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的情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的情节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学习,掌握记叙文情节特点;
2.学习掌握情节曲折的写法;
3.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重点:积累复习语文基础知识。

难点:通过启发性练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导入】
分析小说《猎狮》的情节特点。

伊丽薇娜的弟弟佛来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尔去非洲打猎。

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尔猎狮身死——佛来特”。

伊丽薇娜蜚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

”三周后从非洲运回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具狮尸。

她又赶发一个电报:“狮收到。

弟误,请寄巴布尔尸。

”很快,又收到非洲回电:“无误。

巴布尔在狮腹内。


分析:
事件叙述有波澜就是要求作文要有起伏、有曲折和变化。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的曲折变化一方面是由生活在本身决定的。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的经历和事件的经过都不是单一平淡、直线发展的,而是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和对立的。

文章要再现生活,就应根据实际情况,写得迂回曲折、富于变化,才能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使文章内容丰富。

另一方面也是引人入胜的需要。

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文章难免单调、乏味,人们更爱欣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文章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波澜曲折才会引起阅读兴趣。

永远的紧张会把人疲劳死,永远的松弛也会使人生闷。

然而有些生活底子很厚的人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仍然一平如水呢?原因就在于他用笔均匀,没有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如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利用记叙顺序、详写略写交错运用以及巧设悬念、欲扬先抑等。

【设置悬念法】
所谓“悬念”,是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表现手法。

设置悬念,就是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底”让读者知道,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从而吸引读者往下看。

巧设悬念,可以使文章兴波澜,生变化。

铺陈得当,释悬精妙,会产生一种虽峰回路转,却终于恍然大悟或释然长叹的感觉。

在写作中常犯的毛病是由于匆忙揭开谜底而弄巧成拙,起不到设悬的效果,而且大部分学生运用的只限于倒叙设悬,行文套路相似,如出一辙。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这里有一个“巧设悬念”的“巧”字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所谓“巧”,首先是叙写的结果要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即合乎情理;其次,“巧”体现在叙写的内容要与悬念紧密相关,要能丝丝入扣,不枝不蔓;再次,是叙写的过程中,要把与悬念有关的内容写充实,然后才接触悬念点,即运用蓄势;还有就是叙写的过程中,要把与悬念有关的内容写充实,然后才接触悬念点,即运用蓄势,最好能使结局突转,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外,设悬方式要多样,行文结构,物件,情境,声、色等都可以设悬。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的经典诠释:“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

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
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

”如果作者能在记叙类作文中巧妙地设计出扣人心弦的悬念,就可以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神奇的构思效果。

如“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先写结局后叙过程,先写问题(事件)暂后交代为什么(背景介绍),或者借助间接描写,或“犹抱琵琶半遮面”,等等,就会让读者产生一种非看下去不可的强烈冲动,从而获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构成文章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

示例:
只借一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

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

”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续写,尽量实现情节的突转。


···········
“好吧。

”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

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

”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

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

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

这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

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

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
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

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为下列短文设计一个结尾:
又要迟到了!又要面对老师那严厉的目光,当然,“交待”迟到的原因是必不可少的。

闹钟坏了?不行,太老套了;自行车出毛病了?不行,中午放学时被他遇上准会“露馅”;上学途中匆匆忙忙扭伤了脚?……脚步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做出一瘸一拐的样子,不行!上次小明用这一招,一眼被他识穿……
我好像已经听到了老师的责问,已经看见了同学们那一双双暗笑的眼。

唉,都怪自己贪睡,这下可好?
【情节突转法】
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使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南宋词人姜夔在说到写文章时曾有这样的话:“波澜开合,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此话极其形象地说明了文章要曲折多姿。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前一矛盾的解决预示新的冲突,直至最后发展到高潮。

开头写主人公玛蒂尔德由于对奢华的追求而想借项链,这是一波;借到项链后陶醉于“幸福的云雾里”,又是一波;丢失项链,再一波;赔项链,还债务,最后发现项链是假的,行文波澜起伏,不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牛耶?鼠耶?
送礼的人都走了,牛书记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拿起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突然……
一只猫窜了出来,直扑那幅国画……
情节突转法示例:
爱让我抬起头
不要为面子而丢失了心灵深处最真实的东西。

——题记
进入重点中学,时间才漫过几天,腾飞就失落了。

他选择了沉默。

不,是他只能选择沉默。

像往常一样,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奔向校门口迎接父母,而他却一直低头不语举步徘徊。

他胆怯地看看校门口,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就开始向餐厅奔跑。

“喂!那位是叫你的吧!”一位同学对他说。

他的心紧张起来,慢慢抬起头。

只见,一位身着西服的中年男子正向他招手,那个人的身边是一辆黑色的轿车,阳光下显得格
外气派。

腾飞的脸上掠过一丝惊喜,然后奋力奔向了那个人。

“那个人是谁呀?”
“我看很像他的父亲,看来他还是个体面人物呀!”同学们议论纷纷。

那个人递给腾飞一个牛仔包,然后笑着对他说了什么……
回到教室,所有人都把目光移到了他的身上。

“你家可真富呀!你爸爸的车子可真气派。

”男同学们都羡慕地望着他。

他有些许吃惊,但片刻后便自信地点点头。

一时间,他成了“风云人物”。

几个月过去了,他还沉醉于羡慕的海洋中。

突然有一天,当他和几个男同学说说笑笑去吃饭时,背后传来了一阵响亮而嘶哑的声音。

“腾飞,腾飞,快过来。


他转过头,脸上的笑容倾刻间凝固了。

只见一位衣着褴衫、满脸皱纹的老人缓缓地走过来,手里还提着四个红红的苹果.
腾飞立刻把头又转回来,心里“怦怦”跳得极快,他的脸连同耳根都红透了。

“腾飞,腾飞,我在这里。

”那位“老人”的声音更大,更粗糙了。

腾飞把头又重重垂下。

然后灰心丧气地走过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变得惊诧。

“爸,你怎么来了。

”腾飞的眉头紧住了。

“上次我腿病犯,没能亲自把包包送给你,多亏了那个有心人呀!不仅送我去医院,又把包包带给你。

”父亲说了几句就喘起粗气来。

腾飞怔了怔,难怪那人说:“祝你生日快乐!”
“我刚刚出院,可是心里挂着你呀!就带了些苹果给你,也想看看你。

”父亲舒心地笑了,慈祥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腾飞慢慢抬起头,脸颊上滑落一滴泪,他强忍着笑了,笑得那么自信。

没有空虚,是那么真实,真切。

一直是作文高手的腾飞第一次大胆地站在讲台前,在作文评点课上展示了自己的《爱让我抬起头》这篇文章。

“为了面子,我冷落了一直为我付出的父母,我深深自责过,多希望父母打我,骂我。

而父母却用爱的力量让我抬起头,用朴实的行动告诉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坦诚充实自我……”
全班一片泪眼模糊,掌声如雷。

让座
我站在无轨电车里,身旁有个老大娘,两只手扶着椅背也是站着。

旁边的座位上却大模大样地坐着一个15岁上下的小伙子。

使劲盯着窗外,仿佛生平头一回见到这辆无轨电车沿途经过的街道似的。

我开口对老大娘说话了,其实是说给那个麻木不仁的小伙子听的。

“唉,现在的年轻人可真缺乏教养!”
“说得是啊,说得是啊,”老大娘点了点头,“就是没有教养嘛!”
“学校里是怎样教他们的!”
“说得就是嘛,学校里是怎么教他们的?”老大娘同意我的说法。

“大概他们的父母也是这种没教养的人。

”我瞪着那小伙子说,可他却无动于衷。

“有什么样的爸爸,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老大娘叹着气说。

“真不像话!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着,却让老太太站在那里!”我的声音已经很高了。

老大娘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又看着那个小伙子。

“喂,你这小青年,”我终于忍不住碰他的肩膀,“说的就是你哪,还不给老人让座!”
“你拽这孩子干什么!”老大娘突然冲我嚷起来,“你回家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好了,我的孙子你可别管!”
【考场满分作文示例】
触及我心灵的一件事
老师刚一宣布“放学”,我就弹出了教室,胡乱地把书包往自行车后座上一夹,骑上就走。

今天,上海的舅舅一家来无锡。

我和表哥最合得来,心里盼着早一点见到他,脚下就越蹬越快。

正巧前面一辆公共汽车靠站,我正要和汽车交叉而过时,忽然,从车前走出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在一阵惊慌的尖叫声中,我带倒了那个姑娘,在一片迷茫中,我飞快地闪起了逃走的念头。

于是,我屁股离开车座,拼命向前,“落荒而逃”,冲出二三百米后,我暗自庆幸自己脑子动得快。

现在的女孩子嘴利如刀,要不是逃得快,也许……想到这儿,我真有些劫后脱险的飘飘然之感。

可是,我又感到一些不安,也可以说是惭愧。

偌大一个男孩,撞倒了一个女孩,竟不敢上前扶一扶,认个错。

不知不觉到了家,我的不安和惭愧,也把即将见到表哥的喜悦,冲得无影无踪了。

一锁好车,我的手习惯地向后一摸。

心中顿时一惊,我的书包呢?“我尖叫了一声,马上明白过来了,书包准是在刚才的风波中滑掉了。

我急忙倒转车,飞到“作案”现场,人已换了一批,那小姑娘早已不见了,我的书包没指望了。

回家爬楼梯时,我打定主意,今天先瞒一瞒。

走进家门,父母正忙着做菜,没注意我,我心中一喜,晚饭后,强打着精神和表哥说了一阵就上床了。

第二天,我来到教室,正要打听怎样买到课本,班主任张老师来了。

这位年过半百的女老师,头发已花白,一张慈祥的脸,暗地里我们都叫她老妈妈。

她走到我面前说:“王若愚,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走进办公室,一眼就看到放在老师桌上的一只大书包,书包上有一块碗口大的油迹。

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分明是我的那只宝贝书包,那油迹是上次春游时装食物留下的“纪念”。

我不再犹豫了。

欢叫一声扑上去就拿,但一个闪电般的念头又使我缩回了手。

这书包怎么会在这儿,莫非那小女孩告状来了?正在我猜疑之时,忽听张老师说:“王若愚,这书包是怎么回事?”我只得把昨天的事照直说了,并且做了一番自我检讨。

张老师听了说:“骑车一定要当心,马路上不小心撞了人家,一定要向人家赔礼道歉。

”语气中充满了慈祥,不像是训人,我正奇怪老师怎么一句也没提那小女孩的事,就在这时,走进来一个人。

我转身看时,不觉一怔,这不是那个女孩吗?她“报复”来了吗?“告状”来了吗?说不定还要向我讨医药费,通知我父母,今后我休想再骑车了。

想到这儿,我硬着头皮,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讪讪地说:“昨天……啊,真对不起,向你道歉!”那女孩先是一愣,继而笑了起来,细声细气地说:“这没什么,我只破了一点皮,你自己才好笑呢,拼命骑车,连书包也不要了。

妈妈,他原来是你班的啊!”呵,原来她是张老师的小女儿,那个被我撞倒不管的、有着宝石般明亮的眼睛并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声音是那样甜嫩,目光是那样晶莹,在她的旁边,我感到自己的粗俗,羞得无地自容。

我结结巴巴说道:“张老师,伤了您女儿了,请您原谅。

”张老师笑着拉起了我的手,“好了,冒失鬼,我家明明很懂事,不生你的气,倒是以后你自己要注意噢!”这时,那叫明明的小姑娘拿起我的书包笑吟吟地送到我面前,我的脸涨得通红,两只手无力地向前伸着,呆呆地站着,看着一位老师——德高望重,一位母亲——宽宏大度;一个小姑娘——纯朴可爱;一个小学生——文明礼貌。

这母女
俩的柔和的目光,竞透射到我的心灵深处,使我惭愧,催我自省,激我奋起。

不肯死去的心
或许,在血脉亲情之上,爱永远都是倾斜的。

也正是有了倾斜才看到了不死的希望,才有了不破的梦,才有了爱的延续。

在我的一生之中,青年时是精彩亮丽的,中年时是充实丰富的,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老年时的响亮有力呢?
朋友告诉我:他的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

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共同走了50年的老伴只好叹着气睡到了客厅里。

然后有这么一天,外婆走出家门就不见了踪影,好在有派出所的帮助才将老人家找回。

原来,她一心一意地想着童年时的家,不肯承认与现在的家有什么联系。

家人哄着骗着,才终于将外婆留了下来,但她又忘了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以为他们是群野孩子,要来抢她的饭。

她用手护住饭碗,一边用拐杖打他们:“走开,走开,不许抢我的饭。

”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

幸亏外婆还认识一个人——自己的女儿。

每次看到她,外婆脸上都会露出异样的笑容,叫她“欣欣,欣欣”。

傍晚的时候,外婆就会拿个凳子坐到楼下,唠叨着:“欣欣怎么还没有放学呢?”其实欣欣的儿子都大学毕业了。

家里人看准了这一点,每当外婆闹着要回自己家的时候,就恫吓她:“再闹,再闹欣欣就不要你了。

”外婆便会立刻安静下来。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母亲亲自下厨。

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她朝四周看了又看,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

当她确定没有人注意她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夹了一大筷子菜放在口袋里,主客见了顿时大惊失色,却又装着没看见。

只有外婆一个人兴高采烈,似乎自己的手法十分高明。

那顿饭吃得很艰苦。

当上完最后一道菜,母亲(外婆之女)也坐了下来,一边同客人客套,一边顺手从盘中捡菜吃。

这时,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往外拉。

母亲莫名其妙,只好顺从地起身……
一到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

然后,掏啊掏地,从口袋中掏出刚才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

”母亲愣住了,看着那还冒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

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我想,外婆的“结尾”是响亮有力的。

虽然,她的灵魂已在疾病折磨中慢慢死去;但永远强健的,是那颗不肯死去的母亲的心。

【作文的升格】
拐角处的眼神
我在篮球场上摔伤了膝盖,回家途中正好遇上下班的老爸,“带我回去吧,我实在痛得走不动了!”
老爸先是惊讶地看着我的伤口,盯了几秒,皱了皱眉说:“这点小伤算什么,要打球就得付出代价,自己走回家!”
我以为那只是一句玩笑,很自觉的往车上坐。

不料老爸把我推开,自顾自地,飞快地骑走了,远远抛下一句话:
“自己走回家!”
“自己走回家?”我心里又是气愤又是委屈,“虎毒还不食子呢!我------不走了。

”不过一想,万一不马上清洗,伤口发炎怎么办?苦的还不是自己,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于是我憋了一肚子的气一瘸一拐往家走。

然而就在几分钟后,我便在马路的拐角处又看到了老爸的身影,那臃肿的显得笨拙的身影,那习惯性皱着眉的脸,还有那双正盯着我的充满关爱的眼睛……在马路的拐角处,在与我对视的那一刹那,他立刻转过身,跨上自行车消失在人群中,再也没有回头。

但我还是认出了那眼神,我再熟悉不过的眼神。

顿时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流遍了全身。

我想起了他曾对我说过:“人生的路很长,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牵着你走,自己学走路时难免要摔跤,但是你从哪里摔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有麻烦也要学着自己解决,不能总是依赖父母。


这时,我开始觉得伤口已不那么疼了。

爸爸在看我伤口时的那种惊讶的神情和随后的那个习惯性的皱眉,都是我所熟悉的,然而他在拐角处的那个眼神我更感到熟悉。

一肚子的气消了,顿时觉得浑身轻松。

在路上我这负伤的人是那么抢眼,有好心人说,“小兄弟,不要紧吧。

”“要不要我送你回家?”都被我用老爸的“名言”婉言谢绝了,“我能行,我能自己走回家!”
【写作示例】
窃贼(法)阿·康帕尼尔
“是的,我是个窃贼。

”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

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窃。

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


“这没有什么稀奇的。

”我打断他道。

“请让我说下去。

当我把偷到的钱包打开装进自己的衣兜时,我身上的钱并没有增加一个子儿。


“那钱包是空的?”
“恰恰相反,里面装满了钞票。


我走近那老头,又给他斟了一杯葡萄酒。

他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当时,我乘火车从斯米纳到苏萨尔去。

那是个匪盗经常出没的地区。

我坐的是三等车。

车厢除我而外,就只有一个衣衫褴褛,正在酣睡的汉子。

他的左脸颊上有一块明显的伤疤。

从相貌到衣着,这家伙看起来都像一个罪犯。

我想换一个车厢,可是车厢之间没有连通的门,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单独同这个危险的家伙共处三个小时。

火车行使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荒野,车上的旅客寥寥无几。

在这种环境里,要杀死一个人,然后把尸体从车窗扔下去,简直是小事一桩。

外面的天渐渐黑了下来。

我两眼死死盯着车里的警报器。

可是,后来,我打了一会儿盹儿。

我刚睁开眼睛便发出一声惊叫。

因为陌生的旅伴正弯腰站在我面前,锐利的双眼盯着我,乱蓬蓬的胡须已经触着我的面颊。

我吓得一下子蹦起来,想去拉警报器。

可是那人抓住我的手臂,哀求似的看着我,说:“您不用害怕。

我正要请求您允许我坐在您身边用您的毯子搭一搭我的身子,我感到很冷。

”“真的吗?”我松了一口气,歉疚地动了一下身子,让他坐到我身边。

“是的。

”那人说,“我多么喜欢做一个小偷啊!我的整个性格,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都注定我特别适合这一职业。

可是……我不能去偷。


“是什么阻止你去偷呢?”我好奇地问。

“长着这样一副相貌,我怎么能够去偷呢?无论我走到哪里,大家都提防着我,要是碰巧有人的东西正好被人偷,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就是我。


我瞅着他那张窃贼一样的面孔,脑海里闪出了一个鬼主意:我要是试着把这个总不走运的窃贼的钱包偷过来,那将是一个多么精彩的恶作剧啊!眼疾手快,不动声色,上帝保佑!几分钟后,窃贼那鼓鼓的钱包就被放进了我的右边衣袋。

火车停下后,我的旅伴竟免了我再劳神去换车厢。

他站起来对我说:“我到家了。

谢谢您,祝您旅行愉快!”
我等他下了车,急忙从衣兜里掏出偷来的钱包。

一见那钱包,我顿时目瞪口呆:手里拿的正是我自己的钱包。

那家伙趁我听他诉苦的当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我的钱包偷走了。

幸好趁他不注意时,我又把它偷了回来。

“这是我一辈子惟一的偷窃行为。

钱包偷到手了,可我的钱并没有因此而增加一分。

你看见了吧,我并没有骗你。


老头的故事讲完了,我就急忙站起来,大方地付过酒钱,转身走了。

我这样做,完全是有原因的:在他向我讲述自己偷窃经历时,我用我那训练有素的灵巧的手指,将他的钱包拈过来装进了自己的衣兜。

我急切地想知道那钱包里究竟有多少钱。

我相信,老头所说的那种巧遇,这次绝不会重演。

我肯定不会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自己的钱包来,因为我身上从来不带钱包。

拐过一个街角,我把手伸进自己的衣袋。

天哪!里面什么也没有!这老家伙太鬼了!他第二次偷回了自己的钱包。

第二次?谁知道他自己偷了自己多少回呢!
经典赏析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

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

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

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当这位家庭主妇逐渐平静下来之际,让我们看看这个家吧。

一套带家具的公寓房子,每周房租八美元。

尽管还够不上难以用笔墨形容的程度,可乞丐帮这个词儿也绝不算是夸夸其谈。

楼下的门道里有个信箱,可从来没有装过信,还有一个电钮,也从没有人的手指按响过电铃。

而且,那儿还有一张名片,上写着“杰姆斯·狄林汉·杨先生”。

“狄林汉”这个名号是主人先前春风得意之际,一时兴起加上去的,那时候他每星期挣三十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