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在难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

——《潘先生在难中》

中文系1003班莫婷玉一、作者简介

叶圣陶叶,原名叶绍均。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小说月报》,于“五四”时期开始白话小说的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膈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长篇小说《倪焕之》。叶绍均的全部小说作品中以教育界、学校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长年的教员生涯使叶绍均对现代中国教育界的情形了解得深切详明,对学校观察得细致入微,对教员和学生的思想状态、希望欲求、心理活动了如执掌。他的“教育小说”的基调是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通过教育界而把批评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他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同情。相当深刻地反映了下层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小学教员在旧社会贫穷悲苦的生活状况。与此同时,叶绍均对为知识阶层一部分的教员,也有着严峻的解剖和审视。《潘先生在难中》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历来被称为最能代表叶圣陶短篇小说创作成就的作品。

二、内容概要

《潘先生在难中》写的是军阀混战时期,教员潘先生的故事。第一场是战争即将来临时,潘先生携妻小逃离小镇,奔往上海。在上海,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租借”成为了他眼中的“圣地”和“天堂”。他不住地庆幸,自己和家人及时的逃了出来。他饮酒,他作文,没有了逃难时的慌乱和对战争的恐惧。

第二场,是潘先生在到达上海的第二天早上,接到了教育局长打算开学的通知。为了不丢掉工作和他的“育人”的精神,他不顾潘师母地劝阻,又回到了小镇——碧庄。看到家中一切与离开时没有什么不同,潘先生不安的侥幸心理得到了安慰,他为自己回来的决断感到骄傲不已。学因为学生逃难是开不了了。无聊的潘先生始终觉得不安,于是他借自己教员的身份以必要时借教舍作为治疗所为由缴费成为了红十字会的会员,红十字的旗子和徽章成了他救命的神符,也成了他妻儿的救命符,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勇气。并且,他还把向办事员讨取的用来挂在学校侧门的旗子挂在了自己的家门上,来保护自己。

第三场,是碧庄地方两军开火了。这让即使配着红十字徽章的潘先生也不免警戒起来。他想念在上海的妻儿,却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他到处探听前方的消息,当从姓吴的那听得正安失守时,潘先生匆忙收拾东西赶到了可

避难的“红房子”。在红房子的简陋的厨房里,潘先生看到了那个原本极力主张开学的教育局长。惶恐不安的潘先生在看到有些尴尬的不似往日般威严的局长时变得妄形而更显自傲起来了。此后的二十多天里,潘先生就与局长等三人龟缩在满是蚊蛾的房子里。这样的日子在战争的结束时被宣告停止了,这似乎并没有给潘先生带来太多的影响。“自由”后的潘先生便开始了投入到对杜统帅的歌颂创作中去了。

三、性格刻画与作者的情感

潘先生是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带有浓厚小市民气味,具有灰色的灵魂,一个没有理想,安于现状的卑琐形象。尤其是在第一场中,他举家逃往上海时在火车站的情形最为典型深刻。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紧张、混乱的场面,从侧面表现出潘先生随波逐流的小市民形象。他虚伪、自私、畏葸、苟且偷安。无论是他带妻儿逃离碧庄到上海避难还是他利用自己的教员身份向红十字会办事员讨取红十字旗子和徽章,这都是与他的作为“教书先生”的身份不符的,他的顶着神圣光环下的令人唾弃的作为把他的虚伪、自私与软弱暴露在了世人面前。不管是破旧的茶楼还是蚊叮虫咬的破厨房,他都能很好的适应,只要能活着。以及到最后,他成为军阀的政客,为战争,为军阀统帅们歌颂,都体现了他畏葸、苟且偷安的性格。他的作为并没有他的职业那般高尚。他的苟安侥幸的心理和表里不一的性格也在坐作者的笔下尽显。

《潘先生在难中》以军阀混战为背景,通过对战中一个知识分子的性格的剖析,指出一些教育人的自私与虚伪,并将整个教育界的黑暗暴露在人民面前,来表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灾难,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学习?美好安定的生活?一切只是空谈,一切除了伤害还留下了什么?如果要付出血的代价人才能成长,那么,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过沉重了。因此,作者通过对站争,对人性的描写将矛头指向了根本——整个旧中国的腐败的制度。军阀统治使得民不聊生,该批判;虚伪黑暗的教育界,该批判;民族的麻木愚昧,该批判……作者对旧中国落后的制度感到愤怒与叹息,对民族的愚昧、苦难的批评、讽刺却也同情。巨大的愤怒与批判又何尝不是对未来光明的呼唤与呐喊呢。这就是革命的精神。

四、我的读后感

我觉得就文章的写作特色看,作者冷静分析,客观思考,非常清楚的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人物,一个故事,手法娴熟,富有技巧。第一、作者对环境的描写具有暗示性,每一文字看似无意却实有其目的和效果。如:空气沉闷得很,人们略微感到呼吸受压迫,大概快要下雨了。电灯亮了一会了,仿佛比平时昏黄一点,望去好像一切的人物都在雾里和梦里。这段文字就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郁的气氛,是战争来临的预兆,即一触即发。也为下面的故事的发展作下铺垫。第二、作者的一些细节描写或一些文字的运用,更巧妙地反映了主人公的性格以及作者本人对主人公的情感。如:“……来客的安心,候客者的快意,以及脚夫的小发财,我们且不提。单讲一位从让里来的潘先生。他当火车没有驶进月台之先,早已安排得十分周妥。他领头……”这一段写的是潘先生上车时的情景,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细腻,读来时仿佛真有其人立于眼前。这不仅写出主人公上车的急

切心情,“且不提”,“单说”,“早已安排……”更是隐隐表现出作者对潘先生的讽刺之意。第三、对人物的心理、语言进行描写来突显主人公的性格。如:“车!车!福星红房子,一毛钱。”“就三毛钱。你也得依着我,跑快一点!”这在无形中就泄露了潘先生的慌张情绪了,表现了他软弱的性格。又如:潘先生觉得今晚的局长特别的可亲,全不像平日那副庄严的神态,便忘形地直跨了进去,“那么不客气,就要陪三位先生过一夜了。”可以看出,潘先生是在自抬身价了,表现他的虚荣和自傲的性格。

就文章的思想情感上讲,潘先生是一个让人见了可能直呼可恶的人。但可以想象的是,在那时的中国,又岂会是只有一个潘先生呢?那恐怕是有很多吧。“潘先生”们表面上显示着自己有多么的伟大、多么的高尚,实际上背地里却是连真正的市井小民都不如,至少他们少了做人的“真”。这样的人是让人觉得愤怒的,却也着实令人有些同情。我想,当时的社会真正的英雄真是不多的。社会混乱,制度腐败,在朝不保夕的年代里,高尚的人也不多了,而高尚似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也难怪叶绍钧把批评的矛头直指整个旧中国的黑暗社会了。

这篇文章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如果说,作者想要把这一时代的“世界”展现在国民眼前,那么这样的目的在我这儿,是实现了的。我看到了在战争面前人性的自私与丑陋,我看到了利益面前社会的黑暗,也为此那些人们,那样的世界叹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