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交叉理论通用版

合集下载

《轨迹交叉理论发展》课件

《轨迹交叉理论发展》课件

轨迹交叉理论模型的数 学表达式
展示了轨迹交叉理论模型的数 学表达式,深入解释其工作原 理。
应用案例
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介绍轨迹交叉理论在人工智能领 域的应用案例和成果。
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化等。
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探讨轨迹交叉理论在交通运输领 域的应用,如路径规划和交通流 预测。
介绍早期研究轨迹交叉的相关工作。
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
2
详细说明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包括关键
想法和影响。
3
后续发展进展
介绍轨迹交叉理论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取得 的进展和突破。
理论模型
轨迹交叉理论模型的基 本假设
解释轨迹交叉理论模型所涉及 的基本假设和前提条件。
模型中重要变量的定义
详细定义了轨迹交叉理论模型 中涉及的重要变量。
《轨迹交叉理论发展》 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的《轨迹交叉理论发展》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 探讨轨迹交叉理论的概述、历史发展、理论模型、应用案例、研究问题以及 结语。
概述
轨迹交叉理论是什么?它在哪些领域得到了应用?本节中我们将回答这些问 题,为你带来轨迹交叉理论的全貌。
历史发展
1
早期相关工作介绍
研究问题
1 目前轨迹交叉理论存在的问题
探讨当前轨迹交叉理论所面临的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2 未来研究方向
展望未来轨迹交叉理论的研究方向,提出可能的改进和拓展。
结语
轨迹交叉理论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总结轨迹交叉理论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 景。
总结回顾本次PPT的内容
回顾并总结本次《轨迹交叉理论发展》PPT的主要内容 和亮点。

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轨迹交叉理论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763-46轨迹交叉理论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完善,人们对人和物两种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技术进步的同时,生产装置、生产条件不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人的因素研究的深入,能够正确地区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约翰逊(W.g.jonson)认为,判断到底是不安全行为还是不安全状态,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取决于他认识问题的深刻程度。

许多人由于缺乏有关失误方面的知识,把由于人失误造成的不安全状态看作是不安全行为。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安全状态,并且不安全状态对事故发生作用更大些。

斯奇巴(Skiba)提出,生产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两种因素都对事故的发生有影响,并且机械设备的危险状态对事故的发生作用更大些,只有当两种因素同时出现,才能发生事故。

上述理论被称为轨迹交叉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

轨迹交叉论事故模型模板范本

轨迹交叉论事故模型模板范本

轨迹交叉论事故模型生产现场包含着来自人和物两方面的多种隐患,为确保安全作业,就必须分析和查清隐患,并加以消除,将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做到预防为主。

人的不安全动作和机械或物质危害是人一机两方共系(两个方面共存于一个系统)中能量逆流的两系列,其轨迹交叉点就会构成事故。

环境和管理条件也决定着人的原因和物的原因能否构成伤亡后果。

参看图2-18、2-19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或者机械设备缺乏维护、检修以及安全装置不完备,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动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人与物两因素又互为因果,如有时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人的不安全行动,而人的不安全行动又会促进设备出现不安全状态。

例如,人接近转动机器部位进行作业,有被机器夹住的危险,这属于不安全行动;又如在冲压作业中,如果拆除安全装置(不安全行动),那么设备就要处于不安全状态,有压断手指的可能性。

构成伤亡事故的人与物两大连锁系列中,人的失误占绝对地位,纵然伤亡事故完全来自机械或物质的危害,但机械还是由人设计和操纵的,物质也是由人支配的。

当然,自然界的地震、洪水等天然灾害又当别论。

据美国50年代统计,在75,OOO件伤亡事故中天灾占2%,即98%是可以预防的。

在可防止的全部事故中,从人的系列分析,由于人的不安全动作造成的事故占88%,与不安全动作无关的只占12%;从物的系列分析,属于机械不安全状态和物质危害所造成的事故占78%。

日本1969年制造业歇工八天以上的事故中,因人不安全行动产生的占96%:因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产生的占91%。

日本1977年时制造工业歇工四天以上的104,638件事故统计表明,从人的系列分析,属于不安全行动为98,910件占94.5%,不属于不安全行动的只占5.5%;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的事故为87,317件占83.5%,不属于不安全状态的占16.5%。

在人的连锁系列中,不安全行动是基于生理、心理、动作几个方面而产生的,后者又取决于遗传、社会环境。

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

编号:SM-ZD-86166 轨迹交叉理论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轨迹交叉理论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完善,人们对人和物两种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技术进步的同时,生产装置、生产条件不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人的因素研究的深入,能够正确地区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约翰逊(W.g.jonson)认为,判断到底是不安全行为还是不安全状态,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取决于他认识问题的深刻程度。

许多人由于缺乏有关失误方面的知识,把由于人失误造成的不安全状态看作是不安全行为。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安全状态,并且不安全状态对事故发生作用更大些。

斯奇巴(Skiba)提出,生产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两种因素都对事故的发生有影响,并且机械设备的危险状态对事故的发生作用更大些,只有当两种因素同时出现,才能发生事故。

上述理论被称为轨迹交叉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

[整理]轨迹交叉理论

[整理]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运动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

按照轨迹交叉论,描绘的事故模型如图1所示。

?人与物两系列形成事故的系统图1 轨迹交叉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起工业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

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事故致因中地位的认识,是事故致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海因里希作过研究,事故的主要原因或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没有一起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引起的。

(见图2)于是,他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所有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图2 事故的直接原因后来,海因里希的这种观点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批判。

根据日本的统计资料。

1969年机械制造业的休工10天以上的伤害事故中,96%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91%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1977年机械制造业的休工4天以上的104638件伤害事故中,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的只占5.5%,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无关的只占16.5%。

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大多数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既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也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随着事故致因理论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起工业事故之所以能够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安全条件。

斯奇巴(Skiba)指出,生产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两种因素都对事故的发生有影响,并且机械设备的危险状态对事故的发生作用更大些。

他认为,只有当两种因素同时出现时,才能发生事故。

实践证明,消除生产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例如,美国铁路车辆安装自动连接器之前,每年都有数百名铁路工人死于车辆连结作业事故中。

铁路部门的负责人把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的错误或不注意。

后来,根据政府法令的要求,把所有铁路车辆都装上了自动连接器,结果车辆连接作业中的死亡事故大大地减少了。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介绍之轨迹交叉理论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介绍之轨迹交叉理论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介绍之轨迹交叉理论一、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完善,人们对人和物两种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技术进步的同时,生产装置、生产条件不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人的因素研究的深入,能够正确地区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约翰逊(W.g.jonson)认为,判断到底是不安全行为还是不安全状态,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取决于他认识问题的深刻程度。

许多人由于缺乏有关失误方面的知识,把由于人失误造成的不安全状态看作是不安全行为。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安全状态,并且不安全状态对事故发生作用更大些。

斯奇巴(Skiba)提出,生产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两种因素都对事故的发生有影响,并且机械设备的危险状态对事故的发生作用更大些,只有当两种因素同时出现,才能发生事故。

上述理论被称为轨迹交叉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按造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从事故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1、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几个方面而产生:⑴生理、先天身心缺陷;⑵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⑶后天的心理缺陷;⑷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⑸行为失误。

第六节轨迹交叉论

第六节轨迹交叉论
海因里希的研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 的不安全行为或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没有 一起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 态共同引起的。他得出结论,几乎所有的工业伤 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事故致因理论的发 展完善,人们对人和物两种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地 位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此 造成
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不良 2、无防护装置 3、缺陷,突起,易 滑动,腐蚀等 4、设计不安全的机 械,工具 5、布置、管理不良 6、照明不良,耀眼 7、通风不良 8、不安全的防护用具 9、不安全的工程
10%
事故:2%不能预防 50%实际上可以预防 98%可以预防
!24
Q:几乎所有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 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A:大多数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既由于 人的不安全行为,也由于物的不安全 状态。
!27
六、轨迹交叉论给予安全的启示
在安全工程中,首先应考虑的就是实现生产 过程、生产条件,即机械设备、物质和环境的本质 安全。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即使人员工作和 操作失误也不会酿成事故。 即使采取了安全技术措施,增设了安全防护装 置,减少、控制了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情况下,仍然 要强化安全教育、加强安全培训、开展工人和干部 的安全心理学的咨询,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操作标 准化等来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人为失误。
!7
轨迹交叉理论
Trace intersecting theory
轨迹交叉理论是一种研究事故致因的理论, 可以概括为设备故障(或缺陷)与人失误,两事 件链的轨迹交叉就会构成事故。
!8
二、轨迹交叉理论模型
物的原因 不安全状态 社会 因素 管理 因素 不安全行为 人的原因 肇事人 受害人 起因物 致害物 接

安全工程概论-1.5轨迹交叉论

安全工程概论-1.5轨迹交叉论

03 理论缺陷
3
理论缺陷
在实际情况里,在人和物两大系列的运动中,二者往往是相互关 联,互为因果,相互转化的。有时人的不安全行为会促进物的不安全 状态的发展,或导致新的不安全状态的出现。比如由于设计、制造、 安装、检修或人为拆除安全装置(不安全行为),使设备缺少安全防护 装置或失效(不安全状态);有时物的不安全状态也会诱发人的不安全 行为。比如噪声、粉尘、高温等恶劣的作业环境(不安全状态)会导致 人的操作失误(不安全行为)增多。因此,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完全简单 地按人、物两条轨迹独立地运行,而是呈现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这 也是轨迹交叉论的理论缺陷之一。
轨迹交叉论
目录
01 轨迹交叉论 02 轨迹交叉论意义 03 理论缺陷
01 轨迹交叉论
1 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 过程中,一旦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运动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
02叉论反映了绝大多数事故的情况。统计数字表明 ,80%以上的事故既与人不安全行为有关,也与物的不安全 状态有关,根据这个结论,如果我们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人 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二者之一,避免二者在某个 时间、空间上的交叉,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事故的发生。 这种预防事故的思路,可以大幅度降低的安全成本。因而轨 迹交叉论对于指导事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事故原因调查等 工作都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概念和方法。

(安全管理理论)轨迹交叉理论

(安全管理理论)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一、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完善,人们对人和物两种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技术进步的同时,生产装置、生产条件不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人的因素研究的深入,能够正确地区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约翰逊(W.g.jonson)认为,判断到底是不安全行为还是不安全状态,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取决于他认识问题的深刻程度。

许多人由于缺乏有关失误方面的知识,把由于人失误造成的不安全状态看作是不安全行为。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安全状态,并且不安全状态对事故发生作用更大些。

斯奇巴(Skiba)提出,生产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两种因素都对事故的发生有影响,并且机械设备的危险状态对事故的发生作用更大些,只有当两种因素同时出现,才能发生事故。

上述理论被称为轨迹交叉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按造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从事故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几个方面而产生:⑴生理、先天身心缺陷;⑴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⑴后天的心理缺陷;⑴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⑴行为失误。

事故致因理论之轨迹交叉理论(whl)

事故致因理论之轨迹交叉理论(whl)

可燃气体爆炸事故:可燃气体浓度,氧 含量和火源 交通事故:人,车和路
一、事故法则
• 防止灾害的关键,不在于防止伤害,而是 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
3E原则
• Engineering—工程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 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生产条 件的安全。 Education—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 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 所必须知识和技术。 Enforcement—强制:借助于规章制度、法规等必 要的行政、乃至法律的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危 险
• 危害:系统中存在着可能导致人身伤害、 疾病、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 危险:系统中存在着导致不期望后果的可 能性超过了人们的可接受程度。 • 风险: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其后果的严重 性的结合。
风险=概率*严重程度
安全与危险
• 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是相对危险而产生,相对危险而发展
5、事故的再现性:如果没有真正地了解事故发 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消除这些原因,就会 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即事故具有再现性的现象, 但完全相同的事故是不会再次出现。
6、事故的预测性:事故是可以预测的。根据对过 去事故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事故规律的认 识,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未来可能发 生的事故进行预测。
事故致因理论之轨迹交叉理论
• • • • 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 轨迹交叉论理论模型 轨迹交叉论理论的作用原理 在分析和预防事故中的应用

安全的定义:

1. 不存在能够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 失的危险状态;亦即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 2. 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 状态。亦即免遭不可承受风险的伤害 3. 系统安全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 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 危险性。安全是相对的

事故轨迹交叉论

事故轨迹交叉论

事故轨迹交叉论★ 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几个方面而产生:①生理、先天身心缺陷;②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③后天的心理缺陷;④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⑤行为失误。

★ 物的因素运动轨迹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①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等;②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③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④使用上的缺陷;⑤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其①→②→③→④→⑤的方向顺序进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也按其①→②→③→④→⑤的方向进行。

人、物两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就是发生伤亡事故“时空”,也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理论启示★轨迹交叉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完全状态同时空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若是排除了机械设备或处理危险物质过程中的隐患,消除了人为失误,则事故系列的连锁中断,两系列运动轨迹不能相交,危险就不会出现,即可达到安全生产。

★安全装置,特别是失效安全系统的作用就是“砍断”物的连锁系列。

即使人的不安全行为等缺陷已经展现,如无安全生产经验,缺乏安全知识,或全都违章误操作,也可因备有安全闭锁装置,可完全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这样,第一连锁系列(人的因素)尽管已经展开,但第二连锁系列(物的因素)却已中断,也不能发生伤亡事故。

失效安全系统只适用于有机械设备的“人物”系统,只好退一步对职工采取积极的个体防护,这称之为第二位的安全保护系统。

管理分享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轨迹交叉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事故。

★防止人、物运动轨迹的时空交叉:如,防止能量逸散、隔离、屏蔽,改变能量释放途径等。

防止时间交叉:如,对容器内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清洗,人和物都在同一空间内,但占用空间的时间不同。

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论的提出

后来,海因里希的这种观点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批判。根据 日本的统计资料。1969年机械制造业的休工10天以上的伤
害事故中,96%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91%的事故
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1977年机械制造业的休工4天以上 的104638件伤害事故中,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的只占 5.5%,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无关的只占16.5%。这些统计数字 表明,大多数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既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轨迹交叉论
主讲人:彭松超
关于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论的提出


轨迹交叉论的基本思想 轨迹交叉事故模型
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轨迹交叉论的意义
什么是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论(trace intersecting theory)作为一种研 究事故致因的理论,可以概括为设备故障(或缺陷)与

人为失误两个方面,当这两个事件链的轨迹发生交叉时
物的不安全状态
实例分析
1.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轨迹交叉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 因,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因素。
(1)石油管道处于不安全状态
(2)现场处置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实例分析
2.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轨迹交叉论认为,事故的间接原因以管理缺陷为主。
(1)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不合理
谢谢观赏!
轨迹交叉论的提出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力不可抗拒 10% 2% 0%
海因里希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 或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 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没有 一起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引起的。 于是,他得出结论:几乎所有的 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 全行为造成的。

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论

軌跡交叉論出自 MBA智库百科(/)(重定向自事故轨迹交叉论)[編輯]軌跡交叉論簡介軌跡交叉論是一種從事故的直接和間接原因出發研究事故致因的理論。

其基本思想是傷害事故是許多相互關聯的事件順序發展的結果。

這些事件可分為人和物(包括環境)兩個發展系列。

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在各自發展過程中,在一定時間、空間發生了接觸,使能量逆流於人體時,傷害事故就會發生。

而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之所以產生和發展,又是受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軌跡交又論的事故模型如圖1所示。

軌跡交叉論是強調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相互作用的事故致因理論。

在系統中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一種人為失誤;物的不安全狀態多為機械故障和物的不安全放置;人與物兩系統一旦發生時間和空間上的軌跡交叉就會造成事故。

軌跡交叉論把人、物兩系列看成兩條事件鏈,兩鏈的交叉點就是發生事故的“時空”。

在多數情況下,由於企業安全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安全教育和訓練,或者機械設備缺乏維護、檢修以及安全裝置不完善,導致了人的不安全行為或者物的不安全狀態。

後者有起因物引發施害物再與人的行動軌跡相交,構成了事故。

若加強安全教育和技術訓練,進行科學的安全管理,從生理、心理和操作技能上控制不安全行為的產生,就是砍斷了導致傷亡事故發生的人這方面的事件鏈。

加強設備管理,提高機械設備的可靠性,增設安全裝置、保險裝置和信號裝置以及自控安全閉鎖設施,就是控制設備的不安全狀態,砍斷了設備方面的事件鏈。

關於物質的安全放置、安全儲運、機動車的安全行駛等亦是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

[編輯]軌跡交叉論的評價[1]軌跡交叉論反映了絕大多數事故的情況。

統計數字表明,80%以上的事故既與人不安全行為有關,也與物的不安全狀態有關,因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採取相應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二者之一,避免二者在某個時間、空間上的交叉,就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控制事故的發生。

這不失為一種極好的預防事故的思路,而且安全成本也會得到相應的降低。

轨迹交叉论分析讲解

轨迹交叉论分析讲解
2,联邦调查局并没有彻底查清楚,也没有监 督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彻底改进维修程序
事故经过
阿拉斯加航空261号班机坠机事故发生 于2000年1月31日当地时间下午4时,失事 飞机为一架MD-83,当时机上共有88人。 飞机因控制尾翼的一零件发生致命故障而倒 着冲入加州西方的太平洋,机上所有人员无 一幸存。
运用轨迹交叉论致因理论 调查事故
轨迹交叉论认为事故的产生是由人 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 同导致的,而社会环境和安全缺陷 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背景及原因。
人的事件 链
生理先天 缺陷
社会环境, 管理缺陷
后天心生 理缺陷
行为失误
物的事故 链
设计缺陷
制造工艺 流程缺陷
维修保养, 使用缺陷
作业场所 环境缺陷
根据飞行员反应,故 障部位为水平安定面 出现故障被卡住。
物的事件链分析:
1. 打捞上来的螺旋顶杆发现螺母从套 扣里松脱了,它是自己脱落的。 2. 螺旋顶杆上缠着卷曲的线,螺纹不 见了,发现润滑油或油脂。
说明平时零件维修保养不到位。经过调查 发现: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为了控制成本, 扩大维修间隔,维修间隔时间延长到以前 的4倍。从以前的600飞行时间延长到2500 多小时。
物的事件链推理
→ 设计缺陷,MD-80系列飞机设计本身 就存在瑕疵,没有安装水平安定翼拉杆 的备用系统,因此当现有的设备出现故 障时,事故就已无法避免。 →制造工艺流程缺陷,在制造伸缩螺杆 时因现有技术的限制,并不能保证仅有 的这一根螺杆和一个螺帽能够完全不出 故障。
3,导致飞行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仅能凭个人经验来解决问 题。
4,因此当某些偶然因素引发问题时飞行人员往往不能妥善 解决甚至完全不能处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轨迹交叉理论分析

轨迹交叉理论分析

轨迹交叉理论分析国航“4·15”空难轨迹交叉理论是一种从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出发研究事故致因的理论。

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下面为运用轨迹交叉理论对国航“4·15”空难进行分析的内容:事故:2002年4月15日上午北京时间10点25分,国航CA129航班在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附近撞山坠毁。

机上共有166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仅有39人生还。

致害物:雨、雾。

起因物:恶劣的天气。

不安全状态:1)当地由于火山的缘故天气变化较大,且容易出现大雾云雨天气,造成能见度降低,直接影响飞行员的目视分辨地面地形和跑道视程的能力;2)编号为B-2552的波音767飞机(即国航CA129航班)于1985年投入使用,飞机比较陈旧。

一位曾经乘坐过该飞机的机务人员称“飞机老得不能再老了”;3)釜山机场“净空条件”不友好,即机场附近地形并非平原;4)当时釜山机场天气恶劣,不符合波音767飞机反向着陆条件。

受害人:乘坐该飞机的乘客及机组人员,空难伤亡人员的家属。

肇事人:管制员、机组人员。

不安全行为:1.管制员盲目指挥1)航班起飞前两个小时,北京机场空中交通服务室就发出767机型的飞行计划,但釜山机场管制员一直到飞机欲降落时,仍一再向机组询问是什么机型。

这是造成指挥错误的根本原因。

2)航班起飞前两个小时,北京机场空中交通服务室就发出767机型的飞行计划,但釜山机场管制员一直到飞机欲降落时,仍一再向机组询问是什么机型。

中石化事故轨迹交叉论

中石化事故轨迹交叉论

事故轨迹交叉论是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互作用的事故致因理论。

该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的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基本思想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从事故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在事故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空,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空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时,将在此时空点发生事故。

如图所示:★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几个方面而产生:①生理、先天身心缺陷;②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③后天的心理缺陷;④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⑤行为失误。

★物的因素运动轨迹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①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等;②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③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④使用上的缺陷;⑤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其①→②→③→④→⑤的方向顺序进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也按其①→②→③→④→⑤的方向进行。

人、物两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就是发生伤亡事故“时空”,也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理论启示★轨迹交叉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完全状态同时空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若是排除了机械设备或处理危险物质过程中的隐患,消除了人为失误,则事故系列的连锁中断,两系列运动轨迹不能相交,危险就不会出现,即可达到安全生产。

★安全装置,特别是失效安全系统的作用就是“砍断”物的连锁系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283
轨迹交叉理论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轨迹交叉理论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完善,人们对人和物两种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技术进步的同时,生产装置、生产条件不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人的因素研究的深入,能够正确地区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约翰逊(W.g.jonson)认为,判断到底是不安全行为还是不安全状态,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取决于他认识问题的深刻程度。

许多人由于缺乏有关失误方面的知识,把由于人失误造成的不安全状态看作是不安全行为。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安全状态,并且不安全状态对事故发生作用更大些。

斯奇巴(Skiba)提出,生产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两种因素都对事故的发生有影响,并且机械设备的危险状态对事故的发生作用更大些,只有当两种因素同时出现,才能发生事故。

上述理论被称为轨迹交叉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按造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
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从事故发展运动
的角度,这样的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
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几个方面而产生:
⑴生理、先天身心缺陷;
⑵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
⑶后天的心理缺陷;
⑷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
⑸行为失误。

2、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
⑴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采矿方法不适应矿床围岩性质等;
⑵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
⑶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
⑷使用上的缺陷;
⑸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其⑴→⑵→⑶→⑷→⑸的方向顺序进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其⑴→⑵→⑶→⑷→⑸的方向进行。

人、物两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就是发生伤亡事故“时空”,也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情况下人与物又互为因果。

例如,有时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促进了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展或导致新的不安全状态出现。

因而,实际的事故并非简单地按照上述的人、物两条轨迹进行,而是呈现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

若设法排除机械设备或处理危险物质过程中的隐患或者消除人为失误和不安全行为,使两事件链连锁中断,则两系列运动轨迹不能相交,危险就不能出现,就可避免事故发生。

对人的因素而言,强调工种考核,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从生理、心理和操作管理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就等于砍断了事故产生的人的因素轨迹。

但是,对自由度很大且身心性格气质差异较大的人是难以控制的,偶然失误很难避免。

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或者机械设备缺乏维护检修以及安全装置不完备,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是砍断物的事件链,提倡采用可靠性高、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大力推广保险系统、防护系统和信号系统及高度自动化和遥控装置。

这样,即使人为失误,构成人的因素⑴→⑸系列,也会因安全闭锁等可靠性高的安全系统的作用,控制住物的因素⑴→⑸系列的发展,可完全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一些领导和管理人员总是错误地把一切伤亡事故归咎于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实际上,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由于教育培训不足等管理欠缺造成的。

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上,即消除“起因物”,当然就不会出现“施害物”,“砍断”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使人与物的轨迹不相交叉,事故即可避免。

实践证明,消除生产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