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是否友好、帮助、分享、合作、谦让、性子急慢、脾气大小、活泼程 度、爱说话程度、胆子大小、外表等。
• (三)学前儿童和教师的关系的发展
• 学前儿童和教师的关系是学前儿童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交 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与亲子关系、同伴 关系等学前儿童的其他人际关系相比,学前儿童和教师的 关系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蕴涵着教育的因素,是一种特殊的 “教育关系”。可以简单地把这种关系分为两种:积极的 关系和有障碍的关系。积极的学前儿童和教师的关系中, 教师对待学前儿童比较热情、关爱,并跟孩子密切交流; 在有障碍的学前儿童和教师的关系中,教师对学前儿童很 冷淡,经常与学前儿童发生冲突。
生物因素,主要受性激素和大脑功能分化的影响;其二是社会因素, 包括父母、教师及社会舆论的影响。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培养
• 一、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 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和每天都要进 行的活动,包括进餐、睡眠、盥洗、来园、离园、自由活 动、游戏等,是学前儿童经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活动。每 天的生活环节对于儿童来说,也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课堂,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点,促进他们社会性的发展。
•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一)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 •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 • 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 • 3.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水平是随学前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的。 •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 • 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 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 (三)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 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生活环境、日常生活环境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概述
•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 社会性是指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和遵守行 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这种心理特性使个 体能够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正常地与别人交往,接受别 人影响,也反过来影响别人。社会性的发展,是从婴儿期 开始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就是学前 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 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 过程。
榜样的作用、受到的强化与挫折等。
• 四、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 (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一般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 • 第一个阶段: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 第二个阶段:3~4岁,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 • 第三个阶段:5~7岁,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 (二)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特点 • 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 • 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 • 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 (三)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 人们认为,男女两性行为上的差异是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一是
学前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未来发展的 重要基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前 儿童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 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在此阶段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 开始逐渐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个人特点,可以说某些行为方 式已经成为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 二、在培养交往技能中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是在与他人共同活动中形成的,能够运用有 效的交往策略是学前儿童赢得更多交往机会,获得更好发展的 重要方式。家长或者教师应该根据学前儿童的具体情况,训练 学前儿童掌握有效的交往技能,使学前儿童早日适应社会环境。
• 学前儿童熟练地掌握、建立、保持良好的交往技能,就会在社 会性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首先,要教会学前儿童尊重他人。 其次,要帮助学前儿童熟悉掌握倾听、强调、协商的技巧。再 次,要给孩子实践和练习的机会。最后,成人在与学前儿童相 处时,不能过于宽容、放纵。
• 一、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 •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 • 1.依恋的发展 • 一般将儿童的依恋行为分为3种类型。 • (1)回避型。 • (2)安全型。 • (3)反抗型。 • 2.亲子关系类型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 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3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
•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
• 1.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 3岁左右,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学前儿童以独 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 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
• 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 展。
• 2.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
•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一般存在受欢迎型学前儿童、被拒绝型学前儿童、 被忽视型学前儿童、一般型学前儿童4种不同交往类型。
• 3.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性别差异
• 女孩游戏中的交往水平高于男孩,表现在女孩的合作游戏明显多于男 孩,对同伴的反应也比较积极。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 4.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和同Leabharlann Baidu作用等。
•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 (一)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 根据攻击的目的不同,可以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
和敌意性攻击。 •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 1.学前儿童发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较高 • 2.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 • 3.学前儿童多是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 4.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 (三)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 影响学前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惩罚、
• 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性别角色的发展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四)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 三、研究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是 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社会性发展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3 大方面,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