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基础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在世界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归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四个治则:(1)正确复位(2)夹板固定(3)内外用药(4)功能锻炼
根据力的性质不同,外力作用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力及持续劳损等。
骨折的一般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特有症状:畸形(餐叉样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
脱位的一般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特有症状: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间接暴力:间接暴力所致得损伤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
如一但造成骨折则多为斜行、螺旋形、压缩性或撕脱性;如为筋腱损伤,则多为扭伤,则多为震荡伤。
依据间接
暴力的不同形式可分为传达暴力、扭转暴力、杠杆作用三种。
1.传达暴力:传达暴力多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纵向轴心作用力形成,易发生在四肢和
脊柱。
2.扭转暴力: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横向轴心作用力形成。
易发生在关节筋腱骨干
3.杠杆作用:由支撬作用形成
骨的基本结构——由骨外膜、骨皮质、骨松质、骨髓和骨内膜所构成。
骨的功能:立身运动造血护脏
外伤:是指皮、肉、筋、骨的损伤,具体可分为伤皮肉、伤筋、伤骨(包括骨折和脱位)。
骨折:古称折伤。
指骨骼或骨小梁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部分或完全的断裂。
放散痛:有些疾病除局部疼痛外,亦可在病灶的周围出现疼痛。
股骨头无菌坏死膝关节疼痛放射痛:疼痛沿着神经干传导。
——腰椎肩盘脱出症
望局部:1.望畸形 2.望肿胀3.望瘀斑4.望创口 5.望窦道、瘢痕6.望肢体功能
骨擦音(感):无嵌插的完整性骨折,当摆动或触摸骨折的肢体时,两断端互相摩擦可发生音响或摩擦感。
假关节:非关节部位出现类似关节的异常活动,见于骨折不愈合或先天性骨缺损者。
上肢长度:肩峰——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
上臂长度:肩峰——肱骨外上髁。
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尺骨茎突。
下肢长度:髂前上棘——内踝下缘,或脐——内踝下缘。
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膝关节内缘(间接长度)
股骨大粗隆——膝关节外缘(直接长度)。
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内踝,或腓骨头顶点——外踝下缘。
重力线的测量:1.人体重力线:人体正中,侧面观,相当于乳突,下颈椎,肩关节,
第12胸椎体,第2骶椎体,髋关节,膝关节,内踝连线
2.上肢力线
3.下肢前负重线
4.下肢侧负重线
5.体积和面积的测量
动诊:1.屈伸运动 2.旋转运动 3.侧弯运动
#颈部检查——特殊检查
挤压试验(击顶试验):检查病人取坐位,头向患侧倾斜,并向后伸,检查者将双手放在前额,
向下按压头部。
如颈部或上肢出现疼痛加重为阳性——颈椎病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坐位,头微屈,医生立于患侧,一手置患侧头部,另一手握患腕做反向牵引,此时牵拉臂丛神经,若患肢出现患痛麻木。
为阳性
#胸部检查——触诊:
胸廓挤压试验
#腰背部检查——特殊检查
拾物试验:本实验主要用于检查小儿脊柱前屈功能有无障碍。
先取一物放在地面,嘱患儿拾物,注意观察患儿的取物动作和姿势。
正常时,直立弯腰伸手拾起。
当脊柱有病变,腰不能前屈时,患儿则屈髋、屈膝,腰部板直,一手扶住膝部下蹲,用另一手拾起该物。
此为拾物试验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坐骨神经,腰间盘脱出,梨状肌损伤综合症,马尾神经痛病人仰卧位,两腿并拢伸直,分别作直腿抬高动作,然后在被动抬高。
正常时,两下肢同抬高80度以上无痛。
若一侧下肢或双下肢抬高幅度降低,不能继续抬高,同时又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说明有坐骨神经根受压现象。
股神经紧张试验:——腰3,4间盘脱出
患者俯卧位,膝屈90度,将小腿上提或膝关节前屈,有沿股神经放射痛者为阳性
#骨盆检查
骨盆挤压试验:——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
患者仰卧位,医者两手分别置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轻轻向中心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骨盆分离试验:——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病
患者仰卧位,医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肩部检查
搭肩试验:——肩关节脱位。
先嘱患者屈肘,并将手搭于对侧肩上,如果手能搭到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若肘部不能靠近胸壁,则为搭肩试验阳性。
疼痛弧试验:——冈上肌腱炎或不完全撕裂,三角肌下滑囊炎
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患肢,当外展到60~120°范围时,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征。
#肘部检查
肘部畸形
1.肘外翻:正常的肘关节伸直时,可有生理性外翻角(携带角)
男5~10°,女10~15°,此角超过15°即为肘外翻畸形。
2.肘内翻:是指前臂不但正常生理外翻角消失,而且向内构成角度,称为肘内翻。
3.轮廓改变“靴型肘”:
是由于肘关节脱位或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所形成的特有畸形,脱位的尺骨鹰嘴或骨折远端向后移出,当肘关节屈曲90°时,侧面观察肘部,如靴型状,故称“靴型肘”。
触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90°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突三点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肘部压痛:——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肱骨外上髁为前臂伸肌群的起点,容易造成牵拉性损伤(或劳损)而形成肱骨外上髁炎。
又称“网球肘”
腕伸肌紧张试验:——肱骨外上髁炎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肘部,屈肘90°,前臂旋前位,掌心向下握拳,另一手握住掌背部,被动屈腕,然后嘱患者抗阻力伸腕,如肱骨外上髁发生疼痛则为阳性。
#腕手部检查
望诊: 1.鼻烟窝部肿胀?
2.爪形手
3.猿手
4.腕下垂
5.锤状指
手部肌肉萎缩:
(1)大鱼际肌萎缩:正中神经损伤的肌麻痹形成或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长期受压引起。
(2)小鱼际肌萎缩:尺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或尺神经炎所引起,偶见颈肋和局部外伤。
握拳试验:——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检查时嘱患者屈肘90°,前臂中立位握拳,并将拇指握在掌心中,医者一手握住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患者手部,同时使腕关节向尺侧屈腕,如在桡骨茎突部出现剧烈疼痛,则本试验为阳性。
#髋部检查
股三角区——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通过的部位。
艾利斯征:——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后脱位、股胫骨缩短
检查时。
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并拢、屈髋、两足并齐,这时观察两膝高度,如患腿低落为阳性,说明有肢体短缩。
“4”字试验:双下肢形成4字状态,正常时大腿外侧可贴近床面。
“4”字试验阳性:髋关节不同程度的强直、疼痛、功能受限的一些伤病,如结核。
布瑞安三角:患者取仰卧位,自髂前上棘与床面作一垂线,自大粗隆顶点与身体平行划一线与上线垂直,即构成一直角三角形,称为布瑞安三角,医者对比两侧三角形的底边,如一侧底边变短,说明该侧大粗隆向上移位。
休梅克线:
患者取仰卧位,两下肢伸直中立位,两侧髂前上棘在同一平面,医者从两侧髂前上棘与股骨大粗隆顶点分别连一直线,正常时两连线之延长线相交于脐或脐上中线,若一侧大粗隆上移,则延长线交于健侧脐下,且偏离中线。
(股骨颈骨折的“三不”不盘腿不侧卧不持重)
浮髌试验:——检查膝关节腔内积液
检查时,患腿伸直,医者一手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流入关节腔内,然后用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食指按压髌骨,这时可感到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称浮髌试验阳性。
麦氏征或麦克马瑞试验:——诊断半月板损伤
又称回旋挤压试验,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如检查内侧半月板损伤,医者一手扶患膝,另一手握住足踝部,先将膝关节屈曲到最大限度,然后使膝外旋,小腿内收,并逐渐伸直膝关节,这样使膝关节内侧间隙产生挤压力和研磨力。
抽屉试验:——十字韧带是否发生断裂
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膝屈曲90°,嘱患者用双手按住大腿下段,医者双手握住小腿外段,用大腿夹住患肢的足部防止移动,同时作小腿前后推拉动作,如过度向前移动,则说明时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断裂;若向后过度移动,则说明是后十字韧带有断裂。
研磨提拉试验:——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
患者俯卧,使患膝屈曲90°,医者一手按住大腿,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提起小腿,使膝离开床面,作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出现膝外或内侧疼痛,则为提拉试验阳性
#踝与足部检查
马蹄足:也称“尖足”或“垂足”。
行走时前足着地负重,踝关节保持在跖屈位,足跟悬起。
内翻足:是足底向内旋转,行走时足背外缘着地。
高弓足:足的纵弓异常升高,行走时足跟和跖骨头着地
拇外翻:拇趾向外偏斜,第一、第二跖骨间隙增宽,第一跖骨头内侧皮下有增厚的滑囊,常伴有平足
临床意义
神经干损害:深、浅感觉均受累,其范围与某一周围神经的感觉分布区相一致
神经丛损害:该丛分布区的深、浅感觉均受累
神经跟损害:深、浅感觉均受累,其范围与脊髓神经阶段分布区相一致,并伴有该部位的疼痛,称为“根性疼痛”。
如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
肌力测定标准等级:
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
1级肌肉有微弱收缩,但不能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2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重度瘫痪)
3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
4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5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
检查方法反应肌肉神经节段定位
肱二头肌反射叩击置于患者肱二头肌肘关节屈曲肱二头肌鸡皮神经C5-7
腱上的检查者的手指
肱三头肌反射叩击鹰嘴上方的三头肌腱肘关节伸展肱三头肌桡神经C6-8
膝反射叩击髌骨下股四头肌肌腱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股神经L2-4
跟腱反射叩击跟腱足部趾屈腓肠肌胫神经L4-S2
病理反射
1.弹手指征(霍夫曼征):快速弹压被夹住的患者中指指甲,引起诸手指的掌屈反应为阳性。
2.划指试验(巴彬斯基征):轻划趾外侧,引起拇趾背屈,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
3.踝阵挛:检查者一手托住腘窝,一手握足,用力使其踝关节突然背屈,然后放松,可以产
生踝关节连续的交替的伸屈运动,则视为阳性。
4.髌阵挛:患者仰卧,检查者以一手的拇趾二指抵住髌骨上及,用力向下急促抵住髌骨,然
后放松,引起髌骨连线交替的上下移动为阳性。
四肢的主要神经检查
(一)桡神经检查
(二)正中神经检查
(三)尺神经检查
下篇
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正骨基本手法
拔伸牵引:矫正患肢的重叠、成角、短缩移位,恢复肢体长度。
旋转:用于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及成角移位。
以远端对近端。
回旋:又称旋转回绕法。
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型骨折、螺旋骨折或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
(二、三的区别)
折顶:(成角折顶)用于矫正横断或锯齿型骨折而肌肉又较发达的部位。
——前臂骨折。
分骨:用于整复两骨或两骨以上并列部位的骨折,如尺桡骨、掌骨、跖骨等。
提按端挤:(端提挤按或端提捺正),用于侧方移位的骨折。
前后移位以提按为主。
内外移位以端挤为主。
屈伸、收展:用于配合提按或横挤手法矫正骨折的成角移位或侧方移位。
也可用于配合提按手法整复关节脱位。
摇摆:用于横型、短斜型和锯齿型骨折经手法整复后,不稳定骨折忌此法
叩挤:纵向叩挤法——矫正横行骨折的纵向分离移位或使干骺骨折端紧密嵌合。
横向叩挤法——矫正骨端“T”、“Y”型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的横向分离移位。
按摩推拿:——骨折复位后
固定步骤:
※放置压力垫:
两垫固定法:有侧方移位的横骨折,复位后,两垫分别置于两骨折端原有移位的一侧,以骨折线为界,两垫不能超过骨折线,以防止骨折再发生移位。
三垫固定法:适用于成角移位的骨折,一垫置于骨折成角移位的角尖处,另两垫置于尽量靠近骨干两端的对侧,三垫形成杠杆力。
※注意事项:
1、适当抬高肢体,以利肢体肿胀消失,可用软垫垫高。
2、注意观察患肢血循,神经功能情况。
脉搏、皮温、皮色、感觉、运动。
3、固定后要进行拍片复查,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位,特别在固定后两周内要更勤于复查。
4、经常询问病人固定后的感觉,检查防止压疮及松动。
5、注意经常调整扎带的松紧度。
6、及时指导病人进行练功活动。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
2、局部无纵向叩击痛。
3、局部无异常活动(主动或被动)。
4、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5、外固定解除后,肢体能承受以下要求者。
上肢:向前平伸持重1千克达1分钟。
下肢:不扶拐在平地上连续行走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6、连续观察2周,骨折不变形。
※固定后注意事项:
1)石膏固定后,可用电吹风或其他办法烘干。
2)在石膏未干以前搬动病人,注意勿使石膏折断或变形,常用手托起石膏,忌用手指捏压,回病房后必须用软枕垫好。
3)抬高患肢,注意有无受压症状,随时观察指趾血运、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
如果有变化,立即将管型石膏纵形切开。
4)手术后及有伤口患者,如发现石膏被血或脓液浸透,应及时处理。
5)注意保暖,注意外露肢体保温。
6)保持石膏干燥、清洁。
7)石膏因肢体肿胀消退而松动者,应立即更换石膏。
8)及时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9)注意矫正畸形。
※牵引方法:备皮、衬垫、粘膏应在骨折断端处开始至肢体远侧平面下1厘米。
胶布的两端撕成三等份,撕开10-30厘米。
皮肤受力均匀。
安扩张板,穿牵引绳。
粘贴,
胶布的上端应超过骨折线2-3厘米,绷带包扎,松紧适宜。
※股骨髁上骨牵引:自髌骨上缘引一横线再由腓骨小头前缘向上述横线引一垂直线,二线之交点为穿刺点;或内收肌结节上二厘米由内向外。
※适应于:股骨干、颈、转子间骨折、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及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胫骨结节:厘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即1.5厘米再向下1米处由外向内进针。
※适应于: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股肌干上1/3骨折。
※内固定
概念:是在骨折复位后,用金属内固定物维持骨折复位的一种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症
1 、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而影响肢体功能者。
2 、骨折端有肌肉、肌腱、骨膜或神经血管等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如肱骨下1/
3 骨
折伴有神经损伤。
3 、某些血液供应较差的骨折,而闭和复位与外固定不能稳定和维持复位的位置,应采用
内固定,以利于血管长入血液供应不佳的碎段,促进骨折愈合。
如三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4 、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
手法不能达到满意复位,估计以后必将影响功能者。
※内固定的种类及适应症
不锈钢丝:
适应症:多用于髌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髁间隆突骨折、短小骨的斜形骨折、长管骨粉碎骨折等,有较大骨片分离而又无其他固定方法者。
螺丝钉内固定:
适应症:
(1)在骨骼突出部位发生骨折。
如胫骨、股骨内外髁骨折,肱骨内外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等。
(2)长管状骨的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可用几枚螺钉内固定,同时配合坚强的外固定。
(3)股骨颈骨折可用1-3枚加压螺钉内固定(空心钉)
(4)下胫腓关节分离也可用螺钉内固定。
(取钉时间)
(5)长管状骨折有骨折片时,在采用其他内固定器材时,也可用螺丝钉将骨片固定于骨折段上。
接骨板螺丝钉内固定
※适应症:直型接骨板用于长骨干骨折,如股骨、胫骨、肱骨、尺骨、桡骨等。
特殊类型的接骨板用于特殊部位的骨折。
(异型钢板、解剖板)
骨圆针内固定
※适应症:
1)四肢长管骨干骺端骨折,如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髁上骨折等。
2)部分四肢长管骨髁部骨折,如肱骨内、外髁骨折。
3)部分长骨干骨折,如尺桡骨、锁骨骨折等。
4)四肢短管骨骨折,如掌、跖、指骨骨折等。
5)儿童骨骺骨折或骨骺分离。
※种类及固定方法:
1)克氏针:直径0.6-3.0毫米,长70-280毫米。
2)斯氏针:直径3.5-5.0毫米,长150-300毫米。
固定方法:A、髓内固定:如锁骨、尺桡骨、掌跖骨折等。
分顺行和逆行两种方法。
B、交叉固定:如肱骨髁上骨折、指骨骨折等。
C、斜形固定:如股骨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髁骨折等。
D、制成“U”形钉,用于关节融合术。
E、与钢丝联合应用,作张力带内固定,如髌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等。
各种方法均应将针尾扳弯,剪短,以防针尾滑移进入骨内,无法取出。
髓内针内固定:
适应症:1)长管骨上1/3及中1/3横形、短斜形、短螺旋形骨折。
如股骨、肱骨、尺骨、胫骨骨折等。
2)长管骨因外伤或良性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需要异体骨移植者有时采用髓内针固定。
3)长管骨多段骨折。
种类:1)根据髓内针的横断面分类,有V形,梅花形,三角形,矩形等。
2)根据髓内针的功能分有普通髓内针,如V形针、梅花针等。
有矩形钉、带锁髓内针等。
顺行穿针法:
在骨折处作股骨外侧入路,显露骨折端,在大粗隆处做一小切口,显露大粗隆处之上凹,以弧形凿凿一小孔,将V形针的尖端插入骨孔内,针的嵴背朝向外侧,针尾套上打入器,用骨锤打入,当针尖露出骨折近端时,复位,并以三叉固定器固定,继续将髓内针击入骨折远侧髓腔内,直至针尾的孔部恰在大粗隆部的上凹为止。
逆行穿针法:
显露骨折端后,将选好的髓内针针尾插入近折端髓腔内,针尖套上打入器,将患髋内收屈曲后击入髓内针沿髓腔直至在大粗隆凹穿出达皮下,切开该处皮肤,显露针尾,继续向近端打入,至针尖与近折段端平齐时,将骨折复位固定,把打入器套在针尾部,将髓内针打入骨折远段髓腔内,针尾孔留于骨外。
第十一章药物疗法
第一节内治法:
※消、下、清、开、和、续、温、补八个内治方法。
根据疾病分类不同可分为:骨伤内治法、骨病内治法。
骨伤内治法
※(一)损伤三期的辨证治法
损伤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初、中、后三期。
初期一般在伤后1-2周以内,由于气滞血瘀,需消瘀退肿,以“下”、“消”法为主;若邪毒入侵可用“清”法;气闭昏厥或瘀血攻心,则用“开”法。
中期是在伤后3-6周左右,虽然损伤的症状改善,肿胀瘀阻渐消,疼痛减轻,但瘀阻未尽,仍应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故以“和”、“续”两法为基础。
后期为伤后7周以后,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应以坚骨壮筋,补养气血,补益肝肾、脾胃为主,而筋肉拘挛,风寒湿痹,关节不利者则以舒筋活络,故后期多用“补法、舒法”。
三期分治方法是以调和疏通气血,生新续损,强筋壮骨为主要目的,临证时,要结合病人体质及损伤情况辨证施治。
#手术疗法
※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患者三大并发症: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或结石。
※压力及时限
成人上肢:33.3-40千帕(250-300毫米汞柱);下肢:46.7-53.3千帕(350-400毫米汞柱)。
儿童应适当减小。
时间:上肢不得超过1小时,下肢不得超过1.5小时。
如时间不够,可用盐水纱布填塞于切口内,用手压迫止血,放尽气囊内气体,10分钟后,再充气至原有压力,开始第二个止血时限,若手术时间很长,可连续应用此法,但总时限不得超过4小时,且每个时限应递减。
※注意事项
1)患肢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血栓形成、严重动脉硬化及其他血管疾病者,幼儿及明显消瘦患者禁用止血带。
肢体有感染、肿瘤及血友病者,禁用驱血带。
2)前臂及小腿不宜用止血带。
3)皮肤灭菌时,消毒液不可溢入止血带下面的皮肤,以免灼伤皮肤。
4)止血带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手术室内降温(),局部勿用热盐水冲洗,以免增加组织耗氧。
5)止血带充气时要快,以免浅静脉的充盈;放气时要慢,并适当加快补液,双下肢同时手术时,不可同时放止血带,防止血压下降。
()
6)止血带的压力和时限要严格掌握,过低效果差,过高可能压伤神经干,时间过长可造成肌肉、神经缺血坏死。
7)手术完毕后,放松止血带,彻底止血后方可缝合。
()
#骨移植术
※方法:(一)移植骨块的切取
1、松质骨髂骨翼是采取松质骨的最佳部位。
可取多种形态的骨片、碎骨、包括单侧或
双侧髂骨皮质的骨块。
切口:在髂前上棘向后上,沿髂嵴方向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深筋膜及骨膜,在骨膜下进行剥离,用干纱布压迫止血,然后取骨。
※滑槽植骨术
显露骨折部位后,用骨刀或电锯将较长的一侧骨折段截下一较长的骨块,其宽度为骨干周径的1/2,长度须足以跨越骨折线,作为滑动植骨的骨片,再将较短侧骨折段相应部位截下一较短的骨块,把长块滑至短折段,使之跨过骨折端,并用螺钉固定,短骨块植于空余处。
空隙处可用松质骨填充
#肌腱缝合固定技术
(一)肌腱缝合方法
※1、“8”字缝合法适用于两断端同等粗细的肌腱,可承受较大张力,不易使肌腱撕脱。
※双“十”字缝合法适用于估计缝合后张力不大的断裂肌腱。
#神经缝合技术
※方法有神经外膜缝合和神经束膜缝合两种
※前法只缝合神经外膜,如能准确对合,多可取得较好效果。
后者要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出两断端的神经束,将相对应的神经束行束膜缝合,在理论上可增加两端神经束对合的准确性,但术中如何准确鉴别两端神经束的性质(区别运动与感觉纤维),目前尚无准确可靠的办法。
因此束膜缝合也有对错的可能,且束间广泛游离可损伤束间神经支。
※清创术
※清创术的步骤:
1、清洗与消毒麻醉后,先用无茵纱布盖住创口,剃除创口周围皮肤的毛发,以软毛刷蘸无菌肥皂液刷洗创口周围皮肤,如有油垢先用乙醚或松节油擦拭除去,刷洗一遍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并依此法再刷洗两次。
去掉覆盖创口的纱布,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同时用纱布轻轻地洗擦创口内的组织,清除异物和游离的组织碎屑等。
用3%双氧水冲洗创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一次,擦干皮肤,常规消毒和铺无菌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