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患者内科护理

心包炎患者内科护理
心包炎患者内科护理

心包炎患者内科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11T15:07:11.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3期供稿作者:杨桂莲

[导读] 心包由脏层和壁层组成,两者之间为心包腔,其内含有30~50ml液体,心包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杨桂莲(农垦九三管理局红五月农场医院 161446)

心包由脏层和壁层组成,两者之间为心包腔,其内含有30~50ml液体,心包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心包炎是指心包脏层和壁层的炎症,它可单独存在,也可作为某种疾病的部分表现或并发症。临床上以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为常见。

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即指发生在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

【病因】

引起急性心包炎的病因很多,常包括以下因素:

1.感染

细菌(如结核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等。

2.肿瘤

心包的原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

3.自身免疫

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4.邻近器官疾病

如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应性心包炎。

5.病因不明

如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6.代谢疾病

如尿毒症、痛风等。

7.其他

外伤、放射治疗后。

在我国,上述病因中的风湿热、细菌感染所占的比例有逐渐减少趋势,而病毒感染、肿瘤引起的心包炎有所增加,目前仍以结核为常见病因。

【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

当心包发生急性炎症反应时,在壁层和脏层之间产生由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许内皮细胞组成的渗出物,此时称为纤维蛋白性心包炎。以后,渗出物中的水分增多,转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此时称为渗液性心包炎。心包渗液多可在数周至数月内被吸收,但也可有心包渗液残留从而引起脏层和壁层的粘连、增厚,并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在心包上形成坚厚的疤痕组织,使心包失去伸缩性,最终导致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发生。

患者发生急性心包炎,特别是心包积液较多时,可致心包腔内压力急骤升高,影响心室舒张期充盈,使心搏量下降;同时,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导致外周静脉充血。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心前区疼痛

部位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等处,性质为闷痛或尖锐性痛,可因吸气或咳嗽而加重。心前区疼痛主要是由于心包炎累及胸膜而引起。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患者疼痛常较明显,而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炎时疼痛较少见。

2.心包压塞的症状

其中呼吸困难最为突出,病人可出现端坐呼吸,呼吸浅快,烦躁不安,发绀等表现。

3.其他

病人可因大量心包积液压迫气管、食道而出现干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二)体征

1.心包摩擦音

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清晰,坐位且上身略前倾时较易听到,音质粗糙似指腹摩擦耳廓声,收缩期、舒张期均可闻及。

2.心包积液体征

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快,心音遥远。大量心包积液时可出现心脏压塞征,包括颈静脉怒张、奇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有关检查】

1.化验检查

感染性心包炎患者常有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表现。

2.X线检查

当心包积液量大于250ml时,可呈现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样。

3.心电图

除aVR导联外,其他导联的ST段均抬高,弓背向下,但无病理Q波。此外,心包积液时,各导联常呈QRS波低电压。

4.超声心动图

心内科护理查房

心内科护理查房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护理查房 患者病史简介 患者XXX,男,74岁,因突发胸痛6+小时于2012年10月11日22时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6+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放射至背心及左颈部,程度剧烈,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无咳嗽、咯血,背部撕裂样疼痛、晕厥等症,立即由家属送往我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我科住院。患者患病以来未进食、精神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发现高血压升高4+年,收缩压最高达 180mmHg以上,正规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祥,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身体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下 T 、P 84次/分、R 20次分、BP 138/84mmHg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体力型,急性病容,平车送入,自动体位,神清语晰,精神差,查体合作。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及震颤及抬举样搏动,心界不大,心律8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入院诊断 1、急性下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诊疗计划一级护理,病危,低盐低脂饮食,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溶栓等药物对症治疗,急查心梗三项、BNP,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护理诊断及措施 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1)饮食与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探视。发病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至少一周,食用低盐低脂、多维生素、少刺激类的清淡饮食,提倡少食多餐。 (2)给氧:鼻导管给氧,2-6L/min。面罩吸氧,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3)心理护理:疼痛发作时应用专人陪伴,护士应耐心的给予病人心理支持与安慰,向病人讲明在CCU任何病情变化都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无需担心。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音乐疗法、缓慢呼吸。(4)止痛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吗啡止痛,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若头痛难忍,可遵医嘱使用减压药物治疗。 (5)监测患者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 2、活动无耐力与急性疼痛,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和康复训练并向患者讲解其重要性。例如心肌梗死5-7天后可病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3、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视力模糊、意识改变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关(1)避免受伤: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并做好记录。若患者感觉不舒服,嘱其卧床休息。上厕所或外出时有人陪伴,若头晕严重,应协助在床上或床旁大小便。

急性心包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包炎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9-07T10:52:30.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23期供稿作者:黄冬岩[导读] 临床上对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等。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黄冬岩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330-02 【关键词】心包炎护理心包炎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心包脏层和壁层的炎性病变。按病程可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心包炎常伴有心包积液,慢性心包炎常引起心包缩窄。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常是某种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或为其并发症,故常被原发疾病所掩盖,但也可以单独存在。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或钙化心包所包围,使心室舒张期扩张受阻、充盈受限而产生一系列循环障碍的病征。 急性心包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感染因素所致,也可以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代谢性疾病(如尿毒症、痛风)、物理因素(如外伤性、放射性)、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肺梗死等)、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等非感染性因素所致。过去常见病因为风湿热、结核及细菌感染,近年来,病毒感染、肿瘤、尿毒症性及心肌梗死性心包炎发病率明显增多。 1.临床表现 1.1病因 常见病因有急性非特异性、感染、自身免疫、肿瘤、代谢疾病、物理因素、邻近器官疾病等。其中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随着抗生素和化学治疗的进展,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已明显减少。 心包渗液是急性心包炎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原因。由于渗液的急速或大量积蓄,使心包腔内压力上升,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限制心脏的扩张,心室舒张期充盈减少,心搏量降低。此时机体通过代偿机制增加心室的充盈,提高射血分数,使心排血量增加。如心包渗液继续增加,心包腔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心搏量下降达临界水平时,代偿机制衰竭,于是心室的充盈量下降,射血分数下降,每分钟心排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导致心排血量显著下降,循环衰竭而产生休克,此即为心脏压塞。 1.2方法 急性心包炎的治疗包括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和对症治疗。患者宜卧床休息。胸痛时给予镇静剂,风湿性心包炎时应加强抗风湿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时应及早开始抗结核治疗,如出现心脏压塞症状,应进行心包穿刺放液。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体位与休息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疼痛严重时卧床休息。 2.1.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半流质或软食,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2.2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胸痛的部位、性质及呼吸困难的程度,有无心脏压塞的表现。 2.3配合治疗护理 2. 3.1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出血等不良反应。 2.3.2疼痛剧烈者,可应用吗啡类药物。 2.3.3应用抗结核、抗菌、糖皮质激素及抗肿瘤等药物治疗时,应做好相应观察与护理。 2.4心理护理 病人气急发生后,常常精神紧张,甚至是恐惧心理,陪护人员应守护在旁,给予解释和安慰,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取得病人的配合。在行心包穿刺抽液治疗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通过讲解此项治疗的意义、过程、术中配合事项等,减轻恐惧不安情绪。护士可在手术中陪伴病人,给予支持、安慰。 2.5健康指导 2.5.1生活指导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2.5.2用药与治疗指导告知病人坚持足够疗程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不要擅自停药,防止复发。 3.讨论 心脏外面有脏层和壁层两层心包膜,如它们发生炎症改变即为心包炎,可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心包炎较严重的类型是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炎可以分为两类,包括急性心包炎和慢性心包炎,其发生的病因也不相同:急性心包炎可因感染,结缔组织异常,代谢异常,损伤,心肌梗塞或某些药物引起,或可为非特异性。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通常为非特异性的,但几乎任何急性心包炎均可成为其原因。常见的原因为结核或其他感染,新生物,日光或声音的辐射,类风湿关节炎,创伤和心脏手术。风湿热之后极少有缩窄性心包炎。症状可能为原发性疾病如感染时的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所掩盖心包炎本身的症状有:心前区疼痛主要见于,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内表面无痛觉神经,在第五或第六肋间水平以下的壁层外表面有膈神经的痛觉纤维分布。因此当病变蔓延到这部分心包或附近的胸膜纵隔或膈时才出现疼痛,心前区疼痛常于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吞咽卧位尤其当抬腿或左侧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疼痛通常局限于胸骨下或心前区,常放射到左肩背部颈部或上腹部偶向下颌左前臂和手,放射右侧斜方肌嵴的疼痛系心包炎的特有症状,但不常见有的心包炎疼痛较明显,如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临床上对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等。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慎起居,节饮食、调理情志。参考文献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考试试题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测试试题 一.单选题(总共25题) (1)护士给病人应用地高辛前应首先评估:(A) A.一分钟心率 B.24小时尿量 C.心电图变化 D.心功能状况 E.水肿程度 (2).心力衰竭患者饮食应采用(B ) A.低盐低蛋白易消化饮食B.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C.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饮食 D.低盐少渣易消化饮食 E.以上都不是 (3).服用洋地黄后,病人将白墙看成黄墙何故(E ) A.心衰好转征象 B.血钠过高 C.血钾过低 D.血镁过低 E.洋地黄中毒 (4) 高血压危象紧急处理的关键是(C ) A绝对卧床休息 B降低颅内压C迅速降低血压至安全范围 D给予吸氧 E限制钠盐摄入 (5).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小时-12小时的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 C )A.少食多餐 B.按病人喜好配餐 C.少量流质饮食 D.多吃鸡蛋 E.禁食 (7). 典型心肌梗塞与典型心绞痛患者在症状上的最大区别是:(B ) A.疼痛的性质 B.疼痛的持续时间 C.疼痛的部位 D.疼痛的放射部位 E.伴随症状 (8). 应用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正确的护理是:(C ) A.药物用温开水送服 B.药物置口中,立即咽下 C.舌下含化,药物被唾液溶解使吸收减少 D.嚼服 (9).射频消融术的备皮处是( C ) A 两侧腋窝 B左侧胸部,左侧颈部和左侧腋窝 C 两侧腹股沟和两侧颈胸部 D 右侧胸部,两侧腹股沟 (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至少达:(E ) A.24h B.48h C.1-3天 D.2周 E.12h (11).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护士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D )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慢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评估】 1.呼吸衰竭的程度、类型。 2.神志、血压、呼吸、脉搏、尿量等。 3.心理状态。 【症状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及时给予合理的氧疗。 2.咳嗽、咳痰的护理 (1)危重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给予无力咳痰的病人吸痰。 (2)如建立人工气道要加强气道湿化,根据医嘱给予气道内滴药。滴药后及时吸痰。 3.睡眠障碍的护理:出现烦躁不安、睡眠昼夜颠倒者,应注警惕病人出现了呼吸衰竭早期症状的表现。 4.肺性脑病的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皮肤粘膜、球结膜、尿量的变化。 (2)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危重病人取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4)病情危重者需建立人工气道。 【一般护理】 1.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2.急性发作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减轻病人焦虑。缓解期病人进行呼吸运动和适当身体活动。根据身体情况,让患者做到自我照顾和正常的社会活动。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4.密切观察呼吸衰竭的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 5.根据医嘱给予合理氧疗。 6.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缩唇腹式呼吸,改善通气。 2.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 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2. 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3.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有无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 【症状护理】 1.用药护理:遵医嘱准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实用】-缩窄性心包炎护理常规

缩窄性心包炎护理常规 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慢性炎症形成坚厚的纤维组织,使心脏在舒张期不能充分扩张,从而引起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重度右心衰竭,头面部及上肢肿胀,肝脾大、腹腔积液、胸腔积液、下肢水肿,心音弱,多有奇脉,静脉压明显增高。 【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1.1、健康史:一般资料、过敏史、既往病史,本次疾病的诊疗及用药过程。 1.2、身体状况 1.2.1、局部表现:患者有无心悸、气短、乏力、呼吸困难、腹胀等表现。 1.2.2、全身表现:全面体格检查,了解重要器官功能状态,评估病人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判断其对手术的耐受力。 1.2.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及其它特殊检查。 1.3、心理社会状况 1.3.1、认知程度: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治疗方案、手术风险、术前配合、术后康复和预后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1.3.2、心理状态:评估病人对接受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生理功能的变化和预后是否存在焦虑、恐惧和无助心理。评估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识别并判断其所处的心理状态。 1.3.3、社会支持系统:评估病人家属的经济承受程度。 2、术后评估 2.1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名称和麻醉方式,术中情况。 2.2、身体状况 2.2.1、生命体征 2.2.2、循环和呼吸功能 2.2.3、伤口及引流情况 2.2.4、意识情况 2.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心理感受,评估有无术后心理变化。

2.4、判断预后:评估病人和家属对疾病预后的了解,康复训练和早期活动是否配合。 【主要护理问题】 1、心排出量减少:与心功能不全有关。 2、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3、活动无耐力:与心功能不全、手术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限制患者活动量,防止长期心排出量减少引发心衰。 1.2、饮食:低盐、高蛋白质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1.3、用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衰。注意观察用药反应: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注意测患者的脉率、心律,并观察有无恶心、食欲减退、头晕、黄视、绿视等毒性反应,特别要注意有无室性期前收缩或室上速的心脏毒副作用。如果出现洋地黄中毒应立即停药,查血钾,并根据血钾情况补钾,有心律失常出现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利尿剂,治疗心衰。教会患者认真记录 24小时出入量。应用排钾性利尿剂(氢氯噻嗪)应补钾,并复查电解质情况;有结核病者,须坚持抗结核治疗,按时服药。 1.4、大量腹腔积液患者可间断适量放腹腔积液,每次应小于2000ml ,注意无菌操作,并静脉补充蛋白质。 2、术后护理 2.1、同心脏术后护理。 2.2、预防心衰:监测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控制液体人量,避免短时间内补液过多、过快。 2.3、低盐饮食:<3g/d 2.4、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收缩剂(多巴胺),以降低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应用洋地黄控制心率。同时注意每日监测血钾含量,及时补钾。 2.5、术后3日开始床旁活动,2周内限制活动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6、协助测量腹围,观察腹腔积液消退情况。 【护理评价】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1)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按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以慢性居多;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其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损害;右心衰竭以体静脉瘀血表现为主,包括由胃肠道及肝瘀血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及劳力性呼吸困难等。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了解既往病史。 (二)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深度、有无气促及肺部啰音。 (三)评估患者有无劳力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评估患者的出入量是否平衡。 (四)评估患者有无体静脉淤血及周围血管灌注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大、出汗、皮肤发凉等。 (五)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二、护理问题 1. 气体交换受损 2. 体液过多

3. 活动无耐力 4.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三、护理措施 1. 根据心功能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 急性心衰时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在湿化瓶内加入30%~50%乙醇以消除肺泡内泡沫,保证足够的血氧分压。 4.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尿量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5. 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并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7. 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四、健康教育 1. 针对患者可能发生心衰的诱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指导。

(完整版)心内科护理专科理论考试试题.doc

心内科护理专科理论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80 分) 1.心跳呼吸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 A ) A. 首先必须心电图确诊 B.迅速有效的人工呼吸 C.立即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 D.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E.根据情况选用合适药物,使心脏复苏 2.某高血压病患者,病程10 年,血压水平为 165/105 mmHg ,伴有左室肥大,心功能Ⅲ级,曾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属于 ( E ) A. 高血压2 级,中度危险 B.高血压 2 级,高度危险 C. 高血压 3 级,高度危险 D.高血压 3 级,中度危险 E.高血压 2 级,极高危险 3.我国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血压达下列哪项可诊断为高血压( B ) A. 收缩压> 130 mmHg 和舒张压> 85 mmHg B. 收缩压≥ 140 mmHg 和 (或 )舒张压≥ 90 mmHg C.收缩压> 140 mmHg 和 ( 或 )舒张压> 90 mmHg D. 收缩压≥ 160 mmHg 和 (或 ) 舒张压≥ 90 mmHg E. 收缩压≥ 130 mmHg 和舒张压≥ 85 mmHg 4. 对“冠心病” 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 是( E ) A. 胸透 B.心脏平片 C.心电图 D.超声心动图 E.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5.典型心绞痛发作错误的是 ( B ) A. 体力活动是常见诱因 B.部位在胸骨中上段,界线清楚 C.疼痛可放射至左肩 D. 为压榨性疼痛 E.通常持续3~ 5 min 6.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是( C ) A. 休息时心电图 B.24 h 动态心电图 C.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D.超声心动图 E.心脏 CT 检查 7.急性心梗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应行( D ) A. 口对口人工呼吸 B. 气管插管 C. 心外按压 D.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E.同步直流电除颤 8.能够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检查是( E ) A. 超声心动图 B.X 线检查 C.免疫学检查 D.心电图 E.血培养 9.确诊主动脉夹层最可靠、安全的首选方法是( E ) A. 心电图 B.DSA C. 选择性动脉造影 D.经胸超声心动图 E.MRI 或 CT 10.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 ) A. 突发剧烈胸痛 B.休克 C.头痛 D.昏迷 E.无脉症 11.最安全有效恢复心肌再灌注的方法是( A ) A. 在发病12 小时内进行紧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及支架术 B.在发病 24 小时内进行紧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及支架术 C.在发病 12 小时内进行紧急溶栓术 D. 在发病 24 小时内进行紧急溶栓术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docx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1、疼痛1、休息与运动: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相关因素:2、观察 心肌缺血、缺氧。(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 ( 2)有无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3、心理护理: ( 1)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4、遵医嘱用药: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并注意观察缓解情况 5、吸氧:必要时遵医嘱吸氧。 2、恐惧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相关因素:2、设法减少清除诱发因素: ⑴胸闷不适、胸痛、⑴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 濒死感。⑵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 ⑵因病房病友病重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或死亡。⑷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⑶病室环境陌生 / 监3、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护、抢救设备。4、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5、允许病人希望见到的亲友探视或陪伴。 6、遵医嘱给予药物。 3、焦虑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相关因素: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 ⑴身体和心理上的⑴允许病人说话、呻吟。 异常感觉。⑵及时缓解病人疼痛。 ⑵环境和日常生活⑶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 发生改变。⑷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 ⑶社会经济状况的3、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 影响。4、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4、自理缺陷相关因1、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素: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⑴疼痛不适。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 ⑵活动无耐力。4、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⑶医疗受限。5、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6、让病人有足够的时间,缓慢地进行自理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多次短暂的休息时间 5、活动无耐力 1. 活动过程中监测:病人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脉搏过快或在活动停止3min 后仍未恢复,血压相关因素:有异常改变,胸痛,眩晕或精神恍惚等反应,则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⑴疼痛 / 不适。2、活动安排:在两次活动之间给予休息时间,指导并鼓励病人自行设计活动计划表: ⑵与心排血量下降①最大活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引起不适症状为原则,避免过度疲劳。 有关②避免重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的工作或过长的工作时间。 ⑶虑弱 / 疲劳。③避免剧烈劳动或竞赛性的运动。 ⑷强制性活动受限。④在任何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⑸心律失常。⑤经常参加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及进行适当的体操和活动,既可帮助神经系统从疲劳中恢复,又有助于侧支循环

心内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二章专科护理常规 第三节心血管科护理常规 一、心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评估和观察要点】 1.病史:患病及诊治经过、目前状况、相关病史、心理社会状况及生活史。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包括生命体征、面容及表情、体位、营养状况等)、皮肤黏膜、肺部检查、心脏血管检查、腹部检查。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动态血压监测、心脏影像学检查、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 ■修订【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所致能量消耗增加和机体缺氧状态有关。 3.心排出量减少:与心脏前负荷改变,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动过速有关。 4.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5.焦虑:与健康状况和角色功能改变,损伤性检查有关。 【护理措施】 1.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和洋地黄制剂的副作用,严格遵

守给药时间,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扩血管药物严格调节用量,监测血压变化。抗凝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2.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次数、异常脉搏应测一分钟。 3.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发生的原因选择正确的给氧方式。 4.按照医嘱要求,指导患者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过饱,少食多餐。 5.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与家属一起鼓励病人,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病人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轻呼吸困难。 6.制定病人活动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在活动耐力可及的围,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 【健康指导】 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患者应该按时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 二、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评估和观察要点】 1.一般状态:评估呼吸状况,脉搏快慢、节律,意识与精神状况以及是否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2.心肺:两肺是否有湿罗音或哮鸣音,心脏是否扩大,心率是否加快。

心脏内科护理常规

第二章心脏内科护理常规 (59) 第一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 (59) 第二节心肌梗死护理 (61) 第三节心力衰竭护理 (63) 第四节心律失常护理 (65) 第五节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护理 (67) 第六节原发性高血压护理 (69) 第七节经皮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护理 (73) 第八节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护理 (76) 第九节心包穿刺引流护理 (78) 第十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 (79) 第二章心脏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冠状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与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性损害。 主要包括五种分型:无症状型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 一、护理措施 (一)活动和休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充分保证足够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视环境可采

用坐位或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格控制探视;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1~3天,并落实患者生活护理。 (二)镇静和止痛症状发作时患者多感到紧张、焦虑,甚至 濒死感;护士应主动及时听取患者主诉,给予患者安抚和心理支持,指导患者放松、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予镇静止 痛剂。 (三)吸氧患者憋喘或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2~ 3L/min),以改善心肌缺氧,缓解疼痛。 (四)使用硝酸酯制剂时注意避光,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 率等变化;控制静脉输液速度,防止不良反应(面部潮红、头晕、搏动性头疼、心动过速、低血压、晕厥)的发生。 (五)抗凝治疗坚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林、波立维等);使用前注意病人有无出血病史、消化性溃疡或 肝功能不全等;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凝血指标,定期采血化验; 教会病人自我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出血、血尿等出血倾向; 听取患者主诉,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六)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可适当使用缓泻剂。 (七)健康指导 1. 调整生活节奏,减轻身心压力。焦虑抑郁患者可以咨询心理医生。 2. 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饱餐、感冒等冠心病诱发因素。

心血管内科病人临床护理

心血管内科病人临床护理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其中有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与营养因素关系密切,合理的膳食已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加拿大医学会会刊》21日发表报告,加拿大年轻一代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肥胖症等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这将导致未来数十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幅上升。研究人员对加拿大各种族12岁至50岁的人群进行了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可增大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1994年到2005年间,这一年龄段人群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上升了77%,糖尿病患者比例上升了45%,肥胖症患者比例上升了18%。报告预测,到2035年,加拿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将比目前增加5%到16%。加拿大医疗机构的统计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数占加拿大各种疾病导致死亡人数的约30%,是加拿大人的第一大疾病杀手。也成为门诊、住院患者中占较高比例的疾病之一。因此加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专科护理工作相当重要。完善心血管内科护理

工作有以下几点: 1常规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好皮肤护理防治褥疮的发生;病房内空气要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做好口腔护理,预防交叉感染;密切观察患者进食情况,避免摄入高钠、高脂饮食及暴饮暴食,也应避免摄入太少,以免引起水、电解质失衡;根据专科用药特点,做好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应加强夜间巡视,如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并立即让患者取坐位或坐卧位,必要时两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瘀血。 2心理护理 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最为常见,疾病本身和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严重影响其情绪变化。我们通过沟通交流,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原因、病情发展、对身体的危害、病情的转归及其预防措施等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用耐心的解释,热情的安慰,适当的保证鼓励和开导患者,诚恳与患者交谈,用对躯体症状进行清晰和令人信服的解释。 3人性化护理 在晨晚间交接班时,护士长带领护士看望问候患者,主动询问患者的睡眠及进餐情况,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尽早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干预解

内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内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主要集中在神经、循环、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症状有其共同性,多数会出现昏迷、心衰、心跳骤停、大出血、窒息、肾功能衰竭等,在临床上疾病到达晚期时,这些症状可单一也可同时出现.以下是针对这些急危重症的护理常规和重点. 一、昏迷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1、当患者突发昏迷时,通知医生后首先要判断其神志,评估意识障碍的级别,然后对症护理. (1)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并随时清除口腔内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 (2)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3)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与脉搏的变化,和24小时出入水量,每30-60分钟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测一次. 2、对于长期昏迷的病人,应针对其全身各系统情况进行护理. (1)饮食护理。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预防褥疮。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 (4)预防烫伤。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越发冰凉。家人在给病人使用热水带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摄氏50度,以免发生烫伤。(5)防止便秘。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如病人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摔伤。(8)预防结膜、角膜炎。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角膜炎的发生。 (9)一般护理。每天早晚及饭后给病人用盐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阴一次,隔日洗脚一次等。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 一、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1、前后负荷增加或减少2、后负荷增加3、心肌收缩力降低 4、心动过速或过缓 5、心瓣闭锁不全 评估1、评估心输出量减少的指征2、监测并记录心衰病人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3、测量生命体征 4、观察周围血管灌注不良的症状:出汗、脉细数、皮肤发凉、失眠、头晕、 毛细血管充盈度差、陈—施呼吸5、监测右心衰竭产生的体静脉充血增强的迹象:颈静脉怒张、腹水、眼眶水肿、肝肿大6、测量并记录尿量7、评估肺呼吸和喘鸣音 措施1、让病人卧床休息,限制活动2、遵医嘱严格限制液体入量,记录液体出入量,维持液体平衡,输液速度不超过20-30滴/分3、遵医嘱给予利尿剂,监测有无电解质失调4、提供病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保证病人充分休息5、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体位6、吸氧7、必要时每日称体重 8、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量9、遵医嘱给下列药物,如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抗心律失常药,同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 二、体液过多 相关因素1、排尿量减少继发于心力衰竭2、饮食不当3、腹水继发于心衰/肾衰 措施1、抬高床头,半卧位2、详细记录24h液体出入量,维持体液平衡,限制一天摄入包括食物中钠的摄入,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3、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4、鼓励病人经常自己翻身,保持床上有床档,下地活动时有扶手或拐杖5、每日称体重 三、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危险因素1、体液总量增加导致电解质浓度降低2、肾灌注量减少导致钾、钠的再吸收增加 3、利尿治疗增加了体液及钾、钠的排泄 4、低钠饮食 措施A\低钠血症1、遵医嘱限盐,提供饮食指导2、遵医嘱给利尿剂,并监测效果 B、低钾血症1、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应在饭后或进餐时,以减少胃肠道的刺激2、鼓励病人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葡萄干、香蕉、马铃薯 四、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1、心输出量下降2、病情恶化 措施1、根据心功能的分级决定病人的活动量2、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3、教会病人使用环境中的辅助设施,以增加活动耐力和自理程度 4、在病人活动量允许的范围内,让病人尽可能自理,并为病人自理活动提供方便条件 5、病人 活动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以减轻焦虑及恐惧6、吸氧 五、缺乏知识 相关因素1、对疾病及治疗不熟悉2、焦虑3、信息缺乏 措施1、教会病人疾病知识、药物的作用、治疗的重要性、常见症状 2、活动量要适宜,以不引起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原则,避免劳累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4、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限制钠盐摄入,肥胖者要减轻体重,禁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5、定期复查6、鼓励病人/家属提问题 六、气体交换受损 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肺淤血) 相关因素1、肺静脉淤血2、肺泡—毛细血管床改变 措施1、让病人半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盒减少静脉回心血量2、鼓励病人尽量做缓慢的深呼吸,协助病人咳嗽,必要时吸痰3、遵医嘱给病人20%——50%的酒精湿化吸氧 4、遵医嘱给药:吗啡、硝酸酯类、利尿剂、氨茶碱 心源性休克 相关因素1、血流改变2、毛细血管—肺泡膜的改变 措施1、抬高床头以利于病人呼吸2、吸氧3、必要时吸痰 七、疼痛 相关因素:1、心肌缺血缺氧2、高血压 措施1、卧床休息2、吸氧3、遵医嘱给药:硝酸甘油、吗啡或杜冷丁,降压药 4、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八、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 措施1、立即进行心外心脏按压2、如出现室速或室颤,应立即给予电除颤 3、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和输液,纠正酸中毒 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5、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 6、做好抢救记录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 2、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皮肤粘膜有无发绀。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范围。 3、活动耐力。 4、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排便情况;评估有无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氧供应失调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 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 5、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有关 6、焦虑: 与担心预后较差,对死亡的恐惧有关 7、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护理措施】 1、患者入院,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入院告知。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安排有序,以保证患者休息和睡眠。 3、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予以氧疗;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4、排泄护理鼓励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便秘者可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5、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遗嘱分别采取平卧位、坐位、半坐位、头低足高4位、侧卧位元等,病情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6、遵医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7、遵医嘱采取各种标本,做好各项检查的相应准备。 8、休息与卧位防止褥疮。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遵医嘱给氧。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9、遵遗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10、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若服用中药,按中药服药护理常规护理。 11、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分级护理。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水肿、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按留置导尿管护理操作规范,会阴清洁消毒每日1-2次,定期更换集尿袋,注意引流通畅。 12、危重患者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遵遗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并做好记录。 13、做心理护理。 14、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内容包括活动与休息、饮食、用药、复查及自我护理等。 【健康教育】 1、宣传有关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4、予以饮食指导,少量多餐,禁烟酒。 5、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急性心包炎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a)是心包膜的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以同时合并心肌炎内膜炎,也可以作为唯一的心脏病损而出现。多继发于其他内外科疾病,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目前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包炎逐渐增多。其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和出现心包摩擦音,甚至出现心包填塞症状,危及生命。急性心包炎部分患者可遗留心肌损害或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 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休息与活动。卧床休息,有呼吸困难者予半卧位及吸氧,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有水肿者注意低盐,并注意肿胀的程度,准确记录。 (四)高热时及时做好降温处理,及时更换汗湿衣裤,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出入量。 专科护理 (一)疼痛护理 出现心前区疼痛时,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坐位或前倾位以及分散注意力的一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疼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镇静药。勿用力咳嗽、深呼吸或突然改变体位,以免使疼痛加重。 (二)心力衰竭护理见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三)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血压、脉搏、心率、面色等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发绀、血压下降、刺激性干咳、心动过速、脉压小、颈静脉怒张加重、静脉压持续上升等急性心包填塞的表现,应立即帮助患者取坐位,身躯前俯,同时通知医师并协助其抢救处理。 (四)患者需行心包穿刺时,备好心包穿刺用品,协助医师进行穿刺抽液。并做好告知心理支持、安慰工作。 (五)用药护理 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原发疾病。如化脓性心包炎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结核性心包炎应尽早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一)疾病知识指导 注意充分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二)用药与治疗指导 讲解坚持足够疗程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不可擅自停药,防止复发;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定期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三)加强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四)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浅论心血管内科病人的护理

浅论心血管内科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2-19T10:51:43.1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作者:叶晶晶张莉(通讯作者) [导读]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435000 心源性昏厥是因为心排血量突然骤减、突然中断或严重低血压热引起的一过性脑缺血和缺血,这种表现为突发性的可逆性意识丧失。 叶晶晶张莉(通讯作者)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435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老年人数目巨大,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很多,这慢慢成了全社会关注的共同问题。心血管疾病只是一个笼统的疾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一下几种:高血压、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以及心绞痛等。假如此病长期反复发作,就有可能导致死亡的危急重症。由于现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巨大,以及生活中不重视饮食习惯,种种原因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种、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如何保持合理膳食等问题,往往容易受人忽视,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种类以及各种护理方法,我为大家大致介绍说明一番。 关键词:内科护理;心悸及护理;心源性呼吸困难及护理;心前区疼痛及护理;心源性晕厥及护理;预防 一、内科护理 1 护理医师应该注意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天的大小便情况,详细的把患者每日的排尿量记下来,不可忽视的是护理人要有规律并周期性的进行观察统计患者的心律以及心率的变化,便于医生给病人治疗。 2 护理医师应给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对病人亲切温柔,积极关心病人的日常情况,对患者贴心照顾,并鼓励患者,让患者对康复有信心,这样才有能更好的配合好病人的治疗,增加康复率。 3 钠盐的摄入量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医生要着重关注患者对钠盐的摄入量,尽量让他们食用低钠、无盐或者是少盐的食物,防止高血压等疾病发生;医生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健康常识有所了解,督促患者改掉原本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他们的活动量,要他们多多休息,纠正他们作息时间和规律。 4 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不能让患者病房时常潮湿,应该要保持患者病房干燥,并且保持空气流通,经常给患者换干净的床单等床上用品。保证病房空气清新,让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和心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 5 定期给病人讲关于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知识,让病人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让患者可以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医生不在旁边的时候自我护理、自我急治,以免患者的突发性死亡,提升患者的自我生命保护意识,提升生存率。 二、心悸及护理 心悸是患者感觉到心脏跳动速度快、不整以及搏动有力,心前区感到不适应等不适症状。 护理:时常观察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可以通过测脉搏和听心律得知,必要的时候做心电图观察;经常观察病情;当心功能不全的时候,心悸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胸痛、以及发热现象;当心律失常很严重时,会感觉昏厥、抽搐,此时应及时联系医生;医生应与病人详细讲解发病的时候病人应该如何急救,让病人有所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运动量;增加休息时间;让病人尽量少食用刺激性的饮料,以免发生心悸。 三、心源性呼吸困难及护理 心源性呼吸困难是以为种种心肌疾病产生后左心功能不全,病人感觉呼吸时空气不够,并呼吸困难的状态称为“心源性呼吸困难”。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 护理:要经常观察病情:是否还是感觉呼吸困难、皮肤改善了没、血气分析结果如何;休息与体位:配合患者选取适合体位,根据疾病的情况,半坐卧坐或者是端坐位;给氧:根据缺氧的情况来调节氧气的流量;增加活动耐力:依据心功能来策划活动,并配合一定量的活动,这样可以减少心脏的负担,让心肌耗氧量变少,从而改变呼吸困难的问题。 四、心前区疼痛及护理 心前区疼痛是由于种种理化因素,受到刺激后支配心脏、主动脉或者肋间神经引起的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 护理:要经常观察疼痛:心前区疼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和是否有诱发因素等病人本身都要注意观察到;关于如何减轻疼痛和防止复发,我们必须做的就是要保持良好地休息环境,遵守医生的叮嘱,服用镇定剂、镇痛剂以及配合好医生的治疗;医生要给病人做好心理上的护理,使得病人减少对疼痛的恐惧感,这样才会更好的接受治疗,提早看康复。 五、心源性水肿及护理 心源性水肿是因为充血性的心力衰竭所引起的体循环系统的静脉淤血等等原因引起的症状,使得组织间隙积聚了太多的液体所导致的。 护理:体位与休息:应该让病人患者多多休息,让下肢居高位置,患了伴有胸腔积液或者腹水的病人应该采取半坐卧;疾病情况的监测:要控制树叶输液的流速,定期监测体重,严格的把出入液量记录下来;用药的护理:要遵守医生嘱咐,使用利尿剂,观察排尿量、体重以及水肿消长等现象和情况还有定期检测血电解质的变化;皮肤上的护理:要保持病人患者的皮肤是清洁干燥的,还要预防压疮。六、心源性昏厥及护理 心源性昏厥是因为心排血量突然骤减、突然中断或严重低血压热引起的一过性脑缺血和缺血,这种表现为突发性的可逆性意识丧失。病因:是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和主动脉瓣狭窄、急性心肌梗塞和高血压病等等。 护理:休息和活动:病发发作很频繁的病人应该要卧床休息,要加强日常生活上的护理,应该避免一个人外出,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病发作时如何处理:将病人放在通风的地方,头部高,脚步底的原则,解开衣服的领口,并且及时清除嘴巴和鼻子的分泌物,防止窒息发生;避免诱因发生:医生应该嘱咐病人,避免过度的疲劳和情绪上的过度激动等等情况,一旦有头晕的现象发生,应该立即平躺,防止病人患者摔伤了;病人还应该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相关的疾病。 七、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1.戒酒戒烟。戒酒戒烟要受到病人重视,吸烟的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要高出两三倍,所以对吸烟来说,戒掉比不戒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