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而闻名于世。
水体植物在园林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既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美感,又与其他园林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
一、荷花池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常常出现在荷花池中。
荷花池一般为圆形或方形,池水清澈见底,荷叶遮蔽了部分水面。
荷花的花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如红、白、粉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荷花池的周围常常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以增加池边的绿意。
荷花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
二、池塘石桥池塘石桥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之一。
池塘中的石桥通常由几块大石头拼接而成,形状独特,给人以稳重而庄重的感觉。
石桥两侧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芦苇等,以增加池塘的生机和美感。
在池塘中行走于石桥之上,可以近距离欣赏水中的植物和鱼虾,感受到水的清凉和生命的活力。
三、假山流水假山流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且重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假山通常由天然石材堆砌而成,形状各异,给人以奇特而瑰丽的感觉。
在假山的周围布置流水,使水从假山上流下,形成瀑布或小溪,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
假山的表面常常种植一些藤蔓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以增加其自然和野趣。
假山流水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山间的溪流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四、庭院小池庭院小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庭院小池通常为方形或圆形,面积较小,池水清澈见底。
小池中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芦苇等,以增加池水的生机和美感。
庭院小池的四周常常种植一些花草,如牡丹、月季等,以增加庭院的色彩和芬芳。
庭院小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的几种常见方式。
这些方式都以植物为主要元素,通过合理的布置和搭配,营造出了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摘要: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二、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2.轴线对称法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4.借景手法三、中国古典园林特点四、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正文: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本文将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及特点,并探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主要包括: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通过升高或降低主峰的高度,使主景在景观中更加突出。
客山则需奔趋,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如苏州拙政园中的主峰,以及四周环绕的客山。
2.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在园林布局中,通过轴线的设置,使景物在空间上形成对称的关系。
如颐和园昆明湖与玉泉山的关系。
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称为动势向心法,即将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例如,通过设置屏障、曲径通幽等方式,把美好的风景营造出一种神秘感,使人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4.借景手法:借助园外景象,将不属于本园的景观借用成为本园的景观一部分。
如颐和园借西山、玉泉山之景,拙政园借北寺塔之景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包括: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强调山水构图、讲究诗情画意等。
在古典园林中,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富有诗意、情景交融的景观效果。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和特点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现代设计师可以借鉴古典园林的布局、手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景观相结合,打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如上海世博园区的江南园林、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山水园林等,都是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和特点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等等。
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
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园林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
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
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
故园林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
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
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为模板,遵循自然的和谐美景,融合了山水、花草、石灰、木料等形态和色彩的构成,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美景。
古典园林的建造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的造园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细部设计手法。
这种手法主要是通过调整地形进行细部设计,使空间的宽阔感和紧凑感得以调节,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例如沟溝穿梭、石头堆积、植物组合等,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气氛。
二是营造景观特色的手法。
其主要是以“四合院”“池塘”以及“山石花草”等为基础,结合植物、石头、木料、砖瓦等材料,营造出造景的特色。
三是水泥制作手法。
这类手法主要是利用水泥,将池水、湖水、池塘等打造成错落有致的美境。
水泥的形态结构有楼梯形、两层坡形、三层坡形等,其设计可以形成大型的小型水景,营造出壮观的景致。
四是结构组织手法。
这类手法是将古典园林中各种构成元素进行组织,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例如,布局乱调、木栅格格、四仙桩、亭台楼阁等,都是古典园林中著名的结构组织手法。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的造园手法也多种多样,但主要包括细部设计手法、营造景观特色手法、水泥制作手法以及结构组织手法。
整个园林由这些手法有机结合而成,是一种独特的自然美景。
- 1 -。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九种全)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1、抑景俗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
如进门见假山,则为山抑;见树丛,则为树抑。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得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2、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现出来,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
在安排透景时,常常与轴线或放射型直线道路和河流统一考虑,这样做可以减少因开辟透景线而移植或砍伐大量树木。
透景线除透景外,还具有加强“对景”地位的作用。
因此沿透景线两侧的景物,只能做透景的配置布景,以提高透景的艺术效果。
3、添景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
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
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4、夹景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颐和园造景手法的应用
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其造景手法独具特色。
以下是颐和园造景手法的应用:
1. 对景:颐和园中有多处对景,如万寿山倒影在昆明湖中,湖心岛和万寿山互为对景。
2. 借景:在颐和园中,借景也是一种常见的造景手法。
例如,在西边的玉泉山塔被借景到颐和园景区中,使视觉上加大景深,使远山古塔和园林相互交融。
3. 添景:在颐和园中,有很多景观通过添景的手法进行丰富和加强,如十七孔桥和湖心岛使得景观更有层次。
4. 框景:颐和园中有很多细微处可以看到框景,如乐寿堂的花窗。
5. 抑景:在颐和园中,通过小径先阻挡视线穿过假山,使空间豁然开朗,这是典型的抑景手法。
6. 漏景:通过院墙或廊壁上的各种造型的窗或花棱窗,将院内外或廊壁两侧的景致组合在一起,丰富有限空间景观内容。
7. 障景:在园中难免有不雅致的场所或器物,为不使之影响全园的景致,往往在其前方造一景观将其遮挡住。
综上所述,颐和园的造景手法丰富多样,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1)抑景,将美景先加遮挡,使美景欲扬先抑,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添景,在远景与近景之间添加过渡景,使景色更具层次美。
(3)夹景,通过两侧用不醒目的建筑物或树木花卉遮蔽起来,把游人的视线引向远方的风景点。
(4)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是美景,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也是美景的构景方法。
(5)框景,用门、窗、洞或乔木树枝合成的景框围成美景的构景方法。
(6)漏景,通过漏窗使游人观赏到美景的构景方法。
(7)借景,将园外景观从视觉上与园内景观交融的构景方法。
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
(8)移景,即在园中仿建美好景物。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2.我国古典园林的主人,在造园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怎样的艺术效果,达到怎样 的理想境界呢? 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 小中见大 的 构景手法 步移景异
渐入佳境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常 见 抑景 的 构 添景 景 手 法
框景 对景
借景 漏景
俯 借 黄 龙 五 彩 池
巧于因借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夹景
夹景
在一风景点的两侧用建筑物、树木花卉等屏障起来,使其更显得有诗情画 意,集中游客的视线,引起游客的关注。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夹景
雄浑壮阔的三峡,正是大自然缔 造的绝妙夹景。夹岸青山对峙,中 间一江碧水东流。
典型的江南水乡美景,两侧粉墙 黛瓦的民居倒映在水中,远处的石桥 遥遥相望,静谧而深远。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添景
添景
位于旅游者之前,介于远方景点之间的乔木、花卉等作为过渡景,使景色显得 更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图片中的两塔使用的是什么构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对景
(五)、对景 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景, 你也把我作为景。 即从甲 观赏点看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看甲观赏点。
(雷锋塔)
(保俶塔)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障景
障景 用假山、照壁、植物林荫等,将园内的一些不美之处加以遮掩。
任务一:当回小老师
1.每组派代表抽选信封,信封内装有一张图片, 而每张图片代表我们所学的一种构景手法。 请小组成员结合图片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讨论分析图片所使用的构景手法,并回答这种构景 手法所达到的效果。并上台当回小老师,面向全体 进行汇报展示。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
中国古典园林之构景手法
目录 古典
CONTENTS
一、抑景 二、夹景 三、添景 四、对景
五、框景 六、漏景 七、借景 八、障景Fra bibliotek一、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 蓄,所以园林造景也不会一 走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 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 这叫“先藏后露”“欲扬先 抑”。抑景又有山抑、树抑、 曲抑之分。
二、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 的两侧大而无挡,就显得单调乏 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 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 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 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 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便是夹景。
三、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等,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 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 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作添景。
感谢观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园林巧于因借”
近借:苏州沧浪亭不用围墙用假山,巧借了园外的流水
仰借:借空中的飞鸟
俯借:借池塘中的鱼
应时而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
八、障景
任何园林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是必须遮 挡之物。用山、石、花木加以掩盖和处理,也可以形 成一种美景,这叫障景。
上海豫园鱼乐 榭有一上实下空的 墙,遮挡了原来流 水较近的短处,产 生了源远流长的效 果,这是障景的神 来之笔。
四、对景
在园林中,从甲风景 点可观赏乙风景点,从乙 风景点可观赏甲风景点 的构景方法,叫对景。
杭州西湖北面的保俶塔,与南面重建的雷峰塔,就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五、框景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在我国的古代,园林被视为一种对自然的艺术表现,通过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传统的园林造景手法,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如今已经在私家花园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着我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探讨其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并共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1. 对于我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我们可以首先从“假山”入手。
假山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起到了遮挡视线的作用,更是通过设计巧妙的布局和流动的线条,在空间中营造出起伏有致的地形,使园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私家花园设计中,可以通过仿照古典园林的假山手法,利用人工山石和植物的组合,营造出层次分明、曲折有致的景观。
这种手法既可以增加花园的立体感,又可以营造出一种古典园林的雅致气息。
2. 我国古典园林的“水景”也是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常见元素。
水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既可以体现出我国人“水乡民族”的特质,又能够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
在古典园林中,水景往往被设计成弯曲、曲折的形态,通过岸边的植被和建筑物的点缀,形成一种静谧、温润的意境。
在私家花园设计中,可以仿照这种手法,结合地形和植被,设计出曲折流动的水池或小溪,使花园更加生动有趣,呈现出我国古典园林的韵味。
3. 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也是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常见元素之一。
亭台楼阁是园林中用来遮荫、休憩和观赏景致的建筑,它们常常被设计成别具一格、飘逸优美的样子。
在私家花园设计中,可以借鉴古典园林中亭台楼阁的风格和造型,建造一些雅致的亭台或小楼,以供主人和客人休憩,同时也能够增加花园的整体美感。
总结回顾:我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通过借鉴古典园林的手法和风格,可以使私家花园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致,同时也能够传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我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对于私家花园设计来说,不仅是一种设计理念,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应用,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空间以小见大:中国古典园林通常雅致、圆润和小巧。
通过采用遮景、借景、象征等设计手法,达到先抑后扬的设计效果。
例如,代表皇家园林的颐和园,在群山的包围下更显气势恢宏,山虽然不在园中但却成为了园的一部分,这就是巧妙借用远景的手法。
2. 因地制宜、借势造园:古典园林设计强调与园林地形地有机匹配,因地制宜运用周边的山水,使之成为造园元素。
如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水景,很多都是利用现有的溪、湖进行造景,不仅是一种设计上的巧妙之处,也是营造自然特色的重要因素。
3. 追求自然:古典园林设计尊重自然,充分利用所在地及其背景文化来打造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
4. 新中式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有些园林景观会被称为广义上的新中式园林。
这一风格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提取古典园林的特色和符号,并在现代语境下进行再组合再设计。
5. 借景手法的应用: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造园者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
这种手法因距离、视角、时间、地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可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
6. 对景造景手法的应用研究:这是以衬托主体景观为主的园林造景手法,即以主要景观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对园林空间在整体上进行构图与重塑,从而全面体现出整个园林的功能性,突出现代园林的主题。
综上所述,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不仅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仍有广泛应用,而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传统手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既尊重传统又具有现代感的优美园林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景手法在中国园林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
本文将从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和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角度出发,探讨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方式及其意义。
一、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概述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
古代园林的特点是注重情境的营造和情趣的表达,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巧妙的造景手法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
古代园林造景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山水合一山水合一是古代园林中最基本的造景手法之一,它将山水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意境深邃、婉约柔美的风景。
古代园林中的假山、水石、溪流、湖泊等元素都是为了营造山水合一的意境而设计的。
2.借景手法借景是指在园林中利用周围自然风景或建筑物作为园林内部场景的装饰,从而增强园林内部的景观效果。
借景手法在园林中被广泛运用,它可以使园林中的景色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起到增强空间感觉的作用。
3.洞幽察秀洞幽察秀是一种通透式的造景手法,它利用人工造的山石、草木等自然元素,通过洞和庭院之间的连廊、小道、门窗等空间装饰,使空间产生层次感和意境感,同时也起到了增强景观置入感的作用。
二、现代景观设计的相关背景现代景观设计起源于20 世纪初,随着城市化和新型建筑的不断涌现,人们对园林空间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现代景观设计不仅注重美感与实用性的结合,也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需要更加丰富的设计素材和创新思维,其中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包容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趋势。
三、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1.既往优秀案例的学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的优秀案例,将古典园林的意境和设计元素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
例如,在现代居住区的公共绿地中运用山水合一的手法,创造出具有自然风光、浪漫情调的空间氛围。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古代中国,园林建筑是皇帝与贵族展示财富、体现地位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造园技巧的运用是非常精湛的,古代建筑师们善于运用自然的优势,将自然景观和建筑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个龙蟠虎跃、独具韵味的古典园林。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主要包括山水景观、水景、建筑和植物等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手法的特点。
一、山水景观山水景观的构造主要是依托于山、水、石、洞、林等自然景观,运用园林建筑奇巧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自然山水的美好景色,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不忘归途。
古代中国的设计师们在造山水景观时,善于运用「比心法」、「半山法」、「山在水中法」、「曲径通幽法」、「水逆山坡法」、「对险峰峦法」等手法,以使园林中的山水景观更具有奇妙的美感。
二、水景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在建造水景方面的技巧也是相当地高超。
古代设计师们善于运用奇怪的建筑形式,将水景与建筑物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古代中国的水景主要包括池泉、瀑布、水幕、流水、喷泉等。
而在造水景的手法上,设计师们更是精于世故,运用巨石、石桥、假山、荷花等,将自然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沉浸在这幅美景之中。
三、建筑园林建筑是整个园林的灵魂和核心,同时也是古代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园林建筑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例如,设计师可以在园林建筑上刻意刻画龙、麒麟、凤凰等神兽,或者将字、诗、画作等文学艺术元素融于建筑设计之中。
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高超建筑技艺和丰富文化内涵。
四、植物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在选植方面也相当讲究。
古代设计师们不仅在造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而且还要考虑到植物的形态和颜色等因素,以保证植物的全貌与园林的整体设计相得益彰,相互协调。
在盆景和花卉种植方面,中国的造园师们使用了许多技巧和方法,例如在适当的地方种上适合观赏的花卉、栽种适合园林建筑的盆景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六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框圆,则是圆形的画面
透过圆形花窗可以看到外面 的黄石假山。
框方,则是方形的画面
在夹墙中种植了竹子, 把竹子作为画中主角, 再配以对联。
如海棠、宝瓶、月窗、 长八方、葫芦等各式 各样的外框形状。
空窗框景 框景莫妙于空窗,通过一扇窗户,截取一
段风景,将园林得以无限的扩展,让想象可 以自由的延伸。
落地罩框景
苏州艺圃 画框框住水面、松柏、 亭子里的游客等。
pǔ
艺圃品茶的地方,临池而建,可以边
品茶边欣赏池中的鱼儿及对面的假山。
苏州网师园中的一列花窗,窗框四周饰以乱 纹图案,透过中间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致。
扬州瘦西湖的钓鱼台被誉为中国造园框景艺 术的典范,它的一面是五亭桥,另一面是白 塔,五亭桥色彩华丽,白塔色泽淡雅,相互 对比,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面。
拙政园之漏窗
7.借景 19
借景是将园外的景色和风光,巧妙 地收进园内游人眼中,以丰富园内景 色,使园内外景色融为一体,让游人 扩展视觉和联想,以小见大。
7.借景
(1)远借 (3)邻借 (5)虚借
(2)近借 (4)实借 (6)仰借
(7)俯借
7.借景
(1)远借
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 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 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
3.添景
在空间较空旷、景观较单调、景深层次缺 乏之地,添置某景以改变此状况的构景手法。
树枝往外伸展开来,起到了过渡作用
3.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 文的塔等,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 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
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 近处的过渡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美,这
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 景, 你也把我作为景。 即从甲观赏点看 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看甲观赏点。
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
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布局,营造出与自然融合的艺术空间。
下面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透视效果。
通过构建主次分明的景观空间,使人们在游览中逐渐感受到不同景观的层层递进,从而产生出虚实结合的美感。
在造园过程中,常常通过布局主体建筑物和相应景观的位置和大小,使景观空间具有透视效果,增强了空间的深远感和广阔感。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园林的疏密有致。
在园林造景中,不同的景点应有所呼应,形成疏密有致的布局。
一般来说,景点之间的距离会根据其重要性和特点而有所调整,从而形成前后呼应、左右相对的美感。
同时,古典园林还常常利用树木、花草和奇石等元素来增加景观的疏密感,使景点之间形成相互衬托、形成对比的效果。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园林中水的运用。
水被视为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乡意识"。
在园林中,常常通过修建池塘、小溪和水榭等水景来展现水的韵味和美感。
水景可以增加园林空间的变化和动感,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此外,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园林的视觉效果。
在园林的设计中,常常通过设计建筑物、围墙、拱门和廊桥等元素来制造窗口和小框架,引导游客观赏景点。
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安排,能够锁定景点和构建出迷人的画面,同时提供了不同角度和视角的游览选择。
最后,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园林的意境和意义。
园林被广泛认为是以人为本的艺术空间,通过设计和营造特定的景观,表达出主人的情感和理想。
园林中的建筑物、装饰品和自然景观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整体。
同时,古典园林也注重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体现,通过它们来展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多样而独特,注重层次感、透视效果、空间布局、水景运用、视觉效果和意境体现等方面。
这些手段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美丽和富有艺术气息的游览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以山水诗、山水画为蓝本,利用自然山水风景造园,注重表现自然美,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2. 破园林边界规则、寻求自然的意趣:不使园林产生生硬的90°转角,以山石与绿化作为高墙的掩映,使墙的视觉边界感受减弱,打破围墙的封闭感。
3. 构架真山真水的意境:在把握自然山水之美的组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造园,以获得真山真水的意境。
此外,还有多种具体的造园手法,如点景、障景、借景、框景、隔景、透景、夹景、藏景、漏景等。
这些手法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使得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层次和变化。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摘要: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1.主景与配景2.借景3.对景4.缀景5.点景6.障景7.主景升高或降低法8.轴线对称法9.动势向心法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价值正文: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造景手法丰富多样,注重表现自然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创造出诗情画意的景观。
古典园林的布局灵活多变,注重表现自然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1.主景与配景主景是园林中起主导作用的景物,往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寓意。
配景则是用来衬托主景的景物,使主景更加突出。
2.借景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使园林空间得以扩展,增加了景物的层次感。
3.对景对景是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使景物呈现出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
4.缀景缀景是对园林内的景观特点的一个概括,通过山、石、花草等来美化场景,起到点题的作用。
5.点景点景是通过设置屏障,不让人一眼看穿,营造出曲径通幽的效果,使景观更具神秘感。
6.障景障景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不属于本园的景观借用而成为本园的景观一部分,增强了园林的艺术效果。
7.主景升高或降低法通过主峰升高或降低,以及客山的奔趋,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8.轴线对称法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使景物呈现出平衡、稳定的感觉。
9.动势向心法动势向心法是将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使景观更具动感。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价值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和审美观念,为世界园林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造景手法
1.主景:
凡在全园或景区起主导作用的景叫主景,主景与配景:能起到控制作用的景叫主景,它是整个景观区域的核心、重点,往往呈现主要的使用功能和主题,也是该区域视线控制的焦点。
突出主景的方法一般有升高主体、正南朝向布局、坐落于轴线(视线)焦点或构图的中心、运用动势的指向等。
2.配景:
对主景起衬托作用的景为配景,可使主景突出,在同一空间范围内,许多位置、角度都可以欣赏主景,而处在主景之中,此空间范围内的一切配景,又成为欣赏的主要对象,所以主景与配景是相得益彰的。
3.对景:
在园林中,当我们登上亭、台、楼、阁,可以观赏对面的堂、山、桥、树木;在对面的堂、桥、廊等处又可观赏这面的亭、台、楼、阁,这种构景方法叫对景。
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
这种景在园林中很多,但要做好这种景也不易。
景贵自然,这里的自然是多义的,自然也与距离有关,在某种距离上,景观似会觉得不自在。
景如人,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距离不到2米相对而立,就会觉得很别扭。
景也一样,若一个小院两边相对观之,也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这就叫“硬对景”。
如果景不能扩大,是否有某种手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呢?当然有的。
4.障景:
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
现代园林源于古代园林的一部分理论,结合了西方理念,理论构造上比较杂糅,但是基本上是对古代理念的阐述和丰富。
使观者跳脱,虽在景中,但处处是景。
室外环境中除了园林,障景多见于一些非常精美的楼盘设计,比如万科地产旗下的一些楼盘,楼宇布局就非常值得称道,北京的观唐也是典型的例子,离开学校很多年了,理论概念的书面阐述都忘记了,只能凭印象说一点了。
5.框景:
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
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
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园冶》中谓:“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
理者相石皴纹,防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
李渔也谈于室内设“尺幅窗”、或“无心窗”以收室外佳景,也是框景的应用。
6.夹景:
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
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比如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是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
7. 漏景: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
框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
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
例如,苏州留园入口的洞窗漏景,苏州狮子林的连续玫瑰窗漏景等。
8. 借景:
借景指借园林外之景引入到园内来,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
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
其方法通常有开辟赏景透视线,去除障碍物;提升视景点的高度,突破园林的界限;借虚景等。
借景内容包括:借山水、动植物、建筑等景物;借人为景物;借天文气象景物等。
如北京颐和园的“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阳西下、落霞满天时赏景,景象曼妙。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9. 添景:
添景是指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
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
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10. 点景:
点景是指根据景物特点,采用题咏等手法画龙点睛地点明风景,即用点缀的方法装饰景点或者景物,使景点更加丰富,生动。
我国园林善于抓住每一景观特点,根据它的性质、用途,结合空间环境的景象和历史,高度概括,常做出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其形式多样,有匾额、对联、石碑、石刻等。
题咏的对象更是丰富多彩,无论景象、亭台楼阁、一门一桥,一山一水。
甚至名木古树都可以给以题名、题咏。
如颐和园万寿山、爱晚亭、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泰山颂、将军树、迎客松、兰亭、花港观鱼、正大光明、纵览云飞、碑林等。
它不但丰富了景的欣赏内容,增加了诗情画意,点出了景的主题,给人以艺术联想,还有宣传装饰和导游的作用。
各种园林题咏的内容和形式是造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们把创作设计园林题咏称为点景手法。
它是诗词、书法、雕刻、建筑艺术等的高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