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第七章 激励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案
第一章导论教学要求了解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和管理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管理概念、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熟知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在掌握以上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根据管理的特征与性质,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运用管理的基本职能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教学难点管理的性质课时安排本章安排4课时,理论讲授4课时。
教学大纲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的性质四、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第二节管理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管理学的概念二、管理学的特点三、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四、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第三节管理学的学习方法一、唯物辩证法二、系统方法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四、归纳演绎法主要概念1.管理2.管理学3.自认属性4.社会属性5.技术技能6.人际技能7.概念技能第二章管理学的演进与发展教学要求了解人类管理思想和管理活动的发展历史,包括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理解管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以及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脉络;熟知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管理丛林众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掌握“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管理含义。
教学重点古典管理理论以及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和理论评述。
教学难点管理理论的评述及发展脉络。
课时安排本章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阶段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二、国内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三、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第二节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一、古典管理理论二、行为科学理论三、管理科学理论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一、管理过程学派二、社会合作系统学派三、经验或案例学派四、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五、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六、群体行为学派七、决策理论学派八、沟通(信息)学派九、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十、经理角色学派主要概念1.古典管理理论2.弗雷德里克·泰罗3.科学管理理论4.亨利·法约尔5.一般管理理论6.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7.行为科学8.乔治·埃尔顿·梅奥9.霍桑试验10.人际关系学说11.管理科学理论12.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3.管理过程学派14.社会合作系统学派15.经验或案例学派1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17.人际关系行为学派18.群体行为学派19.决策理论学派20.沟通(信息)学派21.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22.经理角色学派第三章决策教学要求了解决策理论,包括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当代决策理论;了解决策的基本要求、决策的标准;理解决策的涵义,决策的程序;理解并掌握决策的类型,定性决策方法,定量决策方法。
激励的原理综合分析(ppt 74页)
成就需要理论和马斯洛需求理论关系图
G
5
R
4
自我实现需要(成就)
3
自尊需要(权力)
E
2
社交需要(合群)
1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存需要
关联需要
成长需要
◆人是一种永远不知满足的高级动物。人的多层次、复杂多变的基 本需要及其满足状态,是管理激励应关注的核心或焦点。
27
◙主要观点:
在同一层次上,少量需要满足后会产生更 强烈的需要; 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得越充分,对较高层 次的需要越强烈; 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得越小,低层次的需 要则更强烈。
正确认识激励的对象,有助于体现领导的管理学职能。 从激励的内涵看,意味着组织中的领导者应该从行为科学和 心理学的基础出发,认识员工的组织贡献行为,即,认识到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
4
动机理论—说明人采取行为的原因
动机是导致人采取行动的内在力量。 有了动机,组织个体才会通过高水平的努 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应 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 动机的来源:人的内在需要,需要是人对 某种目标的渴求、欲望,当人的需求未得 到满足时,他会有采取行动的动机。
5
动机产生以后,人们就会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而 目标一旦确定,就会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从需要到目标, 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升华的循环。 通过认识激励的对象,可以认识到,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 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诱发出不同的行为。
引发
需要
动机
导致
达到
行为
目标
产生 反馈
18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是有需求的动物;
基
《管理学基础》教学教案—07激励
(4)尊重的需求是指自尊和受别人尊敬的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的需求。
(二)成就需求理论
麦克利兰认为:人还有高层次的需求,即权力、亲和及成就这三种需求。
(1)权力需求。(2Biblioteka 亲和需求。(3)成就需求。
该理论认为,有成就需要的人,对胜任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他们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现实的态度对付冒险,绝不以迷信和侥幸心理对付未来,而是对问题善于分析和估计。
③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指在激励过程中,外部环境对人的需要的影响条件与因素。
④行为。行为是指在激励状态下,人们为动机驱使所采取的实现目标的一系列动作。
2.激励过程
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升华的循环。人的个体行为活动过程的基本模式如图7.1所示。
活动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实现了目的,满足了需求,这会产生一个反馈,告诉此人原有的需求已得到满足,于是在新的刺激下,又会产生新的需求。
(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这样需要和动机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3)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会产生新的需要的动机。
(4)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求。
(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间、任何个人的统一管理方式。
三、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
1.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人的劳动积极性不仅受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报酬的比较值。人们都有一种将自己的投入和所得与他人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较的倾向。
管理学原理-组织人员的配备
第七章 组织人员的配备
第二节 组织人员的管理
评分表法
这种方法列出一系列绩效因素,如工作的数量与质量, 职务知识,协作与出勤,以及忠诚,诚实和首创精神等, 然后,考核者注意对表中的每一项给出评分。评分尺度通 常采用5分制,如对职务知识这一因素的评分可以是1分 (对职务职责的了解很差)至5分(对职务的各方面有充 分的了解)。
第七章 组织人员的配备
第一节 组织人员配备概述
二、组织人员配备的原则
因 公事 开择 竞人 争 即 即, ,人 有员 利的于选公择开要、依公据正空、缺公职平位竞和 争工 ,作 促的 使
实组际 织要 能求 够。 得到一流的人才。 人事因动材态施平用衡
即 即, ,组 在织 组根织据中人建员立的人能员力的和动素态质流, 动安 机排 制适 , 合提的 倡工 “作 能。 者上、愚者下”的用人观念,实现人 和事的动态平衡。
第七章 组织人员的配备
第二节 组织人员的管理
(3)配对比较法
比较法
配对比较法是将每一位员工按照所有评价标准与所有 其他员工进行比较,两两比较的优胜者用“+”标明,较差 的一个用“-”标明,最后将每一位员工得到的“+”相加, “+”数量多的为优胜者。
(4)强制分布法
这种方法要求考核者将一定比例的员工放入事先定好 的各种不同的种类中去,实施过程中要将部门绩效和员工个 人绩效结合起来,体现部门绩效的差别。
招聘广告 宣传
应聘者 申请
…招募
体检和背 景调查
录用
知识、能力 的测试和面 试
应聘者初 步筛选
…选拔 …录用
评估
…评估
第七章 组织人员的配备
第二节 组织人员的管理
招募
管理学原理:激励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有()。
A.成就感B.工资C.公司政策D.同事关系正确答案:A2、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A.马斯洛B.卢因C.弗鲁姆D.亚当斯正确答案:C3、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A.目标效价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C.存在着负效价,应引起领导者注意D.应把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进行优化组合正确答案:D4、高级工程师老王在一家研究所工作,该所拥有一流的研究设备,根据双因素理论,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措施最能对老王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
A.调整设计工作流程,使老王可以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而不是总重复做局部的设计B.调整工资水平和福利措施C.给老王配备性能更为先进的个人电脑D.以上各条都起不到激励作用正确答案:A5、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
A.需求层次B.激励程度C.精神状态D.主导需求正确答案:D6、对于高成就需要的人,往往会更多地把失败归因于()。
A.自身努力不够B.环境因素不利C.自已过于努力D.以上三者都不是正确答案:A7、需求层次理论是由()提出的。
A.梅奥B. 赫茨伯格C.马斯洛D.泰罗正确答案:C8、麦克莱兰提出的激励需要理论认为,个体在工作环境中主要表现为三种需要,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权力需要B.生理需要C.归属需要D.成就需要正确答案:B9、你拥有并经营着一项小的桌面排版与复印业务,雇佣了25个员工。
健康费用的提高已迫使你考虑取消给员工的健康与医疗方面的福利。
你的决定会使员工关心()。
A.自尊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交往的需要正确答案:C10、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A.双因素理论B.效用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等于工作绩效乘以效价。
()正确答案:×2、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一个激励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 48学分:3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1第一章导论:管理的涵义、职能、管理者技能、角色42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43第三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34第四章决策4概述、过程、决策类型及一般方法5第五章计划7计划的基础、目标管理、战略性计划、计划方法、规划实务6第六章组织结构与设计8概述、组织结构类型、设计方法、组织设计挑战、组织文化7第七章控制4控制的类型、过程、方法8第八章领导领导本质、理论与艺术49第九章激励激励原理、过程与理论410第十章沟通概述,沟通过程、类型和冲突管理411第十一章创新212总复习(机动)0 或 2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 30% 。
周三整理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
周三整理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
版笔记
内容概述
本次整理的笔记主要涵盖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内容。
以下是对每个章节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管理学导论
- 管理学的定义和起源
-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 管理学的研究范畴和内容
第二章:管理环境
- 内外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 环境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 环境变化对组织的挑战
第三章:管理职能
- 计划和决策的重要性
- 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 领导和激励的方法
第四章:组织结构
- 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组织变革的挑战和策略
第五章:管理过程
- 管理过程的四个阶段
- 管理者在每个阶段的职责和任务- 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六章: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 战略制定和执行的方法
- 战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第七章:组织行为
- 组织行为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 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特点
- 组织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职责
- 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的方法
- 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结论
通过对《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的和整理笔记,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管理环境分析、管理
职能、组织结构设计、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的知识和方法。
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有效地管理组织和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管理学原理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计划工作概述
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类型和计划工作原理 计划的编制
第一节
计划工作概述
一、计划的含义 二、计划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三、计划工作的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工作概述
名词意义上——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 名词意义上——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 ——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 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 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 管理文件 动词意义上——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 ——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 动词意义上——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 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综合性程度 1、战略性计划 明确性程度 1、指导性计划 例行化程度 1、程序性计划 计划的对象 1、综合计划 表现形式 1、宗旨 5、程序 2、目标 6、规则
计划的类型( 一、计划的类型(续)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的 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 发展方向和方针 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具体地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目前到未来的 各个较短的阶段应该从事何种活动和应达到的要求 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 业务计划、 业务计划:组织的主要计划,包括产品开发、物资采购、 业务计划:组织的主要计划,包括产品开发、物资采购、 仓储后勤、 仓储后勤、生产作业以及销售促进等 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研究如何从资本的提供和利用上促进业务活动 的有效进行 人事计划: 人事计划:分析如何为业务规模的维持或扩大提供人力资 源的保证
11
一、计划的类型(续) 计划的类型(
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西蒙: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例行活动与非例行活动 西蒙: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例行活动与非例行活动 —— 程序计划 非程序计划 纽曼: 纽曼:常规计划与专用计划 常规计划- 常规计划-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专用计划-处理一次性的而非重复性的问题 专用计划-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梳理与习题(激励)
第七章激励一、学习要求1.明确激励功能重要性2.了解激励的一般理论3.掌握激励的内容与作用4.了解激励规律和方式二、学习内容要点激励是指通过影响人们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引导、加强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
激励的目的是引导、加强和维持行为,“引导”决定行为的方向和目标,“加强”决定在选定的方向上行为的努力程度,“维持”决定在选定的方向上行为努力的持续时间。
需要是由于缺乏某种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因素而产生不平衡,希望得到补偿的状态。
动机是促使人采取某种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它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愿望与意念。
动机不仅来源于内在需要的不满足,同时也受到外界环境刺激的影响。
当人的内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外界刺激作用于人使其明确地意识到这种不满足时,人就会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并有一种改变现存状态的欲望。
这时,人会寻求获得满足的途径,确定一个希望达到的目标,并进一步选择自己行动的方向。
在采取行动后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达到预定目标后满足了需要;另一种是目标没实现出现了挫折。
人们在面对挫折时同样可能有两种反应:采取积极态度的人会主动调整希望达到的目标或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保证目标的实现并获得成功的满足,从而制定更高的目标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追求;而采取消极态度的人则往往放弃努力,或者抑制自己的需要,甚至对实现目标彻底绝望,这无疑都会导致不思进取的行为。
除非有强有力的外界刺激,否则这样的人很难再激起奋发努力的精神和积极行为。
激励不仅在产生动机、确定目标、选择行动方向等各个环节推动人们积极努力,而且有助于他在遇到挫折时采取积极的态度,避免或减少防御性的消极行为。
激励理论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三大类。
最常见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马斯洛把人类的各种需要分成五大类,按照它们上下间的依赖关系,分为五种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激励的定义 管理学原理
激励的定义管理学原理
激励的定义及其在管理学原理中的重要性
激励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通过一系列内部或外部的刺激,激发、引导、维持和规范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简而言之,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从管理学原理的角度来看,激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激励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
一个组织的目标需要依靠其成员的努力来实现,而激励正是激发成员努力工作的关键手段。
通过合理的激励,可以使组织成员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其次,激励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当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被认可和重视时,他们会对工作产生更高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更加忠诚于组织。
这种忠诚度和归属感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助于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为组织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激励也是组织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一个能够提供充分激励的组织往往更容易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这些人才将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综上所述,激励在管理学原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并有效运用激励这一管理手段。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管理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 激励2. SBU3. 管理跨度4. 头脑风暴法5. 一般环境6. 滚动式计划7. 非正式组织8. MBO9. 目标10. 噪声11. 部门化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科学管理学派重点研究的是操作方法和作业方面的管理问题。
()2、领导的基础性权力有5种,包括指挥权、控制权、奖惩权、专长权、法定权。
()3、控制活动应该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4、权变理论就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权力的理论。
()5、对人际关系技巧的需求随领导地位的下降而增加。
()6、为促进组织内的信息有效沟通,法约尔指出“跳板原则”在组织中应可随意使用。
()7、在各种组织结构形式中,能够有效结合组织的纵向垂直管理和横向水平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是事业部制。
()8、决策树适合于风险型决策。
()9、现代管理的中心是信息。
()10、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11、领导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2、根据菲德勒模型,民主型领导是在各种组织中最有效的领导行为()13、管理层次越多,各层次传递的信息量也就越多,因而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对于有次的住处沟通是有利的。
()14、政府部门划分为人事局、劳动局等等,其划分依据是职能。
()15、预先控制是指计划实施之前对投入资源的控制,因此它只对投入环节起作用。
()16、计划是组织中全体人员都必须承担的职责。
()17、目标管理适合于外部环境复杂的组织用于提高组织效率。
()18、滚动计划法适用于制定任何类型的计划。
()19、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二个船长"。
从管理的角度看这强调的是统一指挥原则。
()20、管理工作主要是致力于内部的生产运作,精诚合作,与外界环境没有太多的关联。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管理学原理》激励教案
《管理学原理》激励教案导言:激励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具有激励人心、提升员工动力的作用。
在现代管理学中,激励理论是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基于《管理学原理》教材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激励教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期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一、激励理论的概述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
基于这一理论,企业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来激励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1.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动力分为了两个维度,即激励因素和卫生因素。
激励因素如成就、晋升机会等,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而卫生因素如工资、工作条件等,只能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企业需要注重激励因素的提供,以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二、激励教案制定2.1 分析员工需求在制定激励教案之前,企业需要通过调研和员工反馈等渠道,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
只有深入了解员工需求,才能制定出针对性强、能够激励员工的教案。
2.2 设定明确的激励目标激励教案需要设定明确的激励目标,例如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加销售业绩等。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激励措施,并能够对激励效果进行评估。
2.3 制定激励策略针对员工需求和激励目标,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
这包括物质奖励(例如薪资激励、奖金等)、非物质奖励(例如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以及认可性奖励(例如表彰、荣誉等)。
不同的激励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员工,企业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具体制定。
三、激励教案实施3.1 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持久的、稳定的激励源泉。
企业可以通过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2 提供公平公正的激励环境公平公正是保证激励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企业需要确保激励分配的公平性,避免员工之间的不满和不公平感,从而维护良好的激励环境。
管理学原理第七章
2.适度控制——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1)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3)花费最少控制效果最佳(控制的成本与效益成反比,如P580图) 3.客观控制——有效的控制必须符合组织的实际。 (1)能够正确地反映组织活动在失控上的变化程度与分布状况 (2)采用的标准与计量范围应符合客观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 4.弹性控制——对于突发事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控制措施与手段。 (1)控制标准、控制计划、预算要有区间弹性 (2)控制者要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权利区间(授权)
纠正偏差。
4.管理控制工作与控制论中的控制一样,也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它根据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 断克服系统的不肯定性,使系统保持某种稳定状态。
其不同点: 1.一般控制的实质是简单的信息反馈和有效控制。而在管理控制中,主管人员要计量实际成效,并把它与标准相比
较以及明确地分析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随之作出必要的纠正。
+ 应收帐款
+
销售收入
=
厂房、建筑物+设备
本章小结 控制职能是管理活动各项职能有效履行的保证,通过控制职 能的履行可以检查其他各项职能运用的效果,纠正其他职能履 行中的偏差。 (1)控制职能的履行主要取决于采用的控制方法是否正确合 理,同时更注重预防可能出现的偏差,纠正偏差。 (2)控制职能履行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管理突破,推动管理 工作不断的完善,推动组织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管理审计——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绩效全面、系 统评价和鉴定
统计分析控制——通过对过去的资料或未来的预测 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规律,对未来的活动进行控制
(一)预算控制 预算——是用数字编制的反映组织在未来某一个时期的综合计 划。
管理学教案——激励
管理学教案——激励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激励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激励理论和管理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绩效。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不同激励理论,设计有效的激励策略,并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等3. 学习激励技巧,包括目标设定、反馈、奖惩制度等4. 掌握团队激励和个体激励的方法5. 能够运用激励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三、教学内容1. 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 激励理论: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3. 激励技巧:a. 目标设定b. 反馈c. 奖惩制度4. 团队激励和个体激励的方法5. 激励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激励的定义、原理和激励理论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激励策略的有效性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激励技巧和团队激励方法4. 角色扮演:模拟激励场景,练习激励技巧5. 小组报告:小组选择一个激励案例,进行报告和讨论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选择和分析激励案例的能力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激励理论和激励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激励概念、原理和应用的掌握程度六、课程资源1. 教材:《管理学原理》(第九版),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案例集:《管理学案例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学术期刊文章:关于激励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4. 网络资源:管理学相关网站、博客和论坛。
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 第3-4周: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3. 第5-6周:激励技巧(目标设定、反馈、奖惩制度)4. 第7-8周:团队激励和个体激励的方法5. 第9-10周:激励案例分析八、教学辅助材料1. PPT课件:详细介绍激励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全国自考管理类管理学原理(激励)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管理类管理学原理(激励)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简答题 5. 论述题7. 填空题简答题1.什么是激励?激励的过程是怎样的?正确答案:激励是指激发人的需要与动机,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简单而言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认为,得不到满足的需要是激励过程的起点,也是激励存在的基础。
当人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会产生内心的不平衡和一种心理紧张状态。
为了消除这种紧张状态,人们就需要行动,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时管理者就需要把人们的行动导向组织目标和工作,通过取得一定的绩效来获得需要的满足。
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新的需要,开始新的需要满足的过程,这个过程周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升华。
涉及知识点:激励2.简述衡量一个人积极性的指标。
正确答案:积极性的高低是通过员工的行为探知的,一般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积极性:(1)干劲;(2)责任心;(3)主动性;(4)创造性。
涉及知识点:激励3.简述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包括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1)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方式、关系、工资福利、安全、工作条件、个人生活、地位。
(2)激励因素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才能获得承认、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机会、提升、责任感、奖金。
涉及知识点:激励4.激励的原则有哪此?正确答案:(1)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想结合。
涉及知识点:激励5.简述激励的方法。
正确答案:(1)物质利益激励;(2)目标激励;(3)任务激励;(4)榜样激励;(5)培训激励;(6)荣誉激励;(7)组织激励;(8)制度激励;(9)环境激励;(10)危机激励;(11)信息激励。
涉及知识点:激励论述题6.试论述成就需要理论。
正确答案:美国管理学家大卫·麦克莱兰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也有时称为后天需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有些需要是靠后天获得的。
人类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三种基本需要,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社交需要。
管理学基础第七章 激励
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将影响的行为因素分为:
保健因素:当保健因素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 不满;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清除。但 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包括监督、 公司政策、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工资福利、地位、职业 稳定、个人生活需要等,缺少这些因素,员工会产生不满 意。
过程激励理论
2.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的。其 基本论点是: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 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这 个目标。 弗鲁姆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 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效价)及实现可能性 (期望率)大小的评价。
激励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愿性。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激励的构成要素
需要
行为
动机
外部刺激
激励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激励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 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 过程。激励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愿性。
构成激励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需求。需要是激励的起点与基础。需要是人们
强化理论具体应用的一些行为原则如下。 (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 定和表述。 (4)及时反馈。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4. 综合型激励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波特和劳勒于1968年提出 的。这一模式较为全面地说明了激励理论的全部内容 。
管理学第七章第二节领导理论
一、领导的特质理论
• 1、基本观点: • 最古老的领导理论观点。关注领导者个人
特性(人格、进取心、领导意愿、正直与 诚实、自信、体质、智慧、专业知识、自 我监控等),并试图确定能够造就伟大管 理者的共同特性。这实质上是对管理者素 质进行的早期研究。
5
2、评价 一是对有效领导者所应具备特质的内容及相 对重要性的认识很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 二是认为领导者是先天的,这有片面性; 三是忽视了被领导者及其他情境因素对领导 效能的影响。
19
LPC问卷格式
• 设想一个最不能共事的人,此人是你现在 的同事或是过去的同事。这人不一定是你 最不喜欢的人,而是你认为最难共事的人, 请描述你对这人的印象。
20
LPC问卷格式
• 快乐-8 7 6 5 4 3 2 1-不快乐 • 友善-8 7 6 5 4 3 2 1-不友善 • 拒绝-1 2 3 4 5 6 7 8-接纳 • 有益-8 7 6 5 4 3 2 1-无益 • 不热情-1 2 3 4 5 6 7 8 -热情 • 紧张- 1 2 3 4 5 6 7 8 -轻松 • 疏远- 1 2 3 4 5 6 7 8 -亲密 • 冷漠-1 2 3 4 5 6 7 8 -热心
11
12
(三)、管理方格论
• 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Robert R. Blake) 和穆顿(Jane Mouton)于1964 年设计了 一个巧妙的管理方格图,令醒目地表示主 管人员对生产关心程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 坐标与纵坐标分别表示对生产和对人的关 心程度。每个方格就表示“关心产”和 “关心人”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程度相 结合的一个领导方式
• 授权型领导方式(低工作一低关系) 在 这种领导方式下,领导者几乎不提供指导 或支持,通过授权鼓励下属自主做好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调查中,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有:成就、 责任、组织对个人的认可、挑战性工作、晋升、个 人的发展。这些因素具备时,会产生激励,但不具备 时,不会产生不满。他称之为“激励因素”。
21
双因素理论与传统观点的区别
传统的观点: 不满意 激励因素 满意
保健因素 不满意 激励因素 没有满意 满意
第七章
激励
IBM公司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采 取了各种奖励办法,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从而使员工将自己的切身利益与整个公司的荣 誉联系在一起。例如,该公司有个惯例,就是 为工作成绩列入前85%以内的销售人员举行隆 重的庆祝活动,公司里所有的人都参加 “100%俱乐部”创办的为期数天的联欢会, 而排在前3%的销售人员还要荣获“金圈奖”。 为了表示这项活动的重要性,选择举办联欢会 的地点也很有讲究,譬如到具有异国情调的百 1 目大或马略
8
盖帝运用人性关切自己的原理,使米勒发 挥潜能,最后两人均蒙其利。 点评:能够运用人性关切自己的原理,才 能使人发挥最大的潜能。
9
领导者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在组织内 部营造一种环境,在此环境中组织成员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从这一 角度讲,领导者需要充分调动下属的工 作积极性,需要了解人的因素和激励因 素,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使员工通过 努力工作满足自己的目标,并在工于斯金纳(B.Skinner)的学习强化理论认为:当行为 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 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 • • • • 1.强化的类别 积极强化:奖励有利的行为 消极强化:消除不良行为,鼓励有利的行为 惩罚:惩罚不良行为 消退:对行为不予强化,以求消退该行为
11
第七章 第一节 概述
二、需要、动机、行为
需要
心理 紧张
动机
行动
需要满足 紧张消除
新的 需要
需要、动机、行为关系模型
12
第七章 第一节 概述
动机的主要来源:内在原因、外在原因。产生动机 的根本原因是人身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行为带来结果。 行为具有方向性,是有目标的,是达到目标的一种 手段。 行为是需要引导,也是可以引导的
26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弗罗姆)
M = V×E
M—— Motivation激发力量。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 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 V——Value效价。指某项活动成果所能满足个人需要
的价值的大小,或者说是某项活动成果的吸引力的大小, 其变动范围在-100%或+100%之间。 E——Expectation期望值。指一个人根据经验所判断的 某项活动导致某一成果的可能性的大小,以概率表示。 27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认为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 满足之后,人的行为取决于三种需要的满足与否,它们 是: • 成就需要 • 权力的需要
• 归属或交互联系的需要
其中个人对成就的追求是激励的主要内容,成就需 25 要是展示一个人的能力和成熟度的标志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 研究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 • 主要有: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波特尔和劳勒的激励过程模式等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感情的归属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等级排列的,每个人的需要 结构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起来的,只有满足了较 低层次的需要,才可能产生较高级的需要。此外,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存在优势需要。
13
激 励
需要
动机
行为
需求 满足
新的需求
14
第二节 激励理论
用什么东西激励? 用什么方式激励?
15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 主要研究人的需要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德弗的ERG理论、麦 克利兰的成就激励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侧重于研究激励行为的起点,即人的需求与动机 的内容对激励的影响,他们认为:需求、 • 动机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激发是激励的本 • 质所在。所以这些理论重点分析了人的需 • 求与动机结构。 16
2
此外,该公司有时还会花样翻新地 作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决定,以增强公司 的凝聚力。有一个员工的业务名片有一 些蓝颜色镶金边的盾牌,这是他25年工 龄荣誉徽章的复制图样,同时上面还印 着烫金的压纹字:“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25年的忠实服务。”这就巧妙地告诉你, 公司感谢你25年来的努力工作。员工拿 着这张名片,可以同认识他的每一个朋 友分享这一荣誉。
3
对于公司来说,这件事做起来并不 难,但是它在员工的心目中激起的感情 波澜却是巨大的,由此可见,IBM公司 激励人们的办法何等精明。 点评: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重要 的是使员工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乐 趣和价值,能从工作的完成中享受到一 种满足感。这样,员工个人的目标和欲 望达到了,整个企业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作业与人性两个方面就得到了统一。
• 生存的需要(E) • 交往的需要(R) • 成长的需要(G)
• 奥德弗的研究认为,人的这三种需要是同时存在的,并 不是按照等级层次增长满足的。越是不容易得到满足的 需要,对它们的需求欲望越强烈。人在追求满足成长的 需要遇到挫折时,后两种需要的重要性会提高。
24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四)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上述这些因素,使得油田的费用上 升,利润减少。盖帝确认米勒的才干, 但对他的表现不太满意,于是找他来谈 话。 盖帝说:“秒极了!我只不过在油 田待了一个小时,就发现许多地方可以 减少浪费,提高产量,增加利润,而你 竟然看不出来。”米勒回答:“因为那 是你的油田。油田上的一切都跟你有切 身的关系,那使您眼光锐利,看出一切 的问题。”
4
发挥人的最大潜能
美国前首富保罗· 盖帝的财产大约有80亿 美元,他不但家财万贯,而且也是很会用人 的企业家。 有一次,盖帝聘用一位名叫乔治· 米勒的人, 管理洛杉矶郊外的一片油田。 米勒是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对石油业很内 行,而且勤奋、诚实。可是保罗每次去察看 油田,总会发现一些浪费或错误的情形—— 员工有闲置浪费的现象;若干工作进行太慢, 有的又太快;有些机具太少,有些又太多。 此外,盖帝还发现米勒待在办公室的时间太 5 多,而在油田现场的时间太少了。
OP - 个人对他自己所获结果 (报酬)的感觉与评价 I P - 一个人对他自己所做投 入(劳动)的感觉与评 价
OO - 他对某人(比较对象) 所获结果的感觉与评价 IO - 他对某人(比较对象) 所做投入之感觉与评价
O I O I O I
P
P P P P P
>
< =
O I O I O I
O
P O P O P
22
没有不满意
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 工 资 地 位 安 全 工作环境 政策与管理制度 人际关系 监 督
激励因素
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 工作本身 赏识 提升 成长的可能性 责任 成就
23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三)奥德弗的ERG理论 ERG是在马斯洛的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他认为,人 有三种最基本的需要: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二)公平理论(亚当斯&韦克) 1 .两个基本假设
• 个人在评价他们的社会关系和地位时是以经济的 奖赏或报酬为基点的 • 个人的公平感来自于社会的比较过程,而且这种 比较不仅是个人的绝对或纵向比较,还取决于个 人与他人之间的相对或横向比较
28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OO OP = IP I0
卡岛举行。有一个曾获得过“埃米”金圈奖 的电视制片人参加了该俱乐部1984年的“金 圈奖”颁奖活动,他说IBM组织的每日“轻歌 剧表演”具有“百老汇”水平。当然,对于 那些有幸多次荣获“金圈奖”的人来说,就 更增加荣誉感,有几个“金圈奖”获得者在 他们过去的工作中曾20次被评选进入“100% 俱乐部”。因此,在颁奖活动期间,分几次 放映有关他们本人及其家庭的记录影片,每 人约5分钟左右,该片质量与制片厂的质量不 相上下。颁将活动的所有动人情景难以用语 言描绘,特别应指出的是,公司的高级领导 自始自终参加,更激起人们的热情。
满意 不满意 认可
29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2 .公平与不公平感的调整
公平的比较对象有三个体系: 某一特殊的个人 某一参考群体 一般的标准 当个人感到不公平时会做出以下行为上的调整: 改变个人的付出或行为的投入 寻求更多的个人所得或报酬 歪曲对个人付出或所得的解释 改变比较的体系
30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3 .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 管理者努力设置公平的比较体系和环境
• 利用公平的评价激发人的工作行为和动机
• 公平对待和评价每个人投入和所得 • 对不公平状态进行及时调整 • 明确、合理的使用经济的杠杆作用 • 管理者要时刻对所运转的激励系统进行评价和调 31 整
第七章 第二节 激励理论
10
第七章 激励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激励 激励是组织中对人的工作行为的有效激发,是促 进和改变人的工作行为的手段或方法,它可以激发 人的动机,导向人的行为,发挥人的潜能,满足人 的需要,最终达成组织与个人的工作目标。 激励过程就是组织的领导者或管理人员引导并促 进工作群体或个人产生有利于实现管理目标的行为 过程。
6
米勒的回答,令盖帝心头一震,他连 续好几天都在想米勒所说的话,最后他 决定做一项大胆的尝试。 盖帝告诉米勒:“我打算把这片油 田交给你,从今天起我不付给你薪水, 而付给你油田利润的百分比;油田愈有 效率,利润当然越高,那么你赚的钱也 愈多。你看怎么办?”