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合集下载

病理文汇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病理文汇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病理文汇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今天的衡道病理文汇,是由上海瑞金医院的张培培老师带来的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和小衡一起读读吧。

欢迎各位病理同仁投稿,分享学习、工作所得。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投稿详情。

上海瑞金医院病理科住院医师硕士张培培概述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like follicular dendrtic cell sarcoma,IPT-like FDCS)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的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主要累及脾脏和肝脏,肿瘤通常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楚,组织学形态示肿瘤细胞由圆形、卵圆形及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呈编织状、漩涡状或席纹状排列,与背景中大量炎细胞混杂混杂存在。

IPT-like FDCS 主要与 EB 病毒感染有关,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为最佳治疗方式。

本次疑难病例讨论给大家展示了一例发生于脾脏的 IPT-like FDCS,并就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阐述。

临床特点患者,男性,75 岁,于 2018 年 11 月 10 日行常规体检检查, B 超及 CT 检查均显示脾脏占位,大小约70×65×60 mm,遂进一步行全身检查,未发现特殊症状及体征,临床高度怀疑肿瘤性病变,恶性肿瘤可能性大,随后入院行手术治疗。

大体检查脾脏组织大小12.0×7.0×6.5 cm,切面见一肿物,大小约7.0×6.5×6.0 cm,肿块切面灰黄、灰白,质地中等,部分区灰红、质软,鱼肉样,肿块似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部分区出血,周围脾脏组织灰红质软,未见明显结节。

组织学形态低倍镜下肿瘤具有厚的纤维性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高倍镜下肿瘤细胞主要由圆形、卵圆形及梭形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肿瘤细胞排列成编织状、漩涡状或席纹状排列,与大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混杂存在,部分区域伴出血、水肿及坏死。

发生于胃及腹腔的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发生于胃及腹腔的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网络出版时间:2020-5-2017:18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73.R.20200520.1453.015.html·短篇论著·发生于胃及腹腔的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杨高亮,刘 静,刘繁荣,陈 沙,冯 雨,冯 琼摘要:目的 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dendriticcellsarcoma,FDC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于胃和腹腔的FDCS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女性,64岁,全腹CT检查发现胃贲门周围见轻度强化不均匀软组织肿块。

镜检于胃黏膜下层至浆膜见肿瘤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侵及腹膜,瘤细胞呈梭形或纺锤体形、圆形或卵圆形,呈束状、漩涡状和编织状分布,间质见大量小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CD21、CD23、CD35、CD68、CD163、vimentin、SMA均阳性,CK、CD117、DOG1、HMB 45、ALK、CD1α均阴性,Ki 67增殖指数热点区约40%;患者术后2个月恢复良好。

结论 FDCS属于少见的中度恶性肿瘤,发生于胃的FDCS临床罕见,术前不能明确诊断,需行病理检测,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放、化疗的疗效仍存在争议,可出现淋巴结转移和复发。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胃;腹腔;免疫组织化学;CD21;CD35中图分类号:R733 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399(2020)05-0566-04doi:10.13315/j.cnki.cjcep.2020.05.015接受日期:2020-03-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521)、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CX2018230)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南昌 330006作者简介:杨高亮,男,硕士,医师。

E mail:546418323@qq.com刘繁荣,男,博士,主任医师,通讯作者。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目的探讨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IPT-like FD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方法对1例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肿瘤组织进行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行EBV转录的核内小RNA(EBER)原位杂交分析。

结果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好发于腹腔内脏器,尤以肝、脾多见,患者以女性为主,一般肿瘤较大,切面灰白质实,中心有出血或坏死。

镜下炎性背景较突出,肿瘤细胞呈束状、席纹状排列,更多的是弥漫分布于炎细胞间,瘤细胞呈短梭形,胞质丰富,淡嗜伊红染色,胞界不清,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空泡状或点彩状,可见小核仁。

部分瘤细胞显示轻度异型性,核形不规则,核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偶见双核细胞,核分裂象罕见。

免疫表型示:瘤细胞阳性表达CD21、CD35、clusterin、Vimentin,弱阳性表达CD23,EBER原位杂交阳性。

手术切除肿瘤后随访10个月,患者未出现复发和转移。

结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与EB 病毒感染有关。

标签:脾脏;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一种起源于淋巴滤泡树突状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在FDCS中有一类具有炎性假瘤特点的罕见变型,与Epsterin-Bbrr病毒感染相关[1]。

Cheuk等[2]将其定义为FDCS的新亚型,即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tumor,IPT-like FDCT)。

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肿瘤。

现报道1例发生于脾脏的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47岁,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体检时发现脾脏占位,胆囊结石。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 中 图分 类 号 】R 3 3 3 . 4
【 /j .i S s n . 1 0 0 9 — 3 2 5 7 . 2 O 1 7 . 0 4 . 0 1 6
A I nf la mma t o r y Ps e udo t um or — l i ke Fo l l i c ul a r De nd r i t i c Ce l l S a r c om a :A Ca s e Re po r t a nd
d e n d r i t i c c e l l s a r c o ma( I P T — l i k e F DC S ) , S O a s t o s t r e n g t h t h e c o g n i t i o n f o r I P T — l i k e F D C S . Me t h o d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a n u n c o m mo n t u mo r wh i c h wi t h l o w p o t e n t i a l o f ma l i g n a nc y. T he mo s t c o m mo n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o f I P T—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i ma g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i n l f a mma t o r y p s e u d o t u mo r l i k e f o l l i c u l a r

青年脾脏炎性假瘤一例报告

青年脾脏炎性假瘤一例报告


应用 P H治疗 Ⅲ ~Ⅳ期 痔或 环状 痔报 道较 多 , 者通 P 笔
[ ]杨新庆 , 2 韩进 .吻合器痔上粘膜钉合 术学术研讨会 纪要 .中华
外 科 杂 志 ,0 2 ,0 1 ) :9 76 2 0 4 ( 0 7 5-9 . [ ] 傅 传 刚 , 卫 , 汉 涛 , . 吻 合 器 环 形 痔 切 除 术 .中 国 实 用 3 张 王 等
型 Q年 8月 第 4卷 第 3 C i JO e Po e u ̄ Eel n dtn . u l 00 V l N 期 hn or rcG nSr(l z i E io ) A ms21 . o4. n3 co c i t

6 ・ 3
3a m左右 为佳 。但不 管单荷包缝合还是双荷包缝合 , 吻合 口 均在齿状 线以上 , 故术 后疼 痛无 差异 。由于术 中止 血牢 靠 ,
( 收稿 1期 :00 61 ) 3 2 1 - —0 0
邓小明 , 廖志军 , 杨琳 , . 等 青年脾脏炎 性假瘤 一例[/ D] J C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 电子版 ,00 4 3 : 1 3 . 2 1 ,( ) 3 - 2 33
免 疫 表 型 :MA C 3 、 D 4 C 6 、 10 L A 均 阳性 , S 、 D 1 C 3 、 D 8 S0 、 C
A KE L 、 MA 均 阴性 。
n me Caerp r d rve el eau e Am ln P t o, o . s e o a eiw o t i rtr. tn f h t JC i a l h
唐清珠 . 单荷包双 牵引在 P H中的应用 [/ D] P JC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 志 : 电子版 ,0 0 4 3 :2 . 0 2 1 , ( ) 393 3

脾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脾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㊀㊀ʌ关键词ɔ㊀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ꎻ诊断ꎻ治疗ʌDOIɔ㊀10.3969/j.issn.1671 ̄6450.2020.08.021㊀㊀患者ꎬ男ꎬ61岁ꎬ因 无明显诱因左上腹部胀痛1周 入院ꎮ无阵发性绞痛ꎬ大小便正常ꎬ近期体质量无明显变化ꎬ家族中无类似患者ꎮ查体:腹平坦ꎬ未见明显的胃肠型和肠道蠕动波ꎬ腹软ꎬ全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ꎬ腹部未触及明显肿块ꎬ肠鸣音正常ꎮB型超声示脾内低回声团块ꎬ大小约8.2cmˑ7.0cmꎬ以低回声为主ꎬ其内回声分布不均质ꎬ外形尚光整ꎬ周围未见明显的声晕ꎬ其内血流丰富ꎬ提示脾内实性占位ꎮ全腹部增强CT示脾脏内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肿块ꎬ大小约6.3cmˑ5.2cmꎬ边界清晰ꎬ动脉期可见脾内肿物边缘轻度强化ꎬ静脉期及延迟期进一步强化ꎬ中央可见低密度无强化区(图1)ꎮ实验室检查:血浆D ̄二聚体0.56mg/Lꎬ血清肿瘤标志物(AFP㊁CEA㊁CA125及CA19 ̄9)均为阴性ꎮ完善术前准备后于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ꎬ术中见脾脏偏上极一直径约8cm肿瘤ꎬ腹腔内无腹水ꎬ腹腔光滑无结节ꎮ术后病理:脾呈灰黄灰红色ꎬ大小约14cmˑ14cmˑ4.5cmꎬ呈破碎组织ꎮ免疫组化示:CD21(+)㊁CD23(+)㊁SMA(+)㊁Desmin(+)㊁Ki ̄67梭形细胞<1%(+)㊁CD35(-)㊁CD3(+)㊁CD20(+)㊁CD5(+)㊁CD79a(+)㊁CD31(+)㊁EGR(+)㊁ALK( ̄)ꎬEBER(+)(图2)ꎮ结合HE染色及免疫病理ꎬ诊断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ꎮ术后9d患者痊愈出院ꎬ出院后定期随访ꎬ术后1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ꎮ㊀㊀讨㊀论㊀脾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nflammatorypseudotumorlikefolliculardendriticcellsarcomaꎬIPT ̄likeFDCS)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肿瘤ꎬ发病机制尚不清楚ꎬ主要来源于树突细胞并具备部分炎性假瘤的临床组织学和病理特征[1]ꎮ㊀㊀IPT ̄likeFDCS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ꎬ发病年龄分布广泛ꎬ一般发生在腹腔内各个脏器ꎬ好发于肝脏及脾脏ꎬ常合并EB病毒(EBV)感染ꎮ绝大多数患者为单发病灶ꎬ部分患者出现腹胀㊁腹痛㊁消瘦㊁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ꎬ部分患者全身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ꎬ多为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2 ̄3]ꎮ本例脾脏FDCS患者为老年男性ꎬ单发病灶ꎬ以左上腹胀痛就诊ꎬ符合文献报道ꎮ有文献报道FDCS肿瘤体积常较大ꎬ肿瘤平均直径约10.2cm[4]ꎬ本例为单发巨块型ꎬ发生于脾脏IPT ̄likeFDCS超声常表现为混合性回声团ꎬ肿块内无明显血流信号[5]ꎬ而本例患者B型超声检查提示巨大低回声团块ꎬ内部信号不均匀ꎬ但本病例肿块内见丰富血流信号ꎬ此点与文献不符ꎮ本例图1㊀患者腹部增强CT影像表现注:A.IPT ̄likeFDCS细胞呈梭形㊁圆形㊁卵圆形ꎬ偶见多核㊁巨核细胞(HE染色ꎬˑ200)ꎻB.EBER阳性(DAB染色ꎬˑ100)图2㊀患者脾脏病理检查结果患者CT平扫呈低密度㊁边界清楚的肿块ꎬ肿瘤密度明显不均匀ꎬ实性部分平扫CT值34Huꎮ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外周带最先出现均匀强化ꎬCT值55Huꎬ较平扫增加20Huꎬ门脉期肿瘤呈渐进性持续强化ꎬ中央坏死出血区不强化ꎬ实性部分CT值62Huꎬ延迟期可见肿瘤实性部分持续强化ꎬ未见明显减低ꎬCT值67Huꎮ该肿块CT增强扫描 快进慢出 的强化方式符合文献报道[4ꎬ6]ꎮ结合其影像表现ꎬ笔者认为肿瘤边界清晰及体积常较大与IPT ̄likeFDCS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有关ꎬ符合低度恶性肿瘤ꎮ由于肿瘤体积较大ꎬ低密度无强化区及超声不均匀回声的表现与肿瘤坏死关系密切ꎮ而肿瘤的强化模式和超声表现提示肿瘤可能是血管丰富的ꎬ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布及与细胞基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可能与强化模式有一定关系ꎬ有待更多病理影像学对照研究及更多病例提供佐证ꎮ㊀㊀本病需与其他脾脏疾病鉴别ꎮ脾血管瘤是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ꎬ临床常无明显症状ꎬ多为体检发现ꎮCT扫描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等或低密度肿块ꎬ增强扫描强化特点常表现为 快进慢出 ꎮ脾血管瘤体积常较小ꎬ部分可见钙化及囊变ꎬ可作为鉴别诊断的辅助依据[7]ꎮ脾血管肉瘤CT增强扫描亦可以出现类似强化方式ꎬCT检查常见远隔脏器转移和淋巴结肿大[8]ꎮ另外脾内血管成分丰富的脾血管淋巴管瘤也具有类似的强化方式ꎬ血管及淋巴管2种成分所占比例决定了肿瘤的影像表现ꎬ血管成分较多时其影像表现常类似于脾血管瘤[9]ꎮ目前国内外关于脾IPT ̄likeFDCS的病例报道较少ꎬ尤其缺乏对影像学特点的详细描述ꎬ需要更多病例进行进一步总结归纳ꎮ㊀㊀IPT ̄likeFDCS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ꎮ绝大部分的IPT ̄likeFDCS表达一种或一种以上的FDC标志物ꎬ其中最常用的是CD21㊁CD23㊁CD35ꎬ可作为一线标志物抗体ꎮ关于Ki ̄67阳性率表达观点不一ꎬ有文献指出ꎬ在IPT ̄likeFDCS中其表达百分比为20%~30%ꎮ另外EB病毒编码的小mRNA(EBER)原位杂交或EBV检测是诊断IPT ̄likeFDCS的重要标准ꎮ本例脾IPT ̄likeFDCS患者以上FDC标志物及EBER检测均为阳性表达ꎬ符合文献报道[10 ̄12]ꎮ㊀㊀综上所述ꎬ脾IPT ̄likeFDCS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ꎬ当成年人脾脏CT出现边界清楚㊁体积较大的低密度肿块影ꎬ增强CT表现为 快进慢出 的强化方式ꎬ且FDC标记和EBER阳性者ꎬ应考虑脾IPT ̄likeFDCS的可能ꎮ参考文献[1]㊀MartinsPNꎬReddySꎬMartinsABꎬetal.Folliculardendriticcellsarcomaoftheliver:Unusualpresentationofararetumorandlitera ̄turereview[J].Hepatobiliary&PancreaticDiseasesInternationalꎬ2011ꎬ10(4):443 ̄445.DOI:10.1016/s1499 ̄3872(11)60076 ̄3. [2]㊀VanBaetenCꎬVanDorpeJ.SplenicEpstein ̄Barrvirus–associat ̄edinflammatorypseudotumor[J].ArchivesofPathology&Laborato ̄ryMedicineꎬ2017ꎬ141(5):722 ̄727.DOI:10.5858/arpa.2016 ̄0283 ̄RS.[3]㊀LiXQꎬCheukWꎬLamPWꎬetal.Inflammatorypseudotumor ̄likefolliculardendriticcelltumorofliverandspleengranulomatousandeosinophil ̄richvariantsmimickinginflammatoryorinfectivelesions[J].AmericanJournalofSurgicalPathologyꎬ2014ꎬ38(5):646 ̄653.DOI:10.1097/PAS.0000000000000170.[4]㊀LiJꎬGengZJꎬXieCMꎬetal.Computertomographyimagingfind ̄ingsofabdominalfolliculardendriticcellsarcoma[J].Medicineꎬ2016ꎬ95(1):e2404.DOI:10.1097/md.0000000000002404. [5]㊀KiryuSꎬTakeuchiKꎬShibaharaJꎬetal.Epstein ̄Barrvirus ̄positiveinflammatorypseudotumourandinflammatorypseudotumour ̄likefolliculardendriticcelltumour[J].TheBritishJournalofRadiologyꎬ2009ꎬ82(976):e67 ̄e71.DOI:10.1259/bjr/66918927. [6]㊀RaoLꎬYangZꎬWangXꎬetal.Imagingfindingsofinflammatorypseudotumor ̄likefolliculardendriticcelltumorofspleen[J].Clini ̄calNuclearMedicineꎬ2013ꎬ39(4):e286 ̄289.DOI:10.1097/RLU.0b013e3182952bfe.[7]㊀钱民ꎬ李小荣ꎬ邓杰航ꎬ等.动态CT增强扫描对脾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ꎬ2014ꎬ33(11):1683 ̄1686. [8]㊀蒋诚诚ꎬ滕跃ꎬ董凤林ꎬ等.原发性脾血管肉瘤的CT和超声及病理对照研究[J].放射学实践ꎬ2017ꎬ32(6):639 ̄642.DOI:10.13609/j.cnki.1000 ̄0313.2017.06.020.[9]㊀童成文ꎬ罗小琴ꎬ兰姗.脾脏血管淋巴管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ꎬ2015ꎬ34(6):168.DOI:CNKI:SUN:LCFS.0.2015 ̄06 ̄046.[10]㊀吴友莉ꎬ吴峰ꎬ杨岚ꎬ等.肝脏/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七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J].中华病理学杂志ꎬ2018ꎬ47(2):114 ̄118.DOI:10.3760/cma.j.issn.0529 ̄5807.2018.02.007.[11]㊀杜耀ꎬ李卫平ꎬ徐红星ꎬ等.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ꎬ2018ꎬ33(11):958 ̄959.DOI:10.3760/cma.j.issn.1007 ̄631X.2018.11.018. [12]㊀PercorellaIꎬOkelloTRꎬCiardiGꎬetal.Folliculardendriticcellsar ̄comaoftheheadandneck.LiteraturereviewandreportofthetonsiloccurrenceinaUgandanpatient[J].Pathologicaꎬ2017ꎬ109(2):120 ̄125.(收稿日期:2019-11-27)关于参考文献标注和著录的要求㊀㊀本刊参考文献著录实施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㊀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按照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ꎮ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ꎬ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右上角ꎻ正文未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ꎬ序号标注于句末右上角ꎻ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将之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时ꎬ不用角码标注ꎬ例如:手术方法按参考文献[8]ꎮ图中引用参考文献ꎬ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ꎬ在图的说明或注释中予以标注ꎬ图中不应出现引文标注ꎮ表中引用参考文献ꎬ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依次标注ꎻ或在表中单列一栏说明文献来源ꎬ该栏应列出文献第一作者姓名ꎬ在姓名右上角标注文献角码ꎮ㊀㊀参考文献表应按正文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排列于文后ꎬ参考文献著录项目要齐全ꎮ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位者全部著录ꎻ超过3位者只列前3位ꎬ后依文种加 ꎬ等 的文字ꎮ文后参考文献表中ꎬ中文期刊用全称ꎻ外文期刊采用缩写形式ꎬ以«IndexMedicus»中的缩写式为准ꎮ㊀㊀引用参考文献应是作者亲自审读过的㊁近5年内的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文献ꎬ尽量少引图书著作ꎻ每条参考文献应标注数据对象唯一标识符(DOI)ꎻ在引用参考文献要避免只引国内文献或只引国外文献的倾向ꎮ。

肝脏炎性假瘤与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肝脏炎性假瘤与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肝脏炎性假瘤与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病理学诊断袁静;李向红;吕亚莉;宋欣【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07(23)1【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及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肝脏炎性假瘤及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各1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BV-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症状包括右上腹不适或疼痛、发热、肝肿大、体重减轻等.大体肿瘤呈实性,境界清楚;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波浪状排列,其间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以及散在分布的大的多形性细胞,核仁明显.肝脏炎性假瘤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镜下表现均与肝脏炎性假瘤十分相似,但肿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嗜酸性,除R-S样细胞外,还可见到不少形态怪异的巨细胞,且免疫表型CD21、CD35阳性,EBER (EBV-encoded RNA 原位杂交)阳性.结论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是罕见的肿瘤,诊断时需注意与肝脏梭形细胞肿瘤甚至霍奇金淋巴瘤鉴别,树突状细胞免疫标记CD21、CD35阳性,特别是EBER原位杂交阳性有助于诊断.【总页数】4页(P39-42)【作者】袁静;李向红;吕亚莉;宋欣【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瘤1例 [J], 刘洋;高剑波2.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1例的诊治 [J], 高石;吴阳;姜国忠;吴大帅3.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1例 [J], 吴婷婷;方超;韩红4.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安晓静;张正祥;石群立;吴波;马捷;周航波;马恒辉5.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J], 徐斌;姚丽青;吴钦穗;郑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例30腹部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

病例30腹部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

病例30腹部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注意小伙伴们,公众号的推送机制只会推送给常阅以及星标的读者;如不想错过公众号内容,建议大家把公众号置顶(设为星标★),感谢您的关注!更多交流可联系作者cdl271823932(备注公众号);组建了影像诊断、科研微信群,优先获得本号发布内容及工具;进群请联系。

基本情况女 68岁发现左侧腹部进行性增大肿物2年;2年前发现左侧腹部肿物,如鹌鹑蛋大小,位置固定,质较韧,无压痛,当时未予重视,1年前感觉左侧腹部肿物增大,B超检查提示“脾脏下极可见一大小约63mmx56mm不均质回声团,未除外血管瘤可能”。

影像表学现(点击查看大图)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时期冠状位矢状位各期CT值对比影像所见脾内见团块状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内部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呈明显持续性强化,中央见瘢痕样弱强化区域。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FDCS)概述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一种滤泡树突状细胞增殖性疾病;而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中,如有炎性细胞浸润且与EBV病毒感染相关,则称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 ( IPT-like FDCT), 是一种相当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一般发在腹腔内脏器( 如肝、脾) ,男女之比为1∶ 2. 2,发病年龄19 ~ 82 岁,平均54.5岁。

临床常表现为无痛性缓慢生长的肿块,相对于经典型滤泡树突细胞肿瘤,该病患者的全身系统性症状更为常见,如显著体重下降、发热、无力等,且常与EBV感染有关。

病理特点1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间有明显界限。

除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肿瘤的梭形细胞和炎细胞外,还有由少许多核巨细胞和组织细胞构成的伴有中心坏死的肉芽肿样改变。

滤泡树突状细胞的特征性标记物主要有CD21、CD35 和CD23。

近几年研究发现,CAN.42和簇蛋白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脾脏炎性假瘤的CT诊断(附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脾脏炎性假瘤的CT诊断(附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ZH U Yun b , —o N G exi H — a0。X JN G W i 0
1 De a t n f Ra ilg . p rme to d oo y,Jin s o ic i tn C t a g uPr vn eJ na iy,Ch n s diieHopi l2 3 0 ieeMe cn s t 1 2 0,P. C ia a R. h n 2 .De a t n fRa ilg p rme t d oo y,J a g uPr vn eC a g h u Ciy,T rtPe p e s i l h n z o 1 0 3,P. o in s o ic h n z o t PFis o l'Ho p t ,C a g h u 2 3 0 s a
医 学 影 像 学 杂志 2 1 第 2 卷 第 i 期 JMe maig V 12 . 12 1 0 1年 1 1 dI gn o. 1No I 0 I
脾 脏炎 性假 瘤 的 C 诊 断 ( 8 T 附 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朱 云 波 杨荷 霞 邢 伟 , ,
(. 苏 省 金坛 市 中 医 医 院放 射 科 江 苏 金 坛 2 30 ;.江 苏 省 常 卅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影 像科 江 苏 常州 23 0 ) 1江 12 0 2 『 10 3
R. C^i na
[ sr c] Obe t e To iv siae CT ma iett n fifa Abta t jci : n etg t n fsa i so n lmmao y p e d t mo ft e s le n h i da n si v o tr s u o u ro h pe n a d t er ig o t c
C i g o i fi f mma o y p e d t mo fs le ( e o t f 8 c s sa d l e a u e r v e T da n sso n l a t r s u o u ro p e n r p r a e n i r t r e iw) o t

肝穿刺活检诊断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肝穿刺活检诊断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肝穿刺活检诊断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摘要】目的报道1例肝穿刺活检诊断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方法对1例经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进行病理镜检和免疫组化研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肝区疼痛,肝穿刺后镜检为异型上皮样细胞,核分裂相易见。

免疫组化为瘤细胞表达CD21、CD35阳性。

接受以CHOP为基础的方案联合化疗,TACE治疗,吉西他滨+紫杉醇化疗。

生存期8个月。

结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而原发不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少有报道,诊断与鉴别诊断须依靠病理镜检和免疫组化检测。

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仍未确定。

预后不良。

【关键词】肝穿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036-02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又称树突细胞网状细胞肉瘤,来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细胞形态上呈梭形或卵圆形和免疫表型具有滤泡树突细胞的肿瘤性增殖。

可发生于除脑以外的任何器官。

病变大多局限,以颈部和腋窝淋巴结最常发生。

约1/3可发生于淋巴结外,以口咽部多见。

远处转移少见。

肝脏、腹盆腔、骶骨等多部位发生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少有报道。

由于发病率低,在形态上又认识不足,对于肝穿刺标本的诊断就比较困难。

我院收治1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结合相关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希望对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有所帮助。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4岁。

腹部肿块一月,肝区肿痛一周入院,期间有间隙性高热。

入院前10天体重减轻5公斤。

原有乙型肝炎史,有阑尾炎手术史。

家属中无类似患者。

体格检查:全身皮肤光滑,无天疱疮。

腹平软,肝脏肋下未及,剑突下3厘米,质地中度偏硬,边缘光整,表面光滑,轻度压痛。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鉴别诊断
• 3) 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一种少见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 肿瘤,多为单发类圆形肿块,少数伴囊变及钙化,T2WI 纤维成 分低信号有一定特点,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延迟强化,纤维区可 见轻度强化
• 4) 脾转移瘤: 一般有原发病史,表现为脾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区, 边缘不清或清楚,增强扫描亦见“牛眼征”表现
鉴别诊断
• 1)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可能和EB 病毒有关,好发于 中年女性,表现为脾内孤立均匀肿块影,肿块密度及信号均匀, DWI 呈低信号,CT肿块内可见斑点状钙化,部分肿块内可见纤维 瘢痕,增强扫描呈条轮样强化、斑片状、边缘环形强化等
• 2) 脾淋巴瘤,多伴有脾肿大,可单发、多发或弥漫性。CT、MRI 肿块密度及信号均 匀,DWI 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可 见血管 穿行,可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独特的肿瘤命名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
概述
• 脾脏 FDCT 临床多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偶然 发现,也有患者体 重减轻、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 可触及腹部包块等症状
• 脾脏 FDCT 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 方法,但术后应密切随访
病理
• 肿瘤体积较大,为实性肿块,圆形或卵圆形; • 切面灰白、质韧,与周围实质脏器分界清楚,有或无包膜 • 肿块中心可见坏死,可伴有纤维瘢痕 • 多数伴有突出的炎症背景,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 炎症背景中肿瘤细胞呈短梭形,束状、交错排列 • 瘤细胞免疫标记 CD21、CD35、CK、Vim 及 CDl63 ( + ) 、lgG4
1 男性,78 岁。体检发现脾脏肿块。图 1A CT 平扫,脾脏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晰,期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 图 1B ~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T 增强,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肿块持续强化,低密度区无强化

脾炎性假瘤一例

脾炎性假瘤一例

扫描造影剂完全填 充 , 考虑血管瘤 。临床诊断为脾 占位 , 血
管瘤 。在全麻下行脾 切除术 , 中见腹 腔 内无 积水 , 脏 、 术 肝 胆囊 、 十二指肠及胰腺均 未见异常 , 胃、 脾脏 轻度增大 , 于脾
门处 可见一外 向性生长肿块 , 小约 5c1 m 质地 硬 , 大 n ×5c
讨论
脾炎性假 瘤 ( fm a r edt o, P 是 i a m t yp uo m rI ) n l o s u T
良性病变 , 极少 见。脾炎性 假瘤 的病 因 目前不明 , 可能与下 列 因素有关 : 自身免 疫反 应 ; 内、 ① ② 外源性 引起 的变态 反
消瘦 体型 , 贫血貌 , 中度 腹平坦 , 左上腹肋缘 下轻微压痛 , 无
2 董飚 . 论药物经 济学及 其 在医院 药费控 制 中的作用 . 湖北 民族
学 院学报 ,0 4 2 ( )3 . 2 0 , 13 :6 3 史宇广 . 国职 工 医 疗 保 险 制 度 改 革 情 况 介 绍 . 国 药 房 。 我 中
19 , ( )3 978 1:.
职工 正当 、 合理 的经 济利 益必须 建立 在维护 医院 利益 和患
理 ,0 0,( ) 5 . 2 0 3 1 :7
毒副作用 , 注意事项等 等 , 量使 患者用 最小 的成 本 , 尽 得到
最好的效果 。
加强医院成本管理 , 实行成本 核算 , 是为 了“ 比较 就 用 低廉的费用提供 比较 优质 的 医疗 服务 ” 。摆 正经 济效 益和
社会效益的关系 , 正职工 、 摆 医院和患者 的利益关 系。维护
参 考 文 献
1 李明信 . 脾炎性假瘤伴局灶性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报道. 中华普 通外科杂志,052( )15 20 ,02 :2 -

脾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及治疗的开题报告

脾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及治疗的开题报告

脾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及治疗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脾脏炎性假瘤(splenic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SIP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清楚,但据研究显示,在SIPT发病机制中,自身免疫反应、感染、异物刺激、放射线照射、肿瘤、炎症等因素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由于SIPT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难度大。

目前国内外对于SIPT的临床研究仍相对较少,有待深入探究。

因此,本文将探讨SIPT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提高病患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1. 对SIPT的病因、临床特点进行探究,了解其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情况。

2.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总结SIPT的诊断方法及其优缺点,探讨SIPT的诊断思路。

3. 探究SIPT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综合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

(二)研究内容1. SIPT的病因和临床表现(1)SIPT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情况。

(2)SIPT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

2. SIPT的诊断方法(1)常规检查方法和临床诊断标准。

(2)影像学诊断方法和优缺点。

(3)组织学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

3. SIPT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2)放疗和化疗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3)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4. SIPT的预后评估(1)预后评估指标及意义。

(2)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

(3)建立完善的预后评估体系。

三、研究方法和流程(一)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检索策略,搜集联合国内外刊物和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包括综述、临床研究、案例分析等,引用SCI、CNCI、CBM、WanFang等多个数据库的资料。

2. 统计分析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统计,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二)研究流程1. 文献筛选:筛选并获取所有与SIPT相关的文献,筛选出符合研究目标和内容的文献,并进行阅读和摘录,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和分类。

鼻腔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鼻腔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鼻腔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李峰;余英豪;姚丽青【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年(卷),期】2006(6)24【摘要】目的:探讨鼻腔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

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鼻腔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特征,总结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

结果:瘤组织常排列呈结节状、漩涡状和席纹状,瘤细胞呈梭形合体状,核椭圆形,染色质点彩状,有小核仁。

瘤细胞CD 35、S-100、和CD 68阳性,K i-67的增殖指数为15%,AE 1/AE 3、CD 34、SM、HHF 35、NF、溶菌酶、CD 21、CD 31、F 8、HM B 45、M e lanA均阴性。

结论: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发生于鼻腔者更为罕见,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总页数】3页(P4715-4717)【关键词】鼻肿瘤/病理学;肉瘤/诊断;免疫组织化学【作者】李峰;余英豪;姚丽青【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620.21【相关文献】1.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蒋艳霞;孙玲玲;赵洁;谷海燕;李玉军2.扁桃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伴转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杜国强;王瑾;柳斌3.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周东奎;鲁明骞;冯雪松;刘宇飞;宋浩;徐亮4.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彭晚娇;姚丽青5.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王华明;赵景民;李勇武;孙燕玲;张效东;高磊;张军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

·1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SEPT. 2023,Vol.30, No.9, Total No.170【第一作者】黄建锋,男,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腹部肿瘤影像诊断。

E-mail:*****************【通讯作者】刘碧华,女,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乳腺癌影像诊断。

E-mail:*****************·短篇报道·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黄建锋1,2 李建鹏2 刘碧华1,2,*1.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东湛江 524023)2.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东莞 523058)【关键词】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中图分类号】R657.6【文献标识码】D【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0B1515120046);东莞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20221800901542)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3.09.001Imaging Features of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 in Spleen: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Huang Jian-feng 1,2, Li Jian-peng 2,Liu Bi-hua 1,2,*.1. First Clinical Schoo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23,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2.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 Dongguan 523058,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Keywords: Spleen;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 患者,女,69岁,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纳差,呈食欲不振,消瘦、体重进行性下降约14斤。

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王华明;赵景民;李勇武;孙燕玲;张效东;高磊;张军华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6(6)24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病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结果:CT:肝内巨大单发肿块。

光镜:肿瘤细胞呈梭形及卵圆形,细胞间界限不清。

免疫组化:部分肿瘤细胞CD 21(+)和CD
35(+)。

结论: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罕见,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

【总页数】3页(P4718-4720)
【关键词】肝肿瘤/病理学;肉瘤/诊断;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王华明;赵景民;李勇武;孙燕玲;张效东;高磊;张军华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放射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理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胆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02.1
【相关文献】
1.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蒋艳霞;孙玲玲;赵洁;谷海燕;李玉军
2.扁桃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伴转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杜国强;王瑾;柳斌
3.小肠及回盲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周东奎;鲁明骞;冯雪松;刘宇飞;宋浩;徐亮
4.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彭晚娇;姚丽青
5.鼻腔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李峰;余英豪;姚丽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罕见脾脏肿瘤2例伴文献复习

以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罕见脾脏肿瘤2例伴文献复习

以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罕见脾脏肿瘤2例伴文献复习张颖;李云龙;黄德均;杨嫄;敬承旺;罗綦【摘要】目的探讨脾脏炎性假瘤样树突状细胞肉瘤(IPT-like FDCS)及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少见首发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脾脏炎性假瘤样树突状细胞肉瘤及1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脾脏炎性假瘤样树突状细胞肉瘤和脾窦岸细胞血管瘤均是脾脏少见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除以腹胀、腹痛、脾脏包块等为首发临床表现,亦可以血象改变(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为首发临床表现.结论脾脏炎性假瘤样树突状细胞肉瘤及均可表现为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对伴有血象异常的脾脏肿大或结节应谨慎诊断,防止误诊和漏诊.【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14)018【总页数】3页(P2751-2753)【关键词】脾;炎性假瘤;窦岸细胞;贫血;血小板减少【作者】张颖;李云龙;黄德均;杨嫄;敬承旺;罗綦【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血液内科 4014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血液内科 4014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血液内科 4014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血液内科 4014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血液内科 4014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血液内科 401420【正文语种】中文脾脏肿瘤较少见,且往往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不易被发现。

临床诊疗中,与脾脏因素有关的血细胞减少多考虑为脾大或脾功能亢进,较少会考虑到脾脏肿瘤。

脾脏炎性假瘤样树突状细胞肉瘤及脾窦岸细胞血管瘤均是脾脏少见肿瘤,本科近期诊治以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脾脏炎性假瘤样树突状细胞肉瘤和脾窦岸细胞血管瘤各1例,现报告如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病例1:患者,女,53岁,因“牙龈间断少许出血伴头昏1个月”于2016年1月23日入院,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6.7×109/L,血红蛋白 86 g/L,血小板3×109/L”,病程中无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无腹胀、腹痛及淋巴结肿大等症。

脾脏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脾脏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脾脏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唐燕;侯国旗;姜军强;李英明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8(022)022
【摘要】脾脏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是指首发于或主要局限于脾脏及脾门淋巴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一般无脾脏外脏器及淋巴组织受累,其发生率很低^([1-3])。

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因脾脏肿大、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为主要首发症状的脾脏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总结如下。

1病历资料患者,男,68岁,因"食欲减退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减退,进食后左上腹胀痛不适.【总页数】2页(P3134-3135)
【作者】唐燕;侯国旗;姜军强;李英明
【作者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威海 264400;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威海264400;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威海 264400;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威海 264400【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2.脾脏原发性bcl-2阴性的滤泡性淋巴瘤1例
3.原发性扁桃体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4.原发性脾脏肿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5.2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 道l j 等。之后 又连续报道 了一 些在形态
学上 类似 于 炎 性 假 瘤 的滤 泡 树 突 状 细 胞 肿 瘤 ,因 与传 统 型 的 F D C S不 同 ,故 将 此肿 瘤命 名 为炎 性假 瘤样 滤 泡树 突细 胞肿 瘤 ( i n l f a m m a t o r y p s e u d o t u m o r —
阴性 。 2 . 2 诊断
经 仔 细 观察 H E 、免疫 组 织化 学 切 片
组织 化 学 染 色 。 免 疫 组 化 采 用 E n V i s i o n二 步 法 ,
所 用 一 抗:C D 2 1 ,C D 2 3 ,C D 3 5 ,C D 3 ,C D 2 0 , C D l a ,S一1 0 0 ,A u(购 于 北 京 中杉 金 桥 生 物 技 术 公 司 产 品 ,试 剂 盒 购 自福 州 迈 新 生 物 技 术 公 司 ,
实 验 室检 查 血常 规 :红 细胞 5 . 3 7×1 0 / L ,血红 蛋 白 1 3 5 g / L , 白细 胞 1 4 . 5× l o 9 / L , 中 性 粒 细 胞 8 5 . 4 % ,淋 巴 细胞 1 0 % ,血 小 板 2 7 8×l O 9 / L ,平
均血小板体积 1 1 . 6 f L 。遂积极术前准备 ,行脾脏切 除术 。
生 于脾脏 的炎性 假瘤 样滤 泡树 突 细胞肿 瘤 。
1 资 料与 方法
1 . 1 病 例 资 料 患 者 ,女 ,4 1岁 ,于 2 0 1 2年 7
月在本 院例行体检时发现脾脏 占位而入院 ,B 超显 示 :脾 尾 处 见 一 6 . 0 e a ×4 r . 0 e m ×3 . 6 e m 的 占位 ;
浙江实用医学 2 0 1 4年 1 2月第 1 9 卷第 6期 Z h e j i a n g P r a c t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D e c e m b e r , 2 0 1 4 , V o 1 . 1 9 , N o . 6
・4 41 ・
脾脏炎 性假 瘤样 滤泡树突细胞肿瘤 1 例及 文献复 习
脾脏炎 性假 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是一 种好 发于女性且具有潜在转移和复发 的低度恶性肿 瘤 ,免疫组化 标记 有助于该肿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鉴 别 及 诊 断 ,手 术 肿 瘤 切 除 是 有 效 果 的治 疗 方法 。
【 关键词 】 脾脏 ; 炎性假瘤 ; 树 突状肿瘤
滤 泡 树 突 状 细 胞 肉瘤 ( f o l l i c u l a r d e n d r i t i c c e l l s a l  ̄ o n q a ,F D C S )由 M o n d e于 1 9 8 6年 首 先 描 述 l _ 1 J , 是一 种 主要 好 发 于 淋 巴结 内 的低 度 恶 性 肿 瘤 ,但
l i k e F D C t u m o r )。此 肿 瘤 十 分 罕 见 ,好 发 于 肝 、 脾 ,且 与 E B病毒 有关 。现 结合 文 献 ,报 道 1 例 发
灶 出血 坏 死 。镜 下 观 察 肿 瘤 组 织 与 周 围正 常脾 脏 组织 边界 清楚 ( 见第 4 6 0页 彩 图 1 A) ,肿瘤 组 织 由 大量慢 性 炎 症 细 胞 与淡 染 的 卵 圆 形 、梭 形 细 胞 混
性 。镜下 :在大量淋 巴细胞 、浆细胞的背景中见空泡状核及核仁明显 的梭形 、卵 圆形 肿瘤细胞 ,肿瘤细 胞胞界不清 ,核膜
皱缩 ,核分裂 象罕见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细胞表达 C D 2 1 ,C D 2 3 ,C D 3 5 ,不表达 C I ) 3 ,C D 2 0 ,A L K,C D 1 a ,S 一1 0 0 。结论
1 . 2 方法 标本 经过 1 0 % 中性 福 尔马林 固定 ,脱
水 ,石 蜡包 埋 ,常 规 4 m m厚 连续 切 片 ,H E和免 疫
合构成 ,类似于炎性假瘤。部份梭形细胞呈束状 、 旋涡 状排 列 ( 见第 4 6 0页彩 图 1 B ) ,肿瘤 内血管 扩 张 ,管 壁 有 纤 维 素 样 物 质 沉 积 及 淋 巴 细 胞 浸 润 ( 见第 4 6 0页 彩 图 1 C) 。 间 质 可 见 胶 原 化 及 硬 化 ( 见第 4 6 0页彩 图 1 D) ,肿 瘤 细 胞 胞 界 不 清 ,胞 质 呈嗜酸 性 ,核 呈空 泡状 ,核膜扭 曲,核 仁 明显 , 核 分裂 象 罕见 ( 见第 4 6 0页彩 图 1 E ) ,背 景 多 为成 熟 的淋 巴细胞 、浆 细胞 。 2 . 1 . 2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细胞表 达 C D 3 5( 见 第4 6 0页彩 图 2 A) 、C D 2 1( 见第 4 6 0页彩 图 2 B ) , 少 量表 达 C D 2 3( 见第 4 6 0页 彩 图 2 C ) ;背 景 淋 巴 细胞 表 达 C D 3 ,C D 2 0 ;S一 1 0 0 ,A L K,C D l a均
也有 约一 半 病例 可 发 生 于淋 巴结 外 ,如 腹 腔脏 器 ,
2 结

2 . 1 病理 学检 查 2 . 1 . 1 巨检 切 除脾 脏一 个 ,大小 :8 c mx6 e m× 4 c m,切 面 见 一 结 节 , 大 小 :5 . 5 c m ×4 . 0 c m× 3 . 5 e a,边界清 楚 ,灰 白灰 黄 ,质 中 ,边 缘 可见 局 r
陈 真伟 施 红旗
( 金华 市 中心 医 院 ,浙 江 金 华 3 2 1 0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 肿瘤 的临床 病理特 征。方法 回顾 性分析 1 例脾 脏炎性假 瘤样
脾 脏炎性 假瘤样 滤泡树 突细胞 肿瘤好发 于女
滤泡树 突细胞肿瘤 的临床资料 、光镜特 征及免疫 组织化 学染 色特点 。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