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再创造”理论的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再创造”理论的教学案例

——节推理与证明的数学课堂

江苏省启东中学(226200)金山

前段时间,笔者开设了一节公开课,授课内容为高中数学选修2-2推理与证明第8课时.教材中这节课的内容只有几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例习题,结论已给,指向明确.如何开发利用这些外表“冰冷”的命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多姿多彩的资源呢?下面记述的是笔者对这节课的准备和实施过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1 教学目标的确立

1.1 课程标准中单元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对“推理与证明”的单元教学要求是: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①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②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③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略).

(3)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1.2 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分析

1.3 叙写课时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类比、归纳(不完全归纳)等直观思维形式得出式子23

2

2

2

+

+Λ的和.

+

1n

2

+

2.学生能用数学归纳法对猜想进行严谨的证明,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联系与相辅相成的关系.

3.学生通过探索与发现结论的过程,体会合情推理在数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4.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感受到逻辑证明在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良好习惯.

评:如果没有表格进行比较,直接让学生寻求n n R T ,与n S 之间的关系,则由于问题过于开放,学生思维太发散,没有着力点,导致课堂上很难完成发现的过程.给出表格,省去求和计算的机械枯燥过程, 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去观察这些数据,寻找规律,归纳(不完全)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它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关系不是并行的,应该看成是一个整体的三个维度﹒知识技能是数学思维发展的载体、基础,数学思维是在知识技能获得的过程与方法中得以提升的﹒因此,确立教学目标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围绕着学生思维培养,发生和形成知识技能﹒

传统的从“以师为本”角度出发的教学目标,通常头脑里想的是“我想通过教学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置教师于主导地位,叙写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常采用语句:“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归纳和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等,可是,什么样的推理才算简单的推理?什么叫了解?什么程度才算了解?这些笼统、虚化、泛化的叙述无法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无法检测评价目标达成度,实际上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仅要做到对教学内容心中有数,还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惑﹒叙写教学目标时,选用一些可以反映外部行为变化的行为动词,陈述清楚学生通过本节学习活动后有什么变化,学生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到达怎样的程度,这些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变化,贯穿了学生思维的发展﹒3.2 教学设计要从提升学生思维出发

课程标准指出:“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逻辑证明来保证”,两种推理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但教学实践中,通

常发展学生思维是指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多偏向于演绎,完全归纳,从而导致学生眼中的数学是那么的枯燥乏味、冷酷无情.实际上,全面的、更高水平的思维发展包括直觉思维的发展.从数学学科的每一次开拓性成果的取得可以看出,具有发散性的直观思维更有开创性;不完全归纳和类比猜想等直观思维可以使学生思维更加活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去学习数学.

本节课是“推理与证明”的最后一课时,由于学生上一节课对数学归纳法已有初步了解,课本上设置的例习题,如果直接呈现结论让学生去证明,成绩好的同学会索然无味,成绩差点的同学也只能在逻辑证明的严谨性上得以训练,而真正让学生感到疑惑的是,这些结论怎么来的?却往往被忽视.针对以上考虑,本节课所设计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直观思维,并通过问题的解决过程认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

为了让学生思维得到有效提升,所设置的问题不应太发散也不应太收敛.过于发散的问题,学生的思维缺少支点,无处发力,难以击中要害,导致问题很难在课堂上解决.比如,本节课问题1呈现之前,用高斯求和的故事作为铺垫,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两个求和联系起来,从而明确问题解决的大方向.过于收敛的问题,“踮踮脚就够得到”,学生思维发展提升效果不佳.如本节课问题2,没有直接提问三个和之间满足什么关系,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数据,寻找结论,如此设计是避免问题太直白,指向过于收敛.

3.3 教学实施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变化

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按照已有的设计,按部就班机械地进行下去,要时刻关注学生思维的变化.一方面,要把握好问题呈现的方式和时机,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合理联系,大胆猜想,细心验证.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想法,应给予充分肯定;对学生不成熟的想法,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强扭过来,应顺势引导.

例如,本节课堂上有两处出乎教学预设之外.一是,生5所提到的构造法求和,其想法竟然是如此完美,不由得不停下来细心欣赏、由衷赞叹.二是,生6的回答,粗看起来有点肤浅,但笔者没有轻率地否定,而是指出其中的闪光点,并顺势引导学生,按照这个发现进一步挖掘下去. 因此,教师要直面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师从赞赏的角度予以评价,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 张楚廷,数学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