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教育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靖华【现代】

(1897—1987)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教育家。河南庐氏人。1921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任教。1933年回国后,任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平东北大学、中国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创建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任系主任。为中国文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工作作者协会副会长。他从20年代起,即与鲁迅、瞿秋白共同致力于传播俄罗斯和苏联文学,是翻译介绍苏联革命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其教育思想:(1)坚持“外为中用”原则,学习外国经验、介绍外国文学需考虑中国的实际与需要;(2)学生要在知识广泛的基础上,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精益求精;(3)翻译工作者不仅要精通外国语言,而且要掌握好祖国语言;(4)要实地劳作,专心致志,“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遭”。著有《曹靖华散文选》,翻译有《铁流》、《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苏联作家七人集》等。

陈望道【现代】

(1891一1977)中国近现代语言学家、教育家。原名参一,笔名佛突、雪帆。浙江义乌人。1914年金华中学毕业,翌年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和中央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19年回国,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从事新文化运动,着重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参与发起筹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参加创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翻译出版了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接编《新青年》杂志。1923年起兼任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教务长,中华艺术大学校长,安徽大学教授。1934年在沪创刊并主编《太白》杂志,发起以群众语言为基础的大众语运动。后任广西大学中文科主任。抗日战争初期返沪,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1940年赴重庆,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继续推动爱国民主运动,任上海市大学教职员联合会理事会主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华东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高教局长,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辞海》主编。为第一至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至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常务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其教育思想:(1)强调正确掌握语文工具,创立独具特色的语言学体系,首创中国修辞学体系。(2)以“宣扬真理、改革社会”为民主办学纲领,引导青年有胆有识,好学力行。(3)强调高等学校发展科学研究,自由讨论,以利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的提高。(4)强调高等学校师生建立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学风,首创复旦大学新闻系,开中国高等学校开办新闻系之先河。著有《修辞学发凡》、《美学概论》、《文法简论》、《因明学》,译文有《艺术简论》、《艺术社会学》、《苏俄文艺理论》等。后辑为四卷本《陈望道文集》。

成仿吾【现代】

(1897—1984)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文学家。湖南新化人。1910年留学日本。五四运动后,在上海参与发起创造社,宣传革命文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著

译科学丛书。1931任中国共产党鄂豫皖省委员会宣传部长,省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创办列宁师范和各乡小学。参加长征到陕北后,参与发起成立鲁迅艺术学院。历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央党校高级顾问。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党的教育方针及师资培养、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多有论述,强调“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其他部门的现代化”。论述辑为《成仿吾教育文选》。译有《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多篇。

范文澜【现代】

(1893—1969),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教育家。字仲云,号芸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17年毕业北京大学国学门。曾任沈阳高等师范、河南汲县中学、天津南开中学教师,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朝阳大学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河南大学教授。抗日战争后,参加新四车开辟桐柏山抗日根据地;1940年到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央研究院副院氏兼历史研究室上任,北方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兼研究部主任、历史研究室主任,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三所所长、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第一至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九届中央委员,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中国历史,吸收考古学成果,注重历代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变化成就,按社会发展规律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突出劳动群众历史作用并对帝王将相进行科学分析,主张保留王朝体系;强调研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整体形成与发展历程,开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通史的科学体系。著有《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上编、《文心雕龙讲疏》、《群经概论》、《中国经学史的演变》、《唐代佛教》等,及论文《历史研究应当厚今薄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多篇。

梁思成【现代】

(1901一1972)中国近现代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1928年入美国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曾创建东北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的建筑系,任教授、系主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为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第一至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常务委员,北京市第一至三届委员会副主席。长期从事古建筑研九和教学工作。对中外古建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造诣颇深。自30年代起,艰辛跋涉,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写有许多学术价值较高的中国古代建筑论著,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先驱者之一,主持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设计鉴真和尚纪念堂,参加北京市城市规划。主张“创造性地运用祖国遗产优良传统,发展本民族文化艺术特色,并吸收外国有用的东西”。其教育思想:(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