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冷害对义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与防御
冰雪灾害防治保障农牧业生产的重要举措
![冰雪灾害防治保障农牧业生产的重要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681856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1.png)
冰雪灾害防治保障农牧业生产的重要举措冰雪灾害是在寒冷地区常见的天气现象,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障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冰雪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可行的举措。
一、冰雪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冰雪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冰雪会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其次,冰雪还会影响畜牧业生产,使牲畜难以觅食,饲草减少导致牲畜体质下降。
因此,采取冰雪灾害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二、冰雪灾害防治的具体举措1.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冰雪灾害预警系统对于保障农牧业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气象观测站、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提前预警冰雪灾害。
同时,加强对农牧民的宣传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做好防雪减灾的准备工作。
2.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冰雪灾害发生时,农牧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灾后恢复能力。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堤坝、排水系统等,可以提高农牧场的抗灾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此外,农牧民也应加强畜舍的加固和保护,以应对冰雪灾害。
3. 推进农牧业保险制度农牧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为农牧民提供冰雪灾害的经济保障。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农牧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农牧民提供保险服务,减少因冰雪灾害而造成的损失。
4. 加强科技支持利用科技手段来应对冰雪灾害也是重要的举措之一。
例如,在农牧场使用遥感技术监测冰雪的分布和厚度,可以提前预测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农牧业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智能化,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5. 加强组织与合作冰雪灾害防治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合作。
政府、农牧业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农牧民等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防治方案,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牧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必要的援助和防灾设施,确保农牧民的生产安全。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生产应对技术措施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生产应对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9172e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5.png)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生产应对技术措施前言低温、雨雪以及冰冻等自然灾害在农业生产中的影响巨大,可能对农作物和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全年产量严重减少。
针对这些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量减少造成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应对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的技术措施。
应对低温灾害农作物保护低温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包括蒸腾作用减弱和生长停滞。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农作物上覆盖保护材料。
覆盖材料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如利用稻草、地膜等材料。
2.对于一些灌木、果树、菜类等耐寒植物,可以在它们的根部周围加上一些覆盖材料,如麦秸、木削等。
这些材料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同时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
3.可以增加土壤温度。
如覆盖保护层,表层增加有机肥,增加人工热源,煮沸水喷洒等。
养殖业保护低温灾害对养殖业的影响主要包括动物的吃水问题和营养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让动物保持生命体内的营养摄入。
生长中的动物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生命。
为了补充营养,可以给动物增加喂养次数,或添加高能量饲料。
2.保持动物的舒适度。
动物需要一个温暖,干燥的栖息地来保持舒适度。
可以在动物栖息地安装保暖器材或者提供更多的干草等材料。
应对雨雪灾害农作物保护雨雪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冻结和破坏。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稳固作物。
在种植作物的时候,可以采用支架和杆等物件来稳固作物。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雪重导致枝条折断或者株被压倒。
2.在下雪前及时采摘。
蔬菜的下场晾晒,或者采摘放入阴凉通风处。
果树摇掉枝上的雪。
养殖业保护雨雪灾害对于养殖业的影响主要包括动物丧生或受伤。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关注动物的饮水问题。
在下雪期间,地面可能会结冰,导致动物吃水受阻。
为了确保动物不缺水,可以在动物栖息地配备足够多的水源。
2.在栖息地添加热料。
如果温度过低,可以在栖息地内添加热源,如热灯或者电加热器。
应对冰冻灾害农作物保护冰冻灾害主要影响果树类植物,如桃、杏等。
农业领域冬季寒潮影响及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
![农业领域冬季寒潮影响及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261ba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9.png)
农业领域冬季寒潮影响及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冬季寒潮是农业生产中一项严峻的挑战,它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冬季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冻保护策略。
一、冬季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寒潮带来的低温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受阻、病虫害增多以及产量降低。
下面我们来详细阐述冬季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
1.1 温度过低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冬季寒潮带来的低温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例如,低温会抑制农作物的花粉萌发和受精过程,导致花粉不容易授粉,从而降低了农作物的结实率。
此外,低温还会减慢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延长其生长周期,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减少。
1.2 病虫害的增殖低温不仅会影响农作物本身,还会对病虫害的增殖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些病虫害在低温条件下容易繁殖和传播,导致农作物遭受更严重的损害。
因此,冬季寒潮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还会间接地导致病虫害的增加。
1.3 产量减少冬季寒潮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病虫害的增加都会直接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减少。
低温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受限,很多作物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产量水平。
同时,由于病虫害的加剧,作物的损失也会增多,进一步减少可收获的产量。
二、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为了减轻寒潮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农业界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冻保护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策略:2.1 提前收获对于一些极度寒冷地区的农作物,采取提前收获的策略是非常有效的。
提前收获可以避免作物在低温环境下继续生长,减少了受冻的风险。
2.2 土壤覆盖使用覆盖物覆盖土壤可以有效地保温。
例如,在农作物的根部覆盖一层稻草或塑料薄膜可以保持土壤温度,减少低温对作物根系的冻害。
2.3 喷洒保护剂一些特殊的保护剂可以喷洒在农作物上,形成保护膜,提高农作物的耐寒性。
这些保护剂可以改善植株的细胞活性,增加植株对低温的抵抗力。
2.4 温室种植在极寒地区,农民采用温室种植的方式可以提供恒温的环境,保护农作物免受寒潮的侵袭。
温室内通常设置了加热设备,使温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调研报告
![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072d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a.png)
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调研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寒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气温骤降,大范围冷空气影响地面,导致气温急剧下降的天气现象。
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寒潮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给农作物种植、养殖业等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分析,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报告:一、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农作物生长受阻:寒潮造成气温骤降,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或停滞,甚至出现冻害现象,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养殖业遭受损失:寒潮导致气温骤降,会影响养殖业的生产,尤其是在没有合适保暖设施的情况下,养殖动物易受寒冷影响而发生生病或死亡。
3. 农田土壤受损:寒潮造成气温骤降,可能导致土壤冻结或结冰,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的释放,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农业设施破坏:寒潮可能引发强风、冰雹等恶劣天气,造成农业设施如大棚、温室等受损,给农业生产带来直接损失。
二、应对寒潮的策略1. 提前预警:农业部门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提前预警寒潮的到来,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
2. 加强保温措施:农民在寒潮来临之前应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农作物、加温大棚等,保护农作物和养殖动物免受寒冷侵害。
3. 加强管理:农民在寒潮期间应加强管理,关注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施肥、浇水等措施,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4. 多样化种植:农民可以考虑多样化种植,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或养殖品种,提高抗寒能力,降低受寒害的风险。
5. 投保保险:农民可以购买农业保险,一旦农业生产受到寒潮等自然灾害的损失,能够及时获得经济赔偿,减轻损失。
三、结语寒潮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寒潮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农业部门和农民需要加强预防意识,科学合理地应对寒潮的影响,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政府部门也应加大投入,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帮助农民更好地抵御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如何正确应对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大学生如何正确应对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02dca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c.png)
大学生如何正确应对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农业问题。
对于大学生而言,了解和应对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学生如何正确应对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加强气象观测和预警大学生们可以利用各种气象渠道,如天气预报,气象网站等,及时了解气温信息,特别是低温冻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农作物在低温环境下更易受损,因此,在可能出现低温冻害的时候,大学生可以提前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农作物的损失。
二、保护农作物1.覆盖保护:对于一些对低温敏感的农作物,如蔬菜等,大学生可以利用覆盖物,如塑料薄膜、农用保护罩等,覆盖在农作物上,形成保护层。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农作物受冻和保持温度。
2.喷洒农药:有些农药具有抗寒作用,大学生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要,在低温来临前喷洒适当的农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寒能力,减轻低温冻害的损失。
3.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缓解农作物受冻的情况。
当低温来临时,大学生可以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减少冻害程度。
三、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大学生作为农业生产的未来骨干力量之一,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
了解农作物的生理特性和抗寒能力,学习先进的农作物耐寒栽培技术和低温冻害防治技术,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四、参与志愿活动和实践大学生可以参与一些与农业相关的志愿活动和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和保护过程,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对低温冻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五、农业保险的利用大学生可以了解农业保险的政策和利益,为自己或农民提供农业保险的建议。
农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担和农作物损失降低的方式,可以为农民减轻低温冻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农作物的种植风险。
六、积极参与农业政策宣传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与低温冻害防治相关的农业政策宣传工作,向农民和农村群众传播科学合理的农务知识和应对措施。
冬季施工防止低温对农业生产影响方案
![冬季施工防止低温对农业生产影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482f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2.png)
冬季施工防止低温对农业生产影响方案冬季是农业生产中一个关键的时期,然而低温往往会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方案来防止低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优化种植结构冬季的低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优化种植结构。
选择能够耐寒的作物进行种植,如小麦、大豆等寒冷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的作物。
此外,还可以采取覆盖物覆盖在作物上方,形成一个保护层,减缓低温对作物的侵害。
二、合理排水冬季的低温容易形成冰冻,导致水分滞留在土壤中,造成作物根系缺氧甚至死亡。
因此,合理排水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修建排水系统,保证农田内的水分不会滞留,从而减少低温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三、加强保温措施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减缓低温对作物的伤害,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保温措施。
首先,可以在农田周围修建遮风避寒的防护设施,如围墙、篷布等,以阻挡寒冷的空气流入。
其次,可以施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的保温性能,增加土壤温度。
同时,还可以使用农膜覆盖,形成温室效应,提高农田的温度。
四、科学管理施肥冬季施肥管理也是防止低温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重要环节。
在冬季寒冷的情况下,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减少,因此需要减少施肥量,并根据作物的需求合理配置肥料种类和比例。
同时,冬季施肥应注意减少挥发损失,可选择缓释肥料,使养分能够持续供应给作物。
五、及时预警和应急措施低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常常不可预测,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
利用现代化的气象预报技术,及时获得天气情报,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农业生产计划。
一旦发现低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护作物免受低温侵害。
六、科学灌溉在冬季的低温环境下,灌溉管理也非常重要。
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结冰,增加作物根系缺氧的风险。
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确定灌溉的时间和水量,以保证作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水分需求。
综上所述,面对冬季低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合理排水、加强保温措施、科学管理施肥、及时预警和应急措施以及科学灌溉等方式来防止低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低温冻害防范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
![农业低温冻害防范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235b5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0.png)
农业低温冻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农作物常常面临低温冻害的威胁。
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范农业低温冻害,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1. 困难和问题:(1)气象预测准确性不足。
目前,气象预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突发性的、局部性的低温冻害,预测更加困难。
这就给农民的防范措施带来了不小的不确定性。
(2)农业保险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相对滞后,很多农民面临着缺乏保险保障的问题。
一旦遭受农业低温冻害,往往面临经济上的巨大压力,甚至无法承受损失。
(3)农民防范意识不强。
一些地区的农民对农业低温冻害的防范意识比较淡薄,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旦遭受低温冻害往往束手无策,导致损失无法挽回。
2. 建议:(1)加强气象预测技术研究。
应当加大对气象预测技术的研究投入,提高预测准确性,尤其是加强对突发性、局部性气候事件的预测能力,为农民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预譃。
(2)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推动农业保险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加强农业保险的普及和推广,确保农民在遭受农业低温冻害时能够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
(3)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让他们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应对措施,从而减少农业低温冻害带来的损失。
3. 结语:农业低温冻害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加以防范。
只有通过加强气象预测技术研究、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等措施,才能有效地减轻农业低温冻害带来的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农业低温冻害的防范工作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4)推广先进农业设施。
在农业生产中,应当推广先进的农业设施,如温室大棚、温室加热系统等,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减少农业低温冻害的发生。
冰冻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及防护策略
![冰冻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及防护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d3101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5.png)
冰冻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及防护策略寒流袭来,冰冻天气影响农业生产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现象愈演愈烈。
冰冻的天气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入手,探讨应对之策,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首先,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作物受灾。
冰冻天气会导致作物受冻,产量受损。
特别是一些对低温敏感的作物,如水稻、玉米等,往往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收获。
二、冰雹袭击。
冰冻的天气容易伴随着冰雹天气,冰雹对农作物的破坏力很大,会导致作物表面受损、减产甚至绝收。
三、农业设施受损。
冰冻的天气还容易导致温室大棚、水利设施等农业设施受损,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其次,针对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护策略:
一、提前做好防寒准备。
在冰冻天气到来之前,农民应该提前施加保护作物的措施,如加固温室大棚、覆盖农田、采取保暖措施等,以防止作物受冻。
二、种植适应低温的作物。
在选择种植作物时,应优先考虑那些适应低温的作物,以降低作物受冻的风险。
三、加强管理。
及时修补农业设施,保持设施的完好,并定期进行
检查维护,以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只要我们做好
防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够降低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在冰冻天气到来之前
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作物安全,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大雪天气对农业生产设施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大雪天气对农业生产设施的影响与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2595c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5.png)
大雪天气对农业生产设施的影响与保护措施大雪天气是一种常见的气候现象,对农业生产设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雪的影响、农业设施的脆弱性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三个方面来讨论大雪天气对农业生产设施的影响。
一、雪的影响大雪天气给农业生产设施带来了许多问题。
首先,积雪会给农业设施带来巨大的负担,如温室、棚架和温控设备等。
积雪的压力可能会导致设施倒塌或损坏,从而威胁到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其次,大雪天气会导致设施的通风和采光受阻,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由于低温和积雪覆盖,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能失控,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二、农业设施的脆弱性大雪天气对农业生产设施的影响与农业设施的脆弱性密切相关。
一些农业设施的建造材料脆弱易碎,如塑料温室、塑料棚架等。
这些材料在大雪天气下容易受损,增加了设施的脆弱性。
此外,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以及设施本身老化等因素也会降低设施的抗雪能力。
三、保护措施为了应对大雪天气对农业设施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保护措施:1.增加设施的结构强度: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加固关键部位、加强结构连接等方式来提高设施的抗雪能力。
2.加固设施的基础:设施的基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要确保基础的稳固性,可以增加基础的深度和宽度,以增加设施的稳定性。
3.及时清雪:及时清除积雪是保护农业设施的有效措施。
积雪若不及时清除,会给设施带来压力,增加设施的风险。
4.加强设施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施的状况,修复和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保持设施的良好状态,增强抗雪能力。
5.合理种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减少因大雪天气而造成的损失。
6.利用遮雪设施:在农业设施上加设遮雪网、反光膜等,可以减少积雪的负担,减轻雪的对设施的压力。
结论:大雪天气对农业生产设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损失。
通过加强设施的抗雪能力、定期检修和清雪等手段,可以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浅谈冷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浅谈冷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68fc05ec850ad02de804146.png)
那红岩 王娟 于翠 红
( 2 ) 根据冷害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 比例。 如中幽南 方稻区根据春秋温度条件 调整 双季稻种植面积和早晚熟 品 种 的搭 配, 北方 根据生 长季节 的热量条件 安排水稻 、 玉米 、 大豆 、 高梁等大秋作物 的种植 比例 , 冷害年扩大耐寒作物 和 早熟 品种 的面积等 。 ( 3 ) 调节农 田小气候 。利用塑料薄膜温床育苗移栽 , 既 可 克服春季低温危害 ,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避 开秋 季低 温。 在低温来临之前, 灌水或喷洒保墒剂等常可改善近地层 温 度状 况 。 ( 4 ) 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 品种 。 ( 5 ) 加强农 田基本建设和 田问管理等。 2 、 蔬菜作物 如何 防御低温冷害 ( 1 ) 做好大棚蔬菜的防冻保 暖。早晚关 闭大棚 , 加盖覆 盖物 , 检查破漏 , 防止 冷空气进入棚 内。有条件 的地方要采 取多层覆盖 , 在棚 内搭建塑料中棚或小棚 , 并可覆盖草帘或 无纺布等增温。同时注意通风 , 降低 棚内湿度 , 通风时要尽 量在太 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进 行 ,晴天可在上午 9点 左右 进行 。 首先揭掉大棚内覆盖 物 , 然后打开朝南门和卷起 大棚 边膜通 风 , 刮 风天气时要卷背 风面的膜 , 不卷迎风 面的膜 , 防止冷风直接吹入大棚。 下 午 4点左右及早关棚 , 盖好 棚内 各种覆盖物 。 下雪天气 要及 时清 除大棚上 的积雪 , 防止积雪 过厚压塌大棚 。 ( 2 ) 适时覆盖 、 抢收 。 对抗寒性较弱的大 白菜等蔬菜 , 要 抓 紧采取束腰捆绑 防冻措施 ,还可采用遮阳网浮面覆盖保 温, 早揭 晚盖 , 并将可能被冻 坏的蔬菜适 时抢 收 , 存 放在室 内, 分批上市 。 ( 3 ) 清沟排水 。 对于地下水位高 的菜 田, 要抓紧开好 “ 沟” , 保证沟沟 畅通 , 以便 能及时排 除积水 , 降低水位 , 提高 土温 , 促进生长 。 ( 4 ) 及 时培土 、 合理追肥 。结 合 中耕培土 , 并 增施农 家 肥, 用猪牛 粪或土杂 肥等 暖性 农家肥 , 每 亩施 1 0 0 0一I 5 0 0 公斤 , 疏松土壤 , 提高土温 , 保护根系 , 有条件 的还可行 问撒 施一层薄谷壳灰 、 草木灰或火土灰 5 0公斤 。 同时控制氮肥 , 幼苗期适 当减少氮肥用量 , 切 忌偏施氮肥 , 以提高抗性 , 许 注重 叶面施肥 ,低 温时蔬菜可叶面喷施 1~ 2次 0 .2 %的 磷酸二氢钾溶液 , 增强其抗寒能力 。 ( 5 ) 加强秧苗 管理 。对 大棚 内培育 的茄果类 、 瓜类 秧 苗 等, 要做好防寒保 暖措施 , 遇低温生长受阻时 , 可增加灯照 、 增光增温 , 促 进生长。低温 天气苗床要控制浇水 , 做 到营养 土不 发白不浇 , 要浇就浇透 , 尽量 中午用同温水浇。有条件 的采用电热丝等加温设施 , 并及时搭 建小拱棚 、 加盖无纺布 等。待播 的瓜菜秧苗 , 应避开冷害 , 通过增加地温等措施后 ( 穆棱市气象局 , 黑龙江 穆棱 1 5 7 5 0 0 ) 冷害是农业 气象灾 害的一种 , 即作物 在生长季节 内 , 因 温度降到生育所 能忍 受的低 限以下而受害 。某些作物受害 后形态上无 明显症状, 不易发现, 俗称 “ 哑 巴灾” 。 同一种冷 害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 。冷害发生时 的 日平均温度都 在O ℃以上, 有 时甚 至可 达 2 0 ' E左右 , 因作物及其所处 的发 育期而异 。 按发 生时的天气特点可分 3种类型 : 1 、 湿冷型 。 低 温伴 随阴雨, 日照少, 相对湿度大而气 温 日 较差小 。 2 、 干冷型 。冷空气入侵后 , 天气 晴朗 , 相对湿度小 而气 温 日较 差 火 。 3 、 霜冷型 。 前期低温与来得特早 的秋 霜冻相结合所致 。 按对作物危害 的特点 , 则可分 为 : 1 、 延迟型冷害 。 较长时期的低温削弱植株生理 活性 , 引 起作 物生育期显著 延迟, 在 生长季节 内不 能正常成熟, 导致 减产 。 2 、 障碍型冷害。 作物在生殖生长阶段 , 主要是孕穗期和 抽穗开花期遇短时间低温,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被破坏, 影 响孕穗和受粉 , 造成空壳减产 。 3 、 混合型冷害。 由上述两类冷害相结合而成 , 比单一型 为害更严重。 按成 因一般可分为辐射 冷害 、平流冷害和蒸发冷害三
农业生产应对低温天气预案
![农业生产应对低温天气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bc12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f.png)
一、预案背景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作物生长缓慢、病虫害加重、产量降低等。
为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减少低温天气对农业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2.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减轻低温天气造成的损失。
3. 确保农民增收,维护农业产业链稳定。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低温天气应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低温天气应对工作。
2. 各级农业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业生产低温天气应对工作。
3.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农民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低温天气。
四、监测预警1. 建立健全低温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掌握低温天气变化情况。
2.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及时发布低温天气预警信息,提醒农民做好防范措施。
3.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防范措施1. 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优先选择抗寒性强的作物品种。
2. 优化耕作方式:推广早中熟品种,缩短生长期;采用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等技术,提高土壤保温能力。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作物抗寒能力。
4. 农业设施保护:加强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保温措施,确保作物生长环境稳定。
5. 农业保险:鼓励农民参加农业保险,降低低温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
六、应急响应1.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调度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应对措施落实到位。
2. 加强对受低温天气影响的作物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3. 做好受灾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尽快恢复。
4. 加强对受灾农民的帮扶,保障其基本生活。
七、恢复重建1. 对受灾地区农业生产进行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2. 加大对受灾地区的扶持力度,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4.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
低温冷害与霜冻灾害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
![低温冷害与霜冻灾害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f7c7f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f.png)
低温冷害与霜冻灾害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低温冷害与霜冻灾害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经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在交替变幻的四季中,农作物和植物往往面临着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的威胁。
这些灾害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气温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的生理特性等。
本文将探讨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的成因以及防御对策。
低温冷害主要是指一段时间内的低温天气对农作物造成的侵害。
这种灾害通常发生在春季和秋季交替时期。
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气温骤降:气温骤降是低温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温骤降可能是由于冷空气的侵入、气流的改变、气压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当气温骤降到阈值以下时,就会给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如冰雪覆盖、冻害等。
气候特点:某些地区本身气候条件较为寒冷,容易发生低温冷害。
比如高纬度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极地,经常面临极寒的天气。
另外,在贫瘠的寒冷地区,植被生长缓慢,抵抗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植物的生理特性:植物对低温的抵抗能力与其生理特性有关。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耐寒能力,有些植物适应寒冷环境,能够在低温下正常生长,而有些植物则不能。
当植物的生理特性无法适应低温环境时,就容易受到低温冷害。
针对低温冷害的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御对策:合理选择品种: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的抗寒品种是预防低温冷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对于经常遭受低温冷害的地区,适应寒冷条件的抗寒品种尤为重要。
合理施肥:经常受到低温冷害的农田土壤通常缺乏有机质和养分,这会减弱农作物的抵抗力。
因此,在寒冷季节前,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抵抗力的一个重要农艺措施。
搭建保温设施:保温设施如大棚、塑料薄膜覆盖等能够提供额外的保温效果,减轻低温冷害的影响。
这些设施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温暖和保护,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调整种植时间:在遭受低温冷害较为频繁的地区,适当调整种植时间是一种常用的防御措施。
选择在较为暖和的季节进行种植,有助于减少低温冷害的风险。
农业领域冬季寒潮影响及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
![农业领域冬季寒潮影响及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bac45a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a.png)
农业领域冬季寒潮影响及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寒潮是指寒冷空气团的迅速南下并影响到低纬度地区的现象,它在冬季对农业产生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探讨农业领域冬季寒潮的影响以及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
一、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1.1 温度骤降寒潮带来的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温度骤降,低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都具有抑制作用。
低温会导致植物的新陈代谢减缓,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
一旦温度骤降,农作物可能会受到冻害,甚至死亡。
1.2 冰冻和冻害当温度骤降到冰点以下时,水分在作物体内以及周围环境中形成冰晶,这会对作物造成严重损害。
冻害会引起作物组织和细胞的破坏,导致叶片萎蔫、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1.3 生长周期受阻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来调节的,寒潮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延长。
长时间的低温和冻害会延缓作物的生长进程,使得其无法按照正常的周期进行生长和发育。
二、农作物防冻保护策略2.1 农田排水在冬季寒潮到来之前,可以通过排水来减少冰冻和冻害的发生。
通过合理规划田块的排水系统,及时将积水排出,降低土壤含水量,减缓寒潮对土壤的影响。
2.2 覆盖保温通过覆盖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或农用保温布,可以有效防止农作物受到低温的直接侵害。
覆盖保温材料不仅可以减缓温度骤降带来的影响,还可以减少冷空气对作物的直接接触,提供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
2.3 灌溉保温灌溉保温是通过灌溉热水或其他温水来提供作物所需的热量,以防止冻害的发生。
灌溉保温可以在寒潮来临之前进行,通过加温土壤和作物来提高其耐寒性,减少受冻的风险。
2.4 植物栽培措施在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
例如,在作物生长初期,通过适量的施肥来增加作物的养分供应,提高其抗寒性。
同时,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和栽培方法,保证作物的充分光照和通风,有助于作物抵抗低温侵害。
2.5 预警监测系统建立寒潮预警监测系统可以提前获知寒潮的到来时间和严重程度,为农民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建议,以便采取相应的防冻保护措施。
农业气象灾害冷害及防御措施
![农业气象灾害冷害及防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927d84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5.png)
冷害一、冷害的概念冷害是指在作物生育期间遭受到0℃以上(有时在20℃左右)的低温危害,引起作物生育期延迟或使生殖器官的生理活动受阻造成农业减产的低温灾害。
直观上一般不易看出受害的明显症状。
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不同,同一农作物的不同发育时期,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冷害具有明显的地城性,不向地区有不同的名称。
春季,在长江流域,将冷害称为春季冷害或倒春寒。
倒春寒是指春季在天气回暖过程中,出现间歇性的冷空气侵袭,形成前期气温回升正常偏高、后期明显偏低而对作物造成损害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在南方倒春寒主要威胁水稻育秧,常造成大范围烂秧和死苗,不仅损失良种,也延误了农时,影响全年的产量。
在北方,倒春寒前期气温偏高,使冬小麦返青拔节,有些果树开始含苞,抗低温能力下降,故后期低温易造成大范围严重危害。
秋季,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将冷害称为秋季冷害,在广东广西称为寒露风。
寒露风天气是寒露节气前后,由于北方强冷空气侵入,使气温剧烈厂降,北风(通常可使南方气温连续降低4—8℃)致使双季晚稻受害的一种低温天气。
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中下旬,两广、福建9月下旬、10月上旬,双季晚稻进入孕穗、抽穗、开花期,对低温十分敏感,此时正是夏秋之交冷空气势力日益增强,频频南侵,遇低温阴雨天气,即受危害。
寒露风在湖南被称为“社风”成“秋分暴”,湖北称为“秋寒”,贵州称为“秋风、“冷露”,江苏称为“翘穗头”。
虽然各地出现时间不一,称呼不同,但实质都是秋季低温危害双季晚稻正常孕穗、抽穗和开花,使空秕率明显增加,造成减产。
东北地区将6—8月出现的低温危害称为夏季冷害。
东北地区夏季冷害发生频率较高,使多种作物延迟成熟,严重地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二、冷害的类型1、根据冷害对农作物危害特点划分障碍型冷害:作物生殖生长期间遇低温使生理过程发生障碍造成不育而减产。
延迟型冷害:因持续低温使作物发育延迟,不能在霜前正常成熟而减产或品质降低的一种冷害。
混合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同时发生的冷害。
低温天气防御工作报告
![低温天气防御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3cfc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3.png)
低温天气防御工作报告以下是一篇低温天气防御工作报告的范文,供参考: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低温天气事件在近年来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种天气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农业、工业、交通等多个领域造成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低温天气,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防御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工作情况。
二、低温天气的影响1.对农业的影响:低温天气可能导致农作物受损,影响产量和质量。
2.对工业的影响:低温可能导致设备运行不正常,影响生产效率。
3.对交通的影响:道路结冰可能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4.对民生影响:低温天气可能导致供暖需求增加,对居民生活造成不便。
三、防御工作措施1.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低温天气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农业保护措施:指导农民采取保暖、增温等措施,保护农作物。
3.工业设备维护:加强对工业设备的巡检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4.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增加清雪、除冰等作业频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5.民生保障:加强供暖保障,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四、工作成效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1.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XX%以上,有效减少了因低温天气造成的事故。
2.农业损失率降低到XX%以下,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工业设备故障率下降了XX%,提高了生产效率。
4.道路交通事故率下降了XX%,保障了交通安全。
5.居民供暖满意度提升了XX%,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防御工作,我们成功应对了低温天气带来的挑战,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完善防御措施,提高应对低温天气的能力,确保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转。
冰冻天气的农田灾害防范方案
![冰冻天气的农田灾害防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c6f8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8.png)
冰冻天气的农田灾害防范方案在冰冻天气下,农田灾害给农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这些灾害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冰冻天气的农田灾害防范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要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在冰冻天气下,农田灌溉设施容易出现冻裂和破坏,导致水资源无法正常供给农作物生长。
因此,农民们应该在冬季到来之前对灌溉管道、水泵等设施进行检修,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修复,确保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其次,要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工作。
在冰冻天气中,土壤容易受到冻融和涝渍等影响,进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因此,农民们要合理利用农膜、秸秆等覆盖物覆盖土壤,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渗漏,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稳定。
同时,要及时疏通排水沟和渠道,避免土地涝渍,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此外,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作物品种。
在冰冻天气下,一些作物更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因此农民们要选择适应性强、抗寒性好的作物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科学制定种植方案,合理布局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农田灾害的发生。
最后,要加强灾害预警和救灾措施。
在冰冻天气下,农田灾害往往来势汹汹,农民们要高度重视气象预警,及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救灾机制,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综上所述,冰冻天气的农田灾害防范方案包括水利设施检修、土地管理保护、作物品种选择和灾害预警救灾措施等多个方面,农民们要全面加强管理和应对,共同应对冰冻天气带来的挑战,确保农田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希望以上方案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参考,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农田灾害的发生。
简议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简议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f01d891bceb19e8b8f6baea.png)
简议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摘要】低温冷害要以培育壮秧和浅水灌溉为中心,关键期要以水护苗,防低温冷害,推广增温促早熟栽培技术,坚持常年促早熟。
保证水稻在适宜的正常生长活动积温范围内生长、发育、适期成熟。
【关键词】水稻;低温冷害;防御在农作物生长季节,0℃以上低温对作物的危害,称为冷害,也称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在春、夏、秋季都可能出现,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豆类及果蔬等。
根据低温冷害对作物的危害机制,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延迟型冷害,一种是障碍型冷害,第三种是混合型冷害。
1.延迟性冷害1.1产生原因1.1.1气候因素寒地生育期短,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低温冷害频繁年份积温不足,使整个生育期温度偏低而至使水稻生育迟缓造成延迟性冷害。
1.1.2品种因素栽培品种所需积温超过当地生育积温。
没有根据当地积温条件选择熟期适宜品种、盲目追求高产而种植过晚熟品种、盲目引种越区种植,使之不能安全成熟。
1.1.3栽培因素播种过早或过晚.过早造成芽、苗受冻害、发根不利、形成弱苗。
过晚浪费了积温,导致生育期延后。
移栽期不当也能造成生育拖后。
肥料施川不当,如氮肥过多,追肥期过晚,都能造成稻株徒长、生育延后。
1.2防御对策1.2.1选择适宜品种根据当地积温条件选择熟期适宜的品种,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确定生育界限时期,实行计划栽培,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确保安全成熟,不可盲目追求高产而种植过晚熟品种,选择品种积温应比当地常年积温少100-150~C。
选择审定推广优质适熟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杜绝盲目引种的越区种植,杜绝应用满贯品种,实现品种合理搭配。
在具体品种选择上,筛选出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主栽品种。
1.2.2建大中型育秧棚大棚具有增温、保温性能,所以可早育苗、育大苗,充分利用棚温,达到防御苗期低温冷害目的。
1.2.3种子处理晒种在播前15天晒2-4天,种皮可增加透性提高发芽率、发芽势。
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农业防范措施建议
![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农业防范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a0a8a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2.png)
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农业防范措施建议一、低温雨雪凝冻天气的特点与影响低温雨雪凝冻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冬季或初春时节。
这种天气现象会导致气温骤降、大量降雪和路面凝冻,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对于农业而言,低温雨雪凝冻天气的影响尤为严重。
长时间的低温冻害会导致农作物受损甚至死亡,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二、农业防范措施重点面对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农业防范措施的目标应集中在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农作物安全过冬等方面。
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田间管理、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寒品种等。
三、场地选址与建设在抗击低温雨雪凝冻天气的过程中,合理的场地选址和建筑规划至关重要。
农业设施应尽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低洼地带。
建筑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保温、采光和通风等因素,确保在寒冷的冬季能够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
四、种植业策略调整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应采取合理的布局和避寒抗寒技术方案。
例如,对于易受冻害的作物,可以通过覆盖地膜、稻草等方式保温;对于需水量较大的作物,应合理配置水源,避免因低温导致的水资源短缺。
此外,养分管理策略的调整也是提高作物抗寒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水利措施与基础设施在防冻抗灾中,水利设施和灌排系统的维护十分关键。
应定期检查和维修水利设施,确保其能够在关键时刻正常运作。
此外,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旱抗涝能力,也是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六、畜牧业与水产养殖畜牧业和水产养殖在低温雨雪凝冻天气下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应关注牲畜棚舍和水产养殖设施的保温性能,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同时,合理调配饲料和水源,保障动物的基本生存需求。
七、气候条件改善与气象监测预警改善当地气候条件是防范低温雨雪凝冻天气的长远之计。
这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同时,完善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度,有助于农民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八、政府政策支持与推广政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低温冷害对义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与防御
![低温冷害对义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与防御](https://img.taocdn.com/s3/m/d46a895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e.png)
低温冷害对义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与防御
刘辉;李莉;梁涛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2(32)10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义县低温冷害发生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低温冷害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危害,提出农业应对低温冷害的防御措施,为农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总页数】1页(P147)
【作者】刘辉;李莉;梁涛
【作者单位】辽宁省义县气象局,辽宁义县121100;辽宁省义县气象局,辽宁义县121100;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辽宁锦州1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26
【相关文献】
1.抚顺地区低温冷害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低温冷害对桂阳县培育烤烟壮苗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3.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4.低温冷害对南阳农业生产的影响与防御
5.低温冷害对南阳农业生产的影响与防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冷害对义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与防御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义县低温冷害发生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低温冷害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危害,提出农业应对低温冷害的防御措施,为农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温冷害;农业;影响;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s426 文献标识码:a
低温冷害指在农作物生长季,出现低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温度的0℃以上的低温,引起农作物生育期推迟,或使作物生殖器生理机能受到损害而导致农业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冷害一年中春、夏、秋季都可出现,主要危害水稻、高粱、玉米、果树、蔬菜等,由于冷害是在气温0℃以上甚至是接近20℃条件下破坏作物生长组织,大部分作物受冷害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因此故有“哑巴灾”之称。
低温冷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以北方地区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出现最为频繁和严重,义县位于辽宁西部锦州市,干旱、暴雨(雪)、低温冷害、高温等是当地主要气象灾害,近些年该县设施蔬菜、玉米制种、杂粮等农业生产规模发展,义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尤其遇低温年,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更加突出,因此加强低温冷害对农业的影响及防御技术的分析研究,对稳定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低温冷害发生特征分析
义县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以及混合型冷害,其中以延迟型冷害发生为主,多出现在农作物生长发育前期的5~6月,长时间的低温天气造成的低温冷害延迟农作物生育期,造成农作物不能正常成熟而减产;其次是障碍型冷害,多出现在夏季8月,短时低温天气致使作物后期生殖生长阶段遭受低温冷害,破坏作物生殖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而出现籽粒空秕等减产现象。
根据义县近50a低温冷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得出,20世纪60年代期间,义县低温冷害发生次数较少、频率偏低,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次数和频率明显增加,其中70年代发生次数最多、频率最大,90年代以后低温冷害出现的次数和频率明显减少。
2 对农业的影响
低温冷害是造成义县农业产量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低温出现的时间不同,对农作物所造成的影响亦不同,6月份低温使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而推迟生育期,8月份正值大部分农作物灌浆乳熟干物质积累阶段,要求温度高、光照充足,而低温极易造成籽粒不饱满或空壳而形成农业减产年。
2.1 对水稻的危害
喜温作物水稻是义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水稻栽培多以水利灌溉为基础,降水对该县水稻生长影响不大,低温、寡照则是影响义县水稻产量丰欠和品质好坏的重要原因,是否出现低温冷害成为当地水稻生产最大的风险性因子。
水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其
中幼穗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抽穗开花期对低温尤为敏感,遇低温正在发育的幼穗或花粉即受害,障碍型冷害可直接破坏水稻穗和花的发育,水稻生理机能紊乱,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抽穗开花期低温天气会抑制花粉粒生长,物质代谢失常,出现籽粒空秕,即使一些受害花粉后期完成了发芽和受精,受精谷粒仍不能进一步发育而形成空壳。
2.2 对高粱的危害
义县稍户营子地区是我国优质绿色高粱米的主产地,高粱生育期间如遇低温冷害影响可造成其生理活性下降,生长发育迟缓或性细胞生育受阻,从而降低产量。
义县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仅为126~175d,气温偏低和无霜期年际变化较大,低温年常使高粱因低温冷害而减产。
其中延迟型冷害对高粱生产危害最重,苗期遇持续低温常造成粉种或苗弱,延迟成熟期;高粱灌浆期若气温低于20℃则影响正常灌浆,导致空壳或千粒重下降,因此高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义县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均可影响高粱产量和
品质。
2.3 对玉米的危害
义县东西部山区和丘陵地带,自然隔离条件好,具有优良的玉米良种繁育自然条件,是全国有名的“种子大县”。
低温冷害对玉米生长发育速度影响较大,水分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玉米播种出苗期间温度下降10℃,出苗期推迟3d左右,出苗速度降低17%;出
苗至抽雄期间温度下降10℃,发育期即推迟6d左右,生育速度降低18%;抽雄至成熟期间温度下降则延迟抽穗,整个玉米生育期向后推迟。
同时低温冷害还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影响,积温减少100℃,玉米单产就降低6.3%;灌浆期平均气温下降10℃,每公顷产量就减少550kg,且灌浆期间淀粉酶活性受低温限制较差可造成籽粒不饱满。
3 防御措施
3.1 完善气象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义县气象局积极联合农业经济发展局、水利局等,完成了全县170个专业合作社的气象信息员信息库更新、农村大喇叭安装试验等,确立试验田建设项目,并结合设施农业、玉米育种等农业发展格局,开展实施设施农业、山区林果业、粮食产业等农业的气象要素实地监测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工作,针对一些种植大户建立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开展专业化为农气象服务。
3.2 选育优良品种适时播种
遵循当地气候条件,掌握低温气候规律,确定适宜的作物品种和播栽期,尽可能避开低温冷害对作物敏感期的影响。
利用气象部门提供的长期天气趋势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合理安排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比例;及时了解中、短期天气预报可及时采取应急防御措施有效抵御低温冷害对作物的危害。
选育优良耐
寒品种,并根据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引进适合义县种植的早熟、高产品种。
3.3 改善和利用农田小气候,增强农作物抗寒能力
采用地膜覆盖或塑料棚温床育苗移栽等技术,既解决春季低温冷害对幼苗的危害,又加快了作物生长速度,使作物提早成熟,避开了秋季低温对作物灌浆成熟的影响,还可利用局地地形消弱冷空气入侵次数和降温强度的田地种植抗寒能力弱的农作物等。
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可进行灌水以水增温或喷洒化学保温剂、熏烟等措施达到减轻低温冷害程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雪洋,赵铭,袁婧.辽宁省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j].灾害性天气研究与预报,2012.
[2]陈永川,张林,杨红艳.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及其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04).
作者简介:刘辉(1954-),男,汉族,锦州义县人,专科学历,工程师,从事农业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