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期亲子依恋与儿童期发展结果的研究综述
幼儿亲子依恋状况的调查研究
幼儿亲子依恋状况的调查研究幼儿亲子依恋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某县幼儿园为例摘要亲子依恋是亲子关系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一个概念。
大量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国当前亲子关系现状,在一些家庭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父母权威,忽视幼儿主动性,亲子之间缺乏互动支持等现象。
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数据并整理记录,对影响幼儿亲子依恋因素的分析,探讨阻碍幼儿与父母建立安全亲子依恋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属于应用研究。
希望通过探究影响这一问题的因素,促进建立安全型的亲子依恋,为亲子关系研究提供一份力量,进而来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后期成长。
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幼儿与父母的亲子依恋状况良好,依恋类型以安全性为主,幼儿与父亲和母亲的亲子依恋状况差别不大,幼儿的年龄差异对于与母亲依恋的影响大于与父亲依恋。
要促进亲子依恋状况的更加良好发展,需要家庭,托幼园所和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幼儿,亲子依恋,影响因素A Case Study on Early Childhood Attachment——in a Preschool in Hebei provinceAbstractParent-child attachment is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a concep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early parent-child attachment will be important impact on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The current statu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our country, is common in some families,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authority of parents, neglect children's initiative, the phenomenon such as the lack of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support. In this paper, by using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o collect the data and record,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ildren's parent-child attachment, hinder the children and parents to establish safety of the main causes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This study belongs to application research. Hope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is issue, promote to establish a secur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provide a power for thestudy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then to improve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romote the children grow up l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all, children with parents' parent-child attachment is in good condition, attachment style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security, children with his father and mother's parent-child attachment status difference is not big, young children's age difference for attachment is greater than the effect of attachment with his father and mother.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status, need family, kindergartens and social work together.Key words: childre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influencing factors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一、选题由来家庭是集情感、文化、道德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集合体。
亲子依恋与小班幼儿焦虑的实践研究
亲子依恋与小班幼儿焦虑的实践研究摘要:幼儿的亲子依恋与焦虑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幼儿处在一个相对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比较和谐的亲子关系之中,那么幼儿的焦虑情绪会很快得到自我化解。
反之,幼儿会处在糟糕的焦虑情绪中无法自拔。
这种表现在刚入园的幼儿身上十分明显,因此幼儿园与家长应当全力合作,积极应对幼儿焦虑情绪,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干预对策,使幼儿可以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亲子依恋;焦虑;心理;健康一、案例介绍幼儿园刚刚开学,小班刚入园的聪聪就显得与其他幼儿格格不入。
在之前有母亲陪伴试园时,聪聪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当时聪聪的妈妈极力地安慰他,还许以玩具和其他条件,聪聪才度过了试园期,表现得还算乖,与其他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十分配合,当时教师认为聪聪跟其他孩子一样,对新环境的适应还需要一段时间。
转眼到了入园期,聪聪就如同完全变了一个人,入园第一天,聪聪死死拉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松手,教师上前去劝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聪聪不但不听,还咬了老师。
聪聪妈妈也哭得很伤心,老师只好劝聪聪妈妈,孩子入园需要适应期,过了这个时期就好了。
如果妈妈现在不放手,以后孩子会更难适应。
在老师的劝说下,聪聪妈妈将聪聪强行送进幼儿园,然后打算离开。
这时聪聪开始躺在地上大哭,老师想要扶他起来,他就拳打脚踢,用手扒住栏杆想要翻出去。
听到孩子哭,聪聪妈妈又折回来,站在园外哭起来,聪聪看到妈妈回来了,闹得更凶。
这样反复了很多天,聪聪依旧第天都得大哭一场,然后才开始上课。
在平时的活动中,聪聪跟其他幼儿的交流不多,游戏时不是抢其他幼儿的玩具,就是动手打其他小朋友,老师也十分头疼。
二、背景分析1.幼儿家庭背景分析聪聪妈妈是全职妈妈,为了照顾聪聪,将工作辞掉,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聪聪身上,什么事情都不让聪聪动手。
直到聪聪入园,还不会自己大小便,不会穿衣,吃饭也需要人喂。
聪聪的父亲长期出差,聪聪对父亲的印象很淡漠。
另外聪聪的爷爷奶奶对聪聪十分溺爱,养成他一不顺心就会嚎啕大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习惯。
亲子依恋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亲子依恋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亲子依恋作为一种特殊的亲子关系形式,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亲子依恋与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 亲子依恋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亲子依恋是指儿童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情感纽带,包括情感联系、信任、安全感以及相互依赖的关系。
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在心理、情感和社交方面的良好状态。
2. 亲子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亲子依恋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儿童的情感发展亲子关系的稳定和亲密程度对于儿童情感的稳定和情绪的调节至关重要。
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可以提供儿童所需的情感安全感和依赖感,使他们更加自信、稳定和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
2.2. 儿童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亲子依恋对儿童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亲子关系中的父母或照顾者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成长。
2.3. 儿童的社交能力良好的亲子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
亲子关系中的母语交流、情感共鸣以及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引导和监督,可以使儿童学会积极与他人互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 影响亲子依恋的因素及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亲子依恋本身的作用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亲子依恋的建立和发展,从而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3.1. 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亲子依恋产生重要影响。
温暖、支持和尊重儿童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而冷漠、苛责和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则会对儿童的亲子依恋产生负面影响。
3.2. 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亲子依恋的建立。
父母的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他们与儿童的情感交流和关系建立,从而影响儿童的亲子依恋和心理健康。
(完整版)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从对依恋的概念、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理论到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述,然后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阐述以及展望。
【关键词】依恋依恋理论依恋的评估方法现状依恋(attachment) 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
本文将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依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1.依恋概念的界定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
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
近年来,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 ol.1,Attachment,New York Bassic books,1969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亲子关系作为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对儿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包括心理、社会、情感和认知等方面。
我们将首先回顾亲子关系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框架,为后续的研究综述奠定理论基础。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如自尊、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我们还将研究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行为和社会技能的影响,如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等。
在情感和认知发展方面,我们将关注亲子关系如何影响儿童的情绪表达、情感调节、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等。
我们将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总结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讨其背后的机制。
我们将对亲子关系干预措施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这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亲子关系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亲子关系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是深远且多方面的。
这一部分将详细探讨亲子互动如何塑造儿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创造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研究表明,与父母的积极互动可以促进儿童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和沟通,从而提高其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父母通过日常对话、阅读、游戏等方式与儿童互动,可以刺激儿童的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父母进行大量的言语交流,不仅学习了语言的结构和规则,还习得了如何有效沟通。
良好的亲子关系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亲子关系也影响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是儿童尝试新事物、表达独特观点的重要动力。
在自由、开放的亲子环境中,儿童更有可能进行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时更具灵活性。
关于早期亲子依恋与儿童期发展结果的研究综述
意 反应 消极 时 , 又会 强化 他们 对 他人 接 受 自己的不可 信 的预 期 以及 认 为 自己不应 该有 这 样 的关 心 的想 法 。 这些 内部表 征是 永久 性 的 , 仅 因 为其本 身 固有 的对 不
的差别 。早期 依恋 的遗 留物包 括在第 一个人 际关 系 中 获 得 的扩大 的 、 弹性 的 和积极 的 ( 受 限制 的 、 有 有 或 没
什 么?相关 的体 以后 发 展 结 果 的 理 论 解
释
目前 , 于早 期 依 恋影 响 以后 个 体 发 展 的解 释 主 关
要 有 四种 。当然 这 些解 释并 非互 相 排斥 , 可能 的 是 更
为人 格 发 展 的支 持 性 特 征 ( 自我 的发 展 ) 经作 为 如 已
包括 社 交性 、 绪倾 向性 、 奇 心 、 情 好 自尊 、 立 、 作 和 独 合 信任 等 。同时依 恋 的重要 性不 只在 于它 对形 成 中 的人 格 的 多 方 面 的潜 在 影 响 ,而且 还 在 于 它对 人 格组 织 ( esn lyog nzt n 的影 响 【 。 在新 艾 里 克 森学 p r ai ra i i ) o t ao 3 J
结 果 出现 。
从 狭 义 的观 点 来看 , 一种 观 点认 为早 期依 恋 关 系 可 能 为学 习情 绪 调节 奠 定 了基石 [ 1 3 。在 婴儿 学会 自 1 1 4 我 调 节 以前 养 育 者 对 婴 儿痛 苦 的反 应 是 情 绪 调 节 的
外 部来 源 。 因此 , 期依 恋关 系 可能 会 通过 母 亲 的行 早
人阎用 一个模 型描 述 了这一 过程 :
应 对
地选 择适 合 自己的伙伴 和 环境 时 , 这些 社交 要 求 和社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摘要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对青少年的社会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根据对亲子关系的界定来分析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
关键词亲子关系;儿童成长;影响;方法Abstract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the formation of life relationships, is also home to the most basic, most important a relationship, the development of its young people's social cognition, emotion and social behavior had a decisive influence.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n child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Key words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hild development; effect; method目录一、亲子关系的涵义3二、亲子关系的法律规定:3(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3(二)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保护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3(三)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4(四)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4三、亲子关系的特点4(一)亲子的血源性与权威性4(二)教育中的长期性与渗透性4(三)情感的无私性与亲切性4四、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4(一)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41.亲子关系间依恋的性质对儿童成长有重要的影响52.亲子关系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53.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5(二)亲子关系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7五、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途径与方法7(一)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7(二)多参与孩子的活动7(三)运用适合儿童的语言,积极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8(四)父母要善于控制情绪,转化冲突8参考文献9一、亲子关系的涵义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中的用语,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
儿童依恋行为的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行为的研究综述儿童依恋行为的研究综述一、引言依恋理论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鲍尔比(Mary Ainsworth)和美国心理学家鲍尔斯(John Bowlby)共同构建的一套关于人类依恋关系的理论体系。
从儿童早期经验的角度出发,鲍尔比与鲍尔斯认为,婴幼儿期的依恋经验对儿童后续的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对儿童依恋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儿童依恋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儿童依恋模式依恋理论认为,婴幼儿期的依恋经验主要通过母亲或主要照料者与婴幼儿的互动过程中建立。
在研究中,通过观察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互动行为,鲍尔比与鲍尔斯提出了三种主要的儿童依恋模式: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和焦虑型)以及无恋依恋。
1.安全依恋安全依恋是指婴幼儿与母亲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互信、关爱的依恋关系。
这些儿童通常表现出与母亲的亲密接触、探索环境的能力较强、对外界情境有较高的自信心及对陌生人较为友好等行为特点。
研究发现,安全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这种依恋模式能够提供稳定的情感基础,加强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不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和焦虑型两种模式。
回避型依恋是指婴幼儿在与母亲的互动中展现出回避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回避母亲的视线、不关注母亲的情感表达以及对母亲离开无反应等。
这种依恋模式意味着儿童对探索环境的主动性欠缺,容易产生行为厌恶和情绪障碍等负面影响。
焦虑型依恋则是指儿童表现出对母亲的过度依赖,缺乏独立性和安全感。
此类儿童常常对母亲的离开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对母亲的回归也表现出过度的亲密行为和依恋需求。
焦虑型依恋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低以及学习困难等问题。
3.无恋依恋无恋依恋是指儿童缺乏与母亲或其他主要照料者形成依恋的行为特点。
此类儿童常常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无情感反应,对离开母亲或主要照料者的情感漠然。
关于早期亲子依恋与儿童期发展结果的研究综述
另外, 还有一些关于依恋与陌生伙伴( 包括成年 人和同伴) 关系的研究, 但是研究结果极为不一致。 T o m 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n 认为依恋与儿童与陌生人的社交能力之间的 关系是横断的, 而非纵向的。 2 .2 早期依恋与人格
早期安全依恋是否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引起了 研究者的浓厚兴趣, 它也是预测方面最为广泛的一个 问题。 明尼苏达追踪研究最好地验证了这一假设, 研 究结果表明早期安全依恋的儿童在幼儿园里被观察 到更富有同情心, 更加独立, 教师评价他们有更强的 自尊心, 更高的情感健康水平, 更加顺从并有更多的 积极情绪; 在小学低年级( 教师评价) , 1 0 岁、 1 5 岁的 夏令营活动中( 顾问的评价) , 安全依恋的儿童在情感 健康、 自尊心、 自信心、 独立性以及自我修复力方面比 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水平要高; 同时发现早期依恋中等
早期的社交经验是重要的, 因为婴儿期确实是社 会性和人格发展的敏感时期, 婴儿和他的主要养育者 所发展的情感关系的种类会影响到他们以后与其他 人的交往方式是显而易见的 [9] 。 从早期与养育者形成 的依恋关系预测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也是最直接的 预测。
亲子关系 是否早期安全依恋的儿童以后会有更 积极的亲子交往? 这一论断在一些短期的追踪研究里 被证实, 研究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在第二年倾向于与 母亲保持更和谐的关系, 他们与母亲共同完成任务时 表现出更大的热情, 更加顺从并保持更积极的情感, 在与母亲自由游戏时也有更多的情感分享和顺从。 而 在一些长期的追踪研究中则没有发现早期依恋与儿 童 2 岁半、 3 岁、 5 岁时的亲子关系的持久相关 [9] 。 尽 管依恋安全性与随后的亲子关系的相关在概念上是 直线的, 但它的意义不容忽视, 因为这种持续的和谐
心理学研究中的早期亲子依恋关系
心理学研究中的早期亲子依恋关系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亲子依恋关系是指婴幼儿与其主要照顾者之间建立的情感纽带,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早期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早期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婴儿出生开始,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逐渐建立起来。
最初的几个月,婴儿对于照顾者的依赖性非常强,他们通过哭泣、眼神交流等方式与照顾者进行互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逐渐学会通过微笑、咯咯笑等表情来回应照顾者的关注,这种互动进一步加强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早期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照顾者的反应对婴儿的依恋发展至关重要。
当照顾者能够及时、恰当地回应婴儿的需求时,婴儿会感到被重视和安全,从而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相反,如果照顾者对婴儿的需求缺乏关注或者反应不一致,婴儿可能会感到不安全和焦虑,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其次,早期亲子依恋关系还受到婴儿个体差异的影响。
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有些婴儿可能更容易建立安全依恋关系,而有些婴儿可能更容易出现不安全依恋模式。
这些个体差异可以归因于遗传因素、婴儿的性格特点以及环境因素等。
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这些儿童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更具有抵抗力,并且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反,不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可能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低下以及行为问题的出现。
在实际应用中,早期亲子依恋关系的研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早期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为家庭提供相关的干预和支持,帮助父母建立积极、安全的亲子关系。
此外,教育工作者和心理专业人士也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的依恋需求。
有关安全依恋在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意义及作用综述
亲子依恋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作用及意义研究总结不同学者从不同方面研究了亲子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早期不同的心理学家也在自己的理论中表现出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比如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霍妮,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很大,常常感到母亲偏爱哥哥而冷落自己,在她的理论中十分重视对神经症的研究,她认为神经症是由人际关系失调所引发的,这种失调往往首先存在于精神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关系。
可以说,霍妮的这一理论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己的童年经历。
此外,成年后的霍妮也一直缺乏安全感,婚姻生活以及与自己女儿的关系都不是很顺利。
同样,弗洛姆、阿德勒等人的很多理论也是从自己的童年经历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儿童期的经历特别是亲子依恋关系对人的发展的深远影响。
结合不同研究结果,本文将从亲子依恋在儿童发展不同时期的作用及意义做一个小的总结。
一、文献阅读研究的相关内容与结论1.婴儿依恋类型对婴儿孤独症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被试年龄14-36个月,平均年龄24个月婴儿孤独症由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但有学者推测认为孤独症儿童对外周信息的接受、输入、加工处理过程异常(杨娟,周世杰2006),他们缺少警觉性,缺少积极的焦虑信号,而上述的表征也正是依恋系统行为体现和评价依恋行为的重要指征,故考虑孤独症患者社交认知缺陷与依恋体系的形成及成熟相关,即影响了母婴安全依恋的建立。
本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婴幼儿孤独症患者对养育者的依恋类型里,安全型依恋占7.49%, 远远低于同龄发育正常儿童73%(梁兰芝, 陈会昌, 陈欣银,2000),非安全型依恋占绝大多数(92.51%),其中主要属淡漠型依恋(66.84%)和混乱型依恋(22.50%)。
提示尽管存在个体差异, 但婴幼儿孤独症患者对养育者(母亲)未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Spencer 发现孤独症儿童中安全型依恋比例仅5%(Spencer AG,1993)与本文结果(7.49%)近似。
早期亲子依恋对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影响
下
半
感情以及积极地解决问题来应对生活中的忧虑; 相 到认同, 其主观感受到的支持更多, 支持利用度也
月
反, 不安全依恋要么倾向于夸大忧虑存在的威胁并 较高, 从而促进与他人的交流, 形成一个良好的社
以非常强烈的情感反应来应对忧虑, 要么通过保护 会支持作用的人际关系网络。 当个体面临负性生活
自己免受他们的拒绝, 抑制情感的表达来应对忧 事件时, 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 从而在个体与
儿童则不能很好地应对。 弹性是和发展联系在一起
已有研究发现了对个体心理弹性形成起关键作
的, 有弹性的儿童相对来说发展得更好一些。
用的内外 “保护性因素” (protective factors)。 所谓
“保护性因素” 就是与危险性因素相对抗的积极因
一、 心理弹性的涵义
素, 这些因素能够降低问题行为等不良适应出现的
对问题时则会相应地表现出一种自信的态度, 相信
研究表明, 热情、 温暖、 支持的亲子依恋关系 自己能走出困境, 这对儿童战胜困难是一个极为有
对儿童的心理弹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而家庭不 利的心理暗示, 从而增强了儿童自我调节与自我控
和、 养育不当和亲子关系不良都会对儿童心理造成 制的能力。 科巴克 (Kobak) 认为, 在面对真实和
25
○○
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体具有的由多个社会人物组 用, 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去创造和保卫自己的幸
成的社会关系框架, 有有限的但是数量足够多的重 福。
要他人来满足一系列心理功能。 个体拥有的社会资
〔基金项目: 孝感学院科研项目资助
源 越 多 , 掌 握 各 种 信 息 、 拥 有 不 同 价 值 观 的 人 越 (R2011023)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及其对策
论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论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摘要】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它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论述依恋的形成及类型基础上探讨了早期的安全型依恋对儿童的能力、性格、情绪及人际关系模式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儿童抚养及教育的具体实践更科学化。
【关键词】依恋;安全依恋一、依恋及其形成依恋是一种社会性情感联结,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多数为母亲)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行为以及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依偎等。
依恋形成的主要阶段是6个月-3岁,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坎普斯的研究表明:养育者积极参与抚育越多,婴儿对其依恋越深,依恋安全感越强。
因此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并没有必然性,如果父母在婴儿早期不在身边,他们则会选择最亲密的对象作为依恋对象。
依恋是相互的, 养育者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和关爱,婴儿对养育者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发声、长相可爱及满足养育者希望等也吸引其对婴儿的依恋。
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深情的感情联结。
它对于激发抚养者更精心的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依恋的类型由于婴儿与抚养者相互作用模式不同,依恋也存在不同的类型。
根据学者研究,儿童早期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65%)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
与母亲在一起时能愉快的玩游戏,自信的探索环境,并不总是注意母亲是否在场,在母亲鼓励下能很好与陌生人交往。
当母亲离开时,探索的行为会受到影响,也明显的表现出苦恼但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
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亲近和安慰,并能很快平静下来。
回避型依恋儿童(25%)对母亲在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无特别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时往往也反应不大,接受陌生人安慰与接受母亲安慰一样。
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安全感形成的影响研究报告
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安全感形成的影响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安全感形成的影响。
通过对一系列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分析,我们发现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安全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亲子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对儿童的安全感形成具有直接影响,而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的方式则是影响亲子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
此外,研究还表明,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安全感形成具有长期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其成年后的心理健康。
引言:儿童的安全感是指儿童对于自身安全和稳定的感知和信任,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安全感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
因此,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现有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安全感形成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
我们检索了国内外学术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并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1. 亲子关系质量对儿童安全感的影响:研究表明,亲子关系的质量与儿童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亲子关系质量包括父母的情感支持、关注和关爱程度,以及父母之间的合作和亲密程度。
亲子关系质量较高的儿童更容易形成积极的安全感,而亲子关系质量较低的儿童则更容易表现出不安全的情绪和行为。
2. 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对儿童安全感的影响: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的方式是影响亲子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积极的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可以增强儿童的安全感。
这包括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接触、情感表达和共同参与活动等。
3. 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安全感的长期影响:研究表明,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安全感形成具有长期的影响。
良好的早期亲子关系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安全感,而不良的早期亲子关系可能导致儿童的不安全感持续到成年,并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
讨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安全感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亲子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以及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的方式是影响亲子关系质量和儿童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婴儿期心理学发展和父母亲子关系的探究
婴儿期心理学发展和父母亲子关系的探究引言:婴儿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婴儿经历了身体、认知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快速发展。
同时,父母的亲子关系也对婴儿的心理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婴儿期心理学发展和父母亲子关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婴儿的影响。
一、婴儿期心理学发展1. 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逐渐发展出对声音、触觉和视觉等感官刺激的感知能力。
他们能够辨别不同的声音,并对亲近的人产生特殊的反应。
在认知方面,婴儿开始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2. 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婴儿在与父母及其他亲近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情感依恋。
他们通过与父母的互动来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并建立起对父母的信任。
同时,婴儿也开始展示出对他人的情感表达,如微笑、哭泣和接触等。
3. 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婴儿在婴儿期逐渐开始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
他们通过模仿和尝试来学习语言,并逐渐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同时,他们也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等方式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父母亲子关系对婴儿心理发展的影响1. 安全依恋的建立父母与婴儿之间的亲子关系对婴儿的安全依恋建立起着重要作用。
当父母能够提供稳定的关爱和关注时,婴儿会感到安全和满足,从而建立起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
这种安全依恋对婴儿的心理发展和情感健康具有长远影响。
2. 情绪调节的培养父母与婴儿的亲子关系还对婴儿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当父母能够理解和回应婴儿的情绪需求时,婴儿会感到被接纳和理解,从而学会逐渐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种情绪调节的培养对婴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 语言和认知能力的促进父母与婴儿的亲子互动对婴儿的语言和认知能力的促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与父母的对话和互动,婴儿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语言刺激,并逐渐学会语言表达和理解。
同时,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也能够帮助婴儿发展出更复杂的认知能力。
婴幼儿早期认知发展与亲子交互的关联性研究
婴幼儿早期认知发展与亲子交互的关联性研究引言:婴幼儿早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亲子交互在这一阶段起着关键作用。
婴幼儿通过与父母或照顾者的交往互动,获得语言、情感和认知的刺激,从而促进其认知发展。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早期认知发展与亲子交互的关联性,并阐述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1. 亲子交互对婴幼儿早期认知发展的影响亲子交互是指父母或照顾者以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与婴幼儿进行沟通和互动。
研究表明,这种亲子交互对婴幼儿早期认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和照顾者通过与婴幼儿的互动,可以传递信息、建立情感联系,从而激发婴幼儿的认知能力。
2. 语言环境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语言是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基石。
亲子交互中的语言交流能够帮助婴幼儿了解和学习语言,为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
研究发现,与具有丰富语言环境的婴幼儿相比,缺乏语言刺激的婴幼儿在认知任务上表现较差。
因此,亲子交互中的语言环境对婴幼儿的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3. 情感关系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亲子交互中的情感关系对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婴幼儿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可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培养。
亲子关系中的情感交流可以使婴幼儿感受到关爱和安全,从而更有信心去探索和学习新事物。
相反,缺乏情感支持的亲子交互会对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 社交能力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亲子交互中的社交能力也是婴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与父母或照顾者的交流互动,婴幼儿能够学习和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如注意力、执着性、共享和合作等。
这些社交能力能够为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提供基础,并为其以后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结论:婴幼儿早期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亲子交互对于婴幼儿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语言环境、情感关系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亲子交互能够刺激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并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父母和照顾者应重视婴幼儿早期的亲子交互,并积极参与其中,以促进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全面成长。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早期亲子关系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早期亲子关系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早期的亲子关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互动和良好的情感交流,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个体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式以及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无可否认。
儿童在早期阶段的心理发展主要依赖家庭环境的培养和塑造。
亲子关系可以为儿童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有助于孩子的自我认知与自尊心的建立,为儿童塑造积极的人际关系提供基础。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提高应对外界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而负面的亲子关系,如冷漠、忽视、家庭暴力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情绪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健康。
善于与孩子沟通的父母,会更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并能够适时给予关注和支持。
家庭氛围和谐温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都能够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
此外,父母的心理健康以及家庭经济稳定与否也会对亲子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首先是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以及积极的反馈。
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保持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
此外,父母也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而有规律的生活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个体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亲子关系有助于儿童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助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的提高,培养孩子积极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亲子关系也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最重要的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情感依托,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和幸福感。
婴儿早期与父母的依恋预测儿童中期的问题行为
婴儿早期与父母的依恋预测儿童中期的问题行为Bowlby最早提出依恋理论,依恋指的是婴儿与其照看者之间建立的强有力的情感联结,依恋对婴儿和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典的、信效度很好的测量早期依恋的方法是Ainsworth 的陌生情境测验。
根据婴儿与依恋对象交往的行为表现,将婴儿分为两种类型:安全型和非安全型依恋;其中,非安全型依恋包含3钟亚类型:回避型、对抗型和混乱型。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照看者在场时能够自由探索,照看者离开时表现得很烦躁,照看者返回时能快速恢复并和照看者正常交流;而非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则不能与照看者形成强有力的情感联结。
已有的研究发现与母亲安全依恋的婴儿在儿童期表现出更少的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包括两种类型:外显行为问题(例如,攻击,捣乱和对抗父母老师等)和内隐行为问题(例如,焦虑和抑郁等)。
随着父亲参与到教养活动的时间增加,父亲在亲子依恋关系中的作用也开始逐渐凸显。
此外,婴儿与父母亲依恋关系的联合效应也需要进一步探究:(1)同时与父母双方都是非安全依恋(“双非安全依恋”)是否带来最差的发展结果;(2)与父母中任意一方的安全依恋(“混合依恋”)能否缓冲与父母中另一方不安全依恋的潜在威胁;(3)同时与父母双方的安全依恋(“双安全依恋”)是否能带来额外的获益;(4)更进一步地,父母亲与婴儿的依恋关系对婴儿发展的影响是否是对等的,是否有一方占据主导地位。
Kochanska和Kim(2013)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他们在研究中使用陌生情境测验分别测量了婴儿在15个月大时与父亲和母亲的依恋关系。
对这批婴儿进行追踪,在他们6岁半大时,获取老师评定的儿童行为问题数据;在他们8岁大时,获取父母亲分别评定的儿童行为问题,儿童自己报告的行为问题的数据。
在三个时间点都获得完整数据的婴儿总共有86名,其中女孩41名。
这些婴儿的父母亲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白人(90%的母亲和84%的父亲),大多数的受教育水平都在本科及以上(75%的母亲和70%的父亲);83%的家庭收入都在2万美元及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 这些结果表明早期依恋历史确实对儿童作 用于外界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似乎更 相信, 如同在婴儿期一样, 通过他们的努力或尝试能 达到自己的需要, 而不需要过度依赖别人。 而不安全 依恋的儿童似乎认为他们的努力通常是无效的。
摘 要:本文总结了不同研究者对于早期依恋影响儿童以后发展结果的机制的不同看法。 同时对三个方面的研究加以总
结: ( 1 ) 早期依恋与人际关系;( 2) 早期依恋与人格;( 3) 早期依恋与表征。
关键词: 早期依恋; 人际关系; 人格; 表征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0)01-0079-05
在明尼苏达亲子项目 (M in n esota P aren t- C h ild P r o je c t) 追踪研究中, 研究结果表明安全依恋的儿童社 会化程度更高, 更受同伴喜爱, 1 0 岁时有更强的社交 能力, 更牢固的友谊, 一直到儿童后期, 安全依恋的儿 童都有更强的同伴交往能力, 有更多的朋友, 与朋友 呆在一起的时间更长[7] 。 还有一些短期追踪研究, 虽 然它们不是用陌生情境法来测量依恋, 但也得出了类 似的结果。 如 W a r tn e r 用与母亲分离 1 小时的实验, 发 现安全依恋的儿童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在学前时更 能胜任他们与同伴的游戏, 更有能力解决冲突[10]; K e rn s 使用 Q 分类卡片, 发现 4 岁时两个安全依恋的 好朋友要比两个不安全依恋的好朋友在相互作用时 表现地更加积极而合作[11] 。 同样, 也有一些研究发现 依恋安全性与 4 岁时的同伴交往, 5 岁时与好朋友的 交往, 5 - 7 岁自我报告的孤独感以及 9 岁时自我报告 的友谊相关微弱 [7] 。
早期的社交经验是重要的, 因为婴儿期确实是社 会性和人格发展的敏感时期, 婴儿和他的主要养育者 所发展的情感关系的种类会影响到他们以后与其他 人的交往方式是显而易见的 [9] 。 从早期与养育者形成 的依恋关系预测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也是最直接的 预测。
亲子关系 是否早期安全依恋的儿童以后会有更 积极的亲子交往? 这一论断在一些短期的追踪研究里 被证实, 研究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在第二年倾向于与 母亲保持更和谐的关系, 他们与母亲共同完成任务时 表现出更大的热情, 更加顺从并保持更积极的情感, 在与母亲自由游戏时也有更多的情感分享和顺从。 而 在一些长期的追踪研究中则没有发现早期依恋与儿 童 2 岁半、 3 岁、 5 岁时的亲子关系的持久相关 [9] 。 尽 管依恋安全性与随后的亲子关系的相关在概念上是 直线的, 但它的意义不容忽视, 因为这种持续的和谐
在人类文明史上, 哲学家最早思索怎样从儿童早 期预测人长大后是什么样子。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心理学研究者试图通过对早期个体差异( 如在智力或 气质方面) 的追踪研究, 来寻求这一问题的科学答案。 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学家则提出早 期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持久的影响。 在此 基础上, B o w lb y 利用精神分析的已有结论, 并综合进 化生物学、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控制系统论, 提出儿 童和养育者之间温暖的、 持续的关系促进了其一生的 心理健康, 而且这是符合人类物种适应要求的 [1] 。 那 么早期生活经验对个体以后发展结果的影响机制是 什么? 相关的研究得出哪些结论?
1 早期依恋影响个体以后发展结果的理论解 释
目前, 关于早期依恋影响以后个体发展的解释主 要有四种。 当然这些解释并非互相排斥, 更可能的是
收 稿 日 期 :2009-09-17 作者简介:岳永华( 1977-) , 女, 山东人, 汉族, 高等教育出版
社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儿童社会性发展。
它们在依恋的长期影响中各自发挥一部分作用。 第一种解释是早期依恋关系的经验可能影响发展
程度但显著地预测了青少年期的心理病理 [7] 。 独立性和效能感关于依恋与依赖性存在着这样
一个误区: 一些安全依恋的儿童被认为是依赖的, 而 回避型儿童则被认为是过早地独立。 在 B o w lb y 看来, 对于年幼儿童来说, 过分依赖或真正独立都是不可能 的, 他们只是或者有效或者无效地依赖。 在明尼苏达 亲子项目中, 发现学前期不安全依恋的儿童依赖性更 高, 回避型和抵抗型儿童与老师都有更多的交往, 更 加寻求老师的注意和接近老师, 在大家坐成一圈时更 喜欢坐在老师旁边;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虽然也寻求老 师的注意, 但他们倾向于用积极的方式, 而不是以牺 牲同伴关系为代价。 1 0 岁、 1 5 岁的测量得出了类似的 结果, 即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加独立 [7] 。
在效能感方面也得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结果。 研究 发现早期依恋与儿童 2 岁时和母亲在使用工具情境中 的表现有关, 安全依恋的儿童看起来更能胜任这一任 务, 他们表现出更大的热情, 对母亲的指示更加顺从, 且更具有坚持性 [12] 。 在一项对以色列集体公社的儿童 的研究中发现, 那些早期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加有目标 定向和成就定向 [13] 。 而对儿童 3 岁时与陌生实验者玩 一个竞争性的游戏时的反应进行观察, 发现当儿童知 道他们有失败的可能性时, 那些安全依恋的儿童会更 加努力, 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会降低努力程度 [14] 。
2 早期依恋与儿童期发展结果的相关研究
B o w lb y 描述了两种依恋差异: 一种是有和无依恋 关系的差异, 另一种是在依恋行为结构上的个体差 异。 虽然他认为没有依恋关系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生 存, 但是 B o w lb y 并没有预言第二种差异会影响到生 存或成功繁殖后代。 下文涉及的正是早期个体在依恋 行为结构上的差异与其后来不同发展结果关系的相 关研究。 2 .1 早期依恋与人际关系
意反应消极时, 又会强化他们对他人接受自己的不可 信的预期以及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关心的想法。 这些内部表征是永久性的, 不仅因为其本身固有的对 别人偏见的强化作用, 而且因为它们导致儿童从同伴 那儿得到与他们的人际期望相一致的反应。 S a r a s o n 等 人[8] 用一个模型描述了这一过程:
从狭义的观点来看, 一种观点认为早期依恋关系 可能为学习情绪调节奠定了基石 [3][4] 。 在婴儿学会自 我调节以前养育者对婴儿痛苦的反应是情绪调节的 外部来源。 因此, 早期依恋关系可能会通过母亲的行 为和亲子关系中内化了的情绪调节模式来影响儿童。 另一种观点认为早期依恋影响社交技能和社交倾向 性的获得和保持 [5] 。 因为婴儿期是社交性迅速发展的
在 C h is h o lm 看来, 安全和不安全依恋儿童的行为 特征, 都是对知觉到的父母对自己关心的适应性反 应。 既然早期父母的关心可能反映了人类进化的生态 背景中, 环境供给和剥夺的更为广泛的特征, 那么行 为模式之所以会对儿童产生长期影响, 是因为它们导 致个体形成生存和繁殖后代的策略 [7] 。
第四, 早期依恋可能通过表征来影响以后的发 展。 根据 B o w l b y [1] 的理论, 儿童会产生从外部世界和 他人那里得到的预期行为的表征, 如同他/ 她能预期自 己被他人如何对待一样。 这些观念和期望或“ 内部心 理作用模式” , 开始于依恋关系中, 即婴儿开始期望养 育者对自己的信号进行反应的行为。 如果一个婴儿一 直被持续地以敏感的方式所对待, 那么他/ 她会认为这 个世界是美好的, 有反应的, 自己应该有这样的照顾; 相反, 如果一个婴儿得到的反应是粗鲁的, 令人恼火 的, 他/ 她会认为世界是不可预测的, 不敏感的, 自己不 应该被更好地对待。 这种内部心理作用模式会被带入 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经历中, 指导着儿童的期望和行 为。 B o w lb y 认为, 具有安全心理作用模式的个体寻求 并期望与新老同伴的支持性的, 令人满意的交往, 并 且内隐的、 对他人的决策规则又使他们以一种积极 的, 开放的行为方式来建立这种支持性的关系。 相反, 因为不信任或不确定性, 不安全依恋的内部心理作用 模式预期他人更少的支持, 这样反而会妨碍他们从他 人的支持性关心中获益。 当同伴对他们的不信任或敌
中的大脑, 从而导致在神经水平方面的长期影响[2] 。 第二种解释是从组织关系的角度对早期人格成
长的描述, 研究者认为在婴儿开始形成人格的过程 中, 依恋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不断施加影响, 婴儿的 安全或不安全依恋能形成发展中的人格的许多方面, 包括社交性、 情绪倾向性、 好奇心、 自尊、 独立、 合作和 信任等。 同时依恋的重要性不只在于它对形成中的人 格的多方面的潜在影响, 而且还在于它对人格组织 ( p e r s o n a lity o r g a n iz a tio n ) 的影响 [3] 。 在新艾里克森学 派看来, 对早期发展挑战的成功掌握为战胜随之而来 的挑战提供了更坚实的心理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 为人格发展的支持性特征( 如自我的发展) 已经作为 结果出现。
·8 0·
武夷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1 期
时期, 而安全与不安全依恋的婴儿在这方面有很明显 的差别。 早期依恋的遗留物包括在第一个人际关系中 获得的扩大的、 有弹性的和积极的( 或受限制的、 没有 弹性的、 不适应的) 社交技能。 当这些技能和倾向推广 到其它环境和社交伙伴时, 它们会使伙伴产生倾向于 强化和保持这些特征的相应反应。 而且, 当儿童不断 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伙伴和环境时, 这些社交要求和社 交机会的自我选择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社交特征。
另外, 还有一些关于依恋与陌生伙伴( 包括成年 人和同伴) 关系的研究, 但是研究结果极为不一致。 T o m p s o n 认为依恋与儿童与陌生人的社交能力之间的 关系是横断的, 而非纵向的。 2 .2 早期依恋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