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春秋左传注》,《左传》是根据鲁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
二、解词
1、师:军队 2、伐:讨伐 ,攻打。
3、肉食者:指有权位的贵族 4、间(jiàn):参与。
5、鄙:鄙陋,眼光短浅。 6、何以战:即“以何战”
7、以:用、凭 8、安:有“养”的意思。
9、专:独自占有
10、徧:同“遍”,遍及,普遍11、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12、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13、信:信实,这里指对神说实话
14、孚(fú):为人所信服 15、福:赐福,保佑。
16、狱:案件 17、察:明察。
18、忠之属: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19、忠:尽心竭力 20属:类
21、从:随行,跟从 22、鼓:击鼓进军
23、一鼓:指第一次击鼓 24、败绩:大败
25、驰:驱车(追赶) 26、遂:于是,就。
27、逐:追赶 28、遂逐:就追赶
29、既克:已经战胜 30、克:战胜,攻下
31、再:第二次 32、三:第三次
33、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34、靡(mǐ):倒下 35、谋:谋划
36、弗:不 37、情:实情
38、测:推测,估计
古今异义:
齐师伐我 古义:攻打、讨伐。 今义:砍伐
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
肉食者鄙 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 卑鄙
牺牲玉帛 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虽不能察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再次
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 今义:增加
必以信 古义:信实 今义:书信
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关于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扬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四、 写作特色:
⒈详略得当,中心突出。详写了战前准备,战后曹刿的表现,略写了战争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
⒉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⒊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4.对比的写法。
五、人物形象:
1、鲁庄公:
鲁庄公是一个平庸的君主。政治上无能,不知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把胜利希望寄托在小恩小惠和神灵上,目光短浅;军事上无知,急
躁冒进,不察敌情,战后不知取胜原因。但他不昏庸,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战中听从指挥,战后虚心请教胜利的原因,能虚心纳谏,不耻下问。
2、曹刿:
是长勺之战的实际统帅,指挥者,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卓越的军事指挥家。他战前主动请战,关心国事,敢于进谏,具有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与庄公对话,表现出政治上的深谋远虑。战中,面对强敌,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后发制人,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战后透彻深刻地分析取胜原因,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六、理解默写:
①文中写曹刿与乡人对话,同时也是全文叙事纲领的句子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在谋划战争的过程中,曹刿对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的肯定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
③在指挥战争过程中,曹刿认真观察敌情,从而确定追击时机的句子是什么?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④“既克,公问其故”一句照应前文那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⑤曹刿分析的最佳追击时机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句与上文曹刿:“下视其辙,登城而望之。”的行动相照应。⑥曹刿确定追击时机的依据是什么?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⑦曹刿确立的最佳反击时机是:齐人三鼓之后,比竭我盈之时。曹刿的依据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⑧指挥战争中,鲁庄公“公将鼓之”“公将驰之”的行动体现了他急躁冒进的特点。
⑨二、三段中,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是:既克,公问其故。
⑩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⒒文中表明在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的句子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⒓表现民不愿意与官交往的句子是什么?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⒔表现庄公政治上“鄙”的语句是什么?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⒕表现庄公始有所悟的句子是什么?小人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⒖战争的结局是什么?齐师败绩;遂逐其师。
⒗“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七、简答题: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麽写法?
(1)战前准备,(作战时间,交战双方,战争性质)曹刿请见的原因和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使用了对比的写法。
2、乡人和曹刿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① 将乡人与曹刿作对比,乡人对国事的冷漠不关心衬托出曹刿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② 对话中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 乡人的这种
态度,说明了鲁庄公治理国家没有取得民心,证明了庄公之鄙。由此可见取信于民的重要。
3、乡人阻止曹刿请见并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反映了鲁国怎样的社会现状?
民不愿参与国事,统治者不得民心的社会现实。
4、从文章开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曹刿和乡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曹刿在与乡人“肉食者”的清醒认识上这一点是相同的,但曹刿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在这一点上乡人与他是不同的。
5、“忠之属也”的实质是什么?
尽职尽责地做好分内的事,大而言之,对事业有责任感,才有未来,才可取信于民。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此句为全文纲领,“鄙”为下文写庄公做铺垫;“远谋”为写曹刿深谋远虑张本,是全篇文眼;这是曹刿请见的原因。
7、曹刿认为鲁国具备了怎样的条件能同齐国开战?
“小之大狱,虽不呢察,必以情。”
鲁庄公尽力做好了本分之事,人民会服他,即政治上取信于民。
8、在曹刿和庄公的对话中可见庄公认为作战可凭借的条件是什么?
① 近臣的拥护(错)
② 神灵的庇佑(错)
③ 最后才认识到起关键作用的是百姓的支持(正确)
9、战前曹刿的议论围绕什么展开?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话题:“何以战”。
结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10、第二段描写了什么?用了什么写法?
(1)叙述长勺之战全过程,对比庄公的急躁冒进,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2)运用了对比手法。
11、 战中,曹刿两次制止庄公并果断指挥作战的基础是什么?
① 因为曹刿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② 同时他能够详察敌情,把握战机,深谙作战策略,后发制人。
12、第二段写曹刿指挥战斗语言简练,只说了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明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表现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沉着冷静,做事果断的性格特点;
也看出其善于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拥有卓越军事指挥才能。
13、结合文章说说第二段中表现了庄公怎样的特点?
①“将鼓”“将驰”表现他急躁冒进。
③ 两次欲下令而被曹刿制止,庄公没有一意孤行,说明他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14、第二段详略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怎样的好处?
①略写的是两军交战的具体情况,诸如兵力、规模、场面等;详写的是鲁方的战略决策,主要突出曹刿和鲁庄公指挥战斗的情景。
②好处是能围绕文章中心,将曹刿鲁庄公二人进行对比,借鲁庄公之鄙反衬曹刿的远谋,突出了曹刿的人物形象特点。
15.曹刿确定反攻和追击时机的根据是什么?
反攻时机————
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 辙乱旗靡
确定反攻时机的根据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要抓住“彼竭我盈”的最佳时节。
确定追击时机的根据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所以要“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后追击。
16、第三段文字叙述了什么内容?
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胜利的原因。
17、曹刿认为决定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体现了民本思想。
18、第三段后的论战中,曹刿阐明了关于战争取胜的哪两个观点?
一是要抓住战机,二是要详察敌情。这样才能做到后发制人,取得胜利。
19、文中哪里体现出庄公之鄙?
①把战争取胜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②用兵轻举妄动,急躁冒进,急功近利。
③取胜而不知胜因。
20、文中何处体现出曹刿之远谋?远谋的作用?
①战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请见,使鲁庄公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他在政治上的远谋。
②战中,他面对强敌,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后发制人,详察敌情,知己知彼。
③战后,透彻深刻地分析取胜原因,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远谋的作用:
(1)写曹刿的远谋是为了和鲁庄公的鄙形成对比。
(2)交代了鲁国取胜的原因。
21、古人记述这场战争,用“齐鲁长勺之战”为题,而后人却改用“曹刿论战”为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
(1)齐鲁长勺之战只是交代战争的双方和战争的地点,而曹刿论战则突出了本文的写法和主题。
(2)文章的题目是论战,战前的谋划和战后的总结最能突出论,因此要祥写。
(3)从史书的意义上看,写历史是为了后人总结经验教训,而不在于事实本身。因此要突出论。
22、曹刿论战分战前和战后,表明了他怎样的观点?
战前: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战后:在军事上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把握战机。
23、请总结出本文详写了哪些内容。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详写了曹刿在战前和庄公的对话、战中的表现及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
作者这样安排,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文章中心突出,有利于塑造曹刿的“远谋”(曹刿政治家、军事指挥家的形象)。
24、弱鲁战胜强齐,曹刿功勋卓著,但鲁庄公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请谈谈鲁庄公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①重用如曹刿这样有才能的人,赋予其军事指挥权利;
②取信于民;
③善听建议,虚怀若谷;
④顾全大局,积极应战。
25、从文章看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有哪些?
①战前充分准备,取信于
民这是先决条件。
②曹刿指挥战斗,详察敌情,抓住时机,后发制人。
③鲁庄公知人善任,善于听取意见。
④鲁国上下同仇敌忾。
26.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结合文章举例说明,并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曹刿和乡人的对比,乡人认为“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则执意请见。突出曹刿有爱国热情,积极参与政事,有责任感。
②曹刿和庄公的对比,战前论战、战中指挥、战后论取胜原因这些情节中,庄公的鄙陋衬托了曹刿的远谋,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才能。
27、本文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既然是记述战争,战争的经过、场面应是主体,而作者却为何详述战前、战后,而简单的记述战争的过程呢?
(1)文章的题目是论战,战前的谋划和战后的总结最能突出论,因此要祥写。
(2)从文章塑造人物的特点来看,战前的谋划和战后的总结最能突出曹刿的远谋,因此要祥写。
(3)从史书的意义上看,写历史是为了后人总结经验教训,而不在于事实本身。因此要突出论。
28、“既克,公问其故”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表现鲁庄公的愚钝,军事上的无知,反衬曹刿的远谋,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八、开放试题:
1、历史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谈谈你的理解。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A、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B、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转》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C、\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2、《曹刿论战》是记叙长勺之战的,为什么作者没有将战争的场面作详细描写而是以记录人物语言为主?这有体现了《左传》的哪些文学特点呢?
通过对话更能够体现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正因为文章巧妙的详略安排,凸显了曹刿这样一个忠心爱国的人物形象,也体现出《左传》善于描写、刻画人物的文学艺术特色。
九、拓展延伸:
1.读过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人心齐,泰山移。做事情要得到人们群众的拥护,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事情才能成功。
(2)调查研究,知己知彼,抓住时机,不可急躁冒进。
(3)做人要有责任感,有爱国精神
。
(4)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5)有丰富的学识很重要。。
2.曹刿作为一介布衣,在国家危急时刻,他能挺身而出担当起拯救国家的大任,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具体表现,他的这种思想境界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再举两例。
位卑未敢忘忧国。蔺相如 烛之武 毛遂 唐雎
3.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曹刿论述的取胜原因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和平时期治理国家仍须要取信于民,经济发展同样须要抓住时机。
4.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爱国?
作为中学生心中有祖国,用知识武装自己,培养自己建设祖国的意识和本领,时刻准备着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我们的祖国。
5.写出你知道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长勺之战 、巨鹿之战、 马陵之战
6.比较孟子与曹刿思想的异同点。
二者都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思想,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的君主才能统治天下。
7.拟一副关于本文对联。
(1)用兵不能鲁莽,做事不能急躁。
(2)胜战取决知己熟彼,安邦源自纳贤于民。
(3)足智多谋,曹刿心想国家;目光短浅,庄公情系神灵。
(4)取信于民,似得堡垒于城内,战无不胜;知敌在心,如有利刃在手中,攻无不克。
(5)庄公鄙陋急躁迎战,曹刿远谋从容反击。
十、创新试题
1.“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孙子?军争》)这段话能让你联想祷文中的那些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或者: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2.《荀子?哀公记》中记载“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一观点与本文曹刿的哪一战略思想相一致?这一思想体现在文中的哪件事上?
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3.人民爱国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义务,也是一种光荣。曹刿的哪句话最能体现他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爱国情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毛泽东在《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谈到“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可见“周到”“必要”侦查对于指挥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文中曹刿这个指挥员是怎样做到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详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以便把握战机。
5.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请你写出中国古代同他一样主动请缨的历史人物,并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他们两个不同时期相
似的行为。
毛遂,毛遂自荐。
6、取信于民有怎样的时代意义?
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因为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作为国君能取信于民,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在当今社会,取信于民仍不过时。各级官员若想治理好一方,必须要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得到民心民意,才能被人所认可。
全方位
三 内容解析
11、 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战前准备,曹刿请见的原因和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2、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长勺之战的情况。
13、 第三段文字叙述了什么内容?
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胜利的原因。
14、 曹刿认为决定胜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体现了民本思想。
15、 从文章开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曹刿和乡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曹刿在与乡人“肉食者”的清醒认识上这一点是相同的,但曹刿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在这一点上乡人与他是不同的。
16、 乡人阻止曹刿请见,并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反映了鲁国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人们不愿为官谋利,统治者不得民心的社会现实。
17、 乡人劝阻曹刿的情节有何作用?
能鲜明地反衬出曹刿对国事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以及乡人对国家的漠不关心,从而说明了庄公民本思想的欠缺,也是揭示曹刿请见的原因,为下文作铺垫。
18、 “忠之属也”的实质是什么?
尽职尽责地做好分内的事,大而言之,对事业有责任感,才有未来,才可取信于民。
19、 第二段描写了什么?用了什么写法?
叙述长勺之战全过程,对比庄公的急躁冒进,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运用了对比手法。
20、 曹刿在战场上镇定自若、从容自信的基础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观察把握时机,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善于观察敌情,在充分认识自身实力的前提下,仔细观察敌情,充分了解自己和对方的实力。启示:知己知彼,对大事和变故应运用智慧做好准备,沉着应对,把握机遇。
21、 曹刿认为“肉食者鄙”,庄公“鄙”在何处?
战前不知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战中急躁冒进,而且不懂战术;战后不知取胜的原因。
22、 简要概括一下鲁庄公和曹刿的形象。
鲁庄公:
政治上无能,目光短浅;军事上无知,急躁冒进,又不同于一般昏君,能听取别人意见,算得上开明,战后虚心请教胜利的原因,能虚心纳谏,不耻下问。
曹刿:
思想上以民为本;性格上从容冷静,胸有成竹;军事上沈某远虑,指挥若
定。沉着冷静,果断英明,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做事细致认真,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把握战机,有军事指挥家的风范,关心国家大事,勇于进谏,有远见卓识。
23、 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何在?(详答)
天时:抓住有利的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有利的追击时机,祥察敌情,确定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地利:长勺在鲁国,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战争。
人和: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是保证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24、 全文的文眼是远谋,就全文看,作者是怎样着眼于“远谋”二字的?
25、 直接指出肉食者鄙,表明对他们的轻视,不信任,自己毛遂自荐,有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26、 与庄公对话时表现他的民本思想,为战争必胜准备先决条件,启发庄公取信于民。
27、 战争上决断能力强,善于观察敌情,把握时机。
28、 通过论述取胜原因,表现他的战略战术思想。后发制人,远谋的体现尤为深刻。
29、 曹刿的行为可以使你联想到哪个成语?
毛遂自荐 深谋远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远见卓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四.拓展延伸
1.读过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人心齐,泰山移。做事情要得到人们群众的拥护,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事情才能成功。
(2)调查研究,知己知彼,抓住时机,不可急躁冒进。
(3)做人要有责任感,有爱国精神。
(4)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5)有丰富的学识很重要。
2.本文是一篇史传作品,请谈谈本文史料剪裁得当的特点。
作为史传作品,本文把曹刿在战前启发庄公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掌握战机和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原理都写得比较详细。与表现曹刿“远谋”无关的战争规模、战斗场景等一概不提,而对“论战”有引线作用的情况-------请见,从站,克敌等一笔带过,这样剪裁,对突显曹刿军事家的形象,突出中心思想有极大作用。
3.曹刿作为一介布衣,在国家危急时刻,他能挺身而出担当起拯救国家的大任,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具体表现,他的这种思想境界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再举两例。
位卑未敢忘忧国。蔺相如 烛之武 毛遂 唐雎
4.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曹刿论述的取胜原因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和平时期治理国家仍须要取信于民,经济发展同样须要抓住时机。
5.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爱国?
作为中学生心中有祖国,用知识武装自己,培养自己建设祖国的意识和本领,时刻准备着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我们的祖国。
6.写出你知道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
、 赤壁之战 、长勺之战 、巨鹿之战、 马陵之战
7.比较孟子与曹刿思想的异同点。
二者都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思想,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的君主才能统治天下。
8.拟一副关于本文对联。
(1)用兵不能鲁莽,做事不能急躁。
(2)胜战取决知己熟彼,安邦源自纳贤于民。
(3)足智多谋,曹刿心想国家;目光短浅,庄公情系神灵。
(4)取信于民,似得堡垒于城内,战无不胜;知敌在心,如有利刃在手中,攻无不克。
(5)庄公鄙陋急躁迎战,曹刿远谋从容反击。
直通车
a) 乡人和曹刿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30、 将乡人与曹刿作对比,乡人对国事的冷漠不关心衬托出曹刿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31、 对话中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2、 乡人的这种态度,说明了鲁庄公治理国家没有取得民心,证明了庄公之鄙。由此可见取信于民的重要。
a) 乡人阻止曹刿请见并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反映了鲁国怎样的社会现状?
民不愿参与国事,统治者不得民心的社会现实。
b)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此句为全文纲领,“鄙”为下文写庄公做铺垫;“远谋”为写曹刿深谋远虑张本,是全篇文眼;这是曹刿请见的原因。
c) 曹刿认为鲁国具备了怎样的条件能同齐国开战?
“小之大狱,虽不呢察,必以情。”
鲁庄公尽力做好了本分之事,人民会服他,即政治上取信于民。
d) 在曹刿和庄公的对话中可见庄公认为作战可凭借的条件是什么?
④ 近臣的拥护(错)
⑤ 神灵的庇佑(错)
⑥ 最后才认识到起关键作用的是百姓的支持(证确)
e) 战前曹刿的议论围绕什么展开?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话题:“何以战”。
结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f) 战中,曹刿两次制止庄公并果断指挥作战的基础是什么?
④ 因为曹刿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⑤ 同时他能够想察敌情,把握战机,深谙作战策略。
8. 第二段写曹刿指挥战斗语言简练,只说了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明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表现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沉着冷静,做事果断的性格特点;
也看出其善于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拥有卓越军事指挥才能。
9.结合文章说说第二段中表现了庄公怎样的特点?
①“将鼓”“将驰”表现他急躁冒进。
⑥ 两次欲下令而被曹刿制止,庄公没有一意孤行,说明他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10. 第二段详略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怎样的好处?
①略写的是两军交战的具体情况,诸如兵力、规模、场面等;详写的
是鲁方的战略决策,主要突出曹刿和鲁庄公指挥战斗的情景。
②好处是能围绕文章中心,将曹刿鲁庄公二人进行对比,借鲁庄公之鄙反衬曹刿的远谋,突出了曹刿的人物形象特点。
11.曹刿确定反攻和追击时机的根据是什么?
反攻时机———— 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 辙乱旗靡
确定反攻时机的根据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要抓住“彼竭我盈”的最佳时节。
确定追击时机的根据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所以要“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后追击。
12. 第三段后的论战中,曹刿阐明了关于战争取胜的哪两个观点?
一是要抓住战机,二是要详察敌情。这样才能做到后发制人,取得胜利。
13. 曹刿和庄公的形象特点总结。
曹刿:
①积极参与国事,有爱国热情,有责任感,有政治远见。
②面对强敌,从容果断,胸有成竹,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③敢于进谏,善于进谏。
鲁庄公:
①政治上无知没有远见,不懂得取信于民为治国之本。
②军事上无能,作战中急躁冒进、不察敌情。
③虚心纳谏,任用贤士。
14.文中哪里体现出庄公之鄙?
①把战争取胜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②用兵轻举妄动,急躁冒进,急功近利。
③取胜而不知胜因。
15.文中何处体现出曹刿之远谋?
①战前三问,深知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②战中决策,能详查敌情,把握战机,当机立断。
33、 古人记述这场战争,用“齐鲁长勺之战”为题,而后人却改用“曹刿论战”为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
全篇以曹刿的言行为主组织记事材料,而记事的中心处处表现出曹刿的“远谋”和对战争的“论”字上。
17.曹刿论战分战前和战后,表明了他怎样的观点?
战前: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战后:在军事上详察敌情,后发制人。
18.请总结出本文详写了哪些内容。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详写了曹刿在战前和庄公的对话、战中的表现及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
作者这样安排,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文中中心突出,有利于塑造曹刿的“远谋”(曹刿政治家、军事指挥家的形象)。
19.弱鲁战胜强齐,曹刿功勋卓著,但鲁庄公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请谈谈鲁庄公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①重用如曹刿这样有才能的人,赋予其军事指挥权利;
②取信于民;
③善听建议,虚怀若谷;
④顾全大局,积极应战。
20.从文章看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有哪些?
①战前充分准备,取信于民这是先决条件。
②人员曹刿指挥战斗,详察敌情,抓住时机,后发制人。
21.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
结合文章举例说明,并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曹刿和乡人的对比,乡人认为“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则执意请见。突出曹刿有爱国热情,积极参与政事,有责任感。
②曹刿和庄公的对比,战前论战、战中指挥、战后论取胜原因这些情节中,庄公的鄙陋衬托了曹刿的远谋,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才能。
开放试题:
1.历史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谈谈你的理解。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转》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2.《曹刿论战》是记叙长勺之战的,为什么作者没有将战争的场面作详细描写而是以记录人物语言为主?这有体现了《左传》的哪些文学特点呢?
通过对话更能够体现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正因为文章巧妙的详略安排,凸显了曹刿这样一个忠心爱国的人物形象,也体现出《左传》善于描写、刻画人物的文学艺术特色。
3.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结合原文谈一谈?
这篇文章形式上是记载史实,围绕着齐鲁长勺之战记述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主要写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全文的详略安排即由此决定。第一段在略叙背景后就引出实质性的对话,由曹刿提出“何以战”开始,步步紧逼,直到庄公说出对“小大之狱”的态度后,曹刿才做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结论,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思想。第二段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决断能力,两次以“未可”和“可矣”来表现他善于掌握战机,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来证明他决断的正确。第三段再通过论述取胜的原因,把他以小敌大必须抓准战机、详察敌情的战略战术思想表现出来。以上是详写的内容,其余与表现曹刿的“远谋”无关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参战的人数,战争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而对“论战”其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战”“从战”“克战”等也是一笔带过。这样剪裁,对再现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
本文语言十分精炼,这跟所谓“史家
笔法”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对鲁庄公,文中没有直接用贬语;但从他前两次对曹刿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政治上的无能,从“将战”“将鼓”“将驰”可以看出他军事上无知妄动,这就叫做“唯书其事迹”和“因言语而可知”。写齐军,仅用“三鼓”一语就表现出他们倚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
4.怎样评价文中鲁庄公这一人物?
鲁庄公是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有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创新试题
1.“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孙子?军争》)这段话能让你联想祷文中的那些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或者: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2.《荀子?哀公记》中记载“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一观点与本文曹刿的哪一战略思想相一致?这一思想体现在文中的哪件事上?
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3.人民爱国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义务,也是一种光荣。曹刿的哪句话最能体现他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爱国情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毛泽东在《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谈到“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可见“周到”“必要”侦查对于指挥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文中曹刿这个指挥员是怎样做到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详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以便把握战机。
5.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请你写出中国古代同他一样主动请缨的历史人物,并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他们两个不同时期相似的行为。
毛遂,毛遂自荐。
6.本文详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详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的表现及战后的对指挥作战的原因的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曹刿政治家、军事指挥家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