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之死 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谭嗣同之死》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谭嗣同之死》 教学设计

谭嗣同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2.了解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了解谭嗣同为了变法图强而视死如归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掌握一词多义、古今词义的变化。

2.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和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三、教学时数:阅读课文三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字词正音:觐jìn(朝拜皇帝) 擢zhuó(提升) 懋mào(勤勉)朕zhèn(皇帝自称) 崐恸tòng(极悲哀) 劾hé(揭发罪状)榻tà(狭长而较矮的床) 擘bò(•大姆崐指) 谒yè(拜见)箧qiè(小箱子) 杵chǔ(姓) 臼jiù(舂米的器具)一、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崐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宣传家和学者。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跟随其师康有为“公车上书”,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崐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后主讲崐长沙时务学堂,为维新变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入京,参与康有为的“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后逃入日本。

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与《新小说》,崐热情介绍西方社会科学,提倡“小说界革命”,对当时知识界有很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由日本回国,曾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但坚决反对崐袁世凯称帝,并策动自己的学生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1918年冬他脱离政界,专事著述。

他以报刊为园地,变革了传统的文学语崐言,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裁,即“新文体”,这是文言文的一次大解放,不崐但冲击了恹恹无生气的桐城派古文,而且成为“五四”时期文体改革的先导。

崐他还有许多有相当影响的文学理论著述,如《饮冰室诗话》,热情地赞颂了当崐时的“新诗派”;《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崐的地位;《丽韩十家文钞序》,深入论述了文学与民族的关系。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比较探究《谭嗣同之死》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比较探究《谭嗣同之死》教案

《谭嗣同之死》教案【教材分析】《谭嗣同之死》是一篇“比较•探究”课文,这个单元和上个单元有很大的不同,上个单元是对春天的感觉和情绪,感受的对象是自然美;这个单元不是大自然,而是人的精神美,主要是在重大事件中,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必要时坦然面对最大的牺牲,所以本单元以“慷慨正气”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感、动人力量,感悟取义成仁、献身正义的崇高精神。

《谭嗣同之死》选自《戊戌政变记•殉难六烈士传》中的《谭嗣同传》。

它与前面的几篇文章又有不同,前几篇文章所写的烈士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牺牲的,而谭嗣同在面临改革事业流产时刻,是可以避免牺牲选择逃亡的,然而他却选择了引颈就刑,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把文章的重点放在谭嗣同的选择上,引发学生思考,充分领悟仁人志士精神财富的宝贵所在。

【评价任务】1.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

2.重视评价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全过程的态度、方法。

在每个环节中,都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开展谭嗣同诗词积累活动,培养学生分类整理“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课程标准】1.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能够领悟内涵,获得启迪。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课文。

2.分析人物性格,懂得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3.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书店、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阅资料,了解戊戌变法、谭嗣同、梁启超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谜题第一步:介绍人物,悲叹英雄遭遇。

幻灯片出示个人资料谭嗣同简介: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七年级谭嗣同之死教案

七年级谭嗣同之死教案

七年级谭嗣同之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谭嗣同的生平事迹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理解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谭嗣同之死的原因和影响。

运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那段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培养学生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谭嗣同的生平事迹和其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

谭嗣同之死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谭嗣同选择英勇就义的深层原因。

引导学生从谭嗣同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谭嗣同的生平、戊戌变法的背景和过程,使学生对相关历史有初步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谭嗣同之死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戊戌变法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在戊戌变法中,有一位人物为了变法事业英勇牺牲,他是谁?从而引出课题——谭嗣同之死。

2、知识讲解介绍谭嗣同的生平,包括他的出生、成长经历和求学过程。

讲述戊戌变法的背景、经过和结果,重点突出谭嗣同在变法中的主张和行动。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谭嗣同为什么选择留下来赴死,而不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逃走?谭嗣同之死对当时的社会和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

5、深入探究分析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信念。

引导学生思考谭嗣同的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6、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谭嗣同的生平、戊戌变法的概况以及谭嗣同之死的意义。

强调谭嗣同的爱国精神和英勇无畏的品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案例6:谭嗣同慷慨赴难

教学案例6:谭嗣同慷慨赴难

教学案例6:谭嗣同慷慨赴难【案例呈现】谭嗣同慷慨赴难那年,才34 岁!短命的戊戌变法在慈禧太后的政变声中流产,谭嗣同将自己的文牍交付梁启超,嘱其东渡日本避难,自己则选择慷慨赴义。

他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日本志士曾派人与之联络,表示当保护营救,他毅然回绝,并告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9 月24 日,谭嗣同在北京浏阳会馆被捕,四天后在菜市口殉难。

他的青少年时代,大半在甘肃度过。

他的父亲谭继洵在甘任按察使、布政使,他即随父在府中读书。

他曾朝着西北的更西方向驰驱,远走大漠边塞;曾和仆从一道,张弓纵鹰,与边民同在凛冽朔风中疾驰竞猎;曾率仆从数人骑马出塞,在冰天雪地中往复七昼夜,行程1600 余里,返回后,髀股被马鞍磨至血肉淋漓。

他被捕后候刑期间题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何等气概!十余岁时,他即对王夫之的思想大感兴趣。

一方面是压抑了两百多年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抬头,另一方面经世济民的学问深植胸中,他也便顺理成章地厌憎窒息人性的八股科举,故而曾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

后来他和北京的义侠大刀王五相交善,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基础就是他的学养所致,尤其是其中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影响最大。

(资料来源:《谭嗣同及其变法的心曲——戊戌变法失败的深层原因》,伍立阳,《海南日报》,2008年12月22日)【案例点评】本案例讲述的是百日维新失败后,谭嗣同面对牺牲,英勇无畏、从容就义的气概。

他的名言警句传颂至今。

他的慷慨赴难也让更多的志士仁人认清了清朝腐朽反动的本质,放弃了改良道路,投身于辛亥革命。

【教学建议】(1)本案例可作为第三节“戊戌维新运动”教学,以引起学生对于变法问题的思考,提高他们对戊戌维新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2)在讲述本案例(或播放相关视频)之后,可以组织学生首先就“维新派失败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之后,由教师加以点评,并由此进一步向学生简介“维新派的局限性”。

初中语文_谭嗣同之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谭嗣同之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谭嗣同之死》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学习《谭嗣同之死》要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品味语言,体会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一):谋救皇上、谋救先生、劝君东渡谭嗣同忠仁义智勇狱壁题诗、慷慨就义附板书设计(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这篇文章虽然是文言文,但是不是太难翻译,并且课下注释较多,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因此可以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积累感悟,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

效果分析本节课巧妙的导入,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使他们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

在教学中,把“读”字摆在首位。

读法有种种,有个人读、集体读、范读等,教学环节中有正读、译读、理读、品读、延读等。

整节课以读贯穿始终,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翻译课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语感,有助于以后的文言文学习。

本节课巧设情景,拉近了学生与谭嗣同的距离,补充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歌体验,促使他们真正走进了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

在延读——与谭君对话这一环节,创设小记者人物专访这一情景,也激起了学生的兴致,并且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谭嗣同为何不出走。

《谭嗣同之死》教材分析《谭嗣同之死》是清代维新派领导人之一梁启超的作品《谭嗣同传》的节录,原传全文记述了谭嗣同的学问、人格和可歌可泣的一生,从少有大志到成为戊戌变法的激进派,都贯穿了为理想而献身的豪情。

文章突出写了谭嗣同甘冒杀身之祸,游说袁世凯发动政变,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经过,充分表现了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

节选文字《谭嗣同之死》先写政变发生后,谭嗣同从容镇定,准备以死殉变法,劝梁出走,并营救康有为;接着写谭嗣同将文稿托付给梁启超,勉励他出逃“以图将来”。

北师大版七下《谭嗣同之死》教案2篇

北师大版七下《谭嗣同之死》教案2篇

【教学目标】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新文体”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南海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吟联一副凭吊友人: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让康有为因为他的离去一度万念俱灰的人就是谭嗣同(字复生)。

超链接视频短片《谭嗣同》。

作者、背景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学者。

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创办维新团体“强学会”,与康有为共倡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作为改良派的主将,与革命派论战,遭到反对。

引进介绍西方文化,发起领导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成为“五四”文体改革的先导,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裁“新文体”,将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地位。

作品结集为《饮冰室文集》。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得到要巩固清朝统治、急于从慈禧手中将国家权柄夺回来的光绪皇帝的支持。

戊戌年(1898)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

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和旧官僚感到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立即采取措施,派奸诈阴险的荣禄任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以重兵控制北京政局,9月21日发动政变。

新政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三.解读课文(一)介绍谭嗣同的出身、性情,交代其初学新学的情况。

倜傥:豪爽洒脱。

淹通:深通。

故操心危,虑患深:语出《孟子·尽心上》,内云:“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意思是说,受疏远的大臣和地位卑贱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的事,深深忧虑着祸患的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

第2课时《谭嗣同之死》

第2课时《谭嗣同之死》
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
(二)介绍谭嗣同撰述《仁学》的由来及其在湖南从事新政的情况。
需次:挨着次序,等待补官。冥探:深探。心法:思想方法。衍绎:发挥。
提倡桑梓:(在)家乡提倡(新学)。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朗读
标注




被捕前谋救皇上救康有为劝梁启超
奋不顾身
先人后己
谭嗣同之死光明磊落
被捕后题诗狱壁慷慨就义
补充: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语言特色:
吸收了一些近似口语的词汇和句法。如:“被捕”“向来”“询问”“查出”“设法”“今日”“可以”“救护”“今日可以救我圣上者”“数月以来”崐“此乃荣贼心计险极巧极之处”等。这种近似口语的词句大量采用,就形成了崐一种基本上是文言,但又带有白话成分的新体散文──新民体,这是梁启超的贡献。
如何评价谭嗣同这个人物?
学科组语文组年级七学科语文
课题:《谭嗣同之死》




知识领域
技能领域
情感领域
1、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七年级谭嗣同之死导学案

七年级谭嗣同之死导学案

七年级谭嗣同之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谭嗣同的生平事迹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2、理解谭嗣同之死的原因和意义。

3、学习谭嗣同的爱国精神和为理想献身的勇气。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谭嗣同的主要事迹和他的思想主张。

(2)理解谭嗣同选择英勇就义的深层原因。

2、难点(1)分析谭嗣同之死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2)探讨谭嗣同的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三、知识链接1、谭嗣同简介谭嗣同(1865 年 3 月 10 日—1898 年 9 月 28 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2、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四、自主学习1、阅读有关谭嗣同的资料,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主要活动。

2、查阅戊戌变法的相关历史资料,弄清楚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五、合作探究1、谭嗣同为什么会参与戊戌变法?谭嗣同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同时,国内的封建统治腐朽黑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在这样的背景下,谭嗣同心怀忧国忧民之心,渴望通过变法来改变中国的命运,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本有机会逃走,他为什么选择留下来赴死?谭嗣同认为,变法需要流血牺牲,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唤醒民众的觉醒。

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这种为了理想和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充分展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

3、谭嗣同之死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谭嗣同的死,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一方面,它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残酷和反动,也让人们对变法改革的艰难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6谭嗣同之死》word教案 (4).doc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6谭嗣同之死》word教案 (4).doc
课题
比较·探究谭嗣同之死
学习
目标
1.知识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2.过程方法: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懂得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学习谭嗣同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献身的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 学习谭嗣同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献身的精神。
难点: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懂得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教法
选择
参与式教学法指导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2课时
备课
总数
第35课时
课堂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学习目标
1.复习回顾:指名诵读并串讲文意。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指导学生先学
阅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体会谭嗣同光明磊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
“忍死须臾待杜根”
杜根:东汉安帝时郎中,因要求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皇帝,触怒太后,被命摔死,因执行人手下留情,未死。隐身酒肆,邓太后死后,复官为侍御史 。
这里以杜根比林旭等同时被捕的人,意思是期望他们能侥幸脱
险,将来继续推行维新变法。
“我自横刀向天笑”
1.引导复习,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2.出示学法导航,进行具体学法指导。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 视
1.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文章主要写了谭嗣同被捕前后的哪些事?
被捕前:谋救皇上、谋救康有为、劝梁启超东渡。
被捕后:狱壁题诗、慷慨就义。
2.理解谭嗣同的绝命诗: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一、导入课堂背诵《题狱壁诗》通读全文二、明确目标:三、交流探究:“死亡诊断”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反复朗读,相信大家对整个案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秘谭嗣同之死。

具体步骤:这一环节先让学习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个人,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第一步:死前行为问题:浏览课文思考谭嗣同临死前做了哪些事?表现了他什么性格?1:被捕之前:①谋救皇上;②谋救康有为;③交托书籍文稿,劝梁启超去日本;④与侠士(大刀王五)谋救光绪帝。

2:被捕之后:①拒绝东去日本;②题诗狱壁;③慷慨就义。

3:充分表现了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

第二步:死时表现问题:文章重点放在谭嗣同的选择上,分为几个层次写了他的选择?1:第一个层次:政变发生后,康有为的寓所遭到查抄的官方信息已经传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文件已经下达。

文章已将紧急形势写透,但谭嗣同拒绝出逃。

——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抱定牺牲的决心。

2:第二个层次:形势更加险恶,而谭嗣同更加从容。

(在家等捕者,去日本使馆劝梁启超出逃,自己选择留下来)“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

无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吾与足下分任之。

”3:第三个层次:策划武力劫圣。

——坚毅、果敢;天真、盲动。

4:第四个层次:面临危机,仍从容不迫。

(日本朋友苦劝东游,他拒绝。

)5:第五个层次:谭嗣同的自白:“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请自嗣同始。

”——无私、圣洁。

6:第六个层次:狱中题诗。

——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

7:第七个层次:慷慨就义。

——“神气不少变”,“从容就戮”。

第三步:诊断结果问题:浏览课文,概括谭嗣同这一人物形象。

1:谭嗣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热衷于改革、不计个人得失的政治家,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视死如归,认识到变法必须流血,超越了历史上主张革新的政治家的认识。

2: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而不依靠广大人民。

谭嗣同潼关教案

谭嗣同潼关教案

谭嗣同潼关教案教案标题:谭嗣同潼关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谭嗣同的背景和潼关事件的重要性;2. 探讨谭嗣同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谭嗣同的背景和潼关事件;2. 分析谭嗣同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谭嗣同和潼关事件的相关资料;3. 学生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准备。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谭嗣同和潼关事件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通过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谭嗣同的生平和潼关事件的发生过程。

3. 强调谭嗣同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讨论与分析:4.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谭嗣同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5.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与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个人反思:6.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反思谭嗣同的爱国精神对他们的影响,并提出自己对谭嗣同的敬佩之处。

总结:7. 教师总结谭嗣同潼关教案的内容,并强调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的重要性。

8.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谭嗣同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教学延伸:9.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其他爱国志士,并进行相关的研究报告或展示。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2. 学生个人反思的内容和观点。

教学资源:1. 谭嗣同的生平和潼关事件的相关资料;2. PowerPoint演示文稿;3. 图片或视频素材。

教学拓展:1.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纪念馆或展览,深入了解谭嗣同和潼关事件;2. 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历史研究者来校园进行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理解。

备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适当调整教案的内容和深度。

教学设计1:谭嗣同之死

教学设计1:谭嗣同之死

《谭嗣同之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谭嗣同热爱祖国敢于为革命舍身取义的崇高品质,认识这一人物思想上的局限性。

2.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掌握相关文言文常识。

【教学重点】1.本文的结构层次2.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谭嗣同的政治见解2.对谭嗣同的评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由前课五人之死意义所以重大,引出舍生取义,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

广东新会人。

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著名学者,梁启超12岁中秀才,17岁,次年访康有为,被这为今文经学大师所折服,于是依毅然退出学海堂,从学康三年,自称生平知有学自兹始”。

戊戌政变后,出亡日本,广读西书。

1902年创《新民丛报》。

其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学贯中西,囊括古今,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

一生著述等身,总约千万余字,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饮冰室合集》较称完备。

1912年回国,1918-1920年旅欧,回国后不遗余力地从事讲学和著述,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

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等。

主要著作收入《饮冰室文集》。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

1929年病逝。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

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第1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谭嗣同之死》(第1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谭嗣同之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课文。

熟悉课文内容,能提取主要信息,完整复述课文。

.分析人物性格,懂得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过程与方法:疏通注重重点语句,理解强调整体感知。

积极开拓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谜题第一步:介绍人物,悲叹英雄遭遇。

幻灯片出示个人资料谭嗣同:简介: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牺牲日期:1898年9月28日(年仅33岁)第二步:回顾历史,触摸时代脉搏。

导入语: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民族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5000年所未有;那拉氏乾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行开天辟地之壮举。

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谭嗣同用生命垫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谭嗣同却永远地倒下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战乱纷争的年代,揭秘谭嗣同之死!(板书课题:《谭嗣同之死》梁启超)二、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熟识案情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划出文中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榻(tà)擘(bò)谕(yù)谒(yè)箧(qiè)杵(chǔ)臼(jiù)就戮(lù)2.学生两人一组朗读课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正确朗读。

初中语文_谭嗣同之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谭嗣同之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谭嗣同之死》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学习《谭嗣同之死》要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品味语言,体会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一):谋救皇上、谋救先生、劝君东渡谭嗣同忠仁义智勇狱壁题诗、慷慨就义附板书设计(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这篇文章虽然是文言文,但是不是太难翻译,并且课下注释较多,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因此可以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积累感悟,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

效果分析本节课巧妙的导入,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使他们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

在教学中,把“读”字摆在首位。

读法有种种,有个人读、集体读、范读等,教学环节中有正读、译读、理读、品读、延读等。

整节课以读贯穿始终,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翻译课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语感,有助于以后的文言文学习。

本节课巧设情景,拉近了学生与谭嗣同的距离,补充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歌体验,促使他们真正走进了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

在延读——与谭君对话这一环节,创设小记者人物专访这一情景,也激起了学生的兴致,并且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谭嗣同为何不出走。

《谭嗣同之死》教材分析《谭嗣同之死》是清代维新派领导人之一梁启超的作品《谭嗣同传》的节录,原传全文记述了谭嗣同的学问、人格和可歌可泣的一生,从少有大志到成为戊戌变法的激进派,都贯穿了为理想而献身的豪情。

文章突出写了谭嗣同甘冒杀身之祸,游说袁世凯发动政变,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经过,充分表现了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

节选文字《谭嗣同之死》先写政变发生后,谭嗣同从容镇定,准备以死殉变法,劝梁出走,并营救康有为;接着写谭嗣同将文稿托付给梁启超,勉励他出逃“以图将来”。

谭嗣同之死教学设计

谭嗣同之死教学设计

《谭嗣同之死》新授课谭嗣同之死(1课时)⊙教材分析《谭嗣同之死》是北师大版的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比较阅读课文,此文是《谭嗣同传》的节录,原传全文记述了谭嗣同的学问、人格和可歌可泣的一生,从少有大志到成为戊戌变法的激进派,都贯穿了为理想而献身的豪情。

文章突出写谭嗣同在危险的时候,依然救皇上,救康有为,让梁启超东渡为以后储备力量,充分表现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置自己安危生死于度外的爱国情怀。

⊙课前预习:1.学生搜集谭嗣同、梁启超、戊戌变法的相关资料。

2.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完成助学的预先积累。

⊙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特别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理解人物的形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1.了解谭嗣同、梁启超、戊戌变法常识及历史知识。

2.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3.学习谭嗣同光明磊落、奋不顾身、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气概,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

⊙评价任务:1、通过学生的预习展示,了解学生对背景常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课文整体感知,提高自学能力。

2、教学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疑难问题合作探究,感悟人物的英勇气概。

3、比较探究哈默尔、文天祥、陈毅、陆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过程:一.感悟导入:(投影出示时句图)同学们,预习之后,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我们多少有所了解,这幅时句图就鲜明的告诉我们,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这时的中国以在危难之中,谭嗣同的等爱国志士,他们愤中国积弱不振,要求变法图强富国。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谭嗣同之死》,学习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气概。

二、预习展示:1.学生介绍谭嗣同:(投影)2.梁启超及时代背景。

(投影)3、学生做<助学>预先积累2我这样积累(1)。

4、3名学生到黑板书写预习的生字,其他同学做<助学>预先积累1,生字相互补充。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6谭嗣同之死》word教案 (2)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6谭嗣同之死》word教案 (2)

谭嗣同之死【教学目标】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新文体”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南海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吟联一副凭吊友人: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让康有为因为他的离去一度万念俱灰的人就是谭嗣同(字复生)。

超链接视频短片《谭嗣同》。

作者、背景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学者。

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创办维新团体“强学会”,与康有为共倡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作为改良派的主将,与革命派论战,遭到反对。

引进介绍西方文化,发起领导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成为“五四”文体改革的先导,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裁“新文体”,将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地位。

作品结集为《饮冰室文集》。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得到要巩固清朝统治、急于从慈禧手中将国家权柄夺回来的光绪皇帝的支持。

戊戌年(1898)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

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和旧官僚感到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立即采取措施,派奸诈阴险的荣禄任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以重兵控制北京政局,9月21日发动政变。

新政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三.解读课文(一)介绍谭嗣同的出身、性情,交代其初学新学的情况。

倜傥:豪爽洒脱。

淹通:深通。

故操心危,虑患深:语出《孟子·尽心上》,内云:“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谭嗣同之死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翻译课文。

2.分析人物性格,懂得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3.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性格,懂得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谜题
第一步:介绍人物,悲叹英雄遭遇。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第二步:回顾历史,触摸时代脉搏。

导入语: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民族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5000年所未有;那拉氏乾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行开天辟地之壮举。

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谭嗣同用生命垫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谭嗣同却永远地倒下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战乱纷争的年代,揭秘谭嗣同之死!
二、朗读课文,熟识案情
第一步,读准文本,了解案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划出文中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疑难字
词。

2.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榻(tà)擘(bò)谕(yù)谒(yè)
箧(qiè)杵(chǔ)臼(jiù)戮(lù)
3.学生两人一组朗读课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正确朗读。

第二步,读通文本,熟识案情。

1.再读课文,翻译句子。

首先,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章,圈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其次,把不懂的词语放到小组中进行讨论,翻译文章。

最后,集体质疑,教师解答疑难字词。

2.出示词语,帮助理解。

擘画:筹划、安排。

谒:拜见。

一箧:一小箱。

系狱:拘囚在监狱中。

就戮:接受斩刑。

第三步,读懂文本,复述案情。

教师请数名学生在班级中复述故事,看哪位学生讲得最精彩,评选出故事大王!
三、合作探究,“死亡诊断”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反复朗读,相信大家对整个案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秘谭嗣同之死。

第一步:死前行为。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下面问题:
问题:浏览课文思考谭嗣同临死前做了哪些事?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学生1:被捕之前:①谋救皇上;②谋救康有为;③交托书籍文稿,劝梁启超去日本;
④与侠士(大刀王五)谋救光绪帝。

学生2:被捕之后:①拒绝东去日本;②题诗狱壁;③慷慨就义。

学生3:充分表现了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

第二步:死时表现。

问题:文章重点放在谭嗣同的选择上,分为几个层次写了他的选择?
学生1:第一个层次:政变发生后,康有为的寓所遭到查抄的官方信息已经传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文件已经下达。

文章已将紧急形势写透,但谭嗣同拒绝出逃。

——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抱定牺牲的决心。

学生2:第二个层次:形势更加险恶,而谭嗣同更加从容。

(在家等捕者,去日本使馆劝梁启超出逃,自己选择留下来。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

无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吾与足下分任之。


学生3:第三个层次:策划武力劫圣。

——坚毅、果敢;天真、盲动。

学生4:第四个层次:面临危机,仍从容不迫。

(日本朋友苦劝东游,他拒绝。


学生5:第五个层次:谭嗣同的自白:“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请自嗣同始。


——无私、圣洁。

学生6:第六个层次:狱中题诗。

——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

学生7:第七个层次:慷慨就义。

——“神气不少变”,“从容就戮”。

第三步:诊断结果。

问题:浏览课文,概括谭嗣同这一人物形象。

学生1:谭嗣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热衷于改革、不计个人得失的政治家,他光明磊落,奋不顾身,视死如归,认识到变法必须流血,超越了历史上主张革新的政治家的认识。

学生2: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而不依靠广大人民。

他以自己的鲜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和国家昌盛,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学生3:他在狱中曾赋诗一首:“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临刑前更慷慨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所以,梁启超以一个“烈”字作为评价十分恰切。

四、交流讨论,死亡价值
过渡语:生命是最宝贵的,只有保存了生命,才能从事救国大业。

因而爱国者,都把保存自己当作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到了最后关头,也不轻易放弃生存的努力。

陈毅之所以要潜伏在山林丛莽之间,就是要避免被敌人杀害。

但是,谭嗣同面对改革事业流产之时,他是可
以避免牺牲的,是可以出逃的,然而他却选择了引颈就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他这种选择的得失成败。

第一步:选择死亡之理由。

问题:谭嗣同为什么不肯逃亡?
学生:一为“酬圣主”,二为报国家,有强烈的爱国之情。

第二步:选择死亡之价值。

辩论题目:谭嗣同死得值不值?
具体步骤:
1.首先学生独立思考三分钟,并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理由;
2.其次在班级中开展一场辩论赛;
3.最后教师总结发言。

辩题如下:
正方:谭嗣同死得有价值。

反方:谭嗣同活着更有价值。

五、课堂小结
谭嗣同非为一人之江山,而是为天下苍生求自由、谋幸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千万人,我往矣”、“我自横刀向天笑”。

谭嗣同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实为华夏第一人杰,这颗划过暗黑夜空的流星,留下一道异常耀眼的轨迹,引导、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热血儿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