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说课材料
9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三、文本解读
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份学术性校刊《北 京大学月刊》的发刊词,旨在说明《北京大 学月刊》的宗旨和意义,还阐发了对大学的 看法、办学原则(大学理念)。
三、文本解读
1,大学生不应以获取毕业证为 目的,应专精之余,旁涉各学科的 学理,成为通才,避免偏狭。
三、文本解读
2,大学是包容古今中外不同学术 派别、典籍、思想,广泛延揽各家 各派学者的研治学术的机关,应循 思想自由原则,行兼容并收主义。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
一、焦点问题(自读自思)
1.主要观点? 2.蔡元字鹤卿、 孑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年间 进士,1892年补授翰林院庶吉士, 1894年补编修,有深厚的汉学功 底。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 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北京大 学成为新文化运动发源地,对我国教育有深 远影响。
3、学术自由
应“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公例,不以一流派之哲 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蔡元培北京大学之设立,既二十年于兹,向者自规程而外,别无何等印刷品流布于人间。
自去年有《日刊》,而全校同人始有联络感情、交换意见之机关,且亦借以报告吾校现状于全国教育界。
顾《日刊》篇幅无多,且半为本校通告所占,不能载长篇学说,于是有《月刊》之计划。
以吾校设备之不完全,教员之忙于授课,而且或于授课以外,兼任别种机关之职务,则夫《月刊》取材之难,可以想见。
然而吾校必发行《月刊》者,有三要点焉:一曰尽吾校同人所能尽之责任。
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
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
虽曰吾校实验室、图书馆等,缺略不具;而外界学会、工场之属,无可取资,求有所新发明,其难固倍蓰[2]于欧美学者。
然十六七世纪以前,欧洲学者,其所凭借,有以逾于吾人乎?即吾国周、秦学者,其所凭借,有以逾人吾人乎?苟吾人不以此自馁,利用此简单之设备、短少之时间,以从事于研究,要必有几许之新义,可以贡献于吾国之学者,若世界之学者。
使无月刊以发表之,则将并此少许之贡献,而靳而不与,吾人之愧歉当何如耶?二曰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
吾国学子,承举子、文人之旧习,虽有少数高才生知以科学为单纯之目的,而大多数或以学校为科举,但能教室听讲,年考及格,有取得毕业证书之资格,则他无所求;或以学校为书院,媛媛姝姝[3],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
于是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一国文学者,恒不肯兼涉他国,不知文学之进步,亦有资于比较;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系。
有《月刊》以网罗各方面之学说,庶学者读之,而于专精之余,旁涉种种有关系之学理,庶有以祛其褊狭之意见,而且对于同校之教员及学生,皆有交换知识之机会,而不至于隔阂矣。
北京大学发刊词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
突出贡献: 突出贡献: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思想家,他一生清廉正直,被毛泽东誉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一生经历了3 次婚姻,这3次婚姻正好印证了蔡元培一生 思想的变革,也印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第一次婚姻:父母之命 性格不合 婚礼之前从未见面 第二次婚姻: 江西名士黄尔轩的女儿黄世振,又名仲 玉。书香门第的才女,这次婚礼中西合璧 第三次婚姻:相差24岁的师生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所论大学理念之三要义:
① ② ③
第一项是论大学之性质 第二项实际是论大学的通识与通才教育 第三项,则论学术自由原则
“所谓大学者……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 关。”“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之学府也”。“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 之所以为大也。”行“兼容并收之主义。”
本文文风上的特点
① ②
③
首先,作者的态度平和恳挚。 其次,从整篇文章来看,行文朴实,措辞 严谨,层次清晰,表意明确。 最后,以《月刊》宣示兼容并包的作用作 结。全文逻辑严密,说理明晰,作者的观 点表述得很清楚、也很坚实。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① ②
③ ④
在办学思想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于教员的任聘方面 二是体现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教育方法上,提倡自由主义的教育 在教学上,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学生 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二、课文赏析
本文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份学术性 校刊《北京大学月刊》的发刊词。它旨在 说明《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宗旨和意义, 而同时还重点阐发了作者对大学的看法、 他的办学原则,也即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精 义。
三、蔡元培书法欣赏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7)1916年底,回国后的蔡元培被正式任 1916年底, 年底 命为北大校长,1917年初 年初, 命为北大校长,1917年初,正式出任执 掌校务。明确提出了北大改革的要务: 掌校务。明确提出了北大改革的要务:
“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何为大学,大学何以为大?” 何为大学,大学何以为大?
8)1917年1月,蔡元培到北大后的一次演 1917年 针对旧北大“了无宗旨”的致命缺陷, 说,针对旧北大“了无宗旨”的致命缺陷, 向 学生明确提出三项要求, 抱定宗旨” 学生明确提出三项要求,为:“抱定宗旨” 、“ 砥砺德行” 敬爱师友” 明确点明: 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明确点明:“ 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 “大学 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 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 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 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自趋正轨” 自趋正轨”。
2、主要经历 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 岁考取秀才, 岁设馆教书。 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 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 修。1898年,弃官从教,1902年,组织中 年 弃官从教, 年 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 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 女学。 年组织光复会, 女学。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 年组织光复会 年参加同 盟会。 盟会。
这种文风, 这种文风,是作者内在的人格精神的外在 表现。作者以忠厚长者闻名于世, 表现。作者以忠厚长者闻名于世,又讲求 思想、学术上的宽容、平等。 思想、学术上的宽容、平等。他是有着深 厚学问功底的美学家、 厚学问功底的美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学 家,是有着坚定明确的文化立场和是非原 则的思想家。这些特质浑然相融,凝结成 则的思想家。这些特质浑然相融, 他的人格精神:诚恳、宽厚、温润、恬淡、 他的人格精神:诚恳、宽厚、温润、恬淡、 坚定、从容, 坚定并包主义” “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是蔡元培最 为著名的教育主张, 为著名的教育主张,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 响深远。 响深远。 思想自由:不但指个人应该可以不受各种控 思想自由: 制地自由思考, 制地自由思考,而且指教师与学生在高等学 府中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见解。 府中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见解。 兼容并包:在大学无论哪种学派, 兼容并包:在大学无论哪种学派,只要其言 之成理,持之有故, 之成理,持之有故,即是真正意义上的学 均应予以包容,允许其存在, 术,均应予以包容,允许其存在,听任其自 由发展。 由发展。
关于蔡元培撰写的两则校刊发刊词
2020/454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9 月出版的18 卷本《蔡元培全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3 月出版的4卷本《蔡元培年谱长编》为研究蔡元培提供了最为丰富的文献资料。
自1998 年以来,蔡元培的佚信、佚序等陆续被发现。
笔者在《关东学刊》2016 年第6 期写有《蔡元培佚简两通》,钩沉了蔡元培给何思源、《华年》记者的书信各一通。
近日笔者注意到蔡元培撰写的两则校刊发刊词《华北大学校刊发刊词》和《国立音乐院院刊发刊词》(后者已收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汪毓和、胡天虹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1901~1949》),不见于《蔡元培全集》和《蔡元培年谱长编》,现结合相关史料,略作钩沉。
一1923年1月出版的《华北大学旬刊》创刊号,刊有《华北大学校刊发刊词》,署名蔡元培,先照录如下:现今我国中等以上学校殆无不有校刊。
其为研究学术发表思想者,大抵为年刊或季刊或月刊,以学理奥赜,非历时稍久,不能有新著作也。
其为揭载本校布告、记录、本校事实者,大抵用日刊,以其亟于公布也。
在人数较少、事务较简之校,则往往合上述之两作用而为周刊、旬刊或不定期刊。
我华北大学建设以来,已历半年,内之图教职员间学生间交换意见,外之图学生家属、其他学校及其他社会,能了解本校真相,有一种机关报之必要,先取其简而易行者试之,乃有旬刊。
他日同志益增,材料益富。
则将择其关乎学术思想之作而汇为月刊;校闻渐繁则亦将别其记录之一部而扩为日刊,随吾校之发展而校刊亦以进步;以兹刊为矢焉。
大学校刊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刊,有的还不止一种。
据北大校史馆的郭建荣统计,单是1949年以前,就有《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月刊》《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新潮》等94种老北大刊物。
蔡元培一直非常重视校刊,1918年11月10日写有《〈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在他看来,包括《北京大学月刊》在内的校刊具有三大功能,“一曰尽吾校同人所能尽之责任”,“二曰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三曰释校外学者之怀疑”[1]。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说课讲解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一、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
2.把握蔡元培“兼容并包主义”的教育主张。
3.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论说语言的特点二、教学要点1. “发刊词”体论说文的文体特点。
2. 文中所阐发的作者的办学原则即其大学理念的精义。
3. 平和恳挚的态度及行文朴实、措辞严谨的文风。
三、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鹤庼。
浙江绍兴人。
民主主义革命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清光绪年间进士,1892年补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有深厚的汉学功底。
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举办新式教育。
1898年起历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先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光复会,亲任会长。
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上海分部负责人。
1907年赴德国留学,进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伦理学、文学等课程,接受进化论观点,主张教育救国。
辛亥革命后回国,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我国近代的教育体制。
1915年与吴玉章等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主持北京大学工作期间,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并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些革新思想与措施不仅推动了北京大学使之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与中心,而且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1927年离开北京大学,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北平图书馆馆长,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蔡元培教授毕生从事民主革命和现代教育事业,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
博学多识,对哲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均有研究和建树,论著约300万字,都收入《蔡元培全集》。
蔡元培
按:在这里,蔡孑民先生在回答对其办学方针的指责时,作了如下的解释:“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吾国承数千年学术专制之积习,常好以见闻所及,持一孔之论。……吾校兼容并收之主义,而不至以一道同风之旧见相绳矣。”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已潜修。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未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稗实用。二曰添购书籍。本交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敬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薄满,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一曰尽吾校同人所能尽之责任 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
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虽曰吾校实验室、图书馆等,缺略不具;而外界学会、工场之属,无可取资,求有所新发明,其难固倍蓰于欧美学者。然十六、七世纪以前,欧洲学者,其所凭借,有以逾于吾人乎? 即吾国周、秦学者,其所凭借,有以逾于吾人乎? 苟吾人不以此自馁,利用此简单之设备,短少之时间,以从事于研究,要必有几许之新义,可以贡献于吾国之学者,及世界之学者。使无《月刊》以发表
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
蔡元培
《公言报》记者足下:
读本月十八日贵报,有《请看北京大学思潮变迁之近状》一则,其中有林琴南君致鄙人一函。虽原函称“不必示复”,而鄙人为表示北京大学真相起见,不能不有所辨正。谨以答林君函抄奉,请为照载。又,贵报称“陈、胡等绝对的菲弃旧道德,毁斥伦常,诋排孔、孟”,大约即以林君之函为据,鄙人已于致林君函辨明之,惟所云“主张废国语而以法兰西文字为国语之议”,何所据而云然?请示复。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判断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判断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赵威后问齐使》第一段通过赵威后的一连串发问,体现了她的民本思想。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2.“贻笑大方”和“望洋兴叹”这两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3.《五代史伶官传序》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具有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4.《(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的作者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教育家。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5.《(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是一篇“发刊词”体的演讲稿。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论说文6.《史记》共一百二十篇,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种体例。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7.从柳宗元所述的《段太尉逸事状》可以看出,段太尉是一个正直廉洁的官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8.《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散文的代表作。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9.余光中的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记叙文10.《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作者用乐府旧题表现了新的内容。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11.《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白马篇》《洛神赋》都是曹孟德的作品。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12.《秋兴八首》(其一)是大历元年作者身居夔州,怀念洛阳的诗作。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13.诗人陆游的诗歌风格雄浑悲壮。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诗词曲赋14.《关山月》属于乐府旧题诗,揭露了由南宋统治者的投降路线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表达诗人统一祖国的信念和这一信念不得实现的无比悲愤。
Chapter7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说课材料
C h a p t e r7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
词》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单选题】
1.“乡愿,德之贼也”是(C)的观点。
A、杨朱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2.“中庸”是典型的中国(A)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思维方式。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民报发刊词》的作者是(A)。
A.孙中山
B.陈独秀
C.蔡元培
D.毛泽东
4.《多余的话》是(D)的遗书。
A.鲁迅
B.王国维
C.梁巨川
D.瞿秋白
5.《美国的民主》一书的作者是(C)。
A.波兹曼
B.麦克卢汉
C.托克维尔
D.杜威
6.多元化和独立思考两件事是并存的,这体现了蔡元培(C)的办学宗旨。
A.独立自由
B.民主科学
C.兼容并包
D.百花齐放
7.(镜像问题)著名诗人穆旦的代表诗作是(D)。
A.《春》
B.《夏》
C.《秋》
D.《冬》
著名诗人穆旦的代表诗作是《秋》。
(×)
8.《回答》一诗被认为是“喊出了80年代人的心声”,其作者是(C)。
A、舒婷
B、海子
C、北岛
D、顾城
9.“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是(B)的名言。
A、希特勒
B、戈培尔
C、歌德
D、蔡元培
11.知识分子自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下(D)不具备这一文化意义。
A、王国维
B、傅雷
C、老舍
D、梁漱溟
√
7.南方朔认为“文革式语言”是典型的权威语言。
√。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_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背景和意义,掌握蔡元培的大学理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议论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热情,树立远大理想,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1. 《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背景和意义2.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三、教学难点1. 对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理解2. 将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与实际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大学月刊》吗?它有什么意义?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北京大学月刊》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份学术性校刊,旨在推动学术研究,弘扬大学精神。
(二)讲授新课1. 介绍《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背景和意义(1)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创办《北京大学月刊》。
(2)创办《北京大学月刊》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术研究,弘扬大学精神。
2. 阐述蔡元培的大学理念(1)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机关,应贡献于学术;(2)大学学生不应以获取毕业证书为目的,应于专精之余,旁涉各种有关学科的学理,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3)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
(三)课堂讨论1. 讨论: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对当代大学生有何启示?2.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告诉我们,大学生应具备学术精神,追求真理,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作业布置1. 撰写一篇关于蔡元培大学理念的议论文;2. 查阅资料,了解《北京大学月刊》的发展历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蔡元培的大学理念,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将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与自身成长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青年 发刊词
新青年发刊词新青年,作为一本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杂志,自创刊以来,便肩负起了引领时代潮流、启迪民智的重要使命。
在这篇发刊词中,我们将探讨新青年的背景、目标、内容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一、新青年的背景和意义新青年创刊于20世纪初,是一个社会变革时期的产物。
那时,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压力,民众疾苦,国家危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青年应运而生,旨在唤起民众,推动国家进步。
新青年不仅是一本杂志,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代表着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肩负着引领时代风气、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
二、新青年的目标和使命新青年的创刊宗旨是“启蒙民众,培育新青年”。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新青年致力于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知识,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抨击封建迷信和旧礼教,呼唤国家的繁荣富强。
新青年杂志不仅关注国家大事,还关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提倡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青年形象。
三、新青年的内容和特点新青年杂志内容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
它以时政评论为主,同时兼及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探讨。
新青年的一大特点是注重实证,倡导理性思考,鼓励独立精神。
杂志上的文章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思考人生的平台。
四、新青年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新青年虽然诞生于一个世纪之前,但其内涵和精神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当代青年可以从新青年杂志中汲取营养,学会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当代青年应具备坚定的信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青年人要勇于担当,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家大局;最后,青年人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新青年杂志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本刊物,其内涵和精神对于当代青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一、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
2.把握蔡元培“兼容并包主义”的教育主张。
3.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论说语言的特点二、教学要点1. “发刊词”体论说文的文体特点。
2. 文中所阐发的作者的办学原则即其大学理念的精义。
3. 平和恳挚的态度及行文朴实、措辞严谨的文风。
三、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鹤庼。
浙江绍兴人。
民主主义革命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清光绪年间进士,1892年补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有深厚的汉学功底。
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举办新式教育。
1898年起历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先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光复会,亲任会长。
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上海分部负责人。
1907年赴德国留学,进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伦理学、文学等课程,接受进化论观点,主张教育救国。
辛亥革命后回国,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我国近代的教育体制。
1915年与吴玉章等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主持北京大学工作期间,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并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些革新思想与措施不仅推动了北京大学使之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与中心,而且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1927年离开北京大学,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北平图书馆馆长,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蔡元培教授毕生从事民主革命和现代教育事业,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
博学多识,对哲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均有研究和建树,论著约300万字,都收入《蔡元培全集》。
四、文本分析本文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份学术性校刊《北京大学月刊》的发刊词。
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青年》的诞生1.康有为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材料〕举中国万里之土壤,历二千四百年之绵暖,合数万后王卿士绅缨民庶妇孺之礼俗,所信受奉行,诵读尊敬者,岂非先圣孔子之遗教耶?夫孔子之道,本于天,人之性出于天,故因人性以为道,若男女食味被服别声,人之性也,但品而节之,而不绝之,故至易至简,而人不可须臾离其道也。
苟非若婆罗门之去由出家,墨子之非乐不歌,则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教须臾而不能也。
非惟中国人,凡人之为人,有生我者,有与我并生而配合同游者,有同职事而上下者,则因而立孝慈友弟义顺忠信笃敬之伦行。
苟非生于空桑,长于孤岛无人之地,则是道也,凡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教须臾而不能也。
非惟中国为然也,恻隐羞恶谋虑进取,人之性也,扩而充分之,以为仁义智勇之德,虽禽兽亦有是一二焉,但不能合而扩充耳。
则是道也,凡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子教须臾而不能也。
……故灭国不足计,若灭教乎,则举其国数千年之圣哲豪杰,遗训往行尽来灭之,所祖述者,皆谓他人父也,是与灭种同其惨祸焉。
何其今之人,不自爱国,乃并数千年之文明教化,与其无量数圣哲之心肝,豪杰之骨血,而先灭之欤?彼以孔教为可弃,岂知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子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即一切种族随之而灭也。
──康有为《孔教会序二》【解读】1913年2月,康有为创办《不忍》杂志,为孔教会作序,宣传孔教,这足以说明他背离了早年的社会思想,向封建礼教方面倒退。
(1)中国二千多年的礼俗是孔子遗留下来的;(2)孔教是和人性相结合的,所以不离开孔教一刻;(3)社会中,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离不开孔教;(4)孔教是中国一切文明产生的根本,背弃孔教,文明就会丧失,中国社会将亡国灭种。
2.袁世凯的复辟逆施〔材料〕故遵崇至圣,出于亿兆景仰之诚,绝非提倡宗教可比。
前经政治会议议决,祀礼典礼,业已公布施行。
九月二十八日,为旧历秋仲上丁,本大总统谨率百官,举行祀礼典礼。
北京大学发刊词ppt课件
第一次婚姻:父母之命 性格不合 婚礼之前从未见面 第二次婚姻: 江西名士黄尔轩的女儿黄世振,又名仲 玉。书香门第的才女,这次婚礼中西合璧 第三次婚姻:相差24岁的师生恋
3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① 在办学思想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② 思想自由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于教员的任聘方面 二是体现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③ 在教育方法上,提倡自由主义的教育 ④ 在教学上,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学生 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4
二、课文赏析
本文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份学术性 校刊《北京大学月刊》的发刊词。它旨在 说明《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宗旨和意义, 而同时还重点阐发了作者对大学的看法、 他的办学原则,也即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精 义。
① 首先,作者的态度平和恳挚。 ② 其次,从整篇文章来看,行文朴实,措辞
严谨,层次清晰,表意明确。 ③ 最后,以《月刊》宣示兼容并包的作用作
结。全文逻辑严密,说理明晰,作者的观 点表述得很清楚、也很坚实。
8
三、蔡元培书法欣赏
9
谢谢大家
10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作者:蔡元培
1
一、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
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 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 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 育家、政治家。信仰民权。中华民国首任 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 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 学校长。代表作品:《蔡元培自述》;《中 国伦理学史》
蔡元培发刊词原文及解析
蔡元培发刊词原文及解析《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原文:北京大学之设立,既二十年于兹,向者自规程而外,别无何等印刷品流布于人间。
自去年有《日刊》,而全校同人始有联络感情、交换意见之机关,且亦借以报告吾校现状于全国教育界。
顾《日刊》篇幅无多,且半为本校通告所占,不能载长篇学说,于是有《月刊》之计划。
以吾校设备之不完全,教员之忙于授课,而且或于授课以外,兼任别种机关之职务,则夫《月刊》取材之难,可以想见。
然而吾校必发行《月刊》者,有三要点焉:一曰尽吾校同人所能尽之责任。
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
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
虽曰吾校实验室、图书馆等,缺略不具;而外界学会、工场之属,无可取资,求有所新发明,其难固倍蓰于欧美学者。
然十六、七世纪以前,欧洲学者其所凭借,有以逾于吾人乎?即吾国周、秦学者,其所凭借,有以逾人吾人乎?茍吾人不以此自馁,利用此简单之设备、短少之时间,以从事于研究,要必有几许之新义,可以贡献于吾国之学者,若世界之学者。
使无月刊以发表之,则将并此少许之贡献,而靳而不与,吾人之愧歉当何如耶?二曰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
吾国学子,承举子、文人之旧习,虽有少数高才生知以科学为单纯之目的,而大多数或以学校为科举,但能教室听讲,年考及格,有取得毕业证书之资格,则他无所求;或以学校为书院,媛媛姝姝,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
于是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一国文学者,恒不肯兼涉他国,不知文学之进步,亦有资于比较;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系。
有《月刊》以网罗各方面之学说,庶学者读之,而于专精之余,旁涉种种有关系之学理,庶有以祛其褊狭之意见,而且对于同校之教员及学生,皆有交换知识之机会,而不至于隔阂矣。
发刊词:走一次纯粹的思想探索之旅
发刊词:走一次纯粹的思想探索之旅主播:东岳先生我们这次讲课是最后一次讲课了。
我一上来,我想说的首先是:这是一个纯粹的文化课和思想课,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追求实用。
一个哲学家活着的时候一定是很寂寞的,所以你们追随我也一定是很枉然的。
等我死了以后,可能我的学说会被人们接受,但那个时候你们也已经沾不上任何光了。
所以大家上我的课是很徒劳的一件事情,而且还特别辛苦。
我们这个课程呢我们走的会稍微偏深一点。
所谓稍微偏深一点的含义就是嗯不管是讲国学,还是讲西方文化,讲西方哲学,以及在最后讲我的哲学系统,这些东西都是我不在一般浮面上讲,我尽可能给大家挖深一点,所以这个课呢听起来是比较吃力的,或者说趣味性是很差的。
我就希望大家是不抱着功利目的,这样你才能把这个课听出滋味来。
量子力学的开山人物之一,薛定谔曾经专门讲一段话,他在一个演讲里讲科学和人文主义,他说一般人认为科学是有效用的。
他说人们尊重科学,追求科学,就是科学能够带来巨大的生产力,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舒适,力量变得更强大等等。
他说这是对科学最大的污蔑。
真正的科学,它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表达,是人类精神的升华。
他跟考古学语言学美学这些看起来没有任何用处的学问完全等同,它是人类精神的张扬,而不是实用的东西。
我觉得它这个话说得非常好。
就是我们一般如果把哲学只看作是一个实用的东西,你确实是把哲学或如果你把科学视为是一个实用的东西,你确实是把科学贬低了,或者说你根本没有理解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家想科学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讲的这些东西跟科学还不直接相关,完全是在讲人类文明史,讲人类文明史的渊源,什么东西驱动着它?它朝哪个趋势上发展?它最终的走向是什么?它对我们造成的人格塑造力量在哪里?我们是讨论这些问题,它当然跟实用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我想说学习这个东西,你越是不追求实用性,你才越能做自己精神基层的这个打底的工作。
如果你追求实用,你就一定会一直把自己漂浮在最浅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文本内涵解析
以上所论大学理念之三要义:
第一项是论大学之性质。 第二项实际是论大学的通识与通才教育。 第三项,则论学术自由原则。
3. 发刊词的文风题材
本文在文风上的特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 作者的态度平和恳挚。其次,从整篇文章 来看,行文朴实,措辞严谨,层次清晰, 表意明确。
通过学习本文,你如何看待蔡先生所提出 的“学术自由、兼收并蓄”的思想?
你喜欢这种浅近文言的风格吗?这种浅近 文言的风格今天还有生命力吗?
近代大学的三项要义:
第一,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机关,应贡献于学术; 这种研究,既不是单纯输入欧化,也不是一味 保存国粹,而是要用科学方法揭示传统学术的 真相,在近代学术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
2. 文本内涵解析
第二,大学学生不应以获取毕业证书为目的, 应于专精之余,旁涉各种有关学科的学理,成 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而避免偏狭。
1. 本文的写作背景
1917年1月9日,他到校后第一次演说,即 针对旧北大“了无宗旨”的致命缺陷,明 确点明:“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在这次为《北京大学》月刊写的发刊词中, 他再次阐发了这一看法,而且更为具体。
2. 文本内涵解析
本文的结构清晰明确。
开头部分,简略说明《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 缘起。
后半部分,则分三个要点阐述了办刊的必要性, 同时论及近代大学的三项要义。
2. 文本内涵解析
关于《月刊》的宗旨和必要性,作者讲了 三点:
发表学校师生的研究成果,以尽学术贡献之责 任;
刊载各学科学说,破除学生固守专业、抱残守 缺的旧习;
发表各家各派的见解,消除校外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怀疑。2. 文本内涵解析
10-2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
1. 本文的写作背景
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最伟 大的高等教育家,他的 大学教育思想是中国现 代思想的宝贵财富。而 本篇即是其大学理念的 最早的也是最集中的阐 发。
1. 本文的写作背景
民国初年,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刚刚诞生, 近代大学理念尚未确定。1916年12月26日, 回国后的蔡元培被正式任命为北大校长, 1917年初,正式出任执掌校务。
3. 发刊词的文风题材
这种文风,是作者内在的人格精神的外在 表现。作者以忠厚长者闻名于世,又讲求 思想、学术上的宽容、平等。他是有着深 厚学问功底的美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学 家,是有着坚定明确的文化立场和是非原 则的思想家。这些特质浑然相融,凝结成 他的人格精神:诚恳、宽厚、温润、恬淡、 坚定、从容,
3. 发刊词的文风题材
关于本文,还可引导学生体会下面这一现 象:文风反映了一种人格精神。凡立一说, 不但于逻辑上要站得住脚,而如何阐说, 以何种态度阐说,同样关系非浅。写作论 说之文,又何尝不是如此。而很多实用性 的议论文,除思想之外,所以能在情感上 感染读者,成为传世之作,正源于此。
4. 思考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