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及其翻译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中心词+数量词
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臵的一项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
一试 身手
翻译下列句子: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 具告以事。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句)
• 通常定语应该放臵于中心词的前面,但 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 心词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蚓 无 利 之爪牙,强 之 筋骨。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传》)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 山记》)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 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 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 温 馨 提 示
翻译下列句子: 1、诚请见教。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2、望见谅。 希望原谅我。 3、请勿见笑。 请不要讥笑我。
师旷撞晋平公①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 君②!惟其言而莫之违③。”师旷侍坐于前④,援 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⑤。公曰:“太师 谁撞⑥?”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⑦,故撞 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 人者⑧之言也。”左右请除之⑨。公曰:“释之, 以为寡人戒。”
孟子: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 曰:“不 对话省 若与人。”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 今日 之事甚急。” 对话省
省略句
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 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 是比较少的)。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 如: 一鼓作气,再鼓 而衰,三 鼓 而竭。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追之,又请杨子之竖 如: 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如: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 候 狱门外。
]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3、( B) A、行将为人所并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2005年广东高考) 答: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 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中心词“主─[状] ─谓─ (定)中心词 ─“宾”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 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 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 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倒装形式: 宾语前臵 定语后臵 状语后臵 主谓倒臵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 安、焉、奚”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C)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不信自” ①忌不自信。“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之有” “未有之”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 “不欺余” 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未之闻” “未闻之”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 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臵。
注:①选自《韩非子》②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 人君再快乐的了。③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 ④师旷侍坐于前——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 ⑤琴坏于壁——琴在壁上撞坏。⑥太师——师旷。 谁撞,即撞谁。⑦言侧——于侧言。⑧是非君人 者——这不是统治者。⑨除之——除掉他。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 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 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 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 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 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 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 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后公改 任 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省略句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
斗卮酒。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之 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之以事。 有志者,不随 之 以止也。 将献 之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4、主谓倒装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 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 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 如:“甚矣,汝之不惠。” • “美哉,我少年中国。” • 不仁哉!梁惠王也 。
宾语前臵 定语后臵 状语后臵 主谓倒臵
(定语) „状语‟ (定语)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2、用“为”“为……所……”(“为”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 被动。
wéi
翻译下面句子: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用“见”“见……于……”表被动 (“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 心服也. (《资治通鉴》) 定语后臵句:荆州附操之民
被动句:被兵势所逼
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
判断句
判Leabharlann Baidu句
1、“……者……也”式。主语
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
面用“也”表示判断。这是古汉语 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臵的句子
1、( B )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1、何以战? “何以”
“谁与”
“以何”
“与谁”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向” “向东”
•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 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4、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城陷而虏
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 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 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 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形式:
翻译下面句子:
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 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注意下面句子:
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
定判断。
如: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省略句
1、省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 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廉颇伐齐, 廉颇 大破之。承前省 如:廉颇为赵将,
沛公谓张良曰:“…… 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 蒙后省 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 手自笔录, 余 计日以 自述省 余走送之。 还…… 余 录毕,
文言文句式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
句式 。
题型:翻译题
•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 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 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 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 表达出来。
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
“是”。 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判断句
4、“……,……”式。 “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
语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字。 如:刘备,天下枭雄。
判断句
5、“……为……”式。用动 词“为”表示判断。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判断句
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何操” “安在” “何为” “操何” “在安”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 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臵。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判断句
2、“……,……也”式。主语后面不
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
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
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判断句
3、“……者,……”式。主语后面
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 “也”。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臵。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C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利是图。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语:“以”、 “于”、“乎” 等。 •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臵于谓语部分后。
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臵的是: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一试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身 手 3、公幸教晞以道。 4、于其身,则耻师焉。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①用“之”使定语后置。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用“……之……者”的后置。
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③用“……者”
6、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亚父者,范增也。 判断句
2、沛公军霸上。 省略句
3、沛公安在? 宾语前臵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 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 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 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 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 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 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 (变式)句、省略句四种。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 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锄 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子, 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 业哉! 翻译: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 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2分) 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 的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 儿子就不能保全。(2分)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臵。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 语前臵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06年广东卷) • 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 一致的一句是 A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 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