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及桩基础设计实例分析

合集下载

深基坑支护方案

深基坑支护方案

基坑开挖及边坡护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由海南南国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南国·威尼斯项目的米兰区一期工程,该工程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定路,本期工程共十二栋(五栋12层,三栋16层,四栋18层)小高层建筑及五栋楼相通的连体地下室,本项目占地面积9270.81㎡,总建筑面积145297.78㎡,地上建筑面积131078.34㎡,地下建筑面积14219㎡。

本工程的基础采用桩基础,主体为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及十六层,建筑物总高57.95 m及60.05 m。

基础土方采用满堂开挖的形式,从现场实测标高(绝对标高最高是40.50 m,最低是27.45 m)及施工图桩顶标高(1#桩顶标高35.70 m、3#桩顶标高35.25 m、5#桩顶标高34.6 m、7#桩顶标高32.80 m、2#4#6#桩顶标高30.80 m)考虑,开挖深度0.0~4.9m。

从现场实际情况看,绝对标高从30.80 m至41.24 m只是本期工程用地的西北面大部分。

二、现场土质情况:本工程场地第○1层为素填土,厚0.50~3.20m;第○2层为粘土,厚2.50~21.40m;第○3层为角砾,厚1.80~24.70m;第○4层中等风化玄武岩,厚1.60-7.20m;第○5层中砂,厚6.10~19.70m;第○6层生物碎屑岩,厚1.80~27.50m。

本工程选第○3层作为该建筑物的持力层。

三、施工准备:反铲挖掘机(WY100)2台,装载车1台,自卸车(8T)16台,铁铲20把。

四、施工工艺:测量放线挖绝对标高从40.50 m至(35.70m、35.25 m、34.60m、32.80 m)的土方放边坡上边线挖边坡(绝对标高从38.50m至35.50m的基坑土方开挖)人工修整边坡水泥砂浆护坡(桩基施工)挖地下室边坡挖(绝对标高从35.70m至30.80m的基坑)土方开挖人工修整边坡水泥砂浆护坡。

五、土方开挖:根据地勘报告,地下水位位于18.80m以下,基坑开挖最深才9.7m,因此开挖时不考虑降水。

结合实例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结合实例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 在 开挖至基 坑底 面时, 5 ) 应及 时分区浇筑相应的垫层, 再进行 桩头
凿除和钢筋绑扎 工作 , 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和墙体变位; () 6 在基坑 内布置真空深井泵进行超前降水, 降深尽可 能均匀 。降水 深 度 为 开挖 面 以下 1 1 m; ~. 5 () 于 场 地 内有 微 承 压 水 层 , 工期 间 需 实测 实 际水 头 , 7对 施 并采 取 相
() 1一般侧围护墙体采用 S W 工法, M 水泥搅拌桩的直径 2 10 m + 6 00 m
 ̄80 @60 b5 mm 0mm, 拌 桩 顶标 高 为 一 . m, 搅 2 5 底标 高为 一 2 5 内插 H8 0 9 2 . m, 8 5x 3 0 1x 5型钢 , 一跳 一 , 0 ̄22 插 型钢 顶标 高为 一 . m, 标 高 为一 1 5 15 底 8 2 . m。 8 () 有 建筑 物 有 地 下 室 部 分 的相 邻 侧 S 2原 MW 工 法 水 泥 搅 拌 桩 的 直 径 2 ̄O mm 0 mm, 拌 桩顶 标 高 为 一 .0 底 标 高 为 一 78 m。 土 钉 d O @5 0 7 搅 52 m, 1.5 墙采用 , 8 x . M t mm 3 mm~ 4 mmx . m 钢 管 作 锚 杆 , 垂 直 方 向共 设 置 五 O 68 35 a r
功 效 、 证 工 程 质 量及 施 工 进 度 的重 要 举 措 。本 文 结 合 实例 对 其 技 术 的进 行 简 述 。 保 关 键 词 : 层 建筑 ; 基 坑 支护 ; 量 控 制 高 深 质1 工 Nhomakorabea 实况
某 大 厦 高 2 , 筑 面 积 为 18 5 m。 , 下 两 层 , 高 42 分 别 9层 建 570 地 层 . m, 为汽 车 库 、 备 房 , 时 作人 防工 程 。 坑 深 1 . 局 部 为 1.m, 面 为 设 战 基 08 m, 1 5 下 钻孔 灌注桩基 , 地质条件较差 , 地下水位较高 , 4 2层为粉砂层 , 第 ~ 顶面

超大超深基坑围护体系施工难点之案例分析

超大超深基坑围护体系施工难点之案例分析

超大超深基坑围护体系施工难点之案例分析摘要: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各类工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土地的可利用面积少,但是经济以及商业发展对于市场扩展的需求却日益增加,因此在许多城市进行大面积的城建的过程中,开展相应的地下空间的建设就被提上了日程。

但是在开发地下空间的时候,有关于深坑的规模、结构以及深坑建造的主体结构的复杂性都严重的制约着深坑的建造,因此,在进行工程的建造时,深坑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超大超深基坑围护体系施工难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超大超深基坑;支护体系;围护体系引言工程概况:某金融大厦项目东边延吴淞路,西达乍浦路,南边靠近北苏州路而北接至天潼路,由两幢高100m和60m的塔楼及五层裙楼和超出20m深的四层地下建筑而组成。

总建筑面积超过1220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86500万m2,地下建筑面积约36000m2。

建筑平面图如图1。

图1-建筑平面图1基坑建造的工程特点以及主要的风险源分析在进行基坑的建造时,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确保在建造完成后能够平稳的运行。

在实际建造的过程中主要的风险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超大面积的基坑支撑布置。

在进行基坑工程的一体化构建时,构筑物的建筑面积巨大,因此基坑支撑的工程量便大大的增加。

在建造之前,合理的设计和支撑布置,除了能够保证基坑的安全和稳定,更是可以大大的增加基坑开挖的效率以及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

(2)在基坑的实际开挖过程中,水处理构筑物的水平楼板层高通常情况下都比较的大,因此基坑在进行换撑时会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一般情况下,地下一层的层高设置在6m左右,地下二层的最大一层一般在10m左右。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板的高度变化就较为复杂,内部结构更是多种多样,在经过拆撑之后的围护墙其整体的内力和变形都比较大,因此这也成为在进行基坑的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深基坑工程是最近30多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领域。

以前的几十年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不高,基础的埋置深度很浅,很少使用地下室,基坑的开挖一般仅作为施工单位的施工措施,最多用钢板桩解决问题,没有专门的设计,也并没有引起工程界太多的关注。

近30多年来,由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发展,深基坑工程的规模之大、深度之深,成为岩土工程中事故最为频繁的领域,给岩土工程界提出了许多技术难题,当前,深基坑工程已成为国内外岩土工程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1、深基坑工程概念特点1.1、深基坑工程概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深基坑工程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1.2、深基坑工程特点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深基坑工程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①深基坑距离周边建筑越来越近由于城市的改造与开发,基坑四周往往紧贴各种重要的建筑物,如轨道交通设施、地下管线、隧道、天然地基民宅、大型建筑物等,设计或施工不当,均会对周边建筑造成不利影响。

②深基坑工程越来越深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基坑越来越深,对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都提出的更难的要求。

如无锡恒隆广场基坑深近27m,上海中心深基坑达30m,均已挖入了承压水层。

右图为宁波嘉和中心二期项目基坑,平均开挖深度为18.3m,最大挖深为25.9m,整体为三层地下室布局,局部有夹层。

③ 基坑规模与尺寸越来越大上海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工程基坑面积达81000m2,无锡恒隆广场基坑面积35000m2。

这类基坑在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中,特别是支撑系统的布置、围护墙的位移及坑底隆起的控制均有相当的难度。

图为天津西站二期项目基坑,总面积为39000平方米,基坑周长达855米。

④施工场地越来越紧凑市区大规模的改造与开发,其中不少以土地出让形式吸引外资、内资开发,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常要求建筑物地下室做足红线。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案例分析

可兼作 挡水结构 。复合型 土钉墙 中的帷幕体除 了起着挡水 、截水作用 外 ,另外一 个重要作用 是固化饱 和软弱地层 ,在支护工作 面形成一道 “ 障” ,保证 支护工作 面不 出现流 砂或淤泥 流动等地层 损失现象 。本文主要结 合湘麓 国际酒店公寓楼 深基坑工程 案例 ,介绍 了土钉支护 屏
2 土钉墙 施 工技 术应 用
2 1 工 程概 况 .
酒店公寓楼地下2 ,地上 由三层群楼及两栋塔楼组成,酒』 罢, 层 占 建筑高度9 . m 2 0 ;公寓3层 ,总高度9 . m 6 1 9 5 。地下建筑面积为150 n, 0 60 2 r 地上建筑面积为6 9 5 2 3 9 m ,总建筑面积约8 9m 。该工程的外形 为不规 4 0 52 则形状 , 该工程 的上部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 基础采用桩基础 ,同 时配合独立柱基础 。根据工程设 计 ,基础开挖至地面以下8 m。该工程 . 0 以强风化板岩 为持力层 ,场地土类型为 中软场地 土。建筑场地类别为 Ⅱ 类 ,抗震设计类别为丙类 , 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22 方案设计 . 根据前述计算 ,本工程基坑作如下设计 : 本次基坑支护方案比选 的原则为首先根据地层 、开挖深度 、周边环 境 的不 同 ,详细地对基坑 支护分段 ,然后 对每一段按 由简单到复杂 、 由低价到高价 的先后顺序进行试算 、比较 ,同时兼顾工期及其它工程条 件 ,最后选择最佳的方案 。在经过计算、 比较分析后 ,本工程支护结构 拟采用土钉墙复合体的支护体系。 基 坑支护有 效深度 为45 m;基坑 的支护 型式 设计一 种支护 断面 . 5 分 三层支 护 ,坡 度为 1 .:第一层 2 L 6 0 m :1 O 0 = 0 0 m@1 0 m 2 0 m、第 二层 2 I 5 0m 0. 00 m@10 m = 2 0 m、第三层2 L 4 0 m 0 = 0 0 m@10 m 20 m。混凝土面层设计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摘要:在软土地层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中,若施工稍有不慎,不仅危及基坑本身安全,还将会殃及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和各种地下设施,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探讨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软土地区的工程特性和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通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支护设计考虑的几个重点,以及支护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压灌桩围护结构与锚索的施工技术,可为今后的此类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重点;技术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在大量涌现,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

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与发展。

所谓基坑工程,就是为了保护建筑基坑的开挖、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不被或少被破坏而采取的支档措施。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的施工中,因软土具有天然含水率高、低强度、高压缩性和弱透水性等特点,在该类地层中施工的锚索往往承载力较低,且徐变较大。

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是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基坑整体加固保护作用。

基于此,下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图2 ab/bc区段设计剖面1 工程概况某工程设2层地下室,采用静压桩基础。

基坑开挖深度为5.8~8.5m。

基坑面积约为70000m2,基坑周长约为1038m。

2 基坑支护设计考虑的几个重点(1)基坑面积大,周边有市政道路和建筑物,施工安全是本工程重点。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5.8~8.5m,面积为70315m2,为一超大型深基坑,基坑四周有重要的地下管线和架空高压电线,东边有昌宏路市政主干道,西北角有中闸中心小学(目前沉降较大,已超规范限值,且采用天然基础)、某村(2~5层砖混结构,天然基础),基坑开挖必须有足够保护上述建(构)筑物安全的措施。

(2)坑底开挖面基本处于③2层泥炭质土。

③2层泥炭质土力学性质特别差,承载力低,孔隙大、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也高,对基坑、基础施工带来难度。

深基坑拉森钢板桩支护方案(最终)

深基坑拉森钢板桩支护方案(最终)

深基坑拉森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南沙河桥起点桩号为K13+064.25,终点桩号为K13+460.490,上跨南沙河,规划南沙河上口宽152米,下口宽120米,两侧设置6米巡河路。

本桥与南沙河斜交,斜交角为27度,全桥长396.24米,宽度为34.5米。

桥梁上部结构为13*30米预应力砼简支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桥墩、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南沙河桥跨越海淀区与昌平区,其中7#、8#轴位于昌平区境内。

二、工程地质情况南沙河桥7#承台位于南沙河北巡河路上,南侧约2.6米处为南沙河,北侧10.5米处为改移军缆,左侧21.8米处为占地界,右侧6.8米处为占地界,四周无建筑物,为林地。

基坑开挖深度约为:地面高程38.937m-承台底高程31.65m=7.287m,周长99.4m,面积466.84m2根据地质详勘得知:左侧高程35.27m-32.37m=2.9m及右侧高程36.15m-32.95m=3.2m范围内为粉细砂,粉细砂层液化等级为严重,液化抵抗系数0.58~0.59。

且第二层水位位于标高为32.76~37.00处。

辨别此粉砂层遇水后即为“流沙层”。

桩基设计参数注:此参数从北京勘查设计院报告中查得。

此层极易坍塌,遇水后液化严重。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下挖至1.5m处出现地下水基坑边坍塌,同时发现沙层。

同时放坡占地界不够以及7#与8#轴之间有一条横穿的军缆,基坑开挖不能随意放坡,需采用支护开挖,支护原则需封水封沙,故我标拟对7#轴承台基坑开挖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

由于8#轴地质情况与7#轴相同,我标拟对8#轴承台基坑开挖也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

平面图和断面图附后,地质详勘见附表。

3 / 39诚信优质超越创新钢板桩转角大样图钢板桩剖面图5 / 39诚信优质超越创新三、编制依据1. 京包高速公路(五环~六环路段)工程招标文件2.京包高速公路(五环路~六环路段)工程施工图设计3. 京包高速公路(五环路~六环路段)工程项目处及监理下发文件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 076—95)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D041-2000)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技术规程》(GB50497-2009)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1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14.《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政府令第72号)1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6.《北京市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京建施[2009]841号)四、施工计划1.7#轴施工计划2.8#轴与7#轴施工工序、施工时间相同五、钢板桩的支护思路及要点根据本工程场地地质情况特点,本工程钢板桩主要作用是保证基坑边的稳固同时隔绝地下水流入基坑,起到支护边坡的作用。

基础工程施工案例分析(3篇)

基础工程施工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某城市新建一座高层住宅小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

该项目共分为A、B、C三个地块,分别建设8栋住宅楼、1栋办公楼和1栋商业综合体。

本次案例主要针对A地块的住宅楼基础工程施工进行详细分析。

二、施工难点1. 地质条件复杂:A地块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和砂质粉土,地基承载力较差。

2. 施工工期紧张:项目工期紧,基础工程施工时间仅占整个项目工期的30%,对施工进度要求较高。

3. 施工安全风险: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三、施工方案1. 地基处理: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平整,设置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

2. 桩基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600mm,桩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3.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分层分段进行,确保开挖质量。

在开挖过程中,对边坡进行支护,防止塌方。

4. 桩基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成孔质量,确保桩身混凝土强度和桩长符合设计要求。

5. 基础垫层施工: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度为200mm,施工前对垫层进行平整、压实。

四、施工关键点1. 地基处理:强夯法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夯击遍数和夯击力度,确保地基处理效果。

2. 桩基施工:严格控制钻孔精度、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桩身混凝土强度,确保桩基工程质量。

3. 土方开挖:分层分段开挖,确保边坡稳定,防止塌方。

4. 基础垫层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确保垫层质量。

五、施工效果1. 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工程顺利完成。

2. 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3. 施工进度符合项目总体进度要求。

4. 通过本次基础工程施工,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总之,本次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张和安全风险高等难点,采取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关键控制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坑支护及桩基础设计实例分析
摘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也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有效利用密切相关。

高层建筑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关注整体的安全和质量,深基坑支护及桩基础设计在工程中的作用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施工中充分利用两者带来的优势可以有效的解决工程初期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本文从深基坑支护技术及桩基础设计的基础知识入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来探讨两者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桩基础;设计;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深基坑支护设计
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深基坑支护是在建筑工程中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地下结构的施工
和基坑周围地质环境的安全,对基坑的侧壁周围环境所采取的支档、加固等的保护措施。

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有:1)混凝土加固;2)土钉墙或者复合土钉墙支护;3)喷锚网支护等。

第一种加固形式的基坑支护是使用成本较低的混凝土挡土墙来实现对于基坑侧
壁和基底的加固,该种施工能够满足成本低廉和施工便利要求的同时也存在着工期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二种支护形式是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使用钢结构杆件置于原位土体并辅之以混凝土面层,来实现对于基坑的支护。

第三种是土质条件较差的环境下,通过锚网的
铺设实现对基坑的支护,是三者中相对先进的方式,在施工、成本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旋喷桩防水帷幕设计
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向上渗透力超出了砂自身的有效应力,将造成基坑底破坏,即管涌问题。

在确定防水帷幕深度过程中,实际上就是要假定旋喷防水帷幕自身不存在透水问题,然后按基坑开挖时可能出现的管涌问题计算其深度。

通常情况下,旋喷桩的设计直径和施工方法、土质以及工艺参数等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实践中可选用二重管旋喷装置,在结合地层条件、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按双排布置旋喷桩设计防水帷幕。

其中,旋喷桩的直径通常设置成80厘米,孔距70厘米,排距60厘米。

在位置设计时,应当布设至少48根桩,浆量计算参照喷量法。

桩基础设计
桩基设计
实践中可以看到,桩基础包括低承台桩基与高承台桩基两种类型,其中低承台桩基底面处于地面之下,高承台桩基底面则在地面之上。

桩基通常由桩、土以及承台几部分共同组成,因此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桩、土和承台的相互作用。

实践中因多数桩基问题发生在沉降量控制上,因此桩基设计过程应当严格按其变形控制进行设计。

桩基设计过程,上部结构的荷载传到承台上的所产生的效应组合,应当与浅基础上的负载作用效果基本相同,同时还要满足如下条件:第一,桩承受竖向上的荷
载不能超过单桩在竖向上的承载力特征值;第二,基础沉降一定不能超过建筑结构自身的沉降允许范围;第三,对坡地岸边上的桩基应当进行桩基稳定性测验。

2、桩型与桩长设计
基础设计对桩型和桩长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桩型与桩长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比如,某住宅设计过程中,因时间因素的影响,甲方要求采用的d400型的预应力管桩,地质报告桩长为16米,单桩承载极限是850kn。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保持桩长不变,根据设计经验将桩型改成250x250规格的预制小方桩,此时单桩承载力是600kn,即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又降低了造价成本;桩基设计过程中,桩长选择也非常的重要,就某高层住宅桩筏基础设计而言,根据实地勘察报告显示,采用d500
型号的预应力管桩,桩长25米,单桩承载力为900kn;如果桩长为34米,则单桩承的载力为1300kn.。

此时,利用25米的桩大约需要290根,而34米的桩则只需200根左右。

虽然两种方案的桩延米数量相差无几,但通过对筏板设计分析可知,25米长的桩为满樘布桩,筏板厚度应当在120厘米左右,而34米长的桩则是墙下布桩,板厚可减至90厘米,经济效益非常的显著。

基于此,在桩基设计过程中应当多比较几个方案,从中选择最为合理、经济的方案,同时还要保证其施工的可行性。

深基坑支护与桩基础设计应用实例
工程概况:山东青岛一新建商业大厦,地上20层,地下2层,
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高度70米以上,外形呈“巨”型,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工程上部的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形式,基础部分采用筏板基础配合框架和条形基础的结构形式。

基础部分建在天然地基上,根据工程的具体设计方案,基础需开挖到地下7米。

综合考虑该工程周围环境及基坑支护有效深度的情况下,选择由四层结构的支护断面方式,每层的坡度差为1000毫米。

对于混凝土面层采用hrb235型号的钢筋组成网片结构,并在其表面喷射100毫米厚的c20细石混凝土来实现钢筋网片的加固,具体支护形式采用土钉墙支护。

在具体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质量影响因素,在施工前根据设计方案做好具体施工点的标记工作,基坑开挖时充分考虑降水及地下水的影响做好排水辅助工程的建设,在土钉墙的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方案保证土钉孔的规格、土钉的制作和安装符合预期的标准,同时在施工中配合焊接等工艺的应用保证工程在灌浆后能够增大钢筋和岩浆的握紧力从而保证支护的有效性。

在土钉安装完成并且灌浆后挂设φ6.5@200的钢筋网,保证网距面为30毫米,并且将其与井字型钢筋架焊接在一起使其更加牢固,支护面水平和竖直方向预埋泄水管。

完成上述钢筋网的编制和焊接后,及时在其表面喷射混凝土面层,并且完成土钉和混凝土钢筋的连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基坑支护方式和具体施工方案确定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

根据对拟施工工程的地质勘查结果,同时根据
其周围的环境和地理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工程成本和工期因素以及
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本工程的施工选择污染较小的钻孔灌注桩的形式,建成一种桩-筏板基础的具备二级安全等级的桩基,但该种桩基施工技术工期较长成本较高,在具体施工时我们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预应力管桩技术。

在具体施工中,采用φ600的预应力管桩填芯作为桩基围护结构的支撑立柱,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填芯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入土深度以保证立柱的完整度和、刚度和延展性。

具体到本工程而言,填芯混凝土的入土深度为7米,其总高度为15米,并且保证第一节桩的入土深度来避免管桩接头点的薄弱问题,通过这种多道支撑保护的方式实现桩基的安全和承压能力。

结语:基坑和桩基的设计和施工都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应该不断的完善深基坑支护的方式和施工技术,优化桩基设计和施工方案,充分考虑施工程周围的环境和地质条件合理调整和完善具体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秦小祥. 浅谈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j]. 建筑科学与监理,2012(05)
[2]岳江彦.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j].价值工程,2010(29)
[3]郭仲良李雁芳.浅谈深基坑施工技术特点和应用[j].科技传播,2011(09)
[4]杨加斌姜蕾.浅析桩基础设计[j].城市建设:下旬,2011(05)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9]《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