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一、概念题

1.经济人(华农2009年研)

答:“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益,人可以搜集所有必要的信息资料,并且在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点上决定生产量和生产价格。因此,理性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人是具有“全知理性”的“经济人”。

2.“零和”博弈

答:在博弈决策过程中,如果一方所得等于另一方所失,那么这种博弈则称为“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双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的总和永远为“零”。

3.外在成本(华农2010年研)

答:外在成本是指在决策规则的选择中,由于其他人的行动而使单个参与者预期个人所承担的成本,或者说,它是一项政策方案的实施将给那些偏好与之不一致的人所带来的损害,这种成本是通过集体决策的内在强制性而施加给单个参与者的。投票规则的成本有外在成本

和决策成本两种。

4.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答: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非公共行业的管理者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对某一大型项目的无形收益进行分析。在该方法中,某一项目或决策的所有成本和收益都将被一一列出,并进行量化。

5.福利经济学

答:福利经济学从抽象的角度来说,主要讨论的是社会选择标准的界定、收入的再分配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福利经济学利用这种标准来评价以不同制度(主要是政府和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以便确认最理想经济的学科。

6.宏观经济学框架

答:宏观经济学框架是政策制定者运用总量分析方法及宏观经济模型,分析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促进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等社会目标。这一框架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与价格水平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及宏观经济政策等理论。

7.微观经济学框架

答:微观经济学框架即通过对微观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西方市场

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政策途径。这一框架由以下理论构成: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生产理沦、成本理论、分配理论及微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制定等。

8.公共定价法

答:公共定价法是指把市场等价交换原则引申运用到公共劳务的提供和使用中去,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适当地约束和限制社会对该公共劳务的消费量,从而使公共劳务得到最有效、最节约的使用,以达到提高公共支出收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二、简答题

1.简述政策研究的经济学视角的基本内容。

答:政策研究的经济学视角的基本内容包括:

(1)经济力量是实证的或非规范的,它由事实命题而不是价值判断所组成;

(2)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些事件的结果,它允许“如果A,则B”一类的问题,一般并不预言A的出现;

(3)经济学家倾向于用私人市场过程来解决社会问题;

(4)经济学家倾向于花大量的心血去澄清各种选择,并使特定选择的机会成本尽可能清楚;

(5)经济学家更有可能认识在现存选择中的替代机会;

(6)经济学家使用渐进的和边际的途径;

(7)经济学家倾向于用个人的途径来作社会分析;

(8)经济学理论对所有经济系统和体制背景都是适应的。

2.简要叙述公共政策中的经济分析方法的意义。

答:(1)从经济方面分析政治和政策现象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方法之一。公共政策是否合理和有效,要看它是否反映了正确的经济关系,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当代西方政治学和公共政策研究同样重视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只是他们更多的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来分析政治和政策现象。

(3)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获得最大成功的是公共选择理论。

①公共选择理论对非市场决策的分析思路

a.作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假设(理性的、功利主义的个人);

b.通常把偏好显示过程描述为类似于市场;

c.提出与传统价格理论相同的问题。

②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

布坎南等人创立公共选择理论的目的在于克服凯恩斯主义下政府干预的局限和缺陷。公共选择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政府决策行为的研究,使国家结构的缺陷尽可能地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从而达到以政治市场领域的和谐运转去弥补经济市场运转不足的目的。

3.社会福利理论对公共政策的意义。

答:在经济学中,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公共选择和新制度学派对于公共政策研究的影响最深。社会福利理论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意义在于:

(1)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即社会福利的优化作为根本目标。

(2)公共政策必须关注社会中个人的福利,但要求个人福利以社会福利为前提。

(3)公共政策在关心人的全面福利的同时,必须把经济福利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正确处理好经济福利、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与政策分析的相关性及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公共政策问题的有用性。经济学既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建议,又可以增加政策中包含的科学成分。

4.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答:政策分析的经济学途径是指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政策问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定包括: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指各个微观主体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人”或“理性人”,他们自觉地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做事,即制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并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2)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假设前提,指“相对于人类社会无限的欲望而言,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即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3)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

专业分工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使人们不需要探求他们不关心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为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4)交易费用大于零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决定了交易费用的上涨,使社会中的各个主体在进行相关的交易时的成本是大于零的,这其中也包括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的机会成本和转制成本。

(5)外部效应普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