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剖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在今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者当中,让·波德里亚(JeanBaudri lard)特别引人注目。这位上世纪70年代之后崛起于思想界的法国人,以旺盛的斗志,痛快淋漓的笔触,对以大众传媒为重要支撑

的当代社会文化进行了本质性的揭示和分析。

《消费社会》出版于1970年,在发展阶段上,被认为是波德里亚的早期著作。但相对于他60年代开始形成的关于“物的符号体系”的思想来,此书既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又是将之继续推进的开端

由于主题的相通性,波德里亚与许多杰出的思想家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这里,拟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考察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如何使该学科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的思想得到延续,如何

出于自身目的对它们进行了改造,因此又如何在继承和吸纳的基础上表现出了差异和矛盾。之所以用“激情”二字,既强调在传播学领域内,批判学派作为经验主义的对立面,始终恪守精神价值的特征

,也是因为波德里亚用于分析当代消费社会之“激情”,在不留任何余地、甚至走向极端的同时,又的确具有非同寻常的震撼力和挑战性。

“让·波德里亚对时下已有的大众传播提供了最为精彩的后现代批

评”①,———这是当代英国学者尼克·史蒂文森的评价。为《消费社会》撰写前言的L.P.梅耶也说道,《消费社会》所针对的是“

由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竭力支撑着的恶魔般的世界”。

传播学中,最早以同样的精神与经验主义发生尖锐冲突的是法兰克福学派,上世纪30年代末,这个学派的成员陆续流亡美国,并从40年代开始将美国的大众文化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而成为现代

传播学、尤其是大众传播学研究中批判学派的源头。

《消费社会》在主题上承继了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发达资本主义的批判,尤其是对于作为当代大众文化构建基础的大众传媒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理论家霍克海默认为,正是美国大众文化“

整合”力量的日益明显和强大,才使得他们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根本转换:“家庭逐渐瓦解,个人生活转变为闲暇,闲暇转变成为连最细微的细节也受到管理的常规程序,转变为棒球和电影、畅销书和收

音机所带来的快感,这一切导致了内心生活的消失。”②在这种情况下,从以往主要针对外在革命的“批判理论”,延伸到对社会进行“内在的”批判,即对发达社会中与大众传媒密切相关的大众文化

进行分析,便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任务。

相比之下,波德里亚面对的是更加成熟的发达社会,也就是被称之为“消费社会”的社会。按照《消费社会》的思想,这个社会的本质特征通过“丰盛”和“休闲”等概念得到体现,“今天,在我

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譻訛丰盛是消费的前提条件,建立在丰盛基础上的消费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原本以自由为标志的休闲本

身也被囊括其中。“休闲因而并非就意味着一种享受自由时间、满足和功能性休息的功能。它的定义是对非生产性时间的一种消费。”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阿多诺曾借“文化工业”一词说道,文化工业

的产品到处都被使用,甚至在娱乐消遣状况下,也会被灵活地消费。对此,波德里亚的表述更加明确:休闲是自由的吗?这纯粹是一个不可相信的假象。自由时间在消费社会是不可能的,只可能存在着

受制约的时间。而休闲之所以受到制约,是因为它虽然具有无动机的表象,却“忠实地在生产着本属于生产时间和被奴役的日常性在精神上和实践上的一切束缚。”

《消费社会》对媒介技术消极作用的分析承继法兰克福学派的思路,在内容和对象上有了扩展。马尔库塞在《单面人》中提出,技术的进步使发达工业社会对人的控制可以通过报纸、电影、收音机

等传媒,无孔不入地侵入闲暇时间,从而占有现代人的私人空间。相比之下,在波德里亚那里,传媒文化作为传媒技术更新发展的产物,更加带有后工业社会的色彩:新型跨国公司的广告、电视直播节

目、时尚杂志、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巨片等等,是他经常涉足的领域,一如他的整体文化研究还囊括了现代大超市、流行“酷”文化以及由电子游戏和电视新闻所表现的虚拟战争一样。

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的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的秘密,以及物对社会、对人的各种异化形态;法兰克福学派在大众传媒的力量初露端倪的时候,就将之视为政治统治和经济统治的延伸

工具,分析它在整体上将怎样有效地导致社会否定性力量的丧失,导致个人内心生活的愚钝;波德里亚在资本-生产过程的研究中,增加、或是透视了若干更为细分的环节,诸如广告等传媒手段被单列出

来,以分析它们对于超额利润的创造,对于现代人的观念和意识所产生的独特而又直接的作用。

《消费社会》尽管只是波德里亚严格意义上的符号研究的开端,但已明显表现出与法兰克福学派在切入点上的差异。“人们从来不消费物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

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在此意义上,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未必是对商品本身的消费,而消费资本主义的活力,很大程度上

则在于将物质消费转化成了某种美学消费,后者富有精神内涵,或用波德里亚常用的话来说,转变成了意义的消费。就此而言,文化、尤其经过大众传媒所渲染的文化,不仅引导社会崇尚符号,而且自

己也成为了消费品———因为它被抽掉了本真意义、变得与其他物品同质,并且能够与其相互替代。

这样,社会商品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资本种类,它们最终可以独立地发挥重要的作用。人们也就能够理解,现代传媒不仅像法兰克福学派所描绘的那样,变相地以法西斯般的控制力量,通过

占领人们的闲暇时间而占领人们的私人空间,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逻辑规则、范畴和体系,它们维护消费社会,通过特定的审美力量和精神力量,为其增添了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和韧性。

从所谓“模拟美学”出发,我们在《消费社会》中,屡屡看见关于“伪环境”、“伪物品”、“伪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波德里亚认为,使消费社会带上特点的,是大众交往中社会新闻所具有的普

遍性,即:所有政治、历史和文化的信息,都是以既微不足道、又无比神奇的相同形式,从不同的社会新闻中获取的。这些信息被以戏剧性的方式加以戏剧化,并因此在整体上加以非现实化。

特别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一过程又是建立在媒介满足受众对现实性、“真相”和“客观”的热切要求之上。“写实电影、新闻报道、快讯、爆炸性照片以及证词资料等随处可见。但到处所寻求的

,是‘事件中心’、‘争论中心’、活生生的东西、面对面的东西———亲临事件发生现场所产生的头晕目眩、亲身体验时所产生的剧烈寒战———也就是说又一次奇迹,因为确切地说,所见到的、拍

上电影的、录进录音带的事实真相,指我并不在场。但却是最真实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换句话说,就是实际不存在但又偏偏存在的事实,再换句话说,就是幻影。”

在传播学领域中,与新闻传播相联的“伪环境”、“幻影”等是一个较早出现的概念。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的开头,就提出了“伪环境”的概念:“回过头来看,对于我们仍然生活在其中的环

境,我们的认识是何等的间接。我们可以看到,报道现实环境的新闻传递给我们有时快,有时慢;但是,我们总是把我们自己认为是真实的情况当作现实环境本身。”譼訛而它实际上是一种“伪环境”

(pseudo-environment),是不同程度地由人们自己、特别是新闻记者所描绘的环境,是“人性”与“形势”的一种混杂物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