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区)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洁净区人员控制管理规程

洁净区人员控制管理规程
2.4.洁净区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取样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2.5.临时外来人员在进入洁净区前,必须按《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管理规程》经过审批同意后,并在洁净区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才允许进入。对进入洁净区后,应进行监督,以防止临时外来人员对洁净区的环境、产品等带来污染。
洁净区人员控制管理规程
文件编码
SMP-SC-0015-01
项 目
签名
日期
起草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批准人
年 月 日
生效日期
分发范围
生产部、质量部
颁发部门
质量部
受控印章
一、目的
建立洁净区人员控制管理规定,确保洁净区的人员数量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防止过多的进入人员会带来洁净区空气质量及环境的污染,从而造成对产品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2.6.洁净区内生产人员定员上岗,限制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入的人数。
2.7.洁净区内所限制的最高人数确定依据为:
2.7.1.根据产品生产工艺需要对各岗位定员要求确定基本人数需要:
2.7.2.根据《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及《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1的要求:洁净厂房D级区内人员净化用室面积,按平均每人2~4㎡计算,确定一次进入洁净区域内人员数量。
4
11
软胶囊间
D级
3
5
12
配液间
D级
2
3
13
化胶间
D级
2
2
2.9.生产部经理批准非生产人员进入时应考虑不得使洁净区各房间人数超过限额。
2.10.生产部制定生产计划、生产车间安排生产进度、设备维修时等均不得使各洁净区房间人数超过限额标准。

洁净区管理制度及流程

洁净区管理制度及流程

洁净区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制度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洁净区的洁净环境、培育卫生习惯,提高大家的整体素质和医院的形象,特制定并实施本制度。

依据:国家卫生部有关法律法规、医院卫生管理制度等。

二、洁净区的管理原则1. 彻底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2. 倡导全院全体员工关心、维护和提高环境卫生水平,提倡整理工作,创建整洁环境。

三、管理范围洁净区包括门诊诊室、配药室、诊断科、手术室、产房、急诊科、输液室等,按照医院区域划分为二级一次、三级一次、及重症监护室。

四、环境卫生站管理1. 管理职责负责制订防疫、清洁卫生、垃圾处理等规章制度。

2. 工作内容(1)负责拟订洁净区的清洁计划,每月检查一次,并填写检查表。

某些重大节日、假天等全院进行集中清洁、整理。

(2)负责洁净区内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和使用物品的卫生管理。

(3)每周通过内部评审和检查检查清洁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责必不居质检不良者。

(4)建立、完善洁净区环境卫生的质控管理制度,指导各科室规范管理环境卫生。

3. 工作程序(1)按照规定,定期擦拭地板、门窗、医疗设施等。

(2)立即处理各种突发问题。

(3)利用专用消毒剂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4)清理垃圾,并分类处理。

五、医疗废物处理1. 因洁净区产生的医疗废物,严格按规定要求分类、包装,统一交给环卫工人处理。

2. 全院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删除费用,落实人员、车辆、设备、物资及有关的宣传教育、培训和考核,医疗废物不得随意处理。

六、制度的执行与考核1. 制度的执行由负责人负责。

每月以科室为单位,由质控科按月抽查整理通知书和清单,逐一核实。

2. 质控科根据每月整理情况制作“洁净区质控月报”汇总情况。

3. 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洁净区环境卫生的质控管理制度,指导各科室规范管理环境卫生。

七、责任追究根据医院管理制度,对于在洁净区管理上不按要求执行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记录在档案。

八、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

一、目的:建立洁净区的管理标准,监测环境是否达到规定的洁净级别。

二、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洁净区域和微生物限度室。

三、责任1. QC室主任对本规程的制定负责;2. QC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

四、内容1. 悬浮粒子1.1 监测频率和限度如下表:“静态”标准。

1.2 监测方法1.2.1采样管道必须干净,严禁渗漏,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并定期对仪器作检定。

应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μm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

1.2.2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

1.2.3可根据需要采取静态测试或动态测试,静态测试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所采用的测试状态。

1.2.4在静态测试时,对单向流洁净室(区)而言,测试宜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m后开始。

对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宜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m后开始。

1.2.5测试人员应穿戴好与其洁净度相适应的工作衣、工作帽,采样时应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1.2.6应按采样点布置规定布置采样点位置及其数目,布置采样点应避开回风口,最小采样量应按其相应规定确定。

1.2.7最少采样点数目如下表:1.2.9采样次数的限定:对任何小洁净室(区)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的数目不得少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

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多于1次,且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

1.2.10更换初中高效过滤器之后必须监测,合格后才可正常运转。

2. 沉降菌2.1 监测频率和限度如下表:2.1.1表中数值均为平均值。

2.1.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计数。

2.2 监测方法2.2.1沉降菌的测试点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和气流扰动较小的地方。

采样点的布置参照GB/T 16294-2010执行。

2.2.2采样点的位置:一般在离地面0.8m~1.5m左右(略高于工作面)。

洁净室(区)监测标准管理文件

洁净室(区)监测标准管理文件

洁净室(区)监测标准管理规程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目的:为保证洁净区(室)环境符合规定,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特制定本管理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要求的生产或检验区域。

3、责任者:洁净室(区)的监测人员,生产部,工程部,质量部,各洁净室(区)的主管部门。

4、管理规程4.1 洁净室(区)定义:需要对环境中尘埃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

4.2 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等级划分4.2.1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结合2010版GMP相关规定,将洁净区域划分四个级别:A、B、C和D级。

4.2.2 洁净度级别标准:(表二)洁净室(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备注:1. 静态定义:指所有生产设备均已安装就绪,但没有生产活动且无操作人员在场的状态。

2. 动态定义:指生产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规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的状态。

3. 工作区采样点的位置离地0.8~1.5m左右(略高于工作面)。

4.3 洁净室(区)要求4.3.1 与非洁净室(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设施,人、物流向必须合理;4.3.2 温度和相对湿度:温度为18-26℃,不同的产品按工艺要求控制好相对湿度;4.3.3 洁净室 (区)内必须补偿和保持室内所需的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量值应取下列风量的最大值:非单向流室总风量的10﹪-30﹪,单向流室总风量的2﹪-4﹪;4.3.4 生洁净室(区)的静压差4.3.4.1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4.3.4.2 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静压差必须大于等于10Pa;4.3.4.3 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4.3.4.4 产尘操作间(如粉料的取样、称量、混合、分装或包装等操作间)必须与其相邻的室(区)保持相对负压,配备捕尘装置。

4.3.5 洁净室(区)的噪声级,动态测试时不宜超过75db(A级),当超过时,应该采取隔声、消声、隔震等措施。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制定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以规范洁净室(区)的环境监测,确保洁净室(区)的洁净度达到标准。

2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的温湿度、压差、风速、风量、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的测试。

3 责任化验室环境检测人员、QA人员、原料车间。

4 引用标准4.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4.2《中国药典》(2015版)。

5 流程图N/A6 内容6.1环境监控简介6.1.1环境监控对象包括空气、表面和人员。

6.1.2监测项目包括温湿度、压差、风量风速、悬浮粒子、微生物监测等。

其中,微生物监测包括空气微生物监测、表面微生物监测以及人员卫生监测。

(1)空气微生物的测定有浮游菌和沉降菌两种测定方法。

(2)表面微生物监测用来监测生产区域表面以及设备和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数量。

(3)人员卫生监测的关键是手套和洁净服表面的微生物监测。

6.2温湿度的监测6.2.1测试标准6.2.1.1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6.2.1.2 C级和D级洁净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6.2.2测试周期:每天记录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6.2.2.1主要房间都应放置温湿度表,可随时观察温湿度变化情况,并记录。

6.2.2.2由空调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监测,并填写监测记录。

6.2.3当发现监测结果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时,应立即通知主管领导和空调岗位人员,对空调系统进行调整,记录并归档。

6.3压差的监测6.3.1压差表安装在墙上,可随时观察室内外压力变化情况,并记录。

6.3.2测试时所有空调系统应处于连续运行状态。

6.3.3观察压差时,洁净区所有门应关闭,不许有人穿越房间。

6.3.4监测频率:洁净室(区)的压差每天记录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6.3.4监测人员:空调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在动态条件下监测,填写监测记录。

洁净区管理规程

洁净区管理规程

洁净区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食品医疗类洁净区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食品医疗类洁净区,包括生产车间、实验室和包装区等洁净区。

第三条洁净区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医疗类洁净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流、洁净度等要求。

第四条洁净区管理应坚持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保护员工和公众的利益。

第五条指派专人负责洁净区的管理工作,并配备相应的洁净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六条按照洁净区管理制度,确定洁净区的使用、进出、消毒和设备维护等要求。

第七条洁净区应定期进行洁净度检测和校准,确保洁净区达到预设的洁净度要求。

第八条洁净区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洁净区的设施与设备第九条洁净区的设施与设备应符合食品医疗类生产的要求,包括生产线、操作台、灯光设备、空调设备等。

第十条洁净区的设施与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一条洁净区的设施与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应及时完整,包括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内容等。

第十二条洁净区应设置合理的消毒设备,包括手消毒设备、物体消毒设备等。

第十三条洁净区的设施与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洁净区设施与设备的进出场管理应严格执行,避免非授权人员进出洁净区。

第三章洁净区的入口和衣物管理第十五条洁净区的入口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度不被污染。

第十六条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应穿戴符合洁净区要求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并进行相关的培训。

第十七条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无菌手消毒和鞋底消毒,确保洁净区的卫生状况。

第十八条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确保洁净区内人员的合法身份和职责。

第四章洁净区的操作和生产管理第十九条洁净区的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遵循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

洁净区管理规程

洁净区管理规程

洁净区管理规程1. 目的建立洁净区环境监控管理规程,规范净化车间管理,确保洁净区生产环境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洁净区的环境管理。

3. 职责质量部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各检查员按照本规程对洁净区进行管理。

4. 净化车间环境管理要求4.1. 基本要求a) 洁净室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够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交接处宜成弧形,以利清洁。

b) 洁净室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在设计安装时应避免积尘。

c) 进入洁净室空气须净化,并按生产工艺要求划分洁净级别,洁净室的空气应定期进行尘粒数和微生物数的监测和记录。

d) 洁净室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边接部门均应密封,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

洁净室与室外大气静压差应大10帕,并有指示差压装置。

e) 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洁净室之间的人员及物料出入,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4.2 洁净室温湿度控制要求:4.2.1基本要求a) 温、湿度是影响产品工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故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必须对温、湿度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符合预定的规格标准要求;b) 洁净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4.2.2 温、湿度监测仪器及安装位置:a) 洁净区内温、湿度监测,是采用数显式温湿计进行,其温度和湿度同时显示。

但是,对于温湿度的调控,是通过安装在总回风管道上的温湿度探头来进行负反馈调控的;b) 温湿度计是安装在洁净区关键操作房间或区域内,对于非关键区域或房间,未安装温湿度计;c) 温湿度计要安放在房间墙壁固定的地点,严禁乱摆乱放,要远离温度过高和湿度过大的区域;d) 温湿度计的温度精度为0.1℃,湿度精度为1%,在进行温湿度记录时,应按测量的精度进行;e) 温湿度计安装的位置,所测得的温湿度数据,应能代表房间内基本的温湿度状况,不要放在最冷点或最热点;f) 温湿度计应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测量的数据真实、有效。

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

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

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是指在洁净室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洁净室是一种具有特殊空气过滤设备和环境控制系统的特殊房间,用于控制室内空气中的微尘、气体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洁净室进入与离开、操作流程、戴服装规范、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几个方面提出管理规范。

一、洁净室进入与离开规范1.洁净室的人员进入前应穿戴好符合洁净室标准的工作服和鞋套,并接受洁净室入口处的人员清洁验证。

2.进入洁净室前需使用专用洁净设备进行吹扫,确保身上没有灰尘和杂质。

3.进入洁净室前应接受培训,了解洁净室的工作原理、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

4.进入洁净室后应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不得擅自吃东西、抽烟或乱扔废弃物品。

5.离开洁净室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清洁验证,确保不携带洁净室外的有害物质。

二、操作流程规范1.在洁净室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活动和移动,避免产生过多的微尘和颗粒物。

2.操作人员应遵守洁净室的工作要求,不得随意调整洁净室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

3.操作人员在洁净室中禁止使用带有发射静电的设备,以避免静电引起的灰尘积聚和火灾事故。

4.洁净室内不得出现废品堆放,产生的废弃物应当及时清理,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三、戴服装规范1.洁净室工作服应定期更换和清洗,不得随意穿戴进入洁净室。

2.洁净室工作服应使用统一配发的专用服装,并保持其干净整洁。

3.工作服应具备抗静电和防尘功能,穿戴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摩擦和损坏。

四、设备使用与维护规范1.洁净室设备的使用应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和参数。

2.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清洁和维护,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

3.在设备维护期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洁净室的正常运行和环境质量。

4.定期进行设备验证和检测,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是确保洁净室工作环境正常运行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规范和要求。

ISO22000化验室洁净区管理规程

ISO22000化验室洁净区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化验室洁净区管理规程,确保化验室洁净区的工作行为、卫生及安全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化验室洁净区的管理。

3职责:化验室洁净区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控制要求:4.1进出化验室洁净区人员、行为及物品要求:4.1.1 非工作人员、皮肤有外伤、炎症者,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洁净区或在室内进行有一定危险度的病原体的操作。

4.1.2 未按规定除去化妆品、首饰、手表等物品或未穿洁净工作服者不许进入化验室洁净区。

4.1.3 未按规定经过洁净处理的所有物品不得进入化验室洁净区。

4.1.4 一切个人物品(食品、饮料)不得带入化验室洁净区。

4.1.5 进入化验室洁净区的所有操作动作幅度均不应太大,以免搅动空气气流,造成污染。

4.1.6 进入化验室洁净区时应尽量减少用手直接开启门,最好用肘部开门。

4.1.7 严禁在洗手消毒后或操作过程中触摸口鼻眼脸头发等部位,以防止污染或交叉污染。

4.1.8 戒除操作中或洗手后摸口鼻眼脸头发挖鼻孔搔痒等不卫生习惯,以防感染和交叉污染。

4.1.9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洗头.剪指甲,男工尽量每日刮胡须。

保持身体清洁。

4.2 化验室洁净区的使用4.2.1 化验室洁净区使用前应用0.1%新洁尔灭溶液擦试室内所有台面、门窗、墙面,地面等,并开启紫外灯照射灭菌30分钟以上,开启超净工作台半小时以上。

4.2.2 进出洁净区人员必须遵守净化路线和程序,不得私自改变;一切物品要进行消毒、灭菌程序处理后,方可带入化验室洁净区。

4.2.3摘去个人佩戴物品,用洗手液洗手,换上专用洁净拖鞋后,方可进入缓冲区。

4.2.5进入缓冲区后用0.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手及手肘部,然后换上洁净工作服。

4.2.6 要以站立姿势穿洁净工作服,不要使工作服碰到地板、工作台、墙面等可能有尘的东西。

4.2.7穿好洁净服后须再次用酒精棉球消毒手,方可进入洁净区。

4.2.8操作完毕后,进入缓冲区,脱掉洁净服,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手及手腕部,然后换下洁净拖鞋, 方可走出缓冲区; 洗手之前不得吸烟、吃东西、上厕所,个人配戴的手表等东西,也不得在洗手前戴上。

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洁净室设备清洁、工装模具清洁、工位器具清洁、物料清洁、操作台、场地、墙壁、顶棚清洁、清洁工具的清洁及存放、洁净室(区)空气消毒、消毒剂选择、使用的管理等工艺卫生管理,特制定本管理规程。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洁净区的各项工艺卫生管理工作,包括物料、环境和设备等的管理。

3.职责:洁净区的卫生管理由生产运营部负责。

4.内容:4.1设备清洁4.1.1设备使用前和生产结束后清洁一次;4.1.2应使用不脱落纤维的专用抹布、塑料毛刷进行清洁(必要时用适量洗涤剂),洗涤剂或清洁液应倒在抹布上,而不应倒或喷在待清洁的表面上,每擦一次都应将抹布折叠,用干净的一面擦拭。

4.1.3设备维修后应进行清洁,每周进行1次彻底清洁。

4.2工装模具清洁4.2.1初次使用工装模具应进行彻底清洁;4.2.2每次使用前和生产结束后清洁一次;4.2.3工装模具清洁应使用不脱落纤维的专用抹布、塑料毛刷进行清洁(必要时用适量洗涤剂);4.3工位器具清洁4.3.1一般生产区小工具、器具使用结束后,用自来水内外冲洗干净,每周用清洁剂对生产用小工具、器具全面清洗一遍,使其符合工艺卫生要求。

4.3.2洁净区使用的工位器具,每周必须进行全面清洗一次,用自来水全面刷洗内外壁后沥干,备用。

4.3.3不锈钢、搪瓷、塑料类用软毛刷或湿毛巾沾液体清洗剂全面擦拭内外壁,用自来水全面冲洗至冲洗液澄明。

4.3.4每天工作结束后要先用自来水全面冲洗,再用清洗剂全面擦(刷)洗,最后用自来水冲洗至冲洗水无泡沫且内外壁不挂水珠,放置在指定位置备用。

4.3.5洁净室工位器具,应避免流出室外,如果流出室外,需经过必要的清洁程序,方可恢复洁净室内使用资格;4.4物料清洁4.4.1需要进入洁净室的物料应在脱包间拆包,用洁净抹布进行必要的清洁,然后存放于物料存放室中,为进入洁净室作好准备;4.4.2要送入洁净室的物料、待包装的产品,经拆包处理后,必须经由缓冲区送入。

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一、概述二、洁净区域定义洁净区是指食品和医疗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特定区域,该区域的卫生和环境要求严格,并配备了相应的工艺设备和生产设施。

洁净区根据其级别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级别越高,对卫生要求越严格。

三、洁净区域管理1.洁净区域应有明确的区域划分和标识,并建立相应的进入和离开程序。

2.洁净区域内不得存放杂物,严禁私自携带食品或个人用品进入。

3.洁净区域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记录相关记录。

4.洁净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服、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具。

四、人员卫生要求1.进入洁净区域的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卫生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或资质。

2.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剪指甲、不吃东西等。

3.工作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感染性皮肤病时,应停止工作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五、设备与工艺管理1.洁净区域内的设备应符合卫生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并记录相关记录。

2.生产工艺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六、交叉污染控制1.在不同级别的洁净区域之间应建立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

2.不同洁净区域之间的物料和设备应有明确的流向和归置要求,严禁混用。

七、记录与监测1.洁净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应有相应的记录,包括清洁和消毒的日期、时间、人员和方法等。

2.定期对洁净区域的洁净度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八、文明生产在洁净区域内应建立良好的文明生产习惯,禁止吸烟、大声喧哗、乱扔杂物等行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相关人员应接受培训,增强对工艺卫生管理的认识和意识,与企业共同维护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实验室洁净区管理规程

实验室洁净区管理规程

实验室洁净区管理规程1.目的为无菌操作及洁净区的保护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洁净区的管理。

3.定义洁净区(室):指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限定空间(房间)。

洁净区的建造与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空间内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照“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要求来进行控制。

4.职责所有进入洁净区实验人员。

5.程序5.1洁净区应设有操作间和缓冲间,洁净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湿度保持在45-65%o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5.2洁净区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5.3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5.4洁净区应备有合适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75%的酒精或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

5.5洁净区应定期用消毒液灭菌,以保证洁净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1.16需要带入洁净区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二氧化碳罐,仪器通过物流通道进入洁净室。

实验耗材通过传递窗进入洁净室,耗材放到传递窗后照射紫外半小时方可拿进洁净区。

1.7工作人员进入洁净区前,需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后,方可进入洁净区进行操作。

1.8洁净区和超净台使用前必须打开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以上,然后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

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洁净,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1.9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

检查前,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1.10洁净室应每月检查尘埃粒子和菌落数。

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

如超过限度,应对洁净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5.11实验人员及时填写洁净区《温湿度记录》。

6.参考[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食药监械监(2015)218,2015-9-2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洁净区(室)环境监测管理规程

洁净区(室)环境监测管理规程

洁净度级别
A级 B级 C级 D级 4.7.2 纠偏限:
≥0.5μm 2000 2000 20000 200000
静态
洁净度级别
A级 B级 C级 D级
≥0.5μm 2800 2800 28000 280000
静态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5.0μm 12 18 1800 18000
≥0.5μm 2000 20000 200000 不作规定
A级
-
B级
3
C级
30
D级
50
5.4.2 纠偏限:
洁净度级 沉降菌(90mm)

cfu /4 小时
A级
-
B级
4
C级
40
D级
80
200
浮游菌 cfu/m3
7 10 100
浮游菌 cfu/m3
7 10 100
50

表面微生物
接触(55mm) 5 指手套
cfu /碟
cfu /手套
-
-
3
3
15

30

表面微生物
应措施。
5、沉降菌﹑浮游菌和表面微生物的测定:
5.1 测试要求:
5.1.1 温度和相对湿度:
5.1.1.1 温度控制在 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 45%~65%。
5.1.2 压差:洁净度不同的相邻洁净室(区)之间压差应≥10Pa。
5.1.3 应在 HVAC 系统至少运行 30min 后进行。
第2页共5页
接触(55mm) 5 指手套
cfu /碟
cfu /手套
-
-
4
4
20

洁净区管理规程

洁净区管理规程

洁净区管理规程一、定义与范围洁净区是指在特定场所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达到特定的环境洁净度要求的区域。

该管理规程适用于需要维持特定洁净度要求的场所,如医院手术室、实验室等。

二、洁净度分类及要求1. 洁净度分类根据洁净度级别的不同,洁净区可分为以下几个级别:一级洁净区、二级洁净区、三级洁净区。

具体洁净度要求如下:a) 一级洁净区:空气微生物总数≤ 10CFU/m³,净化度≥ 99.9%b) 二级洁净区:空气微生物总数≤ 100CFU/m³,净化度≥ 99.0%c) 三级洁净区:空气微生物总数≤ 1000CFU/m³,净化度≥ 90.0%2. 洁净度要求根据洁净度分类,洁净区内空气、表面及物品的洁净度要求如下:a) 空气洁净度:根据洁净度分类要求进行空气过滤及循环处理,保证空气中微生物及污染物浓度符合规定标准。

b) 表面洁净度:表面需定期清洁、消毒,确保符合洁净度分类要求。

c) 物品洁净度:物品在进入洁净区前需进行清洗、消毒等处理,确保洁净度满足要求。

三、人员管理1. 进入洁净区人员a) 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了解洁净区管理规程和操作规范,并签订保密协议。

b) 进入洁净区的人员需佩戴洁净区专用工作服和鞋套,并保持个人卫生。

c) 进入洁净区前,人员应静电除尘,确保带入洁净区的粉尘和微生物数量最小化。

2. 洁净区内操作规范a) 洁净区内应遵循洁净操作,防止扬尘、污染等现象。

b)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洁净区内专用工具,避免带入和使用外来物品。

四、设备管理1. 设备选择a) 根据洁净度要求和工艺需求,选择适合的洁净设备。

b) 洁净设备应定期保养、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设备操作规范a)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洁净度要求满足。

b)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洁设备,防止污染。

五、清洁及维护1. 定期清洁a) 洁净区内应按照规定的清洁频率进行清洁工作,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净区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 SMP-SC 目的:规范洁净室(区)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洁净室(区)
责任对象:各生产车间
编订人:编订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版本: 01 制作备份: 5 发送部门:生产部、技术部、质量部、各生产车间
颁发部门:办公室
内容:
1.洁净区的使用
1.1 进入洁净区的生产人员
1.1.1 进入洁净区的一切工作人员,均需进行洁净技术基本知识的培训,使其懂得洁净技术和生产的关系,思想上重视,自觉地严格遵守洁净室(区)的一切规章制度。

1.1.2 人员进入洁净区必须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得化妆、佩戴手机、手表及饰物,应穿戴本区域的已清洗的洁净工作服,然后经过手消毒室进入洁净区。

洁净服要按照规定的规程进行定期清洗消毒。

1.1.3 对进入洁净区的操作人员数,必须控制在规定的人数范围内(一次性进入洁净区的人员不得超过30人,如超过30人,应分批进入),实行各工序定员、定岗操作制(每个洁净室内进入人员最多不超过10人)。

对于进入洁净区的非生产人员要填写《外来人员进入洁净区登记表》并经批准后进入。

1.1.4 在洁净区工作时,动作要轻,尽量减少讲话和不必要的动作,一切操作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进行非生产活动。

洁净区工作人员不应做易产尘和大幅度动作(如搔头、快步走、奔跑等);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也应减小动作幅度,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移动,以保持洁净区的气流,风量和压差等,保持洁净区的净化级别。

1.1.5 不准将与生产无关和容易产尘的物件,如铅笔、橡皮、钢笔等带入洁净区,记录应使用中性签字笔。

1.2 凡洁净区使用的物料、器具、工艺用水等必须按《洁净区物料净化管理规程》进行净化。

1.3 非连续运行的洁净区,可根据工艺生产要求,在非生产班次时,空调系统作值班运行,使室内保持正压并防止室内结露。

2.洁净区的监测:为确保洁净区的净化环境和洁净度,需按规定对洁净区定期进行监测、清洗或更换。

3.洁净区的维护
3.1 洁净区的清洁消毒
3.1.1每周一次用臭氧对室内空气消毒。

3.1.2每月一次用0.2%新洁尔灭或75% 乙醇消毒剂,擦拭门窗、地面、天花板、照明、回风口、室内用具及设备外壁,拖洗地面、地漏等处。

3.1.3 消毒剂每月更换一次,0.2%新洁尔灭和75%乙醇交替使用。

3.2 建立洁净区的安全措施综合系统,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等设施,对生产中使用化学品的洁净区,还应根据腐蚀、爆炸、可燃、自燃、有毒等物品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3 除依靠使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外,还应建立检修制度,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