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的研究条件和质控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二)动物实验室管理的国际、国家标准 (三)动物实验质量管理的体系化 (四)实验动物的福利与实验的伦理 (五)中国医疗器械实施GLP的必要性
一、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需要明确的问题
(一)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的国家行为—指导原则
年度指导原则发布情况
81

52
45

30
缝线 吻合器 结扎夹 中心静脉导管
有源植入性器械
有源功能性 有源辅助性 (手术导航系统)
有源非植入性器械
(二)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安全性与有效性
医疗器械临床前评价主要目的是研究它的安全性; 生物相容性是医疗器械安全性的特征之一; 有效性不是临床前评价的主要方向,但是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有效性内
(三)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物理性与有效性
在物理评价中,如器械材料的刚性、弹性、能量、疲劳性能等由于动物受试体和人体在体重、 体积、活动量、肌肉密度、骨质强度、形体结构、结构性力学等方面的差异极大,而这些特性 一般是器械的重要技术特征,是产品有效性的组成之一,如骨钉、人工关节、椎体融合器、牙 科材料等等,因此不可能(不完全能)通过动物试验来验证受试器械临床的有效性。
我国共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年约37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全国死亡人数的42%。心血管 类医疗器械领域一直是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之一。
目前我国心血管植入医疗器械本土企业与欧美竞争对手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差距,高端介入耗材以 及心脏起搏器占据了市场总份额的80%,美敦力、圣犹达、波士顿科学、雅培等国外企业。随着 国内企业技术的积累以及研发的不断投入,国内企业已开始有所突破。
(四)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与生物相容性研究
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临床前评价是直接将此种器械材料的制件(或完整器械)植入动物体内适当 位置后进行的观察和评价。
生物学相容性研究一般是用受试器械(材料)提取的供试液和空白对照液注入受试动物体内后 进行的观察和评价。
GB/T16886系列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直接植入后的试验方法相比较,后者更接近于客观实 际。
心血管植入医疗器械热点相对较多,比较关注的创新方向集中在经导管瓣膜介入、冠心病诊断类 器械、心脏起搏器、药物球囊、射频消融器械和心脏封堵器等几个方向。 资料来源:《2018-2020中国大健康产业投资研究报告》
二、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的研究条件
(一)标准化的动物房和规范化的运行管理
动物设施及环境的标准化 动物、饲料和垫料的标准化 人流、物流、动物流、气流的走向 实验动物接收、检疫的程序和规范化 温度、湿度和压差控制 房间的洗消 动物房及房内动物个体情况记录 水电气系统运行记录 异常动物留观处置 尸体处理 污水处理
2007
2008
8 2009
1 2010
15 2011
4源自文库2012
16 2013
2014
13 2015
2016
2017 2018.06
年度
2007年-2018年6月发布的指导原则文本265件,其中涉及临床前动物实验的
文本有41部。涉及12大类:
血管疾病类器械
各类手术留置性材料
结构性心脏病类 骨科类材料 眼科类材料(角膜) 牙科类材料 各类导管 各类补片 各类止血材料 各类防粘连材料
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的研究条件和 质控概要
The research condition & quality control general view of preclinical animal experiments about medical devices
报告提纲
一、医疗器械临床前评价需要明确的问题 二、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的研究条件 三、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质控的主要内容
(二)万级现代化的杂交手术室
介入导管室 杂交手术室 外科手术室 显微外科手术室 器械、耗材室术 试品室 档案室
后观察室 气体库 洗涤室 消毒室 空调机房
(三)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的检测实验室
CT室、Micro-CT(OCT) 直接数字化X射线室 血液相容性实验室 细胞与病原分子生态实验室 细胞毒性实验室 致敏和刺激实验室 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室 遗传毒性实验室 称量分析室 病理学实验室
(五)创新性医疗器械的临床前动物实验
创新性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试验和评价应在临床前动物实验之前进行; 创新性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实验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前要经过生物学评价的目的是一样的,
但临床前动物实验的目的和结论(代谢、病理组织学等)要更宽泛、更客观一些。 临床前动物实验的很多项目是生物相容性试验中不能包含的,这就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质量管理规范》(2016.6.1起执行)第二章、第七条中为什么提出创新性医疗器械要进行动 物试验(临床前试验)的原因。 创新性医疗器械不能用生物相容性试验来替动物试验,如果不进行临床前动物试验而代替 以生物相容性试验后直接用于临床研究,是对将要参与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极端不负责。
(六)心血管类医疗器械的创新方向
容; 建立适当的模型,有效性的研究可以作为临床前评价的重要内容,即
试验器械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预期用途的符合性,但是,这种研究结果 不能作为医疗器械有效性评价的客观证据,只能作为是否可以转入人 体进行临床研究的辅助参考。
有效性的客观研究是不切合实际的,有时侯一定要在动物试验中验证医疗 器械的有效性仅是生产厂家的一厢情愿! 但是也有例外,如止血材料可 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确证。 无论怎样设计试验模型,均与器械预期使用的人体对象存在较大的 差异; 设计和完成一种符合或近似预期使用人体对象的动物模型难以实 现; 临床前试验和生物相容试验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可控制因素,加之动 物模型与人体反应的差异,以及人体本身的个体化差异,使动物试 验和生物相容性试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医疗器械临床研究 阶段才是其有效性验证的关键阶段,也是安全性的另一验证(确证) 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