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苏联的伟大成就和苏联模式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理பைடு நூலகம்与实践
• 十月革命后,列宁开 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的理论与实践。
• 国内战争的宣传画:战胜反动的白匪军 和帝国主义干涉部队。
(1)战时共产主义
• 1918年3月,列宁实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 主要内容:农村的余粮征集制、工业的普遍国有化、 禁止自由贸易、取消商品生产、分配平均主义等
义的长处: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执政党
建设,反对官僚主义。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公式
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
社会主义 =苏维埃政权 + 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
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 总和”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 论与实践最终导致苏联 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 模式)的形成。
(3)新经济政策(一)
1921年起,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 •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 确立自由贸易原则, • 允许部分商品私人贸易, • 把部分工业改为租让、租赁等国
家资本主义形式, • 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等手
段调节经济。
(2)新经济政策(二)
• 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从战 时共产主义向国家资本主 义的策略性退却。
• 1927-1928年,苏联发生严重的粮食收购危 机。
•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 • 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实现农业集体化。
93%的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99%的耕地划入集体农庄 播种面积1.3亿公顷,比1928年增加10% 全苏农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34% 黑麦、小麦、燕麦和亚麻纤维产量世界第一
皮棉产量世界第三
• “在集体农庄务农 是我们最大的幸 福!”
• “谁不加入集体农 庄,谁就是苏维埃 的敌人”。
资料-1
资料-2
• 这是“第二次农奴制” • 身份证制度
资料-3
• “革命的三个阶级站 在一起:工人、农 民、军人。”
资料-4
• “资产阶级指责我 们不能建立有效的 政权,无产阶级立 刻用武力来制服他 们,让反动阶级闭 嘴.”
资料-2
• 以扩军 备战为 主导的 国家统 制经济
特征二
资料-1

在每年的十月革命节上,苏联都会让数不清的先进
武器穿过红场,以显示苏维埃国家强大的国力,震慑那
些仇视无产阶级、敌视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
资料-2
苏维埃人要让长眠的列宁放心,他事业的继承者 们,一定会继承他的遗志,为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 共同利益,在必要的时候必须使用暴力,在和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大战中取得速胜、大胜、推动世界革命
• 三是“左”倾教条主义 是斯大林理论的致命特 点。
3.坚持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但犯了
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丑化无产阶级专政
• 三十年代在斯大林的 “阶级斗争尖锐化” 理论的指导下,苏联 二三十年代实行的政 治大清洗运动,所涉 及的范围、被消灭、 被镇压、被逮捕的人 数,都是沙俄历代君 王所望尘莫及的。
政治文化
• 在政治文化中实行高 度集权、以党代政、 个人专权、领导职务 终身制、对领袖人物 的个人崇拜、对领袖 思想的顶礼膜拜、对 科学研究的行政干预 和对文化教育的严格 控制等制度或做法, 实质上是封建的东西, 却被当作正统社会主 义的代表。
特征三
3,以闭关锁国(由一国扩大为一个阵营)为特 征的僵化体制,并且把这种极端保守和落后体 制吹嘘为优越于一切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
斯大林的错误理论来源
• 一是理论来源于他早年 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 《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 主义?》。
• 二是他的社会主义思想 一贯被置于苏联国家利 益之下,来自于俄国特 有的“解放”人类的 “俄罗斯使命论”。
• 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年——1937年8月 • 建成大型工业企业:1500个 • 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体系建成 • 劳动生产率提高86% • 工人工资增加88% • 1933年取消工业品配给制
• 两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 • 飞机、汽车、化工、轻型集中机械制造业
全面建立起来; • 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需求的0.9% • 1940年,钢1800万吨、煤炭1.6亿吨
• 列宁还认为,这种退却并 不是暂时的,而“是非常 慎重的、是从长远打算 的 ” , 预 计 至 少 实 行 25 年。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考
1.客观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 性和发展阶段问题。
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3.用商品交易代替产品分配。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
道路。 5.苏维埃应该乐于吸取西方资本主
——苏联媒体报导
资料-3
“当然,无论如何帝国主义敌人是不愿意 看到人民的国家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所以资 本家们不敢看十月革命节的阅兵,因为他们怕 夜里会睡不着觉;醒来又怕苏联攻入了他们的 资产阶级国家。他们千方百计也要削弱苏维埃 国家的实力。”
——苏联媒体报导
资料-4
丘吉尔评价斯大林: 他是世界上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 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 国已经拥有核武器。
(1)斯大林的理论、实践与错误
1.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 义的理论,指引苏联取 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 成果;
但进而提出一国建 成共产主义,对于建设 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认识 不足。
斯大林的理论与实践
• 1928年春斯大林放弃新经 济政策。
•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 成社会主义制度。
• 1938年苏联制定第三个五 年计划,提出用五年时间 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从 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 主义。
三.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 式的基本特征
特征一
• 以个人迷 信为核心 的高度中 央集权和 个人专断;
资料-1
• “导师,导师,最 亲爱的导师,人 们从世界各地来 到这里祝贺您的 生日,是你让世 界又恢复了和平, 是你在苏联成功 地实现了工业 化。”
• 受益于苏 联社会主 义的苏联 儿童诚心 诚意地向 他们的生 身父亲和 导师-斯大 林献花。
• 1946年后,斯大林进而提 出一国可以建成共产主义
2.提出社会主义的两种公有制理论与指令性 计划经济理论,不重视客观经济规律。
• 斯大林把农业看成 是国家工业化的手 段和工具 ,提出剪 刀差理论。
• 农业集体化运动是 造成苏联农业的长 期落后的根本原因。
剪刀差
工业品的销售价 国家资金积累
农产品的收购价
第三讲:社会主义苏联 的伟大建设成就和苏联
模式
一、社会主义苏联的伟大建设成就
• 1925年12月18日,联共十四大召开,宣布进 入工业化建设时期。
• 斯大林多次强调“落后就要挨打”。 • 斯大林:工业化的核心和基础就是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1828年10月—1932年4月 • 建成大型工业企业:450个 • 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 • 工人工资增加130% • 社会保障基金280% • 1929年底消灭失业 • 1932年取消粮食配给制
石油3100万吨、电483亿度 •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汽车的产量占世界
第一位;
• 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7倍。
• 1913年,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2.6%
• 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占世界10%,超过 英、法、德,仅次于美,居世界第二位。
• 军事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当时的所有常规 武器均可制造。
• 实际上,除去国内战争这个特殊原因,列宁当时也 的确把它当作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
(2)战时共产主义的后果
• 这个政策只实施了两年多就 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无 偿征集余粮引起农民暴动。
• 到了1920年底,苏维埃经济 就走到极为困难的境地。实 践证明,这种直接过渡的思 想和尝试是错误的。
• 列宁开始充分认识到:落后 的社会基础条件及其所代表 的“必然性” 是难以逾越、 甚至不可逾越的。
——《苏维埃国家史》蒙恰耶夫、乌斯季诺夫著,2002年版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
• 苏联模式从十月革命后就开始形成。
内战的影响(一)
• 白军主要活动地域:南方在 黑海之滨及顿河(Don)流 域,有不少沙皇及克伦斯基 治下之高级将领,其部队以 哥萨克骑兵为主;西伯利亚 35000捷克战俘在途中发难, 以后更陆续招引其他反共部 队加入;白海沿岸,英军占 领之处;波罗的海沿岸。三 方面的白军防线可以连成一 线,红军始终采取中央作战 的方式。
内战的影响(二)
• 内战期间,有的政党在 白军防线内组织反共政府; 苏维埃政府除容许极少数他 党人士公开只有宣传性质之 活动外,已封禁其他党派。
• 列宁于1918年初召开宪 法会议,选出的议员以反对 党居多,可是刚一开会,即 由全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下 令解散,理由为宪法会议 “掩饰资产阶级的反革命”。
苏联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二战中的生产: 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
• 作战飞机109,000架 • 坦克130,000辆 • 火炮110,000门(不包括迫击炮) • 迫击炮9,700门 • 子弹7,000,000,000发(70亿)
资料
历经了多年对苏联历史的否定,今天终 于合乎规律地在千百万人心中产生了一种意 识:不能否定苏联70年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