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合集下载

汉语文学英译中的对等规则

汉语文学英译中的对等规则

汉语文学英译中的对等规则一、引言翻译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最终目标是把一种文化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实现对等转换。

翻译中的对等主要是指原文和译文这两种语言在文字和意义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的相同,即译文能完全达到原文所具备的效果。

翻译中对等仅仅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对等才是绝对的,完全的对等是不存有的。

很多翻译学家对于翻译中的对等原则都是相当重视的。

本文从语言学、文化和风格三个方面谈谈汉语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的对等问题。

二、语言学层次上的对等1.词层对等在汉语作品英译的翻译工作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词的问题。

词层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就是词汇,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范围就扩大到词的搭配、组合以及短语。

在汉语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注意词汇的确切翻译,词组的搭配,和词义的言外之意,做到从词层方面达到对等翻译。

如张培基英译的朱自清的《匆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Countingupsilently,Ifindthatmorethan8,000dayshavealreadyslippedawaythroughmyfingers.Likeadropofwate rfallingoffaneedlepointintotheocean,mydaysarequietlydrippingintothestreamoftimewithoutleavingatra ce.“默默”和“一滴水”的翻译属于词层的完全对等,但是“从手中溜走”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就是功能上的一种对等,字面直译意义是不尽相同的,但通过使用中性词、词义色彩接近的词、用文化概念不同的词来代替,或使用意义相等形式相近的词组、习语等的翻译技巧都使其达到了词层上的对等。

在遣词造句中流露出原来散文的美。

2.语法对等词汇并不是影响翻译工作的唯一因素,汉语文学作品的英译也必须通过语法规则使语言得以清楚的表达。

04.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_讲义

04.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_讲义

04.英汉语⾔对⽐与翻译_讲义第四章英汉语⾔对⽐与翻译Fiona Ma April, 201221. 英汉语⾔特点2. 英汉语⾔特点对翻译的启⽰3. 课堂互动及课后练习英汉语⾔对⽐与翻译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2.英语偏静态,汉语偏动态3.英语重抽象,汉语重具体4.英语重物称,汉语重⼈称5.英语重被动,汉语重主动6.英语多替换,汉语多重复7.英语重后饰,汉语重前饰8.英语重聚焦,汉语重流散9.英语重时体,汉语轻时体1. 英汉语⾔特点返回章重点 4例1: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译⽂】⼉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作伙伴⼉不是⼯具,⼈们将在⽓味电视前休闲,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例2: 早知今⽇,何必当初?【译⽂】If I had known it would have come to this, I would have acted differently.1.1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1. 英汉语⾔特点返回章重点 5例3: As we lived near the road, we oftenhad the traveler or stranger visit us to taste our gooseberry wine, for which we had great reputation, and I confess, with the veracity of an historian that I never knew one of them to find fault with it.【译⽂】我们就住在路边。

第四章 英汉语言比较

第四章 英汉语言比较

4
此外,诗歌翻译中更需要特别注意意义与读音的有机结合。请欣赏李 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两种翻译版本: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 ’m drowned. (许渊冲 译) Night Thoughts
4
(o Kennedy’s narrow victory.
译文 人们认为这场辩论对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取得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析 英语是被动语态,如果翻译成被动语态,则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需
要对语态进行调整,这时需要增加词语,才能清楚地表达原意。 (2)The late Deng Xiaoping counseled us to seek truth from facts. At the dawn of the new century, the facts are clear.
译文 美国惟一没有受到经济大萧条影响的行业就是美容业,美
国妇女们花在脸上和身体上的钱像大萧条之前一样。 (3)Our American girls themselves are becoming aware that they need the stimulus, the discipline, the knowledge, the interests of the college in addition to the school, if they are to prepare themselves for the most serviceable lives. (Alice Palmer)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教学大纲2014年制订课程代码:022304课程名称: 英汉语言对比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开设学期:第5学期开课单位:语言文化传播学院英语系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基础英语、口语、听力等课时: 36学时/学期参考教材: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书: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汉英语对比纲要,潘文国,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2。

汉英对比和翻译中的转换,周志培,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彭宣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邵志洪,上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方梦之,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何善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胡壮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对比语言学,柯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李瑞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英汉和汉英语义结构对比,陆国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字本位与汉语研究,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汉英对比论文集,王还,华语教学出版社,1995。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王武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汉语比较导论,魏志成,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熊文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对比语言学概论,许余龙,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英汉翻译论稿,姚念庚等,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杨自俭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张今等,商务印书馆,1981。

实用英汉语言对比教程,张良军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朱永生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社,2001。

课程概述:《英汉语言对比》是英语专业三年级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将重点从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出发,阐述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并讨论两种语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让学生掌握一种用地道英语复述汉语内容、以及用地道汉语重述英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I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I
e.g. aluminum铝 America 美国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 zoology 动物学
2)部分或大部分对应
译语和原语词在意义上部分或大部分重叠, 这是英汉词语意义对应的主要表现。 e.g. parent 父亲或母亲 brother兄、弟 milk 奶(抽象);人奶,牛奶,羊奶(具体) morning 早晨、上午
3)语气词
汉语语气助词分类类: a. 陈述语气词: 的、了、呢(呐)、罢了、
而已、啦等 b. 疑问语气词: 吗、吧、呢、啦、啊、么等; c. 祈使语气词:吧、罢、呀、啊、啦等。
“My dear Mr. Bennet,” replied his wife, “how can you be so tiresome! You must know that I am thinking of his marrying one of them.”
5. I have tried all I could do to silence such a story. 我已经想尽办法去压下这个谣传了。
6. It was reported that the general was dead, but officials refused to confirm the story.
我还没有望见那座住宅,天早已暗下来了,只有 西边天际还剩下一抹朦胧的琥珀色的余辉,但是 我仍可借助皎洁的月光,看清小路上的每一颗石 子,每一片草叶。
“No, read it over first correctly, without a single mistake.”
不行,先给我准确的念一遍,不许有一个错。
1)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概念意义 是词义的核心,它直接地、明确地表示所指对象。 实际上也就是词典给词下的定义。

2019高考二轮复习第四章第5节文言断句与翻译

2019高考二轮复习第四章第5节文言断句与翻译

第四章古代诗文阅读第5节文言断句与翻译【聚焦重难点】【与高考对接】考点一断句所谓断句,就是传统上所说的句读,也就是在该停顿的地方停顿。

这主要是考查对句子意思的掌握能力。

考题1(2012年湖卷)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 /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这几个句子都出自课后,与课文内容相关,所以有助于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断句应该比较容易。

B项意思是:“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左右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式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人却往往因为胆小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

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敌国。

回来后有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

”故正确的断法是“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

势不过诛,然土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答案】B考题2(2012年重庆卷)用余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

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如“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这明显是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子,所以“用”与“心”后面可以停顿。

【答案】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解答断句题注意以下几个步骤:1.读全文,了解大意。

二语习得引论翻译笔记-第四章

二语习得引论翻译笔记-第四章

语言与大脑布罗卡区:大脑左前叶与说的能力有关。

左脑受损比右脑更易失语。

维尼克区:左前叶附近靠近皮质的部分与听觉输入有关,也是语言处加工中心。

大脑侧裂偏侧优势:大脑不同半球的分工;在孩童时期就出现了。

临界期假说:Lenneberg提出儿童的一定年龄内大脑受损,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会使儿童大脑其它部分接管语言功能,从而使其正常习得一语.超过了这个时期就做不到了。

左右半球的特化分工:图4.1左——语言体系、词法、句法、功能词和变形、声调系统、更多的词汇知识;右——非语言的(婴儿哭)、视觉空间信息(非语言的)、语调、非字面意义和模糊性、一些词汇知识。

大脑的特化是一样的,不管是说出来的语言还是聋哑人的手语,都是左半球支配。

关于大脑的研究收集数据的方法:1.对脑损伤者语言受损情况的搜集;2.不同语言对左右脑的刺激,大脑左半球比右半球加工语言更加快速准确;3.电击法定位大脑皮层的功能;4.PET扫描法等直接观察法;未解的四个问题:1.多语者的多种语言间的相互独立性?这个问题依然未解,因为个体间有差异。

多语系统既不是完全分离的,也不是完全融合的. Ervin和Osgood提出的三种可能:[coordinate, compound, subordinate]同等关系:平行的语言系统复合关系:整合的融合的从属关系:一种语言系统要通过另一种来介入,学习二语通过一语作为媒介。

2.多语者两种语言存储在大脑的相同部位吗?说话的个体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两种语言存储在不同在不同的部位,但是都在左半部分。

右脑对二语的影响比左脑大回答:L2需要的是大脑的记忆功能;L1需要的是大脑的直接文字处理功能3.大脑关于L2学习的构造跟学习年龄、学习方法、熟练程度有没有关系?年龄:对大脑构造有影响;年龄越大,涉及到右脑更多熟练程度:对大脑构造的影响还不知道,二语大脑的构造对于水平较低的人有更高的融合程度学习方法:见问题2的回答4.脑损伤后两种语言受什么影响?哪种先康复?后学习的语言先丢掉,最早的语言保留到最后.康复的话,一语先恢复。

二外日语专用教材-第4章 日译汉【圣才出品】

二外日语专用教材-第4章 日译汉【圣才出品】

第4章 日译汉4.1 题型概况1.考核要求通过研究各院校二外日语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该部分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日汉互译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具备扎实的双语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了解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日语和汉语的语言对比规律,运用翻译技巧进行日汉互译。

考试内容分为日译汉和汉译日两部分。

要求应试者应能根据上下文确定词汇的准确含义,理清句子结构,适当运用翻译技巧,译文准确、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出题形式①单句日译汉。

如:[例:南开大学二外日语2012研]次の日本語を中国語に訳しなさい。

(20点)1.この雑誌は20代の女性を中心とする若者に読まれています。

2.高級ホテルとスター。

きっと話題になると思います。

3.薬を飲んだおかげか、1日で熱が下がりました。

4.先週行われた結婚式では、有名なアナウンサーが司会を務めました。

5.私の英語は下手で、高さんとは比べものになりません。

6.山下さんは希望通り大学院に進学しました。

7.バーゲン会場では、つい何でも買いたくなります。

8.本のとおりに作っても、なかなかうまくできないんです。

9.東大合格ですか。

さすが田中さんの息子さんですね。

10.渡辺さんはスキーがあんなに上手ですから、初心者のはずがありません。

②短文日译汉。

如:[例:浙大二外日语2009研]次の日本語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2×5=10点)(一)今、公園の池にかかっている橋の辺りに目をかけているとしよう。

すると、橋の向こうから一人の少女がやってくる。

目はその少女に引き付けられる。

このとき、橋や池など周辺のものはすべて、単なる背景になってしまう。

カメラでいえば、あっという間に、ピントが少女に合わせられてしまうのである。

ところが逆に、その橋の形が珍しく、それに注目しているときは、その上を通る人などは背景になってしまう。

4.2 应试指南第一节 日译汉概论(一)翻译的定义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第五章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第五章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第五章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一、语义的差异(1)完全对应New York, mathematics, pneumonia, head, mouth, airport(2)部分或大部分对应1.I have no experience as a parent.2.She is my cousin.(3)完全或大部分不对应things 教材P68-69 S1-5如出一撤P1571.Opening/ closing speech2.bite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3.scratch one’s head4.scratch the surface5.my English stinks6.It all happened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7.He is well over forty.8.This hotel tries to create a homelike atmosphere9.He tried to concentrate on the news over the radio, but hiseyes kept on closing.10.H e shook his head.特别提醒P15911.A ll of us know he ( the speaker) is a busybody.12.(not ) for love or money13.O ur firm is on the rocks.14.H e was quite at fault.15.H is fingers are all thumbs.大同小异P1591.National minority2.Sum total3.License suspension4.You should think twice before doing it.5.Some students like to burn the midnight oil.6.I’ll eat my hat/head/boots if …7.In no case will they look on with folded arms.8.That night they had a heart to heart talk.9.The committee sat on our proposal for several months.搁置10.I didn’t enjoy hot weather in summer, but we have to livewith it, don’t we?但是没办法11.H e just clammed up and wouldn’t talk.拒不开口搭配P1611.sound sleep sound judgment准确判断2.heavy rain / snow; heavy weather恶劣天气3.keep a diary keep/ observe Spring Festival过春节keep hens/pets4.instant coffee/ instant noodle审视角度P162fire engine fire hose tear gas dump truckdust cover reading lampcombination lock placement test pocket moneynext-door neighbor broad jumpstop watch borrowed prosperity思维方式P1621.the rush to learn English rush hours Christmas rush,football craze2.he has no ear for music3.The noise gets on my nerves.4.have a butterfly in the stomach.心里紧张5.Words and figures differ on this check.差异悬殊P1641.The employee was summarily dismissed.2.The murderer was arrested red-handed.3.Bad habits die hard.4.What’s done cannot be undone.5.It’s better to be the safe side.还是稳妥点好6.My husband sends me flowers once in a blue moon.千载难逢7.Today we have reached a stage of realizing that rivers can bepolluted past praying for.现在我们意识到河流受到污染可能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演示文稿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演示文稿
第16页,共43页。
As we resumed walking I blurted out, “It’s a lucky thing it happened that way. You wouldn’t have met Mother.(教材)
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又冒出一句话:“这样 倒是一件幸事。不然你就遇不上妈妈了。”
把孩子推到相反的方向。
第22页,共43页。
3)语序
A. 倒装句 B. 定语 C. 状语 D. 否定转移
第23页,共43页。
A.倒装句 a. 改变原文语序 b. 保持原文语序 c. 改变或保持原文句序均可 d. 改变主语
第24页,共43页。
a. 改变原文语序
Not only did we learn English parsing thoroughly, but we also practiced continually English analysis.
我们不仅彻底学会了句法分析,而且不断 地练习英文分析。
No longer is it necessary for women to wear veils.
第25页,共43页。
a. 改变原文语序
Not only did we learn English parsing thoroughly, but we also practiced continually English analysis.
A state which dwarfs its men, in order that they may be more docile instruments in its hands even for beneficial purposes will find that with small men no great thing can really be accomplished.

英汉翻译教程讲解第四章

英汉翻译教程讲解第四章

第4章Unit 4 Economy1. 经济文章选篇。

其特点是:着重说明经济形势,提出主张和建议,以大量数据说明问题。

所用语言视场合而定,文件的语言正式而精练,演讲的语言则要比较易于上口。

2. 语言对比:(1)经济术语。

经济领域有大量的专门术语。

如:two way trade双向贸易l ucrative export markets 获利的出口市场foreign exchange 外汇commercial opportunities商业机会export opportunities 出口机会potential exports潜在市场(2)有些普通词语在经济文章中有特殊含义。

经济术语有特殊的用法和搭配。

例1)The result, I believe, is that we have built the beginnings of a sound foundation for future 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ties.我相信我们已经为今后贸易与金融关系初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2)There are more than 20 joint ventures between the US and Chinese investors.现在有20多家中美合资企业。

(3)数字及有关的术语和量词。

数字很容易出错,因此要特别仔细核对。

和数字有关的动词、介词、形容词、副词也很重要。

如“增加了”和“增加”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by用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表示倍数时汉语与英语不一样。

汉语:1)甲比乙...(形容词或副词)n倍:不包括基数。

2)甲是乙n倍:包括基数。

英语:1) "n+ times + adj.比较级+than"式:包括基数;2) "n+ times + as + adj. + as"式:包括基数;3) "verb (e.g. increase, grow, rise, be raised, etc.) + n + times"式:包括基数。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PPT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PPT课件)

CHENLI
12
导学——课程要求
Tests: 60% There will be only one test: a final. But there may also be
several short quizzes through the term. Attendance: 20%
Daily attendance will be recorded. Each time a student will get 2.5 points. 1point for attendance, 1 point for being on time, and 0.5 point for participating in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ng positively with fellow classmates.
CHENLI
13
导学——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导学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注:可能 因授课实际情况,课时安排会做适当调整。
CHENLI
课时 2 2 2 2 2 2 4
14
导学——学法指导
Main Language points: 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yllable
Exercise
CHENLI
5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对照语言学比较:同类语言中家属语言之间求共性对照:不一样语言间e.g.汉英对照求个性语言内部历时21共时3 4语言外面1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共时对照2 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的历史比较,找出演变规律,以成立语言学史.3象限:不一样语言间的历史比较,一般限制家属语言之间,目的在于谱系分类,构拟原始古语。

4象限:共时的语际之间的对照。

有三种种类A、多种语言对照找出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偏向性的规律B、多种语言对照以便找出语言的以便成立语言种类学在 A 、B 中对照的语言愈多愈好,对照的语言愈不一样愈好C、两种语言对照,目的在于找出同样点和不一样点,特别是不一样点,给出解说(一般说来解说都归于民族精神和历史)e.g. .第 1 象限名动形的差异“不”—剔除 n不-桌子*“很”—剔除一般的v很-看*/喜爱书“加宾语”-剔除 adj很-好e.g. 第 2 象限上古和近代汉语的差异比较上古-国代-中古-近代-现代汉语注:汉语小词类分25 种1.2 对照语言学的定义对照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兼有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照研究,描绘它们之间的异同,重在其异,找出产生的原由,并将这种研究应用于其余有关领域。

注:对照研究要切割小类-小类动词-动词×英语心理动词-汉语心理动词√注:汉语心理动词研究-1 篇论文英语心理动词研究- 1 篇论文两者对照,发现问题- 1 篇论文、注:历时是动向的过程解说答案可能要共时是状态的过程回到历史中去1.3 对照语言学的分类对照语言学的分类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一般理论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一般语言学对照语言学①理论对照语言学②应用对照语言学③一般理论对照语言学3详细理论对照语言学4一般应用对照语言学5详细应用对照语言学 6“2”研究对照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解说对照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5”运用对照语言学原理、方法已经运用其余一些语言学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详细的对照描绘,探究不一样语言之间的同样点和不一样点。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导语: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的是相似的,有的是有差别的。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许多学习者在翻译时逐字逐句地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汉语的干扰。

英汉词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一)词义比较1.词的多义性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少。

英语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

Eric Partridge: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意。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是“故事”,但在英语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

如:2.抽象与具体英语表达中常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次涵义抽象笼统,往往给人以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

而汉语用语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并给人以一种“实、明、直、显”的感觉。

3.静态与动态英语常用静态词汇,具体体现在较多的适用名词和形容词。

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

如: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又能睡。

4.构词法(1)英语主要构词法有派生、转化和合成三种,汉语主要有派生、转化、合成、重叠四种。

(2)英语派生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汉语派生只用于名词。

(3)重叠是汉语主要构词法之一,英语则无重叠法。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状语位置对比研究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状语位置对比研究

摘要汉语和英语都有状语这个句法成分,但是汉语的状语通常只能前置于谓语中心语,后置的被称为补语;英语的状语前置或者后置的情况都比较常见,但是统称为状语。

因此状语往往成为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容易出现偏误的语法点之一,同时这也是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佐以“英汉对比理论”、“话题焦点理论”等理论,对汉英状语的位置进行系统地对比与研究。

首先,对汉语状语和补语的情况进行考察,把语义功能作为依据,分析只能作状语的词语、只能作补语的词语和可状可补的词语。

其次,对英语状语的情况进行考察。

归纳出一般只出现在动词前面的状语、一般只出现在动词后面的状语及可前可后的状语。

最后,笔者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进行检索,着重选择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状语习得偏误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汉英状语;句法位置;对比ABSTRACTAdverbial exis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s a sentence constituent, but Chinese adverbial can only be preposed, the modifier which be postposed are called complement; English adverbial can be preposed or postposed, but no matter where it is in the sentence, it is always called adverbial. Therefore, Chinese adverbial is a difficulty for English-speaking Chinese learners and also a base for promoting oral Chinese. Aiming at this problem,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three plane grammar theory", with the "English-Chinese contrast theory" and "topic focus theory" and other theories to compare 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bial.First of all,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adverbial and complement will be based on the semantic function, and we will analyze which kind of words can only be adverbial, which kind of words can only be complement, and which kind of words can be both adverbial and complement.Second,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position of English adverbial and discuss which kind of adverbial that only appear in front of verb, which kind of adverbial that only appear after verb, and which kind of adverbial can be placed in any one of above-mentioned positions.Finally, the author chooses “HSK Composition Corpus” as main corpus and analyzes the adverbial acquisition errors in English-speaking foreign students, then present some relevant teaching suggestions.Key Words: Adverbial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yntactic position; contrast目录第1章引言 (1)1.1 研究范围 (1)1.2 选题缘由 (1)1.3 研究概况 (2)1.3.1 汉语状语的研究 (2)1.3.2 英语状语的研究 (4)1.3.3 对外汉语教学状语偏误研究 (4)1.4 研究思路 (5)第2章汉语状语和补语情况考察 (6)2.1 只能作状语的词语 (6)2.2 只能作补语的词语 (7)2.3 可状可补的词语 (8)第3章英语状语情况考察 (10)3.1 一般只出现在动词前面的状语 (10)3.2 一般只出现在动词后面的状语 (11)3.2.1 副词小品词 (11)3.2.2 介词短语 (13)3.2.3 无-ly副词 (14)3.3 可前可后的状语 (15)第4章汉英状语对应规律 (17)4.1 都出现在谓词前面的词语:状语 (17)4.2 出现在谓词后面的词语:状语和补语 (18)4.3 可前可后的词语 (18)4.4 小结 (20)第5章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22)5.1 留学生英译汉状语偏误情况 (22)5.1.1 偏误类型 (23)5.1.2 偏误原因 (25)5.2 教学方法 (27)5.2.1 重视语言对比 (27)5.2.2 重视翻译训练 (28)5.3 教学过程 (29)第6章结语 (34)参考文献 (36)致谢 (37)第1章引言1.1 研究范围本文所研究的汉英状语对比,不比较汉英状语的定义以及分类,而是主要讨论汉英状语的位置问题,并且限定在汉英单项状语的位置分布问题,不包含多项状语语序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时我觉得我要死在那儿了, 而下面峡谷里的景致却看的 异常清晰。
In the end I had to have a caesarean, which just knocked me for six.
最后我只好做剖腹产,这下 可把我彻底摧垮了。
But to almost everybody she was a fine and picturesque country gir征。
Jane was as much gratified by this as her mother could be, though in a quieter way. 简和母亲一样,觉得非常得意, 只是不像母亲那样唧唧喳喳。
小试牛 刀
小试牛刀
I believe then that I would die there,and I saw with a terrible clarity the thing of the valley below.
2、“My dear Mr. Bennet,” replied his wife,“how can you be so tiresome! You must know that I am thinking of his marrying one of them.” “亲爱的贝内特先生,”太太 答道,“你怎么这么令人讨厌! 告诉你吧,我在琢磨他娶她们 中的一个做太太呢。”
不过,几乎在每个人看来, 她只不过是一个标致如画 的乡下姑娘而已。
Yet few knew, and still fewer considered this.
然而,这一点很少有人察 觉,更少有人关注。
That altered ,frightened, fat face told his secret well enough. 。 他的胖脸蛋下得走了样, 他心里的打算一看就知道。
3、At any rate, she cannot grow many degrees worse, without authorizing us to lock her up for the rest of her life. 无论如何,她再坏也坏不到哪 她再坏也坏不到哪 里去, 里去,我们总不能把她一辈子 关在家里。 关在家里。
你带着女儿们去就行啦,要不 你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 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 色并 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 一去,宾利先生倒作兴看中你。
1、 It will be no use to us, if twenty such should come since you will not visit them. 既然你不肯去拜访,即使搬来 二十个,那对我们又有什么用。
二,词法的差异
二,词法的差异
Mrs.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 朗太太刚刚 过,她把 刚刚来过 刚刚 这事一五一十地全告诉我 了。
2、To be sure it would have been more for the advantage of conversation, had Miss Lydia Bennet come upon the town… 如果莉迪亚·贝内特小姐在伦敦 在伦敦 的社交界进进出出……那么大 的社交界进进出出 家倒有了闲谈资料,可以七嘴 八舌议论。
四, 思维的差 异
四, 思维的差异
For what can be prettier than an image of Love on his knees before Beauty.
痴情公子向美貌佳人跪下求婚,还 不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儿吗
Phases of her childhood lurked in her aspect still.
“No, read it over first correctly,without a single mistake.”
“不行,先给我准确地念 一遍,不许有一个错。”
三, 句法的差异
三, 句法的差异
1、 You and the girls may go, or you may send them by themselves, which perhaps will be still better, for as you are as handsome as any of them, Mr. Bingley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
第四章 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第四章 翻译的语言对 比规律
• 一、 语义的差异 • (一)完全对应 • (二)部分或大部分对应 • (三)完全或大部分不对应
1、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 真是女儿们的好福气啊!
2、To be sure it would have been more for the advantage of conversation, had Miss Lydia Bennet come upon the town… 如果莉迪亚·贝内特小姐在伦敦 在伦敦 的社交界进进出出……那么大 的社交界进进出出 家倒有了闲谈资料,可以七嘴 八舌议论。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等大伙来到了街上,她又 说起来了。
Not only did we learn English parsing thoroughly, but we also practiced continually English analysis. 我们不仅彻底学会了句法 分析,而且不断地练习英 文分析
I would and still am working as an English teacher in the school.
我过去是, 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这 所学校的英语教师。 所学校的英语教师。
“What was I talking of” said she,beginning again when they were all in the stre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