。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M2和M3两个亚型而M3受体在介导逼尿肌的收缩上起主要作用。

由此可见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膀胱逼尿肌的M受体过度活动所致。

2.OAB的诊断OAB虽然是一个独立的症候群,但常继发或伴发于其他疾病,容易被忽视。

据相关调查显示,OAB有48.1%伴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46.4%伴发于压力性尿失禁,39.3%伴发于泌尿系感染。

因此,OAB的诊断是基于患者对症状的主观感受,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是医生诊断OAB 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同时进行相关检查,如体检、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泌尿外科特殊检查(尿流率+残余尿),以及必要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膀胱过度活动症泛指逼尿肌功能异常所致的尿急、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

为尽快普及其诊疗技术,规范我国诊治工作,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指派,由尿控学组组织,在第一版诊治指南(2002年珠海)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于2005年5月进行了一次学组内讨论,根据讨论意见进行了修改,提出诊治指南如下:一、定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包括多种疾病,如女性尿道综合征、男性中青年不明原因尿频等),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以及其它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

尿急是指一种突发、强迫施行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急迫性尿失禁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非随意性漏尿;尿频为一种主诉,指患者自觉每天排尿过于频繁。

在主观感觉的基础上,排尿次数达到:日间≥8次,夜间≥2次时考虑为尿频。

夜尿指患者多于1次/夜以上的因排尿而苏醒的主诉。

与下尿路症候群(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的鉴别点在于:OAB仅包含有储尿期症状,而LUTS既包括储尿期症状,也包括排尿期症状,如排尿困难。

二、分类(一)膀胱活动过度症(OAB):无明显病因,如尿路感染,神经病变,膀胱局部病变等,病程半年以上者;(二)伴OAB症状的其它疾病:有明确病因,同时有上述OAB症状者;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伴有OAB症状的其它疾病则为多种疾病组成,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等(详见后述),将其与膀胱过度活动症一并纳入指南是出于以下考虑:⑴症状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相同或相似。

⑵在缓解OAB症状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忽视后一类疾病的OAB症状治疗,或不适当的治疗均是有害的。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膀胱活动过度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主要有以下四种:⑴逼尿肌不稳定:指非神经源性病因所致的逼尿肌不稳定;⑵膀胱感觉功能异常:膀胱初始尿意容量<100ml。

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频繁的尿急、尿频和尿失禁。

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社会和心理压力增加,甚至影响工作和社交活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OAB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目前,治疗OAB的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效果参差不齐,且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

米拉贝隆是一种常用于治疗OAB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膀胱平滑肌的神经传导,从而减少膀胱的过度兴奋,减少尿急和尿频的发作。

对于米拉贝隆治疗O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

本Meta分析旨在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分析,评估米拉贝隆治疗OAB的真实效果、副作用风险及安全性,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客观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米拉贝隆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和副作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促进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的进一步优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对象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尿急、尿频和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米拉贝隆是一种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

本Meta分析旨在评估米拉贝隆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被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年龄范围在18岁以上。

关于膀胱刺激综合征

关于膀胱刺激综合征

悦读大家·诊疗-102 - Family life guide李世秀文(四川省隆昌市人民医院)膀胱过度刺激综合征,又叫作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症候群的总称,是急性膀胱炎的症状之一。

目前,膀胱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病越来越高,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

本病虽不严重,但会影如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求得治愈是很多患者的共同心原。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膀胱刺激综合征的相关知识。

膀胱刺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本病与尿路感染、下尿路的局部病变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逼尿肌过度活动等原因造成尿道-膀胱功能障碍所致。

目前多认为可能与以下这些部3位功能异常有关:(1)逼尿肌:多在储尿期出现逼尿肌异常收缩。

(2)膀胱:膀胱中的尿量可刺激膀胱神经,使膀胱对尿量的刺激敏感性增高而出现排尿欲。

(3)相关肌肉组织:常见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

除此之外,膀胱刺激症与精神心理因素、机械性刺激等也有较大的关系。

膀胱炎也是膀胱刺激症的重要原因, 主要的致病细菌为大肠埃希菌。

膀胱感染常常由尿道感染上行至膀胱所导致。

女性尿道接近肛门,比男性尿道要短,很容易受大肠埃希菌侵入,所以,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患膀胱炎。

膀胱刺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膀胱刺激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日间排尿次数可以达到8次,夜间至少2次)、尿急(出现尿意后,需立即排尿的感觉)、尿痛(排尿时膀胱区或尿道口产生烧灼样疼痛或刺痛)等症状。

排尿初期疼痛较明显,合并排尿困难的患者,其病变多发于尿道,常见于急性尿道炎。

排尿终末期疼痛,合并尿频、尿急的患者,其病变多发于膀胱,常见于急性膀胱炎。

排尿末期疼痛明显,排尿后仍感到疼痛或不排尿时仍感到疼痛的患者,其病变均位于尿道或膀胱三角区、前列腺等邻近器官。

膀胱刺激综合征的相关检查和诊断实验室检查:膀胱刺激综合征病人的检查主要有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尿液细菌培养检查。

X 线检查:如果怀疑有肾脏感染或其他泌尿生殖道异常,应该作X 线检查。

器械检查:出血明显时,需要作膀胱镜检查,但必须在感染急性期后或在感染得到充分治疗后进行,以免加重感染。

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治概况

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治概况

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治概况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指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其患者在泌尿外科门诊的就诊比例不断增高,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治疗方法有限。

现在对于OAB的病因研究有多种学说,膀胱ICC细胞与其发生有密切联系。

OAB的治疗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神经调节等。

标签: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ICC细胞;诊断近些年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在泌尿外科门诊的就诊比例不断增高。

由于发病机制不完全明了,尤其在基层医院,诊断及治疗方法有限,许多患者长期被其困扰,OAB的概念首先由Abrams于1997年提出,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指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不包括由泌尿系感染、结核、结石,肿瘤等膀胱病变所致的症状。

国内一项流行病學统计调查研究认为高龄,糖尿病,肥胖和男性均为OAB发生的危险因素[1]。

现在,越来越多的深入研究逐渐揭开了OAB的病变机理,越来越多新型治疗手段的应用也为OAB患者带来了希望。

本文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就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1病因以往对OAB的病因,有多种学说,包括逼尿肌不稳定,盆底肌功能异常,膀胱感觉过敏等。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也逐渐证实了其中部分发病机制,渐渐提出神经源性学说及肌源性学说。

虽然普遍认为OAB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现在发现逼尿肌活动过度为其最直接原因,可以导致膀胱在即使是未充盈的状态下突然收缩。

膀胱能够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是由于支配膀胱的神经与膀胱逼尿肌之间存着一种动态平衡.现在大量的研究已发现膀胱ICC细胞(Cajal间质细胞)数量以及分布变化与逼尿肌功能异常有密切联系。

组织学证明ICC细胞广泛存在于胃肠道及泌尿系统中,是一种有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的起搏细胞,膀胱内的ICC细胞分布于移行上皮及感觉神经末梢之间,被认为是膀胱逼尿肌兴奋收缩的发起点和原动力,张永革等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骶髓上损伤大鼠及正常大鼠的膀胱ICC细胞自发性钙波幅度和频率的比较发现前者ICC细胞的自发性兴奋性高于后者,据此提出脊髓损伤后膀胱兴奋性改变可能与膀胱ICC细胞的兴奋性变化有关,参与了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发生[2],并且很多前瞻性的研究发现,ICC细胞上发现的多种离子通道(L型,T型钙通道,钾离子通道等)变化导致了其兴奋性的改变。

如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

如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

如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主要特征的征候群,患者通常会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夜尿次数增加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的睡眠时间减少,无法积极面对第二天的工作。

尿频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性生活等都会带来影响。

老年人夜尿频繁也会增加跌倒的概率。

频繁漏尿会使皮肤处于潮湿的环境,容易引发细菌滋生,发生尿路感染。

因此,应积极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了解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尿急、尿频、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

尿急是指患者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延迟;尿频是指患者排尿次数过于频繁,每天的排尿次数超过8次。

夜尿是指在夜里起床去洗手间排尿的次数增加。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在出现尿急之后发生不可控制的漏尿。

二、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逼尿肌、排尿中枢、膀胱感觉神经等因素有关。

当人体正常排尿时,会涉及到膀胱内尿量增加,从而使膀胱内压升高,中枢神经会受到膀胱传来的反馈信号,发出排尿的指令,而膀胱神经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尿液从膀胱排入尿道,而尿道开放尿液才能排出,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都有可能会使膀胱排尿周期缩短,从而引发膀胱过度活动症。

逼尿肌不稳定:在非神经性因素而引起的逼尿肌收缩,会使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膀胱感觉过敏:膀胱中的尿液容量较小时,会使患者出现排尿的欲望。

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膀胱临近组织器官与膀胱的控制神经存在重合情况,膀胱在疾病的刺激下,比如前列腺炎、便秘等,会导致膀胱功能异常。

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常也有可能会引发膀胱过度活动症。

年龄、肥胖、过度摄入酒精也会对膀胱造成刺激,从而诱发疾病。

三、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办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方法较多,行为疗法对于患者身体无创伤,但临床效果不稳定,患者难以长期坚持。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
重者,采用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治疗。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 (四)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1.筛选检查发现以下情况应高度怀疑OAB伴逼尿 肌收缩力受损:①排尿困难症状。②存在明显 影响逼尿肌功能的疾病,如糖尿病和脑卒中等。 ③有逼尿肌功能可能受损的指征,如肛门括约 肌松弛和会阴部感觉明显减退等。④最大尿流 率<15ml/s。⑤排尿困难严重,尿流率明显减低 或有大量剩余尿,但前列腺不大者。 2.选择性检查诊断标准 ①压力-流率测定提示 低压-低流。②无膀胱出口梗阻。 3.一线治疗 ①排尿训练,定时排尿。②在检测 剩余尿基础上适当使用抗OAB药物。③辅助压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 1.行为训练 (1)膀胱训练 1)方法一:延迟排尿,逐渐使每次排尿量大于 300ml。 ①治疗原理:重新学习和掌握控制排尿的技能; 打断精神因素的恶性循环;降低膀胱的敏感性。 ②禁忌证:低顺应性膀胱,充盈期末逼尿肌压 大于40cmH2O; ③要求:切实按计划实施治疗 ④配合措施:充分的思想工作;排尿日记;其 他。 2)方法二:定时排尿 ①目的:减少尿失禁次数,提高生活质量。② 适应证:尿失禁严重,且难以控制者。③禁忌 证:伴有严重尿频。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 显著逼尿肌不稳定者可配合使用1-2种不同治 疗机理的逼尿肌收缩抑制剂;用药剂量可从较 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到出现疗效或副作 用;用药时间不宜过短,一般应持续用药2周 后评估疗效(出现副作用者除外),直至症状 完全控制后逐渐减量。 其他疾病中有关OAB症状的诊治原则: OAB是一个独立的征候群,但临床上的许多 疾病也可出现OAB症状,在这些疾病中,OAB 症状可以是继发性的,也可能是与原发病伴存 的症状,这些疾病中的OAB症状常有其自身的 特殊性,因此,此类疾病诊治参照以下原则: (一)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flow Obstruction,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诊断
选择性检查 指特殊患者,如怀疑患者有某种病变存在,应该选择性完成的检查项目。 1.病原学检查:疑有泌尿或生殖系统炎症者应进行尿液、前列腺液、尿道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 检查。 2.细胞学检查:疑有尿路上皮肿瘤者进行尿液细胞学检查。 3.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内腔镜、CT或MRI检查:怀疑泌尿系其他疾病者。 4.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1)目的:确定有无下尿路梗阻,评估逼尿肌功能。(2)指征:侵入性尿动 力学检查并非常规检查项目,但在以下情况时应进行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减低或剩余尿增 多;首选治疗失败或出现尿潴留;在任何侵袭性治疗前;对筛选检查中发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需进 一步评估。(3)选择项目:膀胱压力测定;压力-流率测定等。 5.其它检查:尿培养、血生化、血清PSA(男性40岁以上)等。
OAB治疗目标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消除或改善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和夜尿


延长预警时间(预警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尿失禁的减少

提高生活质量,确保患者长期获益、提高治疗依从性考虑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剂量和价格
达到患者的治疗期望
首先治疗
1.行为疗法(1)膀胱训练
• 1)方法一:延迟排尿,逐渐使每次排尿 量大于300ml。
OABSS棗 高效、实用的OAB自测工具
• OABSS是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红十字医学中心本间之夫教授设计 的量表,他已授权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进行在中国的推广
• OABSS,对OAB的症状进行量化、用于评价OAB的严重程度 • OABSS问卷表包含4个OAB症状相关的问题: • 白天排尿 • 夜间排尿 • 尿急症 • 急迫性尿失禁
是否有突然想要小便,同时难以忍受的现象发生?
是否有突然想要小便,同时无法忍受并出现尿失 禁的现象?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
过度活动,也可为其它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
病因
OAB无明确的病因,目前认为主要与逼尿
肌不稳定、膀胱感觉过敏、尿道及盆底肌功能
异常、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异常等因素有
关。
诊断
(一) 筛选性检查: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以及急迫性尿失禁等。相关症状:排尿 困难,性功能,排便状况等。 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尿培养,血生化(包括激素水平测 定),血清PSA(男性40岁以上)。 泌尿外科特殊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包括残余尿测定), 尿动力学或影像尿动力学。 (二)选择性检查: 1.疑有泌尿或生殖系统炎症者进行尿液、前列腺液、尿道及 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 2.疑有尿路上皮肿瘤者进行尿液细胞学检查。 3.怀疑泌尿系其他疾病者根据具体情况行KUB、IVU、泌尿 系内腔镜、CT或MRI检查。
治疗
特发性OAB 继发性OAB
护理
心理护理 一般护理 行为干预的护理
行为干预的护理
膀胱训练的护理 延迟排尿的护理 尿急控制技术的护理 盆底肌训练的护理 液体管理的护理
一.膀胱训练的护理
与患者一起制订和复习排尿日记:主要记录排尿时间以及间隔时 间,每次尿量,是否伴有尿痛、尿失禁现象,注意观察排尿间隔 和变异性。1 周后比较一天的排尿次数是否减少以及每次的排尿 量是否增加。 逐渐增加排尿间隔,选择患者舒适的最长排尿间隔,使每次尿量 达到300 ml。 指导患者排空膀胱(早上第一件事,白天每个排尿间隔时间点, 上床睡觉之前)。
五.液体管理的护理
患者常因尿频、尿急而害怕饮水,告知患者液体 过少则尿液浓缩,易刺激膀胱,过多则增加膀胱充满感 和排尿次数,所以应适量饮水。白天多饮水,晚上则应 少饮水,以免增加夜间排尿而影响睡眠。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表现及诊疗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表现及诊疗

女性尿频警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女性高发。

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糖尿病与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长,由此继发的相关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OAB的典型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1.尿急是指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

2.急迫性尿失禁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尿失禁现象。

3.尿频为一种主诉,指患者自觉每天排尿次数过于频繁。

在主观感觉的基础上,成人排尿次数达到:日间不少于8次,夜间不少于2次,每次尿量低于200ml时考虑为尿频。

4.夜尿指患者每夜2次以上的、因尿意而排尿的主诉OAB产生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有以下4种因素可能有关:1.逼尿肌不稳定由非神经源性因素所致,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2.膀胱感觉过敏在较小的膀胱容量时即出现排尿欲。

3.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

4.其他原因如精神行为异常,焦虑、精神紧张,激素代谢失调等。

OAB的治疗较为特别,主要有:1.行为治疗(1)膀胱训练膀胱训练治疗OAB的疗效是肯定的。

通过膀胱训练,抑制膀胱收缩,增加膀胱容量。

训练要点是白天多饮水,尽量忍尿,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入夜后不再饮水,勿饮刺激性、兴奋性饮料,夜间可适量服用镇静安眠药物以安静入睡。

治疗期间记录排尿日记,增强治愈信心。

(2)生物反馈治疗人们有意识地排尿和控制排尿,是由于体内存在着某些生物信息。

生物反馈治疗就是应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将这些体内信息放大,为患者所利用,学会将这些平时未加注意的信息纳入意识控制之下,主动进行排尿或控制排尿。

置入肛门或阴道内的反馈治疗仪以声、光、图像等形式,记录膀胱的活动,当患者出现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或不稳定收缩时,仪器即发出特定的声、光、图像等信息,使患者能直接感知膀胱活动并有意识地逐渐学会自我控制,达到抑制膀胱收缩的目的。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包括饮食均衡、 适量运动和良好的 睡眠。
避免长时间憋在心 里不说出来,及时 向医生咨询或寻求 帮助。
保持阴部清洁,避 免不洁性行为,预 防尿路感染等感染 性疾病。
如有慢性咳嗽、便 秘等慢性疾病,应 积极治疗,预防膀 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的发生。
预防效果的评估
评估指标:尿失禁次数、生活质量评分等 评估方法:对照实验、随机对照实验等 评估结果: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结论:预防措施对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显著
YOUR LOGO
患者性别分布:男女均可发病,但女性相对更为常见。
病因分析:多数患者病因不明,可能与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膀胱感觉 过敏、精神行为异常等因素有关。
症状表现:以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等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排尿困难等症状。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药物治疗: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奥昔布宁等,抑制逼尿肌收 缩,缓解症状。
行为治疗:膀胱训练、定时排尿等行为疗法,改善膀胱功能,减少尿急、 尿频等症状。
物理治疗:电刺激、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方法,刺激膀胱肌肉,改善膀胱功 能。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 膀胱扩大术、逼尿肌部分切除术等。
膀胱训练:通 过控制排尿时 间、延迟排尿 等方式来训练 膀胱,提高膀 胱容量,减少
尿急症状。
盆底肌肉训练: 通过锻炼盆底 肌肉来改善膀 胱和肠道的功 能,缓解膀胱 过度活动综合
征的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如减少咖啡因 摄入、减肥、 避免长时间憋 尿等,有助于 改善膀胱过度 活动综合征的
症状。
治疗方法的选择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治疗与展望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治疗与展望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治疗与展望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症候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治疗主要针对缓解症状而不是病因,包括首选治疗和可选择治疗。

笔者就OAB的治疗现状和展望作一综述。

标签:膀胱过度活动症;首选治疗;可选择治疗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将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定义为:尿急、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通常伴有尿频和夜尿,且如果不能证明感染或其他明显病理状态存在下的一种症候群。

OAB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主要有逼尿肌活动增加,脑桥上抑制减少,相关离子通道调节失调以及膀胱上皮信号改变和膀胱间质活动增强。

从OAB的定义理解,采用“伴有或不伴有”,“通常伴有”,“且如果不能证明”等缺乏特异性和不确定的词语,OAB是一种症候群,基于症状主要是采取排除进行诊断,其治疗也主要针对缓解症状而不是病因治疗。

在2014年版OAB诊断治疗指南中,OAB的治疗有首选治疗(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可选择治疗(包括A型肉毒毒素逼尿肌注射、膀胱灌注辣椒素或RTX、神经调节、外科手术等)。

l 首选治疗1.1 行为治疗1.1.1 生活方式指导咖啡因有利尿和膀胱刺激作用,在茶、咖啡、巧克力、能增强能量的饮料等含有咖啡因,应避免或减少摄人。

酒精也有利尿和膀胱刺激作用,应避免或减少摄人。

另外减肥、控制总饮水量,24h总饮水量≤2000ml.感觉口渴时再饮水等,对改善症状有帮助。

1.1.2 膀胱训练可以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渐渐使每次排尿量大于300ml。

打断精神因素带来的恶性循环,学习掌握控制缓解尿急的技巧,增加膀胱容量和降低膀胱的敏感性。

但低顺应性膀胱,储尿期末膀胱逼尿肌压>40cmH20是其禁忌证。

对于尿失禁患者,通过定时排尿可以减少尿失禁次数,提高生活质量,伴有严重尿频是其禁忌证。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常见病,2001年9月国际尿控学会(ICS)将其定义为一个新名词,其特点是尿急,有或无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1]。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定义为:OAB是由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组成的症侯,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任何复合形式出现[2]。

尿动力学检查时部分患者在膀胱贮尿期,出现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引起膀胱内压升高,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3]。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流行病学OAB不是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地方病。

由于OAB常与尿失禁相混淆,不同的医生所使用的诊断标准又不同,因而所总结的发病率或流行性差异很大[4]。

但也有人认为不同的国家其流行性大致相同。

在法国、意大利、瑞典、英国、西班牙等其发病率为11%~22%。

而估计欧美国家大约17%的成年人罹患此病。

全世界患病人数大约在5千万至1亿左右[3][5]。

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6]。

我国目前尚无本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不过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在北京地区调查显示:50岁以上男性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6.4%,18岁以上女性混合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0.4%[7]。

正确地处理OAB,必将减少尿失禁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病因OAB的症状是因为膀胱充盈过程中逼尿肌不随意收缩所致[8],其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它可能是由于中枢抑制性传出通路,外周感觉传入通路或膀胱肌肉本身受到损害造成的,这些原因可以单独或联合存在[9]。

桥脑上中枢神经对排尿反射主要起抑制作用,此处病变常导致抑制不足,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发生率为75%~100%,一般不伴有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而脑桥-骶髓间病变,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加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 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组以尿急、尿频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有时可合并有急迫性尿失禁。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描述这类症状和疾病的概念和名词比较混乱,如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不稳定、女性尿道综合征、不稳定膀胱等,医师和患者在理解这一问题时有很多的困惑。

为解决这个问题,增加医师和患者对相关疾病和症状的理解,国际泌尿外科界的专家对这一症候群进行了重新定义,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新的概念。

2001年9月,国际尿控协会把OAB定义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症状综合征”,将其症状归纳为尿急合并或不合并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并且缺少明显的病理和代谢因素。

OAB是一种以症状学诊断为基础的概念,它取代了以尿流动力学诊断为基础的逼尿肌过度活动这一概念。

2007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定义如下: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流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instability,or detrusor overactivity),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

OAB 无明确的病因,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

其中对OAB中相关症状的界定如下:尿急是指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尿失禁现象。

尿频是一种
主诉,指患者主观感觉排尿次数过于频繁,通常认为成人排尿次数达到昼夜≥8次,夜间≥2次,平均每次尿量< 200ml时考虑为尿频。

夜尿指患者≥2次/夜,因尿意而觉醒排尿的主诉。

OAB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生活质量干扰很大。

估计全世界大约5千万-1亿人口患有OAB。

在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16. 6%大于1 8岁的人口有OAB症状,其中女性为16. 9%,男性为16. 0%,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OAB患者人数估计应排在所有慢性疾患的前10名内,比糖尿病(6%)及消化性溃疡还常见。

对欧洲6个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英国)的调查显示,大约16.6%大于40岁的能有轻重不等的OAB问题,其中女性17.4%,男性15. 6%,年龄越大,发生的几率越高。

资料显示,台湾大概有1/3的妇女患有OAB。

OAB对患者的影响主要是使患者需要频繁地上厕所,严重者因频繁的尿失禁而带来很多的尴尬,使患者的自尊和健康生活的信心受到损害,严重者产生自杀倾向和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