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高校导师制对我国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活动项目发展基本均衡,其中只有“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百分比略高。同时,在“哪些方面增加素质拓展项目”选项中学生提出了明确诉求即“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两项需要加强。此外在“你认为学校在推进‘计划’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多选)”选项中,56.41%的学生要求增强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的吸引力。我们认为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六大类项目实施中,学校应该进—步加强对学生思想引导和对活动项目优化提升,不断加强活动吸引力和创新性,将项目发展为既符合学生诉求又符合培养意图的“双赢活动”,切实帮助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5.《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工作流程需要进一步简化和加强。调查显示,有40.22%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认证结果予以公开,有高达63.99%的学生认为认证工作流程太繁琐,需要进一步简化。同时在“你认为学校在推进‘计划’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多选)”选项中,有26.40%的学生认为“认证流程不够科学、认证机制不够健全、认证时效性差”。这说明对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证书认证工作还存在着不足,学校需要科学规划《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及操作流程,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

6.“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需要强化社会认同帮助大学生就业。在“你认为‘计划’中的哪一个环节最需要加强”选项中,有38.76%的学生认为需要强化社会认同。同时,在“你认为通过何种方式能更快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社会认同”选项中,有21.35%的学生认为需要“争取劳动及人事部门的政策支持”,有高达48.78%的学生认为要“实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就业准入机制”。从以上选项选择结果来看,大学生不仅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没有充分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表示担忧,而且就推动实现《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就业准入机制抱有急切的希望。为了有效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团中央、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研究措施大力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及《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社会认同度。

7.努力培育和开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在“你认为学校在推进‘计划’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多选)”选项中有61.37%的学生认为“仅靠共青团组织推进,其他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同时课题组在与学院辅导员及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负责人访谈中也发现反映此问题的意见比较集中强烈。大学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及《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和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良好辅助作用,努力培育和开创由共青团牵头,学生工作、就业工作、宣传工作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席琳琳.“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王启明.有效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张旭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载体——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述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5).

[4]杨咏梅.以素质拓展统揽高校共青团工作思想理论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3,(4).

[5]赵勇.在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推进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qt.org.cn/search/zuzhi/leaders_talk/2002year/ttb20b.htm,

2002-3-29.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和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现状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承担者,是大学生最为接近的群体。本科生辅导员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辅导员办公室、教室、宿舍、操场、会议中心等,辅导员工作地点多样,说明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

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进一步分

析,我们发现其工作可以分为以下18

类:党建工作、班级建设、文体工作、社

团活动、社会实践、其他德育工作、新

生入学、学籍管理、就业工作、文明离

校、其他日常管理、学风建设、奖助工

作、辅导员内部建设、心理辅导、院系

工作、突发事件和其他工作。正因其工

作范围如此之广,往往造成博而不专

的现象,同时高校辅导员人数与本科

生人数比例不协调,造成了辅导员工

作时有捉襟见肘之虞。

现阶段本科生辅导员制度已经由

于时代的不断进步而不断趋于繁杂

化,对上级任务的完成、对学生的思想

英美高校导师制对我国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启示

○朱宁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辅导员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比较中外学生工作制度,研究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探索本科生培养的新模式——

—导师组制度的内涵和意义,进而提出导师组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为本科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英美导师制;职业化;辅导员;导师组

31

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指导、奖惩助贷等任务,均落在辅导员一人肩上。随着高校扩招,每个辅导员要管理上百名学生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辅导员势必有所偏废,无法全部顾及,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因无暇顾及学生的诸多方面,而致使学生素质有所下降。

鉴于此,为提高本科学生的教育质量,完善高校的教育功能,我国一些高校也开始逐步引进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但实践中由于缺乏经验,本科生导师多流于形式,不能够针对学生的需求对症下药,难以因材施教,学生不能选择自己需要的导师。导师总是感慨学生对于导师制的热情不够,可以说,现阶段刚刚起步的导师制,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而辅导员制度和本科导师制的不足,直接引发本科生素质的缺失,对于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

本科生导师制度不同于研究生阶段实行的导师制,它不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主要目标,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职责主要有三项:一是负责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指导;二是对低年级学生给予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帮助;三是给学生选择专业提出一些建议。因此,本科生导师的作用主要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可以看出,现行本科生导师定位在对学生思想、学术和能力的培养三方面,与辅导员的工作有重复之处。

二、英美高校导师制对我国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启示

所谓“职业化”是指高校辅导员工作并不是一项临时性的、附带性的工作,而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工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职业岗位。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系统知识与技能的职业性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其内在、特殊的要求,普通教师受到学科领域的

局限,无法综合、系统地完成思想政治

教育、学生事务管理、职业指导和心理

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而以上内容都

是辅导员岗位的基础性要求。从这个

角度来讲,辅导员岗位具有不可或缺

性,非专职不能做好,从业人员具有不

可替代性,非专人不能深入;二是市场

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所带来的职

业性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高校学生人数大

量增加,学生构成的层次性、复杂性日

益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日益凸

现,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任

务繁重,难度加大,迫切需要有一批政

治方向坚定、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

熟练的专门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辅导

员工作中去,并把辅导员工作作为自

己长期从事乃至终身从事的事业,扎

实工作,努力探索,不断创新。

因此,国内本科生教育就必须寻

找解决的办法进行研究学习,而原有

的研究也均局限在表面,并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在国内学生工作出现

类似瓶颈的时候,国外的辅导员制度、

导师制却有着良好的运作模式,让辅

导员、导师都能够发挥作用而又职责

分散,工作负担小且有所专。其典型代

表即为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在本科生

入校时即让其自主选择各个方面的导

师,导师涉及宗教信仰、学术教育、生

活指导等多个方面,学生的生活被这

些导师所“承包”,使导师与学生直接

接触,发挥最大的指导效力。并且学生

跳出学院圈子,除了学术老师以外,其

余方面的导师均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

由选择,使得学校的组织模式由院系

为主转向院系与导师组并存。与此殊

途同归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建立本科

生学术与生活的联络,实施联络的人

员包括学业导师、生活指导员、牧师、

健康指导员、学院指导员、心理咨询、

特殊关爱以及学生社团等。这样的模

式使得导师和辅导员均能够真正地直

面学生,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发挥

最大化的效力,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

从对英国高校导师制的考察和分

析看,英国高校的导师具有双重身份,

他既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管理人员,

其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与我国辅导员

极为相似。英国导师制的真谛不在于

导师是教师兼任,而在于导师在他的

职业生涯中,作为学生事务工作的骨

干力量,实实在在完成着对大学生思

想、学习、生活的帮助和发展指导。如

果仅仅让专业课老师带几个或几十个

学生,而不从事相应的学生工作,这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制。

英国高校导师制给我们的启示很

多,但最主要的有以下两方面:在辅导

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

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和专家化培养。

在科学规划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设立

基本的从业标准和职业规范等职业化

建设中,要系统训练辅导员的专业技

能,使其成为辅导员工作的行家里手。

这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关键。

对辅导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

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水平。英国导师的

培训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培训内容

专业而翔实,实践操作性强。目前,我

们针对辅导员的各级各类培训也很

多,但培训内容往往不成系统,偏重理

论和认识,轻视实用技能,请到哪方面

的专家就讲哪方面的内容,没有针对

性。在将来的培训中,应该分门别类,

术业有专攻,比如可以有专门的心理

指导培训,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培训,甚

至有专门的谈话技巧培训、专门的学

习指导培训、专门的网络行为指导培

训等等,使辅导员能够得到踏实的专

业发展。要培养辅导员专家,确定发展

方向,打造辅导员队伍自己的“学科带

头人”。

英国高校导师制中的高级导师指

导制也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们许多

高校都在实行辅导员单独序列评定副

教授、教授。这固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

举措,使辅导员在业内能够达到自己

的职业高峰,极大调动辅导员工作的

积极性。然而,无论副教授辅导员还是

教授辅导员,都只是对辅导员个体工

作水平的认可,而没有赋予他们指导

帮助其他辅导员及带动队伍整体发展

的义务,他们往往是一枝独秀。所以,

我们不妨在各个专业方向中评选出

“高级辅导员”,与其他辅导员形成指

导与被指导关系,甚至可以一个高级

辅导员联系若干个普通辅导员,定期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