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语文国学文化故事之《三字经》导读
《三字经》讲解课件
《三字经》讲解课件一、教学内容《三字经》讲解课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至第四章节。
第一章节介绍了《三字经》的起源、作者及其历史背景;第二章节详细讲解了《三字经》的篇章结构与特点;第三章节对《三字经》中的重要词句进行解释;第四章节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三字经》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三字经》的历史背景、作者及篇章结构,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应用《三字经》的能力;3. 引导学生从《三字经》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字经》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理解;2. 教学重点:《三字经》的篇章结构、重要词句及其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起源与作者;2. 《三字经》篇章结构与特点;3. 《三字经》重要词句解释;4. 《三字经》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简要介绍《三字经》的作者及其历史背景;2. 根据《三字经》中的词句,分析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3. 选取《三字经》中的一段文字,阐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如《弟子规》、《大学》等,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三字经》讲解课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至第四章节。
第一章节介绍了《三字经》的起源、作者及其历史背景;第二章节详细讲解了《三字经》的篇章结构与特点;第三章节对《三字经》中的重要词句进行解释;第四章节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三字经》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这些内容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三字经》的整体框架和内涵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该课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了解《三字经》的历史背景、作者及篇章结构,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应用《三字经》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三字经》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中国国学文化《三字经》 PPT课件
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 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 科”的颂扬。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 昔 孟 母 , 择 邻 处。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子 不 学 , 断 机 杼。
昔:从前、古代。 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 德。 择邻处:选择邻居住下来。 子:阵子,名轲,字子与,战国时 邹 国人,后世,尊“亚圣”。 机杼:机,织机;杼,梭子。
学习第一节
注:古时候,孟子的母亲选择 邻居而住,最后在学校旁边住 下来,以便孟子学习礼仪和读 书。孟子学习不努力,他的母 亲便用刀割断织布机上的线, 用来教训孟子。
学习第一节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窦 燕 山 , 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教 五 子 , 名 俱 扬。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 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 习惯!
孟母三迁的故事
表演环节 表演孟母三迁的故事
五子登科
窦燕山一生中大行善事,孤遗有女不能嫁的,他出钱替人嫁女;有丧 无钱不能葬者,他出资埋葬;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请名师教课。 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 费。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三字经》全文完整版,希望有所帮助!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三字经全文解释及故事
三字经全文解释及故事三字经全文解释及故事三字经,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师。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字经全文解释及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三字经全文解释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弟”通“悌”,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三字经》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六组经文。
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同学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育同学对国学经典的诵读爱好。
教学重难点1.诵读《三字经》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育同学对国学经典的诵读爱好。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预备1.课前将《三字经》部分原文印发给同学,要求同学通读经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三字经》视频资料、歌曲。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播放歌曲《三字经》,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通过跟唱也对前六组经文进行了复习。
同学们,今日这节课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三字经》了,还记得咱们学习经典的口号吗?(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二、学习经文“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同学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一人读一行,订正字音。
3.练习读,把金文读熟。
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4.指出节奏韵律。
拍手诵读,争取会背。
5.思索:通过这六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2 多媒体相机出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同学仔细听,再谈想法。
6.边读边品再读经文。
三、拓展延长:1、通过今日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2、学习儿歌《谦让歌》《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便利,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四、同学们,老师告知过大家要“学以致用”,学习学问就是要用的,所以今日我们说到就要做到。
要到什么呀?(同学答:孝顺,友爱,谦让等)对,从现在开头就让我们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吧!同学们,“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由于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三字经》讲解PPT课件
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应践行《三字经》中的教 育理念,成为孩子的榜样。
结合生活实践
将《三字经》中的教育理念融 入日常生活,让孩子在实践中 体验、学习和成长。
亲子共读
通过亲子共读《三字经》,增 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孩子在潜 移默化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
创新教育方式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动画、 游戏等,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 式传授《三字经》中的知识。
CHAPTER
三字一句,简洁明快
三字句形式
采用三个字为一句的形式,简洁而富 有节奏感。
信息量大
尽管每句只有三个字,但整篇《三字 经》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
易于记忆
三字句简短易记,符合儿童记忆特点 ,方便儿童背诵。
押韵工整,朗朗上口
押韵规律
每句末尾的字押韵,使得整篇文 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历史教育
了解历史典故
《三字经》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 故事和典故,有助于儿童了解中
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培养历史意识
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历 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增强其对国家 和民族的认同感。
传承历史文化
《三字经》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 体,通过历史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04 《三字经》的文学特色
《三字经》讲解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三字经》内容概述 • 《三字经》的教育意义 • 《三字经》的文学特色 • 《三字经》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三字经》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古 代儿童启蒙教材之一 ,相传为南宋学者王 应麟所编。
内容涵盖了历史、天 文、地理、道德等多 个方面,是中华文化 的瑰宝。
三字经》经典导读
三字经》经典导读《三字经》经典导读【学情分析】《三字经》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虽然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让孩子走近《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背文。
2(学习经文中的积极之处,学会简单地运用三字经。
3(激发学生吟诵《三字经》的兴趣,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课前准备】学生:背诵“人之初……不知义”部分。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跟我学。
请你跟我拍拍手;请你跟我拍拍肩;请你跟我跺跺脚;请你跟我来吟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二、学经文诵经文1.小朋友们真能干,短短几天,就记住了这么多的三字经。
这几天,读着读着,有没有发现《三字经》有什么特点吗,都是三个字,所以我们叫它《三字经》。
【板书课题】师:这《三字经》呀,不仅能读、能背,还能唱呢,想不想学,学着唱一唱。
2.可别小看这些句子,它们虽然很短,却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呢,。
师概括前面“人之初……不知义”的大概意思:刚才我们背的这部分是说教育和学习对我们小朋友的成长可重要了。
这些道理,小朋友们或许还比较难理解,没事,等我们慢慢长大,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就会体会得越来越深刻。
3.《三字经》中还有许多既有趣,又对我们很有帮助的故事呢。
陈老师找了几个,不知道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出示图片: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哪个听过了,和大家说一说吧~孟母三迁:以前,孟子的母亲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字经(节选)》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字经(节选)》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三字经》是中国著名的经典读物,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在小学时就开始学习它。
本文主要介绍《三字经》节选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三字经》最初是由王应麟所著的《二十四史》之一,它是一篇关于基本道德和知识的书籍,因其易记,读起来也很有韵味,所以被广泛地使用,并在华夏大地上流传了数百年。
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孝道、道德、人伦、尊卑、生命等基本知识,也包括历史事件和名人传奇。
一、孝道《三字经》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孝道的,它告诉我们子女要做好孝顺父母这一基本责任。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孝敬父母的道德价值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教育孩子们做好孝顺父母的重要性,《三字经》最开始的几篇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孝道的。
它提出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父母恩,非育即养也”等教育口诀,使孩子们能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性和父母的辛苦,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尊重、关注、爱护父母。
二、道德《三字经》的第二部分是关于道德的,主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正反面道德观念。
道德是社会公德,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内心品质,在增加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字经》中,作者提出了诸如“欲速则不达”、“言必果,行必果”等道德准则,让人们深刻理解到道德虽不需要思考,但一旦违反将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应有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在自己的行为处事中遵守道德准则,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权益和社会公德。
三、人伦《三字经》的第三部分是关于人伦的,人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
《三字经》中提到了婚姻、朋友、三从四德等关于人伦的道德规范,尤其重视尊重、互助、信任、爱等方面。
孩子们要认真领会这些规范,培养出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尊卑《三字经》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尊卑的,这一部分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主要是传道自家,教育人与人在相互尊重与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字经》介绍与讲解
《三字经》介绍与讲解《三字经》介绍与讲解三字经是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是儿童的启蒙读物,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三字经》介绍与讲解,更多三字经相关文学作品请关注。
《三字经》讲解《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背读物。
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
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
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三字经》全文长达1722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百千”。
内容介绍《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故事讲解
三字经故事讲解《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
1 、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
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
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
”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
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
”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
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
”遂居于此。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
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
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
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2、孟母断机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
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
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
”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白话]孟母姓仉(zhang)氏,是孟子的母亲。
丈夫死后,和儿子孟子生活在一起,为了教育儿子曾经三次搬家(见孟母三迁)。
到孟子年龄大一点,放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孟母问他:“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孟子说:“为了自己。
”孟母非常气愤,用刀砍断织布机,说:“你慌废学业,就像我砍断这织布机。
”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勤学苦读,后来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3、五子登科《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
三字经讲解
三字经讲解《》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简短地讲述了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和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与哲理。
同时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的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同为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合称“三百千”。
第二十一周曰喜怒,曰哀惧①。
爱恶欲②,七情具③。
重点字词① 惧:害怕。
② 欲:欲望。
③ 具:具备。
语句翻译高兴、生气、悲伤、害怕、喜爱、厌恶和欲望,这七种感情,是人们一出生就具备的。
故事链接孔子训曾参一天,曾参和父亲一起下地,为瓜苗锄草。
曾参不小心锄断了一颗瓜秧。
他父亲一见,顿时大怒,拿起棒子来打曾参。
曾参见父亲生气,没有跑,等着挨打。
结果一不小心把曾参打昏了过去。
见到儿子昏倒,父亲也很后悔,众人赶过来帮忙。
过了一会儿,曾参醒了,来到父亲身边认错,父亲也不知说什么好,面有愧色,而且担心儿子的`身体。
在大家都称赞曾参孝行的时候,孔子却发怒了,他对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我的门。
曾参听到孔子这样说,就请师兄弟来向孔子请教,为什么夫子不让他进门呢。
孔子说:“舜的父亲待他非常不好,但是如果父亲有事,舜一定在旁边侍奉,可是当舜的父亲要害舜的时候,却从来都找不到舜。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只有这样做,才不会使他的父亲陷入杀子之罪。
现在曾参见到他父亲拿大棒打他,却不跑掉,万一让他父亲打坏了,这不是要陷自己的父亲于杀子之罪吗?所以,如果用小杖打,则可以忍受,如果是用大杖,则赶快跑掉,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啊。
”曾参折服,赶快来到孔子这里承认错误。
少儿经典传统读物《三字经》ppt课件
在《三字经》中,也强调了爱国主义精神,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通过学习这些内 容,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国家意识,培养爱国精神。
智育教育
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训练
通过学习《三字经》,可以提高孩子 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 力。因为《三字经》的语言简练、节 奏明快,易于朗诵和记忆。
在《三字经》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进 行思维训练和思考,例如理解文意、 分析句子等。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孩 子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
知识积累
在《三字经》中,涵盖了许多历史、 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孩子积累知识, 开阔视野。
美育教育
审美意识
通过学习《三字经》,可以帮助 孩子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对美的 感知和欣赏能力。例如,《三字
经》中的语言美、韵律美等。
艺术修养
在《三字经》中,涉及了许多艺 术形式和艺术作品,如诗歌、音 乐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 帮助孩子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水
少儿经典传统读物 《三字经》ppt课件
目 录
• 《三字经》简介 • 《三字经》的教育意义 • 《三字经》的文学价值 • 《三字经》的现代解读 • 《三字经》的诵读与学习方法
01
CATALOGUE
《三字经》简介
作者与创作背景
作者
相传为南宋学者王应麟所著,也 有说法认为是由宋元之际人区适 子编撰。
传承中华文化
学习《三字经》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民 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 2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三字经》,可以激发 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培养专注力和记忆力
通过反复诵读和讲解《三字经》,可以帮助孩子 提高专注力和记忆力,增强学习能力。
三字经图文解释PPT课件
丰富的背景知识和拓展内容
课件将提供与三字经相关的历史、文化、人物等背景知识,以及相关 的拓展内容,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三字经的内涵和外延。
互动练习和测试
课件将设置多种形式的互动练习和测试,如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 等,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际关系。
苟不教,性乃迁
图文1
展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的场景。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他们的 本性就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走向邪恶。
图文2
展示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回归善良本性的过程。
解释
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和发扬他们的善良本性,培养他们 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字经图文解释PPT 课件
REPORTING
• 引言 • 三字经概述 • 三字经图文解释 • 三字经中的教育理念 • 三字经中的历史文化 • 三字经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目的和背景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三字经的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 博大精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 尊重。
因材施教
1 2
因材施教的意义
根据孩子的个性、兴趣、能力等特点,采用不同 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更加符合孩子的实际 需求和发展潜力。
因材施教的原则
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注 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因材施教的实践方法
个性化教学计划、多元化教学方式、启式教学 方法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孩子 的全面发展。
国学经典诵读《三字经》课件
国学经典诵读《三字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三字经》。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三字经》的经典语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认识《三字经》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三字经》,理解其中语句的意思。
3. 学会欣赏国学经典,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流利朗读《三字经》。
难点:理解《三字经》中的经典语句,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三字经》课本。
2. 学具:练习本、文具、课外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三字经》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国学的魅力。
2.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三字经》中的生字词,要求学生正确书写。
3. 朗读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三字经》,注意停顿和语调。
4. 理解语句:教师讲解《三字经》中的经典语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选择《三字经》中的语句进行表演,体会语句的含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三字经》1. 人之初,性本善。
2. 性相近,习相远。
3. 苟不教,性乃迁。
4. 教之道,贵以专。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熟读《三字经》,巩固生字词。
2. 请学生选择《三字经》中的一段语句,进行解释和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三字经》,使学生认识到了国学经典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国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
但在理解《三字经》中的经典语句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三字经》的其他篇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三字经》。
少儿经典传统读物《三字经》ppt课件
尊师重道
尊师观念
《三字经》提倡尊敬师长,认为 教师是传授知识、引导人生的重
要人物。
2024/1/26
重道精神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弟子刻苦 学习,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
传承文化
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 化传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 信心。
9
仁爱友善
仁爱之心
《三字经》倡导仁爱精神,要求 人们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和爱
15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强调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克服困难
鼓励孩子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2024/1/26
16
04
《三字经》中的历史文化知识
2024/1/26
17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2024/1/26
三皇五帝
介绍了中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和部落首领,如伏羲、神农、黄 帝等。
2024/1/26
21
05
《三字经》中的生活哲学与智慧
2024/1/26
22
人生目标与追求
1 2
立志高远
从小立下远大志向,明确人生目标,不断追求进 步。
勤奋好学
勤奋学习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础,要养成爱学习 、善思考的好习惯。
3
坚持不懈
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
2024/1/26
积极乐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增强自 信心和幸福感。
情绪稳定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冲动和极端行 为。
自我激励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善于自我激励,保持斗志和进取 心。
课文导读三字经
课文导读三字经孩童学习的第一本经典读物,即为《三字经》。
这本书以三字一句的简短形式,清晰地传达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今天,我们将一同进行《三字经》的课文导读,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教育意义。
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三字经》开篇即指出了天地创生的本源,彰显了中华文化对宇宙万物生灭流转的漫长历程的认识。
玄黄指的是地球的黄土,象征着万物生长的基础。
宇宙洪荒则代表了宇宙的无穷广阔和从无到有的历程。
这一初始的两句表达了对世界起源的深思熟虑,展示了作者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探究。
二、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这两句描绘了日月星辰的运行律,体现了自然界规律的无偏无私。
日月盈昃指的是太阳和月亮的变化,告诉我们时间的流逝和周期的变化。
辰宿列张则表达了星星如布满整个天空的景象,显示了恒星在空间中的布局和规律。
这些景象让我们明白,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按照规律生活,不可贪功好利,要顺应自然之道。
三、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两句以四季的变化来说明自然界的周期性。
寒来暑往告诉我们冷暖交替的规律,而秋收冬藏则揭示了丰收和物质储备的重要性。
这些词句中融入了耕作和农耕文化,提醒着我们要善于把握时间,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学会珍惜、储备资源。
四、闰余成岁,律吕调阳(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两句描述了闰月和岁时,在日历和音乐上都有重要意义。
闰余成岁告诉我们,闰年中多余的时间需要调节,旨在保持时间的周期性和一致性。
律吕调阳则涉及到中国音乐理论中的调式变化,要求音乐要遵循一定的调式,达到和谐之美。
这些词句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时间和音乐文化,提醒我们在生活和艺术上要追求和谐的平衡。
五、阴阳顺逆,民歌舞弊(阴阳顺逆,民歌舞弊)这两句讲述了阴阳五行的理论,强调了人类社会的调和和秩序。
阴阳顺逆指的是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变化规律,而民歌舞弊则突出了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这些词句通过阐述阴阳五行的和谐原理,教导我们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中也要遵循适度和平衡的原则。
《三字经》导读(三)
《三字经》导读(三)14.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译文参考】稻子、小米、豆类、小麦、玉米和高梁,这六种谷物是供人类维生,被人食用的主要粮食。
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被人类饲养在家中。
相传在人类历经大洪水劫难时,天神将这些六畜和六谷从神的世界带下来,并教导人类畜牧和耕种,帮助人类渡过大难。
这是神慈悲于人,从此让人类能自力更生,六畜、六谷也就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
【故事天地】稻子的由来:唐朝李绅的《悯农》,意义在警示世人,一粥一饭得来不易,千万不要浪费物资。
那么现在就来说说,我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米饭的由来的有趣传说。
在远古时代,地面上没有稻田、房屋,只有一大片荒野的森林。
当时的人类就靠采野果和捕抓野生动物来填饱肚子。
有一天,天空就像破了洞一样,大雨日夜不停的下,造成了空前的大水灾。
很久之后,洪水才退了,但小动物都淹死了,野果也腐烂了。
有的人为了抓小动物,却被其它动物吃掉了,没有了食物,许许多多的人都饿死了。
可怜的人类也只能整天愁眉苦脸,丝毫想不出办法来。
于是派天神伏羲氏教导人类畜牧、耕作。
并把稻谷送到人间作种子,途中必须经过一片汪洋大海,要历尽磨难。
忠实的狗承担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它将全身弄湿,再到谷堆里打滚,把一颗颗金黄的稻谷黏满一身,然后这群奇特的队伍就动身出发了。
茫茫的大海上,滔滔巨浪,把狗儿身上的稻子,一颗颗的冲走了。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稻谷,狗儿奋力把身体拱起,把尾巴高高的竖起来,努力跳过一个又一个的浪头。
历经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人间,可惜狗儿身上的稻谷多数都被大浪冲走了,只剩下一点点,黏在那高高竖起的尾巴尖端上。
从此,稻米在人间广为种植,人类有香喷喷的米饭可以吃,不用再挨饿了。
人类能有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先辈付出了多少智慧和血汗。
所以,我们真的应该爱惜每一粒米和食物,珍惜一切,感恩一切啊!15.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三字经的故事详细解读及故事
三字经的故事详细解读及故事三字经的故事详细解读及故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注释]初:初生之物。
性:指人的本性。
相近:相去不远,差不多得意思。
远:相去太远,有很大的差别。
苟:假如、苟若。
迁:改变、变迁,这里是指不好的改变。
专:有恒、专心的意思。
[语译]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这个善良的本性,每一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如果幼小的时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恒而专心一致的去教育孩子。
[故事]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得人。
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
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
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
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
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
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在做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注释]孟母:亚圣孟子的母亲。
择:选择。
处:居住的地方。
机:机,织补用的木架子;,织补用的梭子。
燕山:原名均,幽洲人,因为当地名属燕,所以又名燕山。
义方:指良好的家训。
[语译]从前,孟子的母亲曾经一连搬过三次家,是为了替孟子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
有一天,孟子逃学回家,难过的孟母立刻拿出刀子来,把快要织完的布割断,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文化故事之三字经导读
国学文化故事之三字经导读(1)
原文:
三字经(第一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注释: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自性都是圆满的(此处“善”非善恶之善,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平等对待一切万物没有分别,像水一样纯净。
每一个婴儿,父母的教导及生长的环境不同,教养、习惯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不一样了。
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写什么,他就呈现什么。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
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善与恶及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如果懒惰不教育,那么就会偏离圆满的本性。
教育最好的方法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这样才可以学有所成。
否则样样通,样样不精。
并且养成浮躁的习气。
)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过错。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第二章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曰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注释: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相互之间遵守道义,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
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
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
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
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
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俱。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怒,悲伤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欲望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
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
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
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
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
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