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法律素养培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生法律素养培养论文
[摘要]电力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电力行业优质人才的摇篮,应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加强法制教育,促使学生适应电力行业工作。鉴于此,文章通过分析电力行业对从业人员法律素养的要求,结合调查和了解到的电力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培养现状,分别从“知法”“信法”“用法”三个维度,探析培养和提升电力高职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电力高职生;法律素养;培养;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接班人,对其加强法律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不移至理。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在校大学生约3709.2万人①,其中具有行业特色的工科大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专业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探索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研习。长此以往,容易淡化学生对于人文社科知识,包括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但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素养又是新世纪人才所不可或缺的。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电力高职生毕业后大部分将奔赴电企一线作业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法律问题,若不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电力高职生将难以成为电力行业的合格人才。
一、法律素养的概况
(一)法律素养的内涵。素养一般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能力或习惯。法律素养则应是通过对法律的学习和实践,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并运用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说,法律素养应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法律知识,即熟悉和掌握法律知识;第二层次是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有敬畏之心,内心将法律尊为至上的行为规则,信仰法律;第三层次是法律能力,即遇事首先想到法律,用法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履行法律的裁决,。(二)电力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应有之义。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已逐步进入深水区,电力体制改革更进一步明确了电网企业的公共服务属性,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与之前相比将更加重大,使命将更加艰巨。
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素养和法律素养。目前电力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有:1.电网建设法律风险,即随着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征地补偿问题、“线树”“线房”问题、施工扰民问题等。2.电费回收法律风险,当下电费回收问题随着智能电表的普及而得到总体解决,但电型工厂和公司的生产用电,长久以来都是先使用后付费,一旦出现欠费,便是巨大的金额,除此之外,个别地方政府为保护企业,还以文件或会议纪要形式给予企业暂缓缴纳电费的优惠等。①3.劳动关系法律风险,从业人员从事高空、高压作业,人身触电伤亡时有发生,死亡赔偿额度不断攀升;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劳资纠纷不断。从以上不难看出,电力高职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电企从业人员,其应具备的法律素养是,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尤其是电企可能涉及的专业法律知识,树立较强的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具备严密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法律实践和运用能力。
二、电力高职生法律素养的现状
为深入了解电力高职生的法律素养现状,笔者先后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式,对电力高职生知法、信法、用法、护法等方面进行调查,其中向电力高职生发出调查问卷378张,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25张,走访调查近100位电力高职生,经统计和分析,笔者将电力高职生的法律素养现状概如下:(一)整体呈现法律知识匮乏。掌握法律知识是树立法律信仰,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条件,作为电力高职生要培养和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加强法律知识储备是第一步。笔者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电力高职生整体法律知识匮乏。究其原因,从主观方面来看,85.26%的受访学生将毕业后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当成大学阶段的第一目标,由于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主要考查的是专业知识,故而将专业课的学习视作安身立命之本,在对待人文社科的学习上;47%的受访学生认为拿到学分即可;57%的受访学生表示,偶尔会利用课余时间收看法律节目;18%的受访学生有主动了解和学习过相关法律知识。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学生整体上缺乏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动机和意愿,这是导致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的首要原因。从客观方面来看,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故而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多门专业课,与专业法律知识相关的课程却鲜有开设,绝大多数学生仅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课获取法律知识,但由于该门课程教授的法律知识注重的是“基础性”,安排的课时又比较少,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比较笼统,这就导致学生能从中汲取的法律知识将更有限。笔者就“您知道自己在法律上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吗?”为调查问题走访了近100位电力高职生,其中57人回答“大体知道,但不很清楚”,约占总数的57%,29人回答“我只要知道不犯法就行了”,约占总数的29%。无一人能完全说出自己在法律上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客观的学习环境不利于电力高职生学习法律知识,是导致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的重要原因。(二)法律信仰缺失。经笔者调查了解,电力高职生法律信仰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法律规范本身缺乏信任,当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很发达,传播信息的速度快,一些自媒体恶意放大我国当前法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煽动群众情绪,误导学生认为我国当前法律不能完全调控所有社会生活领域。在某些领域甚至还存在调控力度不足,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使学生忽视当前法治建设的成果。二是对法律规范适用缺乏信仰,内心没有将法律规范尊为至上行为准则。一些学生表示,目前我国法律规范不够健全,公检法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普遍有待提高是影响法律适用的直接因素。除此之外,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某些法官判案的独立性,这会损害法律在社会公众,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我们身处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往往带有互动、快捷、大众、多元的特性,如果法律不能被大学生所信仰,法律规范不能成为大学生至上的行为准则,那将会导致一些大学生目无法纪,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三)法律能力欠缺。法律知识的学习最终要转换为法律能力,即守法、用法、护法的能力。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全民守法”对大学生的法律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大学生不但要做到不违法,还要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并且要敢于抵制违法犯罪行为。大学生法律能力的欠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守法能力较差,守法是对大学生最低的要求,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持续上升足以说明大学生缺乏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用法能力较弱,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这是法律能力的较高层次要求,但在具体事件中,他们却不知从何做起。三是护法能力不强,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不少大学生持“事不关己”的心态,缺乏同违法犯罪斗争的勇气,这种心态无形中纵容了违法犯罪行为,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