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的规律和条件:为了顺利进行学习的 信息加工活动形成特定的结果所需要的条件

主要的学习理论派别
联结派
试误学习理论(桑代克)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华生等)
认知派
完形学习理论(柯勒等)
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 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
二、经典实验
三、基本观点
(一)关于行为的分类: 应答性行为:经典性条件反射(S-R) 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经典性 条件反射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R-S) 不与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 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自发作出的某种行为 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 成了该反应与情境的联系(工具性条件反射)。
把环境布置很舒适,如沙发、灯光等,从而引发积极反应,
就可能扩展到日常的阅读活动中。
六、评价
贡献:
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 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 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预 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 程序教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今天的CAI教学
局限: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不适用于复杂的学习
第三节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一、人物简介
B.F.skinner,1904-1990, 美国心理学家,操作性 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人,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之一。 Hamilton University 获文学学士 Harvard University获 硕士、博士学位(1930, 1931)
练习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4、举例:通分(小学数学第十册,p.115-116)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二)行为塑造与矫正
渐进法、系统脱敏疗法
要使一个学生喜欢文学、艺术、科学,或其他任何学科 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对这些科学的早期经验联系起来。 第一个策略就是充分利用能引发积极反应的已有的联系。 如长时间阅读是学会欣赏文学的一个重要活动,开始时可以
四、评价
贡献:
(1)学习理论的第一人。 (2)首次注意到了行为的影响(效果律)。 (3)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不足:
(1)把复杂的学习简单化。 (2)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 (3)抹杀了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应当承认,在科学领域中,批评是颂扬的最高形式。微不足道 的理论很少受到批评,它们只能受到轻视,在冷落中悄悄离世。” (希尔加德)
第三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冷英
课程大纲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第二节 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第三节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问题

学习结果:学习要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学习过程:为了实现学习的结果,学生头 脑中所进行什么样的信息加工活动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观点
巴甫洛夫关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研究
训练前:US -UR 训练中:CS- US-UR 训练后:CS-CR(UR) 人和动物的一切智慧行 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无 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 的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程序
建立前: US 食物 建立中: CS+US 铃声稍前,食物随后 建立后: CS 铃声 UR 唾液分泌 UR 唾液分泌 UR 唾液分泌
三、基本观点
(二)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 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自发作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 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 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 的行为经验。 强化:增强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的程序。有正强化与负 强化之分。 强化物:增强同类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物。
第二节 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学习理论
一、人物简介
巴甫洛夫(Ivan Pavlov, 1870~ 1932),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
一、人物简介
约翰· 布鲁德斯· 华生 (Watson,john Broadus 1878—1958), 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 义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行为:比较 心理学导论》、《行为主 义心理学》、《行为主 义》、《婴幼儿心理教 养》。
二、经典实验
桑代克迷箱(Puzzle Box)
饿猫实验(桑代克)
三、基本观点
(一)学习的实质: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
学习的过程: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 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而 建立。
三、基本观点
学习的规律:
四、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1、原理 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该行为一时作不出 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最 终行为目标。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 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2、基本做法: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 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 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 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 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局限:
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等同起来,简单归结为操作性条 件反射,过于偏狭。 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 无视学生学习的智力活动,妨碍学生独立思考,严重影 响学生智力技能的培养。
思考题
1、学习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什么是效果律、准备率和效果律? 3、试述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4、什么是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和分化律、高级条件作 用律、频因律和近因律。 5、试述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基 本观点。 6、试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7、什么是强化?强化的类型与技术有那些? 8、试述程序教学的原理、基本作法和特点,并制作一个 程序教学的案列。
三条主律 效果律(Law of effect):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 到反应结果的影响。(如果猫逃出后等待它的不是鱼而是被追赶)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指在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 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 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如果猫并不饥饿)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 次。
三、基本观点
(三)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 1、连续接近技术 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使 他逐步形成这种行为。
三、基本观点
2、强化原理与技术 强化类型: 强化与惩罚 愉快刺激 正强化 惩罚2 不愉快刺激 惩罚1 负强化
呈现 消除
强化程式: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 时间:固定时间/变化时间 比例:固定比例/变化比例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4、举例:通分(小学数学第十册,源自文库.115-116)
通分
复习
(1)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 8和9 9和27
(2)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4、举例:通分(小学数学第十册,p.115-116)
为了比较分数的大小或者进行计算,有时需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 质,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比较 和 和 的大小。 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不能直接比较大小。可以
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
第一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简介
1874-194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1891-1895, Wesleyan University学 习英美文学 1895-1897,Harvard University学习 心理学(W.James) 1897-1898, Columbia University获博 士学位 1912,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 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 主要著作:《动物智慧》1911、《教 育心理学》1913-1914、《人类学习》 1931等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应用
华生关于恐惧形成的实验: “Little Albert”实验:将经典性条件反射运用于学习 领域,将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 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四、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巴甫洛夫 1、习得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配对引起条件 反射。 2、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 的强化,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3、泛化和分化律: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其它类似最初 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4、高级条件作用律: 灯光——唾液分泌 铃声+灯光——唾液分泌 铃声——唾液分泌
四、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华生 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 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惯中 起重要作用。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 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反对桑代克的效果律。
五、评价
贡献: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 理机制 华生:将巴甫洛夫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该派 学习理论的形成
把它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这个相同的分母必须是4和 6的公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分母。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取4和6的 最小公倍数12作公分母。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4、举例:通分(小学数学第十册,p.115-116)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3、特点: <1>小的步子:教材上的知识项目应该是许都具有逻辑联 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以上一步间的难度、深度差异不应太大, 要方便学生顺利的学习。 <2>积极反应: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给出反馈信息,进行 强化。 <4>自定步调: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 不必同时、同步学习同一知识项目。 <5>低错误率:将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可能每 次都作出正确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