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部淋巴瘤的CT诊断

合集下载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PPT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PPT

超声检查:可发现小肠壁增厚、肿块等异常 CT检查:可显示小肠壁增厚、肿块、淋巴结肿大等异常 MRI检查:可显示小肠壁增厚、肿块、淋巴结肿大等异常,且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PET-CT检查:可显示小肠壁增厚、肿块、淋巴结肿大等异常,且可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
基因检测:检测肿瘤细胞基 因突变情况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检测肿 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情况
治疗和控制
饮食调整:避 免高脂肪、高 糖、高盐等不 健康饮食,多 吃蔬菜水果, 保持营养均衡
运动锻炼:增 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降低
患病风险
PART SIX
患者年龄:50岁
诊断: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性别:男性
治疗方案:化疗、放疗、手术治疗
症状:腹痛、腹胀、腹泻、体重下降
预后: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提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 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及时发现复发迹象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 定期服用药物进行预防
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感染源,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
染其他疾病
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 规范化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化疗、放疗、手术等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评估肿瘤的进展情况 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等,以评估肿瘤的进展情况 定期进行病理学检查,如活检等,以评估肿瘤的进展情况 定期进行免疫学检查,如免疫组化等,以评估肿瘤的进展情况 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如基因突变检测等,以评估肿瘤的进展情况

胃肠道淋巴瘤影像诊断

胃肠道淋巴瘤影像诊断

精选PPT
2
• 胃肠道淋巴瘤起源于胃肠道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的淋巴组 织,沿器官纵向生长,其中 2/3 以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而 霍奇金淋巴瘤极为罕见。
• 临床多见于 50 ~ 70 岁的患者。男∶女 =1.5 ∶ 1 • 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为腹部疼痛,消
化不良,体重下降,贫血,常出现腹部包块和不全性肠梗阻 症状。
精选PPT
14
肠腔内肿块型主要与间质瘤鉴别, 小肠间质瘤较结肠间质瘤 多见, 发现时肿块较大, 表现为肠壁偏心性类圆形肿块, 可向 腔内、腔外或腔内外同时生长, 增强后强化明显, 部分病灶内 可见明显增粗、紊乱的供血血管, 内部可见不规则坏死区, 不
伴肠系膜或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原发性肠道肿块型淋巴瘤主 要表现为腔内肿块, 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 内部可包绕 一支较粗的血管, 但不同于间质瘤明显增粗、紊乱的供血血 管; 并且多伴有肠系膜和( 或) 腹膜后中等均匀强化的肿大淋 巴结, 因此, 认为原发性肠道肿块型淋巴瘤与间质瘤具有较明 显的区别。
• 肠道内的淋巴瘤侵犯到固有层的植物神经丛,这时候会出现 肠壁肌张力降低,引发管腔扩张。
精选PPT
3
胃淋巴瘤的CT表现:
• 病变部位:以累及胃体、胃窦多见,常为多发,少见幽门受累。
• 胃壁增厚及范围:根据胃壁增厚范围,可分为弥漫性、节段性、 局限性增厚。有学者认为胃壁厚度超过10 mm、且向外周累 及大部或全部胃壁者高度提示淋巴瘤。
(3)多发结节型:肠壁局限性增厚,壁外轮廓光整,周围可见增大巴结影 。
(4)溃疡型及混合型:相对少见,常为增厚的肠壁或肿块内发现龛影及肠
系膜受累并腔外肿块,增强扫描时病灶无强化或中等度强化 ,由于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观察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观察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CT诊断方法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28例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28例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经手术、病理证实。

结果MSCT检查可见28例患者均存在肠壁增厚情况,其中肠腔狭窄及扩张6例,腹腔、肝门、脾门淋巴结肿大6例,软组织肿块16例。

结论MSCT是当前诊断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最佳选择,其能够明确显示患者病灶特征,提升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较好参考依据,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关键词】小肠;恶性淋巴瘤;MSCT;影像特征;临床价值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属于临床少见病症,患者通常无临床特异性表现,存在着较大的诊断困难。

目前针对小肠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术前诊断多以影像学诊断为主,其中多层螺旋CT具有着相对理想的诊断效果[1]。

为进一步证实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经CT影像诊断的价值,本研究定向纳入了我院2012年2月以来收治的28例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对28例患者的CT影像表现特征予以了系统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28例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区间为19~61岁,平均年龄(41.2±17.6)岁。

患者临床主诉表现为:20例患者存在腹痛、腹胀、腹部肿块表现,4例患者存在黑便、果酱样便表现,2例肠梗阻、2例肠穿孔表现。

1.2方法本研究所纳入28例患者均于CT扫描前8h禁止饮食,术前半小时予以肌注20mg654.2,并引导患者快速口服5%泛影葡胺500~1000ml,充分充盈小肠。

采用东芝Aquilion16排CT机实施扫描,管电压明确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225MA,扫描时间设为1.5s,常规扫描层厚、层距10mm。

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CT诊断

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CT诊断

分析[ ] 中国实用 医药 ,0 0, (6 :9~8 J. 21 52 )7 O [ 回允 中 , 4] 主译.阿克曼外科病理 学 [ . 8版. 阳: 宁教 M] 第 沈 辽
育 出版 社 ,9 9:4 9 1 9 12
33 P L免 疫组 化特 点 . U 3 0例 P L中 , R表 达 9 % ,R表 达 9 . % , U E 3 P 67 提; 雌激 素 和孕激 素水 平 升 高与 U L的生 长有 关 。 P K 一 710 阳性 , 中有 6 .%呈 高表 达 ( i 6 0 % 其 33 阳性细 胞 >3 % ) 提 示 在 雌 激 素 和孕 激 素 作 用 下 P L肿 0 , U
2 1 年 4月 01




Ap . 01 r2 1
第3 3卷
第 2期
Ju n lo n k n Me iie o r a f No g e dcn
2 0 , 1 2 2 1~2 2 0 9 l ( ):3 3
V 1 3 No 2 o. 3 .
组 织 学特 征不 同于普 通 平 滑 肌瘤 , 数学 者 认 为 病 多 理组 织 学 属 交 界 性 肿 瘤 J 。富 于 细 胞 性 平 滑 肌 瘤 肿瘤 细胞 数量 明显 增加 , 排列 紧密 , 细胞形 态 大小 但 尚一致 , 个别 细胞 有 异形 , 有 分裂象 。本 组 U L 仅 偶 P 中虽 有 少 数 瘤 组 织 中 见 灶 性 中 度 不 典 型 增 生 ( 2 例 )但 整 体 观 察 不 足 以诊 断 交 界 性 。本 组 29例 , 2
【 bt c】O j t e T a z t Tm ne ao f atie i ly po arr pcvl Me osTe A s at b c v: o nl e h C aistno gso tt a l hm tsete . t d :h r ei a y e f ti r n sn m eo i y h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女 62岁。右上腹隐痛一月。
右侧后腹膜区见一混杂密度肿块 (位于肝右叶左侧、胰头后方、下腔静脉及右肾 上极前方),
生长在肾周间隙以脂肪密度为主,
内见多房样改变,间隔部分钙化, 增强扫描后均未见明显强化。
2、内胚窦瘤,又称卵黄瘤


属于一种生殖细胞瘤, 常发生在卵巢, 镜检有Schiller-Dural小体,即由柱状瘤细胞围绕毛细血管呈 放射状排列,瘤细胞与血管间有一疏松间叶组织.也可见瘤 组织的网状结构,瘤细胞内外有嗜酸性透明小体. 本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预后较差,3年存活率只有13%。
一般情况
腹膜后肿瘤少见 仅占全身恶性肿瘤中的1%以下 多为恶性肿瘤:60~90%恶性
生长部位深 周围器官多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诊断困难
除少数内分泌性肿瘤外,大多数病人就诊时肿瘤 已相当大
6
诊断需要的解决问题
病变的部位 病变与其他器官的关系 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是影像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向 前 膨 胀 生 长, 胰 腺 体 尾 部 受 压、 推 移 改 变。
例1:男 60岁 腹胀来就诊
病理: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轨道征
后腹膜腔左侧肾上腺区见一巨大囊实相间性肿块灶 大小约9*10*13cm,边界较清,其内密度不均,见多个实性分隔
增 强
境界较清,可有假包膜,可见坏死、出血或囊性变 、左肾受压变 形。
病变巨大,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其内见低密度坏死区,
增 强
肿瘤巨大,直径≥5CM,圆形或结节状,假包膜, 边界清 易出血、坏死和囊变。
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囊性坏死区不强化;术中见包侵犯肾蒂及肾包膜。
病理:后腹膜平滑肌肉瘤

腹部淋巴管瘤的MSCT影像学特征分析(附16例报告)

腹部淋巴管瘤的MSCT影像学特征分析(附16例报告)

腹部淋巴管瘤的MSCT影像学特征分析(附16例报告)柯岩,冯海凤*,杨涛,李双勇(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咸宁湖北437100)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淋巴管瘤的多排计算机断层成像(multi 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6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平扫10例,增强6例)影像学表现,归纳其影像学特征。

结果16例腹部淋巴管瘤分别起源于肠系膜、大网膜、盆腔还有一例腹腔内来源不明。

9例术前诊断为腹腔淋巴管瘤,2例误诊为腹腔畸胎瘤,2例误诊为腹水、肝肾隐窝积液,1例误诊为胰尾囊肿,1例误诊为腹腔神经源性或肉瘤病变,1例误诊为附件区囊肿。

MSCT图像上瘤体位于右腹部10例,腹部中央2例,左腹部1例,盆腔1例,胰尾部1例,全腹1例。

腹部淋巴管瘤的MSCT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腹部较大囊性占位,呈多囊分叶状或伴有多发线状分隔,多数囊壁或间隔纤薄、光滑,具有沿肠间隙“填充式”或“包绕式”生长的特点,囊内为液性低密度,极少见实性成分、出血、囊壁或间隔钙化。

MSCT增强扫描:囊壁或间隔有明显强化(3/6),且多数肿瘤内部可见线状血管穿行。

结论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可清晰显示腹部淋巴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比邻关系,且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因此,MSCT能为腹部淋巴管瘤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对患者术前诊断及手术具有重要临床参考意义。

关键词:腹部;淋巴管瘤;多层螺旋CT中图分类号:R3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4646(2021)01-0058-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DOI:10.16751/ki.20954646.2021.01.0058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是由增殖扩张的淋巴管构成,属先天性淋巴管发育畸形,临床上少见,发病率约为0.37/10000~1/10000,绝大多数发生于小儿,且好发于颈部及腋窝,也偶可见于纵隔、脾脏及骨等器官,发生于腹部的淋巴管瘤非常少见[切。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CT诊断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CT诊断
均匀 强化 , 见坏 死 ( 三 图 2 。 末 封 )
为 主要 手段 , 年来 C 已显 示 在 这 领域 里 重 要 作 近 T 用 。笔者 收 集南 昌市 第 三 医 院 1 9 9 8年 1月 至 2 0 09 年 1 2月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 合 D ws n I M. . 符 a o . P 等 提 出的诊 断标 准 的 8例 小肠 淋 巴瘤 , 合 文 献 结
出血 。正常 小 肠 壁厚 度 < 3mm, 腔 宽 度< 3 c 肠 m, 这 可 作 为肠壁 增 厚 以及肠 管扩 张 的标 准_ 。小肠 淋 4 ] 巴瘤 不 引起 纤 维 组 织 增 生 , 阻多 为 不 完 全 性 。完 梗
8例 中 , 7例 , 1例 , 龄 2 ~8 男 女 年 3 1岁 , 均 平
原 发 性 小 肠 淋 巴瘤 ( r r malitsia p i y s l n et l ma n lmp o sP I ) 小 肠 中 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 y h ma , S I 是 由于解 剖特 点传 统 上小 肠肿 瘤 的诊 断 以消化 道钡 餐
改 变 。息 肉肿 块 型 3例 , 腔 内较 大息 肉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 织 肠 肿块 , 呈分 叶 状 , 肠 腔变 窄 , 致 肿块 密度 较均 匀 , 增强
探讨 小肠 淋 巴瘤 的 C T表 现及 诊 断价 值 。
3 讨 论
P I S L在 小肠 恶性 肿 瘤 中居首 位 , 占小 肠 恶性 肿 瘤 总数 的 4 ~5 %l , 源 于小 肠 黏 膜 下 淋 巴结 O O 2 来 ] 组织 , 好发 于 回肠 末 段 。肿 瘤 沿 黏 膜 固 有层 或 黏 膜
5mm。增 强采 用肘 静 脉 团 注 非 离 子 型对 比剂 碘 普 罗胺 注射 液 8 ~ 1 0mL, 率 3 0mI ・S 。双 期 o 0 速 . ~

原发性结外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结外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结外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李雅;江浩
【期刊名称】《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8(7)6
【摘要】一般认为,结外淋巴瘤缺乏影像学特征,且易与病变脏器良恶性肿瘤、肿瘤性病变甚至炎性病变等混淆,误诊率极高。

而结外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非常敏感,患者预后较相应脏器的原发恶性肿瘤好。

临床工作中,无原发淋巴瘤病史的结外淋巴瘤患者术前诊断很难,大多患者多因误诊而行手术。

结外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较少见。

【总页数】5页(P668-672)
【关键词】原发性结外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影像诊断;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作者】李雅;江浩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4
【相关文献】
1.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 [J], 程强;阎晓朋;杨学华;高剑波
2.腹部结外淋巴瘤: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 [J], 翁晔敏;张锋
3.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J], 王中娟;张追阳;吴文娟;张雷
4.泌尿系统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J], 杨希;党春江
5.少见部位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 [J], 窦彤;俞咏梅;崔艳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层螺旋CT表现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层螺旋CT表现

o rca t m r d m gn , 0 1 3 () 3 - 7 f e tl o . o I i 2 1 , 6 1: 13 . u Ab ma g
[] 胡 明华 , 3 翁嫒 英 , 吴玉 林 . 原发 性 胃肠道 淋 巴瘤 的 C T
诊 断 . 国 医 学影 像 学杂 志 , 0 7 1() 10 12 中 2 0 , 52: 5 .5 .
中 国医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C iee o ra o Meia I gn ・ 8 hn s u l f dclmaig J n 5 9・
放 射 诊 断 学 Di n s c ail y a ot doo g iR g
发于 胃窦和体 部,肠 道病变好发于 回肠末 端及 回盲部 。
变表 现为 以肠管 明显不规 则增 厚伴管腔 一明显狭窄为
主 ,增 厚 的肠管 厚度可均 一、也 可不均 一 ,同时增 厚
【] 吕衍春 , 卫君 , 6 范 刘立 志 , . 5 胃淋 巴瘤 的 C 等 2例 T征象
硬 。 胃肠 间质 瘤 C T主要 表现 为肿 瘤位 于 胃肠道 壁 内
黏膜下 ,推压 周围组织器官生 长方 式可呈腔 内,腔外 、 腔 内外 3种形 式 ,肿块 较 大时密度 多不 均匀 ,中央可 见坏 死 、囊 变、 出血 、钙 化, 可见 窦 腔 与肠 腔 相通 。
多层螺旋 C T可 以显示病 变 胃肠管壁 受累程 度和范 围、
57 57 0. 3.
中央为 带状低 密度 区,呈轨道 样表现 , 内见散 在不规
则 小片状低密度坏死 区; 轻至 中度增强 ; 限性病 灶 内 局 可 见黏 膜局 限性 破坏 并突 向 胃腔 。7例结肠 及 小肠 病
[] F ru c F u c .P i ay g srcl mp o 5 e r c iP ,Z c a E rm r a ti y h ma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用。笔者结合我科 8例原发性 胃肠道 淋 巴瘤 患者 的临 床及
累及整个 胃壁 ,亦可 以胃窦部 改变 为主。厚度不 等 ,多介 于
15~1. e . 00 m,增厚 的 内壁呈 波浪状或 分 叶状 ,胃外壁 光滑 , 周 围脂肪问隙清晰 ,增厚 的 胃壁密度 多呈软 组织样 等密度改 变 ,也有少部位低密 度改变 ,为液 化坏死 组织 。胃腔 容积缩 小 。增强扫描增厚 的软组织影轻中度强化 ,坏死组织则无强化
12 C . T设 备及 检查方 法
C :Se es1 T i n 6层螺 旋 C ( i— m T Se
2 2 2 小肠淋 巴瘤 ..
肠壁增厚 1 5— .c . 8 0m,范围广 ,可 以位
m n est n1 ,Frh e emay ,扫描参 数为 :层 厚 和 e¥snao 6 o h i G r n ) i e n 间隔 7 m,螺距 1—15 m . ,管 电压 10 V,管 电流 1 5 m s 2k 6m A 。
度 的狭 窄 ,Βιβλιοθήκη 般 不 弓起 完全 性 梗 阻。结 论 1

浸 润 、 结 节、 均 质 、轻 中度 强化 是 胃肠 道 淋 巴瘤 的共 性 特 征 , 准 确识 别 这
共性特征能对原发性 胃肠道淋 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起 到很 大的帮助。
【 关键词】 胃肠道;体层摄影 术,螺旋计 算机 ; 断 诊 【 中图分类号 】R453R734 4 . .1 3 【 文献标识码 】 【 B 文章编号】10 - 91 (02 7— 1 0 08 57 2 1)0 14 2 0—
患者均采取平扫 ,扫描范围 自膈顶至耻骨联合平 面。胃检查者 上机前饮清水 6 O~10 0 l 道检查者 上机前 2 O 0 m ,肠 h饮 3 %复 方泛影葡胺溶液 4 0— 0 m ,上机前再饮 20 。增强扫描采 0 50 l 0 ml 用高压注射器注 射对 比剂 为碘 海醇 ( 浓度 30 / ) 0 g L ,总量为

腹部淋巴结CT诊断

腹部淋巴结CT诊断

VS
详细描述
其他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与免疫系 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非感染、非肿瘤 因素有关。这些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表 现多样,边缘和形态可能有所不同。CT 图像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密度和强化特征 ,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
05
腹部淋巴结肿大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免疫调节剂
02
CT诊断技术
CT扫描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X线束环绕人体某一部 位旋转并采集多个层面的图像,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生成三维图像。
X线束穿透人体组织时,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导致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 强度不同,从而形成灰度不同的图像。
CT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腹部脏器和淋巴结的结构和形态,有助于医生对腹部疾病进 行诊断和评估。
腹部淋巴结CT诊断
目录
• 腹部淋巴结概述 • CT诊断技术 • 腹部淋巴结肿大的CT表现 • 腹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 腹部淋巴结肿大的治疗 • 病例分析
01
腹部淋巴结概述
淋巴结的生理功能
01
02
03
过滤淋巴液
淋巴结作为淋巴系统的一 部分,具有过滤淋巴液的 功能,能够清除病原体和 细胞碎片。
密度不均
腹部淋巴结密度不均,部分淋巴结 内部可能出现钙化或脂肪浸润。
腹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感染
腹部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由 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如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肿瘤
腹部淋巴结肿大可能是肿 瘤转移或原发性肿瘤的表 现,如淋巴瘤、胃癌转移 等。
其他疾病
腹部淋巴结肿大还可能与 一些其他疾病相关,如自 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 疾病等。

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

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

腹泻、 血、 便 体重 下 降 等 , 中小 肠病 变 以腹 痛 和 黑 其 便为主, 结肠 病 变 以腹 痛 、 便血 、 便次数 改 变为 主 。 大
1 2 设 备 与技 术参 数 . C 采用 Se n o tm S n ain6层螺 旋 T i me s mao e s t S o C 扫描 仪 检 查 5例 , i n o tm e st n T Se me sS mao S n ai o
强化 2 4例 , 中均 匀强 化 2 例 ( 3 ~3 ) 弥漫性 其 3 图 a c, 浸 润型 比肿 块 型 强 化更 均 匀 ; 均 匀 强 化 1例 ( 不 图
4; ) 1例升 结 肠 病 灶 于 动 脉期 仅 见 粘 膜 下 层 明显 强 化; 增强 后 动脉 期 C T值 3 ~ 7 Hu, 8 5 门脉 期 C T值
p o e a h l g c l r e r s e t ey r v e d Re u t r v d p t o o ia l we e r to p c i l e iwe . y v sl s
1 a in s we e d a n s d a rma y l mp o a o h p t t r ig o e s p i r y h m f t e 3 e
张 ” 例 , 套 叠 1例 , 梗 阻 1例 。回 盲 部 3例 : 润 型 2例 , 块 型 1例 , 灶 段肠 腔 呈 动 脉 瘤 样 扩 张 2例 , 套 叠 1 。 6 肠 肠 浸 肿 病 肠 例
结 肠 1 例 : 润 型 5例 , 块 型 6 , 变 段 肠 腔 呈 “ 脉 瘤 样 扩 张 ” 1 浸 肿 例 病 动 3例 , 套 叠 4例 , 发 肠 梗 阻 1例 。增 强 扫 描 2 例 , 肠 继 5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征象分析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征象分析
l 材 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统计 我院 20 0 5年 1 ~ o 8年 5月 经 病 理 证 实 的 资 料 月 20
6. 72 mm。 变多 数 密 度 均 匀 , 强 后 病 变 区轻 度 强 化 。 1例 病 增 有 增 厚 的 胃壁 平 扫 呈 分层 改 变 , 中央 条 带 状 低 密 度 , 轨 道 状 如
中 国 l床 医学 影 像 杂 志 2 0 } 缶 0 9年 第 2 0卷 第 2期 JC i Ci dI gn 2 0 , 0. , o2 hn l Me n mai 09 V 1 0 N . 2

1 9・ 2
原发性 胃淋 巴瘤 的 C T征象分析
C p e rn e fpj r a们 clmp o T a pa a cso r ma yg s y h ma
ne m rHo c 0
,S n g JO 2 胁 , J
【 键 词 】 胃肿 瘤 ; 巴瘤 ; 层摄 影 术 , 旋计 算 机 关 淋 体 螺
【 图分 类 号】 R 3 .; 8 44 中 75 R 1. 2 2 【 献 标识 码 】 B 文 【 章 编 号】 1 0 — 0 2 2 0 ) 2 0 2 — 3 文 0 8 16 (0 9 0 — 1 9 0
扫 描 范 围 同 前 ,对 原 始 数据 进 行 层 厚 1 3 m 的 重 建 ,包 括 ~m MP S D、 真 内窥 镜 等 。 R、S 仿
13 图像 分 析 .
P L少 见 , 指 原 发 于 胃部 而 起 源 于 黏 膜 下 层 淋 巴组 织 G 是
观察 内容 : 胃受 累 的 部 位 、 变 大 体 形 态 及 类 型 、 病 胃壁 厚 度 、 襞改变 、 皱 有无 溃疡 、 膜 受 侵 情 况 、 变 强 化 程 度 、 他 浆 病 其 器官 受 累 情 况 、 巴结 情 况 。根 据 胃 壁病 变 形 态 及 病 变 数 目 , 淋 将 病 变分 为 4型 : 发 胃壁 增 厚 型 、 发 节 段 性 胃壁 增 厚 型 、 单 多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摘要] 目的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水平。

方法收集17例经胃镜活检和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

17例CT检查中,3例扫描前10min口服3%泛影葡胺1 000ml,14例口服等渗甘露醇800~l 000ml。

平扫后行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5~30s,静脉期延迟70s。

分析CT表现。

结果17例PGML中,病变位于多位于胃窦(15例,占88.2%)和胃体(14例,占82.3%),且多同时累及胃窦和胃体(12例,占70.6%)。

cT表现为胃壁增厚17例,伴有肿块4例,形成直径2.5cm以上大溃疡4例。

17例胃壁均增厚为O.6~4cm,14例(82.3%)增厚胃壁增强幅度为14HU~25HU的轻、中度强化。

增厚胃壁强化均匀15例,见小片状坏死2例。

胃腔无明显狭窄且三期扫描形态可变7例,以胃壁增厚为主的浸润型14例(82.3%),肿块型3例,溃疡型4例。

肝脏均未见转移性病灶。

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位于胃窦和胃体,CT主要表现为浸润型,密度均匀,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可伴有大溃疡形成,在CT三期扫描中胃的形态可变。

[关键词] 胃淋巴瘤;cT;论断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PGML)发病率低,只占消化道肿瘤的1%~4%,但是为最常见原发于淋巴结外的恶性淋巴瘤。

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钡餐造影及胃镜易漏诊或误诊为胃癌,而两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完全不同。

由于螺旋CT近几年在空腔脏器疾病的诊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本文总结了17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水平。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了17例经胃镜活检和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23~73岁,平均53岁。

17例均行CT检查。

临床表现均有腹痛或腹胀,纳差10例,黑便7侧,消瘦6例。

1.2检查方法CT检查:检查前禁食10h以上,3例扫描前10min口服3%泛影葡胺l 000ml,14例口服等渗甘露醇800~1 000m[。

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纤维肉瘤
(四)淋巴源性肿瘤: 1. 淋巴管瘤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畸形或某些原因引起发病 部位淋巴液排出障碍造成淋巴液储留,导致淋巴管扩张增 生而形成的淋巴系统良性肿瘤,儿童多见,男女发病率大 至相等,多沿血管轴分布,呈多房、薄壁、水样密度肿块, 边界清楚葡甸生长,多房囊内分隔为特征,增强后分隔可 轻度强化。 2.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沿大血管 走行周围生长,易发生在中年男性,腹膜后淋巴瘤初期表 现为腹膜后某一区域多发的软组织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楚; 病变进展时,结节可相互融合成分叶状团块,内可见坏死, 增强呈轻度强化,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后方淋巴结肿大 为主时,将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向前推移,致其显示不清, 呈“主动脉淹没征”;增强可鉴别增大的淋巴结和血管影, 显示血管被包绕和移位的情况。
三、腹膜后肿瘤常推压腹膜后脏器和大血管使之移位,定位征
象主要有: (1)肿瘤与腹膜内器官间存在脂肪间隔可提示肿瘤来自腹膜后。 ( 2)腹膜后器官如胰腺、十二指肠向前移位,升、降结肠 前外 侧移位,肾脏明显旋转和移位,是上腹部腹膜后肿瘤的定位 征象。 ( 3)肿块紧贴腰大肌,腰大肌增宽或受压变形,密度不均,肿 瘤与相邻后腹壁或盆壁肌肉脂肪间隙不清或消失。 ( 4)肿瘤包裹主动脉或下腔静脉,腹腔大血管向前及向对侧移 位。 (5)肿瘤推压肝叶后缘的脂肪影前移; 肿瘤位于骶尾椎前,与 相邻盆壁肌肉脂肪间隔消失; 。
腹膜后畸胎瘤
畸胎瘤
鉴具有一定特征, 下列征象有助于鉴别定性诊断: ①良性腹膜后肿瘤边缘较光滑,密度均匀,其周围组 织器官无侵犯,而恶性肿瘤边缘不清,邻近组织器 官多有侵犯。 ②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CT表现为均匀液性低密度,边 界清楚,壁薄无强化。 ③神经源性腹膜后肿瘤多靠近中线沿脊柱两侧分布, 脂肪肉瘤多见于肾周围。 ④畸胎瘤为混合密度肿物,如含有脂肪、高密度钙化 等,为其特异表现 。

27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诊断分析

27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诊断分析
水平。
形 增 厚 , 1 0 3 0 m, 润 肠 管 周 长 均 超 过 小 肠 壁 1 2 部 约 . ~ .c 浸 /,
分 可 见 管 腔 不 规 则 狭 窄 或 狭 窄 与 扩 张 相 间 存 在 , 累肠 段 长 度 受
> 1c 3 肠 腔 内 可 见 分 叶 状 软 组 织 肿 块 , 小 约 18 30 0m ̄ 例 大 . ~ . c m。增 强 扫 描病 变 轻 至 中度 均 匀 强 化 , 例 伴 有 肠 套 叠 ( 2 3 图 、 3 。3 原 发 性 大 肠 淋 巴 瘤 中 肠 腔 内 偏 侧 性 肿 块 2例 , 壁 环 ) 例 肠 形 不规 则 增 厚 1 , 有 肠 套 叠 1 , T表 现 与小 肠 基 本 一 致 例 伴 例 C ( 4 。2 例 有 9例 同时 伴 有周 围 区域 淋 巴结 肿 大 , 匀强 化 。 图 ) 6 均
[ ] 黄 建 容. 酸 代 谢 与 妊 娠 期 肝 内 胆 汁 淤 积 症 研 究 进 展 6 胆 [] 重 庆 医学 ,0 4 3 ( ) 1 1 J. 2 0 ,3 7 :1 3 [] 戴 钟 英 . 娠 期 肝 内 胆 汁 淤 积 症 时 终 止 妊 娠 的 时 机 选 择 7 妊 [] 实 用 妇 产 科 杂 志 ,0 2 1 :1 J. 20 ,8 1
( 稿 日期 :0 60 2 收 2 0 - 80 )
l sa i fp e n n y i n h g n i e c r a Po t g l e t ss o r g a c n a i h i cd n e a e : r u a
[] E r se Gy eo erdBo,9 8 8 :1 J. u Obtt n cI po il1 9 ,0 3 J R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X线及CT诊断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X线及CT诊断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X线及CT诊断李立群;黄水和;姚惠芳;林云【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07(23)22【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淋巴瘤的X线钡灌肠及CT表现,钡灌肠观察病变发生部位、范围、黏膜破坏及肠管有无扩张或狭窄,CT观察结肠受累的部位、病灶大体形态、侵犯范围、肠壁厚度、浆膜及周围脂肪间隙受累情况、增强后强化程度、有无坏死、有无其他器官受累、肠旁及其他腹部淋巴结情况.结果:X线表现为多结节状充盈缺损伴肠管狭窄7例,肠管移位伴肠管边缘不整2例,肠管狭窄伴肠套叠2例,肠管狭窄伴不全梗阻2例,管状狭窄伴充盈缺损5例.CT表现为局灶性肿块型4例,节段环形浸润型10例,弥漫浸润型3例.结论: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X线及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总页数】3页(P3344-3346)【作者】李立群;黄水和;姚惠芳;林云【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15;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15;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15;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相关文献】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 [J], 郝兰春2.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J], 黎锦波3.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 [J], 卫英; 戴罡4.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 [J], 郝兰春5.多层CT诊断儿童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一例 [J], 次仁国吉[1];白玛[1];吴利忠[2];费晓春[3]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胃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胃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胃恶性淋巴瘤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20例胃原发性淋巴瘤中单个较大的不规则充盈缺损9例,其中7例形成“牛眼”征;6例表现为多个大小不等卵石样充盈缺损;3例形成单个巨大溃疡,1例表现为典型的“半月综合征”;多个大小不等浅淡龛影2例;7例胃腔变形,胃壁柔软,蠕动减弱。

4例胃原发性淋巴瘤进行ct扫描,3例弥漫性胃壁增厚,1例腔内不规则形肿块,3例胃周脂肪间隙欠清晰。

病理组织学结果:1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其中16例b细胞性,3例t细胞性;1例何杰金淋巴瘤。

结论: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是胃原发性淋巴瘤定性诊断主要的检查方法,ct扫描是有效的补充。

【关键词】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气钡双重造影;ctradiologic diagnosis of primary gastric lymphoma【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adiologic diagnosis and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rimary gastric lymphoma. materials and methods 20 cases with pathologic-proved primary gastric lymph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double-contrast barium meal examinations of 20 cases: single magnus irregular filling defect (n=9), in which 7 casesdemonstrated buphthalmos sign; multiple inequality of size, pebble-shaped filling defect (n=6); single great ulcer (n=3), in which 1 case presented typical crescent-shaped sign; multiple inequality of size, shallow niche (n=2); 7 cases revealed deformity of gastric lumen, soft of gastric wall, weakening of peristalsis. ct scans were performed in 4 cases,3 cases revealed diffuse thickening, 1 case revealed irregular mass in gastric lumen. perigastric fat space of 3 cases was not clear. pathologic findings: non-hodgkin’s lymphoma (n=19), including b-cell lymphoma (n=16) and t-cell lymphoma (n=3); hodgkin’s disease (n=1). conlusion double-contrast barium meal examination was the chief and first selected examination on diagnosis of primary gastric lymphoma, and ct scan was the effective supplement.【key words】 gastric;primary lymphoma;double-contrast barium meal,ct.【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23-03胃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是胃非癌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4%,其中胃约占50-70%[1]。

腹部结外淋巴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腹部结外淋巴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css sl n( css rn2css s a t t e5css adcln( c ddioea jnt n) 2css T els n 2 ae) pe 2 ae) e ( ae) m li e i ( ae) n oo i l e ecclu ci ( ae) h i s , e , , ln sn nu l o . eo
结外
腹腔
C T
T e CT i g o i a d d fe e t ld a n sso b o n l x r n d l y p o Xu L n ,S a io g i n e p e h d a n s n i r n a i g o i fa d mi a t a o a m h ma s e l o g h h Ha r n .Yxig P o l
化 。结 论
腹 部 淋 巴瘤 共 性 表 现包 括 : 体 密 实 ; 体 内 可 见原 有 组 织 的 解 剖 结 构 残 留 :T多 为等 或 稍 高 密 度 ; 强 一 般 瘤 瘤 C 增
轻 度 至 中度 延 迟 强 化 : 累脏 器 整 体 形态 尚存 。 受
【 键 词 】 淋 巴瘤 关

3 ・ 2
中 国 现代 医药 杂 志 2 0 0 9年 2月 第 1 卷 第 2期 MM C F b 2 0 ,V l1,N . 1 J , e 0 9 o 1 o 2
腹部结外淋 巴瘤的 C T诊 断及鉴别诊 断
徐龙 单海荣
通 过 对 腹部 结 外 淋 巴 瘤 C T表 现 的 回顾 分 析 ,加 深 对 该 病 的认 识 , 以提 高 对该 病 的 诊 断水 平 。方 法
【 要 】 目的 摘
经 手术 或 穿 刺 病 理 证 实 的 淋 巴瘤 患 者 1 例 , 前 经 多排 螺 旋 C 3 术 T平 扫 、 脉 期 、 脉期 及 延 迟 期 扫 描 , 该 组 病 例 的影 像 动 门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必将成为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1]Zhang W,Williams DS,Koretsky AP.Measurement of rat brain perfu-si on by NMR using spin l abeli ng of arterial water:in vivo determinationof the degree of spi n labeling[J].Magn Res on M ed,1993,29(3):416-421.[2]Bruening R,Berchtenbreiter C,Holzknecht N,e t al.Effec ts of threedi fferent doses of a bolus injection of gadodiamide:as sess ment of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 ume maps in a blinded reader s tudy[J].Am J Neuroradi ol,2000,21(9):1603-1610.[3]Thompson HK Jr,Starmer CF,Whalen RE,et al.Indicator transi t ti meconsidered as a gamma variate[J].Circ Res,1964,14:502-515. [4]Zierler KL,Theoretical basis of i ndicator-dilution methods for measuringflow and volume[J].Ci rc Res,1962,10(3):393-408.[5]Rosen BR,Belliveau JW,Vevea JM,e t al.Perfusion imaging wi th NMRcontras t agents[J].Magn Res on M ed,1990,14(2):249-265.[6]Villringer A,R osen BR,Belli veau J W,e t al.Dynamic i maging withlanthanide chelates i n normal brain:Contras t due to magnetic s uscepti-li ty effects[J].Magn Res on M ed,1988,6(2):164-174.[7]Grandi n CB,Duprez TP,Smith A M,et al.Which MR-derived Perfusionparame ters are the best predictor of infarc t growth in hyperac ute s troke?comparative study bet ween relative and quanti tative meas ure ments[J].Radi ology,2002,223(2):361-370.[8]Helenius J,Perkio J,Soi nne L,et al.Cerebral hemodynamics i n aheal thy populati on measured by dynamic s usceptibility contras t MR i m-aging[J].Ac ta Radiol,2003,44(5):538-546.[9]Kl uytmans M,Van der Grond J,Viergever MA,et al.Gray matter andwhi te matter perfusion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oti d artery le-isions[J].Radiol ogy,1998,209(3):675-682.[10]Rempp KA,Brix G,Wenz F,e t al.Quantificati on of re gional cerebralblood flow and volume with dynamic suscepti bility contrast-enhancedMR imagi ng[J].Radiology,1994,193(3):637-641.[11]Hamberg L M,Macfarlane R,Tasde miroglu E,et al.M easure ment of ce-rebrovas cular changes in cats after transient ische mia using dynamic magnetic res onance imaging[J].Stroke,1993,24(3):444-450. [12]Reith W,Heiland S,Erb G,e t al.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T2*-weighted MRI in patients wi th cerebrovascular dis ease[J].Neuroradio-logy,1997,39(4):250-257.[13]Knopp EA,Cha S,Johnson G,et al.Glial neoplas ms:dynamic contras t-enhanced T2*-wei ghted MR i magi ng[J].Radi ology,1999,211(3):791-798.[14]Hartmann M,Heil and S,Harting I,et al.Di stinguis hing of primary ce-rebral lymphoma from hi gh-grade glioma w i th per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 onance imaging[J].Neurosci Lett,2003,338(2):119-122. [15]Law M,Cha S,Knopp EA,et al.High-grade gliomas and solitary me-tas tases:differenti on by using perfusion and proton spectroscopic M Ri maging[J].Radiology,2002,222(3):715-721.收稿日期:2004-11-20修回日期:2005-06-25原发性腹部淋巴瘤的CT诊断谢莉娜(天津市第四医院放射科,天津300222)关键词:淋巴瘤;肝脏;胃肠道;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中图分类号:R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05)08-0756-02腹部脏器如肝、脾、胃、小肠和结肠等有较多的淋巴组织,除作为中、晚期淋巴瘤全身病变的一部分外,也可单独发生淋巴瘤。

原发于肝、脾等实质脏器的淋巴瘤和胃肠道淋巴瘤在CT图像上均有一定特征性,而C T对这类疾病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现仅就原发性腹部淋巴瘤CT诊断及其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

原发脏器的淋巴瘤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¹病变仅累及某一脏器,一般无邻近淋巴结累及;º无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血象正常,病理证实为淋巴瘤[1]。

1肝脏原发淋巴瘤(PHL)1.1病理及临床表现PHL少见,病理上几乎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根据其大体病理特点,病理上分为单发肿块型、多发结节型和弥漫浸润型,以单发肿块型最常见,而弥漫浸润型甚少见[2,3]。

近来有报道肝黏膜相关淋巴瘤为低度恶性肿瘤,术后随访2年一般情况良好[4]。

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主要为低热、上腹不适或疼痛等。

1.2C T表现可发现肝内单个或多个软组织低密度灶,病灶多较大,C T上有一定特点。

平扫见病灶密度较低、均匀,边缘多清楚,病灶内多无钙化。

普通C T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较大病灶内可见无增强坏死区。

螺旋C T多期扫描及延迟扫描更易显示PHL CT影像特征而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其特征是:动脉期病灶呈明显补丁样的不均匀强化,但不超过周围肝实质密度;门静脉期和肝实质期为明显环形强化,中心密度可不均匀;延迟扫描病灶不缩小[4]。

2脾原发淋巴瘤少见,镜下所见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表现主要为脾大以及由此造成的压迫症状。

巨块型和多肿块型原发淋巴瘤C T平扫脾增大,脾内较大低密度病灶,边界较清;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显示。

均匀弥漫型和粟粒结节型CT上难与淋巴瘤浸润脾相区别。

3肾脏原发淋巴瘤由于肾脏缺乏淋巴组织,原发肾脏的淋巴瘤极为罕见。

CT检查显示肾脏实质内低密度占位,多为单发,有轻度增强表现。

即使肿瘤较大时,也无肾血管受侵犯或肾静脉癌栓的表现。

后腹膜无肿大淋巴结[1]。

也有报道肾单发实性肿块并腹膜后淋巴结受侵[5]。

因此,单发肿块型淋巴瘤与肾细胞癌的CT鉴别较困难。

4胃肠道原发淋巴瘤胃肠道淋巴瘤在结外淋巴瘤中居第一位。

起源于胃肠道的淋巴瘤为胃肠道淋巴瘤。

4.1病理学表现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起自胃肠道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的淋巴组织,其中2P3以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而霍奇金淋巴瘤极为罕见[6]。

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通常是B细胞起源,少数是T细胞起源,研究表明,大多数低分化B细胞胃肠道淋巴瘤起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7]。

胃本身的淋巴组织很少,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所有特征都可以在胃黏膜表现。

有报道这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HP)慢性感染导致慢性胃炎进而引起淋巴组织增生,且有病例报道HP检验为阳性[8]。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MALT淋巴瘤与HP感染有关,其HP感染率可高达90%,而根除了HP感染后,其病变逆转率可高达60%~ 80%,因而根治HP成为治疗该病的第一种推荐选择。

但有关肠道的HP感染报道极少,是否肠道淋巴瘤发病也主要与HP 感染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9-12]。

绝大多数MALT淋巴瘤属低度恶性的B细胞来源,当其向高度恶性转化后,则与HP的关系不再密切。

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往往在胃肠道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沿血管长轴生长,再向腔内、腔外侵犯,可以是局部或弥漫性黏膜增粗、壁增厚,也可以是局部单发、多发结节或肿块,表面可有溃疡、穿孔甚至瘘道形成。

病变进展可侵及邻近淋巴结或组织器官[13],个别患者甚可致远处器官转移。

4.2临床表现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见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

上腹痛为其常见症状,另外,还可出现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呕血或黑便等症状,少数可有穿孔或肠套叠,主要视发病部位而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