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合集下载

银行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十”法

银行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十”法

的 多 发 区 域 . 是 目前 银 行 风 险 管 理 体 系 中 的 薄 弱 环 节 。 文 从 操 作 风 险 长 效 机 制 入 手 . 出 构 筑 基 层 银 行 操 作 风 险 也 本 提
立体防线的1 0种 方 法 。
关 键 词 : 层 机 构 ; 操 作 风 险 ; 管 理 方 法 基 中 图分 类 号 : 8 04 F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4 2 0 1 — 0 9 0 1 0 — 7 0( 0 7) 1 0 2 — 2

“ 度重检” 制 法
规 章 制 度 是 银 行 经 营 管 理 的 基 础 。 国 内 商 业 银 行 规 章 制 度 不 可 谓 不 多 、 可 谓 不 细 , 违 规 违 章 事 件 和 案 不 但 件 仍 不 断 发 生 . 要 原 因 是 规 章 制 度 没 有 得 到 有 效 的 执 主 行 , 影 响 执 行 力 的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是 规 章 制 度 管 理 不 到 而 位 。 些 银 行 下 发 的 规 章 制 度 几 近 泛 滥 , 项 业 务 制 度 有 一
拔 ” “ 用就病” 现 象发生。 、一 的
三 、教育警示” “ 法
银 行 是 经 营 风 险 的 特 殊 行 业 , 国 际 上 不 少 金 融 机 构 发 生 重 大 操 作 风 险 损 失 或 倒 闭 , 往 不 是 因 为 缺 乏 风 险 往 控 制 的机 制 、 程 , 是 因为 风 险 文 化 不 能 使 这 些机 制 、 流 而 流 程 发 挥 作 用 , 巴 林 银 行 倒 闭 案 。 教 育 警 示 ” 就 是 如 “ 法

二、 岗位管理” “ 法 银 行 应 进 行 科 学 的岗 位 设 计 , 移 风险 管 理 关 口 , 前 明 晰 岗 位 职 责 , 实 岗 位 责 任 . 施 差 别 授 权 。 岗 位 安 排 落 实 在 上 要 防 止 不 相 容 岗 位 由 ~ 入 兼 任 , 人 员 调 配 上 要 向 基 在 层 一 线 倾 斜 。 不 同 岗 位 的 “ 险 度 ” 同 , 层 机 构 应 因 风 不 基 重 点 加 强 三 类 岗 位 人 员 的 管 理 。 是 新 上 岗 人 员 。 把 一 要 好 从 业 人 员 入 关 口 , 止 有 赌 博 、 毒 、 骗 等 劣 行 的 人 防 吸 诈 员 进 入 银 行 ; 加 强 对 新 员 工 的 岗 前 培 训 , 获 得 岗 位 要 把 资格作为员 工上岗的必备条件 。二是重要 岗位人 员。 不 仅 要 关 注 其 8 时 内 的工 作 表现 , 要 关 注 其 经 济 往 来 、 小 还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考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考
业 缺 乏 成 熟 的 操 作风 险 控制 手 段 。 一 旦 发 现 风 险 点 ,尽 管 开 展 了
部 文 件 中收 集 整 理 的操 作 风 险 损 失事 件 进 行 整 理 分 析 发现 ,基 层 具 。 目前 国内 银 行 主要 靠 内部 稽 核 与 检 查进 行定 性 分 析 和 主观 判
通 过对 1 从公 开 媒体 、监 管 部 门 文件 、一 些商 业 银 行 内 4起 8
从 管理 工具 上 看 一 是 国内 银 行 普 遍 缺 乏识 别评 估 风 险 的 工 断 .缺 乏 定 量 分 析 的 手 段 。 相对 于 事 前 防 范 、 事 中 控制 、事 后 监 督 ” 的要 求 .大 多 还 只 能达 到 事 后 监 督 的 阶段 。 二是 国 内银 行
境 是 指 影 响风 险 管 理 效 果 的基 本 因素 包 括 基 础设 施 和 环 境 两 部
分 基础 设 施 指组 织 架 构 人 员 、 流程 、工 具 、l T系统 等 环 境
指 风 险 文 化 、交 流 沟 通 、责 任 意 识 等 。


我 国 商 业 银行 基 层 机构 在 操 作风 险 管 理 中存 在 的 问题
的实际风险状况 。
应 对 纷 纷 组织 向 国外 先 进展 开 学 习 和合 作 并 取 得 了一 定 进展 ,
但 效 果 一 直 未达 理 想 。 完 整 有效 的操 作 风 险 管理 除 了需 要 明 确 的 风 险 战 略 、严 谨 的 管 理 流程 ,更 需 要 牢 固 的 ” 基 一 一 操 作 风 地
从 制度 流 程 上看 ,各 项 规章 制 度林 立 ,缺 乏统 一 性 和规 范性 。 基层 网点 经 常 有 章 不 循 ,除 了主 观 因素 以外 ,还 存 在 不 少客 观 因 素 就 是 制度 流 程 本 身存 在 问题 ,或 者说 制 度 流程 体 系存 在 问题 。 由 于 缺 乏 对 制 度 体 系 的 总体 统 筹 规 划 ,导 致 全 行 规 章 制 度 多 而 乱 制度 空 白 、 多头 管 理 、 可操 作性 差 、相 互 交 叉 矛盾 、滞 后 等 ,导致 基 层 在 执 行 中 无所 适从 ,而 且 由于 缺 乏 长效 沟通 指 导 机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情况报告范文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情况报告范文为夯实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提升操作风险管理能力,2023年,我行组织开展“操作风险管理年”活动,从“强理念、筑基础、严管控、重查处”四个方面,全面审视提升我行操作风险管理。

至2023年末,该活动完美收官,本次活动切实提升了我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强化了我行风险合规精细化管理能力。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存在的问题在银行新业务、新产品、新渠道的快速发展,新科技被广范应用和改革创新力度逐步加速的情况下,我行操作风险控制难度和面临的任务依然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1.缺乏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系统认识一些内部员工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较为单纯地认为操作风险只是人员因素引起的,缺乏整体认识和把握,导致管理上存在着部分缺陷,例如:看重基层管理,轻视高层管理;看重业务经营,轻视内控管理;看重事后管理,轻视事前防范;看重检查形式,轻视处理结果;看重个案查处,轻视全面分析。

因此,该管理方式不能真正对操作风险行为起到应有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2.缺乏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战略规划我行将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归由不同部门分散负责,未能建立统筹协调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且管理手段很多时候仅是信赖内部审计后评价,而忽视和弱化外部审计的作用,从而导致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执行不理想。

而且,操作风险管理中电子化、流程化适用水平仍然较低。

3.存在操作风险内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原有管理机制不能适应“新渠道、新业务、新产品”发展的需要,原有的业务系统内控制度建设也不够完备,时常出现内控管理滞后或内控“真空”,从而导致操作风险案件时有发生。

3.存在操作风险内控岗位无法满足防范要求的情况我行片面为了单纯的减员增效,从而导致一些分支机构内控岗位人员紧张,个别机构仍然存在人员“兼岗、混岗”等现象,导致工作疲于应付,未能严格落实监管“四项制度”轮岗以及强休假制度,内控管理水平与要求差距较大。

3.存在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滞后的现象我行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意识、手段尚不成熟,机构、人员的内控合规意识和依法合规经营工作仍需提升,有章可循和违规必究的内部合规文化建设工作还需进一步夯实。

[财税金融]基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控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财税金融]基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控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财税金融]基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控的难点及对策思考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呈现“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中的风险暴露不断向金融领域传导,银行经营风险形势更为严峻复杂,尤其是基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管控压力越来越大,值得关注。

一、当前基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控的难点各基层商业银行违规处罚的原因存在差异,一些机构呈现屡查屡犯、屡犯屡罚特点,但从共性因素看,主要是风险管控存在诸多难点,导致治标难治本。

1、风控机制完善难。

当前银行业面临的严峻风险形势也暴露出银行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经济上行期构建的风控制度,在下行期反映出风险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考核激励和风险管控传导机制不协调、流程系统刚性控制与全员参与群防群控两种手段运用不均衡、控制过度与控制缺位并存等问题,在下行期风险逐步显现。

如在新产品设计研发上,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因产品设计疏漏、测试不完善、仓促投产导致新产品缺陷造成客户损失的风险查件发生。

某商业银行即因新产品缺陷引起系统“记账串户”、客户被开户等引发投诉,影响恶劣被监管部门通报。

目前诸多商业银行仍实行部门银行体制,缺乏涵盖全机构、全流程、全业务、全产品、全环节的风险管控机制,无法清晰界定前中后台风控职责,各类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不切、调,已成为监管处罚的重点领域,银行业风险管控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2、监管要求落地难。

监管部门为规范银行业经营管理颁发了一系列政策法令、规章制度、规程指引,但实施中仍存在落实难现象。

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商业银行未能根据本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配套规章和实施细则,导致基层行无所适从,监管要求被“悬置”。

二是部分商业银行对监管新规定内涵把握不准、学习解读不够,对分支机构和业务人员疏于培训,制度传导不畅,未能将监管意图、风险防控重点和新管理要求融于经营发展、嵌入到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工作中,导致规章制度落地“徒有其形、不见其实”。

三是监管部门颁发的某些规章制度太过笼统,内容不够清晰,缺乏对实际业务操作的详细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足;遇个别银行案发及执行偏差“打补丁”,对某项业务的规定多且零碎、分散,未整合成统一版本。

提高商业银行基层行操作风险管控能力

提高商业银行基层行操作风险管控能力

浅谈提高商业银行基层行操作风险管控能力张丽君(建设银行沈阳铁路支行,辽宁沈阳110001)[摘要]目前,商业银行基层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是,轻视风险,制度执行有肓点;管理资源分散,管控力量薄弱;风险管理服务系统滞后,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等。

其成因是风险意识不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内部管理不规范、制度控制作用弱化。

有效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银行基层行应提高风险意识,创造良好的风险管理内控环境;强化内控机制,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加大综合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检查监督职能,以提高操作风险管控能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基层行操作风险;管控能力;成因防范;对策[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9-03[作者简介]张丽君(1966-),女,辽宁沈阳人,建设银行沈阳铁路支行会计师。

研究方向: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

商业银行基层行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违规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其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性风险尤为突出,表现在操作失误、主观违法行为、越权行为、流程制定的或执行的有漏洞等。

基层行是具体经营、进行业务操作的机构,做好操作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目前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轻视风险,制度执行有肓点尽管操作风险是银行经营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风险易发的基层行,对此关注不够。

表现在:一是风险部门一做些风险调查,相关部门就不愿配合;二是存在投机心理,办业务走捷径,存在麻痹操作和管理疲劳现象;三是工作重心仍存有偏颇,“以业绩论成败”仍占主流,风险方面只要不出大事就行。

(二)管理资源分散,管控力量薄弱目前建行操作风险实行的是“三道防线”功能,但在基层行具体执行中还有需改进之处,一是条线管理部门及业务主管,人员紧张,多为兼职,独立有效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二是风险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少,结构失衡,独立性弱,很难满足风险监管需求;三是纪检人员专业水平有限,进行违规处罚大多要通过一二道防线为之提供材料,而这两道防线因顾虑也不愿为之提供相关线索。

操作风险管理报告

操作风险管理报告

操作风险管理报告一操作风险状况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给出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完善或失灵、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其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各部门、各条线的操作环节中;1.人员因素1员工数量与业务的不匹配,导致“操作疲劳”,对风险事项的识别能力下降,在综合柜员制下,柜员单人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业务品种增加、业务量增大、劳动强度也不断增大,高强压力下,稍有放松便可能la出现差错形成风险;2员工流动频繁,新员工不适应业务要求;近几年,柜面业务水平好,熟练的员工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或新设网点充当业务骨干,致使前台都是近两年新入行的员工;新员工虽然学历较高,但由于工作时间、参加培训的时间都比较短,业务熟练度不够,总体业务能力不强,加之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往往会在工作中产生问题;譬如今年有个新进员工,在给客户办理整存整取销户时,误把600多的利息当成了6000多,幸好客户及时发现返还了多付的金额;由此可见,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熟练度,直接影响着操作风险的发生率;3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不够,员工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规范培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些员工由于工作态度不认真,操作不经心,导致操作失误;柜员之间、柜员与主管授权人员之间互不防范,也造成风险隐患;举个柜面挂失业务的例子,有个客户到柜面办理挂失,我们要求其七天之后再带相应的凭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来办理新卡补发,挂失时是当事人自己来办理,但在补发新卡时却发现是另一个人来办理,如果柜员不仔细查询对比,就不能发现这其中存在的重大操作风险;2.流程因素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是由于商业银行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或流程没有严格执行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在我行业务操作规范一书上都详细的列出了各条业务操作的流程,逆程序操作势必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譬如一些个人、公司的特殊业务需要额外收取费用的,需先得到客户同意认可,收妥相关费用之后再进入系统操作;如果逆流程操作,先帮客户办理好了业务,但是回头客户不认可此项操作,不愿意支付相关费用,就形成了一部分损失;3.系统因素银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电子化系统的行业,系统的良好运转是保证银行正常运营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系统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近日有本行客户想赎回基金,但是基金系统对该客户的购买信息总是显示不存在符合条件的记录,通过查询又能查询出确实存在过购买的记录,并且还未暂停;该系统不仅给我行带来了操作上的风险,也带来了一定的信誉风险;二操作风险管理措施1.加强对公结算账户开户环节的风险管理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户管理案件风险提示的通知一文,我行加强了对公结算账户开户环节的把关力度;受理的客户开户资料必须都出示原件,然后由我行人员对其进行复印,并做相关的联网核查;对于缺失开户材料或者材料不合规的不予以开户,对账户的变更、销户也以此未标准,严格把关;并把相关的资料扫描上传分行营运部进行审核备案,以确保核心账户信息完整性及合规性能达到总行的指标要求;2.加强对大额支付及反洗钱业务的风险管理我行对于每日大额的进出都给予密切的关注,采用电话查证,每日统计大额进出并上报上级分行的方式,对于有些大额的支付,则需由上级分行审批之后才能进行业务操作;人民银行的发洗钱系统也是每日必做,有效的限制了洗钱行为; 3.加强对网点岗位设置和分工的风险管理进行科学的岗位设计,前移风险管理关口,明晰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实施差别授权;在岗位安排上要防止不相容岗位由一人兼任或不同时期兼任,在人员调配上要向基层一线倾斜;因不同岗位的“风险度”不同,基层机构应重点加强两类岗位人员的管理;一是新上岗人员;要把好从业人员入关口,防止有赌博、吸毒、诈骗等劣行的人员进入银行;要加强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把获得岗位资格作为员工上岗的必备条件;二是重要岗位人员;不仅要关注其8小时内的工作表现,还要关注其经济往来、社会交往和家庭关系等方面出现的异常现象,及时进行风险排查;同时要认真落实重要岗位人员的休假、轮岗或异地交流顶岗制度;4.加强对网点办理重要物品交接的风险管理我们需要规范重要物品的交接,交接时必须保证有第三方的监交人在场,并完善地填写好交接登记簿,保证记录的数据文字真实完整可靠;5.加强对自助设备的风险管理按江苏银行自助银行管理办法,要求网点对ATM密钥的规范保管,及时处理自助设备长短款和吞没卡,严格按规定频率进行清机和加钞操作;必须坚持同出、同进、同操作;结合监控录像和相关登记簿,督查网点清机加钞过程的合规性; 6.加强网上银行业务操作的风险管理我行下半年对某个二级支行网点进行网银管理的抽查,发现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开户资料上相关章戳欠缺;数字证书签收单上的接收人签名非法定代表人,并且查无未见法人的授权委托书;有效身份证件的留存复印件模糊不清等;网银内管系统经办员在业务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江苏银行企业网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暂行相关规定办理,加强审核,规范网银业务操作流程,防范网银的业务操作风险;三对进一步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1.打造“学习型”银行,促规章制度内化于心规章制度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商业银行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细,但违规违章事件和案件仍不断发生,主要原因是规章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而影响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规章制度管理不到位;必须从打造“学习型”银行入手,进行制度重检,使一项业务活动仅由一份制度文件受控;制度文件按岗位分类,在内部网站上发布,便于员工查询;银行还应强化制度学习培训与测试,使员工将规章制度内化于心,促使制度文件成为员工业务操作的标准、工作检查的依据和岗位培训的教材,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基层员工因不了解、不熟知业务规定而产生的操作风险;2.进行员工风险自评,提升风险识别、防范能力风险管理有个着名的“三倍定律”,即3/4的损失可以通过风险的事前识别和化解予以控制,而当问题出现时再去化解,则一般只能挽回不到1/4的损失;通过员工根据岗位职责、业务及管理流程,识别主要风险点,重点关注制度本身有无缺陷、制度执行是否有效、业务操作系统有无缺陷、哪些环节存在控制缺失或控制过度或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等问题,形成员工风险报告后报上一级管理部门研究解决;“自我评估”法不仅有利于基层员工主动提示风险,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减少管理层与基层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员工熟识岗位风险因素并有意识地进行防范;3.检查纠正到位,整改提高检查工作贵在效率、重在效果,实施中应注意做到“四个到位”;一是筹划到位;针对种类繁多的全面检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外部检查、内部检查、专项审计等,应在年初制定好检查工作计划,整合检查力量,开展集中检查,避免大量交叉重复检查;要区分检查重点,对管理好、内控等级高的基层机构,检查频率可低一些,检查内容可少一些,或者实行阶段性的免检制;对经常发生操作风险事件或案件的基层机构,则应增加检查的频度和力度;二是准备到位;每次检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选派合适人员、组织检查前培训,选取可疑点或关键点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检查;三是整改到位;除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外,还要跟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将问题整改率作为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加强责任追究,严格纪律约束,避免屡查屡犯;四是纠正到位;管理部门要组织例会对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查清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检讨制度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从源头上进行纠正;对增加控制环节的纠正措施应格外慎重,因为增加控制环节意味着管理成本加大,还可能产生新的风险;4.建立应急管理制度,防范突发事件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员、系统、流程的管理,还体现在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应急管理就是要确保突发性事件如自然灾害、系统故障、通讯中断、人为破坏、服务提供者出现故障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等发生时,银行能及时作出应对,使业务得以继续开展或尽快恢复正常运作,将损失减至最低;作为客户营销主渠道的基层机构,需要进行应急和危机管理的事项很多,如营业场所的防抢、防骗、防盗、消防、重大客户纠纷、计算机网络丢错账等;应制定应急和危机管理预案,开展员工培训,组织方案演练,定期检查应急物资、应急设施的准备和管理情况,确保能够有效应对;。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办法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操作风险管理,构建操作风险防范体系,保障各项业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依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规定和银行审慎监管要求,结合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明确了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划分、控制管理方法、相应模型、管理流程等内容要求;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事件,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因素所造成财务损失或影响银行声誉、客户和员工的操作事件。

具体事件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实物资产的损坏,营业中断和信息技术系统瘫痪,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七种类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控制。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五条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本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二)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报告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三)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四)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五)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六)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地建设。

第六条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总体政策及体系。

主要职责包括:(一)在操作风险的日常管理方面,对董事会负最终责任;(二)根据董事会制定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及总体政策,负责制定、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并定期向董事会提交操作风险总体情况的报告;(三)全面掌握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特别是各项重大的操作风险事件或项目;(四)明确界定各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以及操作风险报告的路径、频率、内容,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以确保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五)为操作风险管理配备适当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必要的经费、设置必要的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为操作风险管理人员提供培训、赋予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履行职务所必需的权限等;(六)及时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修订,以便有效地应对内部程序、产品、业务活动、信息科技系统、员工及外部事件和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

推荐-浅析银行营业网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精品

推荐-浅析银行营业网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精品

浅析银行营业网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成因与对策内部管理?InternalManagement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点多面广,业务频繁,人员众多,其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十分困难.据统计,20XX年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发生的案件中,94%来自支行和营业网点.因此,深入分析银行营业网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认真研究有效的防范对策极为必要.浅析银行营业网点柜面操作风睑的成因与又寸策庄艳甘霖一,营业网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形成原因分析银行营业网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问题.即作为柜面业务操作的具体执行者——网点员工,在思想,道德方面出了问题或由于疏忽大意,导致案件或事故发生而形成风险损失.二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即由于柜面业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缺陷,在制度执行力,员工业务培训,激励约束机制,日常管理手段,管理部门协作等方面不符合内控管理的要求,存在内部控制失效导致的操作风险.(一)人员因素分析1.员工因思想道德出现偏差而违法作案.由于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极个别员工的世界观发生异变,这些人因贪图享受,幻想通过作案得逞而一夜暴富.由于他们身处一线营业场所,对业务操作流程十分熟悉,对所在网点的日常管理漏洞十分清楚,一旦他们决定单独\各—_'/-,作案或与社会犯罪集团勾结进行有组织,有预谋作案,得逞的可能性极大,也最难防范.此类案件较多发生在现金管理,对公业务等方面,且近年来在整个银行案件中占比呈上升趋势.2.员工因违规操作而被外部犯罪分子利用作案.少数员工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在办理对公单位开户,支付结算,票据解付,挂失解挂等高风险业务时疏忽大意,违规操作,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一旦因其疏忽大意形成的重大疏漏被外部犯罪分子利用作案得逞,就会形成风险损失.3.员工因业务素质低发生操作事故.随着银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点柜面业务核算及操作越来越复杂,新业务,新规程越来越多,对柜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四大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现有员工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入行的老员工,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偏低,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部分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偏低的网点,员工在柜面业务操作时往往力不从心,错误及事故频发,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一线柜面业务操作任务.以建行某二级分行为例,在该行现有营业网点员工中,30岁以下的仅占11%,30~40岁的占38%, 40岁以上的占51%,年龄结构明显不合理,员工年龄明显偏高;员工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94%,本科以上不到6%,知识层级明显偏低.这一"高",一"低",是目前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工作中最大的"短板",也是短期内最难解决的现实困难.(二)管理因素分析1.制度执行力较低.银行曾经有过"三铁"之誉,即铁制度,铁算盘,铁账本,铁的制度是银行信誉及客户资金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各项业务操作及管理制度愈来愈多,愈来愈细,愈来愈完善.但好的制度在基层网点往往得不到坚决执行,员工对制MoclernmercialBank//erai穗20XX.7?4l?内部管理'internalManagement度及规定不了解,不精通,不认真执行的情况较为严重.部分网点负责人片面强调业务发展,在业务发展与制度规定存在冲突时,有意忽视制度的存在,采用变通的办法绕过制度规定或者干脆踩制度红线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制度缺乏必要的敬畏感,制度执行力比较差.2.员工业务培训不到位.随着新业务,新制度的不断出现,员工业务培训是确保员工素质符合要求的关键.虽然近年来银行对员工的业务培训较为重视,但一些大的商业银行因受员工数量庞大等客观因素制约,在员工培训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新员工业务培训不到位.新员工在上岗前的培训不系统,不规范,针对性不强,没有做到在上岗前对其进行包括礼仪在内的柜面业务操作与管理制度方面的全面训练,在简单予以培训后即仓促上岗,上岗后延续以往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边干边学.这样一来,习惯不好的老师傅带出来的徒弟一开始就没能养成良好的规范操作的习惯.二是对现有的老员工的培训面太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对理论学习内容较多,纠正违规动作,正确的示范内容较少,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3.激励约束机制错位.为应对银行竞争的需要,银行营业网点基本实行了产品买单制,将员工的绩效工资收入与产品营销挂钩.产品买单制的实施对激发员工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对内部管理的负面影响也较大,部分员工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重营销轻管理.对普通员工而言,营销一笔保险及其他产品肯定会给他带来实在的高收入回报,而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也没有多少收入,对柜面业务管理约束的多,处罚的多,激励的少,激励与约束机制明显不对等.4.基层机构日常管理手段落后.银行担负柜面业务管理重任的是基层机构,理应把最先进的管理手段,监管资源优先配置到基层.但目前部分银行基层柜面业务管理手段仍然比较落后.上级行用于监管的先进的内部审计模型,柜面业务监测系统,基层机构根本没有使用权限,日常管理仅凭现场观察,录像检查来发现问题.在业务量IEI渐增加,业务流程日渐复杂的情况下,这种管理方式犹如盲人摸象,无法把握管理全局,难以及时发现问题,抓到关键.5.管理部门之间协作不到位.目前,部分银行对柜面业务实行条线管理,涉及会计部,营运部,个人金融部,财务部等多个部门.由于管理部门多,一方面多个部门分管使得管理部门之间力量分散,职责不清,无法形成合力,共管极有可能变成都不管,管理效率及管理效果打了折扣;另一方面,对基层网点而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不管上面多少部门管理,到了基层营业网点就无法再进行条线分割了,现有的条线管理人为地将基层柜面管理工作分割成了若干块, 在网点柜面业务的检查,培训,督导,整改等各方面,由于相关部门不可能做到同步行动,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基层网点重复工作与负担, 分散了网点人员的精力,不利于基层网点的管理与发展.二,防范基层营业网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主要对策1.力口大员工行为排查力度,加现代商业银行导刊?42?2()t1.7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在基层网点内部,由于员工之间每天接触,相互之间较为了解,因而通过员工行为排查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的苗头. 对员工的Et常行为排查应避免流于形式,要实实在在地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家庭状况,社会交往,投资细节,业余爱好,收支状况.对家庭极度不和,社会交往极其复杂,投资损失巨大,有不良业余爱好,收支状况严重不符的员工,应该予以重点关注.应建立员工行为规范性定期谈话制度,由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对员工进行直接谈话,以了解情况,澄清问题.必要时对高风险员工应调离关键岗位.应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通过一系列现实案例中员工作案后给家庭带来的灾难警醒员工,为员工算好违法行为的几笔账:政治账——自毁前程,经济账——倾家荡产,名誉账——身败名裂,健康账——身心交瘁,亲情账——众叛亲离.敦促员工放弃邪念,忠于银行,放弃作案企图.对日常生活存在临时较大困难的员工予以实实在在的关心,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走出人生低谷,使其感受到银行大家庭的温暖,化解各种可能诱发员工作案的矛盾与困难.2.努力提高制度执行力,继承银行"铁制度"的传统.铁的制度是操作合规的重要保证.在采取措施确保员工了解,精通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员工,不论其级别与岗位均予以严厉处罚,尽一切可能树立制度权威.在制度面前,没有情有可原,不搞下不为例,以铁的制度管理代替人情操作,继承银行"铁制度"的传统,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内部管理?InternalManagement摄影:一鸣3-力Ⅱ快基层员工更新步伐,实现员工队伍年轻化.必须加快一线网点员工更新的步伐,用年轻,高素质的员工逐步替代不适岗的老龄员工,提高年轻人在基层网点的人员占比,增加基层网点的活力,逐步实现一线员工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4.强化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应高度重视员工在职培训工作,对新入行员工,要建立完备,科学的培tJll~lJ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各项操作技能与管理制度及服务礼仪,让他们在上岗前要完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管理规定,精通服务礼仪,在考核考试未达到合格的标准以前,不得仓促上岗营业.对在职老员工,应保证他们每年都有集中培训的机会,培训内容要针对柜面业务管理薄弱环节以及新知识,新技能开展.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堂教学,也可以是现场观摩,还可以是模拟操作,让员工培训真正做到高效,实用,不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与操作技能.在IEI常工作中,认真落实营业网点每日晨会合规一讲,营业网点每周集中学习,基层支行每月培tJll~lJ度,加大常规培训学习的力度,让员工在不断的学习培训中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改正老毛病,逐步养成规范操作,合规经营的意识和习惯.5.先进管理手段适当下移,提高基层行实时管控能力.针对基层行管理责任重大但技术手段落后的现状,应加大对基层行柜面业务监控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力度,将目前内部审计和上级管理行使用的先进的审计模型,柜面业务监测管理系统的权限下移到基层,提高基层柜面业务管理的技术手段,让其具备对所辖营业网点柜面业务问题的快速发现,快速反应能力,提高银行整体风险防范能力.6.整合部门管理资源,增强柜面业务监管力量.在基层机构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应整合相关柜面业务管理资源,改变目前柜面业务多头管理的现状,设置独立的柜面业务管理机构,把目前分散由财务部,个人金融部,营运部,会计部分别负责的柜面业务对公及对私业务管理,柜面检查督导,会计培训,业务核算,柜面监测等业务进行整合,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统一集中负责,专司柜面业务操作管理职责.通过由专门的机构,专职的人员负责柜面业务管理,解决柜面业务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力量分散,职责不清,检查督导不力的现状,有效增强柜面业务监管力量.7.力口大柜面业务管理正向激励, 鼓励员工规范操作.要改变柜面业务操作及管理缺乏正向激励的现状,加大柜面业务管理正向激励力度,鼓励员工规范操作,合规经营.对柜面业务管理规范,业务核算没有差错,管理制度执行严格的员工,要实行奖励政策,通过月度,季度,年度优秀管理人员评选等方法,加大绩效工资与柜面业务管理的奖惩挂钩力度.在网点员工提拔,晋升等重要环节,增加管理环节的考核比重,让优秀的柜面业务管理人员得到经济上及精神上的鼓励,让管理水平差的员工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引导员工注重管理,规范操作,防范风险.8-力口强委派主管队伍建设,构筑一线风险防范阵地.对营业网点实行柜员交易主管委派制度,减少基层机构负责人对柜面业务操作的负面干扰,进一步加强委派柜员交易主管队伍的建设,努力把这支队伍打造成为营业网点柜面业务风险防范上的"铁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除其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搞好柜面业务管理工作,确保营业网点柜面业务操作规范,安全.作者单位:建设银行湖北省黄冈分行, 黄冈师范学院责任编辑:罗惠良ModernmercialBanktteraid20l1.7?43?。

银行落实基层机构风险治理情况报告总结

银行落实基层机构风险治理情况报告总结

银行落实基层机构风险治理情况报告总结一、风险治理概述1. 风险概念:风险指的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潜在影响,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2. 风险治理:风险治理是银行在运作过程中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的过程,旨在实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二、基层机构风险治理情况调研1.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银行基层机构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制度建设等。

2. 风险识别和评估:基层机构是否能够充分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3. 风险监控和控制:基层机构是否建立了有效的风险监控和控制机制,包括控制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等。

三、基层机构风险治理情况分析1. 现状分析:部分基层机构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风险识别能力有待加强,风险控制不够有效。

2. 问题分析:存在一些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风险评估不准确、风险监控不到位等问题。

3. 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包括基层机构人员素质不高、培训不足、制度建设落后等。

四、改进措施建议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等。

2. 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评价。

3. 加强风险监控和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实时监测风险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银行基层机构的风险治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银行应加大对基层机构风险治理的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培训和监管,提升基层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

感谢您阅读此份报告,希望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升有所帮助。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随着银行的发展与改革,发案率呈上升趋势,无疑是哪些方面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归根结底就是部分管理和部分操作方面存在漏洞,存在隐性风险,导致案件的发生。

基于此,就柜面操作风险进行简单的分析。

标签: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对策1 柜面操作风险定义及表现形式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由于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

而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指银行通过传统柜台交易渠道办理各种业务过程中,由于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

实际工作中,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包括操作失误、违法行为、关键人员流失等情况;二是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包括流程设计不合理和流程执行不严格两种情况;三是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包括系统失灵和系统漏洞两种情况;四是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外部欺诈、突发事件以及银行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等情况。

柜面操作风险一旦发生,损失将是巨大的。

只有通过柜面业务流程的再造,建立起防范操作风险的动态管理体系,才能将风险管理执行到位。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多样性。

柜面操作风险的形成有的是由于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有的是由于柜员风险意识和能力不足所造成的,有的则是内部人员或内外勾结作案,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二是破坏性。

柜面操作风险涉及的种类多样,覆盖面广,加上近年来银行柜面风险所引发的案件层出不穷,涉案的金额也越来越大,给社会、金融行业、柜员及客户均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或损失。

三是不可预知性。

银行柜面由于人员多、流程多、业务量大,因此其风险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四是影响大。

与信贷风险、政策风险等其他风险相比,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对较低,但带来的影响却很深远,对外造成的社会影响较为恶劣,对品牌形象损毁巨大。

2 柜面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近年银行发生的柜面业务案件的统计结果显示,柜面操作风险的易发环节主要集中在现金、重要物品和账户等三个部位。

邮政储蓄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

邮政储蓄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

邮政储蓄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作者:刘阳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8期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防控还面临着体制机制问题,还需要根据邮储银行的实际业务需求,发挥业务人员风险防控主动性,探索贯彻全面细化的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提高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邮储银行操作风险防控问题(一)分设机构存在的问题邮储银行分设机构存在问题主要在于当前分设机构网点形式过于多样,存在着双重管理模式的问题。

例如,当前有些邮储银行系统还存在着自营机构、共营机构、代理网点形式,这些银行机构与邮政业务混营的经营模式,使得邮政银行长期处在双重管理机制下,因此只能使用长期选派业务指导人员进行邮储银行指导工作方式。

由于邮储银行代理网点现有工作人员仍由邮政公司管理,这种双重性质管理模式使得具体业务操作人员的责任不清,而且随着业务模式的多样化,导致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日益累积。

目前邮储银行经营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过多的副业,主业与副业冲突,其内部管控难度较大,仍然缺乏规范性的操作体系。

(二)内控机制发展落后目前邮储银行的内控机制不足,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后,现有控制方式不符合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

虽然邮储银行的内控水平在近年来不断完善,初步建立起基本的内控组织机构框架,但是在内控机制流程的规范化、岗位职责规范化方面还有待提高。

现有的内控制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风险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邮储银行对基层网点的监控不足,还缺乏完善成体系的风险监督管理机制,不能有效对基层人员业务操作过程形成监督,虽然邮储银行设立了风险合规部,但是还缺乏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基层邮储网点尤其缺乏专职的风险监督人员。

二、邮政储蓄银行操作风险防控原则(一)一体化操作原则首先,注重加强针对大客户企业的风险防控操作机制,针对大项目与大额贷款实际业务进行规范化操作控制,在邮储银行快速扩展信贷业务规模的过程中奠定风险控制基础。

其次,发挥邮储银行机构网点多的优势,着力在做好小额贷款业务的基础上,能有效控制风险高的业务品种。

XX银行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

XX银行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

XX银行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掌握全行操作风险状况,提高各级行对风险信息的敏感度,规范XX银行操作风险持续监测与报告流程,建立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工作机制,根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XX银行风险报告制度》以及XX银行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监测是指通过持续监测风险点、关键风险指标以及负面媒体信息,识别风险信号及风险隐患,分析操作风险变化趋势并对异常状况作出预警的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报告是反映操作风险事件(项)情况,分析操作风险发生原因,并按照规定范围、路径和时限进行报告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各级行、各部门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工作一律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并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

要全面监测和报告各类操作风险事件(项),覆盖所有操作风险。

(二)及时性。

要确保时效性,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监测和报告义务。

(三)准确性。

要客观、真实地报告操作风险状况,准确对操作风险进行分类分级。

(四)保密性。

要遵守有关保密管理及信息披露规定。

第四条操作风险事件(项)按照“谁发生,谁报告”的原则由事件(项)发生单位报告。

事件(项)发生单位是指发生操作风险事件(项)的县级(含)以上分支机构或二级分行及以上机构的内设业务管理部门,同时涉及我行多个分支机构或部门的,事发单位为牵头应对、化解风险的分支机构或部门。

总行各直属机构直接向总行风险管理部门报告。

派驻风险合规经理报告作为事件(项)发生单位报告的补充,在事件(项)发生单位不履行报告责任时直接向上级行报告。

事件处置(受理)单位要及时向事件发生(风险承担)单位通报风险事件线索及最新进展。

第五条依本办法报告操作风险事件(项)时必须遵循全行统一的操作风险分类分级标准,要划分事件主要、次要责任部门,按照事件类型、风险成因、产品线进行分类,按照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第二章操作风险监测第六条业务管理部门监测。

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会计结算专业作为银行业务操作、资金流动的基础平台,改革压力随之增大,管理要求更加严格。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建立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增强防范和识别风险的能力,是会计结算专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现针对基层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当前基层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近几年,随着银行综合业务和全功能银行系统的投产运行,以及全行核算一体化格局的初步形成,通过有效的事权划分、重要岗位分离、事后监督、银企对帐、支付密码、参数表硬控制等手段,全行柜面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受业务处理流程、业务管理流程的限制,以及部门间职能分工上存在一些交叉,造成一些风险隐患存在。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支行会计核算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部分职能弱化,一些风险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核算一体化以后,会计核算风险日趋集中,但没有明确统一的部门来承担日益繁重的会计核算管理任务,绝大部分支行包括基层物理网点的会计核算与风险控制职能是由支行营业部代理行使的,这种机构设置的缺陷,造成了部分管理职能弱化.一方面,支行营业部作为一级支行的对外营业网点,既承担着本网点的核算管理职能,又承担着支行所属分支机构的核算业务的管理、监督、指导职能,同时还承担着一级支行的计划财务、资金营运、统计、营销等任务,日常工作十分繁杂,其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监督、管理辖属网点的会计核算与风险防范工作;另一方面,支行内控人员的上收,检查、监督人员的严重不足,导致支行对辖属营业网点管理和控制力度弱化,部分网点发生风险隐患也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

二是忽视对支行以下物理网点负责人的监督和管理,导致风险关口前移。

基层网点负责人在现阶段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个对外营销的客户经理,又是该网点承担核算管理任务的业务主管,承担着大量的核算业务授权工作。

由于网点人员较少,业务主管一般只配两人,而且多为倒班,如果外出营销就无法授权。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业⾦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近期,全国发⽣多起银⾏业⾦融机构与客户纠纷事件,为推动银⾏业⾦融机构规范运营,有效防范外部欺诈和内部舞弊引发的案件和风险事件(以下简称“风险事件”),切实加强柜⾯业务操作风险防控,更好保护银⾏业消费者合法权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加强内控体系建设。

银⾏业⾦融机构应切实落实《商业银⾏内部控制指引》(银监发〔2014〕40号)的有关要求,建⽴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内部控制职责,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强化内部控制保障,并定期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专项评估,防微杜渐,堵塞制度漏洞。

内审、合规和业务管理条线应定期开展⾃我排查,加⼤内部检查⼒度,着重检查基层营业⽹点、重点业务岗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备性及执⾏的严肃性,防⽌内部操作风险和违规经营⾏为,并将检查结果报告监管部门。

⼆、加强“三道防线”建设。

业务管理条线作为第⼀道防线应承担起风险防控的⾸要责任,负责相关业务制度的制订、执⾏、⽇常检查和持续改进,及时收集基层机构业务诉求和风险防范建议,动态调整制度、流程、风险控制措施,提出修订重要凭证和合同⽂本等建议;风险合规条线作为第⼆道防线应认真落实风险监测、重点业务风险检查、风险事件牵头处置及实施问责等职责;审计监督条线作为第三道防线应加⼤对重点风险隐患的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三道防线各部门应分⼯明确、职责清晰、有机配合、⽆缝对接。

三、加强柜⾯业务流程控制。

银⾏业⾦融机构应加强柜⾯业务流程控制,严格落实现⾦收付、资⾦汇划、账户资料变更、密码挂失与重置以及⽹上银⾏开通等柜⾯业务的授权、控制和监督制度。

客户申请办理柜⾯业务时,银⾏业⾦融机构应采取凭证签字、语⾳⾃助提⽰、屏幕⾃助显⽰等⽅式告知客户其办理的业务性质、⾦额并得到客户确认,确保根据客户真实意愿办理业务。

柜⾯办理⼤额资⾦汇划应坚持前后台分离、岗位制约原则,实⾏远程复核(授权)的银⾏,办理⾦额超过⼀定标准的资⾦汇划业务应实⾏现场审核与远程复核(授权)相结合的⽅式;对办理重要业务的客户实⾏交叉回访;对资⾦汇划异常的账户,要切实加强布控,及时预警监测异常交易。

基层人行内部风险控制调研报告

基层人行内部风险控制调研报告

基层人行内部风险控制调研报告写作要点:1.调研目的和背景2.基层人行内部风险的主要来源和类型3.基层人行内部风险的影响和排查方法4.机构风险管理建议写作范例: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内部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基层人行内部风险也是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点之一。

因此,本文针对基层人行内部风险问题进行了调研,旨在深入发掘该问题的本质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并给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和风险管理建议。

二、基层人行内部风险的主要来源和类型基层人行内部风险可以分为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五种类型。

具体来说,操作风险包括内部控制不良、信息系统缺陷和作业人员错误等问题;信用风险则主要涉及借贷违约、信贷风险和客户信用状况不佳等问题;流动性风险则主要表现为资产和负债不匹配;市场风险则主要涉及资产贬值、汇率和利率波动等问题;经营风险则包括战略风险、业务风险和政治风险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三、基层人行内部风险的影响和排查方法一方面,基层人行内部风险问题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声誉,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基层人行内部风险的排查工作又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需要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加强对各种风险因素的评估和控制,定期检查和修复系统漏洞引起的操作风险,加强客户征信调查和信用风险控制,并且优化财务结构和流动性管理,以减少市场和经营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加强人员培训外,还要在技术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数据分析工具来帮助判断和预测风险。

四、机构风险管理建议1.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银行应该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做到各尽其职,实现责任到人、管到底。

2.加强对敏感业务和重要业务的监管银行应该对敏感业务和重要业务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更全面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业务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3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3.1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3.1.1公司治理机制仍不完善目前,中国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已在内部建立健全了公司治理机制,建立“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公司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仍有部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3.1.1.1存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治理理论中的“内部人”控制,是指经理班子通过对公司经营管理权的控制,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外部人利益现象。

现在我们要分析的是,在中国银行公司治理中,作为“内部人”的总行高管层,“非职业经理人”身份和干部管理体制决定了他们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也决定了他们虽然控制着银行的经营管理权,但绝不会轻易利用权力去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

但大量的事实证明,银行的不良资产的较大比重集中在一线,而不良贷款的形成并非源于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而在于银行员工被利诱、拉拢和收买。

银行案件多集中在基层机构的事实,也似乎证明了“内部人”控制发生了“层级性位移”,同时,也说明大型银行公司治理中多层级“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严重的。

3.1.1.2监事会尚未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属于平行式二元模式(不同于的传统的二元模式?),董事会与监事会均由股东大会产生,其法律地位平等,董事会只对股东大会负责无需对监事会负责,而监事会只有监督权并无决策权,更不能任免董事会成员,或否决董事会决策;另一方面,监事会成员都来自于股东和内部员工,而这些人在行政上受制于董事会或管理层,其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其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实现。

3.1.1.3激励机制仍需进一步改进科学激励机制的基础在于建立公正、公开的绩效评价标准和程序。

中国银行还尚未建立有效地董事、监事绩效评价标准和程序。

董事会和监事会尚未对其成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奖励或处罚,从而难以对董事和监事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