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慈禧与曾国藩 加藤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的慈禧与曾国藩加藤彻
甲骨文ioracode转载任何甲骨文微信公号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或内容,请事先与本公号取得联系。[日] 加藤彻| 文
董顺擘| 译
当代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西太后是特A级的坏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之所以败于日本,是因为她把海军的经费用来扩建颐和园。而曾国藩也是个难以正确评价的人物。中华民国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最差的。他是为了清朝而镇压太平天国之乱的汉奸,是西太后的走狗。或者评价说,如果太平天国之乱时曾国藩推翻北京的朝廷,就不用等到五十年后的辛亥革命,中国革命早早就成功了,等等。曾国藩受到了如同甲级战犯般的批判。
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开始被认识,对其评价稍微转好。进入到21世纪后,曾国藩在部下管理方法等为人处世治家方面的成功受到关注,中国的出版界掀起了不小的曾国藩热。但是,即使现在,对他的全面评价也尚未出现。
关于如何评价曾国藩的问题暂且不提,在他活跃的前后,清朝的形势出现了急剧的变化则是不争的事实。从历代王朝的平均寿命来看,本来即使清朝在咸丰末年灭亡也并非不可思
议。但是,上有西太后,下有汉人的保守派主流,他们互相合作,支撑起将要灭亡的清朝,使其寿命延长了五十年,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汉人保守派主流的谱系从曾国藩开始,后被李鸿章、袁世凯继承。作为文官大臣的头目,他们以在自己的地盘上所组织的半私人军队性质的“军阀”为后盾,在中央政界隐然有发言权。像这样近代中国特有的政治版图的创始者是曾国藩,支持他的是西太后。
慈禧与太监李莲英(右),崔玉贵(左)等人在颐和园
洋务运动
从太平天国之乱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看,可以判定八旗和绿营(清朝从明朝继承的汉人的军队)等昔日的军队完全起不到作用。取而代之并被证明了实力的,是曾国藩的湘勇、李鸿章的淮勇等汉人官僚在地方组织的义勇军。
最初,对汉人官员的能力给予很高评价的是肃顺。通过政变打倒肃顺的西太后继承了重用汉人官僚的政策。她支援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义勇军、外国人组成的雇佣军队“常胜军”(名不符实,屡次输给太平天国的军队),于同治三年(1864年)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之乱。她为父亲报了仇。
在中国,从咸丰十年(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三十四年间,开展了被称为“洋务运动”的近代化运动。此运动的中心是曾国藩、李鸿
章、左宗棠等在镇压太平天国中非常活跃的汉人大臣和官僚。他们从西洋引进最新的武器和技术,建立工厂,图谋将自己的军阀近代化(当时清朝没有国民军)。
满洲系的保守派反对引进西洋技术和增大汉人官僚的发言权,但是西太后支持洋务运动,袒护李鸿章等人。因此,洋务运动才能顺利地进行到一八八〇年代初,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与其他的亚洲大国,例如奥斯曼帝国相比,清朝洋务运动的成功非常显著。清朝的兵器制造工厂,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机器,都是从西洋原封不动地引进的。与同时代的日本不同,没有拘泥于技术的国产化。因此,在李鸿章等人的工厂生产的枪炮的性能,与西洋列强最先进的武器相比较,大约只落后十几年的程度。实际上,到一八八〇年代清军已经相当强大了,在中法战争的地面战中就打败了法国军队。
如“同治中兴”的字面意义一样,一八六〇年代清朝国力暂时好转,至一八八〇年代初洋务运动也进展顺利。这些多亏了西太后。但是,洋务运动从此之后就半途而废了。那也是因为西太后的原因。最初支持洋务运动的西太后之后转变为妨碍者,其理由是她对经营国家没有明确的构想。
与曾国藩的会面
曾国藩因镇压太平天国之乱立有大功,荣升至直隶总督(直隶省的长官,正二品)。
所谓直隶省,意思是指“距离北京朝廷最近的隶属省(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河北省和内蒙古的一部分。总督是“综合性地总管政务、军务的监督官”,在清朝是省一级长官的官职名称。顺便说一下,明治时代的日本,引入了这一名称,作为“朝鲜总督”、“台湾总督”这样的殖民地长官的官职名称使用。
在北京附近让汉人军阀的头目就任总督的职位,是相当大胆的人事决定。在这一点上,西太后非常果断。咸丰帝也曾经因肃顺的建议而使用曾国藩,但只不过是让其去远离北京的南方镇压叛乱军。
直隶总督曾国藩,时隔十七年再次到北京赴任,谒见西太后。那时曾国藩五十八岁,西太后三十四岁。关于这次谒见时的情景,曾国藩在同治七年(1868年)十二月十四日的日记中有如下记述。虽然很长,这里也将其列出。
巳正叫起,奕公山带领余入养心殿之东间。皇上向西坐,皇太后在后黄幔之内,慈安太后在南,慈禧太后在北。余入门,跪奏称臣曾某恭请圣安,旋免冠叩头,奏称臣曾某叩谢天恩。毕,起行数步,跪于垫上。太后问:“汝在江南事都办完了?”对:“办完了。”问:“勇都撤完了?”对:“都撤完了。”问:“遣撤几多勇?”对:“撤的二万人,留的尚有三万。”问:“何处人多?”对:“安徽人多。湖南人也有些,不过数千。安徽人极多。”问:“撤得安静?”对:“安静。”问:“你一
路来可安静?”对:“路上很安静。先恐有游勇滋事,却倒平安无事。”问:“你出京多少年?”对:“臣出京十七年了。”问:“你带兵多少年?”对:“从前总是带兵,这两年蒙皇上恩典,在江南做官。”问:“你从前在礼部?”对:“臣前在礼部当差。”问:“在部几年?”对:“四年。道光廿九年到礼部侍郎任,咸丰二年出京。”问:“曾国荃是你胞弟?”对:“是臣胞弟。”问:“你兄弟几个?”对:“臣兄弟五个。有两个在军营死的,曾蒙皇上非常天恩。”碰头。问:“你从前在京,直隶的事自然知道。”对:“直隶的事,臣也晓得些。”问:“直隶甚是空虚,你须好好练兵。”对:“臣的才力怕办不好。”旋叩头退出。曾国藩的日记中,只写了对话的人是“太后”,因为东太后基本上不在大臣面前开口说话,所以可以认为发言的人是西太后。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巨人之间的历史性会面。关于清朝的未来,想必他们展开了白热化的对话,但是这样的期望落空了。《曾国藩庆贺太平宴》,清末年画。正中榻上坐着李鸿章(左)和曾国藩(右),左边坐着从左至右分别是:鲍超、骆秉章、左宗棠,右边坐着从右至左分别是:曾国荃、李续宾、彭玉麟
曾国藩原本就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即使此次会见也害怕祸从口出,对垂询只做了最低限度的回答。如果他想借这个难得的机会阐述自己关于国家经营的构想,应该是可以的。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