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民歌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特点与以级进为主的旋法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3.2.3主属移宫

在民歌中,移宫转调是常见的旋律对比手法,常以4为1的宫转入下属调,相比之下,主下属的移宫显刚性,而主属移宫显柔性。苏南民歌以柔性见长,它的转调自然大多是主属之间的移宫。如苏州民歌《姑苏风光》“大九连环”中的片断旋律:

谱例12:

这首民歌前移属D宫调,通过间奏的过渡,转入以7为3的5宫属调(A宫调),旋律委婉,感觉柔似轻纱。以上四点是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的,又以第一点为基本特点。如果我们独立地看其中某一个特点,并不一定只在江南民歌中存在,只有综合起这几点才能显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江南民歌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特点外,为了表现它的柔性特点,还有许多别的表现手法:

第一,民歌的速度大多处理成中速或中速偏慢。因为一般来说,快则刚,慢则柔。这样使每一个单位拍内连接较多的乐音,旋律跌宕起伏,婉转悠扬。如《孟姜女》中的一段旋律: 谱例13:

这中间用慢速处理,较多地出现十六分音符,甚至三十二分音符,生动地表达了孟姜女愁肠百结,柔肠寸断的情丝。很少用不稳定的切分节奏,从而在节奏上给人以平稳、柔和的感觉。

第二,倚音和波音的装饰处理起到软化作用。在歌曲中,我们为了将音调唱得更细腻动人,常采用的方法是用装饰音去处理骨架音。苏南民歌中常添加倚音和波音来软化旋律线条,更传神地表现出吴语方言的美感和曲折音调的柔和性。如《蝴蝶飞来又飞去》的旋律:

谱例14:

第三,延伸扩展乐句,达到优美、抒情的目的。如《江湖浪》中的一段柔情缠绵的旋律:谱例15:

第四,用“鱼咬尾”的方式来发展音乐,这种手法在苏南民歌中较多见,它使乐句与乐句之间温和,柔润,无跌宕起伏之感,旋律朴实而柔美。如苏州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谱例16:

四、江南民歌形成原因

4.1各种因素对文化艺术个性的影响

总的说来,在我国境内,政治制度、哲学、伦理、宗教等各种因素对各地区的人们的影响是大同小异的。大同者,中华民族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儒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提出的“三纲五常”伦理秩序深入人心,一向要求人们顺应自然、服从礼仪、克制情感、节制欲望、乐天安命,以求得生活的和谐,社会的祥和,甚至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地步。与此相配合的,还有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的鬼神惩戒,善恶感应;凡此种种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都极大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恪守礼法,顺从怯懦,温和谦让,避祸求安,因循守旧,迷恋传统的文化心理特征,这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小异者,则由于地域的不同,有的地区离封建统治中心近,禁锢更甚,影响更深;有的地区“天高皇帝远”,难免有些鞭长莫及,照顾不周;有的地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历来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刻意经营,决不掉以轻心;有的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则常常会眼开眼闭,听之任之。从这个角度上说,吴越地区的情况正处于中间状态。比起中原地区来,这里所受封建礼教的桎梏要适当轻些,比起西南、东北等边远地区来,这里的人们所要遵循的种种“规矩”毕竟又要多得多。因而表现在文化心理个性上,吴越地区比中原地区要开放、自由、随和、浪漫一些,而比起西南、东北等边远地区来,则又较为循规蹈矩,多一些温文尔雅,细腻精美,而少一些粗犷豪爽,激越奔放。

4.2 生产力发展水平

熟悉吴越地区历史的人都知道,吴越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史前时期并不低于中原。但由于种种原因,自有文字记载之来,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中原人称之为蛮荒之地。吴越地区的生产经济也确实落后于中原。然而,由于这一带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毕竟十分适宜于经济开发,又由于历史上几次大移民,大大加强了吴越人征服自然的能力,吴越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终于又迅速得以提高,到明清之际,就已经出现领先的趋势了。明朝后期,吴越地区的丝织业中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由于经济繁荣,这一带的大城市日趋繁荣,小城镇星罗棋布,读书人越来越多,文化娱乐遍及城乡,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势必造成文明水平的提高。

一般说来,文明水平较高的群体,其情感世界往往会比文明水平较低的群体更复杂些、丰满些。但是随着文明水平的提高,教养、礼仪、规矩等因素也随之得到加强。于是人们内心骚动时的情感渲泄也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循规蹈矩”的意思。反之,文明水平较低的群体,则习惯于随心所欲,毫不隐瞒地渲泄他们的情感冲动。虽说他们也受习俗、禁忌的制约,但毕竟较少人为的规矩。这就是说,文明水平较高的群体由于有较强的控制自我情感流露的能力,所以一般往往追求规范、含蓄、雅致;同时又无可奈何地暴露出一些着意雕琢的缺陷,不够豪爽、雄浑。而文明水平较低的群体,则由于缺少这种控制自我的能力,往往喜欢直接地、随意地渲泄他们的情感,于是就在文化艺术心理上呈现一种祖犷、豪放乃至杂乱、迷狂的个性特征。

从这一点上说,吴越神歌所呈现的温文尔雅、精美细腻的艺术个性特征,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本身有着一个形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随着生产力——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它的世俗化倾向愈趋强烈,这种个性特征也随之而不断得到加强,不断变得清晰起来。

吴越神歌虽说是一种民间文化,与吴越地区的上层文化相比较,它还比较粗野。但是到了近代,这种情况也有了很大改观。由于吴越地区的小城镇星罗棋布,交通又十分方便,就使得城乡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许多原在城镇小市民阶层流布的俗文艺,诸如弹词、评话和各种戏曲也都几乎渗透到了这一带乡村的绝大多数角落,这种俗文艺的流布无疑会提高当地农民的审美水平。还有一批下层文人,虽通笔墨,却又无缘走上科举之路,也就混入民间,甚至染指于俗文艺。他们中间有的参与评话、弹词、宣卷和戏曲的改编或创作;也有的人插手到神歌文化中来,参与了一部分神歌作品的改编。而这种下层文人的创作活动,也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神歌文化的艺术风格。

4.3环境成因

4.3.1、生态环境

吴越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有个历史发展过程,但总的说来是适宜于农耕生产的。太湖流域与宁绍平原一带,唐宋以来就成为中国的粮仓,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一般来说,长期在温润的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人们,往往具有和谐、平衡、机敏、细腻的心理特征。与此相比照,寒冷的气候使人勇敢、豪爽,却容易僵硬、迟钝;炎热的气候使人活跃、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