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

合集下载

论张爱玲英译汉作品的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英译汉作品的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英译汉作品的翻译策略王坤【摘要】The translation talent of Eileen Chang is unique in Chinese literature.This paper analyzes h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from three aspects,in order to provide a supplement to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Eileen Chang.%张爱玲的翻译才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异数。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张爱玲对归化与异化策略的运用,旨在对张爱玲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期刊名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7)007【总页数】2页(P14-15)【关键词】张爱玲;翻译;归化;异化【作者】王坤【作者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一般说来,译者对翻译与创作的调和及对翻译主体的调和经常是一种比较隐性、自发的过程,然而,对翻译策略的调和则会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自觉,因为对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调和,直接决定着具体翻译方法,从而直接作用于译作的面貌。

对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而言,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出于对政治、文化、诗学、翻译目的等不同原因的考虑,译者必须就翻译策略作出自己的选择。

归化的翻译策略在我国文学翻译中长期占主导地位。

然而,在张爱玲的英译汉翻译作品中,较早体现出了对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并举和灵活应用。

张爱玲在语篇和句子翻译层面对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并举,主要体现在对流水句和欧化句的共同运用中。

流水句是最能体现汉语特征的句型之一。

流水句表面看来虚实相间、自由松弛,其构造本质则是按逻辑事理进行铺排的,以“话题 +评论”为格局,不同于英语的“主语+谓语”构架。

“男性美”和“女性美”的调和--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研究

“男性美”和“女性美”的调和--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研究

收稿日期:2014-04-24作者简介:刘爱兰(1977-),女,湖南攸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研究。

“男性美”和“女性美”的调和———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研究刘爱兰(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广州511370) 摘 要:作为一个擅长描写女性角色的女性作家,张爱玲翻译海明威彰显男性气质的作品《老人与海》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女性美”和“男性美”奇妙碰撞的过程。

译本中张爱玲对老人与大海、乌龟、鱼、鲨鱼关系的诠释,很好地展示了老人复杂、丰富的人生和情感世界,体现了老人“壮烈”背后的“苍凉”,“飞扬”背后的“安稳”。

在表现老人勇敢、坚毅的同时,也挖掘了老人安静、温存、孤独、内疚、怀疑、服输的内心世界。

张爱玲对老人的诠释是老人人生和情感世界“飞扬”的一面和“安稳”一面的调和,也暗合了她的创作标准———好的作品应该有男性美和女性美的调和。

关键词:张爱玲;《老人与海》;男性美;女性美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 639X(2014)04 0099 05 作为作家,张爱玲一直都没有间断过翻译,尤其是移居香港和美国后,因为各种原因,她积极参与了语际、语内、自译等不同形式的翻译活动,翻译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电影等各种题材。

代表作有《老人与海》、《爱默生文选》、《美国诗选》(合译)、《海上花列传》(国语版和英文版),自译作品有《秧歌》、《怨女》、《金锁记》、《赤地之恋》。

应该说张爱玲的翻译活动是丰富的,也是她文学才华和文学创造性的一部分。

然而与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和影响相比,她的翻译成就在海内外学术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

学者陈子善也指出学术界对张爱玲翻译成就的介绍和研究非常薄弱,并在《文汇报·笔会》中特别呼吁关注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和其初版本序。

[1]3事实上,张爱玲在海明威发表《老人与海》的同年底就受聘于美国驻香港新闻处,开始小说的翻译工作,并于两年后出版,应该说张爱玲是中国第一个翻译《老人与海》的译者。

张爱玲译_老人与海_的特色研究

张爱玲译_老人与海_的特色研究

2009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0269学号:51061700018季束峰忿犬带张爱玲译《老人与海》的特色研究—以海观、吴劳译本为参照院系: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硕士研究生:张韬2009年5月完成2009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0269学号:51061700018季束峰忿尺李张爱玲译《老人与海》的特色研究—以海观、吴劳译本为参照系:对外汉语系业: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院研究指导教师:硕士研究生:2009年5月完成 MAThesisof2009 UniversityCode:10269StudentNumber:51061700018CH1NANORMALUNIVERSITYAstudyonthecharacteristicsofEileenChang’stranslation0fl’ heOld几 ranandtheSea— ComParingtoHaiGuanandWuLao’stranslationasarefereneeCollegeMajorOrientation:SuPervisor:APPlicant:Zhan21’aoMay, 2009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鲜革塑脚“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了;‘名‘师签‘:降“昨日期哪·辛日期张韬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姓名名职称称单位位备注注张张春柏柏教授、博导导华东师大外语学院院主席席潘潘文国国教授、博导导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院院刘刘乃银银教授、博导导华东师大外语学院院院傅傅惠生生教授、博导导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院院查查明建建教授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摘要近几年,张爱玲的译者身份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可是目前对张爱玲的翻译研究尚显薄弱,多集中于张爱玲翻译生涯的梳理与总结,或是聚焦于张爱玲独特的自译与语内翻译现象的描写,对张爱玲的美国文学中译作品未见有细致深入的研究。

《金锁记》女性主义研究的文献综述[权威资料]

《金锁记》女性主义研究的文献综述[权威资料]

《金锁记》女性主义研究的文献综述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主人公曹七巧在欲望的压迫下,形成了病态的性格,葬送儿女的幸福。

在其中展现了女人薄暮西山的凄楚和遗憾,表达了深刻的女性主义思想。

本文试图对目前国内关于《金锁记》女性主义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推进当前的研究。

【关键词】金锁记,女性主义一、研究背景:《金锁记》是张爱玲1943年所作小说。

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像疯子一样被折磨了30年,在欲望的压迫下,形成了病态的性格,葬送儿女的幸福。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而关于《金锁记》中女性主义观点的研究还较为缺乏,通过CNKI中的“高级检索”主题检索,采用关键词“金锁记”和“女性主义”,获得有效文献51篇。

文献的年度分布较为平均,没有研究特别突出的年份。

本文试图对目前国内关于《金锁记》女性主义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推进当前的研究。

二.研究角度(一)中国文学对比。

在51篇文献中,从中国文学对比研究的角度来研究张爱玲的《金锁记》的女性主义的有10篇文献。

且这10篇文献大部分都是从张爱玲与王安忆、卫慧的对比上,来看中国尤其是中国上海地区女性意识的变化。

《从女性主义角度比较张爱玲、王安忆的小说》(罗毅霞,2006)中认为张爱玲用其近乎冷漠的笔触,揭示了她们为谋生而成家的无奈而真实的可悲处境及奴性本质,勾画出男权社会的女奴群像。

王安忆身处90年代的大上海,关注着上海边缘女性的生存际遇和精神世界,展现了上海女人的精明能干和坚韧不拔。

与之不同,《两种视角审视―比较》(周芳云,2008)则认为张爱玲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揭示了封建伦理和金钱交织下的惨无人道,王安忆则认同女奴身份的文化立场,消解了悲剧的残酷性。

(二)中外文学对比。

在51篇文献中,有13篇是从中外文学对比的角度分析《金锁记》中的女性主义。

走出源语言的“文化困境”——林语堂与张爱玲的翻译策略比较

走出源语言的“文化困境”——林语堂与张爱玲的翻译策略比较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走出源语言的“文化困境”——林语堂与张爱玲的翻译策略比较单原 浙江树人大学摘 要:中华文化外译是中国大国崛起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克服“文化困境”,摆脱在目的语中的“水土不服”,让中国文化“通达”西方读者更为顺畅,扩大译介受众、提升译介效果,是新时代译者的使命。

作者选取林语堂和张爱玲——二十世纪中国两位著名的双语作家兼翻译家为例,以异于传统“归化”“异化”的分析角度,解析文化外译中翻译策略的得失权衡、翻译理念,提出以文化补偿摆脱“文化困境”的“多元调和”宗旨。

关键词:中国文学外译;林语堂;张爱玲;多元调和;文化补偿[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32-02一、中国文学外译的翻译策略中国文学外译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而翻译作为跨语交际活动,又必然集中体现了在一国语言翻译为另一国语言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文化困境。

“反映的是不同民族文化在翻译中如何碰撞、转换、交流和接受的问题”。

[1]传统的分析中国文化因素的两种手法,以源语文化为认同的“异化”原则和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归化”原则不足以解释译者在处理“文化困境”时面对的复杂情况。

二十世纪作为中国文化外译先驱的两位双语作家和翻译家——林语堂和张爱玲,前者各种英文著作及译作共三十二部,在西方的文化译介地位至今无法撼动;而后者的自译作品努力用英文把那凝结着人情世故的中国故事再一次作细腻的述说。

[2]他们在面对“文化困境”时采取的“多元调和”的翻译策略,以及“文化补偿”的翻译理念,是现代翻译工作者非常珍贵的研究案例。

二、“译中有作,作中有译”——宏观“多元调和”策略张爱玲的《金锁记》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故其自译《金锁记》时(曾译名有Pink Tears、The Rouge of the North 和The Golden Cangue等),对原作品在叙事策略、情节编排、人物刻画等方面都作了较大幅度的增删,译文文本呈现出“亦作亦译”的特色。

海内外对张爱玲的翻译的研究——现状、问题和思考

海内外对张爱玲的翻译的研究——现状、问题和思考

海内外对张爱玲的翻译的研究——现状、问题和思考王晓莺【摘要】长期以来,张爱玲的译者身份为其文名所掩;海内外学界对张爱玲的翻译也经历一个迂回的过程.文章从张爱玲的翻译语言与策略、译作的考掘、对张爱玲翻译的理论解读及其语料库研究概述了海内外学术界对张爱玲的翻译的研究现状,认为其中存在三个问题.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并对此进行三个方面的思考:首先,笔者认为研究者应秉持中立客观的研究态度;其次,笔者认为应把张爱玲翻译因缘置于翻译文化史的大视野下分析,思考现有翻译议题与研究方法,给予当今翻译研究以有益启示;最后,笔者认为张爱玲的翻译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翻译资源,尤其可供我们进行理论提炼与转化.【期刊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6页(P131-136)【关键词】海内外研究;张爱玲的翻译;现状;倾向;思考【作者】王晓莺【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一、引言译者是现代作家张爱玲的另一重要文化身份,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张爱玲译者身份长期处于学界的研究视域之外,并不为人所知。

1970年代之前,国内外学界没有任何提及张爱玲翻译的研究,1970年代以后,美国汉学界部分现代文学研究开始留意到她的翻译,但该类研究成果比较分散。

真正着力于张爱玲翻译的研究始于2000年之后的国内学术界。

2000年之前,国内学界没有任何提及张爱玲翻译的研究。

从2000年开始,国内研究界开始关注张爱玲的翻译,从最早提及此议题的论文(刘唯荣,2001)开始,张爱玲的译者身份逐渐为国内学界所知。

2010年前后到现今,张爱玲的翻译成为国内翻译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此时出现了大量论述张爱玲翻译的论著和论文。

可以说,国内外学界对张爱玲的翻译的研究经历一个迂回、由边缘渐进中心的过程。

笔者认为,国内外学界对张爱玲翻译的研究折射出当今翻译研究的发展轨迹和倾向,涉及现代翻译史的书写、翻译理论的边界、翻译研究的新课题等重要议题。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作品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作品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作品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作品研究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批评界引起广泛关注,而且也受到了国际间的高度评价。

然而,在她的成名之后,她自己选择了自我翻译自己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自己作品的翻译工作。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张爱玲的自译作品,探究她为何选择自我翻译,以及自我翻译对她自己的作品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贡献。

一、自我翻译的动机张爱玲自我翻译的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爱玲的语言背景和生活经历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文化背景复杂多样的家庭,其父母均受过西方教育,她自己也在年轻时期移居美国,接受了广阔的文化熏陶。

这样的背景使得张爱玲拥有了独特的文化视角,同时也给她带来了语言上的困扰。

在她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她对词汇的重视和塑造力的追求,这也是她自我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

她希望在翻译中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尽可能地保存原作的美感和完整性。

2. 翻译市场和读者的考虑张爱玲是一名专业的作者和翻译家,她非常了解翻译市场的需求和读者的口味。

她自我翻译的一个动机就是希望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并获得更好的市场反馈。

同时她也知道,自己翻译自己的作品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可以在保证原作精神的前提下对作品进行改编和改写。

3.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张爱玲并没有直接谈论女性主义的话题。

然而,在她的作品中,女性的角色和地位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自我翻译可以使她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写作和表达,也可以是她对女性主义意识的一种表达和探寻。

二、自我翻译的影响张爱玲的自我翻译对于她自己的作品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翻译形式的创新张爱玲的自我翻译不仅是在内容上进行了尽可能的还原和重构,还对翻译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她尝试将原作的语言特点和美感完整地保留下来,并将原著的节奏和情感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张爱玲《金锁记》译本中的语言杂合研究

张爱玲《金锁记》译本中的语言杂合研究

张爱玲《金锁记》译本中的语言杂合研究一、引言《金锁记》被誉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中篇小说”,“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作者张爱玲将其译成英文,该译文被收录在《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于1971 年付梓出版。

张游走于通俗与先锋、古典与现代之间,将西方现代思想及写作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学完美融合,因此,她的文学创作和译作均呈现出较高杂合度的特点。

巴赫金认为:“杂合是单个语句界限之内、语句的范围之内两种社会语言的混合,两种被时代、社会差别或其他因素分开的不同的语言意识之间的混合。

”(韩子满,2002)杂合包括文化杂合、语言杂合和文学杂合三个方面,本文将重点放在译本中的语言杂合的系统研究上。

二、语言杂合语言杂合是指当译文保留了原文中的一些词汇、句法和语法特征,而这些特征并不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或者是原文中的一些外语单词或句子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移植到译文中来。

就汉英翻译而言,语言杂合是指译文包含在西方读者看来是“不合文法”的无主句、并列结构、拼音等显着的中文特征。

(一)无主句无主句又称绝对句,通常由非名词性短语加上特定语调构成,属于结构不完整的非主谓句类型之一。

此类结构或者一开始就不存在主语,或者隐含了某一相对模糊的主语(刘全福,2011)。

英语是主语显着性语言,重视形合、句子形式以及通过形式实现语意功能。

一个英语句子就是一个包含主语和谓语的语言单位。

祈使句及部分感叹句除外,主语之于英语句子是不可或缺的(ibid)。

汉语是主题显着性语言,汉语重意合以及观点和事件的逻辑顺序。

汉语的主语可以由各种词性的词、短语或句子充当,并且可以是隐形的甚至缺失。

为了遵循目标语的语言规范,汉英翻译时,译者通常采用增补主语或者译为被动结构的方法来处理汉语的无主句。

《金》原文中存在大量的无主句,尤其是在人物对话中(英语口语中也存在无主句现象,但出现频率要低得多。

)与一般译者不同,张在自译本中大量保留了汉语中的无主句。

例如:(1)“……也没见你这样的轻骨头!……一转眼就不见你的人了。

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特色研究

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特色研究
语言简练,表达力强 修辞手法丰富多样 语言质朴自然,贴近生活 语言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的 文学价值
第四章
主题呈现与传达
忠实原文,保留原作风格 语言优美,表达生动 刻画人物细腻,情感丰富 主题深刻,引人深思
人物塑造与表现
张爱玲在译本中注重人物性格的刻 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人物的 内心世界。
张爱玲的译本在传播过程中,对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积 极作用。
张爱玲的译本不仅传达了原作的精神内涵,还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的 读者反馈
第五章
读者对译本的接受程度
读者对译本的总体评价 读者对译本中语言风格的评价 读者对译本中文化内涵的接受程度 读者对译本中人物形象的接受程度
语言风格独特,具有张爱 玲特色
修辞手法与效果
比喻:张爱玲运用丰富的比喻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特征,增强语言的感染 力。 排比:运用排比句式,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气势,使表达更加有力。
夸张:通过夸张手法,强调事物的特点,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想象。
语言风格与特色
汇报人:XX
张爱玲的译本在中文语境下成功地传达了原著的精神内涵和文学价值,成为中文读者 的重要读本。
张爱玲的译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原著的忠实传达上,还体现在 她自身的文学造诣和影响力上。
张爱玲的译本对于推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
张爱玲翻译思想对后世译者的启示和影响
06 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的学术研究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张爱玲的翻译生涯与《老人 与海》

适应与选择:张爱玲文学作品自译研究

适应与选择:张爱玲文学作品自译研究

适应与选择:张爱玲文学作品自译研究余荣琦【摘要】张爱玲不仅是作家,也是中国翻译史上少有的自译者之一.通过对张爱玲自译行为和自译作品的分析,发现张爱玲在自译身份、目标读者和自我能力方面进行了选择性适应.同时,张爱玲也在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方面进行了适应性选择.为了实现自译作品的\"生存\"和\"长存\",张爱玲采取了不用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27)002【总页数】5页(P100-104)【关键词】适应与选择;张爱玲;自译;三维转换【作者】余荣琦【作者单位】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巢湖 2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2一、生态翻译学理论概述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全新翻译研究理论,他认为,“生态翻译学是利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对翻译行为进行研究,或者是从生态学角度对翻译开展研究。

”[1]11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不断适应和选择的过程,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选择性适应制约翻译行为的生态因素,然后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主观上的选择,通过适应性选择来实现翻译目的。

其核心观点有“译者中心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环境因素”以及“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等。

与以往翻译研究不同,胡庚申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

翻译,正是译者对众多的翻译生态环境因素进行调配而获得的最终结果”[2]207。

本文将通过对张爱玲自译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探讨其自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因素的选择与适应,重点分析其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基础上,如何在自译过程中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

二、张爱玲自译的选择性适应(一) 张爱玲自译身份的选择性适应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作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居于翻译行为的“中心地位”。

当然这并不否认作者对源语文本的所有权,而是强调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调配所有因素从而实现理想的翻译目的[2]230。

浅谈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的翻译风格

浅谈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的翻译风格

ywjszxk@翻译风格不仅是作者本人主观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其对本国文化元素的深刻理解、读者认知水平的再思考,因而不管哪种类型的译文,都与作者自身有直接的关联性。

本文针对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的翻译展开研究,从生态学视角,基于译者中心,选择适当的翻译理念,着重对译文内容作出详细解析,以此凸显出张爱玲独具特色的翻译风格,促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张爱玲及其作品内涵。

一、翻译理念1.译者中心文学翻译中译文问题之所以频频出现,重要原因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是沿着原作者的思路前行,而没有融入个人的主观思想与看法,因而其翻译的译文仅仅是原创作者主观思想的再现。

而当前文学界所追求的,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升华,即在尊重原作者本意的基础上以译者为中心,融入与之相对应的目的语文化元素,从而使译文通俗易懂,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因此,根据中外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张爱玲在对其作品《金锁记》的自译过程中极为注重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

例如在译文题目的翻译上,如果是欧美学者翻译,则会有以下几种:The golden lock,The story of golden lock,The story of a Golden Lock。

但说到对小说内容的把握,相信没有任何人能比张爱玲更深刻,所以为了避免欧美学者误读或误解自己的作品,张爱玲选择自译,并将小说题目确定为“The Golden Cangue”。

可见,译者中心是张爱玲在翻译《金锁记》及其他文学作品时秉承的重要翻译理念,也是其形成独树一帜文学风格的主要成因。

2.选择与适应张爱玲选择使用的翻译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对西方文化元素的适应与选择。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语言讲究含蓄蕴藉。

在文学作品中常以绚丽多姿、言简意赅的成语表达内容。

比如对于成语“鸡犬不宁”,如果采取直译,则为“even fowls and dogs are not left in peace”。

简论张爱玲的翻译作品特色

简论张爱玲的翻译作品特色
鱼 , 许 多小 鲨又立 刻 前来 抢夺 他 的战 利 品 , 一一 但 他 地杀 死它 们 , 最 后 , 鱼 仍 难 逃 被 吃 光 的 命 运 , 到 大 最 终 , 人 精 疲 力 竭 地 拖 着 一 副 鱼 骨 头 回 到 了 家 乡。 老 这 部 小说 表 现 了一 种 奋 斗 的 人 生 观 , 使 面 对 的是 即 不可征服的大 自然 , 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 神上 的胜利 。 张爱 玲对 中外 文 学作 品有 着 独特 的不 易 为 常人 理解 的欣 赏 品位 , 说 中所 传 达 的意 义 和 精髓 , 张 小 与 爱玲 所 特 有 的苍 凉 的 审美 色彩 不 谋 而 合 , 引起 了她 强烈 的共 鸣 。它深 受 张 爱 玲 的 喜爱 , 译 工 作 也 变 翻
J 12 1 u. 01
简论张爱玲 的翻译作 品特 色
梁 涛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 院 外语学 院 , 吉林 长春 10 5 ) 3 0 2
[ 摘
要】 张爱玲 的翻译作 品《 老人 与海》 海上花 》 明地体 现 出了她 的翻译特 色 : 东西方 文化 的 和《 鲜 在
交融与杂合 中, 既保持原著 的风格 , 又侧重于读者 的文化心理 , 使读者易于接受 。
直被 忽视 , 很少 有 人去研 究 , 不但 能 翻译 小说 和散 她
《 老人与海》 讲述 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渔夫 , 一 连八 十 四天 没 有 捕 到 一 条 鱼 , 八 十 五 天捕 到 了一 第 条大鱼 , 但是大鱼把他拖人海 中, 他在 没有水 、 没有 食物 、 没有 武 器 、 有 助 手 的情 况 下 , 于 杀 死 了 大 没 终
Ab t a t T e ta s t n wok fE l e h n s r c : h n l i r s o i n Z a g.” h l n a d t e s a a d ” h i g r a o e T e o d ma n h e ” n T eSn — s n i so h n h i o g gr f a g a ”,r ma k b y r f c e r n lt n f au e :i h o re o o l S e r a l el t rt sai e t r s n t e c u s fc mmu i e h a o n-

从异化翻译理论视角探究张爱玲自译作品中的文化情结

从异化翻译理论视角探究张爱玲自译作品中的文化情结

从异化翻译理论视角探究张爱玲自译作品中的文化情结作者:李思杨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22年第02期摘要:张爱玲的自译作品独具特色,她一方面对其文章的部分情节加以补充或润色,以迎合当时的西方读者对中国的印象,但同时,张爱玲也通过异化翻译的手法,保留了大量含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达。

本文将以张爱玲《金锁记》的自译作品 The Golden Cangue为例,以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为视角,分析张爱玲在翻译《金锁记》时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并据此探究张爱玲在翻译《金锁记》时体现出的对中华文化情结的执着。

关键词:异化翻译;《金锁记》;自译;文化情结作者简介:李思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女作家,其作品在我国广受欢迎。

同时,张爱玲也将自己的部分作品(如《金锁记》《等》《五四遗事》等)自译为英文,并在国外出版。

张爱玲的自译作品不仅体现了张爱玲的语言风格,也显示了张爱玲在中英双语文字的转化中对于其自身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探索。

张爱玲在其自译作品中,存在着以下现象:一方面,张爱玲迎合了当时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但另一方面其又竭力保持中国语言与中国习俗的特色。

张爱玲的自译作品中存在着上述现象,是与其个人经历密不可分的。

移居美国后,一方面,张爱玲迫切地希望融入英美文化圈,改变其初入美国,略显拮据的现实处境;而在另一方面,张爱玲也结合了其作品在国内的反响,在对故土等文化符号的记忆中翻译并介绍其小说。

而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在翻译,尤其是自译的过程中,也往往体现了译者的身份认同的问题。

在自译作品中,自译者往往处于作者与译者身份不断转换的状态中。

因而在语言的处理上,体现出了在自我(译出语)与他者(译入语)之间的妥协。

张爱玲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转换中所显示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意识,既受到张爱玲个人经历的影响,也受到了其作为自译者这一角色的影响。

本文将以张爱玲的自译作品The Golden Cangue为例,以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张爱玲在自译作品中的词汇、句式等内容,尝试说明上述现象,并解释在其自译作品翻译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的开题报告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的开题报告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的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作品传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英语、法语、日语等,其中英语译本尤为畅销。

然而,伴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翻译传统、翻译理论和审美习惯,张爱玲的译本在不同文化传播背景下也有着不同的译者主体性。

翻译的本质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翻译者作为文化间的中介者和桥梁,其文化素质、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因素必然影响着译作的译出结果。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者主体性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译作的性别意识表述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呈现出的文化异化与遗失现象,同时也揭示着文化间的权力关系。

因此,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视角,研究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文旨在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参照,对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探究,具体研究目标和内容如下:1、探究张爱玲译作的性别意识表述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异化与遗失现象,了解其中的译者主体性元素。

2、对比研究从不同文化背景翻译张爱玲作品的译者在处理女性主题和性别问题方面的差异,揭示文化间的权力关系。

3、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研究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法,以张爱玲作品的英语和法语译本为主要研究材料,探究其中的性别意识表述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异化与遗失现象,深入剖析其中的译者主体性元素。

在此基础上,还将对比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者在处理女性主题和性别问题方面的差异,揭示文化间的权力关系,同时使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参考,探讨其在研究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第二章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概述,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背景和主要概念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在研究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方面的研究方法和价值。

论张爱玲英译汉作品的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英译汉作品的翻译策略
[ 关键词 ] 张爱 玲 ; 翻译 ; 归化 ; 异化 [ 中图分 类号]H 5 0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 2 2 1 )70 1 -2 0 994 (0 1 0 - 40 0
On he Tr nsa i n r t g e fEie n t a l to St a e is o l e Cha r m g ih o Chi s ng f o En ls t ne e
定着具体 翻译 方法 , 而直接作用 于译作 的面貌 。 从 对从 事文 学 翻译 的译者 而 言 , 个 问题 更 为 突 出 , 这 出 于对 政治 、 文化 、 学 、 诗 翻译 目的等 不 同原 因 的考虑 , 译 者必须 就 翻译策 略作 出 自己 的选 择 。归 化 的 翻译
了西方语言精确严谨的结构 , 使之疏通传神 , 符合汉 语读 者 的 阅读 心 理和欣 赏 习惯 。下 面 以张 爱 玲所 译 《 老人与海》 为例进行分析 :
Th s e e ha g d h sc u s o i r cin e f h n v rc n e i o r e n rh sdie to i

般 说 来 , 者 对 翻 译 与 创 作 的调 和及 对 翻译 译
有 表达 力 。张爱 玲将英 语 句子译 为汉 语 流 水 旬 打破
主 体 的调 和 经 常 是 一 种 比较 隐 性 、 自发 的 过 程 , 然 而 , 翻译 策 略 的调 和则 会更 多地 表 现 出一 种 自觉 , 对 因 为对 归 化 和 异 化 这两 种 翻译 策 略 的 调 和 , 接决 直
Absr c Th r n lto ae fEi e a g i i u n Ch n s ie au e hi p ra — t a t: e ta sain tlnto l n Ch n sun q e i i e eltr t r .T spa e n e ay e e r n lto ta e i s o o si ain a d f r in z t n fo tr e a p cs,i r e l z s h rta sain sr tg e fd me tc to n oe g ia i r m h e s e t o n od r t r v d u lme tt h t d ft e ta sain o l e a . o p o i e a s ppe n o t e su y o h r n lto fEi n Ch ng e Ke r s:r nsa in;d me tc to y wo d ta l t o o siai n;fr i nz t n o eg ia i o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张爱玲翻译文本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张爱玲翻译文本研究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西方妇女运动和民权运动的伴侣,“女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逐步走向深化。

女性学不仅将女性纳入学术研究的视野,而且从女性经验和立场出发对于既定的学说予以检视,形成了女性学的相关研究。

那女性文学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研究方向。

女性文学研究首先在欧美,继而在亚洲、拉美、非洲各国兴起。

一方面,清理女性在男性话语体系中被讲述、被再现的历史,质疑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再现的真实性,揭示男性文学将女性天使化和妖女化的二元倾向,批评既定的文学准则、教育体制。

另一方面,发掘历史上被埋没被忽略的女性作家。

他们大都有着自己的翻译主张并付诸于翻译实践。

女性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即一种基于女性躯体本能的语言符号系统来书写。

在这种新的话语体系中,女性的主体意识得以凸显。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旨在探讨女性主义翻译在翻译策略上挖掘文学翻译中的女性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而实现男女平等的政治诉求。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巴斯内特、勒菲弗尔、张伯伦和西蒙的倡导下,西方翻译理论家开始从女性主义话语理论和差异理念出发,探讨差异和翻译的不等值因素。

而在这支女性研究队伍中,女性占了大多数。

作为女性,她们从自身性别、自身视角、自身立场、自身感受来亲自阐释翻译与女性的关联。

雪莉·西蒙(Sherry Simon)、罗莉·张伯伦(Lori Chamberlain)、苏珊·罗宾涅尔·哈伍德(Susanne de Lotbiniere-Harwood)、弗洛托(Flotow)等是西方女性翻译理论的杰出代表。

在中国,对女性主义的研究大约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

女性翻译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崛起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一直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张爱玲自译作品中的变译现象——以《桂花蒸阿小悲秋》为例

张爱玲自译作品中的变译现象——以《桂花蒸阿小悲秋》为例

张爱玲自译作品中的变译现象——以《桂花蒸阿小悲秋》为例赵琰【摘要】自译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翻译,涉及到了翻译者和创作者的身份重叠.自译者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创作空间,自译作品是译者创作生命的循环.基于接受美学理论中的读者接受论,张爱玲在自译短篇小说《桂花蒸阿小悲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有意识地选择翻译策略,产生了大量的变译现象,译文虽不完全忠实原文,但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交际需要.【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22)003【总页数】5页(P124-128)【关键词】自译;读者接受理论;张爱玲;《桂花蒸阿小悲秋》;变译【作者】赵琰【作者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一)自译自译,即由作者翻译自己的作品,是翻译研究中比较复杂却不常见的现象。

绝大部分翻译学术专著或论文集的索引中都没有“自译”(self-translation)这一术语。

较详细的介绍只出现于《翻译研究词典》,其中谈到波波维奇将自译界定为“由作者将原作变成另一种语言的翻译”。

[1]国内外对自译者和自译作品的研究十分有限,国外比较著名的自译者有贝克特、纳博科夫和泰戈尔等,国内比较著名的自译者有萧乾、张爱玲、卞之琳、白先勇等。

(二)自译者和作为自译者的张爱玲自译者,即是创作者,又是翻译自己创造的作品的翻译者。

这种双重的身份必然使自译者不同于一般的译者。

在翻译界,不同译者对于同一文本,由于理解不同,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译本;而对翻译作品的优劣评判是根据是否把握了原作的意蕴,忠实于原作等。

而作为自译者,同时也是最能把握作品的原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自译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一标准的纠葛。

自译这种特殊的翻译现象,也因此减少了因为重译而离原著越来越远的弊病,它能更准确地把握原作,甚至有时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

但另一方面,自译作品中一文两作的情况很明显,因为自译者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创作空间,比一般译者更倾向于在译文中进行变动,译者的主体性在自译过程中更加突出。

张爱玲多元视野下的英美文学翻译

张爱玲多元视野下的英美文学翻译

张爱玲多元视野下的英美文学翻译
李莎莎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4(000)034
【摘要】张爱玲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同时她还是一位有着丰硕翻译成果的翻译家.她利用多元翻译视角对翻译文本、中外双语翻译、翻译与创作等角色进行全方位定位与处理,拓宽了中国传统翻译及其研究范围.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李莎莎
【作者单位】毕节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5.1
【相关文献】
1.张爱玲翻译生态环境下的英美文学翻译 [J], 孙乔;顾晓乔
2.以生为本和多元共生--对话生成视野下的英美文学理论教材 [J], 李红波
3.浅议多元系统理论下英美女性文学翻译的优势 [J], 狄东睿;
4.跨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翻译——评《英美文学与翻译实践研究》 [J], 刘海燕
5.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评《英美文学研究新视野》 [J], 刘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杨雪【摘要】:张爱玲(1920-1995)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少有的可以自由纯熟地运用双语写作与翻译,并在两种语境读者中均赢得一定声誉的作家之一。

在张爱玲研究大潮中,鲜见对其翻译作品的研究。

因此,论文以“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尝试对其翻译作品进行系统研究。

本项研究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将研究各方面作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来看待。

定性分析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对张爱玲的翻译活动及翻译作品作比较全面细致的整理和总结;二、对选取的例证进行分析来形成对译作特点的认识;三、借助相关理论,对译作特点的成因和译作接受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为了弥补定性分析的不足,充分说明问题,我们还进行定量分析,对张爱玲汉译英作品在当代英语读者中的认同度进行实证调查。

目前在国内的文学翻译作品评价研究领域,同类调查极少见。

论文除了把张爱玲以翻译名义出版的作品纳入研究范围外,还把张爱玲同一部作品的中文版和英文版都纳入研究范围。

通过张爱玲的个案,研究作家自译这一相当独特的现象,从而对翻译过程、译者角色、影响翻译行为的文本外因素等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范围。

研究发现,多元调和不仅是张爱玲的美学追求,也是她的翻译追求,体现在张爱玲翻译的各个层面,如她对翻译与创作的调和,对翻译主体的调和与对翻译策略的调和等。

多元调和的翻译艺术使其翻译呈现出多种面貌:既有忠实于原作的译作,也有译、创结合的译作;既考虑读者的接受,又不是一味迎合;关注译作的跨文化流传,却不屈从于正统的文学评判标准。

从而为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从翻译实践的角度来说,不仅提供了一些名著的优秀译本,基本上是初译本,为后人复译提供参照或超越的基础,并且,其翻译行为、翻译策略和方法都有可借鉴的部分;从翻译研究的角度而言,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在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译作是如何产生、风格如何形成以及译作接受状况的制约因素等多方面的问题。

论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范围。

第二章为“张爱玲的翻译之路”。

首先结合张爱玲的创作背景与作品,介绍了张爱玲的翻译背景和翻译作品。

接下来讨论了张爱玲翻译与创作的互动,不仅包括散文翻译和小说翻译活动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也探讨了创作对其翻译的影响。

并且,本章还着重介绍了张爱玲对于翻译的思考和主张。

由于张爱玲没有专文论述其翻译实践或翻译理论,论文通过整理张爱玲所作译者序、对译作的介绍文章、论及翻译的散文和信件、其他人的回忆文章等材料来对此进行分析。

在第三章“张爱玲与文学翻译中的多元调和”中,首先探讨了文学翻译活动中涉及的“多元”,以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分别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上的“多元”。

宏观层次上的“多元”包括社会、历史、文化、诗学、意识形态等因素;中观层次上的“多元”包括翻译性质、翻译主体、翻译目的、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等因素;微观层次上的“多元”则包括翻译单位和翻译技巧等。

并且,曾有研究者指出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有助于打破二元对立,但是“杂合”的度却难以把握,针对这一问题,论文指出,张爱玲创作和翻译的关键词“调和”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张爱玲在翻译中对“调和”的追求表现在各个层面和各种因素上,因此我们称之为“多元调和”,并将其视为杂合的理想途径。

在第四、五、六章中,论文选取了张爱玲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调和”最具代表性的方面,例如,她对创作与翻译的调和,不仅涉及中观层次,还涉及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宏观层面的各个因素;她对翻译主体和翻译策略的调和,既受制于宏观层次的因素,也导致微观层次上,她对翻译技巧、翻译单位等因素的调和。

第四章讨论了“张爱玲对翻译与创作的调和”。

在介绍中西译论中关于翻译与创作关系的有关论述之后,论文区分了张爱玲翻译作品中翻译与创作的关系,并结合例证进行了详细分析。

张爱玲对翻译与创作的调和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张爱玲译他人的作品时倾向于原著和源文化,比较“字面主义”,这时是“译中有作”;二、她翻译自己的作品时改动较多,多倾向于译入语文化,更加“自由主义”,创作的痕迹更浓,可谓“亦译亦作”;三、张爱玲作为双语作家,她还用英语(非母语)来进行关于其母语文化的叙事,可称为“作中有译”。

在第五章“张爱玲对翻译主体的调和”中,首先讨论了张爱玲对译者主体和读者主体的调和,她对读者的态度是迎合中有超拔,既赋予其中心地位,又不低估其理解力。

其次,论文讨论了张爱玲对译者主体和作者主体的调和,有两种方式,分别为情感移注和对话。

最后讨论了张爱玲的自译现象和自译过程中对翻译主体的调和。

论文认为,其自译作品中对翻译主体的调和建立在对女性关爱的基础之上,其女性主义视角使她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等化翻译”和“强化翻译”两种手段在跨文化文本中成功进行女性书写。

第六章论述了“张爱玲对翻译策略的调和”,详细讨论了英译汉作品和汉译英作品中张爱玲对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并举和灵活应用。

论文指出,英译汉作品中张爱玲对翻译策略的调和体现在三个不同层次上,即流水句与欧化句的并用、四字格与欧化词语搭配的共存、西方韵律与东方音调的交响,并分别以《老人与海》、《睡谷故事》和对爱默森、梭罗诗歌的翻译为例。

论文将张爱玲英译汉作品中对翻译策略的调和分五个方面进行阐释:人名称谓翻译、颜色词翻译、拟声词与元语言翻译、习语翻译和意象翻译。

可以看出,张爱玲除了在意象翻译方面明显以异化策略为主之外,其他方面都是在异化与归化之间不断进行尝试和调和,力求达到既能在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又“多给他们一点别的”。

第七章为“当代英语读者对张爱玲译作认同度的实证调查”。

为了对张爱玲的翻译能力和译作的读者接受状况有更真实、更准确地了解,以及对前文的分析研究作出检验和补充,我们在英语本族语者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四十八份。

从调查结果来看,张爱玲的翻译作品得到了大多数当代读者的认可,但是读者对其评价波动幅度较大。

这极可能与张爱玲的翻译策略有关,其多元调和的翻译思想在本次调查选取的《金锁记》译文中主要体现于对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调和,并且,在该译文的某些方面,为了更好地传译文化特点和文学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异化策略的使用还略占上风,因此造成英语读者接受态度上的明显分化。

调查结果还显示,当代英语读者对异文化因素的容忍度有所提高。

第八章讨论了“场域对张爱玲翻译的影响”。

论文认为,翻译话语作为场域中的一种资本,被不同行动者所追求和争夺,以完成话语的符号权力功能和积累资本总量。

作为行动者一员的译者,既改变着场域,也被场域所改变。

译者在某一文化生产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同时还取决于其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该场域的接受状况,而后者又受到复杂的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读者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张爱玲所处的情形也是如此。

论文重点分析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译汉文学场(分别为港台及东南亚英译汉文学场、中国国内英译汉文学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汉译英文学场和当代汉译英文学场的构成,以及它们对张爱玲翻译风格和译作接受情况的影响。

论文还指出,张爱玲的惯习也对其翻译风格和译作接受产生一定影响。

第九章为论文的结论部分。

对本项研究进行回顾之后,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局限与发展空间。

本研究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一、张爱玲的传记材料极为缺乏,特别是她离开大陆后四十多年的经历,制约着我们对作为译者的张爱玲的深入了解;二、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论文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张爱玲的主要几部文学翻译作品和自译作品,对相关材料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将有助于增加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三、论文采用了定量分析作为对定性分析的补充,但是,由于调查者经验和调查条件所限,问卷设计和调查规模上也有一定局限性。

今后的研究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进一步拓宽,例如,对张爱玲汉译美国名著和自译作品作更为细致的专题研究,对她的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进行对比研究等,从中可以有更多、涉及面更广的发现。

【关键词】:张爱玲翻译作品多元调和认同度调查【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I206.6【DOI】:CNKI:CDMD:1.2008.016330【目录】:∙致谢5-6∙中文摘要6-10∙英文摘要10-21∙第一章绪论21-26∙ 1.1 研究背景21-23∙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23∙ 1.3 研究方法与范围23-26∙ 1.3.1 研究方法24∙ 1.3.2 研究范围24-26∙第二章张爱玲翻译之路26-49∙ 2.1 张爱玲创作背景与作品26-28∙ 2.2 张爱玲翻译背景与译作28-31∙ 2.3 张爱玲翻译与创作的互动31-41∙ 2.3.1 翻译对创作的影响31-38∙ 2.3.2 创作对翻译的影响38-41∙ 2.4 张爱玲对翻译的思考41-49∙ 2.4.1 张爱玲作的译者序42-44∙ 2.4.2 张爱玲对译作的介绍文章44-45∙ 2.4.3 论及翻译的张爱玲散文和信件45-47∙ 2.4.4 其他人的回忆文章47-49∙第三章张爱玲与文学翻译中的多元调和49-64∙ 3.1 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多元49-59∙ 3.1.1 宏观层次上的多元50-52∙ 3.1.2 中观层次上的多元52-56∙ 3.1.3 微观层次上的多元56-58∙ 3.1.4 其他翻译理论中的“多元”58-59∙ 3.2 文学翻译与杂合59-61∙ 3.3 多元调和——杂合的理想途径61-64∙ 3.3.1 调和与杂合61∙ 3.3.2 张爱玲与多元调和61-64∙第四章张爱玲对翻译与创作的调和64-88∙ 4.1 中西译论中的翻译与创作64-70∙ 4.1.1 中国学者论翻译与创作65-66∙ 4.1.2 西方学者论翻译与创作66-70∙ 4.2 张爱玲的翻译与创作70-88∙ 4.2.1 译中有作71-79∙ 4.2.2 亦译亦作79-84∙ 4.2.3 作中有译84-88∙第五章张爱玲对翻译主体的调和88-105∙ 5.1 翻译主体与主体间性88-89∙ 5.2 张爱玲对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的调和89-93∙ 5.2.1 处于中心地位的读者89-91∙ 5.2.2 “不低估读者的理解力”91-93∙ 5.3 张爱玲对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的调和93-105∙ 5.3.1 基于情感移注的翻译93-96∙ 5.3.2 作为对话的翻译96-97∙ 5.3.3 自译作品中译者与作者主体的调和97-105∙第六章张爱玲对翻译策略的调和105-136∙ 6.1 英译汉作品105-116∙ 6.1.1 流水句与欧化句的并用105-109∙ 6.1.2 四字格与欧化词语搭配的共存109-112∙ 6.1.3 西方韵律与东方音调的交响112-116∙ 6.2 汉译英作品116-136∙ 6.2.1 人名称谓翻译117-120∙ 6.2.2 颜色词翻译120-124∙ 6.2.3 拟声词与元语言翻译124-130∙ 6.2.4 习语翻译130-132∙ 6.2.5 意象翻译132-136∙第七章当代英语读者对张爱玲译作认同度的实证调查136-149 ∙7.1 调查概况136-138∙7.1.1 调查目的136∙7.1.2 调查内容136-137∙7.1.3 问卷设计137-138∙7.1.4 调查对象与方法138∙7.2 数据与分析138-147∙7.3 调查局限147-148∙7.4 调查结论148-149∙第八章场域对张爱玲翻译的影响149-169∙8.1 场域中的翻译话语149-151∙8.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译汉文学场151-157 ∙8.2.1 港台及东南亚的英译汉文学场152-155∙8.2.2 中国国内的英译汉文学场155-157∙8.3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汉译英文学场157-162 ∙8.3.1 文学场中的汉译英作品157-160∙8.3.2 文学场中的张爱玲汉译英作品160-162∙8.4 当代汉译英文学场162-165∙8.4.1 张爱玲重返汉译英文学场的原因162-164∙8.4.2 当代汉译英文学场的状况164-165∙8.5 惯习的影响165-169∙8.5.1 个人生活轨迹165-166∙8.5.2 教育背景166∙8.5.3 创作风格与文学主张166-169∙第九章结论169-172∙9.1 研究回顾169-170∙9.2 研究意义170-171∙9.3 研究局限与发展空间171-172∙附录172-183∙参考书目183-1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