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公开课教案)
《氓》教案
《氓》1.《氓》篇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第一首诗《氓》教学目标: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每节课40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教学目标: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
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
让我们走近他们!一、新授: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
(2分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 及时表扬,大家齐读。
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
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
(15分钟)(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
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
《卫风·氓》公开课课改标准教案教案
《卫风·氓》教案【教材分析】:《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高一阶段已学习过一定量的古诗文,常见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常见虚词的用法等文言知识并不陌生,加之新课标下的实验教材具有注释详尽的特点,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课下注解疏通诗义。
可通过反复诵读,熟悉课文内容并且落实诗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
【问题反馈】:1.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2.什么是比兴手法?3.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4.《氓》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分析:学生在字词理解上提出的问题较少,应引导学生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2、引领学生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3、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对比手法和赋、比、兴4、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本课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因此,学习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刻理解我国古代妇女在婚姻上的悲惨命运。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教学重、难点】:1.分析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2.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的赋、比、兴手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
诗歌也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得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春秋时代编成的《诗经》,是我国上古社会五百多年漫长历史的真实写照。
《卫风氓》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卫风氓》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高中课时:5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卫风氓》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品味诗歌中的关键字词,领会诗人的写作意图。
4.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重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
2. 诗歌主题和情感的分析。
3.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教学难点:1. 诗歌中关键字词的品味。
2. 诗歌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卫风氓》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卫风氓》的背景、作者及相关评论文章。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PPT和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诗歌背景了解1. 导入新课,介绍《卫风氓》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自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诗歌主题与情感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学生分组讨论。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情感,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三课时:诗歌艺术特色鉴赏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句式、修辞手法等。
2.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分析诗歌中的艺术特色。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课时:关键字词品味1.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如“氓”、“宴”、“晏”等。
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五课时:创意写作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诗歌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卫风氓》。
2. 结合课文,分析诗歌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卫风氓》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卫风·氓》教案
《卫风·氓》教案《卫风·氓》教案一、课题:氓二、课型:人文学科语言类讲授课三、课时:2课时四、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学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增加古汉语字词根底知识,例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可以理解上古文学作品的一些特点,懂得什么是“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文学文化常识。
2.过程与方法目的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知语言韵律和谐之美;懂得如何判断“赋、比、兴”手法;体味主人公前后情感的变化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感知才能得到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上古语言的魅力和先民的思想,进而喜欢《诗经》等上古文学作品,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也可以进步语言审美才能。
另外,本文是一首以爱情为主线的叙事诗,通过学习这首两千多年以前的爱情悲歌,对今后的爱情观产生影响,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情感有所考虑,努力做一个懂爱、善爱的人。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和语言特色等根底知识和文化常识;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性格特征等文本深层理解。
2.教学难点学生与文本内容间隔较远,尤其是古汉语开展到今天已经和我们如今的语言大不一样,对于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了困难,另外学生对古文本身也有畏惧心理。
六、学情掌握:1.知识才能情况这册课本是为高一下学期学生准备的,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才能,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图书资料查阅或互联网搜集《诗经》或《氓》,有了初步的探究和感知,再加上初中及上学期的古文学习,他们有了一定的古文阅读才能和文学审美才能。
2.学生阶段特征从初中到高中,学生首先需要有学习习惯的改变,学习将由老师催促学习变成自己主动学习,有些学生还不太适应,他们有足够的学习热情但是缺乏攻坚意志;其次,初高中知识难度的宏大落差,知识层次的加深,老师授课风格方法的改变会对学生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再次,学习心理的调整,由初中的佼佼者进入人才济济的高中课堂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也是学生比拟苦恼的一点。
《卫风 氓》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卫风氓》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卫风氓》的诗意及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诗中的比兴手法和象征意义。
(3)能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卫风氓》。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爱情的真谛。
二、教学重点1. 《卫风氓》的诗意及主题思想。
2. 诗中的比兴手法和象征意义。
3. 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三、教学难点1. 比兴手法和象征意义的深入理解。
2. 诗歌语言美和韵律美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 参考资料:有关《卫风氓》的解析、评论及相关诗歌。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图片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卫风氓》的背景及作者。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卫风氓》,理解诗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比兴手法和象征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比兴手法和象征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2)举例分析,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爱情的真谛。
(2)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启示。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研究相关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7. 作业布置:(1)请学生总结《卫风氓》的诗意及主题思想。
(2)分析诗中的比兴手法和象征意义,写一篇短文。
(3)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1)选取其他描写爱情的古代诗歌,如《诗经》中的《关雎》、《硕鼠》等,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各自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卫风氓》教案设计
《卫风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卫风氓》的诗意和背景。
(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能够鉴赏古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卫风氓》。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个人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诗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歌的深入鉴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卫风氓》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歌韵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疑问。
5. 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情感,理解诗的主题思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卫风氓》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4. 学生对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领悟。
5.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
3.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卫风氓》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展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准备参考资料,便于学生深入了解《卫风氓》。
3. 准备诗歌鉴赏模板,帮助学生分析诗歌。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课。
2. 诗句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氓》优秀教案设计(通用7篇)
《氓》优秀教案设计《氓》优秀教案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氓》优秀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氓》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掌握《氓》中的写作手法。
2.把握《氓》的故事情节,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是主题。
3.积累字词,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氓》当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分析人物形象及是个主题。
一、导入爱情是千百年来文学创作中长盛不衰的话题,古往今来有很多诗句是描写美好爱情的,同学们能不能背几句?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乐府诗中的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那么是不是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爱情都是美好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氓》这首诗,和两千多年前的女主人公一起去感受她的另类的爱情故事。
(板书:《诗经》两首—氓。
)《氓》选自《诗经·卫风》。
初中时我们学过《诗经》中的作品,例如《关雎》《蒹葭》,大家对《诗经》都已经有相对的了解了。
《诗经》原名《诗》又称《诗三百》。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板书:《诗经》原名《诗》又称《诗三百》共305篇又分为风,雅,颂。
)请同学们根据你们课下收集的资料来说说《诗经》的成书过程。
关于诗经的成书现在有三种说法: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采诗说:“古者天子命史歌谣,以观民风。
”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
献诗说,天子为了考察民间习俗风尚的好坏就下令诸侯和公卿列士献诗。
删诗说,传说古诗原来有3000篇,孔子根据礼仪的标准选编了300首整理出了《诗经》。
现在通常认为《诗经》是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
《卫风·氓》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卫风·氓》教学设计2. 教学科目:语文3. 教学年级:高中4. 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卫风·氓》;(2)理解《卫风·氓》的创作背景、诗歌内容和主旨;(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卫风·氓》;(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领略古代诗人的人格魅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卫风·氓》;(2)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诗歌意境的把握;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3. 采用欣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简介《诗经》及《卫风·氓》的创作背景;2.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分类和特点;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朗读《卫风·氓》,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 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下注释,自行解决生僻字词的含义;三、合作探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结构和内容;2. 探讨诗歌主题和诗人情感表达;四、课堂讲解1. 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进行讲解;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 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课堂讲解1. 讲解诗歌中的难点问题;2. 对诗歌进行深入解读,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所学,进行诗歌鉴赏练习;2. 选取一些类似《卫风·氓》的诗歌,进行对比学习;四、小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氓》教案(5篇)
《氓》教案(5篇)第一篇:《氓》教案《氓》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熟悉诗歌内容;清楚人物形象。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2.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教学方法1.第一课运用诵读法,改写民歌熟悉课文故事情节。
2.第二课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一、导入淇水边的爱情——水是生命之源,水边也总是爱情的发生地。
翻开《诗经》,一条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心爱女子的思念追求,还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清澈柔媚的河流旁上演过一幕幕爱情的悲喜剧。
追寻流水的足迹,穿越三千年诗经的画廊,走近《卫风?氓》,我们来探访远古的诗情与爱意,领略先贤的美丽与哀愁。
(幻灯片)二、由淇水讲解情感的变迁,梳理情节。
思考淇水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诗歌中淇水出现了几次?1.学生朗读(注意四言诗歌二二拍的节奏)2.梳理字词音用法意义。
(幻灯片)3.学生思考淇水问题,梳理情节,形成板书她在文中出现三次,她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送别,后来欢喜披着红盖头嫁过去,再后来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回来。
她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恋、幸福“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穿越淇水时,正是女子与氓两情相悦的恋爱时期,对貌似忠厚老实的氓,女子一见倾心。
离别时十八相送,情意绵绵,难舍难分。
送走之后,翘首企盼,望眼欲穿。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載言。
”时哭时笑,抑制不住的眼泪和笑容泄露了心底最深的爱意。
远古时代的郊外旷野竟有如此清新纯朴、芳香迷人的爱情;娴静似水的女子竟有如此简单而真诚、随意而自由的胸怀。
《卫风·氓》教案
《卫风·氓》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卫风·氓》,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掌握《卫风·氓》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诗歌结构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卫风·氓》中所体现的忠诚、信义等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卫风·氓》的整体意义和主题思想。
(2)分析《卫风·氓》的诗歌结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2. 教学难点:(1)古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理解和翻译。
(2)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卫风·氓》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卫风·氓》的原文、注释、译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卫风·氓》,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卫风·氓》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朗读《卫风·氓》,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歌:教师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卫风·氓》与其他古代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如《诗经》中的其他篇目或其他时期的诗歌,以加深学生对《卫风·氓》的理解。
《卫风氓》教案设计
《卫风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卫风氓》;(2)理解《卫风氓》的背景、作者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分析《卫风氓》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卫风氓》;(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卫风氓》所表现的美好情感;(2)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诗歌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卫风氓》;(2)理解《卫风氓》的诗意及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卫风氓》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分析《卫风氓》的表现手法及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卫风氓》的背景、作者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卫风氓》,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卫风氓》的意象、表现手法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关注《卫风氓》中的美好情感;(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诗歌的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卫风氓》的诗意及艺术特色。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卫风氓》;2. 分析《卫风氓》的意象、表现手法等,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卫风氓》;2. 学生能够理解《卫风氓》的诗意,分析其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3. 学生能够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4. 学生能够传承中华优秀诗歌文化,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氓》教案(5篇)
《氓》教案(5篇)诗经》,《氓》教案(高一必修篇一诗经》两首,《氓》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梁小嫦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
2.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词义与用法和本文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3.把握女主感情的变化,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法: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选自《诗经》的诗作--《氓》。
关于《诗经》的诗作,我们并不会太陌生。
我们初中的课文中,有什么课文就是选自《诗经》?《关雎》、《蒹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不是?还有《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不是?2、那关于《诗经》,大家又知道多少?知道些什么呢?(利用《名师面对面》的资料链接)(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印了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或“十五国风”,是各地歌谣,许多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2)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经》普遍使用了赋、比、兴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作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以“他物”置于“所咏之辞”(诗的主题及内容)的前面,则此物必与主题及内容有关,或从旁烘托,或营造气氛,将读者引到特定的'情境中来。
因此,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及感染力,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3、导入:《诗经》中有大量爱情题材的诗作,如我们学习过的《关雎》、《蒹葭》。
《卫风氓》教案设计
《卫风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卫风氓》的背景、作者以及诗歌的基本内容;(2)能够分析并欣赏《卫风氓》的艺术特色;(3)能够解读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卫风氓》;(2)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3)懂得珍惜美好生活,激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卫风氓》的背景、作者及诗歌基本内容;2. 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解读;3. 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2. 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 诗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作者及基本内容;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4. 情感体验法:感受诗歌的美,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卫风氓》相关内容;2. 参考资料:关于《卫风氓》的背景、作者、注释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卫风氓》的背景、作者,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诗歌基本内容;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例子,深入剖析诗歌的艺术特色;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审美情趣;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掌握程度如何;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适合学生实际情况;3.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是否存在不足之处;4.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4. 教学目标达成度:根据教学目标,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氓》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氓》教学设计(精选12篇)《氓》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把握诗中的难字难音、识记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3.了解赋、比和兴的详细内含和写作手法。
4.理清诗歌的情节和主题。
5.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1.把握《氓》中的难字字音、识记文中的通假字2.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难点]1.了解赋、比和兴的详细内含和写作手法2.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设想]首先讲解诗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在同学们熟识诗的基础上谈谈诗的写作特点,以便让同学们把握肯定的写作方法,另外,还要通过诗联系实际,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用具]老师备课系统[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痴情女子负心郎,是诗人创作的母题。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诗人对之进行过阐释,我们今日阅读这两千多年前的诗章,感受作品的震没和恒久的生命力。
体会、品尝古代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二、《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1、“风”“雅”“颂”“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
风格清爽质朴,民歌情调深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学问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2、“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则是触物兴词,由客观事物激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唱歌,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三、整体把握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卫风氓》教案设计
《卫风氓》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卫风氓》的背景、作者和文学地位。
分析《卫风氓》的诗歌形式、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解读《卫风氓》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1.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卫风氓》的能力。
训练学生解析古代诗歌的基本技巧。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批评的能力。
1.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坚韧品质。
1.2 教学内容介绍《卫风氓》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
分析《卫风氓》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解读《卫风氓》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探讨《卫风氓》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卫风氓》的背景、诗歌形式和主题思想。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卫风氓》的感悟和解读。
案例分析法:分析《卫风氓》中的典型意象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卫风氓》的文本、注释和相关图片。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卫风氓》的相关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实体书籍:提供《卫风氓》的译本和解析,方便学生查阅。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安排3.1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卫风氓》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分析《卫风氓》的诗歌形式、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互动:分组讨论,分享对《卫风氓》的感悟和解读。
3.2 教学安排课时:本章节共安排4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卫风氓》的解析和感悟作业。
知识掌握程度:测试学生对《卫风氓》的诗歌形式和主题思想的掌握。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文本资源:《卫风氓》原文、注释和译文。
图像资源:与《卫风氓》相关的图片和画作。
音频资源:《卫风氓》的朗读和音乐作品。
1《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诗经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翻译课文,诵读以体会诗之神韵。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掌握《氓》的情节和主题。
2、难点:鉴赏赋、比、兴的艺术效果,把握女主人公和氓的艺术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摸鱼儿问世间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这是金末元初元好问写的一首词,其中“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已成为千古名句。
“问世间、情是何物。
”有太多的人在探寻这个问题,今天让我们回到春秋时代,在女主人公的身上来探寻这个答案吧!二、内容提要《氓》是一首叙事诗,全诗以第一人称“我"(女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个妇女被丈夫遗弃后,回忆当初恋爱、结婚的经过以及婚后的遭遇,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
它是《诗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
(《诗经》的“弃妇诗”共有八篇:《召南江有汜》、《邶风谷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推》、《郑风遵大路》、《小雅我行其野》、《小雅小弁》、《小雅谷风》。
《诗经》中的“弃妇诗"对后世同类题材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历代弃妇诗模写的典范。
汉代乐府民歌中的《怨歌行》和《孔雀东南飞》,中唐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母别子》、《琵琶行》等。
)三、分析课文(读、品、悟)第一幕(文章第一、二两节)(一)学生诵读,问题提出1、氓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蚩蚩”,忠厚老实2、氓是如何来提亲的?明确:“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的买卖来和我谈婚事。
3、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明确: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4、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时氓是什么表现?明确:生气5、婚事是否谈成?明确:秋以为期6、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她有何表现?7、明确:“乘彼”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氓(卫风)》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氓(卫风)》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氓》这首诗;(2)理解《氓》的内容,把握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4)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氓》;(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诗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诗歌进行鉴赏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2)领略诗中描绘的古代社会风貌,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忠诚、诚信等重要品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氓》;(2)理解《氓》的内容,把握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4)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诗中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的深入解读;(3)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诗歌进行鉴赏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氓》的背景和作者;(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氓》,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含义;(2)分析诗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3)解读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诗歌鉴赏:(1)教授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诗歌进行鉴赏和评价。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氓》;2. 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写在作业本上;3. 选取一首古代诗歌,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鉴赏和评价。
《氓(卫风)》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氓(卫风)》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氓》这首诗。
2. 理解《氓》的诗意和主题,把握其文学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领会诗人对“氓”的深切同情,培养关爱弱者的情怀。
2. 认识古代社会的现实,增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1. 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氓》。
2. 理解《氓》的诗意和主题,把握其文学特点。
2.2 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的情感。
2. 对古典诗词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简介《诗经》的背景及地位。
2. 引导学生关注《氓》这首诗。
3.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氓》。
2. 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3.3 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对《氓》的诗意和主题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3.4 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氓》的诗意和主题。
2. 提醒学生关注古代社会的现实。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作业内容1. 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氓》。
2. 写一篇关于《氓》的赏析文章。
4.2 作业要求1. 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 文章内容充实,观点明确。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1.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氓》。
2. 学生对《氓》的诗意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5.2 改进措施1. 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朗读和背诵指导。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中的意象。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标准1. 学生能否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氓》。
2. 学生对《氓》的诗意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赏析文章的质量。
6.2 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
课文《氓》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
课文《氓》公开课教学设计课文《氓》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文《氓》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课文《氓》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氓》的情节和主题。
重点难点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过程一、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
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二、简介《氓》《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教案
《氓》教案第一篇:《氓》教案《诗经·卫风·氓》教案制作:??课时:两个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板块。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以女子的口吻叙述了“自己”与“氓”从相恋到结婚,再到婚变决裂的整个过程。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情感丰厚,采用“比兴”手法以物喻人,隐晦地表现女主人公隐藏的丰富情感;叙事清晰,采用“赋”的手法将自身与“氓”的婚姻发展描述得有条不紊;音节和美,“蚩蚩”、“汤汤”等重言的使用,丰富了诗歌的音乐美。
二、学生分析学习这篇课文,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诗经》中赋、比、兴的手法是如何运用于表达主人公情感上的。
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在认知上,对《诗经》中诗歌作品的形式特点以及常见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对男女青年的甜蜜以及婚姻生活的艰难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学习这篇课文,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概括法、情感体验法、探究法等自主性学习方法。
三、目标阐明(一)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诗经》中“风、雅、颂、赋、比、兴”的具体内容;2.能解释《氓》中赋、比、兴手法的用法和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查阅工具书的方法;2.能在体会课文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想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体会课文中女主人公对自身不幸婚姻的哀伤和决绝态度;2.能激发对课文中女主人公不幸命运的理解和同情。
(四)教学重点能解释《氓》中赋、比、兴手法的用法和效果。
(五)教学难点能解释《氓》中赋、比、兴手法的用法和效果。
(六)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等多种符合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略(这一步的设计意图是:活跃课堂气氛,酝酿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大意老师领读,同学齐声朗读《氓》。
朗读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分组,将《氓》六段分给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组员合作逐字逐句翻译一段,并通过组长进行统一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课程教案课程名称
《卫风?氓》章、专题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理顺诗歌故事发展节奏,理解各个阶段情感表现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学习本诗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3、分析人物性格表现;
4、分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并探讨分析其悲剧的现代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1、叙事与抒情的有机融合的表现技巧;
2、对比手法的分析及其对人物性格表现的作用。
教学难点1、对比手法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
2、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叙事中的抒情,通过带着感情的朗读来体会女主人公的情感发展,带动对人物性格的分析。
2、通过讨论法,推动课堂,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与参与课堂。
尽量多引导,少讲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课程名称《卫风?氓》第二课时
授课内容
一、课堂导入
水是生命之源,水边也总是爱情的发生地,无论是嬉戏莲边的鱼儿,还是双双对对的鸳鸯,都能给人
以无限美好的的遐想,关于爱情,也关乎生命。
《诗经》当中,水边更是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爱情悲喜剧,《关睢》中“关关睢鸠,在河之舟”的辗转思念,《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苦苦追寻,都足以让人
反复吟咏,感慨唏嘘。
我们今天所读到的这篇诗歌中,也有这样一条河,它的名字叫“淇水”。
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137页。
我们在上一节课已对这首诗有了一个初步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将对其进行进一步探讨。
先请大家读一读,找一找,淇水在诗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在这样一幕爱情悲剧中又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二、初赏课文,进一步理清诗歌结构,理解故事发展与情感发展的相互结合
请大家找一找,淇水在诗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展示全诗)
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正好对应了这出爱情悲剧中的三个阶段:恋爱,婚变,决裂(板书)
所以,淇水可以说是这个由美丽爱情开始却由失败婚姻结束的悲剧故事的见证者,同时从结构上来分
析,也是上下勾连、衔接全篇的行文线索(婚姻悲剧的见证,勾连全篇的线索)
我们来仔细地品读一下,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在三次涉淇中有什么样的变化。
那你们觉得这女主人公三次渡过淇水的时候心情都是一样的吗?
第一次:
先来看第一次,请一个学生回答,你觉得第一次渡过淇水时女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心情?
甜蜜、期盼(板书:甜蜜)
好,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地朗读一下第一章。
(指导朗读)
其实,就在第一次渡过淇水之后,诗中还写到了一次隐含的渡过,同学们知道在哪里吗?
就在第二章的“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此时的女主人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幸福,开心(板书:幸福)
好,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地朗读一下第二章。
(指导朗读)
总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穿越淇水时,正是女子与氓两情相悦的恋爱时期,离别时十八
相送,情意绵绵,难舍难分。
送走之后,翘首企盼,望眼欲穿。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載言。
”时哭时笑,抑制不住的眼泪和笑容泄露了心底最深的爱意。
此时笑是一种幸福,哭未尝不是另外一种
幸福。
淇水清澈明媚,女子痴情陶醉,甜蜜而幸福、温馨而浪漫。
心中有情,眼里看水,如果此时河流是
有颜色的,那应该是一片粉红,代表的是甜蜜幸福的爱恋。
第二次:
诗中第二次写到淇水又是在哪一章呢?那么这一次渡过淇水这位女子又是什么样的心情了呢?
请学生回答:沉痛、追悔、怨恨、伤心(板书:怨恨、痛悔)
请一个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来朗读。
(指导朗读)
总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当这位曾经幸福的女子再度穿越淇水时,已是事易时移,物是人非
了。
女子流年已逝、人老珠黄,氓二三其德,夫妻感情破裂,女子被弃,痛苦伤悲。
她遭受着双重的痛苦:
身体上,生活贫穷、劳作艰辛、丈夫拳脚相加;精神上,丈夫背叛,亲人讥笑,爱情已丢失,亲情也难寻,
前路渺茫。
这些,交织成一张痛苦之网,使她痛不欲生,身累心更苦。
第二次穿越淇水时,也许,她会不
由地想到当初的有情人共渉淇水,那时的甜蜜越多,此时的痛苦也就越多。
此时的淇水如果有颜色,必定
是黑涛滚滚,黑浪滔天,女子于其中“泣涕涟涟”,渲染出一片浓黑的悲凉!
第三次:
诗中第二次写到淇水又是在哪一章呢?那么这一次渡过淇水这位女子又是什么样的心情了呢?
请学生回答:失望、清醒、愤恨、决绝(板书:清醒、决绝)
请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来齐读。
(指导朗读)
总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为何淇水都有岸,而氓的欲望却毫无止境,我的痛苦无边无沿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少人的梦想,然而此时此刻却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曾经的“信誓旦旦”,如今已成“二三其德”;曾经的言笑晏晏,如今却是“至于暴矣”;曾经的“载笑載言”,如今只能“躬自悼矣”,,既然是你无情无义,我又何必恋恋不舍呢?“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如果之前的她还沉浸在失恋
失婚的悲伤与痛苦中,此时的她必定已清醒觉悟过来,此时从她脑海中穿越而过的淇水若有颜色,那必是
一片深沉的蓝色,代表的是坚强、刚烈,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决绝。
我们来把诗歌再听一遍,再次感受女主人公在这一出爱情的悲喜剧中的甜蜜与痛苦、沉迷与决绝。
三、再赏课文,分析对比手法与人物形象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因为水是流动的,人是变化的,尤其是
心境。
水已非当初之水,人更非当时之人。
经历了这样一出爱情悲剧,“我”绝对已非当初那个懵懂纯真的
少女,三次涉淇,女主人公在热恋时的甜蜜、在失恋时的痛苦以有在决绝时的清醒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勾勒出了这样浪漫痴情的女子,也勾勒出了一个负心背义的男子。
当然,诗中使用的对比的地方绝不止于
此,大家可以再读一读,找找看诗中还在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手法?
学生轻读,逐章讨论。
求婚:氓(蚩蚩,怒)——我(将,秋以为期)
迎娶: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劝诫: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控拆: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第三、四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反省: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决裂: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除了男女主人公的横向对比,诗歌中各个章节之间还有对比吗?
纵向对比,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氓:婚前——氓之蚩蚩,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婚后——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女:婚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三岁食贫,女也不爽,夙兴夜寐
那么你认为作者在这里使用了这么多的对比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人物性格。
那么在这些对比中你读出了两位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
求婚:氓(蚩蚩,怒)——我(将,秋以为期)
氓:貌似忠厚,急躁易怒——我:温和体贴,柔情似水
迎娶: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热情似火,一往情深,痴心一片
劝诫: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反思,痛悔
控拆: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女: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男:始乱终弃,忘恩负义
第三、四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青春年少(水灵,吹弹得破的肌肤,润泽油亮的头发,二八姑娘一朵花)
——人老珠黄(缺乏水分,肌肤干燥,斑斑点点,面色腊黄,头发枯黄的黄脸婆)反省: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游手好闲,暴虐失德——勤劳贤惠,柔弱隐忍
决裂: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男:背信弃义,虚情假意
女:清醒失望,刚烈决绝
氓:婚前——氓之蚩蚩,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婚后——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女:婚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三岁食贫,女也不爽,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总结:
氓的性格对比:婚前信誓旦旦,貌似忠厚,急躁易怒
——婚后背信弃义,始乱终弃,游手好闲,暴虐失德女的性格对比:婚前痴情温柔——婚后任劳任怨——婚变清醒刚烈
形成强烈反差,突出本质特征,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四、分析爱情悲剧的原因
1、讨论:女子如此贤良淑德,为何仍然被抛弃?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爱情悲剧的?
性格悲剧:柔弱忍让
命运悲剧:遇人不淑
社会悲剧:男尊女卑
2、拓展:如果要你对课文中的主角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呢?
五、板书设计
氓
恋爱甜蜜幸福氓与女
婚变怨恨痛悔对比
决裂清醒决绝婚前与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