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讲 中国翻译文学史:概论
1.第一章:翻译概论
34
第三节 直译与意译
Translating Methods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on
33
直译:人们关心的是语言层面 的技术处理问题,即如何在 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 其意义失真
35
直译的例子: crocodile tears 鳄鱼的眼泪; armed to the teeth 武装到牙齿; chain reaction 连锁反应; gentlemen’s agreement 君子协定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 The three religions and 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 三教九流; paper tiger 纸老虎;
*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unched WWII. *Don’t shed crocodile tears.
43
In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breathe one’s last 断气 – 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 ;了结尘缘 – the long sleep长眠 – pass away – see Marx见马克思 – see one’s ancestors – go to one’s external rest 安息 – blow out the candles 吹灯拔蜡 – go west上西天 – go to heaven上天堂 – kick the bucket蹬腿 You can kick everything but you can not kick the bucket.44
《中国翻译文学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二节 主将姜椿芳 对苏联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时代出版社 的成立
第三节 曹靖华与俄 苏文学的译介
第三编 (1951—1978)
1
第二十三章 概 论
第二十四章 两 2
次翻译工作会 议的历史地位 和...
3 第二十五章 建
国后十七年俄 语文学的翻译
4 第二十六章 其
他语种文学的 翻译
5 第二十七章
“文革”十年 的翻译文学概 况
第十节 冯至与德国 诗歌的翻译
第十二节 赵萝蕤与 《草叶集》的翻译
第十一节 查良铮与 浪漫派诗歌的翻译
第十三节 其他翻译 家及其译作
第一节 沉寂的 译坛
第二节 扭曲的 翻译
第四编 (1979—2003)
01
第二十八章 概论
02
第二十九章 新时期译坛 的繁荣
03
第三十章 俄苏文学翻 译的复兴
04
译
第三节 其他翻译家 及其译作
第一节 张鸿年与波 斯语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韦旭升与朝 鲜语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仲跻昆与阿 拉伯语文学的翻译
第四节 其他翻译家 及译作
第二节 莎士比亚作 品的全译者梁实秋
第一节 港台翻译文 学概况
第三节 受冷遇的译 者张爱玲
结语:百年译史 昭示未来
附录:中国翻译文学史大事记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 义文艺理论译介的
贡献
第一节 俄苏文学的 译介
第三节 瞿秋白与鲁 迅关于翻译问题的
讨论
第一节 “两脚 踏东西文化”
的林语堂
第二节 其他翻 译家及其译作
第一节 中国最 早专载译作的 期刊:《译文》
第二节 中国翻 译文学史上的 宏伟工程: 《世...
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全
“英最伟大译著”
路德(Luther) (1483-1546)
• 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 • 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译者不能与语法背道而
驰,但更应该注意意思的理解和表达。 • 翻译必须遵循意译七原则。 • 翻译必须集思广益。
➢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
➢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
➢
唐代(全盛时期)
➢
北宋(结束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
• (公元148-316年) •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
“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 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
奈达(Nida)
• 理论原则:
•
语言的共性---可译性;
•
差别在于对语言的需求
• 翻译的性质
• 翻译的功能
• 语义分析
翻译的性质
: • Nida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 的标志。
费道罗夫
• 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研究”, • (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 • 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概要》一书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分
翻译概论第六章
张培基先生,中国著名翻译家,先后在 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任教。译文自然流畅并且极具文采, 令许多读者和翻译爱好者受益匪浅。不 但为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 巧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文章,而且为外国 学者研究中国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 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他们不顾年事已高也不怕翻译中可能遇见的重重困难而选择翻译这部巨著是因为他们认为这部作品有多方面的价值对我国小说的创作有可借鉴的地方但有必要指出一点就译者个人的翻译动机而言他想达到的翻译目的及对作品的选择有可能与翻译的其他因素如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发生冲突其结果可能会造成语内连贯的缺失从而影响译本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个方面,来自新洪堡学派的理论观点。在新洪堡 学派看来,语言结构与宇宙的结构及人类思维的普遍 结构不是一种直接对等的关系。
从新洪堡学派代表人物,特里尔,叶姆斯列夫和沃尔 夫等的观点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不同语言 对现实的切分有差异,因此的那个我们用不同的语言 表述同一现实是,结果是我们表达的实际上不是一个 完全同一的现实。在这个意义上看来,从一门语言到 另一门语言的翻译,在理论上就不可能。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 性。对具有历史使命感的翻译家来说,只有明确了 “为什么选择翻译”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解决“翻 译什么”的选择。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家的翻译动机对他们选择 什么文本来译,采取怎样的策略来进行翻译具有直 接的决定作用。
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梁启超的翻译 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老先生的 名片上写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 一人”。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 十本,包括《诗经》、《楚辞》、《西厢记 》、《红与黑》、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来 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泰斗级专 家。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第07讲 中国翻译文学史: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
第1节 同文馆和其他翻译机构
从19世纪后期至五四运动,在中国翻译 文学史上,是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时期, 是中国翻译文学历史的初级阶段。在这 个阶段,涌现出一批翻译机构和著名的 翻译家及其译作。在诸多的翻译机构中, 最有影响的首推京师同文馆。
同文馆的建立及其作用
同文馆于1862年(同治元年)在北京成立,由清 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它是在恭亲王奕的奏 议下设立的。 19世纪后期,中国门户开放,外事活动频繁。 恭亲主奕及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 祯等人有感于外国列强“船坚炮利”,主张引 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兴办洋务,而急需大量的 懂得外国语言文字的专门人才。为此,奕等 人于1861年(咸丰十年)联名上书奏请创立同文 馆:
江南制造局的译书着眼于“用”,其译书的发展 顺序是:兵学→工程技艺→自然科学理论,数量 上兵制、兵学类所占比重较大,反映了洋务派 “西学为用”的思想体系对译书的影响。 在全馆中外译书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翻译馆的译 书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据记载,从第二次鸦片 战争到辛亥革命近60年中,翻译西方科学著作达 468种,达到了西学科学翻译的高峰,在甲午战争 前是中国最大的译书机构。江南制造局的译书在 整个清末译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0.广学会
1887年成立,原名“同文书会”、“同文学会”, 由英国传教士韦廉臣(A. Williamson,1829-1890) 在上海创立,1892年改为“广学会”,由李提摩 太(Timothy Richard, 1845-1919)继续主持。主 要译书成员有:韦廉臣、李提摩太、慕维廉、艾约 瑟、林乐知、丁韪良、李佳白等。他们的译印书 籍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广为流传。 广学会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在华建立的一所较大 规模的翻译出版机构,其规模及出版图书数量均 远远超过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
中国翻译史讲义
• 奉诏译:我国古代译经,大多由朝廷保护设置译经 院以完成译业,此类译经称为奉诏译。
• 单译(等):译经中,仅译出一次者,称为单译、 一译。翻译二次以上者,称为重译、异译、同本异 译。译者名称不明的经典,称作失译经。
• 有裨于中国文学:启以新意境,输以新材料,开辟 了唐降格律诗词新体裁,催生六朝志怪小说,激发 浪漫主义文学,使古代文学获得解放。
佛经翻译的四个发展阶段
一、草创时期(东汉桓帝—西晋,公元148—316) 二、发展时期(东晋—隋,公元317—617) 三、极盛时期(唐—北宋,公元618—906) 四、衰微时期(南宋—清,954—1111)
3. 三国时期的译经家支谦(1)
支谦一名越,原为月支人,故姓支。号恭明
代表作:《阿弥陀经》 《月明童子经》《菩萨本原经》
《菩萨本业经》《佛医经》 《法句经》
翻译特点:支谦翻译的风格从古译到旧译这一阶段上起 了不少作用。他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力求经意使人更 易解。
• 受业于支亮,支亮受业于支谶, • 人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 支谦的翻译风格 • “曲得圣意,辞旨文雅” • “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 “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又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 汉献帝(公元190年一220年在位)末年,支谦避乱来到吴 国。当时孙权已统治江左一带,但这里佛教还未传布。孙 权听说支谦很有才智,就召见他,并拜为博士,与韦曜等 人共同辅导太子。
• 东吴佛教虽已传布,但佛经多是梵文,没有翻译。支谦 精通汉语,收集众多佛经版本译为汉语。从黄武元年(公 元222年)到建兴(公元252年一253年)年间,三十多年中, 他翻译了《维摩》、《法句》、《瑞应本起》等49部经书。
1998-1999年文学各学科研究新书评介·《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19981999年文学各学科研究新书评介·《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在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中,郭延礼先生是成就卓著的学者。
近年,他又将研究视野转向了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难点—翻译文学研究,以44万余字的《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填补了又一个学术空白。
《概论》分为上下两编,共19章。
上编探讨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脉络与主要特征,论述了中国近代文学理论、诗歌、小说、戏剧、寓言翻译的概况,从宏观上对中国近代翻译文学进行了总体的透视。
下编则是对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的翻译理论与成就的分析,从梁启超、严复、林纾、苏曼殊、马君武、周桂笙、伍光建、曾朴等,一直讨论到“五四”之前的周氏兄弟、胡适、陈独秀、刘半农等人的文学翻译活动。
上下编之间内容虽有重合之处,但上编侧重于对近代翻译文学特征的把握与规律的寻找,下编则以对翻译家的个案分析为线索,凸现了一部具有主体感的中国近代的翻译文学史,更加详尽地展开了上编中的总体论述。
因此,在博考文献基础上的史论结合,就成为本书的一个重要特征。
近代中国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向现代化蜕变的转型期,也是中西文化撞击的历程。
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艰难跋涉。
《概论》将“翻译文学”置于中西文化撞击的大背景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富有个性的阐释。
按照传统的近代史分期,拉开近代中国历史帷幕的是鸦片战争。
然而,从1840—1870年的30年间,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几乎是一个空白,从1870—1894年,才有零星的翻译文学出现。
而翻译文学的大量涌现,则是在20世纪初。
为什么从1840—1894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甚少翻译文学呢?《概论》认为,鸦片战争后,最先迎接西方文化挑战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经世致用思潮。
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侧重于人的内在觉悟,“外王”侧重于经世致用。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即使是民对民族危机有深刻反省的有识,之也认为只要在经世致用的“外王”方面向西方学习声光电化,就可以达到船坚炮利、富国强兵的目的。
中国文学外译历程-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中国文学外译历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文学外译是指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并在国际上传播的过程。
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引起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因此,中国文学外译一直是跨越国界、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学外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后的汉朝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就开始出现译作,例如将佛教经典翻译成汉字。
而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学作品的翻译越来越多地引入了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译风格。
中国文学外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初期,中国文学外译主要集中在对佛教经典和历史文献的翻译上,这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各地对中国文学的了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到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外译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了古代文学作品,还包括了现当代作家的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
同时,随着翻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国际交流的加强,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文学外译的影响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中国文学的外译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使得国际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
其次,中国文学外译也为中国作家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推动了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
此外,中国文学外译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综上所述,中国文学外译是一个漫长而又不断发展的历程。
通过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学外译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翻译水平和技术,加强人才培养,以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外译事业的发展,并为更多国家读者带来中国文学的魅力和智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和安排方式,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所呈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 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中国文学外译的历程和发展。
大学汉语言文学《概论 》课件
当然,反思和审议同样必须在三个关联中进行, 即:语文教师所拥有的“语文知识”与学术界相 关学科的研究现状之间的关联,教师实际在教的 “语文知识”与语文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学生 在听、说、读、写某一方面的某一环节实际所拥 有的语文个人知识与课堂里所授的“语文知识” 之间的关联。我们认为,在三个关联中围绕上述 三个方面来讨论“语文知识”的问题,应该成为 语文教师校本教研的主题,应该作为语文教师专 业知识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应该作为语文教学论 目前研究的主课题。
在中小学语文教研领域,“文本解读”也成为热点。 这方面的论文如:方智范的《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 作者的“知音”——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问 题》(《人民教育》2004年第21期),沈大安的
《文本解读的观念和方法》(讲座),李安全的
《文本解读及教学策略》(《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12),王磊的《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5期),王崧舟《文
近年文本教学解读书籍
一些文学理论专家、教授关注起文艺理论的实用化即文
本解读策略的研究和开发。比较典型如钱重要的著作如蒋成瑀的《读解学引论》(1998),《语 文读解学》(2006),曹明海的《语文教学解释学》 《语 文读解学》(2006) , 《语文陶冶性教学论》(2007), 《语文教材文体解读论》(2016),钱理群的《名著重读》 (2006),孙绍振的《名著细读(2006) 》《文学文本解 读学》(2017) 王先霈的《文学文本细读》2006, 《文学 文本解读学》(2017),王先霈的《文学文本细读》 (2006),王富仁、郑国民《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语 文教学与文学》 (2006) 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 论系统研究》,刘永康《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 革》(2007),傅丽霞、张西玖《多维视角中的语文解读学》 (2007) ,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2013) 等。
翻译概论6
翻译定本
翻译定本:就其本质而言,在理解上是根植于“意义的绝 对客观论”。所谓的“定本”,就我们的理解,至少含有 以下三种意思。 首先,一个定本,尤其翻译的定本,无论就理解而言,还是 就表达而言,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不存在理解的错 误,不存在阐释的空白,表达上不仅在内容上与原作等值, 在形式上也可与原作媲美,就是译界通常说的“形神俱似 之境”,而这种形神俱似已经到了不可超越的地步。 其次,“定本”还有不朽的意思,可以超越时间,无论哪一 个时代,只以此译为定译,不必随着时代的变化、语言的 变化、读者的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对译本有所修改,定而 “不变”,一劳永逸,此为“定”的第二层含义。 再次,所谓“定本”,还可能包含有“理想的范本”的意思。
从中西方翻译史看,尽管有过不少杰出的翻译家 做过非凡的努力,试图以准确的理解、准确的翻 译使自己的译本成为“定本”,甚至有人想超越 原作,使自己的译原作共存、成为不朽,但终因 不可违抗的历史发展规律,终因上文所指出的种 种原因,一次一次地被后人淘汰,出现一个又一 个的复译本。《圣经》的“钦定本”也没有因为 钦定而定于一尊。中国读者的《巴黎茶花女遗 事》,至少有十五个译本。中国翻译界较为关注 的《红与黑》,如今已有二十个译本。
什么是“复译”?什么是“翻译定 本”?翻译是否存在“定本”?为什 么?
有初译本或其他译本的情况下重新翻 译原作的行为或这一行为的结果。 复译,一个“继承、借鉴、突破或另辟蹊径的过程”--许钧 复译的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一种引人注目的 现象。自1930年以来,复译现象越来越常见,在已经出版的 各种译本中 , 复译本的数量占一半多 ,1949 年至 1979 年间 , 我国翻译出版社的外国古典文学作品中 , 复译本的作品占 80% 以上 , 改革开放后的 80-90 年代 , 名著复译的规模更大 , 覆盖面更广 , 欧洲古典名著《堂 ・ 吉珂德》、《红与黑》、 《简爱》、《呼啸山庄》、《包法利夫人》等至少有三个 以上的译本 , 有的如《红与黑》甚至有十三四种译本。对 于复译的是非功过,人们见仁见智,褒扬者有之,贬抑者亦大 有人在。一直以来 , 复译都是中国翻译界、理论界热衷讨 论的话题。
翻译概论第六章
二是:不同的语言往往以不同的语言结构表述同一自然 现实,同时不同的语言也往往以不同的结构来切分人 类的客观经验。问题在于,表述同一自然现实和切分 人类的客观经验的不同语言结构,是否能够对译? 新洪堡学派的语言哲学观对于翻译理论,看似是摧毁 了翻译的可能性。但同时,却在一定意义上又给翻译 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们可以进一步关注不同语言 的结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不同语言的传情达意规律 的深刻差异,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去发 现考察与语言本质密切相关的翻译障碍以及世界映像 与文明差异给翻译造成的种种困难。
6.3 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
在上文中,我们就社会,文化,政治和意识 形态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作了探讨。 这些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但 总的来说,我们归之于外部因素。 在影响翻译的所有因素中,最活活跃且起着 决定性作用的,是翻译的主体因素。
6.3.1 翻译动机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翻译"优化论"
"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 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 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 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
"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 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 达到神似的境界。
"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 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 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 春蚕到死丝方尽
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spring silkworm died after is ended fibre production. the silkworm cease not to spin her thread before she is dead.
中国翻译文学史概论
一、近代翻译文学(1897-1920) 二、现代翻译文学(1921-1950) 三、当代翻译文学(1951-1978)
一、近代翻译文学(1897-1920)
第1章 概论 第2章 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 第3章 近代翻译文学倡导者梁启超 第4章 “译泰西过百种”的林纾 第5章 近代翻译理论首创者严复 第6章 翻译文学的近代终结与现代开启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家——李之藻
李之藻(1565—1630),杭州人,有“江南才子”之称,明 末清初著名科学家和译著家。
历任南京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译述了 大量西方科学名著,集中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水利等方面。
1628年,编辑刊刻了欧洲科学入华后第一套丛书“天文初 函”,收有天文历书《浑益通宪图说》2卷、几何学书《圜容 较义》l卷及数学书《同文算指》l0卷(均由利玛窦口授、他 编译)。
王徵(1571-1644),陕西人,中国士大夫中最早接受西方科技 的人物之一。
出身儒士,但对机械制造有很大悟性。信奉天主教,自称“关 西景教后学”。
在北结识庞迪我(1571-1618,西班牙)、金尼阁(1577-1628, 比利时)、邓玉涵(1576-1630,瑞士)等传教士,接受了许多西 方科技知识,尤其对机械工程学感兴趣。
为了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进行斗争,林则徐组织翻 译了《国际法,或运用在国家和主权的行为和事务上的自然 法原则》(1758年瑞士人滑达尔著),成为近代汉译国际法 的最早主持者。
墨海书馆与翻译家李善兰
墨海书馆:1843年成立于上海,中国近代重要的翻译机构,为 麦都思(1796-1857)开办。
《同文算指》在1614年刻印,影响巨大,欧洲笔算法就是从 这时在中国日渐普及并一直沿用至今的。
第06讲 中国翻译文学史:概论
据统计, 1898 年前,中国翻译了约 561 种西 方书籍,其中上海出版了434种,占77.4%, 成为了主要译介者; 另一方面,约有 360 多种书是由外国传教士 主持或参与译述(见李良玉《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可 见,当时翻译之风非常繁盛。
二、文坛争艳,译军突起
中国专门的文学翻译工作为时较晚,己属近代之 事。但从东汉以来的佛经翻译中己孕育着文学翻 译的萌芽。 佛教经典中包含着深奥的哲学思想,而由于宗教 宣传 —— 讲经说法 —— 的需要,佛经中又穿插了 许多优美的故事。这些故事富有文学趣味,是极 好的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良好的 影响。 可以说,从古代翻译佛经开始,中国就产生了翻 译文学,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为时较早的。
例如,《狼与羊》的故事,译文开篇这 样写道: 盘古初,鸟兽皆能言。一日豺与羊,同 涧饮水。豺欲烹其羊,自念无以措辞, 乃强责之曰:“汝混浊此水,使老夫不 能饮,该杀。”羊对曰:“大王在上流, 羊在下流,虽浊无碍。”
《意拾喻言》曾被英国传教士戴尔和斯 敦力译成福建漳州方言,斯敦力又将其 转译成广东潮州方言, 1843 在新加坡出 版。
墨海书馆与翻译家李善兰
墨海书馆:1843年成立于上海,中国近代重要的翻译机构,为 麦都思(1796-1857)开办。 麦都思:清末最早来华的传教士之一,清末早期的研究汉学、 翻译中国典籍的外国人之一。其著译有中文59种、英文27种、 马来文6种。 墨海书馆出版的西学译著及其译者在当时颇有影响。其中最著 名的是李善兰(1811-1882,浙江海宁人): 和伟烈亚力(1815-1887,英人)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后9 卷(完成了徐光启的未竟之业)、《代数学》13卷、《代微积 拾级》18卷、《谈天》18卷等书。 和艾约瑟(1823-1905,英人)合译《重学》20卷,是中国第一 部系统翻译出版的力学著作; 和韦廉臣(1829-1890)合译《苗物学》8卷,成为中国传播近代 植物学知识的第一部译著。 独译《圆锥曲线说》3卷。
翻译概论
目录
第一节 我国翻译简史
第二节 翻译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第四节 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我国翻译简史
• 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次序,把中国翻译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 段: •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 • 三、“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 的翻译; • 四、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
• 意大利比较文学窳梅雷加利认为“虽然翻译的最终结果大 概是属于语言,而后又属于文学范畴的,可是翻译行为的 本质是语际性,它是自然语言所形成的各个人类岛屿之间 的桥梁”;
• 中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认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 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 的语言活动”; • 中国翻译家张今说“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 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 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 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印象或艺术印象,完好无 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一、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 字翻译活动。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 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
早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时(公元148年),波斯帝国(今伊 朗)的安世高来到中国,开始了较大规模地从事译经活动。他
翻译了三十部四十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
二、翻译的类型
翻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成多种类型。 首先,就涉及的语言而论,翻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在同一种语言 内进行翻译,如把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把文言文本译为白 话文本,把广东话译为普通话等等;一类为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如把汉 语文本译为英语文本,或把英语文本译为汉语文本等。
文学翻译unit 1《概论》
Literary Translation陈水平helen.csp@Lecture One1.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By translation here I specrifically mean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n which something is translated, instead of the work translated.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的神韵。
(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刘宓庆,1990)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翻译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萧立明,2001)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 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第六讲中国近代译论
(五)王国维论哲学著作翻译
王国维对哲学著作翻译的论述为中国近代 译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庵)、伯 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除了在对文学、 考古、哲学、美学、文学领域开创性的成 就,王国维关于哲学著作翻译的思想在中 国近代译学史上也是独树一帜。表现在 《书辜氏汤生英译 〈中庸〉后》(辜汤生 (1857一1928),字鸿铭,以字行。他曾 译儒家经典《论语》、《中庸》为英语) 中.
谢天振,查明建
“信达雅”被推崇到如此地步,并非偶然,因 为尽管它只有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抓住了翻 译中最本质的三个方面:即“信”——忠实原 文;“达”——译文文字顺畅;“雅”——原 意指雅言,后指译文的文采。 材料来源:谢天振,查明建,2004,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49-55页。
(四)文学翻译救国论
文学翻译救国论是林纾翻译思想的集中体现。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 庐居士、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人。 林纾与严复齐名,所谓“译才并世数严林”。但 是,与严复翻译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不同,林纾翻 译了大量的西方小说。 据统计,林纾一生翻译的西方 小说多达一百八十 多种,一千数百万字,这是史无前例的。 林纾是近代翻译家中对翻译的功能与目的论述最 多的一位,他认为文学翻译能够开启民智,从而 救国家于危难。
第六讲 中国近代译论
根据陈福康的分期方式,中国近代译 论主要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关 于翻译的理论。 马建忠的“善译”说; 梁启超的“通学、通文”观; 严复的“信达雅”; 林纾的文学翻译救国论; 王国维的对哲学著作翻译的论述。
1
“善译”说
“善译”说是中国近代翻译思想家马建忠在 《拟设翻译书院议》中提出的。 马建忠(1845-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 (今镇江)人。他是著名的翻译思想家,也是 精通多种语言的语言学家,是汉语语法学经 典著作《马氏文通》的作者。他所作《拟设 翻译书院议》一文则更是中国翻译理论的名 篇,其中关于“善译”的原文如下:
翻译简史及翻译理论
第一时期 两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这一时期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时一千多 年。伴着佛经的翻译传入,印度的哲学,文学艺术 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翻译活动主要体 现为宗教传播。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的翻译大师, 其中玄奘、鸠摩罗什、真谛被誉为我国三大佛经翻 译家。
第二时期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
第三次高潮 公元11-12世纪之间
这次翻译高潮持续了将近一百年时间。大批的 阿拉伯语作品被译成拉丁语,或希腊语作品被译成 古叙利亚语,是历史上少有的基督教和穆斯林的友 好接触。西班牙的托莱多也因翻译活动的频繁而成 为欧洲的学术中心。
第四次高潮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这个时期的翻译活动深入到了宗教、思想、政 治、哲学和文学等各个领域,译作的数量、质量和 类别均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严复是清末著名的翻译家,中国思想史上第一 个系统介绍西方学术,提倡用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 来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译作多 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最著名的译著包括《天演 论》(Evolution and Ethics)和 《原富》(The Wealth of Nations)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至今仍 被中国翻译界沿用,对中国翻译工作做出了很大的 贡献。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的翻译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的翻译活动更加活跃,涉及 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翻译活动的重点转向介绍马列 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文学作品。
该时期译作的主要特征是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 文。这一时期的文学大家往往也是翻译名家。如鲁 迅、瞿秋白、茅盾、郭沫若、朱生豪等。其中鲁迅 和瞿秋白是两位杰出的代表。
第三时期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海书馆与翻译家李善兰
墨海书馆:1843年成立于上海,中国近代重要的翻译机构,为 麦都思(1796-1857)开办。 麦都思:清末最早来华的传教士之一,清末早期的研究汉学、 翻译中国典籍的外国人之一。其著译有中文59种、英文27种、 马来文6种。 墨海书馆出版的西学译著及其译者在当时颇有影响。其中最著 名的是李善兰(1811-1882,浙江海宁人): 和伟烈亚力(1815-1887,英人)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后9 卷(完成了徐光启的未竟之业)、《代数学》13卷、《代微积 拾级》18卷、《谈天》18卷等书。 和艾约瑟(1823-1905,英人)合译《重学》20卷,是中国第一 部系统翻译出版的力学著作; 和韦廉臣(1829-1890)合译《苗物学》8卷,成为中国传播近代 植物学知识的第一部译著。 独译《圆锥曲线说》3卷。
1689 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勒石定界,由满、汉、 蒙、俄、拉丁等文字镌刻而成。 清代,翻译事业长足发展。 18世纪初,康熙选派满族弟子在俄罗斯馆学习。 1729年设立了西译馆,招收满族子弟学习拉丁文。 1748 年四夷馆和会同馆合并为会同四夷馆,专门翻 译和传播外国语。 1862 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内设英、法、德、俄、 日等国语文课程,成绩好的,国家奖励并优先录用, 促进了清末至五四前夕翻译事业的发展。 同时,北洋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广学会、文明 书局、商务印书馆等也翻译了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的书籍。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家——李之藻
李之藻( 1565—1630 ),杭州人,有“江南才子”之称,明 末清初著名科学家和译著家。 历任南京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译述了 大量西方科学名著,集中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水利等方面。 1628 年,编辑刊刻了欧洲科学入华后第一套丛书“天文初 函”,收有天文历书《浑益通宪图说》2卷、几何学书《圜容 较义》l卷及数学书《同文算指》l0卷(均由利玛窦口授、他 编译)。 《同文算指》在 1614 年刻印,影响巨大,欧洲笔算法就是从 这时在中国日渐普及并一直沿用至今的。 独译历法书《历指》1卷、《测量全义》2卷、《比例规解》1 卷等; 与傅汎际合译亚里士多德的《名理探》(1627) 和《寰有诠》 (1628); 与利玛窦合译《乾坤体义》等。
第1章 概论
一、西学东渐,译风鼓荡 二、文坛争艳,译军突起
一、西学东渐,译风鼓荡
从周代开始,历代中央政府都设有接待 外宾的机构和翻译人员。 周代:行人 秦代:典客 汉代:大鸿胪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离不开翻译。 黄支之南,有己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 还矣。—班固《汉书· 地理志》
目录
一、近代翻译文学(1897-1920) 二、现代翻译文学(1921-1950) 三、当代翻译文学(1951-1978)
一、近代翻译文学(1897-1920)
第1章 概论 第2章 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 第3章 近代翻译文学倡导者梁启超 第4章 “译泰西过百种”的林纾 第5章 近代翻译理论首创者严复 第6章 翻译文学的近代终结与现代开启
唐代,翻译已是一种文化职业。 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刘禹锡诗句) 李白是一位外交文书的翻译家。
元朝时,朝廷谕旨要经过翻译才能下达。 马可 · 波罗1275年来到中国,在元朝做官 17年。
明代,设立四夷馆(1407),隶属翰林院,选 派国子监生学习印度、缅甸、蒙古和伊斯 兰教国家的语文。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家——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上海人。历任翰林院检讨、礼部侍郎、礼 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 出于富国强兵、为民谋利的愿望,积极从事科技研究工作。 1603 年,结识传教士利玛窦 (1552—1610 ,意大利耶稣会在华 首任会长 ) ,向他学习天文、历法、地理、数学、测量、水利、 火器等,并通过翻译把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介绍到中国。 在编译《崇祯历书》时,认为西法优于中法,“欲求超胜,必 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 亲自参与译撰,并“每卷必须七八易稿”,颇为艰辛。 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6卷,1607)、《测量法义》、《测 量异同》、《勾股义》; 和熊三拔(1575-1620,意大利人)合译《泰西水法》(6卷,1512) 等书,为中国古代的数学、测量学、水利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 的参考资料,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
Hale Waihona Puke 1840 年前后,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 (1785-1850) 为了禁烟, 多方收集国外报纸,请人翻译后为己用。其中署名林则徐的 译著《澳门月报》五辑 :《论中国》、《论茶叶》、《论禁 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 林则徐设译馆,编译《四洲志》和《华事夷言》等书,引起 当时许多人的注意。其属下可考的四名译员是:亚孟、袁德 辉、亚林、梁进德。 禁烟期间,美国传教士布朗送给林则徐《世界地理大全》一 书(1836年伦敦出版,慕瑞著)。此书由梁进德等译出,林 则徐亲自润色。这就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 理知识的书——《四洲志》。 为了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 义律进行斗争,林则徐组织翻 译了《国际法,或运用在国家和主权的行为和事务上的自然 法原则》(1758年瑞士人滑达尔著),成为近代汉译国际法 的最早主持者。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家——王徵
王徵(1571-1644),陕西人,中国士大夫中最早接受西方科技 的人物之一。 出身儒士,但对机械制造有很大悟性。信奉天主教,自称“关 西景教后学”。 在北京结识庞迪我(1571-1618,西班牙)、金尼阁(1577-1628, 比利时)、邓玉涵(1576-1630,瑞士)等传教士,接受了许多西 方科技知识,尤其对机械工程学感兴趣。 在邓玉涵指导下学习测量、计算和比例等技能; 1627年,与邓玉涵合译《奇器图说》(邓口授,王译绘),该 书是西方机械的代表性著作,极有价值。《奇器图说》所据原 作4部:米多《建筑学》、西门《数学记录》、耕田《论金属 物》和刺墨里《论各种工艺机械》,均为金尼阁在明朝时带入 中国。金尼阁共带来7000余种图书,《奇器图说》是其中最先 译成汉文的。 王徵译印这些书的最终考虑是要优先“采录”“最切要者”、 “最简便者”、“最精妙者”,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