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社会行为之合作
指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调、共同完 成某一任务的行为。 起源于出生后第二年。 发展趋势: 绝大多数18-24个月的儿童可进行合作游戏; 随着年龄增长,合作的目的性、稳定性逐渐增强; 合作及使用解决问题的策略随年龄不断提高,并日趋多 样、复杂和有效。
同伴关系的作用
1.能满足儿童的社交需要,使儿童产生安全 感和归属感 2.有助于儿童社交技能的形成 3.提供了互相强化和模仿的机会,有助于儿 童的社会认知和行为的获得 4.有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 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
形成依恋类型的原因
依恋的性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先天遗传本能
决定、还是母婴交往的时间?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后发现,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 和其对婴儿是否关爱是最重要的方面。
形成依恋类型的原因
克拉克-斯特瓦特等从反应性(指母亲对婴儿哭、叫唤、 语言要求等的反应比例)、积极的情绪表达(指母亲与 婴儿充满感情的密切接触,加上微笑、表扬等)、社会 性刺激(指母亲接近婴儿、对婴儿微笑、谈话或模仿婴 儿的频率)三个方面考察了母亲与婴儿交往时的行为。 同时,考察母亲与婴儿交往行为与婴儿对母亲依恋的关 系。研究结果显示,安全型依恋婴儿的母亲在三个方面 的得分都最高,表现最突出,而不安全型依恋婴儿的母 亲在三个方面的分数都比较低,三方面的行为都明显少 得多。
和捐赠等。
亲社会行为之帮助
起源于婴儿期
观察三组婴幼儿(年龄为18、24、30个月)在家里帮 助父母做家务(如整理散乱的杂志、叠衣服、扫地和 整理床铺)的情况,发现65%的18个月的婴儿和所有 的30个月的幼儿能够并愿意帮助成人做些家务。 发展趋势: 从幼儿到小学中期,儿童的助人行为呈增长趋势并逐 渐达到最高峰; 到了青少年早期,则呈下降趋势; 成年早期开始又有所增加。
亲社会行为之分享
萌芽于出生后约12个月。 发展趋势: 12-24个月儿童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 24-36个月儿童的分享行为则随年龄增长而下 降。
亲社会行为的稳定性
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表明,至少在幼 儿和小学时期,亲社会行为未成为个体的个性 中稳定的成分。也就是说,亲社会行为在婴幼 儿时期和小学阶段的可变性很大,具有一定的 可塑性。
(二)攻击行为
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 攻击的分类: 依目的分为:工具性攻击(儿童渴望得到某种东西 并且努力去获取他,他们推、喊或攻击挡路的人)与敌 对性攻击(打、踢等敌视性伤害) 依表现方式分为:身体攻击与言语攻击
攻击行为的早期表现
研究发现,儿童与同伴间的社会性冲突至少在儿童出 生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之间的冲突性行为呈下降趋势, 到两岁半,冲突交往只有最初的20%。 美国心理学家对24对年龄为21个月的婴幼儿的冲突行 为进行了研究:在游戏室进行4次时间为15分钟的观 察,发现87%的儿童至少参与了一次冲突,其中79% 的冲突是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由儿童自己终止的。 这些冲突大多数(72%)与争夺物品有关,其余的要 么纯粹是人际间的冲突,要么是二者混在一起。
陌生情境研究法
该程序的关键即是要考察婴儿分别与母亲在一 起,与陌生人在一起,与母亲和陌生人在一起, 独自一人时,母亲离开、回来时及陌生人出现、 离开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以作为判断婴儿依 恋性质的指标。
陌生情境试验程序
情节 1 2 3 4 5 6 在场人物 母亲、婴儿 母亲、婴儿、陌生 人 婴儿、陌生人 母亲、婴儿 只有婴儿 婴儿、陌生人
(四)对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
1、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儿童的发展 水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接受幼儿不成 熟的思维,也要为他们走向成熟搭建桥梁,帮 助儿童向更高的理解水平发展; 2、道德经验的丰富是儿童道德认知结构变化的 基础,教育者应当为儿童提供积累道德经验的 机会,并引导儿童从对这些经验的反馈中学习。
陌生情境研究法
埃斯沃斯在其研究中创造了“陌生情境”研究 法,这是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 质的方法。在研究中,埃斯沃斯将一个婴儿与 其母亲和一个陌生人安排在实验室中,由于实 验室环境和陌生人对婴儿来说都是陌生的,所 以称为“陌生情境”。 在实验室中,婴儿与母 亲和陌生人共有7种不同情形下的组合方式, 分别组成7个情节,并以一定的特定的程序排列、 进行。
回避型婴儿母亲的特点
ຫໍສະໝຸດ Baidu
①对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及需要不敏感, 常不能及时意识到或忽视,更谈不上作出迅速 的反应; ②与婴儿的密切身体接触很少,对孩子没 有兴趣,不喜欢与婴儿的密切身体接触; ③对婴儿常常不是充满感情,而是怒气冲 冲,经常以生气、发火的方式对待孩子。
反抗型婴儿的母亲特点
①好像对婴儿感兴趣,也愿意接触婴儿甚 至密切的身体接触; ②对婴儿的信号、需要常常错误理解,或 捉摸不定,作不出及时、恰当的反应; ③对待婴儿的行为,态度多变、不稳定, 对婴儿的态度与方式依赖于自己的心境、情绪。
(四)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
1、社会化教育应致力于完整人格的培养; 2、尽可能给予儿童良好的早期生命经验; 3、尽可能妥善满足幼儿的各种生理与心理需 要,帮助他们面对种种成长冲突,促进其发展。
二、社会学习理论
(一)主要代表人物: 班杜拉 (二)核心概念 替代性强化、直接学习、观察学习
修正目标合作阶段(24个月以后)
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 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 更多地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 交谈。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 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 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其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影 响,婴儿明显地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 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 容易抚慰、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这类婴儿约占 65%~70%。
依恋的类型
反抗型
这类婴儿每当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 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 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 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 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如抱他时,会生 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 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所以,这种类型又常 被称为“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约占10-15%。
(三)儿童道德的发展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 展、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是道德研究最重要的方面,得到 很多比较成熟的成果。最成功的研究来自于皮亚 杰、科尔伯格等人。 儿童的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 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 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
(四)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
1、重视恰当的行为强化; 2、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能力与成就的机会与舞台; 3、为儿童提供值得模仿的环境与榜样。
孩子模仿守则
第一条,适当的角色和行为示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第二条,孩子是面镜子,大人可以从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 影子,所以在孩子面前要努力做个好榜样。 第三条,要鼓励孩子模仿好的行为,对孩子所模仿的不好的行 为要加以制止。 第四条,对孩子在模仿过程中出现的自创动作,只要是对孩子 和周围人无害的,不必干涉。说不定,未来的发明家就在你的身 边。
持续时间(分)
情境变化 母亲和婴儿进入房间 陌生人进来,加入母婴 之中 母亲离开 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母亲再次离开 陌生人回来
3 3 3或少 3或多 3或少 3或少
7
母亲、婴儿
3或多
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依恋发展的四阶段:
无分化阶段( 出生~3个月) 低分化阶段(3~6个月) 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24个月)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主要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埃里克森 (二)核心概念: 本我、自我、超我、社会化心理需要
(三)关于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观点
1、认为人格完善与儿童内在的动机与情感发 展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2、认为各种需要的满足与冲突的解决是儿童 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3、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是连续并有阶段性的; 4、儿童早期的生命经验对其终身有重要影响。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
含义: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
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垂直关系: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大权 力的成人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其性 质是具有互补性和不平等性。“权威--服从” 水平关系:指儿童和那些与他们具有相同社会权 力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人际互动关系,其性质 是平等、互惠、相互沟通和理解。“平等--互惠”
依恋的类型
回避型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 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表 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 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 母亲的回转,但只是非常短暂的,接近一下就 又走开了。因此,实际上这类婴儿对母亲并无 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所以,有人也把这 类婴儿称做“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约占 20%。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
依 恋
定义:婴儿与父母亲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 感关系。
弗洛伊德:“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 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 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 立,就一生不变。”
依恋概述 婴儿在同照顾者的广泛接触交流中,建立了特 殊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被称为依恋 (Attachment)。由于婴儿的照顾者多为其父 母,尤以母亲居多,故又称为亲子依恋。
攻击行为的稳定性
2岁时攻击性强的儿童,5岁时也是如此。 8岁时的表现能有效预测30岁时的攻击性和反 社会性。 10岁时情绪化、坏脾气和好攻击的个体,成人 后仍然存在这些问题。
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 男孩擅长身体攻击,女孩擅长言语攻击; 小学高年级以后,攻击行为多指向同性; 男孩之间的同性攻击比女孩之间或异性之间的 攻击行为多。
(三)关于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观点
1、强化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机制; 2、自我认知在儿童的社会学习过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 3、直接学习是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基本途径; (“来源于直接经验的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通 过行为所造成的正负结果来进行的。”) 4、观察学习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皮亚杰的“他律和自律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1.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三、认知发展理论
(一)主要代表人物: 皮亚杰 (二)核心概念 自我中心主义、前道德阶段、前习俗水平
(三)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观点
1、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 道德发展的机制就是道德判断的认知结构的变 化和改组; 2、道德发展作为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由于 认知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3、道德发展的动力是个体 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儿童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道德 经验,形成和改变着自己的道德认知结构。
安全型婴儿母亲的特点
①对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需要非常敏感,并给 予迅速的反应; ②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而非以自己 的个性、情绪要求婴儿,或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强加给 婴儿; ③富有充满感情的、积极的情绪表达,与婴儿的 接触总是充满爱抚; ④积极鼓励婴儿探索周围环境和事物,并在他们 需要的时候对他们提供帮助和保护; ⑤喜欢与婴儿的密切的身体接触,如搂、抱、亲 吻婴儿,并从中感到快乐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