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商名人堂——林如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一张渔网走出的世界级企业家
——印度尼西亚嘉丰集团董事长林如光现今,15岁卖掉渔网开辟新天地的林如光,已经是印尼工业界少有的取
得世界级行业成就的企业家之一,由他创办的嘉丰集团已是印尼家喻户晓的
玻璃器皿王国,同时,他也是世界最大玻璃器皿制造厂商的企业家之一。
而且,他们的成就还不局限于玻璃器皿。多年来,本着不断发展,不
断创新的理念,林如光领导嘉丰集团从玻璃逐渐发展到其他行业,如搪瓷
炊具、不锈钢餐具、模具、印花铁罐、包装纸箱、建筑材料、通讯、金融
服务以及房地产等等,不但推动了公司的业务发展,也为印尼人民创造了
数万个就业机会,进而带动社会的繁荣。
同时,林如光也是最早到中国投资的印尼企业家。早在印尼与中国断
交的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在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的亲自支持下,以新
加坡企业家的身份到天津投资,成为第一个到天津外商投资开发区投资的
外商……
少年雄心 破釜沉舟开新篇
祖籍广东陆丰的林如光,出生在印尼苏门答腊的浮罗甘扒,一个仅3.7平方公里,人口三千多人,无水电供应,医疗设备欠缺,以务农为主的小岛屿。
生于那个时代的一代人,几乎都是在艰苦中成长,林如光尤其如此。15岁,他的父亲林启恩就去世了,一夜间,人从少年到成年。
林启恩先生生前经营渔网、渔船租赁及渔网维修,虽终年辛苦卖命,却也无法改变家庭与生活的窘境。去世后,他留给全家的唯一财富就是他生前使用的渔网,而且只有一张渔网。
一张渔网,一个陷入崩溃边缘的家庭,一位暗夜忧叹的母亲……一切,需要一位15岁的少年面对。这很残酷,但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林如光却想要改变。过去无法改变,他把目光放远未来。父亲走后,除了悲伤,他想了很多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好的办法。三天思考之后,他找到母亲,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渔网卖掉,改做其他生意。母亲被他的想法吓了一跳,这相当于一个农民要扔掉锄头,抛弃土地。但林如光态度坚决,因为他不想再做农民了。
小小的林如光似乎已经找到为什么父亲如此勤奋他们还要如此贫寒的原因,因此,他想走出一条新路来。他认为,如果还是像父亲那样做,他们就还得过和父亲在世时一样的生活。这不符合他的理想。他想要改变,像那些有钱人学习,做他们做的事情。见他已是胸有成竹,母亲也就没多反对。
之后,还不懂得什么叫破釜沉舟的林如光,做了这件破釜沉舟的事情,卖掉了这张渔网,做起了生意。有一些起色之后,他又从自己所在的小地方前往印尼最大的城市雅加达,并从此开启了林家的
华商韬略·毕亚军/文
2
3印尼新篇章。
现在想,卖掉这张渔网,无疑是林如光一生中
做得最正确的事情。而他之所以做对这件事情的前
提,是不拘一格,打破陈规的开拓精神,用今天的
话说,是求新求变求卓越。后来,渔网也成为林如
光的一个标签,成为他在勉励年轻人时最喜欢引用
的自我例证,而且还为其注入新的内涵。“我常用
一张渔网的故事来启发现在的年轻人。今非昔比,
不能再像以前捕鱼那样,只要随便撒网就能有鱼
获。现在生意竞争激烈,必须求新求变才能有所突
破。”他说。
填补空白 创造世界级企业
林如光到雅加达创业初期,印尼局势动乱,时
有排华事件发生,有钱人都选择离开印尼到其他国
家发展,但他认为,这恰恰是自己发展的机会。
刚抵达雅加达时,他以手头仅有的6万元港
币,承接了一家1500平方米的塑料工厂。这是他人
生中第一次拥有一家工厂,是他进军工业的第一
步。拥有工厂之后,
林如光前往香港拜一
位李姓先生为师,学习
生产拖鞋制造技术。掌
握技术之后,他便从外
面进口机器到工厂自己
生产。起初,因为资金
有限,就从进口一台机
器开始做起,成为印尼
第一批本土拖鞋企业。
当时,印尼物资
非常缺乏,林如光很容
易就打开市场,并且利
润非常可观。通过这
种方式,林如光积累了
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
迅速做大。“印尼人口
众多,所以拖鞋市场很
大,供不应求,因此把
工厂扩大,赚取更大的
利益。”他说。累积了更多的资金后,林如光开始从事更加多样化的生意,主要是从事进出口贸易,“从国外进口塑料,玻璃器皿,瓷器及日常用品等。”因为进入时机得当,这个生意也是顺风顺水,很快就又获得相当的成就。这些之前不曾预料的成绩,极大地鼓舞了林如光对未来的信心。如今,回顾那段历史,他谦逊地认为,“成就并非个人所长。”但也同时强调,“一切只是胆识,运气加上时机巧合所致”。林如光从1966年开始进口玻璃器皿。之后,印尼进口税也由20%逐渐增加到75%。面对越来越高的进口成本,一贯求新求变的林如光又开始琢磨,“如果自己在印尼设厂生产,就可省下可观的进口税和运费。”顺此思路,林如光萌发了自己设厂生产玻璃器皿的意念。和那些只是想一想的人不同,他想到了,就要去做。他直接找到日本东洋玻璃制造机械公司购买生产设备,但此事有些不顺,东洋公司老板看他年轻,又无足够资金,因此拒绝了他。不过,林如光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失败,他锲而不舍,继续努力,而且相信自己能够扭转局面,获得胜
利。经过多番努力后,林如光以他在印尼的信用
几十年前,当地渔民只靠渔网等着鱼进网(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人称它为“Kelong”),当时海上还有很多鱼,但现在,海上的鱼慢慢地减少了,“kelong”根本用不着了。所以林
如光鼓励年轻人,想要成功就不能坐着等鱼, 必须想办法去找鱼
4和胆识,说服了东洋公司的老板支
持自己的投资计划。得到这个千辛
万苦求来的机会后,林如光加倍珍
惜,9个月时间就建成了日产30吨的
窑炉设备,并让其投入生产。这个
工厂就是今天的嘉丰集团的前身。
在一个企业体系里,建立工
厂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生产初
期,因为经验不足,林如光的工厂
先是在生产和品质管理上面临重重
困难,继而,又因为印尼消费者当
时对本国产品缺乏信心,导致公司
在市场拓展上举步维艰。“我们管
理层每天都要开会讨论生产,销
售,及客户投诉等诸多问题。”他
回忆说。
经过半年差不多每天都要检讨
和改进的持续努力,林如光领导公
司克服了种种问题,并且在国内市
场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之后,在他
与公司同仁的努力下,他们的事业
蒸蒸日上,并且快速壮大起来。因
为市场的供不应求,在日产30吨的
窑炉设备走入产销两旺境地的8个月
内,林如光就完成扩建了另一个日
产70吨的窑炉设备并投入市场。因
为当时,林如光的工厂是印尼唯一
的玻璃工厂,所以他们的产品还成
为其他商品的促销赠品,进而进一
步增加其销售量。依靠生产和销售的持续良性发
展,嘉丰也快速成为了印尼玻璃生
产工业的最高象征。到1976年嘉丰
步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他们于短短10年间在印尼其他城市又新建了
3个工厂。1983年,林如光更将产
品推向国际市场。因为无论在产品品质,价格和包
装都具有竞争力,所以嘉丰的国际道路也相当的通
畅,全世界很多厂商都希望与嘉丰成为生意伙伴。其国际市场范围也从起初的4个国家飞速成长,至今,全球已有168个国家,以KIG为品牌行销嘉丰玻璃器皿。为了降低销往中东地区的运输成本,2007年底嘉丰集团在埃及建立了玻璃器皿工厂。埃及地处北非,具有距离中东十分便捷的地理优势。埃及工厂的成立,大大地增加了嘉丰玻璃产品在中东的竞争力。如今,嘉丰集团已是印尼家喻户晓的玻璃器皿王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玻璃器皿制造厂商之一。但林如光并不满足于只做玻璃器皿王国的“国王”,在嘉丰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他们也把眼光投向未来,期望为侨居地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多年来,本着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理念,嘉丰从
玻璃逐渐发展到其他行业,如搪瓷炊具、不锈钢餐林如光陪同印尼已故前任总统苏哈托夫人参观残疾人的手工艺品 林如光帮助婷英去新加坡做眼睛开刀手术,从完全看不到,开刀之后便可以正常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