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关系浅析
詹家峰 (国防大学博士生)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探析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本文认为,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是既保持着紧密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两个概念。综合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形成的基础,而国家战略能力对综合国力也具有反作用。但是,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之间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等层面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正确理解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不仅是适应国际政治现实和满足当前军事斗争实际的需要,而且也是进一步推动综合国力研究深化的需要。
[关键词]综合国力 国家战略能力 国家利益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七大要素。 国家战略能力是指主权国家将战略资源转化为实现各项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它既包括国家在非战争状态下,处理危机、营造和形成有利的安全战略态势的能力,也包括国家在战争状态下,遏制战争、赢得战争的能力。构成国家战略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战略资源、转化机制和战略谋略。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既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巨大的区别。正确理解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而科学地谋划、制定和实施各项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的联系
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是一对联系极其密切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即综合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战略能力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而国家战略能力又对综合国力具有反作用,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综合国力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综合国力的定义各有差异,但都一致认为它是一个主权国家可资利用的全部资源的总和。这里的 资源 既包括物质层次上的内容,也包括精神层次的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也涉及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也就是说,一个主权国家的各个侧面都被容纳在综合国力这个范畴之中了。
国家战略能力中的 战略资源 就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虽然 战略资源 不可能像综合国力那样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众多的指标,但它仍是将综合国力中的有关指标吸纳进其外延之中,只不过根据是否直接影响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一标准而对综合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甄别和 扬弃 ,但 战略资源 的 母体 仍是综合国力。脱离开综合国力这个 母体 ,国家战略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恰如西塞罗所言, 没有实力,何以对付实力?
相对于综合国力而言,国家战略能力融入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
21
转引自[美]肯尼思 N 华尔兹著,倪世雄等译: 人、国家与战争 一种理论分析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黄硕风: 综合国力新论:兼论新中国综合国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2-13页。对综合国力的界定,国内学者还存在着分歧。譬如,王诵芬等认为,综合国力就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从整体上来计量的社会生存发展诸要素的凝聚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源、经济活动能力、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科技能力、社会发展程度、军事能力、政府调控能力、外交能力(王诵芬主编: 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 ,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5-68页)。胡鞍钢等认为,综合国力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它主要包括经济资源、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知识技术资源、政府资源、军事实力和国际资源(转引自[美]阿什利 泰利斯等著,门洪华等译: 国家实力评估:资源、绩效、军事能力 ,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中美日俄印综合国力的国际比较:兼论中国大战略 )。但是,这些观点与黄硕风先生的观点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来看,国家战略能力的发挥须臾也离不开综合国力,也不能脱离综合国力这个条件和手段。国家战略能力的发挥程度,同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综合国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现实的综合国力为依托,也就不会产生强大的国家战略能力。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越高,它的战略能力就越强。国家战略能力与综合国力在很多情势下是相辅相成的,成正比例对应关系的。
综合国力作为一个整体是国家战略能力形成的基础,而且,在一些情况下,综合国力的某些特殊要素还可以直接转化为国家战略能力。这一点可从核武器的发展史中管窥一斑。随着二次大战的结束,美苏的同盟关系也走到了尽头。在以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双方发生过激烈的摩擦、严重的危机甚至剑拔弩张的冲突,但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冷战并没有变成热战,在小约瑟夫 奈看来,其中的主要原因既不是发达国家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根本就不想打仗,也不是超级大国追求有限的扩张主义目标,更不像新现实主义领军人物肯尼思 N 华尔兹所认为的由两个国家(而不是两个紧密的同盟)占据主导地位的、纯粹的两极结构的稳定性,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核武器和核威慑的特殊性质 。美苏之间核军备竞赛的结果就是核均势的形成。核均势不同于传统均势而体现出了其自身的特征。 核均势结构形成后,内部虽然也不乏变化和震荡,但它的走向不是趋于不平衡,最终使均势天平倾斜,而是在不断调整使平衡精确化和稳定化。 核均势结构不断推动和加强着 恐怖和平 的维持,因为 传统均势遭到破坏,一般只对欧洲部分地区产生重大影响。而核均势一旦被破坏,美苏的自身安全会受到致命威胁 。 所以,美苏核均势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威慑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冷战的 热化 。
与此同时,国家战略能力又对综合国力发挥着强大的制约作用,影响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发展。从国家安全的视角看,国家战略能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更不可小觑。国家战略能力是沟通和连接现有综合国力与未来综合国力的桥梁,即现有综合国力 国家战略能力 未来综合国力。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综合国力的强弱,乃至国家国际地位的起落。
国家战略能力的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或制约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任何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未来之发展大体上呈以下三种景象:一是发展势头旺盛,无论是横向地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纵向地与自己的历史相比,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性发展;二是虽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有所进步,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又有所落后,综合国力维持原有水平;三是由于国内危机或外部战争等,综合国力锐减,不仅与过去相比出现了倒退,而且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相比更是相当落后。三种发展景象意味着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弱,结果将决定各有关国家综合国力的水平。有的国家因循守旧,而有的国家与时俱进;有的国家抱残守缺,而有的国家开拓创新,其结果必然是大相径庭:或歌舞升平,或危机四伏。
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提价,为伊朗带来了丰厚的石油收益。石油收入从原来的每年40亿美元增加到1974年的200多亿美元。当时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似乎被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制造的虚假安全和脆弱繁荣冲昏了头脑,幻想石油美元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甚至认为可以进口伊朗所需要的一切,并自以为是地认定 在十年或十五年内,伊朗要完全摆脱落后状态,成为像日本和西德那样的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国家 。巴列维国王乘机花巨资购买大量武器,以图圆其 军事强国 之梦。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资料,1976年伊朗输入的武器已占第三世界输入武器总值的23%,平均每人负担军费230美元,超过本国农村人均收入的一半多,消耗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同时,巴列维王朝无选择地盲目引进、购买外国的机器设备,但由于缺乏宏观调控能力,造成经济发展战略与现实相脱节。战略决策上的失误销蚀了来之不易的石油美元,使巴列维政权的经济繁荣和军事强盛之梦落空,从而失信于民,以致最终完全失去民心而倾覆。
22
[伊朗]阿什拉芙 巴列维: 伊朗公主回忆录 ,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78页。
顾德欣: 战争新论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57、158页。
[美]小约瑟夫 奈著,张小明译: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