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葸.
(xǐ) 陈亢.(kàn ɡ) 笃.(dǔ)于亲 慎.
(shèn)于言 谨.(jǐn)而信 出则弟.
(tì) 趋.
(qū)而过庭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知”,通“智”,聪明)
(3)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亡”,通“无”)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易⎩⎨⎧
贤贤易.色(不以为意、轻视,动词)故以羊易.
之也(换、交换,动词)缙绅而能不易.志者(改变、变更,动词)岂取之易.
而守之难乎(容易,形容词) (2)好⎩⎪⎨⎪⎧好.仁不好学(喜欢,动词)秦氏有好.女(容貌美,形容词)好.雨知时节(善,与“坏”相对,形容词)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友好、友爱, 形容词)青春作伴好.还乡(方便、便于,副词)
(3)正⎩⎪⎨⎪⎧就有道而正.焉(匡正、改正,动词)以欹为美,正.则无景(端正、不偏斜,形容词)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纠正, 动词)
方正.之不容也(正直、公正,形容词)六合正.
相应(正好、恰好,副词) (4)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指古代的文献,名词)小人过则文.(掩饰,动词)择文.理密者用之(花纹,名词)则修文.德以来之(文化、文学,名词)文.武并用(非军事非武力的措施、本领等, 名词)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文字,名词)衡少善属文.
(文章,名词)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恭而无礼..
则劳 古义:不用礼来节制
今义:指不讲礼节
(2)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
也 古义:学习的人
今义:指某一方面学识渊博的人
(3)弟子..
入则孝,出则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徒弟
(4)困而学之,又其次..
也 古义:再差一等
今义:指第二的
(5)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
古义:独自站着
今义:指不依靠他人
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厚的人)
(2)勇而无礼.则乱(名词用作动词,用礼来节制)
(3)故旧
..不遗(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友)
(4)贤贤
..易色(前一个“贤”,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崇尚。后一个“贤”,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
(5)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不偏爱)
(6)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7)其蔽也乱.(形容词作动词,作乱)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生而知之者,上也。 (判断句)
译文: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是上等人。
(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状语后置)
译文: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
(3)敏于事而慎于言。 (状语后置)
译文:做事勤勉而言谈谨慎。
(4)学《诗》乎? (省略句)
译文:(你)学习《诗经》了吗?
[整体·感知]
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展开,既阐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把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重要标准。孔子的思想是十分富有启发意义的。
[文脉·梳理]
好仁不好学,其
蔽也愚⎩
⎨
⎧
⎭
⎬
⎫
(1~3节):强调“好学”的重要性
(4~7节):具体阐述“好学”的内容
(8~11节):叙述“好学”的具体表现
君子好学重在学礼
[文本·层析]
1.如何理解孔子所理解的“学”的含义。
【答案】孔子所说的“学”有特殊的含义——不只是指学习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指人格修养。这一点,对比第四则、第五则选文就可以知道(这里“学”完全是就修身而言的,而“不好学”的弊端跟“无礼”的弊端则完全一致)。“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两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互相包含:学礼的立足点和归宿是修身,因此修身可以包括在学礼当中;修身的根本标准或规范是礼,因此学礼可以包括在修身当中。“不学《礼》,无以立”一句话,简洁地显示了学礼和修身的高度同一性。孔子说,那些不追求吃喝、不追求安适、做事勤勉而言语谨慎、能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君子,才能算得上是好学之士;还说自己只知道一个好学的弟子,就是颜回,他“不迁怒,不贰过”。这几处“好学”,都是就品行修养而言的。子夏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他以“好学”推许人,也完全是着眼于修养德行。总而言之,完善品德修养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
孔子关于学习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拿现代教育观念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有明显的不足,但是也有不可抹杀的长处。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2.孔子把人分为四个等级,根据选文来看,他把自己归为哪一个等级?
【答案】 在孔子所分的四个等级中,孔子把自己归为第二个等级,即“学而知之者”,因为他说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孔子所讲“六言”“六蔽”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孔子对弟子所讲的“六言”“六蔽”其实是告诉弟子好学的重要性:就算你有千百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如果不好学也会有千百种的人生缺陷。
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教育上的什么特点?
【答案】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1.孔子曰:“生 而知 之者,
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
上 也;学 而知之者, 次 也; 困 而
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而
学 之,又 其 次也; 困 而不学, 民
去学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难而不学习,这种人
斯为下 矣!”就是下等的了!”⎣⎢⎢⎡⎦⎥⎥⎤困:遇到困难。斯:代词,这。下:下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