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

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

【内容提要】顾炎武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本意是捍卫儒家纲常伦理。梁启超在对这句话的运用中,赋予了它全新的含义,由此展现出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萌生。中国被裹胁进入近代国际体系的历程,也就是中国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近代国际体系的冲击,即体系对单元的塑造是这一转型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国自身的传统内涵对中国的民族国家形成路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延续性和统一得到保持。

【关键词】天下;国家;民族国家;中国

中国在东亚按自己的方式存在了数千年,而且还造就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朝贡体系。鸦片战争以降,朝贡体系在西方近代国际体系的冲击下一步步走向解体。[1]随着体系的崩溃,作为体系核心的中国也发生了痛苦而深刻的变化,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实质就是中国存在方式的危机。中国从朝贡体系到被裹胁进入近代民族国家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中国的再定义过程。这个重新定义的过程表现为从传统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转变。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内部从思想意识到组织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裂变。它在思想观念上的体现是从“天下”到“国家”的观念演变,亦即从“文化至上主义”的天下观到近代民族国家观的转变。[2]本文不是全面考察这一过程,而是通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的本意、它在后人的引用中如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以及这种新的含义透射出何种变迁这一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特点。近代国际体系的冲击,即体系对单元的塑造是这一转换的根本原因,但是中国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体系的塑造,中国自身的传统内涵对中国的民族国家形成路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亡国与亡天下:文化至上主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代思想家顾炎武的这句名言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它对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曾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现代人一般这样理解该名言: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有责任和义务来关心国家大事,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人民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汉语大词典》将之解释为“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这种现代诠释如此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以至于它的本意被忽视。[3] 顾炎武的这句名言典出《日知录·正始》:“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偏于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4]

从顾炎武的原文可以看出,他的本意在于区别“天下”与“国”。“天下”是儒家

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空间,在作为儒家人生理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平天下”是政治理想的最高目标。“天下”寄托着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它所要表达的是关于政治秩序的一种理想或者说价值依托。“天下”的空间结构和安排包含了人为的主观建构,并通过这种建构出来的空间结构来表达和实现一种特定的秩序安排。天下是“道”的终极源泉,人间的秩序不过是“天道”的反映。[5]人世间统治的合法性最终也是源于天,因此按天下结构所安排的天下秩序,就是“天经地义”的秩序。总之,“天下”是一种蕴涵着儒家政治秩序观、寄托着政治理想的、人文与自然交汇的概念。[6] 按照儒家思想关于“天下”的一般内涵,“亡天下”应该是指某种价值和秩序的毁灭,顾炎武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亡天下”的。他提出,魏晋时期伦理道德沦丧,“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就是“亡天下”。可见“亡天下”既不是指民族或国家的沦亡(当时并没有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观念),也不是泛指一般中国文化的沦亡,而是特指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即儒家倡导的纲常伦理的沦亡。“正始”是三国时代魏少帝的年号(公元240-249 年),正始年间,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士人颓废,玄学开始盛行。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不仅冲垮了大一统的社会秩序,而且导致儒家主流价值观的彻底崩溃。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魏晋时期是儒学思想统治地位遭到彻底颠覆的历史时期。所以顾炎武选择这一历史时期作为“亡天下”的例子,绝不是偶然的。顾炎武在《正始》篇中猛烈抨击魏晋玄学“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以致“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忘其父而事其非君”,“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从而导致“亡天下”。

“亡天下”观念的基础是儒家思想的“人禽之别”,它是儒家价值观中的一项重大原则。儒家思想认为,正是由于圣人制礼,教民以人伦,先民才摆脱禽兽的状态,进入到人的境界。因此纲常伦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之别于禽兽的本质所在,也就是“天下”的核心。防止人沦为禽兽,历来是“圣人”所必须提防的头等大事。[7]由于儒家纲常伦理被上升到人的本质的高度,成为区分人与禽兽的标准,所以无论贵贱,只要是个人(匹夫),都有责任捍卫纲常伦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由此可见,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本意,并不是像现代人所解释的那样号召人们挺身而出保卫国家民族,而是保卫儒家纲常伦理,使之免于沦丧,这才是顾炎武归根结底所要捍卫的东西。

相对于作为人之根本的“天下”,“国”仅仅指王朝,古人常谓“自古无不亡之国”,这里的“国”即指“王朝”。亡国就是改朝换代,这是肉食者谋之的事情。“亡国”(改朝换代)在古人心目中绝不是无关轻重的小事,但也并不意味着天崩地裂的世界末日。“自古无不亡之国”,表明王朝的更迭是能够被接受的。《诗》云“天命靡常”,一个王朝气数已尽而被新王朝更替,本身就是“天命说”的应有之义。即使改朝换代,“天命”仍在延续,“天不变,道亦不变”。顾炎武坚信“夫亡有迭代之时,而中华无不复之日”。

[8]朝代可以更替,中华文化(儒家伦理)必须万世长存。

强调“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体现出在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中,“天下”是最高的价值所系,“天下”(纲常伦理)的重要性显然高于“国”(王朝)。如果说“亡国”是难以避免的,那么“亡天下”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在“天下”与“国”的关系上,“天

下”是“国”(王朝)这种统治形态的政治合法性依据。“天下”不保,“国”还有什么存在的正当理由?顾炎武《正始》篇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对魏晋玄学的抨击,通过对“亡天下”的强调,来突出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纲常伦理的极端重要性。这种天下-国家观所体现的纲常伦理(文化)至上的价值观,被称为“文化至上主义”。[9]它与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家利益至上观形成鲜明对照。[10]

顾炎武写这段话的时代背景是明朝覆灭、清朝入主中原,作为一个强调夷夏之防的儒家知识分子,顾炎武始终以遗民自许不与清朝合作。《正始》篇谈的是魏晋之事,却有影射当时之意。但是实际上按照顾炎武的逻辑和标准,清取代明仍然只是“亡国”而非“亡天下”。

二梁启超的再诠释:民族国家观的诞生

严格说,在顾炎武的文章中并没有出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原话,它是后人对其大意的概括。清末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在《痛定罪言》一文中,把顾炎武那段话概括为:“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11]以此唤醒中国人的“爱国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固定用语至此方才问世。所以,顾炎武文章中只是有近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而使之以固定成语形式而广为流传,却是出自于梁启超。

与两百多年前的顾炎武类似,梁启超也是生于一个历史动荡时期。然而梁启超这次所面临的变局与顾炎武所处的时代有着根本的不同,此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是单纯的改朝换代,而是面临着存在了几千年的“中国”在全新的国际环境中还能否继续延续下去的挑战。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怎么办?答案就是“以国家对国家”,[12]拯救中国的首要工作,就是把中国改造成为民族国家。像19 世纪末多数进步知识分子一样,梁启超也服膺于当时盛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崇尚力本论。据此,他认为当时所处的时代是民族国家竞争的时代(他称之为“民族帝国主义时代”),欧洲强盛的根源即在于民族主义。对于民族主义这一历史潮流,“顺兹者兴,逆兹者亡”。他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载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二集),第802 页。因此,中国要在这场生存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惟一的出路就是发展中国的民族主义、建设民族国家。

梁启超是运用近代政治观念和方法来认识与分析中国民族与国家问题的先驱,他不仅率先将“民族”一词引入中国思想界并在近代中国最早赋予“民族”一词以现代含义,而且在唤醒中国的近代国家意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梁启超提出的《少年中国说》,实为后来影响深远的“新中国”意象之雏形。他写道: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渐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

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13]

此文中,梁启超明确提出两种类型的“国”:“过去之国”与“未来之国”。所谓“过去之国”,相当于传统型国家或古代国家,而所谓“未来之国”,就是近代民族国家。梁启超从主权、领土、人民、政府(法律)四个特征来定义“未来之国”,准确地抓住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内涵。而且,他指出这种“完全成立之国”在地球上也不过近百年的历史。梁启超强烈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民族国家的时代,中国要改变目前的积弱状况,必须从“过去之国”转变为“未来之国”,即从传统的天下国家转变为近代民族国家。为了唤醒国人的现代国家意识,梁启超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一文中,把中国人国家观念的缺失归结为三个原因:“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也”。[14]

梁启超意识到要树立近代国家观念,首先必须从“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的传统天下理念中摆脱出来。“中国人向来不自知其国之为国也。我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无有文物,无有政体,不成其为国,吾民亦不以平等之国视之。故吾中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之势,吾民之称禹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 [15]他深刻地批判了那种用天下代替国家的传统思维,指出传统天下观的弊端导致中国人一方面“骄傲而不愿与他国交通”,另一方面“又怯懦而不欲与他国争竞”。梁启超强烈感受到在这个“自由竞争最烈”的当今世界,已经容不得这种超脱的思想。

梁启超已经认识到领土、政府、人民、主权是组成近代国家的四大要素。以此为基础,他明确区分了国家与朝廷,“今夫国家者,全国人民之公产也;朝廷者,一姓之私产也”。他强调国民是国家的主体,“国也者,积民而成。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16]梁启超的民族国家思想建立在他的民权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对民众国民意识和政治参与及自治意识的强调,已经超越了传统儒家以“仁政”为核心的“民本”思想,而体现出近代民主政治的内涵。[17]梁启超的“新民说”对中国“国家”的政治基础做了革命性的更新,为中国在思想上走出几千年的皇权政治笼罩开辟了道路。

与顾炎武相比,梁启超的“国家”概念在内涵上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与历史上前辈思想家最大的不同在于,梁启超的思想视野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他在吸收大量西方新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近代民族国家观。[18] “此国”(民族国家)已非“彼国”(王朝)。[19]如果把梁启超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顾炎武的本来意思相比,变化在于两点:第一,把天下置换为“国家”,“天下”一词的内涵由顾炎武时代的“纲常伦理”变为“国家”。第二,再把指代王朝、朝代的“国家”转换为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这句话就成了“国家兴亡,人人有责”。

可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梁启超对顾炎武的“重新表述”,不仅仅只是在语句形式上更加“言简意赅”而已,它的实质内容已经被历史的变迁所改变。国家代替了天下,民族国家取代了封建王朝。这种重新诠释显示出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诞生。在概念内涵变化的背后,是社会、政治、历史的深刻变迁。

三“中国”不是国家?

在促使中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梁启超提出一个令人惊讶的问题:我们中国

自古竟然没有“国名”![20]如果“中国”不是国名,那“中国”究竟是什么呢?梁启超提出困扰中国近代的一个深层问题:何谓中国?也就是“我们是谁”的问题。这种对自己身份的反思和质疑,从秦汉至清末,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自我”是以“他者”为镜像的一种映射,不同的他者就会塑造出不同的自我。如果对“他者”不在意,那么也就不会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国历来并不在意外部世界的“夷狄”怎么称呼自己,早期中西交往的传教士对此深有体会。[21]自我与他者的映像关系反映了国际体系结构的特点。中国几千年来都是透过朝贡体系的同心圆结构以四周的“夷狄”来映射自我,映射出来的自然都是一幅高高在上的影像。在朝贡体系或者华夷体系中,体系结构呈现为以中国为中心辐射展开的同心圆形态,中国不仅是体系的中心,而且是独一无二、不能与其他单位并列的。而以主权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体系结构,呈现为平行并列形态。近代西方国家的闯入,彻底打破了中国的传统映像结构。当中国从同心圆结构中跌落到民族国家体系中,认识到“国与国相峙而有我国”,中国不仅不再是中心,甚至连平等一员的资格都不可得之时,中国开始反思自身的身份问题。名称既是自我认识的反映,同时也折射出自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国家者,对外之名词也。使世界而仅有一国,则国家之名不能成立。故身与身相并而有我身,家与家相接而有我家,国与国相峙而有我国。”

[22]

当中国知识分子首次以西方国家为参照系来审视自身的时候,突然陷入一种巨大的反差之中。透过这些令中国一再折辱的他者,中国突然发现了一幅从未意识到的、令人震惊的自我图形。梁启超敏锐地洞见了中国作为一种存在实体与英、法、德这些西方国家的深刻差别。引起梁启超强烈不满的是,中国传统政治组织形式和统治方式在动员民众抵抗外国侵略方面的无能为力,致使国家形同虚设。“ 中国号称有国,而国之形体不具,则与无国同”,[23]这种传统型国家与近代民族国家的差别给梁启超如此强烈的震撼,以至于他连中国是否具有国家的身份都产生了怀疑。我们究竟是什么?我们(中国)连“国家”都不是?从对自我外部名称的毫不在意到极度在意,反映出中国从朝贡体系进入到近代民族国家体系所经受的强烈冲击和震撼。

所谓“中国非国家”的说法是不能接受的。讨论“中国”是什么,首先必须明确指涉对象,才能讨论指涉对象的内涵与本质,否则就会陷入概念游戏。例如,《诗经》“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句话中的“中国”指京师(都城),当然不是国家。事实上,“中国”一词在历史上存在多种含义,综合学者的各种考证分析,“中国”一词含义变化的总的趋势是其范围不断扩大,内涵日益丰富。“中国”最初指“京师”,后来指与夷狄相对应的华夏、中原王朝,到了近代从“中华民国”开始被明确作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名称。[24]其次,要区分传统型国家与近代民族国家。吉登斯从社会经济基础、行政力量与内部绥靖、主权、阶级和公民权四个方面对传统国家与民族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民族国家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相结合,对以主权为基础的业已划定的边界(国界)的领土实行行政垄断、实行法治以及对暴力工具实行直接控制的国家制度模式。民族国家是一种近代现象。[25] 本文此处讨论的“中国”指历史上延续至今的、以中国为指涉名称的社会政治实体。不论是从阶级统治工具的角度还是暴力合法垄断的角度,古代中国毫无疑问都是“国

家”。只是与近代民族国家相比,古代中国类似于传统型帝国,因而在功能上有所差别。这里要注意欧洲历史的发展路径与中国的不同,公元前221 年中国就建立起具有完整官僚组织的中央集权国家,此后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虽然其间屡经王朝更迭和分裂,但每次分裂之后却总是能够重新走向统一,从而体现出独一无二的政治延续性。与此不同,欧洲自罗马帝国以后,除了昙花一现的查理曼帝国外就再也没有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而且中世纪欧洲封建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政治上的分散性,封建化导致公共权力的碎片化、私人化,中央权威缺位,不存在作为近代民族国家基础的中央集权组织体制。公元10 世纪前后,欧洲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国家”状态。[26]这种历史的断裂性,使得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似乎表现为国家的全新产生过程。[27]而中国近代的国家转型,是从已经存在的国家转化为民族国家,而不是国家的产生过程,中国国家一直都存在。不能因为古代中国不是民族国家就否定中国作为国家的历史事实,民族国家不是国家的惟一形式。

所谓“中国是不是国家”争论的实质,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认同问题。文化至上主义认为,中国古代是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华夏文化而不是民族或国家作为认同的对象。那么在中国历史上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一种作为忠诚对象的国家认同呢?历史学家姚大力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他认为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的国家认同仍然是存在的,它由递进的三个层面构成。第一个层面集中体现于对当朝在位的君主个人的忠诚,皇帝即国家;第二个层面超越单个人而指某一姓君主统系的王朝;第三个层面则指进一步超越具体王朝之上的政治共同体观念,这种政治共同体即“中国”。[28]可见,中国历史上在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存在一种贯穿始终的政治同一性。从多样的历史中抽象出一种最大公约数,那就是中国。中国是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不能用一个方面去否定另一方面。

这种对“何谓中国”的探讨和辩解,被称之为“阐释中国的焦虑”。[29]之所以焦虑,一方面是源于对现实中中国究竟凭什么维持自己的社会凝聚力,中国究竟以什么因素作为民族认同的基础的再思考;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一种深刻的理论困境:中国历史是独特的,但是现代却不得不运用源于西方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加以诠释。

四中国民族国家之路的独特性

国际关系理论中,国际体系对体系单元的塑造作用称之为国家的社会化。结构现实主义间接地提出了一个没有充分展开的国家“社会化”理论。社会化和竞争充当着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产生影响的中间环节,国际无政府结构的巨大安全压力将促使单元行为体趋向同质,国家如果不去效仿“成功者”的自助和平衡行为,就会被体系所淘汰。[30] 但是结构现实主义的社会化理论物化了社会化过程,等于认定社会化只有一种路径和结果,最后导致所有行为者成为“同质单元”。建构主义在对结构现实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对国家“社会化”展开进一步分析,建构主义认为社会化是一个身份和利益的习得的互动过程,它不仅影响体系单元的行为,而且也会影响单元的属性。无政府状态本身就是国家造就的,社会化并不必然只有一种路径、一种结果。[31]这样就肯定了“单元”社会化的多样性。

中国近代向民族国家的转化、民族国家意识的萌生,一方面是出于应对外部挑战的结果,体现了近代民族国家体系对体系单元的塑造;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并非完全都是外部冲击的结果,中国传统的国家身份和内涵并没有完全被丢弃,中国的民族国家塑造过程

没有完全按照西方的模式进行,最终偏离了西方“经典”的民族国家形成路径。中国没有被简单地塑造成为“同质单元”,而是顽强地保持了自身的延续性和统一性。[32]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两种路径:一是先国家后民族,即以国民国家来整合民族,它是对抗外来挑战的产物并以此为目标;二是先民族后国家,即按照民族的身份量身打造国家,它是国内“排满”革命的产物。前者以梁启超为代表,后者以早期的孙中山为代表。历史发展表明前者代表了中国民族主义的主流,它成功地保障了传统国家在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换过程中不致因民族问题而解体。[33] 同盟会早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口号,反映出孙中山等革命者最初的确试图按照符合西方近代民族革命的模式来建构中国革命的内涵,满族被视为外来压迫民族,中国革命被建构成为推翻满族统治者的民族解放运动。如果按照这种西方经典的民族革命模式,中国很快就会解体。梁启超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声称他所倡导的民族主义是相对于“小民族主义”的“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34]在现实历史进程中,中国数千年历史所造就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延续性和统一性,顽强地展现出自身的生命力,很快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就超越了狭隘种族意识,孙中山等革命者转而倡导“五族共和”,并由此发展出具有尊重中国历史、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华民族”概念。

从西方经验看,民族国家的诞生往往是建立在传统型帝国崩溃的基础上。诸如神圣罗马帝国的崩溃之于西欧国家,奥匈帝国的崩溃之于中南欧国家,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之于巴尔干国家。以这些经验为参照,清帝国的覆灭却是溃而不崩。从版图上,辛亥革命后成立的民族国家——中华民国继承了清朝的全部遗产,很自然地保持了中国的历史延续性。清帝退位诏书明确提出:“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在一部分囿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学者眼中,被视为一种“反常”现象,实际上,即使今天的中国也没有被这些西方学者视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国家。在绝大部分中国学者看来,中国内在的延续性和整体性是理所当然应该坚持的,但是部分西方学者却始终将之视为一种不符合民族国家特征的反常。[35]

对西方民族国家路径的这种偏离表明,尽管中国的民族国家之路体现了近代国际体系对体系单元的塑造,但是中国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这种塑造。中国原有的身份和特性并没有被完全抛弃,中国顽强地保持了自己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不管以什么为理由的分裂都是不被接受的。那种民族单位与政治单位完全重合的“民族国家”在现实中属于极少数,所谓民族国家的概念恐怕应该被现代国家这一更开放的概念所取代。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课设计意图和地位:承接“维护国家利益”,感悟“关心国家发展”,自然就转接到对青少年的期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本课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知识性、情感性最强的一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引导学生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并能将远大理想转化为自觉行动。 2.单元主题前后联系:在感受个人与民族和国家利益之间联系、提高民族自豪感方面,本节内容是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的主题延续,也是对第九课的深化;在责任感教育方面,本节更是与各课内容之间互相补充、互为印证,本单元从国家的高度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利益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会更有价值。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情感体验,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端正对劳动及劳动者的正确认识,尊敬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情感目标。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感知国家成就,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明确踏实肯干才能取得成功,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3)知识目标:知道国家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劳动;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教学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二、说学情

进入八年级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社会、对民族发展更加 关注,对责任更加强烈,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将教学的视角引向更加广阔的 社会思想领域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 能亡国的道路,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忧患意识;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对 于祖国建设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的事迹的分 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与这些建设者产生思想共鸣,因此,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和需要,抓住中学生的爱国心理和强烈的 责任心以及民族自豪感,从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内在规律出发,积极引 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是学生真正从情感态度、从内 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使教学较好地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声有色、令人深思的情景,采用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看法,启发和引导 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合作探究法:“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通过交流、等形式开发课堂教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最 终在同学的互相影响下形成共识,使学生真正从情感态度、从内心深处认 识到自己的责任,肩负起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责任和使命。 (二)说学法 新课程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本课设计“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开发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 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 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 【内容提要】顾炎武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本意是捍卫儒家纲常伦理。梁启超在对这句话的运用中,赋予了它全新的含义,由此展现出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萌生。中国被裹胁进入近代国际体系的历程,也就是中国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近代国际体系的冲击,即体系对单元的塑造是这一转型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国自身的传统内涵对中国的民族国家形成路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延续性和统一得到保持。 【关键词】天下;国家;民族国家;中国 中国在东亚按自己的方式存在了数千年,而且还造就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朝贡体系。鸦片战争以降,朝贡体系在西方近代国际体系的冲击下一步步走向解体。[1]随着体系的崩溃,作为体系核心的中国也发生了痛苦而深刻的变化,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实质就是中国存在方式的危机。中国从朝贡体系到被裹胁进入近代民族国家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中国的再定义过程。这个重新定义的过程表现为从传统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转变。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内部从思想意识到组织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裂变。它在思想观念上的体现是从“天下”到“国家”的观念演变,亦即从“文化至上主义”的天下观到近代民族国家观的转变。[2]本文不是全面考察这一过程,而是通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的本意、它在后人的引用中如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以及这种新的含义透射出何种变迁这一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特点。近代国际体系的冲击,即体系对单元的塑造是这一转换的根本原因,但是中国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体系的塑造,中国自身的传统内涵对中国的民族国家形成路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亡国与亡天下:文化至上主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代思想家顾炎武的这句名言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它对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曾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现代人一般这样理解该名言: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有责任和义务来关心国家大事,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人民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汉语大词典》将之解释为“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这种现代诠释如此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以至于它的本意被忽视。[3] 顾炎武的这句名言典出《日知录·正始》:“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偏于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4] 从顾炎武的原文可以看出,他的本意在于区别“天下”与“国”。“天下”是儒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文化中"兴亡匹夫有责"的概念指的是在一个国家兴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责任。这句话被被归于来自古代道德经《问按章》中的一句话:“天子压四方,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大意是:即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有责任关心大局和国家的繁荣,也应该大 力支持。 中华传统美德是为了促进社会良性蔓延,把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观体现出来。重要的传统美德包括:孝顺,诚实守信,克己忍辱,尊 重老人,宽恕同理,勤俭持家,崇拜自然、团结互助等等。 孝顺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经典美德之一。"孝"指的是子女要 尊敬、关爱父母;"顺"指的是子女要服从父母的安排和训诫。所遵循 的原则是“尊父母、孝敬长辈”,从而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 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美德。中国古人把“诚” 看作表示诚信美德的最佳标准,用以衡量人的道德水准。所以,人们 在行为上要诚恳守信,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克己忍辱意味着自己必须有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把自己的私欲 抑制住,不沉湎于虚荣。古人以此为榜样,叩咏人性精神多样的一面。

尊重老人意味着要敬重长者的智慧和对社会贡献,以宽大的心胸对待长者。古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道德行为,也是尊重、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最简单、最好的诠释。 宽恕同理是指在争论中能够放下自我,重视过去的不愉快,但尊重彼此的情感,洞若观火,同理彼此的痛苦,优先考虑别人。 勤俭持家前言不必,就是要持家有度、树立厚道,以达到节约为尊、勤俭节约的目的,特别是婆家要以身作则,示范弟子。 崇拜自然,是指要尊敬大自然,看重大自然的留给我们的文化及其给予的恩惠,并认真落实保护自然的法律法规。 团结互助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互相照顾,和谐相处,传递正能量,彼此帮助度过困难时刻,互相分享,是中华民族古代社会具有特色的美德。 通过以上对中国传统美德的阐释,可以看出,“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优秀的价值取向,在追求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道

大学生观《爱我国防》演讲赛的感悟体会大全(三篇)

大学生观《爱我国防》演讲赛的感悟体会大全(三篇)《爱我国防》演讲赛观后感一 安宁维系千万家,国防连着你我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看着比赛现场一个个英姿飒爽的身影,听着一个个慷慨激昂动人的故事,让我想起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前的阅兵,想起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坎坷沧桑和伟业辉煌,我从中感受到了"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道理。 邓小平曾说过: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国防在到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国防是一个国家有在的根本,国防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通过回顾近代中国史上丧权原国的事件乃当今世界各地的主权争议和冲突问题,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国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虽然我没有军人那样骄健的身姿,但身为新时代的少年,我是时候强为祖国做点什么了。 我们伟大的祖国以雄鸡报晓之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它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不仅有5000年的灿烂文化,还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疆,18000公里的海岸线,如此庞大的国土,没有强大的国防做后盾是不行的。自新中国成功后,我们的祖国不再是饱受欺凌的东亚病夫,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繁荣了,国防强大了,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阅兵场上如挺立的峰峦的14个徒步方队、30个装备方队就是我们国防强大的最好表现,只有我们的国防强大了,我们的祖国和民族才会强盛。 心系国防,同心筑梦,国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离不开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国防事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心和支持,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把国防事业当作一种责任,才能众志成城保卫中华,才能同心筑梦才能使峥嵘重现,盛世如愿。 今日之中国.因其强大,赋予少年以安全感,但不安全感仍然有在.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才能骄傲地回应梁启超先生的期盼,才能让中国永久屹立于世界大国之中 "长江后浪拍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顺应时代要求,继往开来、心系国防,问心筑梦,永远跟党走。 《爱我国防》演讲赛观后感二 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2《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 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劳动,感受历史进步、国家发展是劳动者创造的,尊重劳动者;积极发扬实干精神,主动承担历史重任。 能力目标: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提高自己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明确劳动者身上的优秀品质;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明确国家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中的第二框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本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祖国、热爱XXX的情感;了解实现全成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增强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使命感与自信心。本框题是在第一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感受劳动、实干的价值与意义,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发扬实干精神,明确自己的历史重任。 (二)重难点分析 讲授重点:尊重和进修国家的建设者。 讲授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三、学情分析 今天的成就是由劳动实现的,未来的辉煌更需要实干创造,中国梦需要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人通过劳动、实干来实现。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很少接触真正的劳动,对劳动的意义、代价认识不足,以至于轻视劳动,有的甚至对某些岗亭的劳动有蔑视、讨厌等错误态度。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美好的未来天然会实现,对只有勤劳劳动、艰苦付出才能实现梦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情境探究型教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情境探究型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单元内容的总结和提升。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忧患可以兴国”,引导学生了解国情,使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树立忧患意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激励青少年面对现实,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懂得为中华民族的兴亡做好准备。是知识性最弱、情感性最强的一课。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党的基本路线。 能力目标:培养搜集资料,分析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对爱国者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会。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 二、学情分析 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培养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我国的青少年以及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探究、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给学生以启发和反思。(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三课内容:有《历史的足迹》、《历史的昭示》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本单元的落脚点,也是知识性最弱、情感性最强的一课。本课设计了两个主题,即“忧患能够兴国”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承接“历史的足迹”,感悟“历史的昭示”,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向激励青少年要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引导学生将个人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并转化为树立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自觉行动。 教材知识框架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进一步发展,对社会、文化更加注重。爱国情感在学习和交往中逐步发展,已经形成了准确的基本立场,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模糊,需要教师的引导。同时,因为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并且受到国际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存有贪图安逸、不想吃苦的思想,淡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部分学生责任感不强。所以,需要对青少年实行国情教育,培养其责任感及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的道理。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的道理。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交流合作,师生共研,当堂检测。要求学生查

找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别的资料,搜集反映爱国之情的诗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激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形成个人发展和祖国发展同命运,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的价值取向,产生报效祖国意愿。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并能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转化为立志成才的自觉行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与发达国家存有的差别,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树立忧患意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四元教学法。大胆放手,体现学生为主体。课前预习,课上学生分组交流合作实行展示,教师适时指导,师生共研,当堂实行检测,巩固学习效果。 【预习学案】 1,填空 ()能够兴国,()能够亡身。当祖国的()时,忧患能够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当祖国的发展处于()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 2,查找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别的资料 科技 教育 文化 国防 3,搜集反映爱国忧民之情的诗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 (2) (3) 【教学过程】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打乱了教材的顺序。 将本课教学分为成就篇、差别篇、忧患篇、责任篇四篇。 导入新课 一,成就篇 播放视频《神州六号》 (体现国家的成就,让学生看到国家的振兴) 交流合作 教师设问: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是我们国家取得的一项巨大的成就,你还知道我国取得的其他成就吗? 教师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既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充实。 展示共研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根据课件上的分类,引导学生判断分析所说的成就属

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爱国主义也随之演变。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不仅需要热爱祖国,更需要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力量,民族精神则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民族精神对爱国主义的塑造与推动作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始终保持着一种饱含深情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也得到了弘扬。通过强化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全体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爱国主义与现代化建设 爱国主义不仅是个人品德,同时也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作为中国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项,爱国主义既是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助推器,也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外交名片。在实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需要整合全球资源与智慧,打造国际化、开放型的经济体系,加强与世界闻名学府、知名企业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国家的全球声誉和影响力。 三、爱国主义与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重大原则,爱国主义和国家安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国家来说,爱国主义能够激发公众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推进国家安全建设。相反,对于国家安全来说,它更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参与,以此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通过关注理论研究、加强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意识,真正将爱国主义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内心信仰,不断推进国家的发展和全体民众的幸福。(965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 内江市市中区永安中学示范课教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案设计 (杜秀)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了解我国的国情,懂得没有祖国的兴盛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美好。 力量目标:生疏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树立忧患意识。 看法情感价值观:培育同学关怀国家,关怀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激发同学对祖国的宠爱之情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对爱国者宠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课前预备:查找资料《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科技差距》《我国劳动力素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查找“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或有关的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作业:(本课作业,做在作业本上,明天交)1、例举5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2、从历史中一路走来,面对现实、展望将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本单元作业):《练习册》下周一早上交。《导学与测评》10月8日早上交。 2021年9月16日附:本课板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树立忧患意识 2、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重要性(1)为什么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为什么(2)从历史中一路走来,面对现实,必要性展望将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附:教科书中有关名句的说明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意思是“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热泪啊,哀叹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多灾多难”。这句话是战国时期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和宏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中的名句,反映了屈原的爱国爱民的思想。 屈原生活在战国中晚期的楚国。楚国当时仍是以“宗法制”为主体的国家,朝廷长期被大贵族世家把持,相互争权夺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力日益衰败。当时,秦国在推行商鞅变法后,快速强大而“欲吞并诸侯”,秦楚两国的斗争进入誓不两立的阶段。屈原虽然出身王族中的屈氏家族,但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了振兴楚国、改善人民生活,力主变法,开展“外结强邻”的外交,以实现国泰民安的抱负。由于楚国的反动贵族与秦国反楚势力勾结,致使变法失败,屈原本人也遭到各种迫害。尽管身处逆境,屈原仍旧关怀人民,坚持与人民同艰苦、与祖国共患难,并拿起自己的笔,以诗歌作武器,猛烈地揭露、批判腐败朝廷的罪行。屈原这种忠诚的爱民爱国的思想和实践,深受人民的崇敬,成为中华民族之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喜闻乐见的名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它的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忧愁,在天下人享乐之后享乐”。这句名言是范仲淹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头,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遭到失败,但它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范仲淹每到一地,兴修水利,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格外俭朴,平常居家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始终到晚年,也没建成一座像样的宅第。他重视培育人才,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提升自身全面素质的责任感、使命感。 2.能力目标 培养运用全面、发展、理性的眼光观察社会的能力。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的国情。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设计了三课内容:有《历史的足迹》、《历史的昭示》、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本单元的落脚点,也是知识性最弱、情感性最强的一课。本课设计了两个主题,即“树立忧患意识”和“立志振兴中华”。承接历史的足迹,感悟历史的昭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向激励青少年要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引导学生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并转化为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自觉行动。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对社会更加关注。爱国情感逐步发展,但总体上还比较模糊,需要教师引导。同时由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一些青少年存在贪图安逸、不想吃苦的思想,淡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责任感不强。因此需要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其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树立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立志振兴中华。 课前准备: 1.收集历史上“忧患兴国、安逸亡国”的实例。 2.收集有关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资料。 3.收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名人名言和人物事迹资料。

导入新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 大飞跃。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国》。视频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也深感自己肩负着为国振兴 的使命和责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共同来探讨我们 应肩负的使命。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报效祖国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讲授新课: 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把本课教学分为成就篇、忧患篇和责任篇。 成就篇:厉害了,我的国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电影展示了“厉害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你认为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内容。 (设计意图:采用对话的方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忧患篇:经典诵读 师生齐读孟子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考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忧患能使人(国家)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国家)走向灭亡。 学生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历史上“忧患兴国、安逸亡国”的实例。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到“安不忘危,兴不忘忧”的道理。今日的中国虽然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们依然应该树立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认真分析国内国际形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请结合自己收集的国际国内形势资料,谈谈树立忧患意识对我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学生探究:学生联系自己收集的国际国内形势资料,讨论交流树立忧患意识对我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课前给学生布置的收集资料的任务在这一环节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学生自己展示资料,从历史到现实认识到树立忧患意识的必要性。这一环节既提高了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用全面、发展、理性的眼光观

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演讲稿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演讲稿优秀5篇

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演讲稿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演 讲稿优秀5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演讲稿篇一 何谓天下?国家即天下。何谓匹夫?你我即匹夫。你我是绿叶,国家则如参天古木;你我是青草,国家则如莽莽草原;你我是滴水,国家则如浩瀚大海。我们生于国家,长于国家,又影响着国家,建设着国家。因而,报效国家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爱国报国,有诸多体现,并非口中论武,纸上谈兵。 报效国家,提升自我是基础。倘若邓稼先没有在自己的领域苦心学习和研究,就无法引爆中国人自己的两弹,推动祖国科技向前飞跃;倘若瓦特没有用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去观察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水壶盖,就永远无法发明蒸汽机,让他的祖国一跃成为无可匹敌的强国。纵观古今,凡是运筹帷幄、书写历史的伟人,无一昏庸无能、投机取巧之辈。因而,想要实现报国的宏远志向,还是得静下心来,专心学习,修炼自己。没有足够的学识,报国之志便永远只是志,一切伟大的目标都将无缘。自身无才学,谈何报国? 报效国家,忧患意识是前提。回首封建历朝,昏帝庸君常常是害国灭国之灾的罪魁祸首。自修宫室、整日饮酒作乐而不谙政事的夏桀,最终眼睁睁看着父辈江山被践踏在商汤的铁蹄之下;日渐颓废、最终沉溺于脂粉之色的玄宗,亦被叛军打得落花流水,四处窜逃,国力大衰。归根究底,他们的懈怠放纵与忧患意识的缺乏密不可分。虽然他们都

是君王,但平民百姓也应心存忧国忧民之念。范仲淹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是最好的典范。我们的国歌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非真有几门炮已描准我们的土地,而是告诉中国人要警防这一刻的到来。若人人居安思危,国家便不会涣散内心无忧患,谈何报国? 报效国家,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实现。如果当年曹刿没有自告奋勇地为国出力,他也只能空怀一肚子战略而无处施展;如果当年昭君没有挺身而出,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她也只能默默地成为无数平凡女子中的一个。你具有了才华,胸有大志,却没有作为,不等于一纸空谈,白费力气?也许你觉得,自己太渺小,做的事太微弱,其实,报国不分大小尊卑,只要是为国,即便是清洁工,扫好一条街道,老师,教好一班学生,也是为国贡献。事再小,也远胜不做。有志无行动,谈何报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唯有每个人都奋斗,奉献,祖国才可能越来越强盛。所以,去学习,去关心,去贡献吧,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演讲稿篇二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毕业典礼上,当嘹亮高亢的《毕业歌》声响彻在耳边时,我的眼眶不由得润湿了,责任的作文。是离别的惆怅吗?噢,不是。这是一种别样的激动――我长大了!那颗蓬勃跳跃的心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长大意味着什么?此刻,我清晰地听到一声凝重而庄严的回答:“成长意味着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 第二课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及意义,自觉弘扬和践行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道德修养 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幸福感;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热爱劳动的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责任意识 理解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应肩负起将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重任,增强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尊重不同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教学难点】 发扬实干精神,实干创造未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搜集关于劳动及劳动者的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模范人物,并总结他们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说起国家发展,可以说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是大人的事,是每个人的事,中学生也有责任。跟我们中学生,怎么会有关系呢?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提升点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新课讲授 学生自主学习 一. 劳动成就今天 1. 感悟劳动的价值。(劳动的意义/重要性) 2. 为什么每个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尊敬和学习劳动者的原因) 二. 实干创造未来

3. 为什么要发扬实干精神? 4. 为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5.怎样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一)劳动成就今天 活动一材料劳动的表现:建筑工人建设家园,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需要;环卫工人坚守岗位,用辛勤汗水换来城市整洁容颜;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无数劳动者勤勤恳恳、辛苦耕耘,共同托举起中国经济的发展,谱写了新篇章等。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提问: (1) 阅读材料,谈谈劳动的价值。 阅读教材,小组交流、讨论。 提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我们国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2) 为什么每个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阅读教材,小组交流、讨论。 提示: 他们从事的劳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因为他们的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等等。 设计意图:设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价值所在,让学生明白每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但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课堂笔记 1. 感悟劳动的价值。(劳动的意义/重要性) (1)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2)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3) 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2. 为什么每个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尊敬和学习劳动者的原因) (1) 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 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3) 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二)实干创造未来 活动一名言哲语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提问:这些名言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阅读教材,小组交流、讨论。 提示: 发扬实干精神,我们要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付出辛勤和汗水。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三课时 部编版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设计理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识,是全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正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概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生懂得过去,热爱今天,去追求祖 国美好的未来,激发学生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发奋学习,积极进取。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 第三课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具有国家意识, 了解国情历史,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学情分析] 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 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 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已有初步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关爱、国家情怀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2.能够体会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意蕴,愿意用他来指引自己的生活。 3.能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难点:爱国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预习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祖国的变化,请看视频《厉害了,我的国》。(看后,请同学谈感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说起国家发展,有的同学说国家发展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跟普通百姓关系不大。跟我们学生关系更不大。你们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学生从不同的角

中国音乐与国民意识

中国音乐与国民意识 近年来,学术界对近代中国音乐和国民意识的研究成果 颇多。其中,但兴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王力平的《从孙中山民族革命实践的悲剧意识看近代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误区》是研究近代中国国民意识的力作,他们对中国民族特殊性的阐述是本文的一个触发点。常晓静的《近代拯救意识与中国新音乐》、冯长春的《两种新音乐观与两个新音乐运动---------- 中国近代新音乐传统的历史反思》、王续添的《音乐与政治:音乐中的民族主义 ------------------ 以抗战歌曲为中心的考察》以及姬 群的《近代音乐救国大潮下的音乐审美诉求》等,集中探讨了近代音乐与民族拯救意识等政治方面的深层关系,为笔者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多侧重于近代音乐的某一时期或某种现象,将近代音乐与国民意识进行综合研究的还为数不多。笔者试做探讨。 一国民意识: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强劲动力音乐是一种抽象的意识,但音乐之流动性手段使它成功地冲破了我们喜欢用以阻塞灵魂中各部分相互联系的障碍,并披露灵魂在一切现象中的一致本质”这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抽象的音乐来观察现象。关于乐政关系,上古中国就有听风制乐”的观念。 有周以降,中国形成了完善的礼乐文化”礼乐成为一 种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尤其在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意识中,音乐是世道兴衰、国政治乱的镜子。正因为古代中国把音乐的社会作用

直接与治国”、亡国”相联系,才有 了近代中国思想界对音乐与国民意识关系的复杂的思考。 甲午战争之前,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音乐已经有了相当的接触,但还没有近代国民意识。日本西化而强盛,中国战败的刺激,使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音乐和近代国民意识逐渐有了深刻的认识。1 8 9 6年梁启超指出:”今日 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贝y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万不可阙者。”》,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8年版,第112 页)1 9 0 0年梁启超再次强调: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 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可见梁启超十分看重音乐的社会作用和音乐与国民意识的关系。 1 8 9 8年,康有为在《请 开学校折》中,请清廷仿照欧美创国民学,令乡皆立小学。 限举国之民,自七岁以上必入之。教以文史、算术、舆地、物理、歌乐”,指出近者日本胜我,并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以后的几年时间里,思想界的不少知识分子在《新民丛报》、《浙江潮》、《江苏》、《云南》等杂志上先后发表多篇文章,论述音乐对于国民意识的作用。奋翮生认为,近代中国的衰落原因在于郑声”,自秦汉以至今日,皆郑声也,靡靡之音,哀怨之气,弥漫国内, 乌得有刚毅沉雄之国民也哉”。’日本自维新以来, 一切音乐皆模法泰西,而唱歌则为学校功课之一。然即非军歌、军乐,亦莫不含有爱国尚武之意,听闻之余,自可奋发精神于不知不觉之中。”匪石也指出,中国古乐今乐皆负绝大之缺点”,其性质为寡人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秀作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秀作文 •相关推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秀作文(精选20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秀作文篇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核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提出的观点。意思是说:国家天下的兴盛与衰败,是每个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要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做一个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祖国的兴亡离不开先进的科技。而科学必然也离不开知识。知识的获取的足径自然也就离不开学习,认真地学习自然也离不开坚定的态度,更加离不开我们广大青年的努力与坚持。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少年的每一代都需要有理想和有担当,这样,国家就有了前进的步伐……至今,一个伟人的故事,一直鞭策着我前进。 范仲淹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与改革家,文学家和军事将领。被誉为历代官员中为官清廉,心忧百姓,胸怀天下的模范人物。范仲淹从小为了励志学习,就自己来到家附近的醴泉寺寄宿读书。一个人伴着寺庙里的青灯古烛埋头苦读,每夜到东方欲晓才盖上书入梦。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范仲淹成为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饱学之士。范仲淹生活在宋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代,也就是这样,使得年轻的范仲淹早早地胸怀远大,有了政治抱负,开始以天下为己任,立志要做一个有益于天下苍生的人,在数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为老百姓们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做到了为官一职,造福一方。 仍然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我坐在“书气沉沉”的教室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