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韩国的出口导向战略(1961~1979)

合集下载

韩国经济

韩国经济

旅游业:韩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韩国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确定为国家战略 产业之一。2004年韩国开通高速铁路-KTX,在首尔至釜 山412公里线上,时速300公里的KTX将以往4个多小时 的行程缩短为2个小时,一条堪称韩国旅游的“黄金线” 就此打造:高科技产业荟萃大田,政治商贸工业重镇大 邱,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庆州,“现代”汽车产地蔚山 点缀其中,青山碧水美丽风光一路开展。 KTX已经成为 韩国旅游业的新的亮点,为韩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新 的契机。
能源业:韩国本土资源很少,必须依靠大量的进口来满 足需要。煤炭、石油是韩国的重要能源。核电和天然气 是近20年的能源开发重点。韩国是第四大原料产品买主, 其石油完全依赖进口。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能源挑战。 韩国政府制定了下列的能源政策目标:一是确保跟稳定 的能源供应;二是建立一项总能源需求量管理系统;三 是改善能源工业与能源市场的效率;四是建构一项通过 东北亚能源合作与亚洲大陆相连接的能源系统。
第二阶段是起飞阶段-20世纪70年代。该时期 韩国电子工业发展特点是,韩国本地企业逐步 替代外资企业,但韩国电子企业的技术供应仍 然主要来源于国外,而且所生产的电子产品也 主要销售到国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市场。 第三阶段是跨越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6、纺织工业:韩国是世界第五大纺织品出口国,在中国、 意大利、美国和德国之后。化纤维生产能力居世界第四, 合成纤维织物生产能力居首位,棉花生产能力居十六位, 总体上,韩国纺织工业在全球排名第七位。 7、化学工业:韩国目前有三个大型石油化学联合企业, 二是丽川石油化学联合企业,三是大山石油化学联合企业。 8、零件和材料业:零件和材料业在韩国起着关键作用, 占整个制造业产值的29%,年营业额为152亿韩元。该行 业负责全部出口额40%以上的任务,价值623亿美元。在 2001年创下了出口顺差50.68亿美元的记录。

全斗焕朴正熙卢泰愚金泳三

全斗焕朴正熙卢泰愚金泳三

韩国经济发展背景介绍
金泳三时代(1993-1997年)
• 外债及外国投资的增加 韩国的外债在94-96年以每年33.6%的速度在增长, 相比之下79-85年间只有17.8%。 良好的国内环境使韩国在96年吸引了约1000亿美 金的私人投资,是94年的两倍 1997年短期贷款达到98亿元,已达到93年水平的 2倍以上。
• 加强产业调整,均衡各行业的发展。 鼓励大企业接收破产企业实现兼并重组。
韩国经济发展背景介绍
卢泰愚时代(1988-1993年)
经济放缓,重提出口导向目标
•1989年,APEC创始国之一
• 国际竞争 韩国商品与日本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商品的竞争
• 国内问题 劳资纠纷及罢工事件的兴起,难以抑制通货膨胀
韩国经济发展背景介绍
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案例分析
目录
1
韩国经济发展背景概述
2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3
经济危机应对措施
4
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概况
国名:大韩民国 面积:9.9万平方公里 人口:4554万 首都:首尔 民族:朝鲜族 国庆日:1948年8月15日 中韩建交日:1992年8月24日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地处亚 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 长1,100公里。韩国的领海与太平 洋最西部的海域交汇。韩半岛北部与 中国和俄罗斯接壤,东部濒临东海, 与邻国日本隔海相望。除与大陆相连 的半岛之外,韩国还拥有3,000个 大小岛屿。
卢泰愚时代(1988-1993年)
不规范的金融自由化
• 民间资本机构的兴起 民间资本机构将国外的短期贷款借给国内大企业, 而国内大企业则将其投入到长期项目中
• 对财阀不成功的金融约束 卢泰愚希望通过贷款政策限制财阀,但由于政府 放松了对国外资本的管制,从而抵消了限制财阀 的措施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倪娟韩国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稀缺的国家,但自60年代以来,韩国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并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江汉奇迹”,一跃跨入“新型”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一、韩国经济发展经验1 发展经济,专家治国1961年,政府采取“经济发展第一”的治国方略,特别重视专家、学者和经济官僚在经济、社会决策中的重大作用。

为确保各项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千方百计地搜罗和延聘有真才实学的专家进入政府工作。

韩国经济企划院是专家荟萃之地,其中的20%是经济学家,其他为政治、法律、公共管理和教育等各方面的专家。

同时,为确保专家的相对稳定性和对政策研究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韩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有职有权的常设机构,如韩国开发研究院(KDI)、韩国产业研究院(KIET)和韩国国际经济研究院(KIEI)。

这些咨询研究机构除为政府提供信息和咨询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向政府各部门输送高级官员。

2 注重教育,技术立国二战以后,韩国政府着手进行教育改革。

1968年,韩国颁布了《国民教育宪章》,规定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人的道德修养、理性的崇高、个性的丰满和精神的健康,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同时,韩国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人,兴办了大批国立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并鼓励发动社会力量办学。

1973年韩国出台了新的《产业教育振兴法》,要求大企业与学校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

1995年,韩国又制定了《建立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努力推动建立“开放教育社会”和“终身教育社会”。

上述措施使韩国青少年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

另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方略,并于1985年制订和颁布了《科技促进法》,引导国民经济各部门以技术开发为先导,增加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建立科技型企业,努力迎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挑战。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对外经济贸易在一国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的比重,而现在,对外经济贸易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此文以韩国经济为例探讨对外经济贸易对面经济的引擎作用。

探讨韩国经济发展特点,就不得将他的邻国朝鲜作为对比。

《朝鲜与韩国人均gdp对比表》(单位:美元)1960年:朝鲜253,韩国82,前者是后者的3倍1970年:朝鲜400,韩国410,后者追上前者;1980年:朝鲜700,韩国1592,后者超前者约1倍;1990年:朝鲜980,韩国6482,朝鲜落后6倍以上;2000年:朝鲜130,韩国8840,朝鲜落后78倍;2004年:朝鲜86,韩国12431,朝鲜落后900倍。

战后朝鲜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先盛后衰的发展历程。

朝鲜在80年代之前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国和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也不低于韩国。

90年代后,随着苏东剧变,朝鲜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的冲击,朝鲜的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原料、燃料和原油的进口激减,从而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

东欧剧变和苏联崩溃,使朝鲜失去了原来与这些国家协作保有的战略物资来源和主要的商品出口市场。

这些国家停止与朝鲜进行易货贸易后,朝鲜又没有足够的外汇继续进口石油、棉花、焦炭等战略物资;而这些国家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又使许多朝鲜商品失去了竞争力。

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封锁和制裁,进一步缩小了朝鲜的国际经济空间。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朝鲜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封锁和制裁。

东欧剧变后,在美国要求停止与朝鲜进行贸易,否则西方国家不提供贷款的压力下,东欧等国家都停止了与朝鲜的正常贸易,导致出现了朝鲜有竞争力的商品也无处输出的局面。

1995~1997年连年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朝鲜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能源、原材料的短缺和工业生产的瘫痪,使朝鲜不仅难以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而且不得不砍伐森林作为工业和民用能源,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

韩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与现代化模式研究

韩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与现代化模式研究

韩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与现代化模式研究摘要: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从资源匮乏、基础落后的小小半岛国快速发展,并成为了经济上的新巨人,跨越了在资本主义国家几个世纪的发展进程并创造出了汉江奇迹,让全世界的人都感到惊叹。

当前的韩国的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与其现代化方式与朴正熙的政权是分不开的,本文就探究了在朴正熙政权下的工业化出口导向战略及其现代模式。

关键词:朴正熙;政权;工业化;出口导向曾经的韩国非常落后。

特别是在1910年的《日朝合并条约》之后,朝鲜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而1945年二战结束后,因为美国、苏联两个大国的介入,让朝鲜处于了南、北分裂的状态。

朝鲜战争后,南朝鲜,即现在的韩国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1961年,人均民国生产总值还不到一百美元,人均收入、工业生产能力等均落后于北朝鲜。

因此,为了振兴国家经济,韩国采用了先工后农、贸易立国发展道路,对外贸易成为了韩国外向经济支柱,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带头的作用。

在1963年前后,韩国基本实现由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战略的转变[1]。

在此政策的带动下,八十年代以后韩国才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并且从一个贫穷的国家成为富庶的国家。

以下,就展开详细的介绍。

一、出口代替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优劣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上朴正熙政权所面临的选择极其重要。

在选择的前期,可以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说法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所以路径依赖没有比此阶段更重要的。

当货币改革没有成功之后,朴正熙政权就转向了出口所主导的工业化战略中。

1、外汇不足由进口替代政策在二战以后的冷战模式下,因此韩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韩国处在冷战的前端,也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因素,使得韩国在冷战期间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走的很近,这也使得韩国当局认识到,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在此局面的影响下,面临严重的资金缺乏,所引用的资金本息偿还压力反过来又规定了其政权的政策方向,因此,政府的政策的制定也就想当然的需要优先支持和鼓励哪些可以赚取到外汇的产业。

《韩国经济发展状况》课件

《韩国经济发展状况》课件

02
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进一步促进了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03
正在积极探讨合作项目。
中韩经贸关系发展前景与展望
中韩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未来经贸合 作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两国政府和企业界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推动双边经 贸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工业起步
开始发展轻工业和纺织业,逐 步实现自给自足。
基础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 、通讯等条件。
出口导向型发展阶段(1961-1990)
总结词
出口导向战略,经济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 提升。
产业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优化产业结构 。
外贸依存度提高
加强出口导向,提高外贸依存度,扩大外汇 储备。
地方经济
韩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方经济以传统产业和 农业为主导。
区域合作
韩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 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 展广泛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
02 韩国经济发展历 程
战后恢复期(1945-1960)
总结词
经济基础薄弱,重点恢复生产 ,奠定基础。
农业发展
重视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1
韩国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两国经贸往来 频繁。
2
中韩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 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3
两国在贸易方面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韩国在汽 车、钢铁、造船等领域具有优势,而中国在劳动 力、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
中韩经贸合作领域与项目
01

韩国出口导向战略及分析

韩国出口导向战略及分析

韩国出口导向战略及分析白雪寒【期刊名称】《经济视野》【年(卷),期】2013(000)013【摘要】Republic of Korea are successful models which developed quickly from an exetremely low economic start. Choosing the export orientation strategy is the key in its succes . At the era when developed countries stepped on the road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Korea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o adjust industrial structure, comple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maintained their advantages throughout the changes of trade structure.% 韩国是从极低的起点迅速发展经济的成功典范。

选择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是它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西方各发达国家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之际,韩国也抓住时机,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世界贸易结构的变迁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优势。

【总页数】2页(P309-310)【作者】白雪寒【作者单位】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营业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出口导向战略弊端分析 [J], 石芝玲;郝国英2.中国出口导向战略的可持续性问题探讨——基于全球金融危机背景的理论分析[J], 芮琳琳3.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实证分析——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思考 [J], 李玉娟4.韩国近年来的韩国汉诗文学研究状况述评——基于《韩国汉文学研究学位论文目录(1996-2015)》的分析 [J], 姚诗聪;宋秉烈[韩];;5.韩国汉语学习者“z、c、s、zh、ch、sh”发音偏误分析--以北京、上海、韩国三地的韩国学生为例 [J], 朴贞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产业转型升级的“韩国经验”自二次世界大战至今,韩国政府根据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把握机遇。

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

适时而稳健地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韩国创造出了辉煌的产业发展业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汽车、电子和半导体制造业大国之一。

一、韩国产业升级的历程战后至今。

韩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历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1961年以前的进口替代阶段。

1961年以前,由于战争的破坏,使得韩国经济处于萧条状态,面对缺少资源和资本技术实力的形势,韩国实施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着重点是保护和促进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以满足内部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和社会,这一政策对当时经济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1962~1971年的出口导向阶段。

由于重视进口替代而忽视了出口带动作用,大量的进口导致韩国国际收支逆差巨大,对海外进口的依赖性明显。

为缓解这种不均衡局面,增强韩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力,韩国产业政策导向开始从“进口替代”逐步转向“出口导向”。

从19 62~1966年,韩国积极从国外引进技术,优先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

韩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出口贸易的政策和支持出口的金融机制,设立了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机构。

1967年4月,在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初期,韩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和纺织工业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使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出口的主力,为韩国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创造了条件。

(3)1972~1979年的重化工产业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期,韩国产业政策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

其战略是促进中间材料与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并促进资金密集工业的发展。

如造船、钢铁、汽车、有色金属与石油化工等。

这些工业被称为战略工业,国家给予了各种奖励措施,主要的政策有:一是由建立国家投资基金,以优惠利率提供大型投资所需的资金:二是为这些“新生产业”提供保护措施,直到它们在国际上拥有竞争能力为止;三是允许某些工业进行垄断性生产以克服小规模的国内市场问题。

韩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原因探析

韩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原因探析

韩国建国之初,经济十分混乱落后。

这一时期经济趋于保守,主要实施的是进口替代的政策。

而到了60年代以后,韩国才正式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贸易政策,随后经历的各种贸易政策的改变主要都是以出口为导向为基本路线而做的部分调整。

本文主要介绍韩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并探究各个阶段实施各项贸易政策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希望能够给我国经济转型提供些许借鉴。

1韩国贸易政策的演变综述1.150年代的进口替代内向型战略这一时期,韩国的贸易基本上是对美国的双边贸易,主要实行的是以高关税壁垒和严格的进口限额而实现非耐用消费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策略。

该策略在当时具有明显的保护性色彩。

这样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内向型的进口替代策略虽然使得国内一些企业获得了保护,但这些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等严重依赖外国企业,国内购买力低下,出口不振最终导致进口大量增加,赤字扩大。

因此,进口替代内向型的经济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造成了很多经济问题。

为了改善当时的经济状况,60年代初特别是朴正熙军人政府上台始,韩国经济政策经历了进口替代内向型经济到出口导向外向型经济政策的转变。

1.260年代至今的出口导向外向型政策1.2.1朴正熙时期的贸易政策(1961~1979年):出口增长第一的理念朴正熙时期,制订了四个五年计划。

针对韩国60年代初的经济现状,确立了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方针。

以下根据韩国加入关贸总协定为分水岭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描述:①1961 ̄1967年入关前的贸易政策。

这一时期主要是韩国实施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阶段,韩国正式确立了“贸易立国”、“经济增长第一”、“输出立国”的策略,其实质就是发展“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策略。

②1967年入关至1979年的贸易政策。

入关之前,韩国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致力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关之后,在坚持贸易立国的基础上,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策略,也预示着韩国要经历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韩国经济

韩国经济

韩国经济发展轨迹韩国经济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945年8月独立至1962年实施第一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前为一个阶段——动荡与恢复阶段;1962年至1992年为第二个阶段——高速增长阶段;1993年7月公布“新经济五年计划以后为第三个阶段——调整改革发展阶段[①]。

(一)动荡与恢复阶段(1945年~1961年)。

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动荡。

1948年成立的政府为恢复生产、抑制通货膨胀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使其生产设施几近毁灭。

1953年停战后,在美国及联合国的经济援助下,经过近三年的恢复,于1956年在很大程度上完成重建工作,控制了恶性通货膨胀。

尽管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韩国经济停滞的时期,但是,1954年韩国政府实施的“有偿征用”和“有偿分配”的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即政府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购买土地分配给实际耕作的农民,结果一种佃农耕作制度取代了传统的收益分成佃农耕作制度,使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得到提高。

事实上,在这个时期政府实施的几个重要政策目标,成为60年代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

1953年至1962年,韩国经济年均增长3.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0.7%[②]。

(二)高速增长阶段(1962年~1992年)[③]。

1961年5月,朴正熙军事政变上台后,开始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和不均衡发展等战略,推进了韩国经济的有计划开发。

1962年开始连续实施了6个五年经济开发计划。

这一阶段又细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可谓外向型经济形成时期。

“一五”期间作为振兴出口、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的步骤之一,1965年韩国和日本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60年代,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都达到7.6%[④]。

1962年至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由23亿美元增至81亿美元,增加2.5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87美元增至252美元[⑤]。

案例分析-韩国的出口导向战略(1961~1979)

案例分析-韩国的出口导向战略(1961~1979)

案例分析-韩国的出口导向战略(1961~1979)案例韩国的出口导向战略(1961~1979)韩国曾经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

1910年《日朝合并条约》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45 年光复后,由于美、苏两大国的介入,朝鲜处于南北分裂状态。

1950~1953年朝鲜战争后,南朝鲜即韩国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961年人均国民牛产总值不足100美元,人均收人、工业生产能力上都落后于北朝鲜。

为了振兴国家经济,韩国采取了“先工后农”和“贸易立国”的发展道路,对外贸易成为韩国外向经济的支柱,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

1963年前后,韩国基本实现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战略的转变;到80年代后期,韩成为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韩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转变为富裕的国家。

考察1960~1980年代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该国出口导向战略分不开。

1961年朴正熙将军通过“5·16”军事政变上台,提出“经济问题高于政治问题”、“通过出口建设国家”的主张。

1967年在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出口第一主义、出口导向战略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总方针。

根据该项计划,韩国出口贸易5年要翻一番,平均每年递增16.7%。

这一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农林渔和工矿业、公共设施及服务业增长的幅度。

该计划制定者希望通过出口贸易的产业关联把国内经济带动起来。

根据这一战略,政府和一些公司为商人确定了具体的出口指标,并把这些指标看作是必须完成的指令,除非有正当的理由,否则完不成出口指标任务公司将受到政府严厉地行政制裁。

60年代韩国制定扩大出口战略,政府成为韩国公司的主要决策人。

不仅如此,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国内成本以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政府以各种方式奖励出口企业,包括给予出口企业种种优惠政策,如直接补贴(1964年停止);免征进口税,对加工进口原材料、半成品免征进口税(后来改为进口退税);减征国内税,在规定范围内对出口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和法人税;对出口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等。

韩国经济简介

韩国经济简介

韩国经济简介1.时间表格a)1945-1948 美国军政府统治时期i.特殊时期,韩国一直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实行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依靠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b)1948年:韩国建国(李承晚政权, Rhee Syngman)c)1950 – 1953:朝鲜战争(美国经济受到极大破坏)d)1953 – 1961:战后恢复时期(从依靠外援到进口替代策略)e)1961 – 1997:韩国经济增长时期i.韩国经济发展是从1961年开始,历届政府都在回复和发展经济上提出了许多措施,使韩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ii.1961 – 1979:朴正熙总统(Park Chung-hee)iii.1979 – 1987:全斗焕总统(Chon Du-hwan)iv.1987 – 1993:卢泰愚总统(Roh Tae-woo)v.1993 – 1997:金泳三总统(Kim Young-sam)2.各时代韩国经济发展的过程a)朴正熙时代韩国经济发展(1961-1979)i.韩国经济的五年计划:1.1962-1966 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一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及时捕捉国际产业机构变化的有力机遇,主推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起飞。

2.1967-1971 第二个五年计划:继续实行“出口第一主义”政策,五年间出口额增加了近5倍。

工业开始了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地位,农业地位下降3.1972-1981 第3,4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化工产业,确立了钢铁,机械,石化,造船,电子和有色金属六大战略产业,并在金融支持,税收和相关法律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旨在提升产业结构。

利用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机遇,推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

ii.财政金融状况:1.将银行国有化,实行政府控股,同时令货币大幅贬值,以有力于出口2.以低利率贷款给大财阀,鼓励重化工产业发展,促进出口。

3.债务金融投资规模式。

国内大企业通过更低利率的国外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出口。

出口导向型战略资料

出口导向型战略资料
1962~1971年共10年间增加了14倍。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 力。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对外贸易出现顺差的现 象,有利于本国的出口,但不利于进口,而 且该政策可能会造成国内市场中货币流通量 变大,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1.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 创造了条件。
2.使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行 被纳入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循环体系之中,从 而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国际竞 争力。
这种模式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期,成为美国战略前
沿,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和军备民用物资订单。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韩国 采取了“先工后农”和“贸易立国”的发展
道路,1963年前后基本实现从进口替代到出 口导向战略的转变,对外贸易成为韩国外向 经济的支柱,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火车头” 的作用。
降低关税
例: 台湾生产出口工业产品的出口原料税豁免额
在1958~1964共7年间增加了37倍多 新加坡设置了“出口企业”、“国际贸易公
司”、“货仓公司”等政策,符合条件并申 请成功的公司都能得到出口方面的优பைடு நூலகம்政策
主要以信贷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主,也存 在其他补助和优惠待遇。
例: 韩国每一美元的出口货物得到的金融扶植额从
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 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 场为主,进而推进整个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型”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使本国的 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 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
该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扩 大其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 资源的配置,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 经济的发展。

韩国经济发展

韩国经济发展

韩国的经济发展过程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010290148 金亨垠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010290159 卢昊燮内容摘要韩国的国土面积99,720㎢比离韩国最近的山东省小。

韩国的经济规模1兆1635亿元,世界排名第15名,韩国的GDP23679美元,世界排名第34位。

在不到30 年的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达到的富裕程度,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这既是韩国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又是韩国内在特有因素作用的结果。

1953 – 1962,战后重建和经济复苏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动荡。

1948年成立的政府为恢复生产、抑制通货膨胀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使其生产设施几近毁灭。

1953年停战后,在美国及联合国的经济援助下,经过近三年的恢复,于1956年在很大程度上完成重建工作,控制了恶性通货膨胀。

尽管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韩国经济停滞的时期,但是,1954年韩国政府实施的“有偿征用”和“有偿分配”的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即政府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购买土地分配给实际耕作的农民,结果一种佃农耕作制度取代了传统的收益分成佃农耕作制度,使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得到提高。

事实上,在这个时期政府实施的几个重要政策目标,成为60年代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

1953年至1962年,韩国经济年均增长3. 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0.7%。

韩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

但是韩国从缺衣少食的绝对贫穷之中恢复了过来。

农田的分配更加平均,农业的稳定复苏和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恢复,其中美国的援助功不可没,不少韩国大财团,都是在此时间段干建设起家的。

1962 – 1971, 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1961年5月,朴正熙军事政变上台后,开始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和不均衡发展等战略,推进了韩国经济的有计划开发。

为什么韩国选择汇率低估政策?(下)

为什么韩国选择汇率低估政策?(下)

为什么韩国选择汇率低估政策?(下)作者:大卫·斯坦伯格王宇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8年第04期摘要:1961—1979 年,韩国政府严格控制了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并且拥有强大的制造业部门。

韩国制造业企业偏好汇率低估政策,而政府对金融和劳动力市场的控制增强了制造业企业对汇率低估政策的支持。

因此在这一时期,韩国成功地实施了韩元汇率低估政策。

关键词:制造业;汇率低估;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8)04-0061-03DOI:10.19647/ki.37-1462/f.2018.04.004(接上期)三、物价水平稳定与汇率低估政策在接下来的近半个世纪中,韩国政府一直实施汇率低估政策,制造业部门偏好是重要原因。

如前所述,韩国制造业企业偏好汇率低估政策,是因为韩国政府利用其对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控制,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汇率低估成本。

1966—1967年韩元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

在经历了出口快速增长和大规模国外资本流入之后,为了保持韩元汇率基本稳定,韩国政府以大量投放本币基础货币而购买外汇的方式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结果使韩国外汇储备从1965年的14000万美元大幅攀升到1967年的35000万美元(世界银行,2010)。

在此情况下,韩国政府必须将保障国内物价水平稳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因为通货膨胀率上升将会影响韩元汇率低估的效果。

当时朴正熙政府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了通货膨胀,但长期实行紧缩性宏观政策伤害了银行、中小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

20世纪60年代末,保持韩元对美元汇率低估的重任落在了韩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肩上。

为了应对由韩元汇率低估带来的流动性扩张,韩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体系的控制。

比如,大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966年2月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35%。

从1966年10月到1967年3月又将超额准备金率提高了50%。

韩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出口PPT学习教案

韩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出口PPT学习教案
第3页/共5页
第4页/共5页
感谢观看!
第5页/共5页
1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强有力的干预与控制全面推行富国为主输出第一的经济发展路22依靠大企业财团形成了三星现代大依靠大企业财团形成了三星现代大宇浦项制铁鲜京乐喜金星高丽合纤起宇浦项制铁鲜京乐喜金星高丽合纤起亚斗山双龙亚斗山双龙1010大产业集团
韩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出口
会计学
1
1、经济的基本特征——出口主导型 经济
(2)依靠大企业财团,形成了三星、现代、大 宇、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铁、鲜京、乐喜金星、高丽合纤、起 亚、斗山、双龙10大产业集团。
(3)大量举借外债。 (4)国民经济基本素质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第2页/共5页
2、主要产业部门及其分布
韩国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3%,服务业约占59%,农业占 8%左右,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 平。
196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7 美元,属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 家之一。1962年以后,推出“输 出立国”的经济开发战略,转 向出口主导型经济,成为世界 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第1页/共5页
现在韩国政府实行鼓励中小企业和高科技风险企 业发展的政策。主要特点有:
(1)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强有力的干预与控制, 全面推行“富国为主,输出第一”的经济发展路 线。

韩国经济发展的出口带动战略

韩国经济发展的出口带动战略

作者: 李广和[1];吴雄铎[2]
作者机构: [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韩国汉阳大学
出版物刊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0-84页
主题词: 出口带动;保护贸易;自由贸易;WTO
摘要:韩国自1962年以来,一直实施出口带动战略。

经济上飞速发展。

韩国出口带动战略的实施。

是通过推行出口促进和保护国内幼稚工业的多样化的贸易政策实现的。

针对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趋势。

韩国在完善出口促进机制的同时,还应完善进口自由化,以减少贸易争端和开放国内市场的压力。

出口导向型政策

出口导向型政策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整理
1.2我国出口导向型政策实施的特点
以资源型和 劳动密集型 产品为主
出口产品 技术含量低, 附加值不高
出口份额 不断增加, 贸易竞争 力指数不高
特点
2008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煤 钢 材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单位 万吨 万吨 —— 数量 4543 5923 — 金额(亿美元) 52(114.46) 634 654
服装及衣着附件
鞋 类
——
——


1198
297
家具及其零件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
——
万台 万台

143236 53284
269
1350 385
集装箱
集成电路 液晶显示板 汽车(包括整套散件)
万个
百万个 万个 万辆
303
48477 202666 64
91
243 224 89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曲线图(1995=100)
资料来源:引自博士论文《贸易利益与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调整》
3.4遭受贸易救济调查严重
• 2002--2011年国外对华贸易救济情况统计表(案件:起)
全球 2272
发起数
对中国
中国占比
687
30.2%
全球
采取措施数 对中国 中国占比
1869
中国香港
战后的西方工业国始放弃 成本不断上涨的劳动密集 型工业,改为向资本密集 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这正好为拥有大量廉价劳 工的香港带来一个机会, 发展出口导向的轻工业。 1947年至1951年五年间, 香港外贸总额平均增长达 35.4%,大大超越了战前的 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韩国的出口导向战略(1961~1979)
韩国曾经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

1910年《日朝合并条约》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45 年光复后,由于美、苏两大国的介入,朝鲜处于南北分裂状态。

1950~1953年朝鲜战争后,南朝鲜即韩国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961年人均国民牛产总值不足100美元,人均收人、工业生产能力上都落后于北朝鲜。

为了振兴国家经济,韩国采取了“先工后农”和“贸易立国”的发展道路,对外贸易成为韩国外向经济的支柱,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

1963年前后,韩国基本实现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战略的转变;到80年代后期,韩成为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韩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转变为富裕的国家。

考察1960~1980年代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该国出口导向战略分不开。

1961年朴正熙将军通过“5·16”军事政变上台,提出“经济问题高于政治问题”、“通过出口建设国家”的主张。

1967年在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出口第一主义、出口导向战略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总方针。

根据该项计划,韩国出口贸易5年要翻一番,平均每年递增16.7%。

这一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农林渔和工矿业、公共设施及服务业增长的幅度。

该计划制定者希望通过出口贸易的产业关联把国内经济带动起来。

根据这一战略,政府和一些公司为商人确定了具体的出口指标,并把这些指标看作是必须完成的指令,除非有正当的理由,否则完不成出口指标任务公司将受到政府严厉地行政制裁。

60年代韩国制定扩大出口战略,政府成为韩国公司的主要决策人。

不仅如此,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国内成本以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政府以各种方式奖励出口企业,包括给予出口企业种种优惠政策,如直接补贴(1964年停止);免征进口税,对加工进口原材料、半成品免征进口税(后来改为进口退税);减征国内税,在规定范围内对出口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和法人税;对出口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等。

这些优惠政策使60年代韩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每创汇1美元,便可节省国内成本大约26美分。

在贸易管理上,韩国实行“官民”结合的方式。

政府在拟定经济政策、方案、措施时,采取“上下结合”
的决策程序,邀请经济专家、商人共同参与,相互交换意见。

从1962年开始韩国出口工作会议每月召开一次,会议邀请重要的政府官员以及同贸易有关的专家参加,包括总统的经济秘书、经济企划院长官、商工部长、贸易促进机构的负责人以及商人协会主席参加。

会议期间总统亲临会场,了解出口的进展情况及出口企业的表现,并对每个月出口卓著的商人授勋并予以嘉奖,大大鼓励了这些企业对外贸易的拓展。

以出口贸易为目的的出口导向战略,使得韩国的出口贸易额以年均14%的速度高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从初级产品转变为工业制成品,贸易依存度也从60年代中期的20%提高到1979年的69%。

作为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的结果,韩国出口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引起工业结构变化。

60年代初期韩国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制成品的出口在全部出口中所占比重极低,然而到1974年,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过去的73%下降到10%,制成品比重由27%上升为90%,同时制成品主要种类也发生变化,60年代出口的制成品主要是胶合板、针织套衫等劳动密集型产品,70年代主要是纺织品、船舶、钢板等类产品。

80年代初期,出口商品变为更加盈利的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这以后逐渐变为计算机、半导体、彩色电视机、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品。

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日本的翻版:出口产品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又从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又转变为高技术密集型产品。

思考题
1、试述韩国出口导向战略贸易政策的特点。

2、韩国是如何通过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变来调整工业结构的?我们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