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常见中医病证——癃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与闭都是指排尿困难,二者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因此多合称为癃闭。
【诊断要点】
1. 起病急骤或逐渐加重,主症为小便不利,点滴不畅,甚或小便闭塞,点滴全无,每日尿量明显减少 。
【类证鉴别】
1.癃闭与淋证
癃闭与淋证均属膀胱气化不利,故皆有排尿困难,点滴不畅的证候。但癃闭无尿道刺痛,每日尿量少于正常,甚或无尿排出,而淋证则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而每日排尿量正常。淋证日久不愈,可发展成癃闭,而癃闭感受外邪,常可并发淋证。
2.癃闭与水肿
3.癃闭与关格
二者主症都有小便量少或闭塞不通。
关格常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经久不愈发展而来,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常伴有皮肤瘙痒,口中尿味,四肢搐搦,甚或昏迷等症状。
癃闭不伴有呕吐,部分病人有水蓄膀胱之证候,以此可资鉴别。但癃闭进一步恶化,可转变为关格。故癃闭病情轻于关格。
【辨证论治】
1.膀胱湿热证
主症: 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 ,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 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
病机概要:湿热壅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代表方剂:八正散加减。
常用药物:黄柏、山栀、大黄、滑石、瞿麦、萹蓄、茯苓、泽泻、车前子等。
2.肺热壅盛证
主症: 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 ,咽干,烦渴欲饮, 呼吸急促,或有咳嗽 ,舌红,苔薄黄, 脉数 。
病机概要:肺热壅盛,失于肃降,不能通调水道,无以下输膀胱。
治法: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代表方剂:清肺饮加减。
常用药物:黄芩、桑白皮、鱼腥草、麦冬、芦根、天花粉、地骨皮、车前子、茯苓、泽泻、猪苓等。
3.肝郁气滞证
主症: 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或多烦善怒,胁腹胀满 ,舌红,苔薄黄,脉弦。
病机概要:肝气失于疏泄,三焦气机失宣,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疏利气机,通利小便。
代表方剂:沉香散加减。
常用药物:沉香、橘皮、柴胡、青皮、乌药、当归、王不留行、郁金、石韦、车前子、冬葵子、茯苓等。
4.浊瘀阻塞证
主症: 小便点滴而下 ,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 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病机概要:瘀血败精,阻塞尿路,水道不通。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代表方剂:代抵当丸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尾、山甲片、桃仁、莪术、大黄、芒硝、郁金、肉桂、桂枝等。
5.脾气不升证
主症: 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 ,神疲乏力, 食欲不振,气短而语声低微 ,舌淡,苔薄脉细。
病机概要:脾虚运化无力,升清降浊失职。
治法:升清降浊,化气行水。
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党参、黄芪、白术、桂枝、肉桂、升麻、柴胡、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等。
6.肾阳衰惫证
主症: 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 ,排出无力, 面色 白,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 ,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病机概要:肾中阳气虚衰,气化不及州都。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代表方剂:济生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物:附子、肉桂、桂枝、地黄、山药、山茱萸、车前子、茯苓、泽泻等。
病例 :
许某,男,78岁。2010年7月14日初诊。
患者最近三个月逐渐出现 小便不畅、点滴不爽 ,排出无力,伴有 面色 白,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 ,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答题要求 :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淋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 :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 小便不畅、点滴不爽 ,排出无力为主症,诊断为 癃闭 。患者最近三个月逐渐出现 小便不畅、点滴不爽 ,排出无力,伴有 面色 白,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 ,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弱,辨证肾阳衰惫证。其病因病机为:肾中阳气虚衰,气化不及州都。 中医病症鉴别 :淋证与癃闭都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之症状,但淋证尿频而尿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
诊 断 :中医疾病诊断: 癃闭 。中医证候诊断:肾阳衰惫证。
中医治法 :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方 剂 :济生肾气丸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
附子(先煎)、肉桂(后下)、桂枝、地黄、山药、山茱萸、车前子(包煎)、茯苓、泽泻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