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记金华的双龙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1
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
森郁”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
教学难点:读文理文
教学创新点: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全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朗读1-3段,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用“似乎调子”一词反馈倾听的情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8,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3.请1-2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
浙zhè桐tóng 簇cù
浓nóng 臀tún 稍shāo
额é擦cā蜿wān
蜒yán 乳rǔ据jù
源yuán
4.运用反复手法,训练进步生根据拼音识字。
5.组织小组开火车赛读重要词语,检查识字状况,在反馈中纠错并反复纠读。
浙江油桐拥挤
孔隙仰卧臀部
稍微额角擦伤
蜿蜒依据石钟乳
突兀森郁
6.要求学生标画重要词语之后,训练两位学生逐次朗读课文1-3::(1)看是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教师注意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反馈预习情况,组织学生查字典标注。(2)弄清1-3写了什么,品析写溪流的句子:修辞、用词特点、音韵节奏、衬托心情。
7.教师过渡:作者先写沿途所见的景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愉快;接下来依次写了什么?学生默读全文4-8,思考问题。
8.学生教师指导和课件的帮助下,整体把握并反复表述课文的要内容:作者先写沿途所见的景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愉快。接下来,作者依次写了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和内洞。文章是按游览顺序写的。
9.教师小结:(1)利用课件指导写字:簇臀额擦蜿蜒乳据;学生对照课后的格子注音、临写。(2)组词练习:
浙()稍()蜒()
渐()梢()蜓()
教学后记:
组合信息,创设情景,突破难点,读到文字的里边去我一直都认为,教《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要使学生从描写溪流的句子中体会出一点儿什么,是有难度的。今天在课堂上操作了一下,也不成功,学生难以说出个所以然来。问题出在哪里呢?可能是时代背景补充得不够吧。但是,文章的时代背景很难搜寻到,因为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怎么办呢?我想还是应该从解析文本本身的信息入手!整个过程大约可以这样设计:
师: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1-3自然段。
[生二人朗读文章1-3自然段]
师[评价朗读之后]:从第2自然段起,作者依次写了沿途所见的各种景物,不知道同学们留意了没有,究竟有哪些景物呢?
生:映山红。
师:你给同学们读一读具体描写映山红的句子。
生: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师:还有别的景物吗?
生:还有油桐!
师:对了!它也正在开花!还有吗?
生:沙土!
师:这沙土的颜色很特别,是——
生:粉红色。
师:满山的映山红、一簇簇的油桐和粉红的沙土参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师:明艳抢眼,风光大好啊!咱们把这句读好,边读边想象一下这样的景象。
生:粉红色的山……
师:这种景象美不美啊?
生:美!
师:下面还有更美的景象,是什么?
生:溪流。
师:把写溪流的句子读一读。
师:溪流之美,美在它时而宽,时而——
生:窄!
师:溪流之美,美在它时而缓,时而——
生:急!
师:刚才咱们说两对反义词,写出的是溪流的形态变化之美,咱们读的时候一定要有所对比,把这种变化给读出来!
生齐读!
师: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听起来好像是在——
生:唱歌!
师:在作者的耳朵里,溪流的声音竟然像是优美的歌声了,这说明作者游览
的时候心情——
生:愉快!
师:把这种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生:……
师:读文章,一定要读到文字的里边去,不能读皮——前面这三个自然段,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烘托作者自己的心情!
如果照此设计的话,我们就抓住了写景这条主线,把所有的写景的信息组合到一起了!写明艳花色、山色的一组信息,已经给学生呈现出了一派让人心情舒畅的大好风光,有了这个前提,后面的溪流之景所包含的深意,经过教师恰当的引导,学生应该是不难体会到了。
○2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学习课文的表达,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感受溶洞的奇观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序化的表达与具体的表达
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简单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先生早年所写的这篇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屏幕上有一些词和词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2.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如果让你把这些词语连成一段话,你会怎么说?3.学生表述,教师引导学生序化表达,反复训练。
4.学生在课件的提示下,流畅地表达:作者先写沿途所见的景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愉快。接下来,作者依次写了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和内洞。文章是按游览顺序写的。
5.教师演示课件讲述:很显然,金华的双龙洞,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外洞,二是孔隙,三是内洞,外洞和内洞通过孔隙连通。这三个部分,各有特点。
我们依次来看一看。请一位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外洞,有什么特点?
6.学生个人朗读第4自然段,教师:(1)纠读;(2)引导缩减语义,概括特点;
(3)引导联系文本,伸展语义,点出方法:打比方、列数字。(4)组织齐读。
7.教师过渡:外洞宽,孔隙却很——窄。仔细听老师读第5自然段,你感觉到窄了吗?
8.学生表述,伸展语义,感受具体的表达,训练学生思维(以船小突出窄,以绳子拉船进洞突出窄,以船速之慢突出窄,以贴字突出窄,以自我感受突出窄),教师要择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与思维:(1)为什么只能用绳子慢慢拉船?(2)“贴”用得好不好?(3)指导学生朗读“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反馈是否明白了这一段无处不是在体现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